新能源汽車市場客戶調查
1. 新能源電動汽車市場分析報告
中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居民汽車保有量的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05年至2014年的年均增長率高達15.61%。然而,汽車數量的增加帶來了石油能源減少、環境污染、城市間擁堵空等問題,因此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2014年,全球市場共銷售電動汽車353522輛,同比增長53%。今天,E國分享了一份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市場分析報告。本文將從市場分析、發展趨勢、產業研究和案例分析四個方面分析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和生態。
2. 調查報告:政策變動對新能源汽車市場影響深遠
4月23日,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正式出台,延長期限、溫和退坡、設置上限、鼓勵換電等,都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與此同時,多個地方政府也紛紛出台鼓勵新能源汽車消費的政策措施,如廣州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1萬元,深圳增加1萬個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指標,江蘇支持無車家庭購買首輛新能源汽車,等等。在此背景下,木倉科技旗下媒體車友頭條推出「補貼政策落地,你打算購買新能源汽車了嗎?」的網路調查,以了解消費者的看法。本次調查共回收有效樣本量為1005份,因被訪者來源於網路用戶,其調查結果僅供參考。
被訪人群特徵:換購和增購消費者超過首次購車群體
在接受本次調查的1005名被訪者中,性別分布非常不均衡,其中男性被訪者高達八成以上;年齡段分布相對來說較為均衡,從「60後」到「90後」的主流消費人群均有參與;從地區分布來看,受訪者也較為均衡地分布在全國各大城市及農村地區。
在對被訪者車輛擁有情況及購車計劃的調查中,高達74.93%的被訪者表示「兩年內有購車計劃」,而其中半數以上為有車族。由此可見,市場剛需仍然大量存在。
在接下來對有購車計劃的被訪者的進一步訪問中,車友頭條發現換購和增購人群已佔到大多數,兩者合計佔比為53.78%,而首次購車的群體佔比為46.22%,低於再次購車群體。這也與我國近年來二手車市場的蓬勃發展和消費升級趨勢相吻合。
根據調查結果進一步分析後,車友頭條發現不同年齡段和不同地區的被訪者在購車計劃上有所差異。其中,首購人群中來自「90後」的年輕消費者佔了半數以上,遠高於其他年長消費者;而換購人群中則以「60後」和「70後」為主力消費群體;增購群體中「80後」最多。分地區來看,差異不太大,但仍可看出農村地區消費者換購意願略低。
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增購群體認可度最高,一線城市購買意願最為強烈
那麼,在上述高達七成以上有購車計劃的被訪者中,他們是否會考慮購買新能源汽車呢?調查結果顯示,明確表示「會購買」的佔41.43%,「不確定」的佔41.70%,而態度鮮明地表示「不會購買」的僅為16.87%。這個結果表明,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可度和接受度越來越高,同時從近兩年每年超過100萬輛規模的市場銷量上也可以看出私人購買力大增。
另外,從首購、換購、增購三種不同的購車群體來看,調查結果表明,增購群體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最高,明確表示「會購買」的佔比高達53.61%,而首購群體意願最差。分年齡段和地區來看,年齡越大接受度越高,「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高於其他城市。
由於交通擁堵和環境污染的治理需求,北京等一線城市對汽車的限行限購已成常態,但對新能源汽車的限行限購措施則逐漸放寬,如北京對純電動汽車採取不限行政策,上海所發放的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不需交納高額的牌照費,廣州購買新能源汽車則無需搖號,並優先辦理入戶、年檢業務。因此,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對新能源汽車的購買意願更高,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有高達54.91%的一線城市被訪者明確表達了會選擇新能源汽車的需求,遠遠高於其他地區。
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類別選擇:插電混動獲偏愛,一線城市更青睞純電動
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流技術路線為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其中純電動汽車因在行駛過程中具有「零排放」的優點,被國家出台多項鼓勵政策大力推廣;而插電混動汽車雖然也在政策鼓勵范圍內,但推廣力度相比純電動要小很多。在車型使用方面,兩者相比差別很大,純電動汽車僅搭載動力電池,一般需要長時間充電後才能行駛,且續航里程不利於長途行駛;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同時搭載傳統動力與電驅動,兼具燃油車和純電動兩種特點。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選擇純電動還是插混車,是個令人糾結的問題。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在對新能源汽車有購買意向的被訪者中,高達56.71%的消費者表達了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選擇意願,而獲政策偏愛的純電動僅有21.88%的被訪者表示願意接受。
此外,從不同年齡段人群來看,「90後」對插電混動最為偏愛,佔比高達64.67%;「80後」選擇純電動的比例高於其他年齡段,佔比超過三成。
從不同地區人群來看,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對純電動的選擇意向高於其他地區,佔比超過三成;而不同地區消費者在對插電混動的選擇上則沒有太大差異。
同時從選購價格來看,對純電和插電混動的選擇在部分價格區間上出現了分化,5萬元及以下選擇純電動居多,13~15萬元選擇插電混動居多,而在20萬元以上車型中則選擇純電動的要多於插電混動。
購買新能源汽車能夠接受的價格區間:補貼後10萬元左右最符合消費者期望值
消費者在購買新能源汽車時,扣除補貼後能夠接受的價格區間是多少?調查顯示,在此次對新能源汽車有購買意向的被訪者中,近九成被訪者表示扣除補貼後能夠接受的價格區間是20萬元以下,其中價格在10萬元上下的車型成為主流選擇,尤以6~12萬元接受度最高,合計佔比為45.85%。
分不同購車群體來看,部分價格區間的選擇出現了分化,首購人群傾向於低價位,換購和增購人群傾向於較高價位。這也與前述被訪人群特徵相吻合,首購人群多為「90後」年輕消費者,在經濟實力上自然沒有中年消費者更加充裕。
分不同地區來看,規模越大的城市選擇高端車型的比例越高,農村地區則傾向於價格更便宜的車型。
經查詢發現,目前大多數廠家公開標注的價格為補貼後全國統一售價。從目前市面上比較暢銷的幾款車型來看,純電動車型中的比亞迪秦EV和北汽EU5補貼後價格均為12.99萬元起,廣汽Aion S補貼後價格14.68萬元起;插電混動中的榮威i6 PHEV補貼後價格為14.78萬元起,而4月份銷量排行榜中的邁騰GTE、探岳GTE、帕薩特PHEV、唐PHEV等多款插混車型補貼後價格均在20萬元以上。由此可以看出,這些主流車型的價格都普遍高於消費者的預期。
購買新能源汽車的首要考慮因素:價格、安全性、基礎設施等多重因素共同左右消費者的選擇
選購新能源汽車時,消費者首要考慮的因素有哪些?在我們的問卷設定限選三項的前提下,被訪者給出的答案非常分散,表明他們選擇新能源汽車的考慮因素有多個。其中,車輛價格、安全性、充換電便利性排在前三位,均獲得高達四成以上的投票;其次產品性能、使用成本、鼓勵政策也是左右消費者選擇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原因。
那麼,不打算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又是出於什麼原因呢?調查結果顯示,在127名不考慮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被訪者中,他們擔心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不完善、技術不成熟、安全性差等方面。近年來,電動汽車起火事故時有發生,更加重了這部分消費者的顧慮。
最能讓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動心的政策因素:減免稅費、加大補貼、不限行
近年來,我國政府為了推廣新能源汽車,打出了多項鼓勵政策「組合拳」,除了資金補貼外,減免購置稅、車船稅等政策已經持續了多年;一些地方政府在此基礎上,還出台了減免使用費、不限購限行等措施,以此助推新能源汽車的規模化應用。
那麼,上述哪些政策因素最能讓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動心呢?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減免稅費(如購置稅、車船稅等)、減免使用費(如停車費、過橋過路費等)、購置補貼、不限行等政策都頗受被訪者歡迎。
分不同地區來看,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對不限行和不限購的呼聲最為強烈,遠遠高於其他地區。而對於減免稅費和使用費方面,其他城市地區要高於農村地區。
進入2020年以來,國家相關部委已經出台多個政策,三令五申要求「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但鑒於一線城市交通狀況的特殊性,目前一線城市中的北京、上海、深圳仍然採取限購措施。盡管如此,但對新能源汽車放寬限行限購已成共識,北京、上海等城市今年已經增加了車牌供給量,深圳也宣布增加1萬個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指標。
補貼退坡對購車計劃的影響:大多數被訪者認為有影響,會重新考慮購車計劃
新能源汽車最新補貼政策於2020年4月23日正式發布,新政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2020~2022年補貼標准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退坡後,符合條件的純電動乘用車2020年補貼標准為1.62~2.25萬元/輛(註:2019年為1.8~2.5萬元),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含增程式)補貼標准為8500元/輛(註:2019年為1萬元)。按照平緩退坡的原則,每輛車減少的補貼額度僅為1500~2500元。
那麼,究竟有多少消費者了解新能源汽車的相關補貼政策呢?補貼退坡會影響他們的購車計劃嗎?在接受本次調查的753名有購車意向的被訪者中,表示「了解」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佔比為35.72%,其中大多數人僅「了解一點」;表示「不了解」的佔64.28%,其中大多數人只是「聽說過,但不了解」。
同時,在上述被訪者中,近八成人表示補貼退坡會影響他們的購車計劃,其中超六成認為「有一定影響,會重新考慮購車計劃」,超一成認為「影響非常大,不再考慮購買新能源汽車」,超兩成表示「不影響,退坡幅度較小,可以接受」。
分不同地區和購車群體來看,影響較為廣泛的是處於二線以下的城市,對增購人群影響相對較小。
30萬元以上車型取消補貼對購車計劃影響大,「換電模式」認知度有待提高
在四部委近期發布的2020版補貼新政中,規定售價30萬元以上的車型不補貼,同時「換電模式」車輛不受此規定限制。那麼,這條新規是否會讓消費者改變購車計劃,並轉而考慮換電車輛呢?
在車友頭條發起的本次調查中,僅有30名被訪者表示會接受30萬元以上的新能源車型,有效樣本量偏小,由此得出的結果僅供大家參考。該項調查結果顯示,76.67%的被訪者認為有影響,其中大多數人表示會重新權衡。
然而,僅有極少數人會轉而考慮換電車輛,其他大多數人不考慮換電車輛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換電網點少,其次認為可選車型少、擔心安裝不牢靠、不了解這種模式等也導致大部分消費者不考慮換電車輛。
事實上,目前推廣「換電模式」的廠家確實不多,我們知道的有北汽新能源、蔚來是一直都在大力推廣換電模式的整車企業,其他大多數廠家還沒有大規模介入換電領域。不過,近期有消息稱,廣汽新能源、長安汽車、吉利汽車等也透露了將要推廣換電模式的規劃。預計不遠的將來,隨著更多產品的投放,以及國家政策的鼓勵,換電模式可以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另闢蹊徑。
結論
車友頭條通過此次調查發現,盡管當前受疫情影響,汽車市場表現不景氣,但未來兩年內消費者的購車需求仍然非常旺盛,且再次購車用戶已成為我國汽車消費的中堅力量。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培育方面,我國政府多年來的努力推廣獲得了顯著成效,已經為大多數消費者所認可並逐漸接受,尤其是在交通擁堵和環境污染嚴重的一線城市,對新能源汽車更是青睞有加。
在新能源汽車的價格接受度方面,由於動力電池成本高企不下,當前主流新能源汽車的售價仍然普遍高於消費者的預期,這同時也成為阻礙消費者選擇新能源的主要因素之一。與此同時,擔心安全性差、基礎設施不完善、產品性能不佳等諸多因素疊加,也令一部分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望而卻步。
我國對新能源汽車的鼓勵政策可以說是力度空前,盡管目前市場正在由「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轉換,但政策仍然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減免稅費和使用費、大額補貼、不限行限購等優惠政策,都能誘惑一部分消費者拋開成見,成為一名新能源汽車的准車主。由此也可以看出,政策一旦變動,對消費者購車計劃產生的影響也往往非常大。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本次調查中得到了超半數受訪者的大力支持,遠遠超出純電動,這個結果頗為出乎意料,與市場銷量上所表現出來的數據相左。參照中國汽車工業協發布的2019年產銷數據可以看到,在去年所售出的120.6萬輛新能源汽車中,純電動汽車銷量為97.2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為23.2萬輛,盡管純電動汽車中包含了一部分政府采購、網約車、租賃車等,但兩者仍然相去甚遠。(註:本次調查為網路調查,結果僅供參考)
本文作者:鄭雪芹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3. 關於新能源汽車與消費者購買情況的調查
自去年8月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已發布了七批《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從第一批到第七批,比亞迪有3款車型進入《目錄》,但是只有出現在第一批目錄中、產品型號為QCJ7100ADM的F3混合動力轎車於2008年12月上市,其他兩個車型均未上市。另比亞迪F3DM目前只在深圳市銷售,從上市到現在已售出約100輛
《目錄》中一款型號為HFJ7001EV的哈飛純電動轎車還未在國內上市,不過已經有出口。
鄭州日產東風牌ZN6461W1C型、ZN6493H2C型純電動乘用車已分別於2007年和2006年8月上市。截至目前,兩款車型共銷售30輛左右
4. 與燃油車持平 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用戶滿意度指數公布
易車訊 10月12日,中國質量協會在北京發布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用戶滿意度指數(NEV-CACSI)測評結果,具體指數(NEV-CACSI)為80分(滿分100分),與燃油汽車持平。其中,純電動汽車用戶滿意度指數80分,再創歷史新高,同比提高2分,連續6年增長。插電混動汽車80分,與歷史最高水平持平。各領域第一結果如下(含並列):
純電動微型/小型轎車第一位上汽通用五菱宏光MINI EV、零跑汽車T03、長城汽車歐拉白貓;純電動緊湊型轎車為上汽乘用車榮威Ei5;純電動中型/中大型轎車為小鵬P7;插電混動轎車為華晨寶馬5系PHEV;純電動小型SUV為上汽乘用車名爵EZS;純電動緊湊型SUV為一汽大眾ID.4 CROZZ、上汽大眾 ID.4 X;純電動中型/中大型SUV為特斯拉 Model Y、蔚來汽車ES6;插電混動SUV為上汽大眾途觀L PHEV、理想汽車理想ONE、比亞迪唐DM。
據了解,質量持續提升和抱怨率下降是今年新能源汽車滿意度指數提高的重要原因。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感知質量80.2分,同比提高1.4分。純電動汽車感知質量同比提高1.5分,插電混動汽車感知質量同比提高0.2分。新能源汽車百輛新車故障次數有明顯下降,相關問題的抱怨率也出現明顯下降,尤其是電池和充電問題。2021年純電動汽車用戶抱怨率同比下降4個百分點,插電混動汽車同比下降7個百分點。隨著產品質量提升和成本下降,新能源汽車的用戶感知價值持續提升。測評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的性價比較燃油汽車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產品質量的全面改善是新能源汽車感知質量提升的主要原因。測評數據顯示,純電動汽車和插電混動汽車的性能設計滿意度水平均高於燃油汽車。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性能設計滿意度78分,比燃油汽車高0.4分。相比燃油汽車,新能源汽車在動力和變速、音響娛樂導航等方面優勢明顯。
我國新能源汽車質量可靠性滿意度有明顯改善,已接近燃油汽車水平。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質量可靠性滿意度79.8分,比燃油汽車低0.1分,同比提高1.8分。純電動汽車用戶最滿意電池和充電的可靠性。插電混動汽車用戶最滿意空調、電機、電池和充電的可靠性。
我國新能源汽車百輛新車故障發生次數有明顯下降,純電動汽車下降幅度更大。2021年新能源汽車百輛新車故障發生次數93次,比燃油汽車低1次,同比下降8次。純電動汽車百輛新車故障發生次數86次,同比下降16次。其中電池和充電問題故障次數同比下降8次,車身外觀故障次數下降5次。插電混動汽車百輛新車故障次數90次,同比下降6次。其中發動機同比下降5次,行駛轉向制動下降3次。
相比燃油汽車,我國新能源汽車服務優勢明顯,其中造車新勢力品牌服務表現更為突出。2021年新能源汽車售後服務滿意度76分,比燃油汽車高1分,其中造車新勢力品牌售後服務得分76分,新能源傳統服務品牌得分75分。新能源汽車在服務收費、保養維修服務質量、服務設施及環境等方面較燃油汽車具有明顯優勢。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售服務滿意度78分,比燃油汽車高1分。其中造車新勢力品牌銷售服務得分79分,其各環節的服務都具有優勢,最大優勢是線上服務。造車新勢力依託互聯網思維和數字化運營手段,貫穿售前、售中、售後全周期,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向客戶提供極致的服務體驗。
CACSI相關人士認為,未來存量市場的競爭只會比過往更加激烈、殘酷。汽車廠商要成為競爭中的贏家,必須更加關注用戶需求,持續提升質量,進一步降低抱怨率。本次測評數據顯示,純電動汽車用戶抱怨的主要故障和問題是內飾異味重、續航里程不正常衰減、輪胎噪音大、風雜訊大。而插電混動汽車用戶抱怨的主要故障和問題是內飾異味重、輪胎噪音大、方向盤松動有響聲。此外,新能源汽車音響娛樂導航系統故障率有持續升高的趨勢。純電動汽車、插電混動汽車的音響娛樂導航系統故障次數分別達到10次、12次,分別升高1次和4次。
另據了解,自2015年開始,中國質量協會連續7年組織開展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用戶滿意度(NEV-CACSI)測評,並每年定期向社會發布測評結果。2021年新能源CACSI測評主要類別包括插電混動轎車、插電混動SUV、純電動轎車和純電動SUV。測評對象為2021年銷量較大的34個品牌車型,涉及全國17個汽車生產企業。調查范圍為東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五大市場區域的52個重點城市。調查時間為2021年5月1日至8月30日。調查方式為面訪和在線調查,採用定點攔截面訪、電話預約面訪和在線訪問,共收集到有效樣本3947個。共收集到有效樣本3947個。測評指標體系按總體滿意度評價、質量可靠性評價、性能設計評價、售後服務和銷售服務評價5個維度構建。調查由中質國優測評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組織實施。
CACSI採用了先進的全球統一標准測評模型,測評結果的穩定性和統計顯著性較強,無論對用戶選購汽車,還是對生產企業改進質量、提升市場競爭力,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5.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調查形式有哪些
1. 當地形式分析:隨著新能源汽車掛牌的利好消息出台,給高速純電動汽車以合法的 身份,新能源汽車逐漸 被廣闊消費者認可,不管是新能源汽車的實用性、經濟性。
2. 大背景形式分析:基於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及普及近兩年來 越來越重要。
3. 品牌排行分析。
4.消費情況調查。
5.環境調查等……
6. 北京電動車市真相調查:特斯拉蔚來賣瘋!吉利比亞迪割肉促銷
▲北辰亞市的防控措施
對於不方便進行保養的車主,多個車企也提供了延期保養的政策,據了解,北汽新能源、比亞迪都向車主提供了延期保養的政策。
總的來看,北京地區的新能源汽車線下店已經恢復到了疫情前的工作狀態,這些店鋪每天都會進行消毒,工作人員需要測量體溫後戴口罩上崗,在疫情防護方面也做了很多准備。
隨著五一假期的到來,再加上2月份放出的5萬余個新能源牌照,北京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很可能會出現上漲的情況。
結語:北京新能源經銷商已全面恢復營業
由於2月份,北京地區發放了5萬余個新能源牌照,新能源車成了近期最火熱的產品,因而各家店鋪都很早就開始進行復工了,目前基本上已經實現了100%的復工率。
在3月份,受到疫情的沖擊,很多店鋪都出台了一定的優惠政策來促進銷售,但進入4月份後,國內的疫情影響開始減少,這些線下店鋪都已經逐漸恢復了正常的營業狀態。
雖然這些店鋪都已經恢復了正常的營業狀態,但疫情的影響仍然存在,店內看車的顧客數量仍然不及疫情之前,還沒有達到高峰期。
不過,眼下五一假期將至,乘聯會預測,五一假期將會迎來一波購車高潮,目前多個店鋪已經在為五一假期造勢了,北京新能源車市的第一波購車或將會出現在五一期間。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7. 新能源汽車消費意願調查報告 消費者是否願意買單
從政策認知度看,調查顯示,消費者對「不限行、不限購、新能源汽車推廣車型目錄」等政策認知度最高,有54.9%的被調查者了解該類政策;其次是免徵購置稅、購車補貼等財政補貼類政策,認知度為51%;新能源汽車相關技術質量政策認知度為37.5%。從政策促進作用來看,調查顯示,消費者認為排在第一位的是購車補貼政策,佔59.3%;其次是加強充電設施建設,佔50.5%;排在第三位的政策是免徵購置稅,佔42.6%。
8. 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的社會調查
現在新能源汽車。還處於開始階段。配套設施都不完善,包括汽車製造都存在生產線不完整配件拼湊。整個車不同的配件都是東拼西湊而來。沒有一個完善的生產標准。再加上後續充電樁建設跟不上。所以導致很多人開上新能源汽車。很窩火。後續改進,只能等待市場慢慢成熟,任何一個新生事物。都有這個過程。
9. 在一次關於新能源汽車前景的調研中
1、 新能源汽車專業就業前景光明
當前,我國正在貫徹「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發展戰略,國家對新能源汽車實施重點扶持政策。
目前國家財政扶持節能減排,促進了新能源產業加速發展,並且已成為新一輪汽車促銷的亮點。
隨著油價不斷攀升,能源與環保問題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車無疑會成為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因此,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所培養的人才定然是未來的稀缺人才。
2、新能源汽車專業畢業生就業途徑比較廣
新能源汽車專業畢業生可以通過競聘,做新能源汽車公司的技術人員;也可以到4S店做新能源汽車的維修技師;還可以通過自主創業實現就業。
就業方向:新能源汽車部件總成及整車試制崗位;新能源汽車裝配、調整、性能測試、質量檢驗等崗位;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維修崗位。
前瞻網發表的《 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指出隨著全球環境污染的加劇,各國政府都加大了對環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汽車尾氣作為環境污染的罪魁禍首之一,無疑將受到特別的重視。
10. Model 3獲「新能源汽車消費調查結果」車主推薦度第一
近日,深圳消委會發布「新能源汽車消費調查結果」,結果顯示特斯拉Model3獲得車主推薦度第一,推薦者多於貶損者。
此外,該調查還讓車主針對產品本身進行打分。Model3車主對該車型的「中控智能配置」、「汽車充電速度」、「汽車安全性配置設計」方面最為滿意。
特斯拉是國內最早自建充電樁的汽車企業之一。預計到2020年底,特斯拉將在國內建成近650座超級充電站、約5000餘個超級充電樁,以及超過2000個目的地充電樁,覆蓋超過270個全國各主要城市及城市間連接線。日前,已有多位特斯拉車主駕車「打卡」珠峰大本營,足以看出特斯拉充電網路覆蓋之廣。
2020年下半年開始,特斯拉加快V3超級充電樁的建設速度,其15分鍾所充電量可行駛約250公里,基本滿足車主一周的通勤需求,備受車主好評。我們了解到,在近期新增的超級充電站中,V3占據大多數。
車主的真實口碑,最能反映出一台車的市場接受度。品牌力、市佔率、產品質量、服務等都在車主評價范圍內,直接體現了市場對產品的綜合評價。Model3在國內大獲成功,靠的是自身強悍的實力,這種實力也將助力特斯拉銷量不斷再創新高。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