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電動汽車質量要求的實驗
⑴ 新能源汽車電機有哪些要求是什麼
【太平洋汽車網】汽車行駛的特點是頻繁地啟動、加速、減速、停車等,在低速或爬坡時需要高轉矩,在高速行駛時需要低轉矩。電動機的轉速范圍應能滿足汽車從零到最大行駛速度的要求,即要求電動機具有高的功率密度。
在研發電動汽車電機驅動系統時,測試電機性能在新能源汽車測試項目中,有個叫實際工況模擬實驗,這就要求測試系統的系統控制響應性能好,具體的可參考致遠電子的電機測試系統。
與常規使用感應電機相比,電動汽車電機無論在性能要求和驅動原理上都有較大區別:
1、電動汽車電機應該具備較大的啟動轉矩、良好的啟動性能和良好的加速性能來滿足電動汽車的頻繁啟停、加減速或爬坡等要求。反映在電機測試上,就是要求電機在進行轉速或轉矩控制時,響應時間要短;同時在外界負載發生階躍變化時,電機自身的反映要夠快,調整輸出的功率和轉速;
2、電機汽車電機的恆功率范圍應該設計得較為寬廣,以滿足電動汽車高速行駛時的轉矩輸出,保證汽車可實現的最高時速;
3、電動汽車電機應該具備較大范圍的調速能力,在低速時具有較大的轉矩,在高速時具有高功率,能夠根據駕駛需要,隨時調整電動車的行駛速度和相應的驅動力;
4、電動汽車電機應該具備良好的效率特性,在較寬的轉速/轉矩范圍內,獲得最優的效率,提高一次充電後的持續行駛里程,一般要求在典型的駕駛循環區,獲得85%~93%的效率;
5、電動汽車電機的外形尺寸要求盡可能小,質量盡可能輕,功率密度最優化;
6、電動汽車電機應該具備良好的可靠性,耐溫和耐潮濕性能強,能夠在較惡劣的環境下長期工作,運行時噪音低,維修方便;
7、結合電機控制器是否能有效的回收制動產生的能量。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問答叫獸)
⑵ 電動汽車強制性國家標准發布 北汽新能源深度參與
5月12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牽頭、北汽新能源等重點企業參與編制的GB 18384-2020《電動汽車安全要求》和GB 38031-2020《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批准發布。作為首批電動汽車強制性國家標准,將自2021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
北汽新能源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重點企業,連續七年國內純電動汽車市場的銷量冠軍,憑借十年間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實力儲備,深度參與了兩項電動汽車強制性國家標準的制定。
新能源汽車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最近的十年間,無論是技術水平、產業規模、市場接受度等各方面都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為落實《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等要求,結合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際和技術進步需要,工業和信息化部於2016年啟動電動汽車安全強標制定工作。電動汽車強標是綜合我國電動汽車產業的技術創新成果與經驗總結,與國際標准法規進行了充分協調,進一步提高和優化了對電動汽車整車和動力電池產品的安全技術要求。
在《電動汽車安全要求》中,主要規定了電動汽車的電氣安全和功能安全要求,增加了電池系統熱事件報警信號要求;強化了整車防水、絕緣電阻及監控要求,以降低車輛在正常使用、涉水等情況下的安全風險;優化了絕緣電阻、電容耦合等試驗方法,以提高試驗檢測精度,保障整車高壓電安全。
《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充分考慮了用戶的極端使用場景,對應各種極端場景新增了多項測試項目,例如:振動後浸水試驗用來驗證用戶在全生命周期內遇到的內澇環境下,電池包的密封性是否有異常,是否會有絕緣問題發生;過流保護測試模擬充電機故障導致電流超出限值時電池包的安全防護,避免超出電池正常使用條件進而引發安全問題;熱擴散試驗模擬極端情況下電池包內部某個電池單體出現熱失控後,電池系統在5分鍾內不起火、不爆炸,同時在《電動汽車安全要求》中增加報警信號要求,能夠第一時間給駕乘人員安全提醒為乘員預留安全逃生時間。
近年來,隨著電池和整車技術的進步,新能源汽車續駛里程已不再成為用戶痛點,安全問題日益突出,電池熱失控成為全行業的技術攻堅。目前,新能源整車企業大多都確立了整車、能耗、充換電、電磁兼容、電池、電機等全技術領域的安全要求、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搭建了科學合理的標准體系。此次兩項國家強制性標準的落地,進一步明確了企業責任,將對提升新能源汽車安全水平、保障產業健康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相信隨著國家強制性標準的落地、電池相關技術水平的提升,未來電動汽車的安全性將得到最終解決。
有業內人士稱,兩項強制標准反映了國家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過程中,由「政策為主驅動」向「市場為主驅動」逐漸過渡,更加以市場為導向,切實聯系用戶需求。而這些要求在用戶、車企、電池供應商、電芯供應商層面產生的作用和意義將非常深遠,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電池安全以及防撞設計方面的技術進步,並提高我國新能源汽車產品和標準的國際地位。
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頭部企業,北汽新能源在發展過程中,將安全作為電動汽車的重中之重,目前已完成整車電安全企標、測試規范、測試用例的建立與實施。此外,在電動汽車安全標准要求的基礎上,通過與多方專業領域專家學者技術交流,汲取國內外相關標准、技術要求和測試規范,針對電動汽車實際應用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最大限度的保證產品的安全可靠。
截止目前,北汽新能源連續五年獲CACSI中國質量協會「新能源汽車用戶滿意度第一名」,旗下新能源車型總行駛里程超過121億公里,相當於已繞地球赤道30萬圈,充分驗證了其在電動車安全領域的先進性和可靠性。
去年7月,北汽新能源建成了具有行業標桿意義的新能源汽車試驗中心,試驗中心建設面積約5萬平方米,有88個實驗室和400餘套國際先進測試設備。其中,電池相關試驗設備投入超過1.4億元,充分保障產品的性能驗證。
未來,北汽新能源將繼續優化提高,形成針對充電安全、換電安全、行車安全、操作安全等全場景電安全標准體系和測試規范,不斷強化整車開發驗證過程中針對電安全的開發與驗證,為整車安全保駕護航。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⑶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電機電控充電及安全等方面的國家和行業標准
國家轎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天津汽車檢測中心)
該檢測中心位於天津市東麗經濟開發區先鋒東路68號,於1999年4月進行工商注冊。該檢測中心目前獲得政府部門認可授權的資質有:國家轎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進出口汽車認可實驗室、國家汽車環保產品認定與排放檢驗機構、國家汽車新產品申報公告檢測機構、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CCC)檢測機構和國家科技成果鑒定試驗機構。
該檢測中心具備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整車檢測、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檢測能力。其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檢測能力覆蓋范圍包括:動力電池(超級電容器、鉛酸蓄電池、鋰離子蓄電池、金屬氫化物鎳蓄電池等);驅動電機及其控制器;傳導充電用插頭、插座、車輛耦合器和車輛插孔DC/DC變換器;燃料電池發動機。
國家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襄陽)暨襄陽達安汽車檢測中心
該檢測中心位於湖北省襄陽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汽車試驗場,成立於1995年10月,是經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認可,國家工業與信息化部、國家環境保護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交通運輸部、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等政府主管部門授權,具有獨立法律地位的第三方綜合性汽車檢測及技術服務機構。
該檢測中心新能源汽車實驗室能夠進行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及其零部件試驗和研究工作。可按國家標准GB、歐盟指令,ECE法規、ISO/IEC、SAE及行業標准、有關技術要求和試驗規程等標准實施對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及控制系統、驅動電機及控制器、動力電池、充電裝置(系統)性能試驗和安全測試。
國家機動車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暨上海機動車檢測中心
該檢測中心座落於上海安亭國際汽車城內,是第三方公正性地位的國家級機動車產品權威檢測機構,具有投資規模大、檢測門類全、技術水平高、綜合技術服務能力強等特點。該檢測中心已經獲得汽車產品的全部國家授權,包括國家工信部車輛《公告》檢測、國家環保部車輛環保目錄檢測、國家交通部車輛油耗檢測、國家認監委車輛及零部件產品3C認證檢測等。
該檢測中心為適應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要求,成立了國家新能源汽車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籌)。國家新能源機動車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建有新能源機動車專項檢測實驗室、新能源機動車被動安全實驗室、新能源機動車電磁兼容檢測實驗室、新能源汽車排放檢測實驗室、新能源機動車零部件檢測實驗室、新能源汽車和摩托車整車道路性能實驗室等具有國際先進技術裝備和一流技術人才的專業實驗室,可以開展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電池、電控系統和電機系統的各項檢測。中心實驗室通過了中國國家計量認證和國家實驗室認可,獲得了相關政府部門開展檢測工作的授權,並獲得了歐洲、日本、澳洲、中亞、南非和海灣地區等國家和地區的實驗室認可。
國家機動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重慶)
該檢測中心位於重慶市北部新區金渝大道9號,是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環境保護部、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等政府主管部門認可和授權的汽車產品檢測機構,是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認可的實驗室。
該檢測中心檢測項目含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安全要求、動力性能、能量消耗、電機及其控制器、電動車輛傳導充電系統、電動汽車用儀表、電動汽車用鉛酸蓄電池、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等檢測項目。
第一電動網小結:新能源汽車檢測如同地鐵安檢系統一樣,它為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安全等方面「保駕護航」,具有重要意義。新能源汽車檢測機構肩負著對新能源汽車檢驗檢測的重任,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⑷ 新能源汽車用的動力電池包外部火燒試驗台誰家做得好呢
完全滿足GB/T31476.3-2015《電動汽車用鋰離子動力蓄電池包和系統 第3部分: 安全性要求與測試要求》
高達600℃的高溫測試,直接燃燒70秒,間接燃燒60秒
脈沖自動點火,遠程計算機控制,自動採集測試數據,全程可監控,試驗報告可列印。據我有知,Delta 德 爾 塔有做。
⑸ 新能源汽車高壓安全常識
1. 新能源汽車高壓電對人體的危害有哪些
自從19世紀中期人類發明汽車以來至今,汽車在我們人類的生活中一直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更是成為了我們當今社會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重要交通工具。
隨著科技水平的提升,汽車的質量以及綜合性能都變得越來越符合我們的追求,越來越進步。當下,就有許多的新能源汽車上市,使得汽車也不用僅僅依賴燃油這些有限資源了。
電力的利用一直以來都是人們追求的理想資源,電動車的應用就是最好的證明。然而就在近些年,不少的汽車設計者突發奇想,甚至想到讓電力資源也能利用到汽車上。
最近幾年,新能源汽車不斷地問世,也的確取得了不小的反響。這就使得人們駕駛的汽車不再必須使用燃油、燃氣作為燃料了,人們有開拓出一種新型汽車能源。
但是畢竟大多數新能源汽車都在試驗階段,燃油、燃氣的汽車還是在主流的位置上。而且據不少專家所言,新能源汽車內部還存在許多不成熟的地方,有許多細節上甚至會存在安全隱患,威脅駕駛人的生命!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不少新能源汽車車主的重視。
比如,就有專家指出,新能源的電力汽車會有很大的電磁輻射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不過對於這種說法,最近也有不少專業人士通過實驗給出答案。
根據實驗數據顯示,大多數的新能源汽車輻射值並不超過20uT,而純粹的電力資源汽車的輻射值甚至更低,僅在10uT左右。從醫學角度講,低於100uT的輻射值都不會對我們的人體造成輻射傷害,因此這些新能源汽車內部的輻射並不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影響。
不過,據相關人員所說,如果我們需要用新能源汽車內部的USB插口進行充電時,最好還是不要坐在汽車里邊。因為新能源汽車內部所用的電力都是高壓電,一旦發生意外會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如果不慎與介面接觸不當,極有可能會觸電,從而危及生命,為了避免這種悲劇發生,最好還是要規范的操作的。
新能源汽車由於所用能源不同,自然在注意事項上與大眾的燃油汽車也不同,總的來看,在經濟效益以及環保效益上,新能源汽車還是值得提倡的,這就要求駕駛人們更要掌握更多的關於新能源汽車的知識。
2. 描述新能源汽車高安全斷電七步法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氫發動機汽車、其他新能源汽車等。
使用成本低。百公里耗電量的價格是8元左右,跟1升燃油的價格差不多。
2、沒有限號。在大城市中普遍限號,新能源沒有這個煩惱。
3、行駛穩定,沒有換擋沖擊。 新能源的變速箱多數是單速變速箱,沒有換擋沖擊。
4、更加環保。為環保事業做力所能及的貢獻
3.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有哪些安全要求
防止與動力電路系統中帶電部件直接接觸,高電壓動力電路系統應滿足下列要求(非高電壓動力電路系統本標准不做要求)。
a.車輛不得含有暴露的導線、接線端、連接單元。動力電路系統的帶電部件,應通過絕緣或使用蓋、防護欄、金屬網板等來防止直接接觸。
這些防護裝置應牢固可靠,並耐機械沖擊。在不使用工具或無意識的情況下,它們不能被打開、分離或移開。
b.在乘客艙及行李箱中,帶電部件在任何情況下都應由至少能提供IPXXD防護等級的殼體來防護。c.發動機艙中的帶電部件應設計為只有在有意接近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接觸到。
d.打開機蓋後,與系統連接的部件應具有IPXXB防護等級。e.車輛其他地方的帶電部件,應提供IPXXB防護等級。
上述IPXXB和IPXXD防護等級分別是指通過鉸接試指、試線與危險部件的接觸。f.車輛標志 動力蓄電池包及容易接觸的帶電部件的防護罩等應清楚地標注圖7-3規定的標志,標志應清晰牢固。
高電壓配線絕緣層應統一由橙色和/或橙色套管構成。②院止與動力電路系統中外露可導電部件的間接接觸,高電壓動力電路系統需滿足下列要求(非高電壓動力電路系統本標准不做要求) a.所有電氣的設計、安裝應避免相互摩擦,防止絕緣失效。
b.應通過絕緣的方法來防止間接接觸,並且使車載的外露可導電部件電聯接在一起,達到電位均衡。(3)動力電路系統和燃料供給系統 燃油系統設計的安裝位置及管路應避開溫度較高的熱源以及動力電路系統等可能產生電弧的地方,尤其不能在一個密閉的空間內。
動力電路系統和燃油供給系統設計的安裝位置及線路、管路走向應保證兩個系統具有安全距離或保證有效隔離。車輛在各種使用條件下,供油管路與其接頭不允許有泄漏。
一旦發生燃油泄漏,設計上應保證絕不允許流到動力蓄電池和高電壓電路系統。對於使用汽/柴油之外燃料的車輛,燃料供給系統須滿足其相應燃料車輛標準的安全要求。
(4)車輛碰撞的特殊要求 除了按照國家強制性標準的規定進行相關的碰撞試驗,滿足其相關的要求,混合動力汽車按照《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安全要求》應滿足下列要求。①乘員保護 進行碰撞試驗時應滿足下列要求。
a.如果車載儲能裝置安裝在乘客艙的外部,進行碰撞試驗中和試驗後,動力蓄電池包及其部件(動力蓄電池、蓄電池模塊、電解液>不得穿入乘客艙內。b.如果車載儲能裝置安裝在乘客艙內,車載儲能裝置的任何移動應確保乘客的安全。
c.進行碰撞試驗中和試驗後均不能有電解液進入乘客艙。d.進行碰撞試驗中和試驗後儲能裝置不能出現爆炸、著火。
②第三方保護 進行碰撞試驗時,動力蓄電池包及其部件(動力蓄電池、蓄電池模塊、電解液)或超級電容器等儲能裝置不能由於碰撞而從車上甩出。③防止短路 進行碰撞試驗時,應防止造成動力電路的短路。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的功能安全要求(1)啟動程序 應通過一個鑰匙開關啟動車輛。對於需要外接充電的車輛,當車輛與外部電路(例如,電網、外部充電器)連接時,不能通過其自身的驅動系統使車輛移動。
防止車輛在鑰匙開啟狀態和換擋器在「行駛」和「倒擋」位置時開動車輛。而且,應提供必要的互鎖裝置,除非換擋器位置選擇在「停車」或「空擋'',在任何其他位置時控制器都不能向車輛傳輸移動的最初動力;啟動鑰匙只有點火開關在「關''的狀態,且換擋裝置在「停車''的狀態時才能夠拔掉。
(2)行駛和停車 車輛應通過一個明顯的信號裝置提示駕駛員車輛可以起步行駛,這個信號裝置可以是GB/T 4094. 2-2005中規定的「運行准備就緒」信號裝置。車輛行駛時產生的氫氣要求符合GB/T 18384.1的規定。
當車輛處於停車,發動機不工作時,如果車輛仍處於「可行駛」狀態,或只通過一個操作動作就可使車輛處於「可行駛''狀態時,則應通過一個信號(聲學或光學信號)明顯地提醒駕駛員。「可行駛」狀態:在這種狀態,當踩下加速踏板時,車輛可能行駛。
如果車輛裝有在緊急情況時(例如,某部件過熱)可限制操作的裝置,則應通過一個明顯的信號通知車輛使用者。當車輛在停車狀態以及鑰匙開關在「關」位置時,車輛不得自動啟動發動機給動力蓄電池充電。
需要外部充電的車輛,車輛充電時氫氣測量及要求應符合GB/T 18384.1的規定。(3)手動開關 應配備一個手動開關來斷開車載動力電源(例如,動力蓄電池)o當車輛因維修保養或故障,不能確保高壓系統絕緣時,該開關能夠切斷高壓動力電路系統。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的故障防護要求混合動力汽車非特有的系統和部件出現故障應同內燃車輛一樣處理;電氣連接件任何不期望的斷開都不應導致車輛產生危險。當電流過大時,應使用一個電路保護器、切斷裝置或熔斷器斷開動力電路。
本文源自新能源純電動汽車網,新能源純電動汽車網主要為大家分享電動汽車價格、電動汽車品牌、電動汽車排名、電動汽車技術、電動汽車保養知識等,新能源純電動汽車網是陸地方舟旗下的電動汽車資訊網站,十多年專注致力於新能源汽車資訊分享及電動汽車技術研究。
4. 新能源汽車的高壓線是越粗越好,還是越細越好
我們都知道在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領域,線束一般可以分為兩個類別:1、以電動汽車內部為代表的線束,包擴高壓線束與低壓線束可以歸類為一個類別;2、以充電樁線束可以歸類為另外一個類別。
那麼它們之間的區別在那裡呢? 經過我不懈的努力終於找出它們之間的幾個區別點,分別如下:一、敷設不同線束敷設一般是指線束從配電箱出來以後到達用電設備或另一個配電箱的走線方式。線束敷設方式是根據不同環境條件性質而變化的。
汽車高壓線束屬於固定敷設,只是個別點靜態彎曲半徑很小;充電線束屬於移動敷設,動態彎曲半徑小。 二、耐熱不同汽車高壓線束耐熱越高越好,耐熱越高,載流量越大,所以起步就是125度,高的有180度(硅橡膠),200度(氟橡膠);充電線束一般暴露在外部,不能太熱,最高不要超過70度,否則會造成燙傷。
三、對EMI要求不同首先介紹一下EMI、EMC。電磁兼容(EMC)是對電子產品在電磁場方面干擾大小(EMI)和抗干擾能力(EMS)的綜合評定,是產品質量最重要的指標之一,電磁兼容的測量由測試場地和測試儀器組成。
汽車高壓線束為了不影響車內通信控制功能,對EMI要求很高,必須符合汽車的EMC標准;充電時車是停下的,充電線束不需要滿足汽車的EMC標准,只需要滿足相關環境的EMC標准,如加油站,住宅小區的有關標准。四、保護措施不同汽車高壓線束周圍要採取必要的保護措施;充電線束沒有保護措施,要承受各種沖擊和紫外線暴曬。
五、物理性能要求不同汽車高壓線束需要符合汽車的耐磨要求;充電線束要符合移動線束的抗碾壓要求。六、耐化性能不同汽車高壓線束要耐受汽車上能接觸的各種液體;充電線束要耐受汽車外生活環境的各種液體。
七、尺寸要求不同汽車高壓線束受空間限制,對尺寸要求嚴格,要求尺寸越小越好;充電線束沒有尺寸限制,可以做的更粗更大。八、顏色要求不同國際上規定汽車高壓線束的顏色為橙色;對充電線束顏色沒有要求。
九、線束芯數不同汽車高壓線束為了便於敷設,通常以單芯為主;充電線束通常是一根多芯綜合線束,既有高壓主線,又有地線,還有低壓信號線,甚至還有通信雙效線(CAN)。十、國際標准不同汽車線國際標准由ISO組織負責制定;充電線國際標准歸IEC組織負責制定。
⑹ 新能源汽車檢測機構都有哪些
1.
國家轎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天津汽車檢測中心)。 該檢測中心可對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以及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進行檢測。對新能源汽車關鍵部件的檢測能力包括:動力電池,驅動電機及其控制器,用於充電的插頭、插座、車輛耦合器和車...
2.
國家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襄陽)暨襄陽達安汽車檢測中心。 該檢測中心新能源汽車實驗室能夠進行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及其零部件試驗和研究工作。可按國家標准有關技術要求和試驗規程等標准實施對純電動汽車、混合動...
3.
國家機動車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暨上海機動車檢測中心。
⑺ 買到性價比高的電動汽車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電動汽車(BEV)是指以車載電源為動力,用電機驅動車輪行駛,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各項要求的車輛。由於對環境影響相對傳統汽車較小,其前景被廣泛看好,但當前技術尚不成熟。但是隨著,汽車的限制,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購買電動汽車。那麼購買性價比高的電動汽車要注意的事項如下:
電動汽車售後服務很重要,它的維護、維修不等同自行車或摩托車,這里涉及的領域較多,還因為國家目前並無統一的零部件標准,各廠家許多配件的技術參數都不相同。所以消費者要了解經銷商的專業知識和維修能力,看看生產廠家對經銷商維修能力的認定水平。
還要了解該產品是否在本地區擁有售後服務點、離工作和生活的地方相距遠近以及在服務質量、信譽方面的口碑如何。
8、注意看車身
如外露部件表面是否清潔無污漬;鍍鉻件色是否均勻;尤其是否光亮、飽滿、無色差。選一款顏值高的,看著也開心!
⑻ 汽車線束電檢測,求解
線束的電性能試驗一般分為短路試驗、耐久試驗和電機線束的堵轉試驗。
1)線束短路試驗發生短路時,要求線路中的熔斷器應在一定時間內熔斷以保護電線、接插件等。
2)線束耐久試驗負載類線束在滿負荷或超負荷工作一定時間後,要求線束、插接件、熔斷器等不應有燒損,導線溫升不應超過規定值。
3)電機線束堵轉試驗電機分帶熱敏電阻或熔斷器保護和不帶熱敏電阻或熔斷器保護的2種,與之相應的線束堵轉試驗也有2種
4)線束撓曲度試驗線束安裝時一般不能遭受彎曲和扭曲,但在發動機艙與車身之間、車門與車身之間、前後蓋與車身之間的連接線束必須有彎曲和扭曲,所以此部分線束必須進行撓曲度試驗,以驗證導線、塑料皮、包紮物如波紋管、過孔膠套等材料的耐久性能。各線束的撓曲度耐久試驗次數一般根據實際使用頻次不同而不同,如前門線束耐久試驗次數最多,後門次之;因車輛在各種環境下運行和使用,因此該類線束應在高低溫環境下進行耐久試驗。
⑼ 工程院院士呼籲重視增程和低速電動車!百人會第三日干貨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秘書長王賀武
氫燃料電池汽車目前集中在商用車領域,張家口市已經部署了一批氫燃料電池公交車,這些車目前的運行狀況非常好,冬季運行也沒有太大的問題。
氫能需要通過水來分解,張家口市比較缺水,但是從實際數據來看,2022年冬奧會將會部署2000輛燃料電池車,這些車一年的氫氣消耗量大概是1萬噸,它所使用、消耗的水大概是1500人每年的生活用水量,所以不會對當地的生活用水造成太大的影響。
結語:新能源車將會進入正軌
此前我國的新能源車的發展並不是一個正常的發展態勢,車企過渡依賴政府補貼,而車輛的質量問題又一直被人所詬病,車輛自燃的事故時有發生。
但本屆百人會則看到了車企和供應商都在車輛的研發方面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對於車輛的質量更加重視。
除此之外,工信部部長苗圩在現場直白地說道,2020年7月1日,新能源汽車補貼將不會進一步退坡,這說明補貼還會退坡但不會完全取消,不過多個車企的負責人也表達了,他們對於補貼退步已經做好了准備。
總的來看,多數新能源車企已經撐過了最艱難的2019年,隨著整車廠電動汽車生產成本降低,盈利能力增強,市場對於電動汽車接受度的提高,電動汽車產業有望在2020年進入恢復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⑽ 新能源汽車車身結構的輕量化要求有哪些
汽車的行駛阻力包括空氣阻力、滾動阻力、爬坡阻力和加速阻力。滾動阻力、爬坡阻力、加速阻力與正常質量成正比。數據研究表明,車輛重量每減少10%,油耗可降低6%-8%,排放可降低4%左右。
整車由車身、底盤、發動機和汽車電子組成。對於乘用車,車身占據整車質量的40%到60%,約70%的油耗用於車身質量。因此,輕量化車身,是輕量化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車身結構的優化是國內外汽車輕量化研究的重點。對於新能源汽車來說,輕量化更為突出。
二、結構優化設計結構優化設計是車身輕量化的基礎
車身、車架和軸承部件結構復雜,集成了各種材料和工藝。車身結構對車輛的被動安全性、結構剛度、強度和振動性能有很大影響。目前車身結構減重優化設計是在保證車身結構性能的前提下,通過CAE等分析技術降低零件質量。在實際生產中,結構優化設計的減重方法包括空心結構、薄壁結構和復合材料結構。這些優化設計使車輛面板和結構部件更輕。
三、輕量化製造技術
通過對材料性能的研究,不同的製造工藝可以在製造過程中減輕零件的重量。
常用的製造技術包括激光焊接技術、電磁成形技術、先進連接技術等。激光拼焊技術可以將不同材料、厚度和表面處理要求的工件用激光連接起來,形成新的毛坯,然後壓製成零件。例如,乘用車的側壁部件通常是激光焊接的。激光焊接技術可以有效降低零件質量,減少焊接接頭,提高強度。通過先進的製造技術,主要解決產品的性能問題,進而解決輕量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