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高速被撞
㈠ 交通事故高速上電動車停在路中間造成垃圾車撞到致死的責任怎麼判定
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是否需要承擔刑事責任,要看事故責任佔比,如果承擔責任或全部責任,就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從事故發生原因來看,垃圾車責任不大,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電動車在高速公路行車道上非法停車。
㈡ 特斯拉起步太猛,被撞後直接起火,高油價時代新能源汽車真是最佳選擇嗎
不是最佳選擇。
高油價時代新能源汽車不是最佳選擇,雖然能節約用車成本,但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還不成熟不完善,存在很多安全隱患。相對而言還是燃油車更穩定,使用價值更高。新能源汽車發生火災的事故層出不窮,讓很多車主感到恐慌,因為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多會安裝在汽車的底盤處,遇到障礙物或者高速行駛時都會產生撞擊,導致底部的電池受損,出現短路引發火災,控制不好就是車毀人亡。
現在新能源車不是人們的最佳選擇,但隨著新能源汽車生產技術的不斷提高,它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安全隱患都會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消除,那是新能源汽車就會慢慢取代燃油汽車,成為人們購車的最佳選擇。不過現在新能源汽車出現事故和問題多屬於違規操作或者私改電路有關,因此人在購買新能源汽車以後一定不要私自改裝更不能違規充電。
㈢ 電動車不安全國產Model 3撞給你看!竟在這些方面超越燃油車
提到新能源車,大多數消費者都會聯想到特斯拉Model 3,尤其是在國產之後,銷量節節攀升,在剛剛過去的5月國產Model 3注冊登記達到了11,364輛。但面對新能源車,仍有不少消費者因安全問題望而卻步。日前,國內權威碰撞測試機構中保研對國產Model 3進行了碰撞測試,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國產Model 3是否經得住考驗?此次碰撞測試選取的車型為國產Model 3 2019款 標准續航升級版,新車指導價為29.18萬元(現價27.155萬元)。
在低速碰撞測試中,車輛以15km/h的時速進行碰撞測試,主要考驗車輛的易損性與維修經濟性。在實際用車環境中,這類低速碰撞事故發生頻率較高,主要涉及車輛損壞維修問題。
國產Model 3在正面碰撞項目中,車輛前保險杠等前部車身覆蓋件發生明顯偏移損壞,內部防撞鋼梁有明顯碰撞痕跡,得分為11.5分(滿分30分)。追尾碰撞中國產Model 3表現較好,後部保險杠僅發生小范圍破損,維修成本相對較低,得分為23分(滿分30分)。經過加權計算後低速碰撞總得分15.33分,評級為M一般。
正面25%偏置碰撞實驗中,測試車輛將以65km/h的時速撞擊25%重疊障礙物,主要從車身強度以及對乘員的保護情況等多個層面進行評判。該項目十分考驗廠商車身結構設計功底,可謂是車輛碰撞實驗的「火葬場」。
在碰撞過程中國產Model 3左前部損毀較為嚴重,整體A柱出現輕微變形,乘坐空間並未被明顯入侵壓縮,可有效保護乘員生存空間。
同時,在高速碰撞中國產Model 3氣囊與側氣簾開啟及時,中控台並沒有出現明顯位移,正面氣囊與側氣簾配合穩定的承托住頭部,予以緩沖保護。此外,安全帶將假人牢牢固定在座椅上,保護胸部、大腿等其它身體部位。在小腿和腳部方面,由於未配備膝部氣囊獲得了A良好評級,但不影響整體,國產Model 3在正面25%偏置碰撞中表現十分優異,奪得了G優秀評級。
高速側面碰撞以車輛為目標,將撞擊障礙物加速至50km/h,並以90°撞向目標車輛。碰撞結果顯示,撞擊後車輛B柱與駕駛位中線距離達到了22.5cm,能有這樣數據表現的車型少之又少;而對於駕駛員與成員其它身體部位的防護也十分出色,均獲得G優秀評級。
另外,對於電動車至關重要的電池安全問題,在側面碰撞中國產Model 3未曾出現,撞擊後電池系統結構完好。
車頂強度
車頂強度測試模擬翻車場景,以25°夾角向車頂施壓,測試車輛峰值載荷。實驗中,國產Model 3車頂承受的峰值載荷為93797牛頓,車頂並未發生明顯結構變形,主體車頂結構完好,保障了充足的座艙空間。
鞭打測試
鞭打測試意在評估發生追尾事故時,對乘員頸部的保護。該項目分為靜態與動態兩部分,國產Model 3在測試中均獲得G優秀評定,模擬追尾碰撞時頭枕對乘員頭部形成支撐從而保護頸部。
行人保護項目中,頭型試驗得分為11.393分,腿型試驗得分為4.393分,兩項總得分15.786分,得分率52%,獲得A良好評級。
車輛輔助安全
對於主打智能自動駕駛的國產Model 3,車輛輔助安全測試更像是「送分題」,三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的硬體組合形式,在實際測試中獲得了FCW與AEB滿分成績。
通過中保研一系列的安全測試印證了國產Model 3的安全性,其在車內成員安全與車輛輔助安全方面都站到了第一梯隊,甚至在側面碰撞等單項表現十分出色,超越絕大多數燃油車。同時,低速碰撞以及車外行人安全上也處於中等偏上的水準,並沒有明顯的短板。值得注意的是,作為電動車國產Model 3經過眾多測試無一出現電池安全問題,穩定可靠與燃油車基本無異。
(圖/文 網通社 周岳)
㈣ 騎電動車上高架被撞誰的責任
一、騎電動車上高架被撞誰的責任
1、騎電動車上高架被撞誰的責任要根據情況具體劃分:
(1)首先要認定發生事故的高架橋上,是不是允許電動車通行,如果允許,那麼機動車負主要責任;
(2)如果不允許電動車通行,那麼機動車負次要責任。
2、法律依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 第四十六條
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發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
二、機動車撞電動車保險怎麼賠償
1、報警後等待交警勘查現場,交際功能勘查現場後可以把車輛移至路邊,防止堵塞交通;
2、交警會在10個工作日做出事故責任認定書,並劃分責任,只要機動車有責任的,交強險賠償如下:
(1)傷者的醫葯費和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最高賠償1W元,超出1W的部分,由雙方按照責任劃分的比例來承擔;
(2)傷者的誤工費、護理費、有傷殘的話,還包括傷殘賠償金,交強險最高賠償11W,要是超出11W了,超出部分還是雙方按照責任劃分的比例來承擔;
(3)傷者的財產損失,交強險最高賠償2000元,超出2000的部分還是雙方按著責任劃分的比例來承擔;
(4)機動車的車損,傷者也要按照責任劃分的比例承擔相應的賠償;
3、機動車有商業險的話,上述由機動車賠償的部分,由機動車的商業險賠償。司機不用個人承擔費用。但傷者用了非醫保葯的,保險不報銷,也是雙方按照責任劃分的比例來承擔。
㈤ 蔚來新能源車被追尾後加速向前碰撞多車,這起事故誰的責任最大呢
由於這起事故的原因尚未被調查清楚,所以很難確切的說誰的責任更大。如果是由於司機的不當操作造成撞了前面車輛的話,那麼肯定是司機的責任最大。如果是由於車輛本身有問題的話,那麼肯定是車輛的製造商責任最大。
但是我認為,汪先生汽車尾部所受到的損害應該由追尾的車輛承擔。至於王先生所撞的那些車輛,如果是王先生操作不當造成的,那麼就應該由王先生或者保險公司賠償。如果是由於汽車本身的質量出現的問題,那麼這些賠償就應該由製造商承擔。
㈥ 我是逆行電動車,速度很慢,和步行一樣,被迎面而來的高速電動車撞了,他摔到在地上了請問是誰的責任
這個你肯定有責任的,因為你是逆行,對方是否有責任還得具體分析,電動車也是有限速的:
當行駛在非機動車道內時,最高時速不得超過15公里。行駛在沒有設置非機動車道的道路上時,最高時速不得超過25公里。理論上講,如果超速過多,超出國家的規定,可以視為機動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
第五十七條駕駛非機動車在道路上行駛應當遵守有關交通安全的規定。非機動車應當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在沒有非機動車道的道路上,應當靠車行道的右側行駛。
第五十八條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時,最高時速不得超過十五公里。
第八十九條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非機動車駕駛人拒絕接受罰款處罰的,可以扣留其非機動車。
這個僅僅代表我的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㈦ 比亞迪漢ev純電動2022款撞後全車沒電
高壓驅動總成相關方面故障。在高速碰撞後,比亞迪漢EV不僅全車斷電,比亞迪漢ev純電動2022款撞後全車沒電是因為高壓驅動總成方面古箏曲,車身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
㈧ 電動車逆行騎上高架,逆行者被撞後不幸身亡!車主需要擔責嗎
車主需要擔責。
電動車逆行騎上高架,與正常行駛的轎車相撞,電動車駕駛員被撞後身亡,這時車主也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雖然車主沒有過錯沒有違法行為,但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有明確規定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和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機動車即使沒有過錯,也要承擔不超過10%的賠償責任。
但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案例並不長假,大多數非機動車與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或多或少都會讓機動車承擔一定的責任。如果行人或者非機動車在路上違反交通規則就可以讓機動車不擔責的話,會引起一些不良後果,有可能司機認為不擔責就可以直接撞上去,那樣會導致更多事故發生,所以類似事故發生以後,還是要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讓車主承擔相應的責任。這樣能更好的約束司機的行為,避免交通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