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新能源汽北汽新能源汽汽車怎麼樣
❶ 北京汽車怎麼樣
「貼完錢我就不會再買這輛北汽有軌電車了。」在一次網上約車旅行中,哥哥聽到司機對他所駕駛的北汽新能源EU車型的評價。
北汽新能源作為最先享受到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紅利的企業,曾憑借多款車型的熱銷占據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10%以上的份額。但是現在,為什麼被用戶如此嗤之以鼻,甚至年銷量銳減?
抓住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紅利,一度成就高光時刻。
打開網路搜索引擎,輸入「北汽新能源」。在相應的詞條中,可以看到其諸多「第一」的頭銜——「中國首家獨立運營的新能源汽車企業」、「首傢具有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整車企業」、「首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等等。
這真的很令人興奮。不管外行怎麼看,品牌第一次真的很牛逼。但如果你深入了解,就會發現表面王者其實是青銅。的確,北汽新能源在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上起得很早,但最後成了一個笑話。
2013年,中國打響新能源汽車補貼第一槍後,北汽新能源迅速推出首款量產車型E150 EV。該車在NEDC工況下續航150km,補貼價格達到16.48萬元。
雖然產品力一般,故障率極高,但在那個同類產品相對匱乏的年代,這樣不堪的車型卻受到了市場的歡迎,甚至將北汽新能源推到了 新能源車 企的第一梯隊。政策支持和公開發售都是背後強大的推動力。
之後,北汽新能源再次擴充產品陣容,推出北汽EU、EC3、EC5等車型,這也成為北汽新能源銷量大幅增長的關鍵。
藉助發展紅利,2015-2018年北汽新能源年銷量分別為3.3萬輛、5.1萬輛、10.3萬輛和15.8萬輛,年銷量增幅超過50%。這份亮眼的成績單讓當時的北汽新能源倍感自豪。
產品數量越來越多,但聲譽和質量卻被忽視了。
北汽新能源的早期產品雖然為品牌贏得了不錯的銷售業績,但在產品力層面是經不起推敲的。路歌最早接觸到的北汽新能源的車型是EU系列,是基於北汽Sic Bo D50打造的車型,俗稱「油改電」,但這個「改」是滿槽的。
以燃油車為主的北汽新能源EU,並沒有優化電池組的布置,只是簡單粗暴地將其放在底盤下部。為了避免電池組「觸底」,BAIC新能源提高了該車型的底盤和 懸掛 高度。壓縮了車內乘坐高度,後排乘客好像坐在小板凳上,車輛看起來像SUV,體驗極差。
此外,油門踏板位置設置不合理、轉向器卡死、偶爾剎車失靈、充電失靈、續航標准虛假、耗電量過大等都是其用戶的投訴熱點。
正因如此,才出現了文章開頭提到的網約車司機「交錢不買北汽有軌電車」的言論。類似的產品缺陷不僅出現在歐盟車型上,在北汽新能源的早期產品EC3和EC5上也有出現。
意識到產品不足的北汽新能源在2018年開始重塑產品,發布了新車型EU5。這款當時標榜超強續航的車型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市場的熱烈歡迎。提升品牌以實現銷售中的高光時刻。那一年,北汽新能源年銷量達到頂峰,達到15.8萬輛。
新型號的推出並不意味著產品質量得到了優化。在相關質量投訴網站上,電路和動力電池故障、轉向和制動異響、虛標續航里程、車身異響等問題。北汽新能源的EU5成為用戶投訴的熱點。除了車型本身的質量問題,銷售終端的服務態度也被投訴了不少。
多因素夾擊,鉗製品牌發展。
產品力弱、車型質量差、服務水平一般等一系列問題,制約了這個曾經風靡一時的新能源汽車品牌的發展。
在同級自主品牌的日益發展、外資和豪華品牌勢力對下沉渠道的探索、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選擇日益增多等多重環境因素的夾擊下,北汽新能源的銷量一直在下滑。2020年全年銷量僅為25193輛,同比暴跌83.20%,創下5年來新低。
北汽新能源2020年銷量暴跌,拖累旗下上市公司北汽藍谷利潤。據悉,北汽藍谷預計2020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0億至-65億元。
除了上述競爭力不足,過度依賴大眾銷售、靠補貼生活、高端品牌發展乏力都是利潤負增長的致命原因。
北汽藍谷可能面臨約65億元巨虧的消息一度引發熱議,甚至在今年春節假期前後,引發了北汽新能源裁員20%的傳聞。
雖然這一傳聞被BAIC新能源相關高層否認,但表示「將圍繞一切不符合高質量發展的人和事,砍下改革之刀。」這表明公司已經開始了內部改革。
作為國內第一批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企業,BAIC新能源並沒有致力於提升R&D技術,在搶占市場紅利的同時,只追求短期的銷量和利潤增長。
沒有強大的技術和產品支撐,品牌口碑每況愈下,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導致現在的局面。北汽新能源可謂是起早貪黑,可悲卻又不過癮。
❷ 北汽新能源汽車eu7怎麼樣
北汽新能源汽車eu7還不錯,具體分析如下:
外觀表現:這款車子的外觀是非常好看的,前臉設計感非常的強勢,那種整體性的又帶有動感時尚的感覺,車子的線條非常的硬朗,看上去很大氣,開出去也是非常的撐面子。
從內飾來感受,內飾做工精細,用料也很厚道,摸起來質感很好,中控儀表台晚上的燈光效果很好!
聊聊這輛車的空間方面,他的空間還是非常大的,而且我覺得坐在車內也是比較寬松的,如果不太胖的話,在後排還可以坐下四個人,後排翹起二郎腿也都是可以的,後備箱的話家用也是非常夠用的,出去玩的話,後備箱也是可以放下一些行李的。
從操控上:操控方面也不錯,底盤不是很低,方向盤轉向有電子助力,方向盤轉向很精準,剎車方面也是很靈敏的,我開起來還是感覺挺舒服的。
❸ 北汽新能源的電動汽車怎麼樣是否值得購買呢
北汽新能源的電動汽車挺好的。作為連續7年的自有品牌的「純電動汽車銷售」標題,北奇新能源去年開發了銷售「懸崖」下跌。據北奇藍谷北汽新能源上市主體發布的成果報告稱,2020年北風新能源損失達到60億至65億。
與Beiqi的新能源相比,上個月的2020年,新能源的整體銷售已突破76.9%。在如此偉大的環境中,12月北汽新能源的總銷量僅為1037,銷售數據比2月更糟糕,而不是最嚴重的流行病。冷凍三英尺,非日冷。北汽新能源快速下降的思考,產品線畸形無疑是第一次匆忙的原犯罪。
主要優勢:
相關信息表明,大約70%的北京新能源銷售中銷售的超過150,000輛汽車銷售為B終端。不可否認的是,在新能源的發展開始時,它類似於B-End客戶的干預,如Webmarks和共享汽車,這可以為產品銷售做出一定的益處。然而,隨著B型終端客戶近年來可以選擇選擇車輛,它自然會降低北汽新能源市場的市場份額,更不用說B終端市場最初是一個基本的不變蛋糕。
❹ 北汽新能源的車值得買嗎感覺銷量很大
北汽新能源 汽車 不建議考慮,銷量大但是不穩定,銷量曲線很詭異。
北汽新能源 汽車 數度成為單一類型 汽車 的銷冠,但也頻繁的出現個位數銷量墊底;究其願意不在於消費市場,而是北汽旗下共享出行業務的采購計劃不會每個月都有。北汽旗下有數家共享出行公司,使用的車型均為純電動新能源 汽車 ,不採用PHEV類型是因為北汽沒有這類車的技術儲備……
而共享出行 汽車 總不會一台一台的購車,而是有購車計劃則是成批的購入;所以北汽新能源 汽車 的銷量偶爾會同比上漲百分之幾百,但在這類市場飽和後消費終端又是門可羅雀,所以銷量隨即會出現斷崖式下跌,大起大落的曲線看似非常詭異的背後就是如此。
其次早期的北汽電動 汽車 的熱銷也有地方保護的原因,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該地區的車市被北汽壟斷,其他品牌的新能源 汽車 是無法伸入這塊市場的。
選無可選牌照又很緊張,電動 汽車 是不得不選,而品牌只有北汽還挑什麼呢?所以北汽新能源 汽車 在幾乎無競爭的狀態下,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瘋狂增長,但是其品質和技術並沒有明顯提升。
除動力電池組的智能穩定系統以外,北汽對新能源 汽車 領域沒有很大的貢獻, 三電系統中電池依靠寧德和孚能,電機採用大洋,只有電控系統才是自主研發;不過後期北汽成立了三電公司,自主研發的電機和電控會更早的出現,至於動力電池北汽起步晚了20年。
在技術方面沒有絕對領先,製造工藝甚至出現過三角鐵這種驚人的結構,北汽又說出過300公里續航已經應該滿足的驚人言論,這種品質的電動 汽車 真的只適合作為共享出行 汽車 出現。
選擇純電動 汽車 第一因素為電池的質保時間,電池組的結構包括IP67級密封的殼體、電路板溫控系統等,之後就是一節節的動力儲能電池(電芯);以寧德鎳鈷錳三元鋰電池為例,假設續航在300公里以上,汽容量不會低於60kwh,成本則在7.5~8萬之間。
而北汽並不提供電池的終身質保,家用車按照平均里程分析充電次數,在8年的標准質保期內很難衰減到符合更換的標准,而在過保後換電要數萬元,屆時車輛的價值還沒有電池組高;不換電實用性降低,換電得不償失,所以這類車並不值得選擇。
選擇電動 汽車 應該考慮提供電池終身質保的品牌,目前只有少數幾家但並不包括北汽,想要讓新能源 汽車 在體現節能減排的同時節省用車成本,北汽等按照8年質保電池的品牌不建議考慮。
(作者:天和Auto,本文禁止站外轉載、平台內歡迎轉發。)
推薦購買北汽新能源的,推薦理由如下:
第一、售後服務有保障。購買新能源電動 汽車 ,首要考慮的因素就是售後服務,電池和電控等關鍵部件質保八年,給了新能源車企的售後服務體系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北汽網點相對比較健全,到北汽的任何一個售後服務網點都是強制售後的,不然我們可以直接投訴,這是北汽做的比較好的一點,所以從這個方面考慮的話,建議購買北汽新能源。
第二、產品質量相對比較穩定。北汽新能源是國內上市比較早的新能源品牌之一,經過過年的技術積累和在市場的檢驗,產品質量相對比較穩定,故障率比較低,售後問題相對比較少一些。
第三、性價比優勢。北汽新能源主要定位於中低端消費人群,補貼完之後6-10萬的價格也是比較親民,相對比較超值。
綜上,北汽新能源的車型還是比較建議購買的。
咋說啊,還行!主要是得看自己相中就買唄!
說實話我作為 汽車 專業的學生我還真不對新能源車感興趣!
小靈狗出行可以租這個車,租一輛用用不就知道了!
電動 汽車 ,一個大坑。
❺ 北汽新能源汽車怎麼樣
2021年的中國汽車市場對新能源汽車太「友好」了。新能源汽車後補貼時代,一些新能源汽車公司和車型在沒有新能源汽車補貼「羈絆」的情況下,銷量越來越好。比如造車新勢力蔚來、理想、小鵬三大品牌銷量一路走高,基本脫離了「危險區」;特斯拉在國內市場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是整體銷量在Model 3和Model Y的價格水平上還是相當不錯的;國產五菱洪光MINI EV,其自行車銷量在3月份突破了3.5萬輛,可以稱得上是一款神車的存在。比亞迪韓,級別20萬以上,也有月銷1萬輛的業績,在國內中大型車中也是非常標志性的銷量。而且在後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領域再次掀起狂潮。華為、360、小米等企業相繼宣布進軍汽車行業,充當主機廠、投資機構或供應商。可以說,新能源汽車市場還是熱鬧了好幾年。
然而,在這場軒然大波中,國內新能源汽車曾經的「龍頭」車企已經失去了市場地位,繼續朝著「酷」的方向前進。這個品牌就是北汽新能源,也就是財報中提到的「北汽藍谷」。2013年至2019年,該品牌連續七年保持新能源汽車國內銷量冠軍。可以說,那些年,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相當風光,一度被一些評論認為是傳統車企轉型新能源最成功的案例。沒有人,因為比亞迪當時在純電動車領域還沒有現在這么耀眼。然而,從2020年開始,北汽新能源的形勢急轉直下。現在,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北汽新能源已經失去了存在感。
2020年,北汽新能源全年銷售新車25914輛,相比2019年的15萬輛,呈現斷崖式的銷量下滑!而這僅僅是開始。2021年北汽藍谷最新產銷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北汽新能源總銷量為4177輛,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6.43%。再說要知道,2020年1-4月,國內車市眾所周知,整體表現非常糟糕。北汽新能源今年前4個月的銷量表現比去年還要差,所以只能說月均銷量只有1000多輛,對於一個普通的品牌主機廠來說確實比較寒酸。如果任由這樣的表現繼續下去,北汽新能源離「爽」也就不遠了。
其實北汽新能源的「崛起」和衰落都是有跡可循的。北汽新能源在創立的時候,其實就把主要的目標市場放在了B端,也就是大客戶,尤其是計程車、在線租車、汽車租賃行業。2013年到2019年,正是這些行業發展迅猛。許多城市和地方的傳統燃油燃氣計程車被純電動汽車取代,擁有先發優勢的北汽新能源抓住了那個機會。這段時間,網約車行業呈現井噴式發展,北汽新能源的產品具有價格相對低廉、標稱續航能力高等優勢。於是那段時間,北汽新能源快速成長,在B端市場嘗到了甜頭。
而在B端嘗到甜頭的北汽新能源,並沒有在C端,也就是消費端發力。北汽新能源的個人和家庭用戶數量還很少,在路上看到北汽新能源家用車的概率很低,這是北汽新能源的致命缺陷。然而,隨著2020年國內市場的低迷,尤其是出行行業大規模的雷電風暴,出行行業對車輛的需求大幅下降,這對北汽新能源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打擊。大客戶的購買和需求戛然而止,個人和家庭客戶沒有相應的產品。畢竟那些供應給大客戶的純電車,和智能、主動駕駛、豪華無關。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北汽新能源相當於同時失去了B端和C端用戶,銷量自然下降很快。如果不能迷途知返,在C端獲得市場份額和地位,北汽新能源將一去不復返,因為我們可以看到,國內銷量優秀的電動車產品幾乎都是面向C端的。
北汽新能源面向C端,不是不努力,而是收效甚微。此前,北汽新能源推出了自主高端品牌至尊福克斯。目前在售的有兩款,分別是售價24.19-31.99萬元的ARCFOX α T和售價25.19-34.49萬元的ARCFOX α S。不過這兩款的銷售表現都很一般。阿爾法T去年8月上市,2020年銷量僅709輛,2021年前4個月僅398輛,最高月銷量170輛;阿爾法於今年4月上市,月銷量僅為15輛。可以說,這兩款車的銷售業績,即使在20多萬的價位,也是相當低的,因為蔚來、理想等30多萬的電動車和特斯拉Model 3的銷量都相當優秀。
當然,BAIC新能源在C端尤其是極狐品牌上打不出局面也不是偶然。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北汽新能源本質上是傳統自主品牌,也是低端品牌。如果說長城和吉利在銷量不錯的情況下推出高端品牌WEY品牌和柯靈品牌,屬於大勢所趨,那麼北汽新能源作為銷量不佳的低端自主品牌,在C端市場毫無存在感。走投無路的時候,直接去找極限福克斯這樣的高端品牌,相當於「沙中蓋樓」,屬於基礎差的,銷量自然上不去!
所以,其實本質上,北汽新能源放棄了鼎盛時期重新轉型的機會。如果B端市場火爆,C端市場快速增加,那麼北汽新能源也可能像比亞迪一樣存在。然而,北汽新能源已經錯過了培育C端的時機。現在可以說,像極狐這種不知名的高端品牌,重新打開C端市場的希望不大。北汽新能源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徹底失去了先機!
❻ 北汽新能源汽車怎麼樣質量好不好
BAIC新能源汽車怎麼樣?北汽新能源車挺好的:1.BAIC新能源汽車是國內第一個購買新能源汽車送充電樁的。截至目前,BAIC通過自建和協同建設,已建成公共充電樁6100餘根,居行業第一。新能源汽車車主可以快速找到新能源汽車充電樁;2.北汽新能源汽車EU260的電機可輸出136/kw馬力,峰值扭矩為260N/m,可以說EU260相當於傳統的2.0L排量汽油車。3.新上市的北汽EX360從0-50公里/小時加速到5秒。旅途中綠燈啟動很快,每次按下開關,動力響應都很直接。它駕駛輕便有力,在市區行駛非常平穩。此外,EX360最高時速可達125公里/小時,國家高速可自由通行。
❼ 北汽新能源汽車eu500怎麼樣
北汽新能源eu500質量,我覺得挺好的:
1、外觀方面北汽新能源EU5跟EU系列的其他車型區別比較明顯,造型更加動感時尚,整車的線條很簡潔,取消了傳統的中網格柵設計,前臉比較平面化,下方的黑色包圍也彰顯了些許的運動感,在這個顏值當道的年代,至少EU5給你的第一印象還是不錯的;
2、EU5的內飾設計比較簡約大方,沒有很多繁瑣的按鍵,但又不會像很多新能源車型一樣用一個大屏替代全部,懸浮式的中控造型給人感覺也比較時尚,內飾的質感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主打智能互聯的理念,在配置方面的表現也還不錯;
3、空間方面由於車身尺寸的增加,軸距達到了2670mm,乘坐體驗方面也要比之前的EU系列表現要好;
4、北汽新能源EU5採用了純電驅動,電動機最大功率160KW(218PS),預計最大續航里程達到400-500公里,要超過之前的EU400,由於EU5還未正式上市,我們無法得知這台電動機更多的具體信息,只能等待上市後的試駕體驗。
❽ 北汽新能源汽車有什麼優勢
新能源汽車作為國家政策扶持項目,不僅僅是在技術上得到了國家的支持,另外在購車力度上,也大大降低了老百姓的成本,在目前中國品牌做得非常不錯的就應該是北汽了。北汽的新能源優勢具有以下幾點:1、保養成本低,拿150ev來說 電機終身免維保;2、用車成本低,這點大家都懂,耗油和充電的區別;3、充電便捷;4、續航時間長;5、性能強,動力足,這點的話主要看承載的電機系統;6、配置高;7、免購置稅;8、購車價格低;9、車牌搖號方便;10、服務優質,智能服務。 反面:新能技術不成熟,充電煩凡,跑長途不保障。正面:支持新能源汽車事業發展,支持環保。 @2019
❾ 北汽新能源eu5質量怎麼樣
北汽新能源eu5質量挺不錯的。
EU5定位為緊湊型純電動汽車,車身長寬高分別為4650mm1820mm1510mm,軸距為2670mm。該車採用家族式設計,前臉是電動車特有的封閉式格柵。這種設計的優點是可以有效降低風阻,使層次感鮮明。這款車的點陣式側面前格柵設計很有科技感,外觀也很精緻。北汽新能源EU5搭載永磁同步電機。為了降低能量傳輸損耗,選用了高性能硅鋼片,使傳輸效率高達96.8%。在EMD3.0智能電控系統的加持下,其最大極限功率為160kW,最大扭矩為300N·m,但由於採用了不同的鋰電池,該車提供了416km、460km、501km三種里程車型。
❿ 北汽新能源 在行業中的水平
北汽新能源NEDC動力總成效率為百分之87點5,處於行業頂級水平。其實北汽新能源技術實力很強,只是他的市場能力還是不夠強,需要彌補的是把技術優勢轉變為市場能力上,作為最早涉足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企業,北汽的實力毋庸置疑。
北汽新能源的發展歷程
新能源汽車行業駛入發展快車道,北汽搶佔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高地,憑借著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先發優勢及多年耕耘,北汽新能源汽車發展迅猛,十餘年間先後推出EHEUEXEVEC等多款產品,包含了微型轎車小型轎車小型SUV以及緊湊級轎車多種新能源汽車車型。
連續7年奪得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冠軍,這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國內新能源汽車的普及,而北汽新能源汽車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的就是智造布局,第七屆環青海湖國際電動汽車挑戰賽簡稱環青賽正式落下帷幕,在青海大劇院舉行了盛大的頒獎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