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能源汽車的十三五規劃
㈠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
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指出,以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為「三縱」,動力電池與管理系統、驅動電機與電力電子、網聯化與智能化技術為「三橫」,構建關鍵零部件技術供給體系。
《規劃》提出,鼓勵企業提高鋰、鎳、鈷、鉑等關鍵資源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動力電池模塊化標准體系,加快突破關鍵製造裝備,提高工藝水平和生產效率。完善動力電池回收、梯級利用和再資源化的循環利用體系,鼓勵共建共用回收渠道。建立健全動力電池運輸倉儲、維修保養、安全檢驗、退役退出、回收利用等環節管理制度,加強全生命周期監管。
將加強新能源汽車與電網(V2G)能量互動。加強高循環壽命動力電池技術攻關,推動小功率直流化技術應用。鼓勵地方開展V2G示範應用,統籌新能源汽車充放電、電力調度需求,綜合運用峰谷電價、新能源汽車充電優惠等政策,實現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能量高效互動,降低新能源汽車用電成本,提高電網調峰調頻、安全應急等響應能力。促進新能源汽車與可再生能源高效協同。推動新能源汽車與氣象、可再生能源電力預測預報系統信息共享與融合,統籌新能源汽車能源利用與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協同調度,提升可再生能源應用比例。鼓勵「光儲充放」(分布式光伏發電—儲能系統—充放電)多功能綜合一體站建設。支持有條件的地區開展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示範運行。
《規劃》指出到2025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商業化應用,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規模化應用,有效促進節能減排水平和社會運行效率的提升。
《規劃》指出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充電基礎設施服務水平以及鼓勵商業模式創新。科學布局充換電基礎設施,加強與城鄉建設規劃、電網規劃及物業管理、城市停車等的統籌協調。依託「互聯網+」智慧能源,提升智能化水平,積極推廣智能有序慢充為主、應急快充為輔的居民區充電服務模式,加快形成適度超前、快充為主、慢充為輔的高速公路和城鄉公共充電網路,鼓勵開展換電模式應用,加強智能有序充電、大功率充電、無線充電等新型充電技術研發,提高充電便利性和產品可靠性。
此外還要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引導多方聯合開展充電設施建設運營,支持居民區多車一樁、臨近車位共享等合作模式發展。鼓勵充電場站與商業地產相結合,建設停車充電一體化服務設施,提升公共場所充電服務能力,拓展增值服務。完善充電設施保險制度,降低企業運營和用戶使用風險。
《規劃》要求,要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促進優勝劣汰,支持優勢企業兼並重組、做大做強,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落實新能源汽車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優化分類交通管理及金融服務等措施,對作為公共設施的充電樁建設給予財政支持,給予新能源汽車停車、充電等優惠政策。2021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的公共領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於80%。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㈡ 工信部:引導各地新能源汽車產業差異化協同發展,具體內容有哪些
據億歐汽車統計,2019年12月(12.01-12.31),各地共有11條與汽車行業相關的法律。其中,全國有5個產品,村有6個產品,包括新能源汽車、交通車輛、汽車製造商。在國家政策中,工信部印發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2021-2035年)》將成為未來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和必要文件,指導我國新車產業發展修復。
關於新停車收費模式,青島市發展改革委、城市保障廳、住房城鄉建設廳、商務部聯合印發了《關於印發新停車收費模式的通知》。能源驅動服務”。部分區域首次停放綠牌車輛免收首2小時停車費。天津市公布新的車票購買法,取消新的動力車票法,自2020年1月1日起實施。該法主要從申請個人及單位指標、廢物管理、和新能源管理。其中,對於個人指標的應用,措施減少了對非天津境內登記機構個人支付證券的審查。
㈢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部署5項戰略任務
《規劃》部署的5項戰略任務中,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堅持整車和零部件並重排在首位。辛國斌介紹:「強化整車集成技術創新,提升動力電池、新一代車用電機等關鍵零部件的產業基礎能力,推動電動化與網聯化、智能化技術互融協同發展。」
《規劃》部署,要構建新型產業生態。辛國斌說:「以生態主導型企業為龍頭,加快車用操作系統開發應用,建設動力電池高效循環利用體系,強化質量安全保障,推動形成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新型產業生態。」
《規劃》還部署,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完善基礎設施體系,深化開放合作。辛國斌表示:「加快推動充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互聯互通水平,同時還要鼓勵商業模式創新,營造良好使用環境。」
2021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的公共領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車輛中,新能源 汽車 比例不低於80%。關於遠期目標,辛國斌說:「到2025年,新能源 汽車 新車銷售佔比要達到車輛總銷售的20%左右。2035年,我國新能源 汽車 核心技術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質量品牌要具備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㈣ 十三五計劃包不包括全國新能源汽車充電栓建設
「十一五」以來,我國提出「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戰略,政府高度關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產業化。在國家政策的倡導與支持下,我國各地有關節能與新能源車的產品研發及示範推廣可謂風起雲涌。截至2012年底,北京、上海、深圳等25個試點城市共示範推廣各類節能與新能源汽車2.74萬輛。
觀研天下行業分析師指出:201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1.75萬輛,其中純電動14243輛,插電式混合動力3290輛;新能源汽車銷售1.76萬輛,其中純電動銷售14604輛,插電式混合動力銷售3038輛。
2014年1-8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31137輛,同比增長328%。其中,純電動乘用車生產16276輛,同比增長近7倍,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生產6621輛,同比增長近12倍;純電動商用車生產3079輛,同比增長55%,插電式混合動力商用車生產5161輛,同比增長91%。
2014年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5685輛,同比增長近24倍。列入《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前兩批的新能源汽車生產4748輛,佔10月產量的84%。
2014年7月,發布《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部署進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指導意見》從總體要求、充電設施建設、積極引導企業創新商業模式、推動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應用、進一步完善政策體系、堅決破除地方保護、加快創新能力建設、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等八個方面提出三十條具體政策措施,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觀研天下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深度研究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在能源和環保的壓力下,新能源汽車無疑將成為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2012年7月,由工信部牽頭制訂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2011-2020年)》正式發布。規劃提出,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燃料電池汽車、車用氫能源產業與國際同步發展。
㈤ 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發展前景以及預測是怎麼樣的
新能源汽車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那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如何呢?大家請看我接下來詳細地講解。
一,充電樁等車輛設施建設相對滯後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5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34萬輛,銷量為3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3倍和3.4倍。同期充電站數量為3500個,充電樁數量為4.4萬個。充電難已成為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瓶頸。
四,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將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步:2008年至2010年,在大城市的公共服務領域進行示範操作,這是工業化的早期階段。第二步:2011-2015年(「十二五」)開始進入工業化階段,在全社會推廣新能源城市客車、混合動力汽車、小型電動汽車。第三步:2016-2020年(「十三五」規劃),進一步普及新能源汽車、多能源混合動力汽車、插電式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將逐步進入普通家庭。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市場規模為3.69萬億元。隨著未來幾年井噴式的增長,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9.97萬億元。
㈥ 2025年新能源比重目標從25%調至20% 燃油車又贏了
11月2日,國務院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規劃對未來幾年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目標進行了最後定調: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充換電服務便利性顯著提高。
此外,近日,「中國心」2020年度(第15屆)十佳發動機評選在天津國家摩托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進行了實車測試,揭開了十佳發動機產生的神秘面紗。其中有八款自主品牌發動機入選。一汽-紅旗1.5T汽油機、領克1.5TDMHEV系統、東風乘用車DFMC15TDR、
弗迪動力驍雲1.5Ti高功率發動機、上汽名爵全新一代1.5T高功率發動機、長安藍鯨NE1.5T發動機、長城汽車GW4N202.0TGDI發動機、上汽大通2.0TπBi-Turbo雙增壓柴油發動機等。
從這一方面來看,燃油車的確取得了勝利。但是也有人認為,混動車型將會大行其道。
目前吉利,比亞迪,廣汽,一汽等多家自主車企已經陸續大推混動車型,而且不只是48V輕混,而是採用更大容量電池和驅動電機的強混。
此外,豐田正式宣布,將為廣汽集團開放汽油電動混合動力系統相關技術。此外,去年11月豐田和比亞迪合資成立純電動車研發公司,有坊間傳聞指出豐田還把混動技術給了比亞迪。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㈦ 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政策
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政策:
1、整體補貼退坡,其中在300km續航以下的車型不再有補貼;
2、建立價格門檻,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
3、鼓勵「換電」,擁有「換電模式」的車輛不受價格門檻的限制;
4、申報數量要求,車企若申報補貼,單次申報清算車輛數量應達到10000輛;
5、使用者要求,非私人用戶(營運車輛)不可拿足額補貼(70%);
6、2020年4月23日至7月22日為新政過渡期。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新能源汽車包括四大類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V)、純電動汽車(BEV,包括太陽能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級電容器、飛輪等高效儲能器)汽車等。非常規的車用燃料指除汽油、柴油之外的燃料。
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要求深入實施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