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充電輻射發射
① 電動汽車真的會有危害人的輻射嗎
2017年,我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達77.7萬輛,今年的產銷數量預計將突破百萬大關,盡管新能源汽車保持快速發展的趨勢,但距離國家發布的產業規劃,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要達到200萬輛還有一定距離。根據權威機構一項調查,73%的人認為電動車有電磁輻射,有約37%的人認為這種輻射甚至會影響人體健康。那麼,電動汽車真的會有輻射嗎?電動汽車的輻射到底有多大?
實際上,真正給人體造成傷害的主要是「電離輻射」。電離輻射是波長小於100nm的電磁輻射,它是一種波長短、頻率高、能量高的射線,人體暴露在這種射線下幾分鍾就能斃命,而產生電離輻射的前提是要有巨大的能量釋放,而新能源車所產生的能量遠遠達不到標准。在日常生活當中,普通人很難有機會接觸到「核輻射」,而至於「醫療輻射」也是在特定流程下面完成操作,影響並不劇烈。至於手機、微波爐、電吹風等「輻射」,也並不是「電離輻射」的范疇,他們屬於「電磁輻射」或者「非電離輻射」,對於人身體的傷害微乎其微。根據聯合國國際衛生組織關於電磁輻射電磁場的安全標准,其中電場輻射安全標准為5000V/m,磁場輻射安全標准為 100μT。也就是說,普通家電只要低於5000V/m和100μT的數據,其輻射值均在安全范圍內。測試表明,電動車的輻射遠沒有一台筆記本電腦輻射大。況且,新能源汽車生產製造過程中也已經考慮到電池輻射的問題,對於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包等都進行了相關的防護措施。
② 蔚來:換電站的輻射量不到手機輻射的十分之一,換電站有哪些用處呢
新能源汽車換電站(又稱換電站),也稱為充電站、換電站。它是指利用電動汽車電池更換技術,將電池從汽車內部取出,換向其他車輛的電池,將換向電換成外部電池(又稱汽車電池);或將汽車從充電模式中取出充電電池進入汽車電池管理系統(又稱電池回收系統)。通過對電池進行自動智能充電管理和自動回收能量,實現快速充電的目的。目前市場上主要有兩種換電模式:電池租賃模式和電池回收模式。電池租賃模式:是一種典型以電池為主導的租賃模式,通過電池在電力公司獲取高額租金後自行退出或出售給車主。
四、汽車動力電池組安全問題和保護措施
在電動汽車領域,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安全問題,已經引起了國際、國內的廣泛關注。我國也在積極推進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安全標準的研究工作,在電池安全方面已形成了一定的技術優勢。目前我國對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安全標准主要包括電芯安全、熱失控安全、機械損壞安全和氣體泄漏安全等幾方面內容。由於動力電池在汽車領域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應用價值,動力電池安全對於電動汽車而言十分重要且具有一定的技術難度。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組的安全保護措施主要有:高壓電池系統的安全監控及保護、短路監控系統及防護;以及高壓電池系統的故障診斷功能或過充/過流自動保護功能。
③ 蔚來稱:換電站輻射低於一部手機,這樣的輻射可忽略不計嗎
蔚來稱:換電站輻射低於一部手機, 這樣的輻射對於人體來說影響不大,也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換電站主要是採用鋁合金材質建造而成,可以屏蔽98%以上的電磁波,發射出來的輻射還不足一部手機的1/10。其實我們人類生活在一個輻射的環境中,比如說太陽陽光中的輻射,各類家電散發出來的輻射,就連wife也存在著輻射,人類也不可能做到完全屏蔽。只要輻射不超過10μW/㎝2,那麼對人體就意味著是安全的。
那麼,你認為電動車充電站在建造的時候應當注意哪些問題呢?
④ 電動車有輻射嗎
有輻射,但是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計。電動車產生的輻射用電磁輻射來表示,它屬於非電離輻射中的一種。其實電動汽車電磁水平遠低於常見電器,輻射值遠比普通筆記本還低。
其實汽車上也有很多類似電機類的零件,比如發電機、起動機、空調鼓風機、散熱風扇、點火線圈等,而這些零件工作時會向四周發射電磁波,所以汽車也就成了一個輻射源。
由於電動汽車是以電能作為驅動能源帶動電機工作的,它攜帶的動力電池內儲存著幾十度電,自然是會產生一些電磁輻射的。電動汽車的輻射值是低的。
根據權威機構測試,輻射的數值不僅遠低於聯合國國際衛生組織(WHO)認定的磁場輻射的安全標准 100μT,而且比電腦、手機、吹風機等家用電器的輻射還低,根本不會影響人體健康。
⑤ 新能源車充電時有輻射嗎
新能源車充電時有輻射嗎
首先我們要知道,自然界中的輻射只有兩種,一種是電離輻射,一種是電磁輻射。一般來說,電離輻射對人體的影響較大,而這種輻射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太可能接觸到的。我們只有在X光檢查和CT檢查時才有機會聯系它。因此,此類設備由醫院嚴格把關。
電磁輻射更為常見。人體充滿了來自自然和人造輻射源的電能和磁能;閃電是自然輻射源的一個例子。至於人造輻射源,則包括微波爐、收音機、電視廣播發射機和衛星通信設備。在車內,無論是電動車還是燃油車都會產生電磁輻射,但這種輻射會被控制在一個合格的數值上,不會影響人體健康。
至於有人說騎電動車頭暈的問題,跟輻射沒有關系,只是因為電動車一啟動就會達到最高車速,而且電動車的調節並不完美,所以就會出現這樣的問題。說實話,理論上,車內中控板的電磁輻射可能比電池組產生的電磁輻射大很多。
新能源車充電時下雨怎麼辦
每個充電樁上都會有一個保護等級。 IP後面的第一位是防塵等級,第二位是防水等級。數字越大,保護等級越高。
IP54是充電樁的國家防護標准。所有的充電樁都必須達到或超過這個標准,這樣可以有效防止灰塵進入充電樁,不會影響電機的正常運行。同時可以保護持續3分鍾的低壓噴水,還具有保護垂直落下的水滴的能力,可以有效抵抗正常降雨,因此電機的安全使用也可以得到保障下雨天。
充電樁的安裝位置一般不進水(如果遇到已經進水的充電樁,應遠離進水的充電樁)。一般充電樁基本都帶有漏電保護裝置。如果充電樁發生漏電,會自動切斷電源,確保設備安全。充電樁雖然不會漏電,但雨天充電還是要注意安全隱患。
電時間長短也會影響充電價格嗎
部分地區確實存在這種情況,這個收費就是停車費。對!你沒有看錯,就是你在充電樁充電的時候,也得繳納停車費。以廣州市白雲區某地附近幾個充電樁為例,每度電的價格分別去到1.35元、1.40元、1.73元,並且每小時還要收取5元停車費,24小時40元封頂。
這就好比你去餐廳吃飯,餐廳要收取餐位費一個道理,雖然引起了車主們的吐槽但也無可奈何。當然充電站充電的價格也並非都是這么貴,對於一些三四線城市還是便宜許多的,0.2-0.6元/度也是有的,具體就要看當地怎麼收費了。
⑥ 純電動汽車會有電磁輻射嗎
當然會有電磁輻射,電磁輻射在任何電動機上都有,輻射大小取決於電動機產生的電流大小。即使是電動剃須刀和吹風機等低功率設備,也能在其附近產生相對大的電磁輻射。
首先我們了解下什麼是電磁輻射
電力和磁力曾經被認為是分開的力。在1873年,蘇格蘭物理學家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提出了一個電磁學的統一理論把電力和磁力歸到一起。
任何電子元件只要有電流通過,就會在其周圍形成電場和磁場,電場和磁場的交互變化產生電磁波,電磁波向外發射或泄漏的現象叫電磁輻射。
電磁輻射是一種存在於我們周圍的能量形式,有多種形式,如無線電波、微波、x射線和伽馬射線等等。
其中攜帶能量足以破壞分子間化學鍵的稱為電離性輻射,像我們生活中產品的電磁輻射不足以對化學鍵產生影響,這類電磁輻射稱為非電離性輻射。
要知道陽光也是一種電磁能量,但可見光只是電磁波譜的一小部分,而電磁波譜包含的電磁波波長范圍很廣。
電磁輻射和健康問題
我們知道生命活動包含一系列的生物電活動(如心臟跳動,大腦信息傳遞),而這些生物電對電磁波非常敏感,所以電磁輻射可以對人體造成影響。
200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提出電磁輻射可能致癌,這讓電磁輻射和身體健康的關系更加引人關注。
正因為這樣,預防原則要求我們設計消費品時應盡量減少消費者對電磁場(EMF)的暴露。
這尤其適用於電動汽車,因為司機和乘客在這些汽車上將花費大量時間,而健康風險是隨著接觸時間的延長而增加。
那麼電動車到底安全嗎
當電動汽車首次上路時,就有懷疑論者擔心電磁場的未知危險可能會影響司機和乘客的身體健康。
在2008年,對電動汽車的電磁輻射潛在危險的擔憂就已經在互聯網論壇上開始升溫。
此前,有一項來自7個國家的研究發現,當電動汽車的擁有量持續上升時,電動汽車的電磁輻射不會造成任何危險。
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和道路測試中測量了7種不同電動汽車、1種氫動力汽車、2種汽油汽車和1種柴油汽車的電磁輻射。
所有條件的結果都表明,接觸量低於國際非電離輻射保護委員會(ICNIRP)建議的限度的20%。
在車內進行的測量,測試假人的頭部、胸部和腳部都安裝有感測器,在頭部高度,暴露在非電離輻射極限的2%以下。
在靠近電池的電動汽車地板附近的電磁場數據最高,但是也不到國際標準的20%。當汽車啟動時,感測器接收到同樣水平的輻射。
最後
雖然電動車的電磁輻射在安全范圍內,但是使用植入設備的人,比如心律轉復器或除顫器等,在電動汽車產生大量電能的時候,可能要避免與發動機或電池組太過接近。
我們應該相信國家的標准,如果電動車真的存在健康問題,我相信不可能上市的。相比而言我們更應該關心的是駕駛風險,比如杜絕酒駕等行為。
⑦ 電動汽車會產生電磁輻射嗎
純電動汽車有電磁輻射以下是有電磁輻射的原因:1、任何電子元件只要有電流通過就會在其周圍形成電場和磁場電場和磁場的交互變化產生電磁波電磁波向外發射或泄漏的現象叫電磁輻射;2、電磁輻射是一種存在於我們周圍的能量形式有多種形式如無線電波、微波、x射線和伽馬射線等等;3、其中攜帶能量足以破壞分子間化學鍵的稱為電離性輻射像我們生活中產品的電磁輻射不足以對化學鍵產生影響這類電磁輻射稱為非電離性輻射;4、要知道陽光也是一種電磁能量但可見光只是電磁波譜的一小部分而電磁波譜包含的電磁波波長范圍很廣。
⑧ 電動車在充電的時候會有輻射嗎
沒有。電動車電池充電屬於化學反應,充電器也基本沒有電磁輻射波產生。
⑨ 汽車充電樁干擾油車啟動
有一定的輻射,會影響部分車輛啟動。
充電樁輻射的安全距離基本上都是在1m以內在此范圍之內,他所發射出來的輻射波長是非常的短的,基本上在充電的時候,它的輻射會通過分散。變得微乎其微,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即使我們對著充電樁挨著,他也不會。造成傷害的。因為它使用的是電能所發出來的輻射非常的小。
任何電子設備都有輻射,國際上有測試過,功率越大的電動汽車,電磁輻射也越大。但這些輻射值均遠遠低於國際衛生組織(who)和中國、瑞典的100μt的電磁輻射警戒標准。因此,大家對於電動汽車與充電樁的電磁輻射安全性大可放心。關於干擾油車啟動的問題。
⑩ 新能源電動車有輻射嗎
電動車充電時確實有電磁輻射,因為電磁是共生的。但這樣的輻射並不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
測試顯示,在行業普遍關注的頻段內,電動汽車並不會持續在車內產生遠高於燃油車的電磁輻射。通過2018年60個左右樣本跟蹤,新能源汽車行業整體電磁兼容水平大幅提升,能充分保證車輛安全。
據了解,目前工信部已經修訂完成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和產品准入規則》,這將大幅提高企業的研發能力和生產條件要求,以此來保證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性能和安全。
(10)電動汽車充電輻射發射擴展閱讀
減少電磁輻射的方法
1、通過在辦公室和家庭擺放綠色植物來減少輻射。
2、合理安排家用電器,用距離進行防護。
3、使用合格符合標準的電子設備。
4、孕婦盡量少使用微波爐和復印機,開了微波爐之後離開一定距離。
5、家周圍有變電站、發射塔的人,及時掌握居住環境電磁輻射數據,學會保護自己必要時維權。
6、手機接通的瞬間釋放的電磁輻射最大,孕婦可以考慮使用分離耳機和話筒接聽來電。
7、不要總在電子環境中工作,參加戶外活動,走進大自然,遠離電子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