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四部委加快發展電動汽車

四部委加快發展電動汽車

發布時間: 2023-01-20 17:43:43

⑴ 2019年四川省新能源汽車地方補貼政策,四川省電動車補貼詳細政策

四川省新能源汽車地方補貼政策,四川省電動車補貼詳細政策

通知稱,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實施以來,銷售數量快速增加,產業化步伐不斷加快。為保持政策連續性,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加快發展,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繼續實施該政策。補貼對象仍是消費者,補助產品為納入「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以下簡稱「推薦車型目錄」)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

補助標准則主要依據節能減排效果,並綜合考慮生產成本、規模效應、技術進步等因素逐步退坡。2017-2020年除燃料電池汽車外其他車型補助標准適當退坡,2017-2018年補助標准在基礎上下降20%,2019-2020年補助標准在基礎上下降40%。

具體的資金補貼流程為。每年2月底前,生產企業將本年度新能源汽車預計銷售情況通過企業注冊所在地財政、科技、工信、發改部門(以下簡稱四部門)申報,由四部門負責審核並於3月底前逐級上報至四部委。四部委組織審核後按照一定比例預撥補助資金。年度終了後,2月底前,生產企業提交上年度的清算報告及產品銷售、運行情況,包括銷售發票、產品技術參數和車輛注冊登記信息等,按照上述渠道於3月底前逐級上報至四部委。四部委組織審核並對補助資金進行清算。

相關圖表

另據《北京青年報》報道,新一輪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明確,消費者如果購買一輛純電動或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最高可以獲得5.5萬元人民幣的補貼。全文如下:

新一輪新能源車補貼政策推出明年最高補貼5.5萬元

昨日,財政部、科技部等四部委當天聯合發布通知,開展新一輪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根據《通知》,消費者如果購買一輛純電動或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最高可以獲得5.5萬元人民幣的補貼。

昨日,財政部、科技部等四部委聯合下發《關於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中央財政對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補助,實行普惠制。補助的對象是消費者。根據通知,補助產品是納入「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

補准標准為,根據續駛里程,純電動乘用車補助為2.5萬至5.5萬/輛不等;純電動客車補助為12萬至50萬/輛不等,燃料電池乘用車、輕型客貨車、大中型客車和中重型貨車的補助標准則分別為20萬、30萬和50萬/輛。

通知表示,補助標准主要依據節能減排效果,並綜合考慮生產成本、規模效應、技術進步等因素逐步退坡。2017年到2020年除燃料電池汽車外其他車型補助標准適當退坡,其中:2017年到2018年補助標准在基礎上下降20%,到2020年補助標准在基礎上下降40%。

要獲得補貼,消費者購買的新能源汽車需滿足四項條件:性能穩定安全可靠,符合新能源汽車相關標准;售後服務及應急保障完備,在銷售地區建有售後服務網點;動力電池、驅動電機等關鍵零部件質量有保證,其中乘用車生產企業應提供不低於8年或12萬公里的質保期限;確保與《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及「推薦車型目錄」里的產品保持一致。

為減少空氣污染,促進節能減排,近年來中國官方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廣新能源汽車,包括免徵新能源汽車購置稅,獎勵充電設施建設等。在此影響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生產27271輛,銷售26581輛,同比分別增長2.9倍和2.8倍,遠超同期汽車產銷增速。(記者匡小穎)

⑵ 四部委聯合發布 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20%

易車訊 12月31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其中提到,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20%,並將堅決遏制新能源汽車盲目投資、違規建設等亂象,以及落實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產品質量主體責任,鼓勵企業積極開展缺陷調查及主動召回。

《通知》中提到,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20%。純電動乘用車續航里程在300公里以下的無補貼,續航里程300-400公里(含300公里)的純電動乘用車補貼下降至1.3萬元;400公里以上(含400公里)的純電動乘用車補貼下降至1.8萬元。

原文如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科技廳(局、科委)、發展改革委:

為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做好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現就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堅持平緩補貼退坡力度,保持技術指標門檻穩定

為創造穩定政策環境,2021年保持現行購置補貼技術指標體系框架及門檻要求不變。根據《財政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科技部 發展改革委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20〕86號)要求,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20%;為推動公共交通等領域車輛電動化,城市公交、道路客運、出租(含網約車)、環衛、城市物流配送、郵政快遞、民航機場以及黨政機關公務領域符合要求的車輛,補貼標准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10%。為加快推動公共交通行業轉型升級,地方可繼續對新能源公交車給予購置補貼。

二、做好測試工況切換銜接,實現新老標准平穩過渡

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試驗方法標准將更新。新標准發布實施前,按照老標准進行檢測的產品,只要符合補貼政策技術門檻要求,均可按規定享受補貼。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在新試驗方法標准下的補貼技術要求,有條件的等效全電續駛里程應不低於43公里;電量保持模式試驗的燃料消耗量(不含電能轉化的燃料消耗量)與《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GB 19578)中對應車型的燃料消耗量限值相比應小於65%,電量消耗模式試驗的電能消耗量應小於同整備質量純電動乘用車電能消耗量目標值的125%。其他新能源汽車在新試驗方法標准下的技術要求,適用財建〔2020〕86號文件規定。

三、進一步強化監督管理,完善市場化長效機制

落實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產品質量主體責任,鼓勵企業積極開展缺陷調查及主動召回。生產企業安全管理體系不到位造成重大事故被主管部門行政處理處罰的,明知產品存在質量問題而不主動召回、造成重大事故的,或者被主管部門責令召回的,視程度予以暫停或取消推薦車型目錄、暫緩或取消財政補貼等措施。推動建立跨部門信息共享和監管機制,強化對新能源汽車生產、銷售、運營、報廢等全流程監管,對於起火、重大安全事故等情況,開展跨部門聯合調查。進一步加強購置補貼審核,提高重點關注企業現場審核比例。落實和完善新能源乘用車積分交易政策,加快研究新能源商用車積分交易制度,承接購置補貼有序退出,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市場化發展。

四、切實防止重復建設,推動提高產業集中度

加強汽車投資項目和生產准入管理,嚴控增量、優化存量,嚴格執行新建企業和擴大產能項目等規范要求。加大僵屍企業退出力度,鼓勵優勢企業兼並重組、做大做強,堅決遏制新能源汽車盲目投資、違規建設等亂象,推動產業向產能利用充分、產業基礎扎實、配套體系完善、競爭優勢明顯的地區和企業聚集,不斷提高產能利用率和產業集中度。新能源乘用車、商用車企業單次申報購置補貼清算車輛數量應分別達到10000輛、1000輛。

本通知從2021年1月1日起實施。本通知未作規定的事項,繼續按照《關於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審批責任有關事項的通知》(財建〔2016〕877號)、《關於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16〕958號)、《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18〕18號)、《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19〕138號)、《關於支持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的通知》(財建〔2019〕213號)、《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20〕86號)等有關文件執行。

⑶ 四部委關於開展2022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商務部辦公廳 國家能源局綜合司
關於開展2022新能源 汽車 下鄉活動的通知
工信廳聯通裝函〔2022〕10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農業農村(農牧)廳(局、委)、商務、能源主管部門:

為貫徹落實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部署,支持新能源 汽車 消費,引導農村居民綠色出行,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家能源局決定聯合組織開展新一輪新能源 汽車 下鄉活動。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

綠色、低碳、智能、安全——滿足美好出行需求,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二、活動時間

2022年5月-12月

三、組織形式

(一)活動委託中國 汽車 工業協會組織實施,請各地工業和信息化、農業農村、商務、能源主管部門做好配合工作。

(二)在山西、吉林、江蘇、浙江、河南、山東、湖北、湖南、海南、四川、甘肅等地,選擇三四線城市、縣區舉辦若干場專場、巡展、企業活動。

(三)鼓勵參加下鄉活動的新能源 汽車 行業相關企業(以下簡稱企業)積極參與「雙品網購節」以及各平台自發組織的各類網路促銷活動,支持企業與電商、互聯網平台等合作舉辦直播或網路購車活動,通過網上促銷等方式吸引更多消費者購買。

(四)鼓勵各地出台更多新能源 汽車 下鄉支持政策,改善新能源 汽車 使用環境,推動農村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參與下鄉活動企業(名單見附件)研發更多質量可靠、先進適用車型,加大活動優惠力度,加強售後運維服務保障。

(五)通過相關部委和地方政府宣傳平台、中國 汽車 工業協會自有及聯動媒體宣傳平台、各企業傳播渠道等開展活動宣傳報道。

四、活動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相關部門要強化部門協同,加強人員和經費保障,動員企業積極參與活動,確保各項活動取得實效。堅決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堅持節儉辦活動。

(二)做好安全保障。嚴格遵守當地疫情防控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安全方案和疫情防控工作應急預案,細化措施、責任到人、落實到位。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加強安全防護,嚴防事故發生。

(三)注重輿論引導。運用新聞媒體、微博微信、廣播電視、新媒體短視頻等渠道,開展活動全過程全覆蓋宣傳引導,加大新能源 汽車 科普宣傳力度,加強活動前預熱宣傳,為新能源 汽車 推廣應用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聯系方式:

中國 汽車 工業協會 許海東 13901229166 王軍 13582377997 [email protected]

附件:參與活動企業及車型目錄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商務部辦公廳
國家能源局綜合司
2022年5月16日

附件

參與活動 汽車 企業及車型
(排序不分先後)

中國第一 汽車 集團有限公司 (紅旗E-QM5)

東風 汽車 集團有限公司 (風神E70、啟辰D60 EV、啟辰T60 EV、風行S50 EV、東風EX1 Pro、東風本田 MN-V)

重慶長安 汽車 股份有限公司 (Lumin、奔奔E-Star、逸動EV460、長安睿行EM60、長安之星9 EV、長安星卡EV、長安歐尚A600 EV、長安歐尚長行EV)

上海 汽車 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科萊威Clever、榮威i6 Max EV、榮威Ei5)

上汽通用五菱 汽車 股份有限公司 (宏光Mini EV、寶駿Kiwi EV、五菱榮光電動車、五菱Nano EV)

一汽奔騰轎車有限公司 (奔騰NAT)

東風小康 汽車 有限公司 (風光Mini EV、東風小康EC36)

廣汽埃安新能源 汽車 有限公司 (AION Y、AION S、AION S Plus、AION V Plus)

廣汽豐田 汽車 有限公司 (廣汽豐田iA5)

北汽福田 汽車 股份有限公司 (福田風景EV)

北京 汽車 藍谷營銷服務有限公司 (北汽EU5-Plus、北汽EU7)

奇瑞 汽車 股份有限公司 (小螞蟻EQ1、QQ冰淇淋、艾瑞澤e、大螞蟻)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幾何C、幾何A Pro、帝豪EV Pro)

長城 汽車 股份有限公司 (歐拉好貓、歐拉好貓GT)

安徽江淮 汽車 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思皓 E10X、思皓E40X、思皓E50A、思皓E50A Pro)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海豚、E2、元Pro、元Plus、秦Plus EV、宋Plus EV)

浙江合眾新能源 汽車 有限公司 (哪吒V、哪吒V Pro)

浙江零跑 科技 有限公司 (零跑T03、零跑C11)

威馬 汽車 科技 集團有限公司 (威馬EX5-Z、威馬E.5、威馬W6)

華晨鑫源重慶 汽車 有限公司 (新海獅EV、好運一號EV、鑫源T50 EV)

浙江飛碟 汽車 製造有限公司 (飛碟Q2)

四川野馬 汽車 股份有限公司 (雷丁芒果、雷丁芒果Pro)

浙江新吉奧 汽車 有限公司 (吉奧帥凌)

河南御捷時代 汽車 有限公司 (朋克多多)

合創 汽車 科技 有限公司 (合創Z03)

江蘇吉麥新能源車業有限公司 (凌寶BOX Pro、凌寶COCO)

⑷ 四部委明確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30%

12月31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 科技 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關於2022年新能源 汽車 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表示,2022年,新能源 汽車 補貼標准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30%。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2009年以來,財政部聯合有關部門大力支持新能源 汽車 產業發展。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新能源 汽車 技術水平不斷進步、產品性能明顯提升,產銷規模連續六年位居世界首位。

2020年4月份,四部委聯合發布了《關於完善新能源 汽車 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20〕86號),明確「原則上2020-2022年補貼標准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公共交通領域符合要求的車輛,2020年補貼標准不退坡,2021-2022年補貼標准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原則上每年補貼規模上限約200萬輛」。2021年,新能源 汽車 產業面對全球疫情蔓延、晶元短缺等不利影響,仍實現了大幅增長,產業發展態勢良好。2022年,補貼政策將按既定安排繼續有序退坡。

按照文件規定,2022年新能源 汽車 購置補貼標准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30%;城市公交、道路客運、出租(含網約車)、環衛、城市物流配送、郵政快遞、民航機場以及黨政機關公務領域符合要求的新能源 汽車 ,2022年補貼標准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20%。按此,《通知》明確了不同類型、不同領域車輛產品的補貼標准,且自2022年1月1日起執行。

為保持新能源 汽車 產業良好發展勢頭,綜合考慮新能源 汽車 產業發展規劃、市場銷售趨勢以及企業平穩過渡等因素,2022年新能源 汽車 購置補貼政策於2022年12月31日終止,2022年12月31日之後上牌的車輛不再給予補貼。同時,繼續加大審核力度,做好以前年度推廣車輛的清算收尾工作。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要求,健全新能源 汽車 安全監管體系,進一步壓實新能源 汽車 生產企業主體責任。指導企業健全安全管理機制,強化產品質量保障能力,滿足國家關於 汽車 數據安全、網路安全、在線升級等管理要求。提升企業監測平台效能,提高售後服務能力,做好事故應急響應處置。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相關部門建立跨部門信息共享機制,定期匯總起火及重大事故信息,加快建立車輛事故報告制度,對於隱瞞事故信息、不配合調查的,視情節輕重暫停或取消涉事車型補貼資格。

(編輯 崔漫)

⑸ 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國家政策

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國家政策:當前國家對新能源汽車消費端的支持總的來說可概括為金錢補貼、稅費減免、牌照路權三個方面。

從2018年2月12日起實施,2月12日至6月11日為過渡期。過渡期期間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客車按照此前對應標準的0.7倍補貼,新能源貨車和專用車按0.4倍補貼,燃料電池汽車補貼標准不變。

從2018年起將新能源汽車地方購置補貼資金逐漸轉為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新能源汽車使用和運營等環節。實施好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購置補貼等財稅優惠政策,加強城市停車場和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

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的新能源汽車車型應是符合要求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重點加大政府機關、公共機構、公交等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補助對象。補助對象是消費者,消費者按銷售價格扣減補貼後支付。

資金撥付。中央財政將補貼資金撥付給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實行按季預撥,年度清算。生產企業在產品銷售後,每季度末向企業注冊所在地的財政、科技部門提交補貼資金預撥申請,當地財政、科技部門審核後逐級上報至財政部、科技部。四部委組織審核後向有關企業預撥補貼資金。年度終了後,根據核查結果進行補貼資金清算。

(5)四部委加快發展電動汽車擴展閱讀:

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是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加強節能減排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

(二)新能源乘用車技術要求

1.純電動乘用車30分鍾最高車速不低於100km/h。

2.純電動乘用車動力電池系統的質量能量密度不低於90Wh/kg,對高於120Wh/kg的按1.1倍給予補貼。

3.純電動乘用車產品,按整車整備質量(m)不同,工況條件下百公里耗電量(Y)應滿足以下要求:m≤1000kg時,Y≤0.014×m+0.5;1000<m≤1600kg時,Y≤0.012×m+2.5;m>1600kg時,Y≤0.005×m+13.7。

新能源乘用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乘用車推廣應用補貼標准如下:

⑹ 我國對促進純電動汽車的發展有哪些扶持政策

①政府在2014年推行「國五」排放標准,並將在2019年推行「國六」排放標准,逐步提高汽車排放標准,迫使汽車企業對技術進行升級,同時也是為純電動汽車的推廣做鋪墊。
②國家將繼續執行對純電動汽車的購買補貼政策,其中包括免徵車船稅與汽車消費稅、免費對充電線路進行改造並給予優惠電價等。
③對運營企業和充電站的建設將給予優惠,如稅收優惠、減排補貼等。
④《通知》表示四部委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中央財政對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補助,實行普惠制。
⑤《通知》明確規定,補助產品是「納入『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

⑺ 收藏 | 2020年第2季度重要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回顧

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伴隨我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隨之回暖。中汽協數據顯示1至5月累計銷量29.5萬輛,同比下降39.7%,仍未能擺脫負增長態勢。對此,政府相關部門及各地方政府都相繼出台了拉動新能源汽車成長的利好政策。

EV視界對今年第二季度中央及地方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重要政策法規進行總結回顧,下半年新能源車市是否會出現反轉值得關注。

【六月份重要政策】

一、工信部修改「雙積分政策」:明確未來三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

經過兩年磨合,去年啟動兩次公開意見徵集的新版「雙積分」政策終於6月15日落地,工信部發布《關於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的決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積分辦法》修改的主要內容包括:

1、明確了2021-2023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10%、12%、14%、16%、18%。

《車輛智能管理標准體系建設指南》在《國家車聯網產業標准體系建設指南(總體要求)》提出的總體框架下,以推動車聯網技術在公安交通管理領域應用、保障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運行安全為核心,提出了構建包括智能網聯汽車登記管理、身份認證與安全、道路運行管理、車路協同管控與服務等方面標准在內的標准體系,列出了標准明細共66項,並將根據發展需求,不定期進行更新完善。

1、基礎類標准為其它各部分標準的制修訂提供支撐,主要包括術語和定義、分類和編碼、符號等方面標准。

2、智能網聯汽車登記管理類標准支撐智能網聯汽車運行安全測試、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登記、在用車定期安全技術檢驗等安全管理工作,包括運行安全要求、運行安全測試要求等方面標准。開展登記管理是智能網聯汽車運行安全測試和上道路行駛的基本前提。

3、身份認證與安全類標准主要支撐智能網聯汽車和道路交通管理系統、設施之間身份互認,主要包括智能網聯汽車身份與安全、道路交通管理設施身份與安全、身份認證平台及電子證件等方面標准。在車聯網環境中,車輛及其駕駛人、道路交通管理設施具有數字身份並對其進行驗證是確保信息交互及安全的關鍵環節。

4、智能網聯汽車運行管理類標准主要支撐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依法對上道路行駛智能網聯汽車進行管理,主要包括交通秩序管理、交通事故處理和實時運行管理等方面標准。針對智能網聯汽車開展道路通行秩序管理、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等道路運行管理工作是車輛智能管理的核心所在。

5、車路協同管控與服務類標准主要支撐車聯網環境下道路交通管理設施信息交互及基於道路交通管理相關信息系統提供信息服務。車路協同管控與服務工作是支撐車聯網技術在道路交通管理領域應用的根本保障。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⑻ 四部委聯合發布通知 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標准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20%

央視網消息: 近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 科技 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通知,進一步完善新能源 汽車 推廣應用財政補貼,從今天(2021年1月1日)開始,新能源 汽車 購置補貼標准在2020年的基礎上退坡20%。

為加快公共交通等領域 汽車 電動化,城市公交、道路客運、城市物流配送以及黨政機關公務領域符合要求的新能源 汽車 ,2021年補貼標准在2020年的基礎上退坡10%。《通知》還明確了不同類型、不同領域車輛產品的補貼標准。

⑼ 為什麼發展新能源汽車

問題一:中國為什麼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我國的汽車工業發展迅速,產銷量不斷實現新的突破。2014年,全年生產汽車2372.29萬輛,同比增長7.3%,銷售汽車2349.19萬輛,同比增長6.9%,產銷量連續5年保持世界第一。汽車工業飛速發展的同時,我國能源需求供給的缺口越來越大。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估計:2020年全國汽車保有量將達到1.4億輛,機動車的燃油需求分別為1.38億噸和2.56億噸,為當年全國石油總需求的43%和57%。我國的石油資源短缺,石油進口量以每年兩位數字的百分比增長,未來10~15年內能源缺口將達到60%。與此同時,燃油汽車尾氣排放對大氣的污染愈來愈嚴重,大、中城市80%以上的一氧化碳、40%以上的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的污染以及20%~30%的含鉛顆粒污染物均來自於機動車的尾氣排放。發展低碳經濟是國家大力倡導的經濟發展模式,大力發展低碳產業、低碳能源和低碳技術,不僅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環境友好型社會和生態文明的重要載體,也是轉變發展方式,確保能源安全,有效控制氣體排放、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根本途徑,更是著眼全球新一輪發展機遇,實現我國汽車產業發展和現代化發展目標的重大戰略任務。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以電代油,減少排放,既符合我國的國情,也代表了世界汽車產業發展的方向。加速推進電動汽車產業化進程,不僅能夠促進交通領域節能減排和汽車工業可持續發展,而且能夠提升汽車生產製造企業的創新能力,促進汽車工業技術進步,推動汽車產業結構調整,是培養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振興我國汽車工業的重大戰略舉措。

問題二:為什麼說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國家的戰略 發展新能源車,除了因為新能源車本身更環保、動力等性能更優越以及更適合未來的智能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可以倒逼國內的能源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即發展新能源車會逼著電力擴容和發展,電力有了更大的市場,又會逼著電力的清潔化(否則環保那關通不過),電力的清潔化又會逼著相關產業開發成本更低、質量更高、性能更優的太陽能設備、風能設備、核能設備、水能設備以及儲能設備和高性能電池等的發展,這些可再生能源向電網供電又會逼著提升電網的智能化升級。只有這樣,中國才能在全球未來新能源產業競爭中率先發展,提前布局(特別是相關的專利布局),才能取得未來不可避免的新能源產業的領先優勢。因為石化資源,尤其是石油資源遲早會枯竭,人類走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是一條必由之路。與其最後因石油資源枯竭而被動發展新能源(到時其它國家可能已經領先),不如趁石油還是其它國家主要能源的時候,通過發展新能源汽車倒逼產業資本提前轉型到新能源方向上來。也許這才是國家如此大力度和緊迫地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最重要的原因。發展新能源汽車只是國家推動整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一個抓手,而非其戰略目標的全部。OFweek新能源汽車網為您解答

問題三:我國為什麼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 因為傳統的汽車採用傳統能源,例如汽油、柴油,而這些都來自於石油提煉物,所以為了避免因為石油資源枯竭,所以要發展新能源汽車,包括生物質燃料,乙醇、甲醇等,和電動汽車,畢竟電力可以今後從太陽能和風能中找到

問題四:目前為什麼不看好新能源汽車 目前看好新能源汽車國內的發展還為時尚早,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目前的電動汽車離新能源、綠色環保的路還有很長,綠色環保的電力是其致命的弱點:
二、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的短缺以及國內目前的用車跟住宅環境註定它與大中城市相悖甚遠:
三、政策的推行遲緩與利益分配不均,使得新能源汽車推行的力度更加緩慢
四、電動汽車的安全性在消費者心中還存疑
在外部的大環境還尚未成熟的情況下,加大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力度只會暫時性的提高新能源的眼球效應,而新能源汽車真正的走進消費者、走進千家萬戶需要的更多的是在政策的推行落地時間和各方利益均衡的體制落實。當然反過來看,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也同樣會加快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與配套設施的進程,但這個過程尚需較長的時間來磨合。更多新能源汽車資訊請關注nev.ofweek/

問題五:為什麼要發展新能源汽車 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點,望樓主採納:
1、為了環保。現在霧霾嚴重,大多數是因為尾氣排放,如果把尾氣控制住,那是造福子孫的事
2、為了節約能源。
3、局勢趨勢。現在我國的原油儲備非常緊張,一旦切斷只能使用11天,所以發展新能源車,大勢所趨

問題六: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是否看好 據前瞻《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新能源汽車進入產業化起步階段。數據顯示,2009年到2015年,中國累計生產新能源汽車達到49.7萬輛。
到2016年時,我國共生產新能源汽車51.7萬輛,連續兩年產銷量居世界第一;累計推廣量超過了100萬輛,佔全球市場保有量的50%以上。
但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作為新興產業,也面臨很多問題,如核心技術缺乏競爭力、基礎配套實施不夠完善、技術標准不統一、生產准入門檻低等。
新能源汽車不僅是實現節能減排、提升汽車效率的手段,更是確保能源安全的重要保證,未來前景依舊可期。而且,中國汽車人均保有量和整體銷量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汽車市場整體需求的較快增長將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提高廣闊空間。

問題七:為什麼說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發展方向 因為是綠色能源,不造成二次污染,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大前提

問題八:中國為什麼要不斷推出新能源汽車政策 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推進節能減排,促進大氣污染治理。

問題九:為什麼說新能源汽車「叫停」很有必要? 長江日報記者消息,近日,工信部公布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定》,並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規定》建立了「叫停」制度。明確了生產企業發現新能源汽車產品存在安全等嚴重問題的,應當立即停止相關產品的生產、銷售,採取措施進行整改。
這幾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飛速增長,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和消費國。這一產業快速發展,主要是由於我國對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 *** 帶動。但一些毫無製造經驗的公司,或者一些原先生產農用車、低檔車的公司也改做新能源汽車,出現大量魚目混珠的情況。
不少生產企業的產品質量管控能力不足,產品安全隱患和風險也相應增加。2011年以來,我國發生了31起電動汽車安全事故,其中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分別達到9起、8起,加強安全管理刻不容緩。從這方面來講,建立新能源車「叫停」制度,強化新能源汽車產品安全要求,是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公共利益的迫切需要。
如果新能源車安全事故頻發,質量不高,那麼市場的認可度不會高。2015年,新能源汽車品牌形象、質量和感知價值水平都低於燃油汽車,用戶抱怨率達34.5%,是燃油汽車的2.4倍。民眾的購買欲不高,使產銷嚴重失衡,從而造成產能過剩和高庫存等問題。工信部對新能源車建立「叫停製度」,對存有安全隱患的新能源車進行叫停,這種優勝劣汰是必然的選擇。
日前,工信部、財政部、科技部、發改委四部委明確2017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額度比2016年降低20%,地方財政補貼不得超過中央單車補貼額的50%,直至2020年補貼完全取消。隨著補貼的逐漸減少直至取消新能源車企補助,使之前依靠補貼賺錢的企業已無錢可賺甚至還會出現嚴重虧損,從而更難保證產品質量。因而,建立新能源汽車「叫停製度」,可以更好地為新能源車質量把關。
我國一些行業喜歡盲目跟風,國家用補貼鼓勵和發展新能源汽車發展沒有錯,但錯在一些地方把國家的好政策理解錯了。新能源車「叫停製度」,使一些管理不嚴,品牌形象不佳的新能源車企很難再有生存的空間了。

問題十:新能源汽車為什麼發展速度還是不盡如人意 車型選擇不夠多,優惠力度不夠大,充電服務不完善不方便,性能質量沒優勢,國人環保意識不夠強,多方面原因。

熱點內容
20萬以內的全順房車 發布:2025-02-02 09:12:08 瀏覽:259
500拖掛房車圖片 發布:2025-02-02 09:09:00 瀏覽:417
犯盜竊罪電瓶車價格二千八百元 發布:2025-02-02 09:08:23 瀏覽:370
淺談旅遊安全管理工作 發布:2025-02-02 08:46:05 瀏覽:967
賓士e300有越野的 發布:2025-02-02 08:38:45 瀏覽:514
東方之子二手車價格 發布:2025-02-02 08:24:37 瀏覽:284
越野車改成跑車 發布:2025-02-02 08:24:36 瀏覽:82
環形沙發款b型房車 發布:2025-02-02 08:17:16 瀏覽:647
10年雪鐵龍世嘉二手車價格 發布:2025-02-02 08:07:32 瀏覽:862
買輛豪車出租有錢賺嗎 發布:2025-02-02 08:07:21 瀏覽: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