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電動汽車充電燃燒
A. 又起火了11天內竟發生6起電動汽車起火事件
11天內接連發生6起新能源 汽車 起火事故,新能源 汽車 的安全問題再一次的被推向輿論的高潮。新能源 汽車 的產品質量如何保證?消費者的安全和權益如何保障?
理想ONE起火
5月8日上午,理想ONE在湖南長沙某街道正常行駛過程中發生自燃,據車主透露:這輛新能源車剛提7天,才上的臨時牌照,幸好自己當了5年消防兵,事故發生時,車輛有兩聲爆炸聲,用了三個滅火器滅火,但效果不明顯,後來事故地點附近的保安幫接了水槍,最後用水槍噴水才把火熄滅。
同日下午,廣東東莞塘廈鎮田心社區一充電站內的一輛麵包車在充電時起火,火災現場還不時傳出爆炸聲,火勢極為迅猛,現場濃煙滾滾,周圍正在充電的車也受到殃及。幸運的是,此次起火未造成人員傷亡。
近段時間,新能源 汽車 著火事件接二連三發生,較早的一起是4月28日發生在深圳塘尾的事故。據悉,事故車輛是在充電完成11分鍾後,引擎蓋部位開始冒煙,充電站管理員和現場兩位司機隨即使用充電站滅火器滅火,但是火勢發展迅猛,最後於凌晨3點左右在消防人員的施救下被撲滅,事故共導致5輛新能源 汽車 被燒毀,4台充電樁報廢,所幸的是沒有人員傷亡。
本以為在這次慘重的教訓下此類事件應該告一段落了,沒曾想進入5月事故發生的更為頻繁。
5月4日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區九堡街道客運中心發生一起自燃事故。據了解,自燃的新能源麵包車采購於2019年年底,使用還不到半年,行駛過程中突然冒煙,司機下車後就開始燃燒,火勢迅猛並伴隨著滾滾濃煙,還時不時傳出一聲聲燃燒爆炸的巨響,最後經過消防的施救,才撲滅了大火。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5月6日
在新疆阿克蘇市上海路金州萬象城小區內,一位電動車車主在發動車時發現前引擎蓋起火,隨後便下車取滅火器沒有成功,後來報警之後才由消防撲滅,由於火勢過猛,車輛被燒的只剩下鐵架,無人員傷亡。
5月7日
5月7日杭州一輛新能源車撞上欄桿後發生自燃,車內兩名人員被送往醫院,最後由消防人員撲滅。經過猛烈燃燒後,車輛只剩下空架,車輛具體故障不明。
自燃事故發生的原因
在短短11天內便發生6起新能源車自燃的事故,5月7日甚至有兩名人員受傷被送往醫院,對於事故發生的原因,截至目前得到的回復多是:電池系統沒問題,原因不明,事故正在調查中。
一般情況來說,車輛在行駛狀態起火的原因比較復雜,充電時發生火災的情況則更為容易使用戶產生錯覺——充電時更為容易著火?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
在統計的6起事故中,有3輛車處於駕駛狀態,有1輛車處於充電狀態,有1輛車處於靜止狀態,有1輛車遭受碰撞。根據2019年8月,新能源 汽車 國家大數據聯盟發布的《新能源 汽車 國家監管平台大數據安全監管成果報告》結果顯示,行駛過程與靜止狀態的車輛自燃比例較高,而充電狀態時車輛自燃比例較低(註:比例基於已查明起火原因的車輛)。因此充電時更容易起火說法是不夠合理的。
從目前已知的信息來看,深圳塘尾事故車輛的電池和充電樁都是正常的,湖南長沙理想ONE的動力電池系統也是正常的,而事故發生的具體原因仍在調查中。
事故各方的權益如何保障?
車輛自燃事故可能涉及包含充電站、充電樁、自燃車輛的車主以及其他被引燃車輛的車主在內的權益。
在4月28日深圳塘尾充電起火事件中,因為塘尾充電站提前為充電站和充電樁購買了保險,因此塘尾充電站和充電樁的損失可以獲得相應賠償。
按以往的經驗,被引燃的車輛大都是按照傳統燃油車進行理賠。但是自燃車輛想要獲得理賠就顯得尤為麻煩了,因為新能源 汽車 作為一種新的技術,可能會存在動力電池系統缺陷、電池材料不過關、電池使用不當等問題,而這些便會嚴重影響事故責任的判定,如果遇到無法鑒定結果的情況會導致舉證困難、責任無法判定,導致索賠困難。
如何避免自燃事故的發生?
每一次 汽車 事故的發生都牽著人心,尤其是看著火勢在幾分鍾內迅速爆發,內心充滿了恐懼與無助,不斷發生的自燃事故向人們敲響了警鍾。
而作為自燃事故可能涉及的各方群體,應該盡可能的避免事故的發生。首先,充電站應該購置齊全的保險業務,定期對充電樁進行檢查與維修,在場站內配備較為充足的滅火器、滅火沙等設備,對場站管理人員進行應急救援的培訓。
其次,新能源車企必須將車輛接入新能源 汽車 國家監管平台。數據顯示,國家監管平台對新能源 汽車 自燃事故可以起到很好的預警提醒作用;此外新能源車企還要提高產品質量,理性對待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在企業內部建立電池安全測試的規范和標准。
最後,新能源車主平時要定期對電池進行養護;學會科學充電,充電時一定要把充電線和車輛緊緊地貼住,不濫用充電插頭;盡可能的避免碰撞;雨天或者台風天盡量避開積水過深的道路;車主不要隨意隨意改裝電路,不然有可能拿不到理賠;適當讓車輛休息,使電池降一降溫;充電時不要在車上休息或在充電樁附近吸煙。
B. 電動車充電起火的原因
電動汽車充電起火,基本都是充電器短路引起的。提倡朋友一定不要用質量差的充電器,這是很自然的。充電時,不需要將充電器放在潮濕的環境中充電,否則容易影響充電器的短路。 電動車 是一種簡單的出行工具。其關鍵部件包括機架、電機、電池和調節器。
電動車充電起火的原因
電動汽車充電起火,基本都是充電器短路引起的。提倡朋友一定不要用質量差的充電器,這是很自然的。充電時,不需要將充電器放在潮濕的環境中充電,否則容易影響充電器的短路。電動車是一種簡單的出行工具。其關鍵部件包括機架、電機、電池和調節器。
調節器的作用是調節整車的電路。沒有調節器,電動車就不能正常行駛。
電機是電動汽車的動力源,可以驅動電動汽車前進。
電池是電動汽車中用來儲存電能的部件,電池可以為電動汽車上的所有電子設備供電。
電池是易損件,需要定期更換。隨著充放電次數的增加,電池的性能也可能不斷下降。
在充放電過程中,電池中的離子會在電解液中移動,有些離子在電解液中移動時會與電解液發生化學反應。
隨著充放電次數的增加,電池中的離子數量會不斷減少,當然電池的性能也可能不斷下降。
如果能保持精準的用車習慣,依然能有效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
充電時一定要避免電池過度充電,必須使用原裝充電器充電。
小夥伴們一定不要用快充系統充電。
電動車充電器插頭壞了解決辦法
今天汽車編輯來給朋友們帶來關於電動車充電器斷車插的知識。對於電動車來說,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充電,所以電動車充電器的選擇也是有講究的。知道電動車充電器插頭壞了怎麼解決嗎?今天本站車系給朋友們帶來電動車充電器的簡單介紹。
電動車充電器插頭壞了:解決方法
1.電瓶車充電器,直接插電源不用插電池。如果紅綠燈基本開著,那就正常了。如果不是這樣,充電器可能會壞。充電器壞了。可能是線圈燒壞了。不是專業人員,而是維修差。換個新的就行了。
2.充電器根據設計的電路工作頻率可分為工頻機和高頻機。工頻機基於傳統模擬電路原理設計,內部功率器件(如變壓器、電感、電容等。)的機器基本都比較大,大負荷運轉時大部分噪音較小。然而,在惡劣的電網環境下,該機比高頻機具有更強的抗干擾性、更高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3.首先要確認充電器有什麼問題:充電時指示燈總是顯示綠色,原因可能是:充電器與電池端子連接不正確,充電器輸出線斷開,電池盒內部連接線斷開,電池盒保險絲燒斷,電池本身損壞,充電器紅色LED損壞或故障;
4.充電時,紅燈不能變綠。原因可能是:單節電池損壞導致電壓過低,電池嚴重失水電流過大,電池溫度過高,電池內漏電過大,經過發展變化充電器本身電壓失控;
5.指示燈不亮,因為充電器損壞或指示燈損壞;4.電風扇發出噪音或不轉的原因是電風扇損壞或電路故障。
電動車充電器插頭壞了:主要參數
討論了涓流環節的低恆壓值,參考電壓在42.5伏左右..這個高值會使電池失水,容易使電池發熱變形;這個低值不利於電池的充分充電。這個值在南方需要低於41.5V;膠體電池需要低於41.5V,比如南方需要更低。該主參數同比嚴格,不能大於參考值。
其次,討論了第二環節的高峰電壓。參考電壓在44.5V V左右,這個高值有利於足夠快的充電,但容易使電池失水,充電後期電流降不下來,導致電池發熱變形;這個低值不利於電池的快速充足充電,有利於向涓流鏈路過渡。雖然這個值沒有第一個值嚴格,但不一定要太高。
最後討論了轉換電流,參考電流約為300毫安。這個高值有利於電池的壽命,不易發熱變形,但不利於電池的快速充足充電。該值較低(外部),有利於電量充足。但由於長期高壓充電,容易使電池失水,使電池發熱變形。特別是一些電池有疑問的時候,當充電電流降到轉折電流以下的時候,好的電池就會損壞。給定的參考值有一個必要的范圍,基本上允許正負50毫安甚至100毫安,但不允許小於200毫安。電動汽車充電器有多少瓦?電動汽車充電方法簡介
變綠後充電2-3小時。2.原則是輕充(電)勤充,每次使用50%後再充電。不要充電太頻繁,會降低電池壽命。3.如果長時間不騎,需要定期充電(一個月一次)。4.長期淺放電的電池,每三個月進行一次深放電,也就是所謂的先放電再充電,有利於激活電池深部長期不動的物質。照明的意義是騎行,直到調節器電池欠壓保護響應。
電動車充電器插頭壞了:還需要注意什麼?
大多數新電池投入使用8-10個月後,需要進行測試和維護。大多數品牌的汽車充電器都經過篩選,一般不需要測試。但從市場上單獨購買的非配套充電器,必須用以上三個主要參數進行測試。有一種不帶工頻變壓器的晶閘管充電器,直接對市電進行整流給電池充電。電流可達30A,電壓可從12V調整到80V。在電源完全切斷之前,需要注意安全,不要觸摸電池。 電動車充電起火的原因 電動車充電器插頭壞了解決辦法 @2019
C. 新能源汽車自燃事故盤點:高溫天氣,用車需謹慎
今天,老王給大家盤點一下過去一陣子的幾起新能源車型自燃事故。因為隨著氣溫的逐漸上升,不論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車型,大家在日常使用過程中,一定要警惕高溫。尤其是進入六月份,以及接下來的七八月高溫天氣。
自燃車型:理想ONE
自燃事件:5月8日中午11點30分,一輛理想ONE在湖南長沙街頭發生了發動機蓋冒煙著火現象。隨後消防人員對該車進行了滅火處理,從事發現場流出的視頻來看,著火點疑似發生在發動機的位置,車輛發動機蓋區域損毀嚴重,整個頭部幾乎被燒的面目全非,但車輛底盤和後半部並沒有發生明顯變化。
官方回應:5月21日,理想汽車就5月8日理想ONE起火事件發布官方聲明,聲明中表示此次起火原因為「前機艙右下部的排氣管前段表面附著了外來異物」,通過追查在4月28日,自燃的這台理想ONE在交付中心的整備過程中,交付中心工作人員在發動機艙周圍鋪上了防護墊,用於保護車輛,這是汽車售前檢查或售後維修的常規動作。然而,由於工作人員的失誤,導致防護墊遺留在機艙內。隨後在安裝增程器保護罩時,工作人員未注意到遺留的異物(防護墊),導致異物被封存在機艙內部。
自燃車型:鄭州日產帥客EV
自燃事件:在理想ONE自燃的同一天,一輛鄭州日產帥客EV在廣東省東莞市塘廈鎮某充電站發生自燃,現場監控視頻顯示,帥客EV正插著充電插頭,起初車輛出現了類似燃放鞭炮的聲音,隨後底部冒出滾滾濃煙並噴出火焰,隨即火勢開始蔓延。
官方回應:截至發稿前,鄭州日產並未對此事做出回應,不過5月9日,東莞發改局約談了某充電站,調查火災事故並對有關各方提出自查整改要求。
自燃車型:廣汽新能源Aion S(埃安S)
自燃事件:5月18日,幾段記錄了廣汽新能源Aion S自燃的視頻在某社交媒體平台上流傳。據悉,自燃事件發生在廣州市天河區楊桃公園附近的停車場。從廣汽新能源Aion S車身上貼有的「ON TIME」標識來看,這台車來自於廣汽新能源共享出行品牌如祺出行公司旗下的網約車。
官方回應:5月18日當天,廣汽新能源總經理古惠南做出回應:「廣汽新能源Aion S自燃事件或與後備廂內的消毒水有關,具體原因還在進一步調研中。」而廣汽新能源副總經理肖勇表示:「現場的環境狀況較為復雜,起火的真實原因仍需進行一段時間的調查。」截止發稿前,官方尚未公布最終的調查結果。
自燃車型:比亞迪秦Pro EV
自燃事件:5月28日,一輛比亞迪秦Pro EV在位於深圳市的某公共充電站發生自燃。根據網友的爆料,這輛車是在凌晨4點左右充完電,隨後移至旁邊的停車位,並於凌晨6點左右發生了自燃。通過社交媒體上曝光的視頻可以看到,比亞迪秦Pro EV的起火點來自於車輛左側底盤,且從火勢擴散十分迅速。
官方回應:截至發稿前,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比亞迪官方對此事暫無回應。不過比較有意思的是,在此前比亞迪磷酸鐵鋰刀片電池發布會上,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刀片電池將改變行業對三元鋰電池的依賴,將動力電池的技術路線回歸正道,並重新定義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標准。」
最後,老王提醒大家,不論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車型,大家在日常使用過程中,一定要警惕高溫。尤其是進入六月份,以及接下來的七八月高溫天氣。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D. 理想汽車公布自燃事件調查結果,起火原因讓人哭笑不得,你信嗎
當能力撐不起野心時,所有的路都是彎路。
5月21日,理想汽車在其官方微博發布了「關於5月8日長沙理想ONE起火事件的致歉信」,同時公布最終調查結果。
眾所周知,電動車火災頻發的原因無非是線路老化、電池短路、充電器不匹配等等。
萬萬沒想到的是,此次理想汽車的起火原因就像此前他們宣稱的「前機艙冒煙」那樣,讓人哭笑不得:既不是發動機與電機的問題,也不是是電池包的問題,而是前機艙右下部的排氣管前段表面附著了外來異物造成的起火。
根據理想汽車的調查結果顯示:為前機艙右下部的排氣管前段表面附著了外來異物造成的起火,該異物為事故車輛在交付前整備過程中遺落在前機艙內的一塊車漆防護墊。
5月8日中午,長沙一台理想ONE前機艙失火的視頻在網上廣為流傳,該事件也讓公眾對理想汽車的安全性產生強烈質疑。
此次燃燒的位置位於發動機艙內,由於理想ONE是一款增程式電動車,所以機艙內布局了發動機、電機、油路等復雜結構。
從大火撲滅後的殘骸中可以看到,事故車輛已經燒得面目全非。
事故發生之後,理想汽車很快便在社交平台及自己的官網上發表了聲明,介紹了此次自燃事故的過程,並表示後續調查結果會及時發布。
此次事故中的主要受害人,也就是那輛自燃的理想ONE車主,在App上也發表了一段事故過程,介紹了通過初期調查判斷,表示此次事故的問題不在增程器和油路,也不是大家說的電池和電機問題。
事故車輛已經燒得面目全非,對於車主的這個聲明很多人只能表示呵呵。
此次理想汽車的調查結論和車主之前的聲明高度吻合,我們只能再一次表示呵呵了。
連日來,理想汽車的「熱度」不斷,剎車失靈、冒煙自燃、車頂漏水以及斷軸等新聞層出不窮。
對於一家剛實現量產上市不久的汽車品牌而言,頻發故障問題無疑加大消費者對理想汽車產品質量問題的擔憂。
再說幾句
安全問題的一次次曝光,正逐漸消磨市場對新造車企業的容忍度,對於還未量產的後來者而言,「試錯」的機會正變得越來越少。
「不能再出錯」,對新造車企業來說是當前市場的基本要求,尤其關乎車輛和人身安全的核心問題,容不得半點馬虎。否則,在當前的特殊時期,無異於自掘墳墓,加速自身離場。
李想自己也曾說過:消費者不會因為是電動車、新企業而產生絲毫的同情,消費者又不欠新企業的,情懷什麼的沒鳥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E. 是時候應對新能源汽車安全焦慮了
最近一段時間,接二連三發生了新能源汽車的自燃事件,這使得更多的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產生擔憂。對於新能源汽車來說,冒煙、起火、自燃似乎是難以根治的隱患。
直面車輛冒煙起火自燃
4月28日凌晨,廣東深圳塘尾某新能源汽車充電站發生了一起車輛起火爆炸事件,現場有5輛新能源汽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另外有4台充電樁被燒毀;5月4日,浙江杭州市一輛新能源汽車在行駛途中突然引擎蓋冒出濃煙。車主在發生火情後停車想下車檢查,結果剛下車明火就已經冒出來了,自己無法進行撲救;同日,新疆阿克蘇市發生一起電動汽車自燃事件;還是同日,廣東東莞塘廈一輛正在充電的新能源汽車突然起火,火勢蔓延至旁邊車輛遭遇火情;5月8日上午,一輛理想ONE在湖南長沙街頭出現自燃。
針對新能源汽車出現自燃的情況,一方面,政府部門加以政策管控,排查隱患,降低車輛自燃風險;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生產商也在積極調查出現自燃的原因,從而及時補救或妥善處理。廣東能源局於5月20日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安全隱患排查的通知》。表示未經驗收合格的充電設施及配套設施不得投入使用。對已經建成使用的充電設施安排專人定期進行巡視檢查,確保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正常使用。理想汽車在5月21日發布了「關於5月8日長沙理想ONE起火事件的致歉信」,同時公布最終調查結果:長沙理想ONE起火事件原因系車輛交付前的檢查環節中,工人在發動機艙內遺留物品被增程器高溫引燃,進而引發了車輛燃燒。
重點分析自燃原
引起新能源汽車自燃的原因是什麼?部分專家表示,無論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汽車,電路老化,絕緣膠皮脫落,短路後極易引發車輛自燃,但是,對於新能源汽車來說,其電池質量出現問題將會加大自燃風險,比如電池遭遇碰撞、電池出現短路、尖物刺穿電池等,更容易導致電池起火,進而引發車輛自燃。
同時也有部分專家指出,目前業內仍有部分企業尚未建立企業內部的電池安全測試標准,甚至一些規模較小的生產商不具備電池安全測試能力;更現實的問題是,新能源汽車電池質量的核心是能量密度,部分企業為了追趕一年一調整的補貼周期,強行使開發周期原本為24-28個月的動力電池產品,如此操作,怎麼能保證電池的安全性能和測試驗證,因此必然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甚至加大安全事故發生的幾率。
AM車鏡總結
5月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的《電動汽車安全要求》《電動客車安全要求》《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三項強制性國家標准正式批准發布,將於2021年1月1日開始實施,三項標准中特別規定了電動車輛需加入電池系統熱事件報警信號等技術細節和要求電池單體發生熱失控後,電池系統在5分鍾內不起火不爆炸。這是政策層面對於新能源汽車電池包的規劃要求更加嚴格的體現。
新能源汽車無論是設計理念還是汽車質量方面均逐漸走向成熟,新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已經明確將「技術指標穩定」作為補貼參評項目之一,反過來要求車企更加註意汽車質量的提升。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極為龐大,以至於特斯拉這樣的老牌新能源車企不惜「超速」加入賽道,與國內新能源車企爭搶市場,新能源車企一定要頂住壓力,增強研發,抓牢最核心的車輛質量和電池安全,消除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焦慮。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新能源汽車起火統計
隨著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崛起,越來越多消費者選購了新能源汽車,自燃事故的現象也就多了起來,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1月1日至11月8日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已發生了27起自燃事件,這些自燃的新能源車涉及到16個品牌共18款(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和增程式電動)車型。其中,1月份共發生1起、5月份中發生6起、6月份發生6起自燃事件,7月份發生1起、8月份發生8起、10月份發生4起、11月份發生了1起。
這些發生自燃事故的新能源汽車分別是哪些品牌的?涉及到哪些純電動或混動車型等新能源車型?以下是2020年新能源汽車自燃事件統計數據表。
序號 時間 地點 品牌 車型 事件
1 1月7日 山東臨沂 眾泰 E200 行駛中自燃
2 5月4日 浙江杭州 江淮 瑞風EV 行駛中自燃
3 5月8日 廣東東莞 日產 帥客EV 充電時自燃
4 5月8日 湖南長沙 理想 ONE 行駛中自燃
5 5月18日 廣東廣州 廣汽新能源 埃安 S 停車自燃
6 5月26日 深圳福田 南京依維柯 EV車型 追尾自燃
7 5月28日 深圳 比亞迪 秦Pro EV 充電時自燃
8 6月7日 浙江長興 江鈴 易至EX5 停車自燃
9 6月20日 江蘇靖江 東風 東風新能源 行駛中自燃
10 6月22日 河北保定 長城 歐拉iQ 充電時自燃
11 6月23日 河南鄭州 比亞迪 唐DM 行駛中自燃
12 6月27日 浙江杭州 力帆 820EV 停車自燃
13 6月28日 浙江杭州 吉利 帝豪EV 停車自燃
14 7月27日 上海松江 奇瑞新能源 小螞蟻 停車自燃
15 8月6日 廣東肇慶 理想 ONE 事故後起火
16 8月11日 廣東琶洲 小鵬 小鵬G3 停車自燃
17 8月12日 深圳坪山 廣汽新能源 埃安 S 行駛中自燃
18 8月20日 福建三明 北汽新能源 EX360 充電時自燃
19 8月21日 上海 眾泰 E200 行駛中自燃
20 8月23日 海南海口 廣汽新能源 埃安 S 路口自燃
21 8月27日 福建廈門 北汽新能源 EU5 充電時自燃
22 8月27日 湖南長沙 北汽新能源 EU5 街頭自燃
23 10月5日 福建邵武 威馬 EX5 路邊自燃
24 10月13日 福建邵武 威馬 EX5 充電時自燃
25 10月19日 江蘇泰州 威馬 EX5 路邊自燃
26 10月27日 北京海淀 威馬 EX5 停車自燃
27 11月6日 江西萍鄉 北汽新能源 EX360 停車自燃
G. 電動車自燃與天氣和地區有關5月5起自燃均發生在南方城市
每年四五月份都是電動車自燃的高發季
文|王海宣
圖片|網路
同去年一樣,隨著氣溫升高,電動車又開始頻頻出現自燃、起火事故。經濟觀察報記者通過梳理公開披露的電動車起火事故發現,今年5月份至少有5起事故發生。5月8日,湖南省長沙市一輛在路上行駛的理想ONE起火;之後的20餘天里,廣東省接連發生4起電動車起火事故,車型涉及鄭州日產帥客新能源汽車、廣汽新能源AionS、依維柯電動貨車和比亞迪秦ProEV。
這讓不少車主回想起去年4、5月份,因電動車接連自燃,車主不得不在停車時特意避開電動車的場景。2019年5月份,香港的一輛特斯拉ModelS、上海的一輛蔚來ES8發生起火事故,杭州市一個露天停車場內多輛東風品牌電動車被燒毀。當時接連發生的幾起電動車自燃事件,引起輿論對電動車安全性的擔憂。
而今年5月份發生電動車產品起火事故的5家車企中,截至目前只有理想汽車公布了事故原因。理想在5月21日公布的致歉信中表示:前機艙右下部的排氣管前段表面附著了外來異物造成的起火。按照這一說法,這次起火與車輛的電池系統沒有關系。
據了解,這也是理想ONE自去年12月份開始交付以來,首次發生自燃事故。截至目前,蔚來、理想、威馬三家新造車品牌均已經發生過自燃案例。保監會發布的新車上牌量數據顯示,今年1-4月份,蔚來、理想、小鵬、威馬、哪吒成為交付量排名前五的新造車品牌。
從起火車輛當時的狀態來看,幾起事故不盡相同。理想ONE是在正常行駛中,鄭州日產帥客新能源車是在充電時,依維柯是在碰撞之後,廣汽新能源AionS、比亞迪秦ProEVz則是在靜置未充電狀態。據了解,電池因發生碰撞出現損壞,充電導致熱失控,是電動車起火事故的主要原因。
哪些車在起火
經濟觀察報記者從公開渠道搜集的2019年顯示出具體品牌電動車起火的事故約為25起。而根據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在2019年8月中旬發布的《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大數據安全監管成果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5月-8月之間,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共發現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達到79起。但此後該監測平台未發布更多數據。
在經濟觀察報記者統計的25起公開電動車起火事故中,特斯拉ModelS出現的次數最多,共有4次起火案例,緊隨其後的是蔚來ES8、北汽威旺407EV,各自有3起起火案例。除了這幾款車以及今年5月份的起火事故,長安、比亞迪、東風、吉利、獵豹、雲度、長城歐拉、威馬八個品牌的車型均出現過起火。
但迄今為止,並沒有有效的數據來說明電動車和燃油車的自燃概率問題。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曾連發四條推特為特斯拉辯護。他表示和大多數電動汽車一樣,特斯拉著火的可能性比內燃機低500%以上。根據特斯拉發布的數據,在美國境內,燃油車自燃的比例是1/1888,而特斯拉的產品,在美國的自燃事故率是1/23000。
但有專業人士對此提出質疑,認為馬斯克沒有考慮到新車和舊車的差異,因為特斯拉ModelS自2012年才開始交付,這與已經使用多年的燃油車無法相提並論。據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統計,2003-2007年,美國平均每年發生28.7萬起汽車火災,燒車率為0.14%。2000-2006年新車自燃在全部燒車中的比例為15.3%。
實際上,關於電動車起火事件,不同的統計口徑的數據都有所差異。但不論數據統計結果如何,目前消費者對於電動車起火事故的關注度要比對燃油車起火事故關注更高。這背後有兩方面的因素,一是因為電動車仍是新興事物,所以容易受到關注,二是因為電動車一旦起火後火勢蔓延快、不易撲救。
今年5月份深圳市的依維柯電動車著火後,火勢迅速蔓延,並導致司機死亡。當地消防部門表示,因缺乏專門工具,火災無法撲滅,導致了這起悲劇。在另一個發生在廣東東莞的案例中,鄭州日產帥客新能源車在起火後火勢迅速蔓延,並在很短時間內導致周圍三輛車被燒毀。
哪些地區更易燃
從記者統計的25個案例來看,南方省份出現起火事故的佔比更大,只有3起起火事故發生在北方城市。其中,廣東省的電動車起火案例最多,達到8起,佔比超三成。排在其後的浙江省、湖北省分別為4例、3例。這是否說明,南方城市的電動車更容易起火?對此,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向記者表示:「正常來說,電動車的安全應該是跟氣候沒關系的。
因為如果要滿足國家標准、質量合格的話,一定是在新疆吐魯番、黑龍江黑河等地區做過嚴格的高溫、低溫測試,滿足相關標准。他同時指出,一些新能源車在申請公告時提交的材料通過了相關測試,但是不排除車輛零部件的質量、可靠性還是有一定問題。這種情況下,南方氣候比較潮濕、溫度也比較高,新能源汽車的冷卻系統、絕緣系統可能更容易出現故障,導致電池起火。另外,南方地區更多的電動車保有量可能也是電動車起火事故更多發的一個因素。
以特斯拉Model3銷量分布為例,根據中港證券研究所以及公開零售數據統計得知,2020年1-3月份,Model3銷量排名前十的身份分別為廣東省、浙江省、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山東省、陝西省,其中有7個南方省份。這7個南方省份Moodel3的銷量,佔Model3總銷量的近七成(69.2%)。而在北方地區,由於冬季電動車續航衰減等問題,不少消費者更偏愛插電混動車型。
比亞迪汽車工程師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通過針刺實驗顯示電池電芯在遭受到外力穿刺後,三元電池會短時間內燃燒溫度極高,在兩秒內就會釋放巨大能量,甚至產生爆炸。目前,針對頻頻出現的起火事故,國家有關部門已經出台了一系列監管要求。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先後在去年3月份、10月份發布通知,表示要加強新能源汽車的召回管理,規范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報告。
今年5月12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批准發布了《電動汽車安全要求》《電動客車安全要求》和《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三項強制標准,計劃於2021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這也是我國電動汽車領域的首批強制性標准。其中,《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增加了電池系統熱擴散試驗,要求電池單體發生熱失控後,電池系統在5分鍾內不起火不爆炸,為乘員預留安全逃生時間。
一家新能源車企高層向記者表示,隨著國家強制標準的實行,企業必須符合新規。這意味著其必須提升電池的安全性能,該公司目前在考慮更換電池以提升整車安全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H. 五問充電站起火爆炸:電動汽車自燃誰買單
4月28日凌晨,深圳塘尾新能源汽車充電站發生一起車輛起火爆炸事件,現場共5輛新能源車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所幸無人員傷亡……
5月4日,浙江杭州,一輛新能源車發生自燃,現場濃煙彌漫。消防員將火撲滅後,車被燒得只剩一個空殼……
近期,關於汽車起火的事件頻頻發生,每一則汽車起火事件都令人揪心,尤其是進入消費者沒幾年的新能源汽車自燃事件,更是備受關注,甚至不少車主開始惶恐自家車輛會不會在哪一天突然發生自燃。
在新能源汽車發展期間,從研發、測試到生產,安全一直各方強調的重中之重,然而新能源汽車的安全事件仍有發生,消費者該如何放下對新能源汽車安全的擔憂?我們以涉及多方的深圳充電站起火這一事件來深入探討。
1.誰最先起火,事故原因是什麼?
5輛車均受損,很大可能是由一輛車先起火,引燃周圍的另外4輛車,受損車輛中包括吉利帝豪EV、北汽新能源EU系列、比亞迪秦EV等,那麼到底是哪一輛車先起火的呢?
根據媒體報道,本次起火事件是由陸地方舟威途Z3車型在充電後自燃引起,所在充電站的充電樁為深圳鴻嘉利,現場兩輛Z35物流車所搭載的電芯其中一輛是來自蘇州宇量的三元鋰電,另一輛電芯來源尚不清楚。
充電樁企業深圳鴻嘉利發布了充電樁後台數據並進行初步判斷,事故原因為白色陸地方舟Z35(車牌號:粵BD0***1,某品牌338.4V 156.8Ah型號電池)純電動車發生自燃引起,並在4月28日當天發布了情況說明,說明中具體介紹了現場情況:
白色陸地方舟Z3(粵BD0***1)車輛於4月27日20點40分進入本充電站,在現場管理人員指揮下停在9號充電樁位充電,後面陸續有4輛小車進入本充電站停在白色陸地方舟Z3(粵BD0***1)旁進行充電。
4月28日凌晨1點26分,白色陸地方舟Z3(粵BD0***1)後台數據顯示充電樁已經完成充電並自動斷電,顯示BMS的SOC滿中止。
(充電樁後台數據)
凌晨1點35分,引擎蓋部位發生冒煙,本站管理員和現場兩位司機迅速使用充電站滅火器滅火,無奈火勢發展迅猛,引發爆炸,引燃附近充電車輛,凌晨1點45分消防車輛抵達現場展開滅火,於凌晨3點左右全面控制住安全隱患問題。事件共造成5輛汽車被燒毀,4台充電樁報廢,並未造成人員傷亡。
身為電芯廠家的蘇州宇量在第二天也發布了聲明,聲明表示,「經查燒毀的兩輛Z35物流車有一輛裝配我司電池,但另一輛裝配其他廠家電池。消防部門對受損車輛進行拆解後發現,我司電池在嚴重外部火燒的情況下完好無損,沒有發生燃燒,目前火災具體原因還在調查。」
截至發稿時,距離事故發生已經過去了8天,但陸地方舟一直並未作出回應對事件進行說明。為了弄清楚自燃發生的原因,汽車頭條APP撥打陸地方舟電話,接聽客服表示,「該事件屬於質量部門負責,目前的具體處理結果尚不清楚,需要聯系江蘇陸地方舟。」
於是汽車頭條APP電話聯系江蘇陸地方舟,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公司現在還沒有復工,然後搪塞了幾句就匆匆掛掉了電話。看來,自燃事故發生的原因尚未調查清楚。
2.充電容易導致自燃?
不僅是此次深圳充電站起火事件中的物流車,不少乘用車在充電期間也發生自燃現象,比如在去年某品牌電動車在夜間充電過程中發生起火燃燒,那麼是充電導致車輛自燃的嗎?
在2019年8月,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曾發布過《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大數據安全監管成果報告》,報告中顯示,從2019年5月至8月不到4個月的時間里,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共發現79起安全事故,涉及車輛96輛。
其中,在已經查明起火原因的車輛中,行駛狀態的車輛比例為41%,靜止狀態的車輛比例為40%,充電狀態的車輛比例為19%。由此可見,與行駛狀態、靜止狀態相比,充電狀態並非大頭。
此外,根據從2015年到2019年新能源汽車起火狀態劃分可以看出,行駛中的佔比逐漸減少,充電中的也逐漸降低,停置狀態和原因不明的佔比逐漸增加。從2019年全年數據來看,停置狀態、行駛狀態、充電狀態和起火時狀態不確定的佔比分別是32.81%、29.69%、18.75%和18.75%。因此,根據車輛所屬狀態來判定自燃原因並不可靠,還得看後續調查結果。
3.誰為自燃事件買單?
在此次深圳充電站著火事件中,塘尾充電站亮出了為充電站和充電樁購買的保單,此次充電站和充電樁的損失可以獲得相應賠償。
那麼自燃車輛的車主和其他被引燃車輛的車主能否獲得賠償呢?
翻看以往新能源汽車自燃事件發生後的處理情況,有的是車輛廠家主動賠償,有的是保險公司按照車主購買的自燃險進行賠付,也有雙方溝通無果狀告到法院。總之,關於新能源汽車發生自燃事故的賠償判定結果五花八門,相同的是,大多數案例都是參照傳統燃油車的保險情況進行賠付。
一位保險人員表示,新能源汽車的自燃索賠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因為會遇到無法鑒定結果的情況導致舉證困難、責任無法判定。
新能源汽車是新技術的產物,相對於傳統燃油車具有了一些新的風險,例如動力電池系統缺陷、電池材料不過關、電池使用不當等,這也使得新能源汽車保險的事故責任認定變得十分困難。
目前定則的關鍵在於自燃發生的原因,倘若是質量問題又在質保期,那麼基本就確定是廠家的責任;倘若是電路改裝等個人原因,那隻能車主自己承擔了。
(國內某新能源車企保險部人員提供的附加險)
購買自燃險是轉移風險的好方法,自燃險是附加險,但在很多自燃險中新能源汽車中電池、電機和電控引發的自燃並不在自燃險理賠范圍,投保時還需多加咨詢。
其實,業內一直在推動新能源汽車後續的保險服務,但由於新能源汽車的風控難度、出險率、案均賠款都與傳統燃油車有很大差異,還需要時間來研究,因此專門針對新能源汽車的保險遲遲沒有落地,而保險的完善無疑會減輕潛在消費者和車主對新能源汽車的自燃焦慮。
4.如何避免自燃事件的發生?
由於汽車結構復雜零配件多,使用周期長,會存在線路老化等潛在引發自燃的因素,因此自燃事件是沒有辦法完全避免的,哪怕至今有上百年歷史的燃油車的自燃事故發生率也高居不下。
據可查的與車輛自燃相關的官方數據顯示,上海消防部門曾表示「2011年共接到900多起汽車燃燒火警,平均每天約3起,其中大部分為自燃。」按照2011年上海民用車輛329量的保有量粗略計算,上海該年汽車自燃事故率超萬分之二。
既然無法避免,那能否進行預警提醒呢?答案是可以的。據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發布《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大數據安全監管成果報告》顯示,2019年5月至8月期間,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共發現79起安全事故,涉及車輛96輛。其中,47輛事故車輛接入國家監管平台,28起事故在發生前10天內國家監管平台已進行預警提醒,預警率達59.57%。
除了預警,提高產品質量從根本上降低自燃事故的發生顯得更為可控。中國科學院院士、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歐陽明高曾指出,當下新能源車企對電池產品的測試驗證還有不足。
歐陽明高進一步解釋,目前很大一部分企業並沒有建立企業內部的電池安全測試標准,甚至沒有電池安全測試能力,再加上部分企業強行使開發周期為24-28個月的動力電池產品追上一年一調整的補貼周期,進而導致電池的研發、測試驗證周期不得不縮短,因此必然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5.車企如何把好安全關?
過去幾年,車企為了使獲得的補貼最大化,過度追求高能量密度、超長續航等,不少企業還將大功率快充作為賣點,殊不知測試工作不充分會導致產品本身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業內關注度最高的新能源車非特斯拉莫屬,一方面是特斯拉官方宣稱的快充速度:V3超充樁最大功率為250kW,充電5分鍾能實現120km的續航里程,另一方面是特斯拉國內外自燃事件的頻發,而快充也是很多媒體猜測其發生自燃的主要原因之一。
國內的新能源車企對安全的追求也越來越高,比如說比亞迪今年發布的刀片電池。與三元鋰電池相比,刀片電池最大的優勢就是安全,甚至比一般磷酸鐵鋰電池的針刺實驗結果還要出色。
比亞迪官方視頻顯示,當進行針刺實驗時,三元鋰電池發生爆炸和劇烈燃燒;普通磷酸鐵鋰塊狀電池產生大量煙霧;而刀片電池不僅無煙、無名火,而且表面升溫幅度小(僅30℃-60℃)。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甚至放話:「搭載刀片電池的新能源汽車,將把』自燃』這個詞,從新能源汽車的字典中徹底抹掉。」而刀片電池的真正實力當真如此,還是也會發生自燃董事長被打臉,還得關注其後續表現。
此外,如今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時間的延長,給了車企更長的緩沖期。同時,補貼新政還強調了「技術指標穩定」,這意味著政策對電動車的要求不再是盲目追求「能量密度」。產品換代周期的放緩,也使得質量更加有保障,自燃事故率也趨於降低。
自燃一定是車企的責任嗎?並不是,車主也有一定的責任,除了盡量避免私自改裝,還應對車輛進行定期保養檢查,並時時保持警惕,以應對突發的自燃事件。
自燃事故的代價有大有小,我們為何不將其盡量降到最低呢?畢竟,只有整個行業自燃事故減少,消費者才能相信新能源汽車是安全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I. 電動車充電為什麼會起火
電動車充電器在使用的過程中起火的主要原因是內部短路。
起火原因如下:
1、電車充電插頭內部短路造成電路串聯;
2、充電器輸入電壓過高超過額定輸入電壓標准引發變壓線圈燒毀;
3、充電時間過長造成嚴重發熱高溫起火。
避免方法:
1、不要在電壓不穩的情況下使用充電器;
2、不要長時間使用充電器;
3、使用充電器的時候一定要把各插頭插牢固後再用進行充電。
(9)5月8日電動汽車充電燃燒擴展閱讀:
電動車充電時注意的五個方面:
1、在電量指示表顯示剩餘三分之一電量時充電。
2、充電環境要保持乾燥整潔,充電器不要用塑料袋或塑料瓶包裹住,因為當充電器無法透氣時極易燒毀。
3、盡量不要用快充,如非必要一個月內不要超過兩次。
4、充電器放置在固定場所,不要磕碰,即使攜帶也得充分考慮顛簸引起故障。
5、使用標配的充電器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