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能源汽車會
A. 2018年純電動汽車銷量TOP3城市在哪裡
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分析 新政策+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發展
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仍然保持大幅度增長態勢
2018年中國汽車市場經歷了28年以來的首個負增長,但新能源汽車仍然保持了大幅度增長態勢。展望2019年汽車市場,情況仍然不容樂觀,而新能源汽車也成為拉動中國汽車市場的一個重要動力。
對於目前正處於發展關鍵節點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眾多權威專家在會上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既有著重大機遇和有利條件,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要正視問題,推進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2018年,汽車產業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出現市場下滑,但長期向好的發展前景沒有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仍然保持了良好勢頭。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戰略規劃和企業戰略咨詢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2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4萬輛和22.5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3.4%和38.2%。累計方面,2018年1-12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7萬輛和125.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9.9%和61.7%。
其中,2018年1-12月,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8.6萬輛和98.4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7.9%和50.8%;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3萬輛和27.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22%和118%;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均完成1527輛。
2018年12月純電動汽車累計銷量244517台,同比實現正增長:34%。全年累計銷量707692台,同比實現正增長:58%。累計銷量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是:北京、深圳、天津、鄭州、杭州、廣州、上海,濰坊、南昌、柳州。其中濰坊私戶比例最高,達95.3%;杭州公戶比例最高,達72.8%。
2018年純電動車全年銷量前10解讀:
①·
北汽EC系列憑借90637輛的銷量再次獲得新能源市場的銷量冠軍,且相比同期增幅達到了16.6%。同時與後面的純電動車型拉開了較大的差距。另外有3款北汽新能源車上榜;
②· 2018也涌現了不少新晉的純電動車型,比亞迪元EV、榮威Ei5等車型;
③· 2018年銷量前10的純電動車型中,小型車、微型車居多,價格便宜、續航能力長、配置較為豐富成為這些車型熱銷的原因。
2018年全年中國純電動車企業銷量TOP10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8年最受歡迎的10款純電動車解讀
TOP 1: 北汽EC系列
● 補貼後售價:5.98萬-6.18萬元
● 純電續航里程:162km
● 2018年全年銷量:90637輛
TOP 2: 奇瑞eQ
● 補貼後售價:5.98萬-6.98萬元
● 純電續航里程:301km
● 2018年全年銷量:46967輛
TOP 3: 比亞迪e5
● 補貼後售價:12.99萬-13.99萬元
● 純電續航里程:400km
● 2018年全年銷量:46231輛
B. 2018年有沒有關於新能源汽車配件的展會呢
我們的普通車都是用燃油來做燃料的,但是新能源車都是用非常規燃料來驅動車輛的,比如比亞迪的車款,都是用電動和混動兩種模式,短途完全可以用電來驅動。省游而且環保。
C. 2018新能源汽車一般充電要多少時間
【太平洋汽車網】2018新能源汽車一般充電要6-8小時,由於每個廠商提供的充電樁規格都不同,所以充電速度也不盡相同。
目前分交流充和直流充
交流充就是家充,也有樁充的,家裡面一般一個小時3度電,交流樁充有一個小時3度的也有一個小時6度的,具體看樁和車載充電機
直流充,都是樁充,功率多少的都有,可以實際了解一下樁充功率進行判定,另外,車上電池也有限制,一般1C充電就是一個小時,0.5C就是2個小時從0-100%,也有廠家承諾半小時80%的,與動力電池性能有關,同時也與充電樁功率有關。還有一個重要關系,就是一般不會等到車沒電了才充,所以具體還得根據剩餘電量去算。
無論是直流充電還是交流充電,新能源汽車充電時間與充電實際功率、電池容量有關,具體演算法公式為:電池容量=充電時間*實際功率。不同品牌、型號的電池容量會有所變化,而充電產品的實際功率也會變化,相對應的汽車充電時間也隨之變化,這個公式無論是家用交流,還是公共直流均適用。(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曾彩紅)
D. 2018年新能源汽車有哪些
1.
比亞迪秦pro;2.日產軒逸純電;3.謳歌cdx混動版;4.威馬ex5;5.北汽新能源eu5
E. 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調整方案將被縮小嗎
據報道,2017年臨近尾聲,明年新能源汽車政策如何變化成為汽車行業人士關心的熱點,相關人士稱,目前正在對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調整方向及方案進行小范圍討論。
不過,不少業內人士卻認為新能源補貼一刀切退坡的可能性不大,不必過慮。
F. 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有哪些
1.與2017年現行政策相比,新政中續航里程的門檻從之前的100公里提高到了150公里,這意味著續航里程低於150公里的車輛將不再獲得任何補貼。
2.檔位從三檔升級到五檔。與2017年現行政策相比,新政策細化了不同補貼檔位的里程范圍,由原來的100公里-150公里、150公里-250公里、三檔≥250公里,細化到150公里-200公里、200公里-250公里、250公里-300公里。
3.最大補貼里程更高,補貼強度也更高。從新政可以看出,最高補貼的續航里程標准從≥250公里躍升至≥400公里,標准足足提高了150公里。同時,從補貼金額可以看出,雖然提高了門檻,但補貼金額也從4.4萬增加到了5萬。
G. 2018年上市的新能源汽車有哪些
2017年雙積分政策的實施讓各大車企加大了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對於新能源車來說2017年是一個新的起點,新能源車逐漸走進市民生活,充電樁設點越來越多。雖然說在2018年裡新能源車有補貼退坡,但是2018年也將是新能源汽車爆發的一年,並且因為上牌容易,新能源車還是收到許多買車朋友們的青睞。小編給大家盤點下,在2018年即將亮相的10款值得期待的新能源車。
1捷豹I-PACE
Pace是捷豹的首款純電動SUV,通過下面幾個數字來看看它的性能:700牛米的瞬時扭矩、400馬力的功率、4s的百公里加速、續航里程500km。
從I-PACE概念車可以看到,此款車型配備了全景天窗,同時在設計造型上也增添了不少科技創新元素,比如採用了能夠自動伸縮的門把手,不使用時會自動縮回與車門表面持平。
2納智捷U5電動版
納智捷U5 EV+基本延續了汽油版U5的時尚設計,但其車身加入了很多藍色裝飾,以說明其新能源車型的身份。
動力部分,新車配備有B-Paddle動力回收系統,在滿電情況下可行駛304公里,並支持快充模式,50分鍾可以為新車提供80%的電量。
3大眾新e-Golf
大眾對新款e-Golf的升級主要集中在續航里程的提升上。電池容量由過去的24.2 kWh升級到35.8 kWh,續航里程可達255km。
該車搭載了動力更強的電動機,最高功率達到了100kW,最高扭矩為290N·m,0-100km/h加速時間為9.6s,具有150km/h的最高車速。
得益於MQB平台的靈活布局優勢,e-Golf的電池組安置在底盤結構之中,並未佔用過多的後備廂空間,它的裝載能力在純電動車中表現較為出色。
充電時長:在專用直流充電樁上充電1小時可以充滿80%電量,家用交流電需不到6小時可充滿。
4漢騰X5 EV
漢騰X5 EV是基於漢騰X5打造的一款純電動SUV,將於今年正式上市。新車外觀大致延續了汽油版車型的設計,前臉加入的「水滴」設計元素成為新車的一大亮點。
動力方面,漢騰X5 EV搭載一套由容量為129Ah的鋰離子電池組和最大功率95kW,峰值扭矩260Nm的永磁同步電機組成。
5廣汽豐田E concept量產版
在去年的廣州車展上,廣汽豐田E concept概念車亮相,據說該車將在2018年量產上市。
從E concept概念車來看,新車採用懸浮式車頂設計,同時搭配行李架。同時,前格柵採用一塊大尺寸屏幕,可以顯示用戶錄制的信息以及炫彩燈光效果等。
6雲度π3
雲度π3是雲度歐洲(米蘭)設計中心深度參與設計的一款車型。從外觀上來看,X字型的大面積蜂窩前臉造型,很有未來感。
榮威Marvel X定位於一款純電動SUV,從其工信部申報信息看,新車將採用純電動模式驅動,兩個後輪將分別由功率為85千瓦和52千瓦的兩台電機驅動。
從外觀看,新車前臉採用大面積的倒梯形進氣格柵,多處採用鍍鉻飾條裝飾,將兩側的大燈緊緊連成一體;在尺寸上,長寬高為4678/1919/1616mm,軸距達2800mm,車內空間可想而知。再加上懸浮車頂和雙色五幅輪轂,新車具有很強的運動氣息。
H. 新能源汽車會產能過剩嗎
「新能源車將出現產能過剩,無人駕駛就是忽悠。」濰柴董事長譚旭光這句話引起了很多的討論,以下是譚旭光董事長一些講話內容: 「我們這幾年,新能源行業比較熱鬧,我對熱鬧的定義就是『一窩蜂上了』,然後無序競爭,新能源的整車,特別是乘用車,將會出現一次災難性的產能過剩,我這話是經過認真考慮的,不是亂說的。利用資本市場對新能源 汽車 的資本概念,我們有很多公司摻雜私活,通過資本市場膨脹財富,導致了資本市場對新能源的一種無序的資本膨脹。(最近)甚至有個別的科學家,出來張著嘴胡說,為了掙錢,這不行!」
「新能源的到來給傳統能源帶來了 科技 進步的動力,降低油耗,提高效率,是實現傳統化石能源動力延長壽命的重要手段。能源結構是多元化組合,這是未來的方向,不可能依靠化石能源。」
很多人說譚總思維保守,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這些評論真的很 搞笑 ,譚總管理千億集團公司,見過風風雨雨,這樣一個經歷豐富的老總被一群「小屁孩」教訓,可笑可笑。我不是說我們質疑譚總是不對的,而是不經過思考就反駁別人觀點是不對的。反正我看完譚總講話,我自己也思考很久,我認為他的邏輯非常嚴謹,新能源產能過剩是極大可能的。
舉個例子,新希望股價從2018年年底開始上漲,持續到2020年9月達到頂峰,隨後便開始下跌,2021年8月開始一波反彈。我為什麼舉這個例子,因為新希望完美的詮釋了周期作用。在養豬不賺錢時,大多數企業都不會擴大企業規模,而當養豬賺錢了,更多的企業加入到養豬行業中,大企業也不停的擴大企業規模,提高生豬出欄量。市場價格繼續上升,企業養豬量繼續增長,企業財報非常漂亮,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湧入養豬行業,促使養豬企業不斷的擴大規模。而到某個時間段,市場上豬肉飽和,供應達到均衡,但是企業生豬出欄量遠遠大於市場消耗量,這時候便出現生豬產能過剩,豬肉價格下跌,企業利潤驟減。企業為了活下去只能縮小規模,減少產能,淘汰存貨。等到豬肉市場再次出現供不應求,那麼新一輪豬周期又開始了。還有個例子三一重工,機械周期股,這里就不細說了。
新能源 汽車 也是一樣,目前市場佔有率低,加上國家對新能源的大力支持,只要你能生產出來,幾乎就能賣掉。這時候很多的新能源 汽車 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新能源 汽車 不斷的擴大產能,擴大市場佔有率。新能源 汽車 目前業績是非常好看,而當新能源 汽車 出現市場飽和,之前新能源 汽車 產能就會遠遠超過市場消耗量,這就出現新能源 汽車 產能過剩。產能過剩將會淘汰大部分的新能源 汽車 ,同時也會減小新能源企業規模,最終達到一個燃油車,新能源車均衡的市場狀態。前段時間國家出台了禁止新能源車無序擴大產能的文件,鼓勵利用現有製造基地合理生產,這也是阻止產能過剩的一種措施。
新能源 汽車 後面難逃周期,鋰電、光伏、風能都一樣。周期不可能消滅,只能通過一些手段減弱周期的作用。我希望未來中國新能源能夠引領世界,能夠出現全球新能源 汽車 品牌、全球光伏風電品牌。但作為一個小散戶,我目前沒有買入任何新能源資產,不是我不看好,而是目前走勢沒有達到我的買點。股吧里那些痛罵譚總的人,不同意譚總觀點是不是因為手裡有新能源股票或者新能源基金呢?反正當初三一、新希望也是被痛罵,結果呢
I. 我想要了解下 新的新能源 電動汽車展會的情況,有知道的嗎
近期7月的3日到5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有場2019第13屆上海國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博覽會。
介紹:EVChina 是國內最早專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展會、享有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第一展,全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風向標美譽,EVChina2019 年展會總面積將超 40,000 平方米,主要圍繞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整車、電池、電機、電控(三電)和充電設施、關鍵零部件及材料等領域,通過「新能源整車展區(乘用車、物流車、客車)」、「電池電機電控展區(核心三電)」、「氫能燃料電池展區」「充電設施與配套展區」、「線束與連接器展區」、「新能源汽車空調展區」等展區,全面展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最新成果,這也將是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一次饕餮盛宴。
展覽期間,將舉辦「世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大會」、「TOP100 中國國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峰會及評選」、「中國國際新能源汽車核心三電發展論壇」、「中國國際新能源物流車發展峰會」、「新能源汽車裝配智能化高峰論壇」、「整車企業與零配件企業商務配對圓桌會議」、」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發展趨勢高峰論壇」、「新能源汽車試駕」、「新能源汽車媒體攝影大賽」等一系列會議活動。論壇致力於打造「務實、專業、高端」的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的技術。盛宴和資訊交流平台,深度分析新能源汽車智能智造未來發展之路。
原始設備供應商如何才能擁抱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的發展機遇,本屆展會將關注動力系統的輕量化、動力電池、輪轂電機等,通過這些革命性的新技術新產品應用對製造工程帶來新挑戰與機遇。EVChina2019 上海國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博覽會將搭建深度解讀新能源汽車工程領域交流平台。
J. 2018年濟南電動車新能源汽車展覽會時間
2018第十二屆山東國際電動車新能源汽車展
時間:2018年3月16日-18日
地點:濟南國際會展中心(高新區)
展會概況:
以「綠色出行安全交通」為主題的2018第12屆山東國際電動車新能源汽車展覽會將於2018年3月16日-18日在濟南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我們衷心期盼行業同仁和各級領導屆時光臨,共同分享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取得的豐碩成果。
(10)2018新能源汽車會擴展閱讀
參展內容:
各種新能源汽車:微型電動汽車、低速四輪電動車、電動旅遊觀光車、太陽能電動車、電動貨車、電動大巴車、清潔能源汽車等新能源汽車;
各種電動車:電動自行車、電動三輪車、電動篷車、摩托三輪車等電動車
各種配套產品:電源、電機、電控、輪胎等配套輔助產品;
各種充電設備:充電樁、充電機、充電櫃、換電設備等;
各種充換電站供電解決方案、充換電池及管理系統、停車場充電設施。
「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中國正在尋求從汽車大國變為汽車強國之路,新能源是汽車強國的重要舉措,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面對良好機遇和巨大挑戰。引進先進技術、裝備、關鍵部件及智力,合資、合作都是必要的,但自主更加重要,自己不掌握核心技術等要素,是不會有話語權的,在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部件企業迫切需要一個權威平台,展示獨立自主的核心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