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電動汽車項目
『壹』 《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的冒險人生
做出決定,然後放手去做
本書講述埃隆·馬斯克的冒險人生,一個極客如何懷著理想成為俠客的內幕。是一個堅持自己對世界的不同看法,並有能力把它變為事實的實幹家傳奇。
從兒時南非長大跟著祖父四處冒險,到創立Zip.com,到PayPal,到SpaceX,到特斯拉,到太陽城。一路走來有輝煌成就,也有驚心動魄的挑戰。
懷揣夢想,以不做不休的態度,朝著目標不斷前行。
01. 傳奇人生
和喬布斯一樣,馬斯克有一段不幸的童年,父母離異,各自分居(馬斯克先跟隨其母親生活了幾年,12歲開始與其父親一起生活,直到18歲)
從很小的時候開始,他似乎就書不離手,他每天讀書10個小時是家常便飯。
他17歲一個人離開南非的家去加拿大尋找新生活:
馬斯克逃離南非的機會終於來了,調整後的法律允許子女繼承梅耶的加拿大國籍。馬斯克立即開始研究辦理這一手續所需要的文書。馬斯克大約花了一年時間,最終獲得了加拿大政府的批准並拿到了加拿大護照。「這時候埃隆才說『我要去加拿大』。」梅耶說。在互聯網問世之前,馬斯克在煎熬中等待了三個星期才拿到機票。一拿到機票,他便毫不猶豫地離開了家,再也沒有回來。
21歲拿到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獎學金到美國讀書。大學剛畢業就創辦了一家名為Zip2的公司——相當於原始版的谷歌地圖和點評網站Yelp的結合體。
28歲時以3億美元賣掉了他創辦的第一家互聯網公司,馬斯克從這筆交易中賺取了2200萬美元。
31歲時以15億美元賣掉了他和彼得·蒂爾聯合創辦的第二家互聯網公司,這家初創公司逐漸演變成今天的PayPal:
成功出售初創企業Zip2公司讓埃隆·馬斯克信心倍增。就像他喜歡的視頻游戲里的角色那樣,馬斯克升級了。他已經破解了矽谷並且成為那個時代人人都想成為的那種人——互聯網百萬富翁。他的下一次冒險必須跟上他那極速膨脹的野心。馬斯克於是開始尋找資金充裕且效率低下、可為他和互聯網所用的行業。馬斯克想起他在新斯科舍銀行實習時的經歷——他從那份工作中取得的最大收獲就是,銀行家富有但愚蠢,他認為那個領域蘊藏著巨大的機會。
馬斯克為X.com組建了一個全明星團隊。何艾迪曾經是硅圖公司和Zip2的工程師,他的同行總是驚訝於他的工作能力。兩個具有金融領域從業經驗的加拿大人——哈里斯·弗里克(Harris Fricker)和克里斯托弗·佩恩(Christopher Payne)後來加盟了這支團隊。馬斯克與弗里克相識於在新斯科舍銀行實習期間,兩人一見如故。作為一個羅德獎學金獲得者,弗里克為馬斯克帶來了X.com急需的銀行領域專業知識。佩恩是弗里克在加拿大金融界的朋友。這四個人被認為是公司的聯合創始人,馬斯克因為巨額的前期投資而位列公司第一大股東。X.com就這樣成立了,跟矽谷的許多公司一樣,幾個聯合創始人先在一所房子里開始頭腦風暴,再搬到位於帕洛阿爾託大學路394號一處相對正式的辦公場所。
2001年6月,馬斯克在公司的影響力迅速消退。當月,蒂爾將X.com更名為PayPal。
2002年7月,eBay出價15億美元收購PayPal,馬斯克和董事會其他成員接受了這筆交易。馬斯克從出售給eBay的交易中凈賺約2.5億美元,交完稅後還有1.8億美元。這筆錢足以實現他的那些狂野夢想。
然後,他拿著自己全部的財產投身實業,自殺般地同時從事航空航天、電動汽車和太陽能這三個發展長期停滯不前的高科技行業。最艱苦的時候,面臨其中兩家企業同時倒閉的危險,也被庸眾當作兜售虛假希望的騙子。最後,他忍受著難以想像的屈辱和壓力,奇跡般地把這三家企業都做成了:SpaceX成為航空航天業最穩定的運營商,特斯拉已經是全球最酷最暢銷的純電動豪華汽車,太陽城目前是最大的消費者商用太陽能電池板安裝供應商。
完成了這些看似絕無可能的任務之後,他不暇停留,又野心勃勃地開始了嘗試讓人類能夠移民火星的未來10年計劃。
02. 建立SpaceX創新大軍
他對太空的了解並不多,但他具有非常科學的思維方式。他想清楚地了解我們關於火星的計劃,以及這些計劃的意義。
馬斯克的行動始於酒店會議室。此時,馬斯克在太空領域的人脈已初具規模,其中的一些頂尖人才受邀參加了他舉辦的一系列沙龍活動,有時在洛杉磯機場萬麗酒店,有時在帕洛阿爾托的喜來登酒店。
馬斯克意識到,他終於找到了一個真正對製造火箭細節了如指掌的人才。在那之後,馬斯克把米勒介紹給了團隊中的其他專家,讓他參與他們的會議。專家們的專業水平給米勒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們拒絕了比爾(Beal)宇航技術公司和其他航天巨頭提供的職位,就是為了實現自己近乎瘋狂的想法。而馬斯克不同,他似乎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會議,他淘汰了那些唱反調的人,最終留下了一群志同道合的精英工程師。
2002年6月,毫不起眼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成立了。在洛杉磯郊區埃爾塞貢多格蘭大道東1310號,馬斯克租了一間舊倉庫用於開展太空事業,這一帶的太空產業較繁榮。
第一批員工入職時,他們被告知,SpaceX的目標是成為「太空行業中的西南航空公司」。
馬斯克為這一目標設置了近乎瘋狂的時間。
2002年7月,馬斯克沉浸在成立新公司的喜悅中。eBay展開攻勢,以15億美元收購PayPal。這筆交易讓馬斯克獲得了一筆流動資金,他向SpaceX投入了1億多美元。有了這么一大筆投資,再沒有人能夠像當初收購Zip2和PayPal那樣把SpaceX的控制權從馬斯克手中奪走了。對於那些堅定地忠於馬斯克、願意和他一起完成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的員工來說,這筆投資如同及時雨一般,足以支持他們之後好幾年的工作。這筆資金也增強了馬斯克的自信和聲譽,讓他在和政府官員會面時能夠平起平坐,並對供應商們發號施令。
馬斯克一直在尋找頭腦靈活的工程師,他們不僅要在學業上表現出色,還要能夠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做出一些特別的成就。當發現優秀的人才時,他會使出渾身解數把他或她招至麾下。
馬斯克一直在尋找能夠跟得上SpaceX的創造力和步調的承包商。與其盲目地在航天領域亂找,他寧願在不同領域尋找具有相似經歷的供應商。
這里每天早上7點日出,SpaceX團隊也是在這個時間開始工作。他們先開幾個會,確定要做些什麼,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案。
SpaceX的第四次發射於2008年9月28日舉行。SpaceX的員工們在此之前已經連續6周不停歇地輪班工作。他們作為工程師的驕傲、希望與夢想都在此一搏。
在9分鍾的旅途過後,「獵鷹1號」按計劃停止工作,世界上第一枚私人建造的火箭完成了此次壯舉,進入了軌道。500個人花費了6年時間——比馬斯克原計劃多了四年半,終於創造了這個現代科學和商業的奇跡。
SpaceX的做事原則是全情投入你的工作並把事情搞定。等待指導或詳細指示的人將會舉步維艱。習慣得到反饋意見的員工也是一樣。而最嚴重的錯誤,就是告訴馬斯克他的要求是無法實現的。
03. 全電動車特斯拉
斯特勞貝爾向他展示了自己的非正式項目——電動汽車。這個瘋狂的點子一下子就撥動了馬斯克腦中的一根弦——他思考電動汽車的潛在可能性已經有數年了。
斯特勞貝爾真的很想讓馬斯克看看Tzero——AC Propulsion公司目前最高端的原型車。這是一輛組裝車,擁有玻璃纖維的車體和鋼制的車骨架。1997年這款產品剛發布的時候,從起步加速到時速60公里僅需4.9秒。斯特勞貝爾和AC Propulsion公司的員工打交道已經幾年了,於是他讓公司負責人湯姆·凱奇(Tom Cage)找來一輛Tzero給馬斯克試駕。馬斯克即刻就愛上了它,他認為這樣一輛速度快到讓人尖叫的電動車,能徹底改變電動車在人們心目中無趣又笨重的形象,從而將其變成一款備受追捧的產品。
2003年7月1日,艾伯哈德和塔彭寧組建了他們的新公司。幾個月前和妻子在迪士尼樂園約會的時候,艾伯哈德就想到了特斯拉電動汽車這個名字。之所以取這個名字,一方面是為了紀念偉大的發明家和電動機先驅尼古拉·特斯拉,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這個名字聽上去很酷。
創始團隊里沒有人打算去底特律的傳統汽車製造商那裡尋求建議。相反,特斯拉將要做的事情與在他們之前成立的那些矽谷創業公司一樣——僱用一些年輕的、對新事物如飢似渴的工程師,然後順著事情發展的趨勢去思考下一步怎麼走——不必擔心矽谷灣區沒有將這種模式運用於汽車領域的成功先例,也不必介意建造一個復雜的實體和開發一款軟體之間幾乎沒有任何相似之處。但是特斯拉相比於其他人的優勢在於,他們最先意識到18650鋰離子電池的技術潛力,並且它的前景會越來越好。正是這一點,再結合他們的努力和智慧,將成為支撐起這家公司的希望所在。
從2004年10月18號就如火如荼地展開了,4個月之後的2005年1月27日,一款由18位工程師攜手打造的新型汽車原型誕生了,人們甚至可以直接坐進去開著它去兜風。那天,特斯拉召開了一次董事局會議,馬斯克坐在車里非常興奮,離開時開心到決心繼續投資這個項目。馬斯克又投入了900萬美元,特斯拉在此輪融資過程中總共籌得了1300萬美元。他們那時計劃在2006年年初將Roadster批量生產。
2006年7月,特斯拉決定向全世界宣布他們要做的事情。公司的工程師成功製造出了另一輛紅色原型車EP2,作為黑色版本的補充。兩輛車同時在聖克拉拉的一場展示會上亮相。媒體聞訊蜂擁而至,並且對他們看到的東西感到很滿意。Roadsters太贊了,它是一輛雙座敞篷跑車,從起步加速到每小時60英里只需要4秒。
進入2008年,公司的錢用完了。Roadster的研發成本耗資約1.4億美元,遠遠超過2004年商業計劃書中估計的2500萬美元。在正常情況下,特斯拉所做的一切已經足夠讓他們籌集到更多的資金了。然而,2008年絕非尋常時期。美國的大型汽車製造商們在這場自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中瀕臨破產。在這些不利的條件下,馬斯克需要說服特斯拉的投資者再額外投資千萬美元,而這些投資公司也不得不向股東們解釋為什麼這么做是有意義的。正如馬斯克所說,「試著想像一下,你打算投資一家電動汽車公司,但你所了解的有關這家汽車公司的一切聽起來都糟糕無比。而且,現在處於經濟衰退期,沒有人願意購買汽車。」現在,馬斯克如果想要將特斯拉從這個兩難的泥沼中解救出來,他只能冒著失去全部財產,並讓自己瀕臨精神崩潰的風險。
2008~2012年,特斯拉賣出了2500輛Roadster,達到了馬斯克最初想要達成的目標。
2009年3月,即馮·霍茲豪森加入特斯拉6個月後,特斯拉在SpaceX舉行了媒體發布會,正式宣告Model S的誕生。
特斯拉還是在2010年6月29日上市了,股價於當天上升41個百分點。
04. 太陽城
馬斯克很早以前就通過非常理性的思考認定太陽能是一個可以商業化的行業。太陽在一個小時內照射在地球表面上所發出的太陽能,相當於全世界一整年的能源消耗總量。太陽能板的效率正在穩步提升。如果太陽能註定是人類未來首選的能量來源,那麼這一未來應該來得越快越好。
太陽城在2014年開始充分顯露出自己更大的野心。
2014年6月,太陽城以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一家名為賽昂電力(Silevo)的太陽能電池製造商。這一交易標志著他們在戰略方面的重大改變。太陽城將不再購買太陽能板,而是在紐約的工廠自己生產太陽能板。
05. 總結
1)動機:
① 一想到人生還可以做好多真正想做的事,就覺得好帶勁兒
② 移民火星是馬斯克堅定不移的人生目標,他全力以赴要把它變為現實
③ 創造「讓我們每一天都能感覺很棒」的東西
2)思維方式:
① 他的「第一原理」思維方式
凡事先從本質開始思考,然後再從本質一層層往回反推。在這樣的思維模式下,你不會因為暫時的困難而對結果失去信心,也不會因為好高騖遠而做出徒勞的努力——因為你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標是「第一原理」推導出的必然結果。
② 站在未來看現在
他永遠要求同事們去考慮「實現路徑」,而不是爭論「是否可行」。實際上,他的思維模式是站在未來的遠景看待眼前的處境,具有某種超越性。
③ 做出決定,放手去做
你能夠做成任何事情,你只需要做出決定,然後放手去做。
我知道我們一定能夠做到,只是花多少時間和精力的問題。
3)方法:
① 有目的的學習
並不需要每項都拿A,關鍵選項優於常人,非關鍵選項,及格就可以。
② 馬斯克的用人之道
他喜歡重用那些頂級學校的尖子生,尋找那些從小喜歡製造東西的人。
③ 關鍵問題投入更多
一旦埃隆想了解某個事物,他會投入比別人多得多的精力。這是埃隆和其他人的不同之處。
4)他踩過的坑:
① 創業者對公司的實際控制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
馬斯克頭兩次創業之所以遭到架空,權力被削減,正是由於其個人對公司失去了實際控制權以及與合夥人在戰略發展方面不可調和的矛盾,在特斯拉這個項目上,當類似情況再次發生時,第一股東馬斯克笑到了最後。
② 選擇合適的合夥人和風險投資人
馬斯克的創業生涯並非一帆風順,在Zip2和X.com兩個項目上,馬斯克因風險投資方的架空以及與合夥人的矛盾等原因失去了對公司的控制,雖然稱不上黯然出局(畢竟他得到了足以支撐其進行下一次商業實驗的財富),但終究讓他明白,作為創業者對公司的實際控制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目前看來,馬斯克幹得不錯,身兼數家公司CEO的他依然牢牢地掌握著公司前進的方向盤。
每周改變一點點,一起升級打怪
『貳』 馬斯克:特斯拉電動汽車2025年銷售上百萬
ElonMusk在通用汽車全球總部表示,特斯拉汽車的項目面臨一些挑戰。按照傳統的衡量標准,特斯拉可能要到2020年才能盈利。據密歇根直播12日報道,馬斯克表示,由於擴大生產規模和投資充電樁基礎設施,特斯拉存在現金流問題。他還表示,Model3的價格不會超過雪佛蘭BoltEV電動概念車。「當我說35000美元時,我沒有加入聯邦稅和其他問題。」他說。特斯拉希望2020年電動汽車銷量達到50萬輛,2025年達到「百萬輛」。根據最近發布的財務報告,2014年,特斯拉電動汽車銷量達到3.5萬輛。
『叄』 四年前,馬斯克發射到太空的電動汽車咋樣了油漆脫落漂浮
3月4日消息,2018年2月份,SpaceX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用獵鷹重型火箭將一部特斯拉跑車Roadster送入環日軌道。現在這部紅色跑車已經繞太陽運行四年時間,車上搭載的攝像頭早已經停止工作。
但四年間漂浮在外太空的Roadster跑車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專家認為,特斯拉跑車會受到太空環境的影響,緊固件會松動,車身油漆和橡膠材料會老化脫落,由此形成的微小碎片漂浮在 汽車 周圍。
美國密歇根大學航空航天工程項目主席安東尼·沃斯(Anthony Waas)教授表示,「太空中有四種主要的危險,有溫度……引力的影響…有輻射,也有壓力,」他說,所有這些東西都會對 汽車 材質產生不同影響。沃斯最關心的是太空中溫度變化對特斯拉跑車造成的沖擊。「太空中的溫度變化相當大,從零下101攝氏度到219攝氏度都有。」他解釋道。這種極端溫度變化導致 汽車 零部件更容易受到熱脹冷縮的影響。「這取決於它們的組合方式,」他繼續說,「連接件可能會松動。」
特斯拉跑車底盤主要材質是鋁,車身是碳纖維,目前不清楚車身是如何固定在底盤上的,但很可能用的是緊固件而不是粘合劑。這些緊固件很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後松動,或者在反復壓力作用下斷裂。要知道,外太空的壓力波動持續存在,甚至像將碳纖維粘合在一起的樹脂也會以不同於纖維本身的速度膨脹和收縮。
此外,溫度急劇變化和太陽輻射還會影響到 汽車 表面的油漆。隨著時間推移,冷熱波動會導致油漆開裂或完全剝落。「這肯定會導致油漆開裂,肯定會剝落,」沃斯說。這些微小的油漆碎片很可能只是漂浮在 汽車 周圍,而不是飛向太空。「如果油漆脫落,它就會隨著飛行器一起飛行,因為沒有外力將彼此分離開。」
目前也不清楚特斯拉跑車的電池組是否仍然固定在車輛上。沃斯認為,如果電池組仍和 汽車 在一起,可能會處於各種狀態,但具體取決於哪一面暴露在太陽輻射下。而輪胎、密封膠條等 汽車 上的大部分橡膠材質很可能已經干腐,脫落的碎片會像油漆一樣漂浮在 汽車 周圍。「(橡膠)可以承受相當高的溫度,」沃斯說,但很可能會開裂和分解。他還指出, 汽車 的皮革內飾可能也會有類似變化。
至於車上搭載的假人斯塔曼狀況可能要好一點。沃斯認為,畢竟假人還穿著宇航服。隨著時間推移,假人可能會因輻射而逐漸發生變化,但其設計可以承受極端的溫度變化和太空中其他有害影響。
沃斯總結說,特斯拉跑車的任何嚴重損壞都會是由隕石造成的。不過,這輛電動跑車被隕石撞過多少次,或者是否被隕石撞過,都是猜測。跑車可能被撞得支離破碎,也可能千瘡百孔,但也可能一點事沒有。
沃斯解釋說,如果這輛車能夠帶回地球,將是一種寶貴的資源。科學家可以用來研究各種材料在外太空環境下如何變化,從橡膠輪胎到電池的所有零部件都值得檢查。
『肆』 比爾蓋茨否定電動卡車方案,馬斯克:他懂個錘子
----------------------------------
作為全球首富之一的比爾蓋茨,近日在社交平台上發表關於未來 汽車 的言論,其中提及到電動驅動的交通工具時, 他表示:電動半掛卡車和電動噴氣飛機很可能永遠不會出現。
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蓋茨所指的電動半掛卡車,一定程度上映射了特斯拉的Semi電動卡車。 蓋茨認為,半掛卡車負載大,所需動力功率高,因此為車輛提供電量的電池需要更多,電池會變得更大更重,對於貨車、貨船和飛機而言都不是實用的解決方案。
當然,蓋茨也沒有全票否定電動車。在他看來,電動車在乘用車領域就非常適用了,自己也是保時捷電動跑車Taycan車主。在商用車領域,他表示對於重型、長途運輸車需要另外一種解決方案,生物燃料會是替代電池的一種方案。
當世界首富之一的蓋茨倡議用更清潔的能源為車輛提供動力,這邊廂特斯拉CEO馬斯克感覺有被冒犯到。近日,在社交平台上,馬斯克對粉絲回應:比爾蓋茨對電動卡車一竅不通。
從特斯拉的量產規劃來看,特斯拉Semi電動卡車最快會在2019年量產,但基於各種原因,車型量產被推遲至2021年,而在今年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馬斯克也確認了Semi電動卡車的量產計劃。
追溯到特斯拉Semi的推出時間,還得回到2017年11月的洛杉磯發布會。一輛沒有後視鏡,造型相當前衛的半掛卡車出現在人們面前,既沒有美式卡車的大鼻子,也沒有歐式卡車的高坐姿,留下的只有一張高鐵列車般的前臉...
Semi電動卡車整車基於Model 3的骨架打造,前後四個車輪都由獨立電機驅動,電機規格與Model 3一致,參數方面,Semi卡車的最大馬力超過1000Ps,空載情況下百公里加速只需5秒,官方還給出運載36噸貨物時,其零百加速時間也僅需20秒。相較於普通卡車,這輛Semi的性能無疑是「火星」級別的。
在比爾蓋茨最不看好的續航方面,Semi電動卡車的續航里程也有300-500英里,即最低續航里程也有483km,這個水平和目前乘用車級別的電動車無異。在能源消耗和補充方面,Semi電動卡車能源消耗低於2千瓦時/英里,充電30分鍾可行駛400英里,即644km。
盡管在數據層面,Semi電動卡車在動力和續航層面都能達到一定的水平,不過外界質疑,電池技術的瓶頸會是特斯拉Semi電動卡車跳票的主要原因,若特斯拉拿不出能量密度更高的電池來擴大輸出功率,Semi電動卡車的量產可能會面臨更大的阻礙。
比爾蓋茨與馬斯克的互懟不是第一次了,兩人雖然身處不同的行業,但早在五年前的亞洲博鰲論壇,兩人便開始了一段不解之緣。
2015年,比爾蓋茨和馬斯克受邀參加亞洲博鰲論壇,兩人在人工智慧技術上進行了一場頭腦風暴。在當時兩人的關系還不算密切,談話的內容大部分都是「商業互吹」為主,而到了2017年,比爾蓋茨也曾在公開場合贊賞馬斯克在新能源領域的作為。
不過到了2018年,在比爾蓋茨購買保時捷Taycan後,兩人友誼的小船便開始不安穩了,馬斯克也對此發表回應:「我曾跟比爾蓋茨交談過,但是非常無聊。」
可以看出,比爾蓋茨和馬斯克的關系急轉直下,而到了今年,比爾蓋茨更是直接點出了特斯拉電動卡車項目的不可行性,馬斯克也作出回應以示不滿。
兩位大佬的嘴戰可把不少吃瓜網友弄得不亦樂乎,但眾所周知,馬斯克不是一個光打嘴炮的人,這位天馬行空的創業者顯然不會止步在對手的言論之下,當前比爾蓋茨已經拋出了一個關於電動卡車的問題,想必馬斯克接下來將會全力攻克特斯拉Semi電動卡車的量產問題。
今年九月份,特斯拉將如期舉行品牌電池日。據此前外媒報道,特斯拉將在電池日公布其最新電池「百萬英里」,這款電池將會採用新一代「單晶」NMC 532陰極和一種新的先進電解質。 新技術的加入可以使電動 汽車 持續行駛100英里,這也是「百萬英里」名字的由來。
除了「百萬英里」電池,特斯拉此前預熱的技術還有無鈷電池、干電極技術和硅納米線技術,特斯拉還為此計劃向加拿大礦業公司購入大量低碳鎳金屬,以滿足後續電池研發和生產的需求。
電池日的到來也影響到特斯拉的股價,9月14日特斯拉收盤大漲12.58%,每股報價419.62美元,這也是特斯拉在本月經歷大跌後的首次反彈。
特斯拉的電池日恐怕會是馬斯克對比爾蓋茨最好的還擊。比爾蓋茨認為電動卡車需要裝載大重量電池來提升續航,而馬斯克曾在社交平台透露,新電池的能量密度能提升50%的水平,以現款Model 3使用的電池能量密度約260Wh/kg為例,如果能提升50%的水平,那這輛Model 3的續航能力將輕松突破1000km,應用在Semi卡車上,想必也會有不錯的續航水平。
隨著電池技術不斷突破,馬斯克也有更足的底氣與商業巨頭們打嘴炮,雖說這也是品牌營銷策略的一種,但無法否認的是,特斯拉的確站在了行業技術金字塔的頂端。不管電動卡車或者電動飛機能否被言論終結,只要有敢於不斷嘗試的人出現,電動化的未來才會走得更遠。
----------------------------------
點擊文章頂部雷 科技 頭像,私信回復「搞機」,即可獲得玩機技能合集。
『伍』 「馬斯克背後的男人」找到了讓電動車更便宜的秘訣
撰文 / 馬曉蕾
編輯 / 黃大路
設計 / 杜 凱
來源 / 華爾街日報 作者 Tim Higgins
地點:美國內華達州卡森市的一家倉庫;時間:每天;事件:舊iPhone和其他廢舊個人電子產品被一卡車、一卡車的運到這里,倉庫的工人們將它們敲開,取出電池,並剝成原材料。
一提到特斯拉,人們會不約而同的想到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被稱為「矽谷鋼鐵俠」的他承載了特斯拉成功帶來的所有榮譽。而有一個人又與馬斯克的成功密不可分,他和馬斯克在青年時期因志同道合走到一起,特斯拉從起步到聲名大噪的十幾年裡,走過的每一步、每一次的技術改進都少不了他的功勞,這個人就是特斯拉前首席技術官斯特勞貝爾(JB Straubel)。
打造更廉價的電動車的秘訣是什麼?斯特勞貝爾已經有了答案。這要從一堆舊手機說起。作為特斯拉背後的智囊團成員之一,斯特勞貝爾表示,這些廢棄的電子垃圾是推動電動 汽車 革命向前發展的關鍵,也是讓每個人都能買得起車的關鍵。
斯特勞貝爾於2004年加入特斯拉,成為特斯拉的第5名員工,並被任命為聯合創始人,首任首席技術官。2017年,斯特勞貝爾成立了Redwood Materials公司,致力於鋰離子電池和電子垃圾的回收利用。
電池原材料哪裡來?
斯特勞貝爾開創了鋰離子電池動力系統的設計,在推動這家矽谷公司成為 汽車 行業估值最高的公司上功不可沒。自從一年前離開特斯拉後,他一直在努力解決這一成功背後潛在的問題。那就是去哪裡尋找製造電池所需的鎳、鈷和鋰呢?
通過采礦和其他工藝從自然界中提取這些材料,成本高昂且困難重重,而且產量遠遠落後於預期需求。斯特勞貝爾的Redwood Materials公司正在採取一種不同的策略,悄無聲息地定下目標,要建立美國最大的 汽車 電池回收業務。他篤定地說,他可以完善一種快速有效的方法,來收集和重新利用這些材料,以顛覆數百年的采礦業。
盡管斯特勞貝爾和馬斯克對電動車一樣痴迷,但在其他方面兩人卻是風格迥異。馬斯克是一個狂妄的台前表演者,而斯特勞貝爾則是一個低調的幕後工程師,他住酒店都曾因房間里的燈泡功率太低而主動為其更換。
盡管斯特勞貝爾最初並不打算在 汽車 行業工作,但他對電動車的熱情由來已久。斯特勞貝爾自童年起就對化學和電池感興趣,在斯坦福大學讀書時,他曾自己改裝過一輛電動保時捷944,並在2000年贏得了世界電動車賽車紀錄。他以飆車為樂,在新興的電動車圈子裡名聲大噪。
如今,他所從事的是一項大規模的、困難的甚至危險的工作。進行電池回收的爐子在1482攝氏度的高溫下運行,將材料還原成顏色鮮艷的粉末。鋰離子電池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起火,而包裹它們的電池包通常重達數千磅,尺寸和配置也各有不同。
降低排放的監管壓力和電池成本的降低,導致幾乎所有 汽車 製造商將電動 汽車 納入其產品陣容。斯特勞貝爾說,按照如今各 汽車 製造商的計劃,如果要趕上電動車增產的速度, 汽車 電池回收這一環節是必不可少的。
研究機構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的總經理西蒙·莫爾斯(Simon Moores)表示,預計未來五年全球鋰離子電池的需求激增,從去年的177 GWh增至近800 GWh,約為2019年特斯拉里諾超級工廠產量的22倍。
廢舊電池怎麼辦?
長期以來,電池的高昂成本一直是「讓所有人都買得起電動車」的最大攔路虎。因此,與燃油車相比,電動車的價格仍有很高的溢價。麥肯錫公司估計,這一溢價平均為1.2萬美元。比如,現代 汽車 公司的插電式混動Kona SUV的售價則比燃油版本高出了1.7萬美元。
特斯拉在降低電池成本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預計將在9月22日的電池日活動中詳細介紹新的進展。在其早期,電池的最大成本在於組裝電池的復雜工藝。隨著這些工藝的完善,斯特勞貝爾說,現在電池行業50%至75%的成本在於其原材料,這讓他看到了回收利用降低成本的潛力。
同時,廢舊電池的供應量也在爆炸性增長。據專門研究回收和可再生能源的環境工程師Maria Kelleher稱,預計2025年將有50萬輛電動車報廢。她預計,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躍升至100萬輛以上。
斯特勞貝爾已經得到了一些大牌投資者的青睞。在今年的第一輪融資中,他從Capricorn投資集團和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環保投資基金的投資者那裡籌集了約4000萬美元,其中包括亞馬遜公司創始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和微軟公司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Capricorn的總經理Dipender Saluja表示,斯特勞貝爾提出的建議代表了一種思維的轉變。那就是"使用相同的材料重建我剛剛完成過的東西",他說。
"整個市場永遠都是由這些金屬的商品價格決定的,"斯特勞貝爾在2017年還在特斯拉工作時,首次接受深入采訪時談到了他的新企業。"這將改變行業公式,通過創造新的循環實現材料成本節約。"斯特勞貝爾的目標是與整個 汽車 行業合作,開發適用於任何電池和 汽車 設計的回收工藝。
與馬斯克青年時代的志同道合
斯特勞貝爾第一次對車用鋰離子電池著迷是在2003年左右。那一年,他在洛杉磯的一家 汽車 店附近閑逛,該店嘗試將電池串聯起來為一輛被稱為Tzero的 汽車 供電。當時27歲的斯特勞貝爾想自己製造一輛擁有1萬塊電池的 汽車 ,預計單次充電就能橫跨美國,並向馬斯克尋求資金,而馬斯克當時正坐擁PayPal的股份,並投資了一家名為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 Corp.的火箭創業公司。
在2003年的一次午餐中,斯特勞貝爾在談論無人駕駛的氫動力飛機時,提出了他的另一個大野心,他的 汽車 項目,以及他正在一家名為AC Propulsion的改裝店工作。
正好此時馬斯克想要一輛電動跑車,但這家店並沒有興趣為他改裝。他轉而求助於門洛帕克的一家名為特斯拉 汽車 的小型創業公司,這家公司剛剛起步,希望能夠製造出自己的跑車,並將其命名為Roadster,並且正在尋找投資者。
經過一系列的機緣巧合,馬斯克成為了特斯拉最大的投資人,也成為了特斯拉的公眾形象,通過他高調的炫耀與狂妄,這家初創公司的名字家喻戶曉。斯特勞貝爾也成為了特斯拉的元老,為該公司的崛起立下了汗馬功勞。
根據FactSet的數據,他去年離職時持有的特斯拉的少量股份,在他未出售的前提下,今天的價值將超過6億美元。
然而,斯特勞貝爾的真愛是電池而不是 汽車 。他深諳電動車發展的辛酸史。最初,特斯拉試驗過昂貴的電池,且電池很重,保電量也相對較低,所以售價昂貴,不切實際,銷售也沒有起色。
斯特勞貝爾和馬斯克在2008年開始交付Roadster跑車時,電池情況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近7000個電池單元緊緊地排列在一起,單次充電可行駛200多英里(321公里),靜止到100公里/時加速只需3.9秒。
2012年推出的Roadster和隨後推出的Model S豪華轎車,主要針對的是小眾豪華市場。到了2013年,馬斯克將目光投向了大眾市場。他和斯特勞貝爾策劃了第一個超大型電池工廠,以生產未來幾年Model 3緊湊型 汽車 所需的數十億塊電池,這是該公司對電動車可能成為主流的最大賭注。
從那時起,電動車行業就開始爆發。隨著行業走向全球,通用 汽車 公司、日產 汽車 公司和韓國現代 汽車 公司等競爭對手也紛紛加入。
電動車行業「骯臟」的秘密
為了滿足更大的電池需求,世界各地正在出現一股復制特斯拉超級電池工廠(Gigafactory)模式的建設熱潮。莫爾斯說,中國每周都在建設一座超級電池工廠,而在美國,每四個月就有一座工廠開工。
但生產受制於原材料的匱乏。近年來,在人們對電動車的興奮和懷疑聲中,鋰和鈷等關鍵原料的商品價格經歷了過山車式的上漲。鈷等原料的來源地往往充滿政治因素,使供應商急於尋找可靠的來源。鈷來自世界各地的礦區,如剛果民主共和國。
馬斯克在最近的一次財報電話會議上,竟然發出了公開懇求。"請開采更多的鎳,"他說。"如果你能有效地以環境友好的方式開采鎳,特斯拉將提供巨額長期合作合同。"
斯特勞貝爾多年前就預見到了這種緊縮局面的到來。幾年前,當他作為特斯拉的首席技術官考察加拿大的一個鎳礦時,調查了這個龐大的業務。它的規模和復雜性讓他意識到,簡單地開辟更多的礦山並不是真正的選擇。他想,為什麼不把現在或不久的將來已經存在的電池回收利用呢?
施特勞貝爾透露了電動車行業的一個「骯臟」的秘密。對於環境,該行業是極大的浪費。他在監督特斯拉里諾超級電池工廠的開發時,親眼目睹了這個過程是如何浪費的。當這家 汽車 製造商在2018年努力提高Model 3 汽車 的產量時,電池工廠成了一大痛點,有前員工稱該公司浪費了高達2億美元的廢舊材料。然而特斯拉表示,這個數額過於誇張。
豐田普銳斯電池正在等待回收
反向建造超級電池工廠
斯特勞貝爾不願透露他的舊工廠產生了多少廢物,但他說,這強化了他的想法,即回收那些昂貴且難以處理的材料。"我們需要反向建造一個超級電池工廠,"他說。
就像在特斯拉一樣,斯特勞貝爾有著宏偉的雄心壯志,但他准備從小處著手,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他要對付的是有著數百年 歷史 的礦業公司。Redwood Materials公司正在通過研究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的電池來磨練自己的工藝,與來自 汽車 的大型電池組相比,這些電池體積更小,更容易處理。
廢舊電池頂一個礦山
根據Benchmark Mineral公司莫爾斯的說法,電池工廠的平均廢棄率是10%左右。他預計,到2025年,這可能意味著約80 GWh的電池將被銷毀,或相當於2016年整個電池市場的規模。
他說,在這些廢料中,蘊藏著6.4萬噸鋰,或相當於兩個以上的礦山一年可能生產的鋰,其市場價值為5億至15億美元,這取決於市場價格的變化。廢棄物中還包括鈷、鎳等其他貴重原料,總共代表數十億美元的潛在價值。
"那些破解這種技術,把它變成電池材料的人將會迎來一個巨大的商機。"莫爾斯說。斯特勞貝爾說,他希望在10年內,回收利用能使原材料的價格與礦山開采相比下降到一半左右。他說,這將有助於使電動系統,從卡車到火車無處不在。
施特勞貝爾的願景已經贏得了包括松下在內的客戶的認同,松下是他在超級電池工廠的老夥伴。去年年底,該公司開始與Redwood合作,嘗試回收400多磅(181公斤)在製造電池芯過程中產生的廢料,現在已經提高到2噸。現在,所有來自其內華達州電池工廠這邊的廢料都被運往Redwood。
"從環境角度來看,他的工藝看起來更具有可持續性,"北美松下能源公司副總裁、前特斯拉電池專家塞麗娜(Celina Mikolajczak)說,她曾是Roadster的原始電池問題的顧問。"他不需要填埋任何東西,而目前常見處理流程會填埋很多價值較低的材料。"
回收的材料被用來生產新產品。她說,松下正在與斯特勞貝爾合作,看看他的回收材料是否能很好地提煉出來,以便在其電池中重新使用,並指出舊手機電池可能是新電池鈷不錯的來源。
斯特勞貝爾設想了一個非常高效的過程,未來幾年內退役的電動車所產生的電池可以被快速剝離,回收其核心材料,並用於重建新的動力電池,形成一個幾乎沒有任何材料損失的閉環。
外部資金旨在加速研究,建立運營,並在年底前將Redwood員工人數從今年夏天的50人左右增加到200人之多。斯特勞貝爾最近聘請了他在特斯拉時期的一位前高級副手凱文·卡塞克特(Kevin Kassekert),他曾幫助監督特斯拉斯帕克斯超級電池工廠的建設。
和特斯拉一樣,Redwood也有著面向全球的抱負。斯特勞貝爾已經有了擴大規模的計劃,並在其他電池工廠周圍建設新的設施。"我正在展望未來,看到這輛列車向我們駛來。"
『陸』 特斯拉Semi電動卡車被目睹牽引半掛車上路,透露了哪些信息
馬斯克的SpaceX項目對他來說就像是一次冒險。特斯拉在建造SpaceX的同時,也在研究自己的卡車。在過去數月內,馬斯克的家人一直在對他們想要的電動卡車進行研究。近日在社交媒體上,馬斯克和家人發現有人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上路行駛特斯拉Semi電動卡車。而Semi電動車卡車最大的優勢在於可以在低噪音環境下運行,所以其噪音控制一直是特斯拉研發Semi電動車的重點項目之一 。
一、Semi的續航里程
特斯拉Semi的續航里程一直是備受關注的問題。根據此前的公開報道,特斯拉Semi從紐伯格林市出發,經過四個多小時之後,可續航超過520英里(約合653公里)。雖然這一里程還未被完全證實,但其在最近幾個月內以各種方式得到了充分展示。這一次通過特斯拉卡車運輸貨物的場景似乎正是最近幾個月內馬斯克進行電動卡車研發的場景之一。
『柒』 馬斯克官宣特斯拉電動卡車投產,1次充電行駛八百公里,在行業內表現如何
馬斯克官宣特斯拉電動卡車投產,1次充電行駛八百公里,在行業內的表現還是很不錯的。這部車在30分鍾的時間裡面,就可以充滿70%的電。即使開電車在高速路上行駛,也不用擔心車子會出現沒電的情況,只需要在充電樁充一個小時的電,車很快就會充滿,這樣也不會耽誤行程。這部車有著500英里的續航,功能還是很強大的。
特斯拉汽車雖然之前出現過許多問題,但是都已經完美的解決,這個品牌的汽車外觀大氣,看上去上檔次,獲得了許多年輕人的青睞。年輕人覺得開這個品牌的汽車可以彰顯身份,而且很酷。其實不管是開什麼車都要注意安全,這樣才能避免交通事故。在開車的時候要注意力集中,遵守交通規則,不要疲勞駕駛,也不要超速,這樣都很危險,會出現較大的安全隱患。
『捌』 2021.04.16有時候,你必須讓自己的目標成為現實
多莉閱讀筆記第102/365天
今日閱讀《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的冒險精神 [美]阿什利·萬斯著 周恆星譯
第七章:全電動車:超酷超快的特斯拉
斯特勞貝爾是一個想製造鋰離子電池驅動的汽車,去參加比賽的人。在2003年他遇到了馬斯克,他的點子讓馬斯克很感興趣,並給他投了1萬美元支持他的研究。與此同時,在北加州的艾伯哈德和塔彭寧也開始對鋰離子驅動電池的構想著迷,2003年的7月兩人組建了公司,想創造鋰離子驅動的純電動汽車,並給公司取名為特斯拉,他們需要投資人,馬斯克是他們的主要投資候選人。當他們得知馬斯克正在電動汽車領域尋找投資項目時,他們馬上乘飛機來到洛杉磯與馬斯克面談。在馬斯克向他們提出了一堆問題,並得到回答後,馬斯克向他們投資650萬美元,成為特斯拉最大的持股人和董事長。同時馬斯克讓斯特勞貝爾去見特斯拉團隊。最終他們決定合作,一起來建造純電動汽車。他們遇到的最大的困難在於籌集大量的資金和如何讓汽車量產。特斯拉公司的優勢在於他們最先意識到18650鋰離子電池的技術潛力,並且它的前景會越來越好,再結合他們的努力和智慧支撐起這家公司的希望。2005年的4月,第1輛新型汽車原型誕生了,馬斯克又投入了900萬美元,特斯拉在此次融資過程中總共籌得了1,300萬美元。2006年的5月,特斯拉造出了一輛黑色原型車Roadster稱作EP1,馬斯克再次投入1,200萬,加上其他公司投入錢,總計有4,000萬美元。2006年的7月,特斯拉成功製造出另一輛紅色原型車EP2,許多人看到兩輛原型車後都想擁有一輛,甚至為了得到它預付定金來鎖定車輛。但是特斯拉在將原型車量產時,遇到了巨大的麻煩,當馬斯克得知生產過程出現問題後,他找來中間人詳細調查公司的現狀。之後馬斯克得知生產一輛Roadster的成本可能高達20萬美元,而他們的預期售價僅為8.5萬美元時,他震驚了,最後董事會將原CEO被撤換,雖然經過後幾任CEO的努力,特斯拉作為一個汽車公司慢慢成熟起來,但特斯拉仍處在崩潰的邊緣,馬斯克不想將特斯拉的資產估值賣掉,也不想通過與其他公司合作而失去公司部分控制權,馬斯克加大賭注,他開始增加他的曝光率,試圖平息媒體對特斯拉的各種負面報道。當有突發事件的時候,他會親自處理這件事,以保證生產進度正常進行。他要求員工為達到削減成本計劃,放棄周末休息。當有人表示反對時,馬斯克告訴他們,等他們失業時他們就可以休息了。他表現出必須讓自己的目標實現的決心。他的頭腦像一台計算器,投影儀上出現一個不合理的數,他都會注意到。但他也會耐心聽取有理有據、分析性很強的觀點,只要你的觀點足夠好,他會改變想法。他要求員工必須全力以赴,否則就會被辭退。特斯拉能夠經受住一些早期員工的流失。現在它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公司沒錢了,而2008年美國正面臨嚴重的金融危機。在這些不利條件下,馬斯克需要說服特斯拉的投資者再投入千萬美元,他冒著失去全部財產,並讓自己瀕臨精神崩潰的風險,欲將特斯拉從兩難的困境中解救出來。
我想到:
1)讓自己的目標成為現實。
有時候,你必須讓自己的目標變成現實。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你必須拼盡全力、充分挖掘自己的潛力。例如為了在某次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你必須在臨考前的一段時間增加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來使自己通過考試。你將時間和精力用在哪方面,你才可能在這個方面取得成績。你必須有背水一戰,破釜沉舟的決心,來實現自己的目標。否則你很難取得驚人的成績。
2)有擔當,有抱負
當特拉斯出現問題時,馬斯克拼盡全力賭上全部家產,來實現自己的目標。經過前兩次的創業,馬斯克不僅只想讓自己的想法得到證實,他更想要做出真實的產品在生活中得到應有。他想改變世界,為人類造福。
『玖』 馬斯克新能源汽車品牌
馬斯克電動汽車品牌是特斯拉,成立於2003年,是美國一家電動汽車及能源公司。
馬斯克電動汽車叫特斯拉。特斯拉是一家美國電動汽車及能源公司,創立於2003年7月。特斯拉第一款汽車產品Roadster發布於2008年,為一款兩門運動型跑車。創始人將公司命名為「特斯拉汽車」,以此來紀念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
2004年埃隆·馬斯克進入公司並領導了A輪融資。特斯拉最初的創業團隊主要來自矽谷,用IT理念來造汽車,而不是以底特律為代表的傳統汽車廠商思路。因此,特斯拉造電動車,常常被看做是一個矽谷小子大戰底特律巨頭的故事。
馬斯克品牌特斯拉是哪個國的車:
特斯拉,是一家美國電動汽車及能源公司,產銷電動汽車、太陽能板、及儲能設備。總部位於帕洛阿托,2003年7月1日,由馬丁·艾伯哈德和馬克·塔彭寧共同創立,創始人將公司命名為「特斯拉汽車」,以紀念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
『拾』 馬斯克重磅官宣:特斯拉電動卡車投產,特斯拉為何要造卡車
這是馬斯克的布局,他希望藉助純電動卡車的商業投放,補強連接城市建成區的超級充電網路,降低低人口密度地區充電技術服務運營成本。
同時與各大電動主機廠廣泛開展戰略合作的特來電、國家電網、星星充電也正在開展充電網路概念方案建設。
三,電動卡車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
美國的運輸方式主要還是靠公路運輸成本是很大的一個因素,電池比柴油車的成本小很多,在行駛100萬英里的時候,可以幫助物流公司節省大約2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