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分析ppt
① 新能源汽車五大轉型是指什麼
1.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將共同主導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純電動車型將會是乘用車市場的主流產品,混動車型只是過渡。燃料電池汽車將在商用車領域先行發展,短期內難以推廣到乘用車市場。電力與氫燃料並存互補,共同支撐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是國家明確的戰略方向。根據德勤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模型預測分析,2030年中國市場純電動汽車產銷量將超過1500萬台,佔新能源總銷量的90%,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佔比將僅為10%。在未來十年發展中,純電動汽車將占據市場主導地位。受產業投資政策調整的影響,針對混合動力汽車的投資將會逐漸減少,再加上市場終端支持力度正在下降甚至取消,混合動力車型的發展空間不斷被擠壓。
2.智能化、網聯化、人性化將成為產品核心競爭力,用戶不再擔憂續航和充電便利性。隨著電池技術的持續發展,能量密度的不斷提高,電動車的續航里程提升是必然趨勢。此外,通過對消費者的調研後發現,60%高端車主和89%中低端車主認為續航里程超過400km的純電動汽車可以滿足他們的日常使用需求。因此,里程焦慮將不再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掣肘。隨著更多顛覆性的電池和充電技術的發展,續航里程和充電便利性將不再是問題。除了技術創新以外,新能源汽車廠商也在不斷創新充電解決方案以提升充電便利性,包括換電模式,移動充電服務以及整合大量充電設施運營商的一站式充電解決方案等。
3.新零售轉型是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尋找用戶體驗和成本效率的最佳平衡點是轉型成功的關鍵。直銷模式是互聯網造車新勢力為行業帶來的最大變革與沖擊,他們通過自建自營的零售新業態以及覆蓋用戶全生命周期的服務,為用戶帶來耳目一新的品牌體驗,解決了傳統經銷商模式下價格不透明、服務體驗欠佳等諸多弊端。但直銷模式是一把雙刃劍,在提升用戶體驗的同時,也帶來了巨額資金需求,運營復雜性等多重問題,用戶體驗與成本效率難以平衡。因此,並不是所有新能源汽車廠商都能駕馭的。對於傳統汽車廠商而言,從傳統經銷商體系直接轉型為直銷模式幾乎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表面上看,用戶喜歡直銷模式帶來的體驗,包括透明的價格和友好的店內體驗等。傳統汽車廠商的新零售轉型將圍繞渠道協同與業態創新兩個方向發展。
4.中外品牌、新舊力量、跨界巨頭等多方勢力競爭,市場格局將被重塑。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成為中外汽車廠商競相發力的重要領域。從目前市場佔有率來看,本土傳統汽車品牌遠超外資品牌,處於遙遙領先地位。但隨著外資、合資以及本土造車新勢力的發展加速,2020年後中國新能源市場即將進入全面競爭時代。對於傳統汽車廠商來講,唯快不破。處於領先優勢的本土汽車廠商將快速擴展全鏈條能力,而起步晚、規劃遲、轉型慢的本土傳統汽車廠商只能聚焦價值鏈的生產製造端,成為「代工廠」。對於傳統的外資品牌來講,必須加速市場進入、價款產品布局,如果不能穩固佔領終端市場,將遭遇出局危機。對於尚沒有完成大批量交車的造車新勢力來說,未來兩年是生死存亡的關鍵節點,絕大多數企業會被淘汰出局。一是以直銷為主的新零售模式帶來的巨額資金壓力;二是供應鏈管控能力較弱,導致量產結算的不確定因素和風險加大;三是某些新進入者還停留在PPT造車空談上,並不掌握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實力;四是目前最領先的新造車企業都尚未實現盈利,如果無法盡快證明盈利模式的可持續發展性,大量新進入者將陷入融資困境,因資金鏈斷裂而被淘汰出局。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即使再大也無法支撐當前近500家注冊在案的新能源汽車廠商的並存發展。優勝劣汰,強者生存是未來兩三年行業洗牌的必然結果。
5.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將向上下游大幅度延伸,出行市場、新科技將成為重要利潤池。新能源汽車將傳統汽車產業價值鏈向上下游有了很大的延伸。上游產業鏈延伸至動力電池技術和智能科技產業,下游產業鏈則延伸至終端消費者市場的零售、用戶生命周期服務、電池回收等業務。價值鏈的演變帶動產業生態鏈的形成和資本鏈的激活,在資本驅動下,不僅新造車企業紛紛入局,更吸引各種跨界巨頭加速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