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士達新能源汽車
1. 科技眼丨全新Mirai能否讓氫燃料電池車離我們更近
近些年,電動汽車成為汽車行業最大的「風口」,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將注意力聚焦在這塊未被切割太多的「蛋糕」之上。但時至今日,即便是特斯拉這樣的頭部電動車企,也始終無法拿出一個更高效、可商用的電池解決方案,導致續航、充電等問題一直是行業的困擾。因此,也一直有車企和業內人士提出疑問:「傳統純電動汽車(BEV/EV)真的是最佳的發展路徑嗎?我們是否還有PlanB呢?」
在目前的市面上,除了豐田Mirai之外,其實還有一款在售的氫燃料電池電動車,那便是現代NXEO。不過由於氫站分布與消費觀念的原因,現代NEXO在市場中的反響也並不怎麼理想,直到去年才首次達成年銷過千的業績。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氫燃料電池電動車要想真正得到普及,不僅要提升車輛的安全性能,更重要的還是對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不過話說回來,與傳統純電動車相比,氫燃料電池電動車可以做到真正的零污染、零排放,如果未來相關配套設施能夠普及,也不乏是未來出行的另一種解決方案。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2. 恆大發布了哪6款車
恆大一口氣發布了恆馳1純電超豪華D級轎車、恆馳2純電運動豪華B級轎車、恆馳3純電豪華C級大型SUV、恆馳4純電大7座豪華MPV、恆馳5純電A級SUV和恆馳6純電A級跨界SUV6款車。
這6款車分別出自Anders Warming、Michael Robinson和丸山公顧三位設計大師之手,對於新車的造型設計,網友們褒貶不一。
但其實從產品矩陣看,恆馳1到恆馳6覆蓋了A到D所有級別及轎車、SUV、MPV等乘用車車型,幾乎滿足了購車者的全部需求。而深耕新能源汽車領域17年的特斯拉目前才僅有4款車型。
(2)唯士達新能源汽車擴展閱讀
恆大要進入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原因
據了解,恆大進入新能源汽車,首先就制定了他們的目標,許家印說到:「用三到五年的時間,把恆大新能源汽車打造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
目標非常明確,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制定了整個恆大新能源汽車總的定位,就是「三個必須」:一是核心技術必須世界領先,二是產品品質必須世界一流,三是成本必須大幅度下降,這個定位是相當高的。
作為全球汽車界最強勁的新勢力,恆大不到一年就擁有了強大的造車能力,締造世界汽車行業史上六大創舉,成為車企典範。對此,許家印在峰會發言中總結稱:從策略上,恆大開辟一條與全世界所有汽車企業都不同的路子,不是「彎道超車」,而是「換道超車」。
3. 49家造車新勢力現狀盤點(六)老年代步車上位
剛剛過去的2019年,無疑是造車新勢力艱難一年。不少車企被迫離席。步入2020年,關於造車新勢力的真面目,也逐漸顯露在大眾視野。汽車門網將對49家造車新勢力現狀進行盤點,接下來帶大家走近那些將重點放在代步車上的造車新勢力。
2018年6月,紅星汽車在北京舉辦品牌戰略及新車上市發布會,紅星品牌旗下首款純電動車型——閃閃X2並正式上市,價格為11.98-13.98萬元,續航里程為252-300公里。自此時後再無新產品推出。數據顯示,2018年紅星閃閃X2銷量為1700輛,其後銷量無法查詢。
2019年3月,多氟多發布公告稱,2015年公司收購了紅星汽車,取得了造車資質,由於紅星汽車規模不大也較老舊,它定位生產規模10000輛,實際5000輛左右,處於停產狀態。
2019年6月,多氟多旗下河北紅星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發布通知,部分崗位停產放假。
之後,就不再有紅星汽車相關消息,這家老牌車企也逐漸被大眾遺忘。
作為造車新勢力中靠代步車打入市場的造車的品牌,知豆汽車、雷丁汽車、裕路汽車、陸地方舟、紅星汽車無論是老牌車企還是後起之星,都難逃虧損狀況。其中知豆汽車已經宣告失敗;裕路汽車、陸地方舟、紅星汽車也逐漸消失在大眾視野;唯獨雷丁汽車還對外宣告新車計劃,但從其現有產品市場表現看,雷丁汽車很難翻身。對於此類造車新勢力而言,靠代步車很難上位。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4. 又一家新勢力市值1000億,別讓資本泡沫毀了新能源
新勢力車企同質化嚴重,多數企業沒有真正的創新只是盲目的跟風。
不難發現,資本泡沫下的造車新勢力,都在負重前行,對初創車企來說,「擠泡沫,抓痛點」或是唯一的出路。要想在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中存活,只有腳踏實地、修煉內功、穩中求進,找到更好商業化落地的途徑,更好地服務用戶,才是真正的「捷徑」。
文|葫鹿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5. 智能汽車越來越火爆了,未來智能汽車的領頭羊會是誰
最近,網路要造屬於自己的電動車的傳言愈演愈烈,網路和傳言中的合作車廠對此皆不予置評。為何"網路造車"傳聞屢屢成為熱點?我們認為這是因為網路有成為一家頂級汽車公司的潛質,其在智能汽車、智能交通和自動駕駛三大賽道上積淀深厚,隱隱有全球領頭羊的苗頭露出,故而讓市場對其造車一事擁有無比的期待,所以,網路每一次與汽車主機廠的互動都引人注目;正因為如此,全球的各大機構和投資者也紛紛看好網路,工銀國際、藍蓮花、Arete 等知名投行紛紛給予網路"買入""跑贏大盤"評級;市場也沒有掩飾對網路的寵愛,自 12 月 8 日網路召開 Apollo 生態大會後,股價就開始狂飆,並創下 2020 年新高,即 201.11 美元 / 股,市值約為 680 億美元。不過,這依然不能體現網路的價值!
網路造車傳聞愈演愈烈,源於和車企的頻繁互動?
風起於青萍之末。12 月中旬,外媒的報道又一次引發了行業內外對"網路造車"的無限猜想——網路正在試圖自己製造自動駕駛電動汽車,並與包括吉利、廣汽、一汽紅旗等車企進行了磋商,探討成立合資公司的可能性。
汽車行業決戰智能化的總攻號角已經悄悄吹響,一切反對或抵觸這一浪潮者都將成為歷史車輪下的看客。Apollo 在汽車智能化領域有著強大的先發優勢,有著得天獨厚的本土化條件,未來,一定是汽車智能化領域的王者。而目前,網路及 Apollo 還是在被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