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指南
A. 一個充電樁要用多少銅和電纜,國家要建多少個充
不同規格的充電樁所使用的充電電纜要求不同:
根據國家發改委關於印發《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 發展指南(2015-2020年)》的通知,按照適度超前原則明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目標。到 2020 年,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2 萬座, 分散式充電樁超過 480 萬個,以滿足全國 500 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
5年計劃,總數約480萬,平均每年96萬個;其中直流樁與交流樁按1:8計算,則直流樁為每年8萬個,交流樁為每年88萬個;
直流樁按單槍180kW/250A,槍纜規格為2x 80+25+2x4+2P(2x0.75)+P(8x0.75),長5米;輸入電纜採用3x95+1x50,長20米;合計大概為70kg/套;
交流樁按常規單相10kW/32A,槍纜規格為3 x 6.0 + 2 x 0.75,長5米;輸入電纜採用3x6,長20米;合計大概為4kg/套;
根據前述信息,有以下推論:
直流樁的銅用量為70kg/套,每年8萬套,則需銅560萬公斤;
交流樁的銅用量為4kg/套,每年88萬套,則需銅352萬公斤;
B. 充電樁納入新基建,百億投資加持,風口之上如何走向成熟
[億歐導讀]?新基建按下的加速鍵,會如何催熟市場?
電動汽車充電/Pexels
不過,「新基建」地位的確立,並不意味著充電樁未來的發展就能一帆風順。十三五期間發布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顯示,到2020年底,中國要實現車樁比1:1的目標。截至到2020年2月,這一數字僅達為3.2:1。雪上加霜的是,新冠疫情還在拖累著行業的發展速度。因此,2020年實現這樣的目標恐怕並不容易。
雖然當下的行業發展遠未達2015規劃的目標水平,但億歐汽車對於充電基礎設施行業未來5年的發展仍有巨大的信心。近年來,全球汽車企業開始走向電動化、CTP等動力電池技術走向量產、更多高效的充電場站完成建設、新能源汽車成本逐漸下探、V2G技術距離量產越來越近……充電基礎設施行業的活力也將不斷提升。
在今年1月舉辦的第五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執行副理事長歐陽明高預計,在2025年之前,鋰離子電池和燃料電池相關技術都會全方位成熟,電動化拐點來臨;同時,新能源發電價格拐點也將到來。
億歐汽車預計,在2025年左右,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力逐步超越燃油車,充電基礎設施市場的發展期也將結束,正式邁向成熟階段。
因此,基於新能源汽車的良好發展前景,充電樁作為其配套補能設施也必將隨之成長,不管是出於主動還是被動。
新基建按下了加速鍵之後,充電樁的快速布局成為推動新能源車發展的關鍵因素,但它卻不是制約消費者購買的唯一原因。
(近期,億歐汽車正在推進《2020-2025中國充電基礎設施發展預期研究報告》,歡迎大家交流探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國家能源局發布充電設施標准體系項目表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2015版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標准體系項目表,指導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根據《關於明確電動汽車及充電設施管理有關部門職責分工的通知》相關要求,國家能源局開展了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發展相關工作,在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組織協調下制定了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相關標准,為推動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發展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為配合《關於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等產業政策的實施,推動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標準的實施,國家能源局結合我國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發展提出的標准化新要求和近年來的工程建設實踐。組織能源行業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對原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標准體系框架進一步梳理、優化和補充,形成《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標准體系項目表》。
D. 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發展現狀如何
E. 新基建猛葯:2020年投100億建60萬充電樁,平均每個樁1.7萬元
文/白楊
今天國家電網公布了「新基建」下充電樁的建設規劃,擬投資27億人民幣,建設新增7.8萬個充電樁,項目分布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湖南、青海等24個省(市),將涵蓋公共、專用、物流、環衛、社區以及港口岸電等多種類型。
新基建將推動充電數字化建設,將所有的充電樁資源納入網路,構建即時互聯的充電地圖,方便用戶能夠清晰了解最近可用的充電樁。在數字化運營上,提高充電樁的自我診斷自我上報能力也極為重要,這可以避免掉用戶趕到充電樁後,發現無法使用的烏龍事件。
在新基建的投資引導下,我國充電樁的數量和質量都會快速提升,這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而言,無疑是最大的利好。
但就扶持新能源汽車發展而言,在發展充電樁建設的同時,也應當加快能源結構的調整優化,促進汽車行業實現碳中和目標,切合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初衷。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新基建風口下,6300萬充電樁缺口待填補
[億歐導讀]?利好終於來了?
(製表人/億歐汽車分析員丁唯一)
資本市場也給出了直接的反饋。截至3月5日收盤,受政策支持的「新基建」板塊漲幅居前,充電樁板塊上漲3.52%。此外,在疫情之中,充電樁頭部企業特來電也順利完成了約13.5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可見資本對其作為頭部充電樁網路運營商的前景仍抱有樂觀的態度。
此外,新基建的到來將加速充電樁行業的洗牌期,新機遇將留給技術領先、運營積累深厚的企業。
新基建中的「新」代表數字化技術的加持。「新基建區別於傳統基礎設施的跑馬圈地,更加註重充電設施的運營平台建設,讓樁聯網、車聯網加快融合。」田波對億歐汽車表示。他認為,通過數據化推動充電設施更加智能、運維更加高效、安全更有保障,並以數字化推動充電設施的有序運營,有效提高運營效率。
未來,充電樁行業離不開大數據、5G等新技術和新領域的協同作用。新技術將有利於提升基礎設施的利用效率,提升充電樁的使用率直接提升了充電樁行業的盈利能力。
由於前期各自為戰的格局,充電樁共享化、通用化的意識淡薄,從而導致運營效率極低。因此,在新一輪的科技變革和產業變革中,充電樁的運營則已經不是單純的「建樁」,而是以「建網」的模式來運營,實現互聯互通。
所以,在行業持續發展的同時,也會加速行業的洗牌期,充電樁市場的集中化趨勢將初步顯現,頭部企業將在技術和市場規模上繼續佔得先機,市場中留給新玩家的位置寥寥無幾。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