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碰到發生災害怎麼辦
Ⅰ 新能源汽車起火怎麼辦
首先,第1步,我們在報警時需要告知汽車的品牌和型號。當新能源汽車一旦遭遇著火的情況,此時,我們在報警時一定要告知起火汽車的品牌和信號,幫助救援人員能夠快速了解該車的動力電池的型號和容量,以及車輛最高電壓和高壓線的走向,及時了解情況,避免發生錯誤。
第2步,新能源汽車起火後,需要我們立即切斷電源,當新能源剛剛起火的時候,在能夠斷電的情況下,我們一定要立馬切斷電源,並且將車鑰匙裝入信號屏蔽袋,並將帶子帶到距離汽車10米左右的地方。
第3步,當新能源汽車起火後,我們一定要注意防高溫、毒氣的侵襲,新能源汽車很容易起火,此時不僅要保護高電壓,同時還要注意起火後的溫度。燃油車起火後,燃燒溫度大約只有500℃,但是動力電池起火,溫度最高可達到1000℃。並且動力電池燃燒將會產生大量毒氣,比如氟化氫、氰化氫等。因此我們需要注意,一定要防高溫和毒氣。第4步,當動力電池著火之後,我們需要用更多的水而去滅火。其實對於許多人來說,一定聽說過,電路著火並不能用水,但是動力電池是個例外。動力電池滅火不是不用水,而是要用更多的水。新能源汽車的應急手冊當中,都有這樣一種情況,如果火勢較小,沒有蔓延到動力電池倉時,我們可以使用乾粉滅火器進行滅火。而當火勢過大時,需要用更多的水,因為動力電池在火災中會發生彎曲、變形、損壞,如果水量太少,有毒氣體就會大量滲出,此時也得注意現場可能引發的漏電情況,所以要盡量遠離車身。
第5步,密切觀察電池的情況,動力電池起火之後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很難被撲滅。現在的動力電池都是鋰電池,著火後需要24小時才能撲滅,冒煙表示電池內部仍處於高溫狀態且極易死灰復燃,所以必須密切觀察電池狀況。
Ⅱ 新能源汽車起火怎麼辦新能源汽車起火誰負責
新能源汽車起火誰負責,要看起火原因,起火事故的責任應該根據汽車本身質量、技術問題,還是車主人為因素來劃分。火災原因不同,相關責任人不同。
技術和質量缺陷
根據《產品質量法》規定,因產品缺陷造成人身或者他人財產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賠償。此外,根據《侵權責任法》、《民事訴訟法》等相關規定,不合格產品具有危險性,缺陷給消費者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人為因素
如果起火是消費者人為原因造成的,比如將易燃物留在車內,這種情況與汽車質量無關,責任自然與生產者和銷售者無關。另外,保險自燃險的保障范圍是汽車電器、線路等汽車系統的故障,或者是雷擊、火災等自然災害引發的火災。不包括人為因素。這時候事故的責任需要消費者自己承擔。
新能源車著火了怎麼辦?
1.起火後,能斷電的先斷電。
2.報警,並盡量提供有用的信息,如詳細地址、車型、動力電池類型、容量等。,報警時,以便消防人員制定相應的滅火方案。
3.火勢較小時,可以嘗試用乾粉滅火器撲滅。
4.動力電池可以用水撲滅,但需要更多的水。如果乾粉滅火器沒有撲滅,可以用大量的水來撲滅。如果沒有水,做好防火防毒措施,等待消防人員到來。
5.持續觀察電池的動態。動力電池不易熄滅,容易復燃,需要持續觀察電池的狀況。
@2019
Ⅲ 新能源汽車起火案例這么多,萬一遇著了怎麼辦
春夏是汽車自燃的高發期。近期,湖南長沙一輛理想ONE的前機艙發生著火事件,再次讓人們把目光聚焦在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上。
先來看看近年來的起火案例。
理想汽車至今的交付量約為7000輛,昨天(4月8日),其首輛車發生「自燃」。以此來算的話,理想ONE的著火概率是七千分之一!對於理想ONE著火,理想汽車內部當前的統一說法是前機艙「冒煙」。
截止到發稿,理想汽車對此事件的官方解釋仍舊停留在:經過現場檢測,車輛電池系統沒用出現問題。目前車輛已經移到安全區域進行檢測,有後續調查結果會及時發布。
新能源汽車發生「自燃」不是稀罕事兒,尤其對於造車新勢力企業而言。
舉些例子:2019年4月22日,西安的一輛蔚來ES8在某服務中心維修時著火!5月16日,上海嘉定區安亭鎮一居民小區,一輛蔚來ES8在充電時發生自燃。6月14日下午,一輛蔚來ES8在武漢市漢西建材市場停車場發生自燃。當時,蔚來汽車的交付量大概在1.75萬輛,以此計算,蔚來汽車的起火概率是六千分之一!比理想汽車起火的概率還要高一些。在隨後的6月27日,蔚來汽車宣布召回4803輛ES8電動汽車,原因是汽車搭載的電池包中模組設計可能存在起火隱患。此召回數量佔了交付量的四分之一還要多。
不僅蔚來、理想發生起火,就連特斯拉這種「教父」級別的新能源汽車也不例外,2019年4月21日,上海某小區地庫一輛特斯拉起火,並連帶燒毀多輛汽車。該事件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很多車主在找車位時都有意避開新能源汽車。3月8日,上海一輛特斯拉正在金橋充電站充電時突然著火。3月26日,特斯拉3在中國廣州某小區地下停車場,又發生燃燒事故。
此外,在過去的兩年內,威馬汽車、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力帆等新能源汽車都發生過起火事件。所以業內有人士調侃:有哪個新能源汽車品牌沒發生過起火?
顯然,起火成為了新能源汽車的最大安全隱患之一。
根據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發布的召回公告統計,在過去一整年中,2019年共12批次新能源車輛召回,召回33281輛,涉及企業有特斯拉、北汽新能源、蔚來、寶馬、奇瑞、宇通、金龍等9家車企,涉及因潛在自燃隱患而展開召回的共有6520輛缺陷車輛;因動力電池問題而召回的新能源汽車數量有6217輛。
2019年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總計為120萬輛,召回了33281輛,以此計算,約合每40輛新能源汽車中,就有一輛要被召回。多麼觸目驚心的數字!
如今,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保有量約為400萬輛,以後數量還會增多。當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新能源汽車,其安全問題必須引起重視。可是,畢竟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一旦自己遇到了新能源汽車著火事件,該怎麼辦?
第一、要說明的是,至今尚未發生一例電動汽車自燃起火之後造成的人員傷亡事件。專業人士指出,電動汽車從熱失控到明火燃燒的時間大概6-8分鍾,對於駕駛者而言,有足夠的逃生時間。
第二、當電動汽車發生起火,一旦發生機艙起火,千萬不要自己嘗試去滅火,應迅速撤離逃生,然後撥打火警電話求助專業的消防人員。切記,不能用水去為著火的電動汽車滅火!
第三、一定按照廠家要求去充電。當充電設備發生故障時,千萬不要繼續充電。
第四、當汽車發生自燃之後,找保險公司理賠、找廠家索賠。如果在索賠過程中遇到不能協商的問題而發生爭執,可以找當地媒體參與,或者通過微博微信求助。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2019年10月9日,《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發展局關於進一步規范新能源汽車事故報告的補充通知》正式出台。明確了新能源汽車發生冒煙、起火事故的上報規定及排查要求,也明確了新能源汽車質量問題出現後的主要責任方為汽車的生產者,也為更多新能源汽車召回提供了參考。同時指出,若存在缺陷問題,須配合缺陷調查、召回實施等相關工作。
這也就是說,國家監管部門已經有專門的立法來監督廠家對有安全缺陷的產品進行召回,交付到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安全性相對來說是有保證的。未來,新能源汽車必定是發展大趨勢。新事物在發展初期,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最關鍵是如何把問題解決好,只有這樣才能消除人們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焦慮」。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新能源電動汽車發生事故的時候,首先應該怎麼處理
新能源電動汽車發生事故的時候,個人認為首先要做的就是將車子的電源關掉,這樣是為了保證安全
Ⅳ 新能源車的電池在遭受撞擊後很容易「爆燃」,如何加強電池安全
當前,新能源汽車所使用的動力電池基本上是鋰電池。鋰電池是一種化學電池,它的充放電過程其實就是一種化學反應的過程。從結構上看,鋰電池主要包括電池外殼、電池正極、電池負極、電解液和電池隔膜。其中電池外殼主要起著保護電池內部化學物質的作用,而電池負極、電池隔膜和電解質都是會燃燒的,而且電解液的燃點非常低。在新能源汽車用車時,如果發生交通事故或者高速過坑、上馬路牙子等,都可能使動力電池包外殼受到劇烈的撞擊或擠壓。由於目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主要是圓柱電池和方形電池,電池外殼採用的是鋁殼或鋼殼。在電池包受到激烈撞擊或擠壓時,電池外殼很容易發生變形,出現內凹,從而擠壓到電池隔膜,甚至電池外殼會發生斷裂,直接刺穿電池隔膜,使電池內部出現短路,並造成易燃的電解質泄露。電池短路,會在瞬間釋放出大量的熱量,使電池升溫。當溫度達到電解液的燃點時,燃燒事故就發生了。因此,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在受到撞擊後,是非常容易出現爆燃的。要加強動力電池安全,避免電池因碰撞而發生爆燃,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1.加強電池防護。首先,新能源汽車應選用專屬平台作為車輛平台,避免繼續使用「油改電」平台,這樣,動力電池包的位置可以從後備箱等容易遭受撞擊的位置移到車輛底盤,以減少動力電池遭受撞擊的概率。2.注意安全駕駛。在行車時,駕駛人要注意安全駕駛,避免發生交通事故。不要輕易把車開上馬路牙子,車輛過坑時一定要減速慢行,避免車輛托底,使電池受損。3.使用軟包電池。軟包電池外面沒有鋁殼或鋼殼,即便發生燃燒也能迅速脹裂,可減輕電池燃燒事故的傷害。4.控制能量密度。當前,車企為滿足消費者對續駛里程的需求,紛紛使用高能量密度的電池作為動力電池。電池能量密度越高,內部就越不穩定,安全隱患也越大。因此,電池能量密度應予一定的控制。5.嚴把電池質量關。電池廠商一定要嚴把電池質量關,嚴禁將未充分認證的電池流入市場。一定要根據國家標準的要求,對電池進行浸水、擠壓、碰撞、穿刺、燃燒等安全試驗,並通過後才能進入市場。 @2019
Ⅵ 新能源汽車發生火災用什麼滅火器
新能源汽車發生火災用乾粉滅火器。動力電池對溫度比較敏感,目前鋰電池的工作溫度范圍為-20°C~60°C,環境溫度超過60°C時,有過熱燃燒、爆炸的風險,高溫天氣不要在陽光暴曬下充電,更不要在行駛後立即充電。電火不能用水滅,不過電動汽車起火不是不用水,恰恰相反,就要用更多的水!特別是動力電池在火災中彎曲、扭曲、損壞等情況,一定要用大量水來稀釋毒氣。如果起火的車里沒有人,滅火人員一定要拉開滅火的距離,這個距離至少距起火車輛10-15米之外。 新能源汽車避免起火方法 1、科學充電。 多項試驗證明,頻繁的過充過放會導致電池的熱穩定性變差,給電動車埋下自燃的種子。而過去的數據也表明,19%起火是在充電過程中發生的,而且很多行駛或者靜態起火的新能源汽車,存在剛充完電的情況。 2、避免暴曬下充電。 動力電池對溫度比較敏感,目前鋰電池的工作溫度范圍為-20°C~60°C,環境溫度超過60°C時,有過熱燃燒、爆炸的風險。高溫天氣不要在陽光暴曬下充電,更不要在行駛後立即充電;充電時盡量選擇陰涼通風的環境,太過悶熱的環境下充電,會破壞電池和減少充電器的壽命。 (圖/文/攝: 問答叫獸) 蔚來EC6 小鵬汽車P7 MARVEL R 嵐圖FREE 奧迪A4L Model Y @2019Ⅶ 新能源汽車起火怎麼辦
新能源汽車起火大部分是由於電池超溫或電路發生問題導致的。新能源汽車起火必須使用滅火器或立即叫消防車來救火。假如火勢剛起在可以關閉電源的情況下一定要立刻關閉電源而且也要將車鑰匙裝進信號屏蔽袋並將袋子置放到距離車子十米之外的地方。如果新能源汽車起火報警時一定要告訴消防員起火車輛的品牌和型號以便救援人員快速掌握車輛動力電池的類型和容量、車輛的最大電壓以及高壓線的走向等。在很多人的記憶中電路著火時不能用水但動力電池是特例。不是不用水滅火而是需要大量的水來代替。
Ⅷ 新能源汽車發生碰撞事故怎麼施救
1、如果發生車輛碰撞事故,損失金額不大且雙方對責任沒有爭議的,首先應該盡量對現場拍照後先行轉移到不影響他人通行的地方,避免造成交通堵塞。之後應立即向交警報警和向保險公司報案,由交警按簡易程序出具事故責任認定,由保險公司對車輛損失進行定損。在車輛修理或進行治療後,再根據交警認定 的責任進行處理賠償。
2、如果雙方對事故責任或原因有爭議的,應保護好現場並用時報警並向保險公司報案。由交警按一般程序進行事故責任認定,由保險公司對車輛損失進行定損。在車輛修理或進行治療後,再根據交警認定 的責任進行處理賠償。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八十六條
機動車與機動車、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在道路上發生未造成人身傷亡的交通事故,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在記錄交通事故的時間、地點、對方當事人的姓名和聯系方式、機動車牌號、駕駛證號、保險憑證號、碰撞部位,並共同簽名後,撤離現場,自行協商損害賠償事宜。當事人對交通事故事實及成因有爭議的,應當迅速報警。
Ⅸ 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該如何解決
我認為新能源汽車最大的安全問題,就是在汽車防火方面,電池的容量越大,就代表它本身的能量就越大,對於新能源的車企來說,他們在防火方面也做了不少功課,下面筆者就主要以防火安全問題,來做一下詳細地解答。
對於新能源來說,電池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不少車企也有自己專屬的技術,有的車企是在電池起火之前就將它滅掉,而有的車企是控制熱量排出電池包,其根本上都是在保護電池,不讓電池起火,增加新能源汽車的安全。以上是我對新能源汽車電池安全的理解,大家還對哪些新能源汽車有興趣,可以在下方留言,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他們的電池技術。
Ⅹ 新能源汽車起火怎麼辦
【太平洋汽車網】如果火勢較小,沒有蔓延到電池倉,可以用二氧化碳或ABC乾粉滅火器。火勢一大,就需要用更多的水,因為動力電池在火災中會發生彎曲、變形、損壞,如果水量太少,有毒氣體就會大量滲出,此時也得注意現場可能引發的漏電情況,所以要盡量遠離車身。
電池起火後還有一個特點,那便是很難被撲滅。電動車的電池,往往都是鋰電池,很多電動車品牌應急救援手冊都會告訴你,電池著火可能需要24小時才能完全撲滅,冒煙表示電池內部仍處於高溫狀態,必須監控直到電池不再冒煙之後一小時以上,因為電池極易死灰復燃。
如果火勢剛起,在能夠斷電的情況下,一定要立馬斷電,並且還要將車鑰匙裝入信號屏蔽袋,並將袋子放置到距離車輛10米以外的地方。最後,需要指出的是,2019年10月9日,《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發展局關於進一步規范新能源汽車事故報告的補充通知》正式出台。
明確了新能源汽車發生冒煙、起火事故的上報規定及排查要求,也明確了新能源汽車質量問題出現後的主要責任方為汽車的生產者,也為更多新能源汽車召回提供了參考。同時指出,若存在缺陷問題,須配合缺陷調查、召回實施等相關工作。(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陳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