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2018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

2018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

發布時間: 2023-01-10 21:08:29

『壹』 慘不忍睹!北汽新能源7月銷量暴跌83%,累計下滑78%!

電動知家消息,8月12日,北汽藍谷(600733)披露子公司北汽新能源2020年7月份產銷快報,今年7月北汽新能源產量為1121輛,同比下滑71%;銷量為2009輛,同比下滑83%。1-7月,北汽新能源累計產量為9574輛,同比下滑36.91%;累計銷量為1.67萬輛,同比下滑78.49%。如此數據可謂慘不忍睹!

當前,北汽新能源可謂是四面楚歌,不僅要面對外資車企特斯拉的強勢碾壓,還要應付國內合資、自主等強力對手的圍攻,同時還要面對新能源汽車補貼急劇大幅退坡導致市場信心不足產生較大市場波動的壓力。現在的北汽新能源,在新能源市場步履維艱,破局之路任重而道遠。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貳』 2018新能源銷量直線上升,汽車總銷量卻不容樂觀,下滑在哪兒

目前來看,國家還是力推這個行業的,而且油價不是又漲了!所以新能源會很可觀。

『叄』 新能源車首月銷量大幅下滑,比亞迪與北汽跌幅過半

很明顯,2020年的開局並不友好。不過,由於諸多不可抗拒的因素,多家車企銷量出現下滑實際上也在預料之內。中汽協表示,1月車市正值汽車市場淡季,再加上12月營銷活動的透支市場,導致1月客流減少,汽車市場需求量下滑,新車的交付量也將進一步下降。此外,由於疫情的持續蔓延,車企延長復工將導致汽車產量和銷量的下滑,不過中汽協也認為,目前是汽車銷售的真空期,疫情對整體車市的影響還是很有限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肆』 2018新能源汽車榜

比亞迪秦Pro;2.日產軒逸純電;3.謳歌CDX混動版;4.威馬EX5;5.北汽新能源EU5

『伍』 一季度汽車銷量下滑42.4% 中汽協擔憂需求端受損

一季度各車企銷量情況統計

整體來看,第一季度各品牌銷量下滑幅度為30%-55%。日系車銷量跌幅小於美系、韓系汽車企業,一汽-大眾銷量下滑30%左右,跌幅小於多數合資品牌,豪華品牌的市場表現也要好於主流合資品牌。吉利、長城、比亞迪多個自主品牌的跌幅則超過40%,市場表現不及合資品牌,這與中汽協公布的數據相符。

合資品牌跑贏大盤

具體來看,豐田等日系品牌延續了近兩年的強勢表現。豐田一季度在華銷量超過27萬輛,同比下滑22.2%,是跌幅最小的汽車品牌之一。一季度,另外兩大日系品牌本田、日產的銷量下滑幅度要大於豐田。本田在華合資公司之一的東風本田因為總部位於武漢市,因而產量受影響較大。不過,東風本田銷量跌幅甚至要小於廣汽本田。本田一季度銷量為22.2萬輛,同比下滑33.8%,東風本田銷量則同比下滑31.5%。

東風日產(含東風啟辰銷量)一季度銷量同比下滑40.4%,3月銷量55424輛,同比下滑46.7%。但馬自達一季度的市場表現頗令人意外。馬自達1-3月在華銷量為3.6萬輛,同比下滑30.7%,跌幅要小於本田以及日產兩大品牌。

相比於日系、德系品牌,美系車以及韓系車銷量下滑更為嚴重,跌幅均超過40%。通用汽車旗下別克、雪佛蘭兩大品牌第一季度銷量分別同比下滑42.5%、54.7%。同期,現代汽車全球銷量為901000輛,同比下降12.5%,其中中國市場同比下滑51.1%。

上汽通用的銷量早在2018年下半年便出現下滑。按照其去年發布的產品規劃,2019-2023年,上汽通用將推出總計60款以上全新或改款車型,其中包括9款國產插電混動或純電動車,覆蓋轎車、SUV和豪華車等主流細分市場。2019年,新車型的上市暫未能扭轉上汽通用的下滑趨勢。

豪華品牌中,德系豪華車三強BBA(賓士、寶馬、奧迪)正在加快市場恢復。賓士1-3銷量為13.9萬輛,同比下滑20.3%。同期,寶馬銷量為11.6萬輛,同比下滑31%。一汽-大眾奧迪3月銷量40488輛,同比下滑月20%,其一季度銷量為113033輛。

「在中國和韓國,我們的經銷商完全開業,我們看到那裡的需求在大幅增長,這給了我們信心。」戴姆勒集團在公布一季度業績時表示。中國是賓士寶馬奧迪這三大豪華品牌銷量最大的單一市場。

豪華品牌第二梯隊中,雷克薩斯一季度售出2.8萬輛,同比下滑27.5%。雷克薩斯的混動車型依舊受到市場追捧,1-3月銷量為10351輛,占總銷量的36.9%。另外,雷克薩斯3月銷量佔去年同期的92%,整體銷售已逐步恢復正常。

去年,凱迪拉克是國內銷量僅次於寶馬、賓士、奧迪的第四大豪華汽車廠商。今年一季度,凱迪拉克的銷量為2.7萬輛,跌幅則達到40%。沃爾沃銷量雖不及另外兩家競爭對手,但其跌幅比大多數品牌表現更優秀。沃爾沃3月銷量9560輛,同比跌16.2%,一季度20780輛,同比跌30.5%。

此外,由於國產Model3等車型的推動,特斯拉一季度市場超出預期。4月3日,特斯拉宣布2020年第一季度生產了近10.3萬輛電動車,交付了約8.84萬輛,這是特斯拉有史以來數據最亮眼的第一季度。乘聯會數據顯示,一季度,特斯拉在中國市場銷量已經超過1.8萬輛。

多家自主品牌銷量腰斬

相對於合資品牌與豪華品牌,自主品牌的情況較為嚴峻。吉利汽車在4月7日公布2020年3月及第一季度銷量數據。吉利汽車3月總銷量為73021輛,環比增長245%,同比下滑41.4%;今年第一季度總銷量為206027輛,同比下滑43.8%。2020年年初,吉利將2020年銷量目標定為141萬輛,目前已完成15%。

長城汽車也於4月9日公布了旗下哈弗、WEY、長城、歐拉四大品牌的具體銷量,情況同樣不樂觀。銷量主力哈弗品牌一季度銷量同比下滑48.45%,高端品牌WEY則下滑62.8%。整體來看,長城汽車一季度銷量同比下滑47.04%。

第一梯隊的三家自主中,長安汽車的市場恢復不錯。3月長安中國品牌汽車銷量為11.4萬輛,同比下滑26.2%。

海馬、比亞迪汽車一季度銷量同比下滑近50%。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比亞迪的總銷量大幅下滑,但得益於宋Pro等新車型的上市,比亞迪燃油車SUV一季度銷量同比增長77%。海馬汽車車型較為單一,一季度銷量為2591輛,同比下滑49.12%。

與上述幾大品牌相比,江鈴汽車一季度銷量下滑31%。據了解,江鈴是國內最大的救護車生產商,疫情期間,江鈴收到大量救護車訂單,帶動了整體銷量。截至3月底,江鈴汽車累計收到4500輛救護車訂單,這些救護車主要基於江鈴旗下車型福特全順打造。

在大多數品牌銷量大幅下滑的同時,一汽集團兩大自主品牌均實現增長,其中紅旗品牌一季度銷售整車25001輛,同比增長87.4%;奔騰品牌終端零售22006輛,同比提升12%,而兩者大幅增長的原因在於去年基數較低。

同樣因去年基數較低而保持銷量增長的還有新造車企業蔚來汽車。3月份,蔚來品牌整體交付量達1533輛,同比增長11.7%;一季度總計交付3838輛,超出其2019第四季度財報定下的3400~3600輛的目標。

更多的自主品牌如奇瑞、廣汽傳祺等,暫未公布3月份銷量。此前,考慮到疫情影響,不少車企已經下調了今年的銷量目標。3月中旬,長城汽車將2020年的目標銷量從此前的111萬輛下調至不低於102萬輛,凈利潤目標也從此前的47億元下調至不低於40.5億元;廣汽集團也調整今年汽車銷量預期目標,由原來增長8%降至增長3%左右。

新能源汽車降幅最大

新能源汽車產銷表現也明顯好於上月,環比增速迅猛,同比降幅比2月有所收窄,但仍然下降幅度最大。

3月,新能源汽車產銷(不含特斯拉)分別完成5.0萬輛和5.3萬輛,環比增長3.8倍和3.0倍,同比下降56.9%和53.3%。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8萬輛和4.0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8.5%和55.6%;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萬輛和1.3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0.2%和44.1%;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8輛和36輛,其中產量同比增長5.6%,銷量與同期持平。

1-3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5萬輛和11.4萬輛,同比下降60.2%和56.4%。在新能源汽車主要品種中,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同比降幅繼續呈較快下降。

中汽協稱,隨著復工復產狀況的好轉,國內汽車市場當前主要矛盾體現在消費市場的需求亟待恢復和提振,消費端恢復還比較困難。據有關消息顯示,多個行業發生了中小企業被迫關停的情況,嚴重影響從業人員的收入,導致汽車消費能力受損。此外,隨著海外疫情的加劇,外向型出口企業面臨3個月到半年的停工,員工收入下降,也將影響汽車消費。

中汽協表示,僅僅考慮國內因素影響,下半年汽車行業應該可以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但仍難以彌補一季度和上半年的損失,今年汽車銷量或成負增長。「下半年汽車行業的銷售水平有望恢復或超過去年同期,但仍將受到海外疫情防控進展的不確定因素影響。」中汽協稱。

目前,多地出台了刺激汽車消費的政策,大部分都涉及到新能源汽車。另外,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延遲兩年退出,這些政策將對未來新能源汽車消費產生影響,但效果預計到下半年才能顯現。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陸』 2018汽車銷量排行榜

據乘聯會提供的全國汽車產銷數據顯示,2018年12月份全國轎車共銷售1,096,378輛,在2018年最後一個月依舊突破了百萬輛,環比增長7%;同比仍保持下降趨勢,較去年同期下降16.9%。總體來看,2018年全國轎車累計銷量11,166,659輛,呈現負增長,同比增速-4.0%。同期,車質網接到車主針對轎車的有效投訴3682宗,環比和同比分別上漲12.3%和9.1%。

本月「變速箱異響」、「變速箱頓挫」投訴量依舊高居榜首,相關投訴均超過200宗。「發動機故障燈亮」問題本月躍升至故障問題的第二位,投訴量同樣超過200宗,環比增長超1倍,投訴主要來自於長安馬自達昂克賽拉車型。此外,「車身生銹」問題雖然投訴量略有下降,但依舊保持在高位,包括其在內共有9個故障點的投訴量超百宗。去除投訴人自願申請撤訴的信息後,2018年12月TOP30轎車銷量投訴量排名如下:

本月,別克君威首次入選TOP30榜單,盡管排名不高,但卻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12,662輛的成績也創造了君威車型有史以來月銷量的最高紀錄。連續4個月月銷量破萬,也助君威在2018年實現了銷量突破,2018年累計銷量突破10萬,較2017年增長62.9%。從其近一年的銷量走勢圖來看,總體呈現出逐步走高態勢,很顯然已經進入一個穩定的上升通道。距離全新一代君威上市1年半之際,2019款君威於2018年12月底正式推出,新車在配置方面有所提升,結合目前君威車型不錯的終端優惠,2019年君威有望延續漲勢。當然,前提是要保證穩定的質量口碑,就其近一年的月投訴量表現來看,暫時較為穩定,並未出現過較大的波動。

『柒』 41家車企3月銷量一覽:自主品牌回暖明顯,新能源車企持續走跌

根據中汽協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我國汽車銷量為143萬輛,同比下滑43.3%;今年一季度累計銷量為367.2萬輛,同比下滑42.4%。其中,乘用車銷量同比下滑48.4%,跌至104.3萬輛;一季度累計銷量同比下滑45.4%至287.7萬輛。盡管3月銷量仍以「跌」字當頭,但相較於受疫情「冰封」的2月,已有明顯回暖跡象。

從目前已公布3月份及一季度銷量數據的41家車企(品牌)來看,自主品牌銷量普遍好於合資品牌,如一汽集團紅旗、奔騰一季度產銷量均實現同比增長,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及長安馬自達等合資車企無論是3月還是一季度產銷跌幅皆超五成;但同時,新能源汽車普遍下滑的態勢依然不容忽視,比亞迪新能源、北汽新能源以及江淮新能源均持續下滑。具體情況如下:

圖片來源:東風悅達起亞

但就東風悅達起亞官方數據顯示,3月份其全系終端銷量達到1.8萬輛,同比下滑43.7%;第一季度中累計銷量為4.3萬輛,同比下滑48.3%。

二十、蔚來:一季度共交付3,838輛新車

根據蔚來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蔚來累計交付3,838輛。其中,1月交付量為1,598輛;2月受疫情影響,交付量為707輛;3月為1,533輛新車,同比上漲11.7%,環比上漲116.8%。

縱向來看,自2018年6月開始交付以來,蔚來累計交付3.6萬輛,其中,ES8共交付2.1萬輛,ES6交付1.5萬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捌』 簡述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

在國家及地方政府配套政策的支持下,如今我國新能源汽車實現了產業化和規模化的飛躍式發展。201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僅0.8萬輛,佔全國汽車產量比重不到千分之一;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已達到79.4萬輛,佔全國汽車產量比重超過2.7%。2018年第一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15萬輛和14.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56.9%和154.3%。至於未來發展趨勢,新能源汽車產銷將持續快速增長,預測市場規模將達萬億。

『玖』 風暴眼|新能源車暴漲,「平價」特斯拉才是真鯰魚

出品:鳳凰網《風暴眼》

2021年上半年過去了,還記得曾經在上海車展轟動一時的特斯拉車頂維權女車主嗎?她還在想辦法拿到事發前的「完整數據」。

在得到加拿大另一位車主所分享的、比自己多了14頁的數據後,她說,但「我們都沒有制動踏板這一項關鍵數據」。

事件尚未水落石出,但並沒有妨礙上半年特斯拉在中國拿出一份漂亮的銷量數據。根據乘聯會的數據,1-6月特斯拉在華銷量超過13萬輛,接近去年全年的總量(14.8萬輛)。

2021年上半年,特斯拉繼續祭出殺手鐧,Model 3又降價數次。並在7月8日,發布了大殺四方的低配Model Y售價,即國產Model Y標准續航版,單電機、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電池續航里程為525km,僅售27.6萬。

一時間,特斯拉官網癱瘓。消息稱,訂單排到10月份。

「雖然我不買,但會推薦別人買」,一位不喜歡特斯拉的 汽車 發燒友如是說。因為,「單純從這個價位看,特斯拉純電SUV還沒有強的競爭對手。」

去年,Model 3在北京、上海和深圳成為最暢銷的車型,而且電動燃油通吃,當時理想 汽車 創始人稱之為「滅頂之災」,「一輛445公里續航的車干翻了一切」。

今年的市場數據證明,並沒「滅頂之災」,與去年不同的是,今年整個新能源車市場都在經歷暴漲的狂歡。相比之下,特斯拉的增速反而沒有跑贏大盤。

根據中國 汽車 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最新數據,今年1-6月新能源 汽車 銷售120.6萬輛,是去年同期的3倍。更為重要的是,其中乘用車銷量達114萬輛,在乘用車總銷量的佔比已經達到了12%,這是一個 歷史 性的數據。

過去四年,新能源車市場從未有如此盛況。

2017年,主管 汽車 的三部委在規劃中提出,「到2020年,新能源 汽車 年產銷達到200萬輛」。2018年,中國新能源銷售125.6萬輛,同比增長61.7%,勢頭還算不錯,但基本靠補貼;到了2019年,在退補的打擊下,新能源車銷量只完成了120.6萬輛,反而下滑了4%;盡管2020年因為疫情延緩了退補,也只完成了136.7萬輛,距離200萬輛目標相差很遠。沒想到今年才過了半年,就達到了120萬輛。

中汽協表示,預計2021年新能源 汽車 銷量為240萬輛,同比增長76%。

中汽協副總工許海東解讀,「供給和消費兩端都有增長預期。同時,雙積分核算門檻提高也要求生產廠家提供更多新能源 汽車 。」

官方的解釋太理論,從各家車企細節看,答案也許更形象。因為不光市場總量爆發,格局也與以往大不相同。

北汽沉沒,比亞迪逆襲

在補貼豐厚的時代,北汽和比亞迪是南北兩家各自認為是第一的車企,前者稱其為「純電動車第一」,後者則主張「新能源車第一」。

2018年的高光時刻,北汽新能源純電車銷量達到15.8萬輛,比亞迪新能源車銷售22.7萬輛。

之後隨著2019年補貼退坡,2020年疫情導致運營車輛縮減,北汽新能源開始斷崖式下跌,甚至徹底的沉沒。2020年,銷量直接跌到2.59萬輛,2021年上半年,繼續跌到6959輛。回過頭來,行業猜測,北汽新能源過去的銷量里可能含運營車的「水分」偏高。

「2020年,在20萬級別的國產特斯拉的對比下,原來北汽、上汽、吉利那些自主電動車退補後性價比太低了」,行業分析認為,盡管不是同價位,但是頻繁降價後的特斯拉輸出了降維打擊。

「有的消費者乾脆直接加幾萬升級買特斯拉了,尤其是北上廣因為牌照買車的消費者。」還有部分消費者因為特斯拉降價,對未來的新產品持較高預期,選擇持幣待購。特斯拉的銷量有大約80%來自消費力較強的北上廣深等特大城市和大城市。

總之,2020年,不斷降價的特斯拉給退補後的中國市場上了痛苦的一課。

「上海給特斯拉獨資建廠開綠燈,影響太大了」,行業協會的專家私下告訴鳳凰網 汽車 ,此舉只看到地方利益,沒有兼顧到對整個行業的沖擊。

2021年,窮則思辨,一些品牌開始崛起。

在價格的壓力下,顯然自產電池的比亞迪要抗打一些。在微跌中堅持兩年後,今年6月迎來逆襲。以月銷40116輛的成績,成功超過特斯拉,奪回了新能源銷量第一的位置。其中,DM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和EV純電動車型雙雙突破 歷史 記錄。

比亞迪的崛起,主要是靠採用刀片電池的漢成功熱賣。今年前6月,比亞迪新能源的銷量累計約15萬輛,而漢則累計銷量超9萬輛,已經成為比亞迪的主要支撐。目前,比亞迪單車售價已經突破15萬。

「我覺得不是沒有市場,是沒有一個特別好的產品解決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這是去年年底時任比亞迪 汽車 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的趙長江,對當時高端和低端「兩頭熱」的新能源 汽車 市場分析。

去年年底,上汽通用五菱的低價電動車和特斯拉的中高端車,讓整個新能源市場呈現「兩頭熱」現象。僅過半年,新能源 汽車 市場有了全新的格局:更便宜的特斯拉直扎大眾市場,腰部企業別無選擇,只能放手一搏。

15萬級的大眾新能源 汽車 市場,在今年有了明顯的復甦,新能源 汽車 「兩頭熱」的現象已經悄然改變。

除了比亞迪外,廣汽埃安新能源也在該細分市場有了明顯的突破。數據顯示,廣汽埃安新能源今年前5月銷量為34329輛,其中補貼後13.96萬-20.58萬的AION S車型,今年前5月累計銷量為24536輛。

五菱又出神車?

「原來的自主品牌新能源車,要麼升級,要麼低價」,新能源行業分析認為。

比亞迪、廣汽埃安等屬於前者,上汽通用五菱則屬於後者。

在五菱MINI上市前的吹風會上,彼時他們已經在柳州政府全方位的支持下,取得區域成功,正擔心柳州模式是否能在全國復制。

事實證明,柳州政府支持不是必須的,價格才是王道,僅憑五菱宏光MINI EV一款車型就拯救了一個品牌。

曾經,占據新能源 汽車 銷量半壁江山的低價電動車被監管打壓,在政策的調整下,該細分市場的巨大的升級需求正快速釋放。五菱宏光MINI EV等的爆紅,承接了這種需求,正規軍的參戰,顯然具有高舉低打的優勢,因此有更多的車企加入該細分市場的競爭。

在五菱宏光MINI EV的帶動下,長安 汽車 也在去年年底推出2.98萬起的奔奔EV國民版。數據顯示,長安 汽車 今年前5月的新能源銷量為22879輛,其中奔奔EV的銷量為22793輛,低價電動車依然成為長安新能源的支撐。

目前,哪吒、零跑和長安 汽車 紛紛推出低價電動車,並且均處於單月銷量暴漲狀態。此外,上汽乘用車推出的10萬以下的電動車科萊威,單月銷量也處於TOP10之列,並且也處於暴漲階段。

大眾ID系列在華水土不服?

當然,特斯拉並不是高枕無憂,在歐洲,他們已經遭遇了大眾ID家族的阻擊。只是在國內市場,ID家族還沒有玩轉。

據EV Sales網站公布的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數據顯示,5月份全球銷量第一為特斯拉,銷售了6.03萬輛,第二名為比亞迪,銷售了3.17萬輛,第三名為大眾,銷售了2.92萬輛。並且,在今年1-5月的銷量中,大眾以11.88萬輛的成績,同樣躋身第三位。

大眾電動車的快速增長,主要依靠歐洲市場。目前,大眾ID系列在歐洲單月銷量近 8000台,已經成為歐洲最暢銷電動 汽車 。

大眾要想進一步縮短與特斯拉之間的差距,必須拿下中國市場。

目前,大眾在中國已陸續推出ID.4和ID.6系列車型,但是效果並不明顯,5月份南北大眾兩款ID.4電動 —ID.4 X和ID.4 Crozz,合計銷量為1213輛,相比4月份還少了200 台。

ID.6成為大眾提升銷量的關鍵。因此,在今年6月18日,上汽大眾ID.6X以23.98-33.58萬元(補貼後)上市,被認為將扭轉局面。

可是,在7月5日,ID.6X的兄弟車型——一汽-大眾ID.6 CROZZ公布價格後的第三天,特斯拉推出了Model Y標准續航版車型,價格下探到27.6萬。

顯然,特斯拉Model Y標准續航版的價格是有意為之,針鋒相對的貼身肉搏即將在下半年展開,一個想贏,一個輸不起,中國成為大眾與特斯拉較量的關鍵戰場。而平價版Model Y到底有多大殺傷力,也將在下半年揭曉。

造車新勢力兩極分化

蔚來6月銷售8083輛,同比增長116.1%;理想 汽車 銷售7713輛,同比增長320.6%;小鵬 汽車 銷售6565輛,同比增長617%。造車新勢力前三強仍是蔚來、理想和小鵬 汽車 三家。從數據可以看出,理想 汽車 和蔚來兩者的差距並不大,而小鵬 汽車 和理想 汽車 的增長十分迅猛。

在國產ModelY未上市之前,「蔚小理」跟特斯拉之間尚存一條SUV車型偏好帶來的護城河。當這款27.6萬的特斯拉SUV來襲,會對新造車第一梯隊產生多大影響猶未可知。

造車新勢力第二梯隊明顯不同。緊隨小鵬 汽車 之後,哪吒 汽車 6月銷售了5138輛,同比增長536%;零跑 汽車 銷售3941輛,同比增長893%。一個比一個猛。

哪吒和零跑的爆發,秘密很簡單。

去年6月零跑 汽車 推出售價6.58萬元起的零跑T03車型,10月份又推出價格5.98萬起的零跑T03 400輕享版,從此零跑 汽車 的銷量快速攀升。同樣,目前支撐起哪吒 汽車 銷量的也是一款5.99萬元起的A0級車型。

正如前文所說,哪吒 汽車 和零跑 汽車 銷量的增長,主要依靠低價小型車,這和售價30多萬的理想 汽車 有著明顯的區別。造車新勢力第一陣營主要以中高端市場為主,而第二陣營卻以低端市場為主。

總體來說,今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 汽車 市場的格局已經與去年大為不同。

特斯拉與大眾的競爭已經正式擺上檯面,傳統車企比亞迪、廣汽埃安新能源在大眾新能源消費市場已經展露出很好的勢頭。低端市場中,因五菱宏光MINI EV的成功,正吸引長安 汽車 、哪吒 汽車 和零跑 汽車 等品牌效仿。造車新勢力「蔚小理」組合依然牢固,第二梯隊的哪吒和零跑正以低價電動車意圖闖出一條新路。而學習新造車的極狐、嵐圖、智己、極氪等傳統車企新品牌還要等子彈飛一會。總之,在消費升級、產品迭代的影響下,每一個細分市場的競爭都越來越激烈。

當然還有一些企業,暫時落後。除了前文提到一落千丈的北汽藍谷,6月自主銷量的一哥吉利缺席了新能源市場的TOP10,吉利在新能源細分市場量小勢微,距離吉利兩個藍色目標的實現差距較遠。

結語:

2020年,在被問到國產特斯拉降價會造成什麼影響時,時任工信部部長、現任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會回答說,「短期內無疑會給國內的其他新能源 汽車 企業帶來一定的壓力和挑戰。但是從長遠來看,這也是我們新能源 汽車 產業發展的一個機遇,壞事有的時候能變成好事,可以倒逼我們的 汽車 企業……加快戰略的轉型,……總而言之,一條鯰魚可能把整個一池水攪活。」

而上一次他提到「鯰魚」理論是2015年。當時政府選擇開放一些新能源造車指標,吸引新勢力加入,「我們希望能夠放幾條鯰魚進來,把這池水攪活。」

如今看來,雖然第一批鯰魚「蔚小理」都沒有「分配」到資質,而是各自解決,也沒有形成太大的市場影響,但是確實暫時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蔚來 汽車 的用戶學尤其被很多傳統車企學習。但是不斷降價的特斯拉所形成的壓力,已經讓豪華陣營、新造車和大眾、比亞迪等品牌都感受到了,顯然更符合鯰魚的人設。

『拾』 新能源汽車熱銷排行榜

基於EV Sales博客提供的數據,對2019年全球市場電動汽車(乘用車,包含純電動車EV和插電式混動動力車PHEV)銷量進行統計,結果如下:

5、上海五菱寶駿/E系列

上海五菱寶駿/E系列主要為寶駿E100。寶駿E100是上汽通用五菱旗下寶駿品牌首款新能源汽車。寶駿E100車身長寬高尺寸分2488/1506/1670mm,軸距1600mm,轉彎半徑僅為3.7m,整備質量為840kg。

熱點內容
帝豪車擋泥板多錢715 發布:2025-02-04 00:34:15 瀏覽:331
百萬豪車結婚現場 發布:2025-02-04 00:34:03 瀏覽:818
老邊溝大石湖房車露營基地 發布:2025-02-04 00:33:11 瀏覽:100
鄭州到海拉爾自駕游攻略 發布:2025-02-04 00:32:36 瀏覽:619
對稱的圖形車標豪車 發布:2025-02-04 00:32:27 瀏覽:65
4399皮卡堂輔助器下載手機版 發布:2025-02-04 00:18:11 瀏覽:685
2008年的輝騰二手車價格 發布:2025-02-04 00:11:47 瀏覽:150
什麼商務車更好 發布:2025-02-03 23:58:13 瀏覽:663
成都一海南自駕游攻略2015 發布:2025-02-03 23:53:34 瀏覽:756
遵義到重慶江北機場商務車咨詢電話 發布:2025-02-03 23:49:27 瀏覽: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