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純電動汽車政策2019
① 北京2萬個新能源指標來了,這幾個國產電動車的優惠政策特豪橫!
近日,北京市交通委透稱,8月1日-8月20日將面向「無車家庭」一次性增發2萬個新能源小客車指標,符合申請條件的家庭可在本月20日前,通過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信息系統網站在線提交申請。按照家庭積分規則排序在前2萬的家庭,經資格審核通過後,最早可於10月1日獲得指標。
此次北京擬新增2萬新能源指標目的很明顯,一方面是為了拉動消費,穩定經濟,算是刺激消費的「短期政策」。另一方面,雖然說家庭指標比個人指標更容易獲得,但是對每個家庭成員而言,如果獲得了指標,就意味著十年內不能以個人身份再次申領指標。也就是說,2萬個指標可能減少16萬個新能源汽車的目標消費者。
與近50萬人排隊相比,雖然2萬個指標只能解決一小部分人的需求,但對於新能源車企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蛋糕。因此,各家新能源汽車廠商此時推出相應的優惠購車政策,各品牌間積極的競爭,更容易讓消費者獲得真正的實惠,因此,對於有幸「中獎」的消費者來說,眼下也正是買新能源車的好時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② 國家對純電動車的補貼政策
2018年國家對純電動乘用車標准補貼最低為 1.5 萬元,最高為 5 萬元,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混合動力)補貼為 2.2 萬元。補貼計算公式為:單車補貼金額 = 里程補貼標准 × 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調整系數 × 車輛能耗調整系數。單位電池電量補貼上限不超過 1200 元/kWh。
(2)北京純電動汽車政策2019擴展閱讀:
2018年2月13日,財政部在其官網上正式發布由四部委聯合起草的《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
政策解讀:
第一,續航更長補貼更多。相比2017年純電動車只有2萬元、3.6萬元、4.4萬元3檔,2018年的補貼政策明顯分得更細,從最低150km的續航到最高400km的續航一共細分了5檔,每50km的續航補貼差額達到了1萬元,這明顯將更加有利於激發車企研發更高續航的車型。
第二,純電續航低於150km車型取消補貼。2018年新政策對純電動的補貼門檻明顯提高了,要求純電動車續航不低於150km,換句話說相當於純電續航低於150km的車型將不再獲得補貼。
③ 北京黃牌電動車最新政策
經登記上牌方可上道路行駛;不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動自行車,須申領臨時標識(即橙色臨牌),並設置3年過渡期,過渡期滿後,不得上道路行駛。而在2019年5月1日後,所購買的電動自行車需在《北京市電動自行車產品目錄》內才能申領電動自行車號牌。截至2019年4月30日超標電動自行車臨時標識最後的申領時間為止,北京共發放了214萬張電動車臨時標識。這意味著,今年11月1日,將有200多萬輛橙色臨牌電動車無法上路行駛。根據規定,如果電動自行車在過渡期滿後繼續上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先予扣留電動自行車,並對駕駛人處1000元罰款。累計刪除不合規車型209款。電動自行車產品目錄是動態調整的。今年以來,北京市已累計刪除不合規車型209款,對30款不合格車型涉及的17家企業進行約談、整改。
北京的電動車新規是電動車「新國標」在地方的落地延伸。「新國標」於2019年4月15日起強制執行,嚴格限定電動自行車的整車重量,要求整車重量不得超過55kg,大於55kg的電動車統一按照電動摩托車管理,且均需要進行3C認證。此外,電動車功率不能超過400W;電動車的時速不得超過25KM;禁止安裝遮陽傘、擋風被,強制安裝腳蹬。
北京電動車沒白牌將禁止上路!否則扣車、罰款1000元。此後,各地陸續出台過渡政策。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將過渡截止日期設定為2021年,山東、江西、廣西等地的過渡期陸續在2022-2024年截止。
在我國,兩輪電動車保有量超過3億輛,特別是在快遞、外賣等領域,電動自行車保持了極高的行業滲透率和覆蓋率。4月28日,深圳市開啟了超標電動車置換及電池綠色回收試點。以產業化的方式解決廢舊電池的嘗試,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彌補廢舊電池回收的天然短板。
隨著產業化進程的加速,廢舊電池的回收利用將會以市場的方式得以解決。這有利於在電動自行車行業節能環保的循環經濟模式的形成。
除了推進「老標」電動車淘汰,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自5月起,還在全市開展打擊非法改裝銷售不合格電動車及蓄電池專項整治行動。整治重點在產品質量、網路交易、廣告監督等領域。近期電動車電池爆炸事故頻發,而私自拼裝、改裝的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更甚。如據鄭州交警發布,一名外賣小哥將電動車進行改裝,加裝了燃油發電裝置增程器,提升了電動車的車速和續航。據了解,原有的兩輪電動車產品結構由於設計問題,改裝相對輕松,如消費者可以輕松將原本36伏的電池加裝到72伏,增大了著火的可能性。產品多以「改裝專用電池」為名,在宣傳頁中表示兼容原系統,無需改倉,「可小白、可爆改」。在改裝後,一般能夠提升電動車的續航和速度,但其是否符合國家標准尚未可知。
北京市場監管局要求,相關單位不得向市場供應不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動自行車和電池等配件,不為拼裝、改裝電動自行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目前已經立案查處各類電動車違法行為45起,已查扣非法電動自行車61輛,罰款近50萬元。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消費者,選購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動自行車及蓄電池,對於發現銷售不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動自行車及從事經營性拼改裝電動自行車等違法行為的,歡迎撥打北京市政府服務熱線12345進行舉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將依法查處。
法律依據:
《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第七十二條
在道路上駕駛自行車、三輪車、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駕駛自行車、三輪車必須年滿12周歲;
(二)駕駛電動自行車和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必須年滿16周歲;
(三)不得醉酒駕駛;
(四)轉彎前應當減速慢行,伸手示意,不得突然猛拐,超越前車時不得妨礙被超越的車輛行駛;
(五)不得牽引、攀扶車輛或者被其他車輛牽引,不得雙手離把或者手中持物;
(六)不得扶身並行、互相追逐或者曲折競駛;
(七)不得在道路上騎獨輪自行車或者2人以上騎行的自行車;
(八)非下肢殘疾的人不得駕駛殘疾人機動輪椅車;
(九)自行車、三輪車不得加裝動力裝置;
(十)不得在道路上學習駕駛非機動車。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十八條
依法應當登記的非機動車,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後,方可上道路行駛。
依法應當登記的非機動車的種類,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規定。
非機動車的外形尺寸、質量、制動器、車鈴和夜間反光裝置,應當符合非機動車安全技術標准。
④ 北京地補取消後,為什麼4s店苦不堪言
隨著新能源汽車國補大幅退坡、北京和上海等城市「官宣」取消地補,新能源汽車醞釀漲價的信號已經越來越強烈。
新能源汽車補貼逐步退坡的影響已經在終端市場顯露。
中汽協最新數據顯示,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4萬輛和8.0萬輛,環比分別下降37.2%和47.5%,同比分別下降6.9%和4.7%,為2017年1月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量首次負增長。
今年6月25日後,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正式實施。隨即,北京市財政局等五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調整北京市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管理辦法相關內容的通知》,規定「自6月26日起,取消對純電動汽車的市級財政補貼,燃料電池汽車按照中央與地方1:0.5的比例安排市級財政補助」。
車市下行,補貼減少,車企和經銷商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經營壓力,漲價似乎成了他們的必選項。
⑤ 以收取城市擁堵費換取北京全面放開汽車限購你支持嗎
同時,北京16區將實現區區通軌道目標。其中,在13個區開通軌道交通線路;S2線、京張鐵路服務於延慶區;S5線、京沈客專服務於懷柔區、密雲區,實現懷柔、密雲等新城與中心城的快速軌道交通聯系。
也就是說,伴隨著北京市軌道交通的完善,可以給市民提供自駕出行之外更高效的出行選擇。
將徵收城市擁堵費與放開新能源汽車限購結合起來,將選擇出行方式的自由歸還給市民。
既給汽車消費鬆了綁,又以經濟手段推動市民選擇最合理的出行方式,一舉兩得。
當然「擁堵費」收取的方式,地段的設定需要城市管理者細心規劃,新加坡自20世紀70年代已開始徵收,新世紀以來倫敦和斯德哥爾摩也已試行多年,2019年4月,紐約州公布2020年財政預算,紐約市將開始收取「中央商務區費」,即在高峰期期間進入中央商務區(曼哈頓60街以內)的車輛都必須強制繳納一定費用。
這些城市的經驗都堪借鑒。
而我們需要大聲疾呼的是,這些城市都是汽車不限購的城市。
而對於北京市民需要回答一個問題,如果推動北京市放開新能源汽車限購,你支持特定地段特定時間徵收擁堵費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⑥ 看來你不是真的了解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
很多人在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時候,最關注的問題就是,有沒有地補?用不用墊付?這是和消費者切身相關的問題,有地補就能省一筆不小的費用。不過很多人對地補的概念,也是懵懵懂懂,所以今天,邦老師就帶各位解讀一下關於地補的那些問題。
■ 什麼是地補?
▲ 網上流傳的2019年補貼標准
但2019年的補貼政策要作出調整是板上釘釘的事,並且非常有可能不設置過渡期。而2018年的補貼政策設置了6個月的過渡期。
■2019年的地補會取消嗎?
據了解,2019年有地補的城市依然有15個。取消地補的傳言從2017年底就有,主要是為了整治地方保護,在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中促進優勝劣汰。
■那麼在2018年交付定金的用戶2019年提車享受的補貼政策是哪一年的政策呢?
根據上牌時間來確定。車企每年年初會提交上一年的銷售數據,並提供購車發票等,來申請補貼。
也就是說如果你新政策實施之前上牌,是可以享受2018年的補貼政策,在這之後會按照2019年的補貼政策來實施。新政有望今年12月出台,並將於2019年1月1日起執行。
最後提醒一點,2018年獲得北京新能源指標的消費者,指標最晚到期日是2019年2月26日,因此必須在這個日期之前完成上牌,否則指標作廢。
■邦點評
國家推出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目的,是為了培育新能源產業,加強節能減排的部署,並非是給消費者的福利。在產業布局完成後、技術成熟後,這樣的補貼資金將會撤出,到時候各家企業就是真刀真槍的拼實力了。但在這個補貼政策過渡的過程中,出現了因為新車交付延期而導致當初承諾的補貼後價格與提車時候價格不同,這讓很多不太關注政策的普通用戶,在交付定金後措手不及,直接提高了購車成本。
邦老師認為,很多車企在新車上市公布價格後,並沒有告訴用戶具體的交付時間,以及因政策變化後所調整的價格,這將嚴重誤導消費者,在新能源汽車這樣一個特殊的行業,更會影響整個行業熱度,破壞行業發展。
延伸閱讀:
地補要消費者墊付?看來你不是真的了解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
新一輪新能源汽車補貼公示 約50.9億元
⑦ 一大波北京新能源指標來襲 多家車企掀搶人大戰
2月26日,北京市即將發放今年的6萬個新能源小客車指標(個人指標54200個),多家車企都推出了專門針對北京市場的銷售政策,掀起了今年的搶人大戰。不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預計北京的新能源汽車銷售不會很快回暖。
根據2019年北京新能源汽車月度上牌數據分析,全年指標發放後的第一月,也就是3月份出現銷量高峰,當月上牌量達到13751輛,佔全年上牌量的17.7%。
一方面是因為春節期間積壓的一些需求集中釋放,另一方面是因為2月底發放了全年的號牌,一些廠家集中在3月份推出優惠措施,吸引一些消費者下單。另外,還有一些消費者擔心當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繼續減少(2019年的補貼政策於2019年3月26日正式公布)。
威馬汽車於1月16日推出了「直購政策」,雖然也不是專門針對北京地區的政策,但是臨近北京放號,北京地區的消費者也比較關注。
威馬直購政策的亮點包括:9.99萬元半價買車,價格不包括電池;月使用費低至1599元,最高1999元,按所需里程自定;2、4、6年後可買斷電池,價格為3.99萬元、1.99萬元和1元;2、4、6年期可以選擇賣回給威馬,2年期最高6折回購。具體操作請見《半價買、低價用還能高價賣?威馬直購讓電動汽車告別高溢價》。
另外,據EV世紀了解,多家車企的線下4S店都已經開始營業,其中,比亞迪在北京的17家4S店全部營業,北汽新能源的19家4S店也全部營業或者安排銷售人員值班。銷售端已經基本做好了迎接用戶看車、買車的准備。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⑧ 新能源汽車有哪些補貼政策
新能源汽車補貼:1、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至少要在2018年基礎上再降低30%,具體發布時間還未可知;2、網上更是流傳,2019年新能源汽車政府補貼將採取「里程切割式」的補貼標准,續航里程200公里以下的純電動汽車將實施0補貼政策,而200250公里續航里程的補貼,由原來的2.4萬元降至1.5萬元,以此標准逐擋順沿;3、若消息屬實,2019年新能源車企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現在很多新能源汽車都是補貼後的價格吧國家補貼與地方補貼均是由經銷商墊付,搜集購車者的相關資料後提交政府部門允於批復與報銷;4、因此消費者在購置新能源電動車時只需要支付扣除雙重補貼之後的價格,在辦理完完稅證明後,車主需把發票原件、行駛證、機動車登記證書、完稅證明這四份文件,拍好照片,發給4S店即可。
⑨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政策走向
2019年,新能源汽車產業最熱的詞就是「補貼退坡」,補貼退坡、下滑是新能源車發展方向的大勢所趨,這一點已經毋庸置疑,今年3月26日,財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新能源補貼新政從2019年3月26日起實施,3月26日至6月25日為過渡期,過渡期間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適當降低。6月26日,北京市率先發文取消取對純電動汽車的市級財政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