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份新能源汽車
A. 風暴眼|新能源車暴漲,「平價」特斯拉才是真鯰魚
出品:鳳凰網《風暴眼》
2021年上半年過去了,還記得曾經在上海車展轟動一時的特斯拉車頂維權女車主嗎?她還在想辦法拿到事發前的「完整數據」。
在得到加拿大另一位車主所分享的、比自己多了14頁的數據後,她說,但「我們都沒有制動踏板這一項關鍵數據」。
事件尚未水落石出,但並沒有妨礙上半年特斯拉在中國拿出一份漂亮的銷量數據。根據乘聯會的數據,1-6月特斯拉在華銷量超過13萬輛,接近去年全年的總量(14.8萬輛)。
2021年上半年,特斯拉繼續祭出殺手鐧,Model 3又降價數次。並在7月8日,發布了大殺四方的低配Model Y售價,即國產Model Y標准續航版,單電機、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電池續航里程為525km,僅售27.6萬。
一時間,特斯拉官網癱瘓。消息稱,訂單排到10月份。
「雖然我不買,但會推薦別人買」,一位不喜歡特斯拉的 汽車 發燒友如是說。因為,「單純從這個價位看,特斯拉純電SUV還沒有強的競爭對手。」
去年,Model 3在北京、上海和深圳成為最暢銷的車型,而且電動燃油通吃,當時理想 汽車 創始人稱之為「滅頂之災」,「一輛445公里續航的車干翻了一切」。
今年的市場數據證明,並沒「滅頂之災」,與去年不同的是,今年整個新能源車市場都在經歷暴漲的狂歡。相比之下,特斯拉的增速反而沒有跑贏大盤。
根據中國 汽車 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最新數據,今年1-6月新能源 汽車 銷售120.6萬輛,是去年同期的3倍。更為重要的是,其中乘用車銷量達114萬輛,在乘用車總銷量的佔比已經達到了12%,這是一個 歷史 性的數據。
過去四年,新能源車市場從未有如此盛況。
2017年,主管 汽車 的三部委在規劃中提出,「到2020年,新能源 汽車 年產銷達到200萬輛」。2018年,中國新能源銷售125.6萬輛,同比增長61.7%,勢頭還算不錯,但基本靠補貼;到了2019年,在退補的打擊下,新能源車銷量只完成了120.6萬輛,反而下滑了4%;盡管2020年因為疫情延緩了退補,也只完成了136.7萬輛,距離200萬輛目標相差很遠。沒想到今年才過了半年,就達到了120萬輛。
中汽協表示,預計2021年新能源 汽車 銷量為240萬輛,同比增長76%。
中汽協副總工許海東解讀,「供給和消費兩端都有增長預期。同時,雙積分核算門檻提高也要求生產廠家提供更多新能源 汽車 。」
官方的解釋太理論,從各家車企細節看,答案也許更形象。因為不光市場總量爆發,格局也與以往大不相同。
北汽沉沒,比亞迪逆襲
在補貼豐厚的時代,北汽和比亞迪是南北兩家各自認為是第一的車企,前者稱其為「純電動車第一」,後者則主張「新能源車第一」。
2018年的高光時刻,北汽新能源純電車銷量達到15.8萬輛,比亞迪新能源車銷售22.7萬輛。
之後隨著2019年補貼退坡,2020年疫情導致運營車輛縮減,北汽新能源開始斷崖式下跌,甚至徹底的沉沒。2020年,銷量直接跌到2.59萬輛,2021年上半年,繼續跌到6959輛。回過頭來,行業猜測,北汽新能源過去的銷量里可能含運營車的「水分」偏高。
「2020年,在20萬級別的國產特斯拉的對比下,原來北汽、上汽、吉利那些自主電動車退補後性價比太低了」,行業分析認為,盡管不是同價位,但是頻繁降價後的特斯拉輸出了降維打擊。
「有的消費者乾脆直接加幾萬升級買特斯拉了,尤其是北上廣因為牌照買車的消費者。」還有部分消費者因為特斯拉降價,對未來的新產品持較高預期,選擇持幣待購。特斯拉的銷量有大約80%來自消費力較強的北上廣深等特大城市和大城市。
總之,2020年,不斷降價的特斯拉給退補後的中國市場上了痛苦的一課。
「上海給特斯拉獨資建廠開綠燈,影響太大了」,行業協會的專家私下告訴鳳凰網 汽車 ,此舉只看到地方利益,沒有兼顧到對整個行業的沖擊。
2021年,窮則思辨,一些品牌開始崛起。
在價格的壓力下,顯然自產電池的比亞迪要抗打一些。在微跌中堅持兩年後,今年6月迎來逆襲。以月銷40116輛的成績,成功超過特斯拉,奪回了新能源銷量第一的位置。其中,DM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和EV純電動車型雙雙突破 歷史 記錄。
比亞迪的崛起,主要是靠採用刀片電池的漢成功熱賣。今年前6月,比亞迪新能源的銷量累計約15萬輛,而漢則累計銷量超9萬輛,已經成為比亞迪的主要支撐。目前,比亞迪單車售價已經突破15萬。
「我覺得不是沒有市場,是沒有一個特別好的產品解決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這是去年年底時任比亞迪 汽車 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的趙長江,對當時高端和低端「兩頭熱」的新能源 汽車 市場分析。
去年年底,上汽通用五菱的低價電動車和特斯拉的中高端車,讓整個新能源市場呈現「兩頭熱」現象。僅過半年,新能源 汽車 市場有了全新的格局:更便宜的特斯拉直扎大眾市場,腰部企業別無選擇,只能放手一搏。
15萬級的大眾新能源 汽車 市場,在今年有了明顯的復甦,新能源 汽車 「兩頭熱」的現象已經悄然改變。
除了比亞迪外,廣汽埃安新能源也在該細分市場有了明顯的突破。數據顯示,廣汽埃安新能源今年前5月銷量為34329輛,其中補貼後13.96萬-20.58萬的AION S車型,今年前5月累計銷量為24536輛。
五菱又出神車?
「原來的自主品牌新能源車,要麼升級,要麼低價」,新能源行業分析認為。
比亞迪、廣汽埃安等屬於前者,上汽通用五菱則屬於後者。
在五菱MINI上市前的吹風會上,彼時他們已經在柳州政府全方位的支持下,取得區域成功,正擔心柳州模式是否能在全國復制。
事實證明,柳州政府支持不是必須的,價格才是王道,僅憑五菱宏光MINI EV一款車型就拯救了一個品牌。
曾經,占據新能源 汽車 銷量半壁江山的低價電動車被監管打壓,在政策的調整下,該細分市場的巨大的升級需求正快速釋放。五菱宏光MINI EV等的爆紅,承接了這種需求,正規軍的參戰,顯然具有高舉低打的優勢,因此有更多的車企加入該細分市場的競爭。
在五菱宏光MINI EV的帶動下,長安 汽車 也在去年年底推出2.98萬起的奔奔EV國民版。數據顯示,長安 汽車 今年前5月的新能源銷量為22879輛,其中奔奔EV的銷量為22793輛,低價電動車依然成為長安新能源的支撐。
目前,哪吒、零跑和長安 汽車 紛紛推出低價電動車,並且均處於單月銷量暴漲狀態。此外,上汽乘用車推出的10萬以下的電動車科萊威,單月銷量也處於TOP10之列,並且也處於暴漲階段。
大眾ID系列在華水土不服?
當然,特斯拉並不是高枕無憂,在歐洲,他們已經遭遇了大眾ID家族的阻擊。只是在國內市場,ID家族還沒有玩轉。
據EV Sales網站公布的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數據顯示,5月份全球銷量第一為特斯拉,銷售了6.03萬輛,第二名為比亞迪,銷售了3.17萬輛,第三名為大眾,銷售了2.92萬輛。並且,在今年1-5月的銷量中,大眾以11.88萬輛的成績,同樣躋身第三位。
大眾電動車的快速增長,主要依靠歐洲市場。目前,大眾ID系列在歐洲單月銷量近 8000台,已經成為歐洲最暢銷電動 汽車 。
大眾要想進一步縮短與特斯拉之間的差距,必須拿下中國市場。
目前,大眾在中國已陸續推出ID.4和ID.6系列車型,但是效果並不明顯,5月份南北大眾兩款ID.4電動 —ID.4 X和ID.4 Crozz,合計銷量為1213輛,相比4月份還少了200 台。
ID.6成為大眾提升銷量的關鍵。因此,在今年6月18日,上汽大眾ID.6X以23.98-33.58萬元(補貼後)上市,被認為將扭轉局面。
可是,在7月5日,ID.6X的兄弟車型——一汽-大眾ID.6 CROZZ公布價格後的第三天,特斯拉推出了Model Y標准續航版車型,價格下探到27.6萬。
顯然,特斯拉Model Y標准續航版的價格是有意為之,針鋒相對的貼身肉搏即將在下半年展開,一個想贏,一個輸不起,中國成為大眾與特斯拉較量的關鍵戰場。而平價版Model Y到底有多大殺傷力,也將在下半年揭曉。
造車新勢力兩極分化
蔚來6月銷售8083輛,同比增長116.1%;理想 汽車 銷售7713輛,同比增長320.6%;小鵬 汽車 銷售6565輛,同比增長617%。造車新勢力前三強仍是蔚來、理想和小鵬 汽車 三家。從數據可以看出,理想 汽車 和蔚來兩者的差距並不大,而小鵬 汽車 和理想 汽車 的增長十分迅猛。
在國產ModelY未上市之前,「蔚小理」跟特斯拉之間尚存一條SUV車型偏好帶來的護城河。當這款27.6萬的特斯拉SUV來襲,會對新造車第一梯隊產生多大影響猶未可知。
造車新勢力第二梯隊明顯不同。緊隨小鵬 汽車 之後,哪吒 汽車 6月銷售了5138輛,同比增長536%;零跑 汽車 銷售3941輛,同比增長893%。一個比一個猛。
哪吒和零跑的爆發,秘密很簡單。
去年6月零跑 汽車 推出售價6.58萬元起的零跑T03車型,10月份又推出價格5.98萬起的零跑T03 400輕享版,從此零跑 汽車 的銷量快速攀升。同樣,目前支撐起哪吒 汽車 銷量的也是一款5.99萬元起的A0級車型。
正如前文所說,哪吒 汽車 和零跑 汽車 銷量的增長,主要依靠低價小型車,這和售價30多萬的理想 汽車 有著明顯的區別。造車新勢力第一陣營主要以中高端市場為主,而第二陣營卻以低端市場為主。
總體來說,今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 汽車 市場的格局已經與去年大為不同。
特斯拉與大眾的競爭已經正式擺上檯面,傳統車企比亞迪、廣汽埃安新能源在大眾新能源消費市場已經展露出很好的勢頭。低端市場中,因五菱宏光MINI EV的成功,正吸引長安 汽車 、哪吒 汽車 和零跑 汽車 等品牌效仿。造車新勢力「蔚小理」組合依然牢固,第二梯隊的哪吒和零跑正以低價電動車意圖闖出一條新路。而學習新造車的極狐、嵐圖、智己、極氪等傳統車企新品牌還要等子彈飛一會。總之,在消費升級、產品迭代的影響下,每一個細分市場的競爭都越來越激烈。
當然還有一些企業,暫時落後。除了前文提到一落千丈的北汽藍谷,6月自主銷量的一哥吉利缺席了新能源市場的TOP10,吉利在新能源細分市場量小勢微,距離吉利兩個藍色目標的實現差距較遠。
結語:
2020年,在被問到國產特斯拉降價會造成什麼影響時,時任工信部部長、現任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會回答說,「短期內無疑會給國內的其他新能源 汽車 企業帶來一定的壓力和挑戰。但是從長遠來看,這也是我們新能源 汽車 產業發展的一個機遇,壞事有的時候能變成好事,可以倒逼我們的 汽車 企業……加快戰略的轉型,……總而言之,一條鯰魚可能把整個一池水攪活。」
而上一次他提到「鯰魚」理論是2015年。當時政府選擇開放一些新能源造車指標,吸引新勢力加入,「我們希望能夠放幾條鯰魚進來,把這池水攪活。」
如今看來,雖然第一批鯰魚「蔚小理」都沒有「分配」到資質,而是各自解決,也沒有形成太大的市場影響,但是確實暫時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蔚來 汽車 的用戶學尤其被很多傳統車企學習。但是不斷降價的特斯拉所形成的壓力,已經讓豪華陣營、新造車和大眾、比亞迪等品牌都感受到了,顯然更符合鯰魚的人設。
B. 國產新能源汽車,哪吒汽車排第幾
據別人說哪吒汽車不錯
C. 嵊州購新能源汽車補貼什麼時候開始實施
2018年6月12日。
嵊州購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於2018年6月12日正式實施,於2022年12月31日終止,2022年12月31日之後上牌的車輛不再給予補貼。
補貼標准根據動力電池組的能量確定,對符合配套條件的新能源汽車,給予3000元/千瓦時的補貼,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最高補貼5萬元/輛;純電動乘用車最高補貼6萬元/輛。
D. 18年6月申請的新能源車 大概什麼時候能買
近的一系列政策的發布,讓新能源車成為了大家眼中的焦點。
新能源車的銷量也是一路猛增,根據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0月,全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高達9.1萬輛,同比增長106.7%,環比9月增長56.3%。2017年年初到目前為止,全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過100萬台。
在這么火爆的銷售狀態下,新能源搖號的指標也跟著爆棚。
近日,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辦發布本期搖號申請情況,在今年8月的搖號中,新能源指標的申請人數比此前一期增加了3萬多,而本期搖號新能源指標申請人數更是暴增近4萬,目前已有超過12萬人等待輪候新能源指標,但是今年新能源的指標早已用完,連明年新能源指標都已經被「透支」。
新能源指標申請人數今年來一直處於持續攀升狀態,按照規定,通過資格審核的個人示範應用新能源小客車指標申請,按申請時間先後順序直接配置指標。當年指標額度用盡後,則申請人需要輪候排序。
據相關部門介紹,2018年至2020年北京市機動車總增量將控制在30萬輛左右,平均每年約有10萬個有效指標,其中新能源車的比例將在目前四成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但即使指標增加,明年的新能源指標也已經被提前透支,相當一部分等待輪侯的申請者需要到2019年才能拿到新能源車的指標。
那麼指標要排隊,現在有必要先趁著政策補貼先買下新能源車嗎?
現在很多人的心態是,看到大家都在申請新能源車,覺得要是再不排隊,估計就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排上了。
但是,其實先排個隊就可以了,買車其實可以緩一緩。
因為新能源車集中發力的時間並不長,所以目前在車型的選擇上也就非常有限,如果現在排隊,大概在2019年能申請上,到那時再買車就會有更多選擇,因為會有一大批相對來說比較成熟的電動汽車上市。
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一方面,消費者越來越認可新能源車,但是另一方面,包括新能源車電池續航能力、充電樁的普及等問題依然存在,這會影響駕車體驗,也制約著行業發展。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董揚認為,隨著時間的推進,市場進一步成熟,這些問題進一步解決後,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選擇面將更加寬廣。
E. 6月車市持續回暖,中國品牌和新能源汽車成「難兄難弟」
6月份,中國汽車市場繼續迎來加速回暖的積極信號,當月產銷量環比和同比保持雙雙增長。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6月,汽車產銷分別達到232.5萬輛和230.0萬輛,環比增長6.3%和4.8%,同比增長22.5%和11.6%。
與此同時,該政策在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向著更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將加速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優勝劣汰。其實從博郡、賽麟、拜騰等品牌的倒下就不難看出,如今,政策扶持和銷量都在朝更為優質的企業傾斜。
一個必須要承認的事實是,造車新勢力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接下來新能源汽車市場分化將會更加顯現。
總體來說,「優勝劣汰」已經成為了2020年汽車市場中最常被提到的一個詞。在「汽扯扒談」看來,這其中是有著疫情的推動作用,但事實上,這也是一個去蕪存菁的過程,是大勢所趨。不論是對中國品牌還是新能源汽車市場,只有這樣殘酷又慘烈的競爭,才能倒逼企業的快速發展,我們消費者也能從中得到更多、更大的實惠。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外地新能源車可以遷入杭州嗎
新能源汽車可以遷入杭州,杭州市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辦公室2018年6月11日發出關於直接申領其他指標新能源小客車車型調整相關事宜的通告。
通告指出2018年6月12日起,杭州市可以通過直接申領其他指標辦理新能源車登記的車型相應進行調整。
車輛轉入杭州怎麼辦理?
2019年7月1日起對省外轉入杭州的輕型汽車(總質量小於等於3500kg,含汽油、柴油、天然氣、混合動力)和重型燃氣車(總質量大於3500kg、燃料種類為天然氣的車輛)要求達到國六標准。
(省內轉入我市車輛除黃標車(系國一以下排放的汽油車和國三以下排放的柴油車)外,均可辦理轉入。
如為小客車的,需取得杭州小客車指標(有效期內)。如符合,請先向車輛登記地車管所申請轉出手續,由機動車所有人(指標取得人)隨帶有效身份證明原件(非杭州戶口同時提供在杭有效居住證明、單位車輛加蓋公章的委託書、代理人的身份證明原件)機動車檔案、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憑證、機動車登記證書及車輛,到石祥路589號汽車城機動車登記服務站確認車輛環保排放標准、查驗機動車、審核資料通過後轉入。
2019年9月1日起,轉塘服務站及七個縣所(除蕭山外)正式辦理車輛轉入業務,其中各縣所辦理車輛登記地(轉入地)為本轄區的車輛轉入業務。
(全國試點非營運小微型載客汽車檔案電子化網上轉遞的300個城市按照《機動車轉籍檔案資料電子化轉遞工作規范(試行)》操作,可直接到轉入地車管所辦理。)
2020年3月底前,在300個城市試點基礎上,將在全國范圍內實行非營運小微型載客汽車檔案電子化網上轉遞。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零九條 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依法屬於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
第二百一十七條 不動產權屬證書是權利人享有該不動產物權的證明。不動產權屬證書記載的事項,應當與不動產登記簿一致;記載不一致的,除有證據證明不動產登記簿確有錯誤外,以不動產登記簿為准。
G. 2018年6月前注冊的新能源轉入天津了嗎
2018年6月前注冊的新能源轉入天津了。根據查詢相關資料信息,2018年6月前外地新能源汽車可以過戶到天津,只要其過戶行為是被交通法規所允許的,那麼該車牌過戶的行為就是合法有效的,不需要承擔相關的責任的。
H. 新能源車輛補貼政策是什麼
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在2018年6月12日正式實施。2018年2月12日至2018年6月11日為過渡期。新的政策規定新能源車的補貼金額不單單是以續航里程為依據同時還要參考電池能量密度以及車輛能耗這兩個重要的因素。相關介紹如下:1、補貼內容:過渡期期間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客車按照2017年補貼標準的0.7倍補貼;新能源貨車和專用車按0.4倍補貼燃料電池汽車補貼標准不變。還要注意的一點是除了國家補貼地方政府還會有補貼。按照國家規定地方性政府單車補貼不得超過中央財政單車補貼額的百分之五十。2、補貼標准降低:「十三五」期間政府針對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實行補貼政策並逐年降低補貼標准。其中:2017-2018年補貼標准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20%2019-2020年補貼標准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40%2020年後補貼政策將完全退出。
I. neta是什麼牌子汽車
NETA其實就是浙江合眾新能源汽車旗下哪吒汽車的英文名,哪吒汽車和蔚來、小鵬一樣成立於2014年,也同樣都是造車新勢力中一名新生。
但這家低調的造車新勢力在六年的時間里默默拿下了發改委、工信部雙核準的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建立了兩個智能化工廠。旗下已陸續上市哪吒N01、哪吒U、哪吒V三款車型。
(9)2018年6月份新能源汽車擴展閱讀:
哪吒汽車發展歷程
2018年6月1日,浙江合眾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正式發布全新汽車品牌—NETA哪吒汽車。
2018年7月26日,在合眾新能源的品牌中期戰略發布會上,哪吒汽車旗下的首款車型哪吒N01首次亮相。
2018年11月16日,哪吒N01正式上市。
2019年11月22日,哪吒U量產版亮相廣州車展。
2020年3月21日,哪吒汽車第二款量產車哪吒U上市。
2020年11月3日,哪吒汽車旗下第三款量產車型——哪吒V正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