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長江新能源汽車銷售

長江新能源汽車銷售

發布時間: 2023-01-07 17:53:14

❶ 造車新勢力出現三級分化 第一梯隊5家企業占據90%以上銷量

7月5日,汽車預言家從相關渠道了解到的信息,2020年1-6月中國造車新勢力企業共完成銷售約4萬台。其中前5家企業銷售車輛佔比高達90%。

總體來看,盡管今年車市經歷了疫情的沖擊,以及新能源市場的低迷,但新勢力車企的表現整體呈增長表現,或許這也是因為頭部車企的銷量不斷提升所致。

具體銷量來看,以威馬、蔚來、小鵬和合眾為代表的第一梯隊依舊保持著穩健的發揮。而作為最後進行交付的新勢力車企理想汽車也成功擠入第一梯隊。而以愛馳、零跑等新勢力車企以較平緩的表現處在第二梯隊;而像奇點、敏安汽車等新勢力車企則依舊艱難。

進入所謂2020造車新勢力淘汰賽後,造車新勢力已經進入兩極分化的重要階段。對於目前造車新勢力而言,突出的問題是什麼?汽車預言家嘗試通過資料梳理,深度分析目前造車新勢力的產業格局。

1

第一梯隊:5家頭部企業壟斷90%以上銷量

根據銷量來看,第一梯隊雲集的多數是目前造車新勢力當中的絕對強勢企業,包括蔚來、理想、威馬、小鵬。但也出其不意的將合眾這一不經常出現在造車新勢力各種榜單前部的企業囊括在其中。

但資質並不是敏安汽車能夠良性發展的護身符。2019年11月,敏安汽車下發放假通知:「受國家政策、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環境和國家、地方補貼政策變化的因素的影響,公司目前遇到階段性經營困難,正穩步實施調整變革,積極尋求突破。」

截至目前,敏安汽車裁員數已超過400人。上述放假通知也被媒體解讀為又一次變相裁員的開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❷ 破產清算!長江汽車非一文不值,至少「殼資源」亮眼

追逐新能源汽車這個風口,多少資本前仆後繼,但是大浪淘沙,留下有前途的造車新勢力真的寥寥無幾,而洗去的何止一個兩個劣質公司?長江汽車就是這一輪被洗得很慘的新勢力。

2018年,長江汽車傳出大量關於欠薪的問題始終未能得到解決。這一年,也是長江汽車走向衰敗直至破產的重要年份。

今年11月1日,長江汽車一高層人士告訴媒體,長江汽車的困境始於2018年下半年,隨著國家補貼退坡,市場需求下滑,長江汽車開始出現資金流動性緊張,到2019年,隨著市場進一步地收縮,日子更不好過。

今年9月29日,一紙法律文書,成了長江汽車走向破產的推進器。

據了解,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發布的破產文書顯示,根據杭州萬途商務服務有限公司的申請,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於2020年8月24日裁定受理長江汽車有限公司破產清算一案,並於2020年9月11日指定相關律師事務所為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管理人。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的債權人應於2020年11月11日前,向管理人申報債權並提供相關證據材料。

長江汽車究竟欠債多少呢?這一點可以從法院的裁定書上獲得答案。根據法院發布的裁定書內容顯示,經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調查,截至2020年7月28日,本院另有105件以長江汽車公司為被執行人的案件尚未履行,申請執行標的約2.66億元;以長江汽車公司為被告的未結訴訟案件34件,立案標的約9.45億元。長江汽車公司自認現對外負債本金近30億元、利息1億余元,拖欠2019年12月以來的職工工資約4000萬元。另,本案審查過程中,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將以長江汽車公司為被執行人的案件材料移送本院進行破產審查,涉及執行案件5件,申請執行標的1600萬余元。

事已至此,長江汽車破產清算並非停留在口頭上,而是到了執行階段,就差一份宣告倒閉的聲明。

不得不說,長江汽車在還沒有推出量產新車的情況下,就傳來破產清算的消息,實在是讓人無語。從市場傳來的消息可以判斷,長江汽車今天的局面,主要問題還是出在資金上,沒有錢救急,就是再有想法的人,也難以推動市場向前。

不過,對於長江汽車而言,雖然瀕臨倒閉,但不是說它就一文不值。前面我們已經說過,長江汽車是獲得了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且已成功進入了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的,也就是說,長江汽車拿到了合法的生產新能源汽車的牌照,這個牌照對於目前審批更嚴格的形勢,毫無疑問是具有一定含金量的。而那些手握資本,又想進入新能源造車行業的投資者,無疑具有吸引效應。

這一點,上述長江汽車高管也透露了一些蛛絲馬跡,「也有投資人在接洽,目前有進展但也有不確定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❸ 從「雙資質」到破產,長江汽車的「金飯碗」碎了一地

長江汽車發展走低後,逐漸被曝出停工、拖欠工資等一系事件。根據資料,今年三月迄今,長江汽車已被杭州餘杭區人民檢察院、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北京東城區人民檢察院等列入失信執行人頻次總共65次,總計實行標底超2.35億人民幣。

同時,作為長江汽車的大股東,五龍也深陷倒閉和內部管理層斗爭的漩渦之中。在此前,五龍股票價格一再下挫,李嘉誠也慢慢撤出五龍電動車的公司股東名冊。最終,五龍於今年7月2日起在港交所停牌,市值僅剩4.76億港元。

五龍自顧不暇,這對於缺乏「造血功能」的長江汽車而言,更是斷了生路,結局只剩下淘汰出局。

事實上,手握珍貴的資質證書,緊隨新能源技術發展趨勢趕上了「早場」,最終卻落得倒閉的結局,長江汽車也不是頭一個。當年擁有「雙資質」的汽車企業並不少,包括雲度新能源、江鈴新能源、知豆、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合眾新能源、金康新能源、國能汽車等,目前在銷售市場成績突出者寥寥無幾,更多的是股票退市者。

這表明了,資質證書的「鐵飯碗」早已褪色,那些佔用資源卻遲遲沒有產出的新能源汽車公司正在被加速淘汰。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❹ 成都昆侖長江新能源汽車運營有限公司怎麼樣

成都昆侖長江新能源汽車運營有限公司是2017-09-21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注冊成立的其他有限責任公司,注冊地址位於成都市金牛區西華大道608號附999號。

成都昆侖長江新能源汽車運營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510106MA6DHYGFXF,企業法人徐英力,目前企業處於吊銷狀態。

成都昆侖長江新能源汽車運營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網路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新能源汽車的銷售、租賃。(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成都昆侖長江新能源汽車運營有限公司對外投資1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成都昆侖長江新能源汽車運營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❺ 長江汽車覆滅記 自我消失不如痛擊隊友

長江汽車倒下了!

2020年是造車新勢力的生死之年,繼拜騰、賽麟、博郡之後,杭州長江汽車也倒在了這個冬天。據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破產文書顯示,自主車企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被法院裁定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有媒體記者發現,廠區里大部分員工都已離職,目前只有兩百多位負責乘用車生產的員工還照常上班,但手上為數不多的訂單完成後已沒有新訂單。

讓李嘉誠打眼

長江汽車的前身是在杭州公交客車廠,成立於1954年,90年代末停產。2013年,五龍電動車出資51億元對其重組,並將其更名為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在2016年五龍集團宣布投資51億,推出了長江EV的品牌,並且拿下了1150畝土地開始建新廠。

以上這些處於虧損的造車新勢力壓力很大,很容易從天堂墜入地獄。首先壓力來自於經營現金流。任何一個公司倒閉都是由於現金流斷裂,而汽車又是一個重資產,一旦現金流斷裂,新勢力們將面臨萬劫不復。雖然市值高高在上,卻不能直接換成現金。

另外一個壓力是來自傳統造車公司。現在傳統造車公司在這些新勢力們的攪局中叫苦不迭,一個是因為他們更被資本市場看好,另一部分是感嘆於造車新勢力對於汽車的運營,讓汽車公司不再是傳統的製造業,而是服務業,所以傳統的造車公司也擔心如果自己不改變,過幾年會被這些造車新勢力們甩在身後。

但是造車新勢力也有自己的壓力,由於造車新勢力對於汽車的運營模式剛剛開始,傳統的汽車商們只能是跟著自己的腳步走,但是畢竟傳統的公司更具有實力,不僅僅是造車經驗上,而且在資金上更是完全甩開造車新勢力。

百姓評車

任何一個行業都是這樣,在風光的時候還有不為人知的心酸一面,處理不好隨時有可能萬劫不復,但是一旦堅持下去遲早會迎來陽光。如此看來,長江汽車的破產也不見得是壞事。劣幣驅逐良幣的時代馬上就要翻篇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❻ 新能源汽車股票龍頭股有哪些

1、比亞迪

公司連續四年蟬聯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售冠軍。今年1-10月,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7.2萬輛,市場份額提升至20%,繼續穩居第一。其中,新能源乘用車表現突出,銷售16.3萬輛,市佔率達到22.5%;新能源客車銷售0.93萬輛,市佔率達到17%。長江證券指出,作為一家橫跨汽車和電池兩大領域的企業,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新能源乘用車銷量位列全球第二。

公司為新能源汽車龍頭,發力變革提升產品力,爆款頻出提振業績。從新能源乘用車業務來看,強勁新車周期+補貼新政帶來盈利提升。傳統乘用車方面,銷量觸底,精品新車帶來量價齊升。動力電池方面,公司出貨量行業第二,技術和成本優勢領先,開啟外供後發展空間巨大。受益新車熱銷和下半年補貼大幅提升,公司業績將迎來明顯改善。

2、宇通客車

公司第三季度單車收入48.9萬,同比環比基本持平,但考慮到新能佔比的環比同比下滑,預計新能源單車收入同比環比提升。雖然單車利潤同比出現下滑,但環比已開始改善。公司第三季度單車利潤3.9萬,同比下滑1.8萬,環比提升1.7萬,過渡期後新能源新車型對盈利的環比改善比較明顯。公司後續成本降幅和新能源放量程度成為公司盈利邊際變化的核心因素。

興業證券指出,短期看,公司的成本下降幅度,新能源客車銷售放量速度在與補貼的退坡幅度賽跑,其相對強弱決定公司的盈利邊際走勢;中長期看,新能客車行業逐步出清不可逆,公司份額提升是大概率事件,且公司新能源業務有望在歐洲突破為公司貢獻新增量,公司市場地位將進一步提升,看好公司的長期發展。

3、寧德時代

公司前三季度業績超預期,據行業數據,公司三季度電池裝機量約5.3GWh,同比增長超60%,市佔率超40%。三季報披露的公司存貨約52.9億元,環比增幅不大,預計中報中的庫存和發出商品很大比例應該已在第三季度確認,綜合行業特點與公司經營情況,估算公司Q3銷量可能在8GWh左右,銷量仍遙遙領先。公司產能持續擴張,估計新增產能在第三季度已有部分貢獻銷量。

招商證券指出,公司多個項目累計投入占總預算的比例超過6成,預計Q3已有部分貢獻銷量,其他幾個項目均已開工,估算公司三季度動力電池月產能已達到2-2.5GWh。公司已獲得國內外主流客戶的認可,未來公司現有+湖西+溧陽項目產能將達50GWh,疊加與整車廠合資產能以及海外擴產,龍頭地位有望強化。

4、新宙邦

公司第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0.87億元,同比增長13.77%,增速有所提升。公司擬在福建邵武金塘工業園投資10億元建設1.5萬噸高性能氟材料。項目共分為兩期,其中一期投資約5億元,一期產品包括四氟乙烯、六氟丙烯、聚四氟乙烯、全氟磺酸樹脂、氫氟醚等高性能氟材料,預計2020年四季度達產,投產後預計實現年收入6.97億元,凈利潤1.34億元。

海通證券指出,福建項目是公司進軍高端氟材料領域的重要一步,公司將充分利用在氟化工、半導體及電子化學品等方面擁有的技術優勢和客戶優勢,延伸與完善氟化工產業鏈,實現三明海斯福主要原材料六氟丙烯的配套,與海斯福形成特殊原材料的供給互補。公司是電解液行業龍頭,電解液業務有望保持高速增長,半導體業務在未來有望逐漸貢獻業績。

5、杉杉股份

公司現有正極材料產能5萬噸,其中三元產能為2萬多噸。公司在高電壓高壓實鈷酸鋰上具有絕對優勢;同時公司穩步推進高鎳產品,提升產品性能,NCM811三元正極多項指標優於市場同類產品,現有產能8200噸。未來公司將提速高鎳市場的滲透率,提升產品綜合競爭力。

公司在長沙高新區規劃年產10萬噸正極材料項目,其中一期一階段1萬噸項目已於上半年開工建設,產能擴張持續推進。國海證券指出,公司電池PACK業務和分時租賃業務已經出表,未來公司將繼續推進新能源汽車相關業務戰略調整,引入外部資本,推進其市場化運作。同時服裝及類金融業務已分拆H股上市,公司戰略定位全球鋰電材料龍頭,調整後更加聚焦主業,欲將鋰電材料做大做強。

❼ 新能源車企長江汽車倒閉,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近日,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發布的破產文書顯示,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被法院裁定,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天眼查APP顯示,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6月,注冊資本為10億元,法定代表人為曹忠,經營范圍含製造、加工、批發、零售:客車、電車、專用汽車、汽車零部件、汽車裝飾品等。

天眼查風險信息顯示,目前,該公司有數十條被執行人信息,法定代表人的限制消費令已過百條。此外,該公司還有多條法律訴訟,案由包括買賣合同糾紛等。

2016年4月,長江汽車發布電動車品牌「長江EV」,同時杭州工廠正式投產,一期年產能為10萬輛,二期年產能為30萬輛。隨後,長江汽車加速擴張,貴州長江、深圳長江、成都長江等子公司相繼成立,並吸引不少政府背景的投資。

2016年,長江汽車成為最早一批獲得國家發改委批文的新能源車企。2017年12月,工信部公示第302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長江汽車位列其中。由此,長江汽車拿到了新能源汽車「雙資質」。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❽ 長江汽車「雙資質」護身仍進入破產清算,零跑代工受影響幾何

手握新能源汽車「雙資質」的長江汽車最終也未能挺過這個冬天。

根據近日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發布的破產文書,造車新勢力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簡稱「長江汽車」)被法院裁定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公告顯示,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根據杭州萬途商務服務有限公司的申請,於2020年8月24日裁定受理長江汽車破產清算一案,並於9月11日指定浙江京衡律師事務所、浙江諾力亞律師事務所、寧波科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為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管理人。長江汽車債權人應於2020年11月11日前,向管理人申報債權,書面說明債權數額、有無財產擔保及是否屬於連帶債權,並提供相關材料。

11月26日上午,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召開第一次債權人會議。隨後,貝殼財經記者就參會債權人及債權申報具體情況致電長江汽車破產清算管理人時,對方表示暫時無法透露,具體情況可關注企業官方公眾號發布的消息;但截至記者發稿時,長江汽車官微未有相關消息發布。此外,記者曾多次致電長江汽車官方電話,但截至發稿前電話始終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同日,零跑汽車官方對記者表示,長江汽車和長江乘用車不是一個主體,零跑汽車是跟長江乘用車合作的,所以不會有影響。

長江汽車之前發布的新能源車型。

深陷欠薪風波

根據法院發布的裁定書內容,經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調查,截至2020年7月28日,本院另有105件以長江汽車公司為被執行人的案件尚未履行,申請執行標的約2.66億元;以長江汽車公司為被告的未結訴訟案件34件,立案標的約9.45億元。長江汽車公司自認現對外負債本金近30億元、利息1億余元,拖欠2019年12月以來的職工工資約4000萬元。另,本案審查過程中,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將以長江汽車公司為被執行人的案件材料移送本院進行破產審查,涉及執行案件5件,申請執行標的1600萬余元。

不僅如此,長江汽車還一直深陷欠薪風波。

有自稱為長江汽車員工的網友在長江汽車網路貼吧發帖表示,截至今年10月,長江汽車已欠薪長達11個月之久,外加合同約定的13薪,共計14個月,甚至部分員工2018年的出差報銷還未拿到。對方還透露,公司會每周發布一則《居家等待通知》,但從未有過工資發放的相關信息。

今年上半年,多位長江汽車員工也在政府網站上留言稱被拖欠數月工資。

手握造車「雙資質」,至今卻無量產車型

如今進入破產清算階段的長江汽車也曾風光無限。

公開資料顯示,長江汽車前身為成立於1954年的杭州長江客車有限公司,瀕臨停產之際,五龍電動車(集團)有限公司2013年出資51億元對其重組,並將其更名為「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從事新能源商用車的生產製造。

隨後,長江汽車又將目光瞄準了當時「蜂擁而入」的電動乘用車。2015年9月。其與另外兩家企業合資成立杭州長江乘用車有限公司(簡稱「長江乘用車」);並於次年4月正式發布電動車品牌「長江EV」,同時杭州工廠正式投產,一期年產能為10萬輛,二期年產能為30萬輛。

由於長江汽車擁有客車生產資質,以及控股股東(五龍電動車)擁有電動車製造背景,這為其順利獲得生產電動乘用車「雙資質」鋪平了道路。

2016年5月,長江乘用車成為繼北汽新能源後,第二家獲得發改委審批的企業,也是中國第一家非傳統乘用車類通過新能源乘用車准入核準的企業;2017年底,在工信部公示的第302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中,長江乘用車登記在冊,成為國內第五家獲得「雙資質」的新能源乘用車企業。

一時間,長江汽車吸引了眾多關注,企業也在加速擴張,相繼成立了貴州長江、深圳長江、成都長江等子公司。此外,長江汽車還在美國建立了海外生產基地,在北京、上海建立了研發中心,在天津、遼寧建立了汽車動力電池生產基地。

官網信息顯示,在商業模式上,長江汽車選擇「商乘並舉」,產品系列涵蓋乘用車、客車、物流車、卡車等多平台車型。

然而,長江汽車的乘用車業務並不順利。官網顯示,目前長江汽車擁有奕閣、奕勝、益眾、逸酷四款車型,但前三款均為商用車型,僅有定位小型純電SUV的逸酷為乘用車型。逸酷於2016年4月發布,但時至今日,仍然未能實現上市交付。

而根據長江汽車此前於2016年時公布的計劃,該公司基本上1-2年就會推出一款乘用車新車型,包括C級、D級車型。但自2016年發布逸酷後,直到2018年,長江汽車才攜三款新產品亮相北京車展,中間空檔期長達2年,且3款新產品均為停留在概念車階段,並無現車和量產版車型。由此,外界對其一直停留在「PPT造車」的印象中。

與零跑汽車的代工合作或不受影響

為改善經營狀況,處境艱難的長江汽車打出手中最後一張牌——「雙資質」開啟自救。2019年1月,長江汽車與造車新勢力的零跑汽車達成代工合作。

如今長江汽車進入破產清算階段,零跑汽車的生產問題也備受關注。

「長江汽車和長江乘用車不是一個主體,我們的資質是跟長江乘用車合作的,所以不會有影響。」11月26日,零跑汽車官方對記者表示,零跑與長江乘用車的合作正常進行,且目前零跑的量產車型都是在長江乘用車下線的。

公開資料顯示,長江汽車持有長江乘用車33%股份,是長江乘用車三大股東之一。一位律師行業的從業人士對記者表示,「長江汽車被破產清算後,主要會對長江乘用車的股權結構、管理層等方面產生影響。」

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0月零跑汽車共銷售新車1743輛,其旗下首款車型零跑S01在10月份僅銷售62輛;今年1-10月,累計銷量僅為6335輛。與造車新勢力一線梯隊的過萬銷量相比,差距也越來越大,這對於欲通過代工謀生的長江汽車而言,或也是杯水車薪。

對於長江汽車如今的結局,有業內人士指出,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紅利期時,長江汽車遲遲未推出量產產品;且隨著國內新能源市場的補貼政策、消費者購車需求以及同級車型的產品力發生變化,長江汽車也沒有及時跟上主流趨勢。

2020年,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洗牌加劇的大背景下,多家未實現量產交付的造車新勢力以各種方式離場。但作為一家手握新能源汽車「雙資質」的造車新勢力,長江汽車進入破產清算,在令人唏噓的同時,更折射出造車不易。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❾ 中國新能源客車1-4月銷售2700餘輛宇通位居第一

6月11日,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組織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供需見面會在鄭州召開,金龍、宇通、廣汽日野、東風長江等多家國內新能源汽車廠商及公交公司等市場需求方做了會議。宇通新能源客車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生產了6651輛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120%。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量為4024輛,較去年同期生產的2691輛純電動汽車大幅增長。2014年1-4月,行業新能源客車銷量超過2700輛,其中宇通銷量約1400輛,佔比超過50%,位居行業第一。科技部電動汽車項目監管組組長王炳剛表示,下一步,政府將加大支持力度,推動新能源汽車進入家庭。

❿ 新能源車產銷資質大起底,15家車企僅6家有車在售

暫停發放了大半年的新能源車「准生證」,最近由前途汽車打破,前途取得工信部的審批後,新車量產上市將被開綠燈。然而,緩慢的資質發放頻率,對大批對產銷資質渴望的新能源車企,包括新造車勢力來說,就如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依舊懸掛在它們的頸脖上。

「有些企業拿到了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卻根本沒有實力生產汽車,而是借著『資質』四處找投資;而很多有能力、想要生產新能源汽車的企業,卻得不到生產資質。」在日前舉行的2018智能汽車國際研討會上,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道出了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審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解釋了相關部委暫停發放資質的原因所在。從2017年5月22日至今,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審批大門已經關閉了整整一年時間,背後原因眾說紛紜,但都避不開對已領取生產資質的15家新能源車企項目進展不一、表現懸殊的問責。

一方面是部分獲得資質的企業,遲遲未進入市場,除了北汽新能源和江淮大眾以及知豆,其他企業絲毫沒有成為市場主流車企的跡象。

另一方面,對資質近乎「飢渴」的新造車企業,尤其是產品進度推進較快,以及融資金額排名前列的一二梯隊,卻又遲遲無法得到資質。為了搶新車上市的進度,一些新造車勢力甚至被倒逼迂迴生產——— 尋求代工或收購有資質企業。可以說,近兩年冒起的新造車勢力,如果說之前仍處於「PPT造車」階段時,沒有領到生產資質實屬合理,那麼過去一年資質發放近乎停擺後,讓逐漸走向量產、走向市場的新造車企業,無奈地成為了被「歧視」的一方。在新能源車蓬勃發展的當下,如何把資質給到對的人,依舊有待破局。

停審現有新能源產能嚴重超標

從2016年3月17日北汽新能源拿到首張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再到2017年5月22日江淮大眾獲得最後一張生產資質,短短14個月時間,發改委共發放15張新能源牌照。業內曾經普遍認為新能源生產資質發放10個最合適,隨著蘭州知豆拿下第11張牌照,渴求新能源一紙准生證的新造車勢力欣喜若狂,加快遞交申請,以期佔得先機。然而,這扇資質大門卻在江淮大眾領到第15張牌照之後,在沒有正式文件的情況下關閉了,至今仍無重啟的跡象。

為何發改委暫停發放新能源生產資質?這必須從發放新能源牌照的初衷說起。

發改委發放新能源生產資質,本是為了扶持一批有競爭力的優質企業,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也即是「鯰魚效應」來攪動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不過,從目前拿到牌照的15家新能源企業的進展來看,產品推出普遍緩慢,競爭力弱,根本無法起到領頭羊的作用,更遑論對傳統車企造成沖擊,完全辜負了國家的期望「目前審批工作處於暫停狀態,主要原因是之前國家層面對新能源汽車的審批規則相對寬松,審批速度過快,獲批的企業實力參差不齊。」一位消息人士解釋說,發改委應該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從2017年5月開始暫停審批工作至今。

拿到新能源生產資質的15家車企分別是:北汽新能源、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奇瑞新能源、江蘇敏安、萬向集團、江鈴新能源、重慶金康、國能新能源、雲度新能源、知豆、速達、合眾、陸地方舟及江淮大眾。按照傳統車企、新造車、汽車產業鏈三大勢力劃分的話,傳統車企勢力有5家企業,分別是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江淮大眾、江鈴新能源、金康新能源;新造車勢力最多,有7家之多,包括前途、知豆、雲度新能源、河南速達、合眾新能源、陸地方舟、國能新能源;剩餘的萬向集團、長江汽車、敏安汽車則屬於汽車產業鏈勢力。

南都記者統計發現,這15個獲得新能源准生證的「天之驕子」,現有產能加起來達到91萬輛。據不完全統計,正在排隊等待資質審批的新進入企業超過了20家,產能是這15家車企的兩三倍之多。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0年我國新能源車銷量將達200萬輛,而現有的新能源產能已經嚴重超標。新能源造車熱急需降溫,從狂熱回歸理性。

事實上,拿到發改委生產資質的15家車企,並非都可以生產銷售新能源汽車,他們還需通過工信部的考核,產品被列入《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即拿到工信部的「生產資質」,方能上市銷售產品。而這15家車企中,獲得工信部生產資質的只有6家,分別是雲度新能源、北汽新能源、江鈴新能源、蘭州知豆、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原因是很多車企的生產基地建設緩慢,始終無量產車影蹤。

尷尬15家車企僅6家有車在售

記者調查發現,在領取牌照超過一年時間以上的今天,有量產車型上市銷售的只有北汽新能源、長江汽車、奇瑞新能源、雲度新能源、江鈴新能源、蘭州知豆等6家車企,另外還有前途汽車、江淮大眾、合眾新能源、陸地方舟4家車企計劃在今年推出首款量產車型,而其餘5家車企中,除了重慶金康此前表示首款產品將於明年推出市場之外,敏安、萬向、速達、國能都尚無十分明確的上市時間表,也常被稱為「僵屍企業」。

有產品在售的6家車企中,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江鈴新能源均出自傳統車企。其中,北汽新能源早已是行業的佼佼者,其目前最受矚目的大事並非產品或銷量,而是上市。事實上,北汽新能源2009年創立之初,就被北汽集團規劃為未來獨立上市公司來運營,甚至從2014年開始籌備上市。今年4月27日,北汽新能源與成都前鋒電子股份有限公司(SST前鋒)的關聯交易方案獲批,這意味著北汽新能源這一國內新能源整車巨頭終於登陸A股。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在本屆北京車展上明確了北汽新能源的上市時間表———2018年第三季度。

公開數據顯示,去年北汽新能源全年銷量達到了10.3萬輛,位居比亞迪之後,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中排名第二。依託傳統車企的開發平台和技術沉澱,奇瑞新能源和江鈴新能源也雙雙排進去年新能源銷量榜前十,其中奇瑞共銷售3.68萬輛新能源汽車,江鈴則售出3萬輛,分列第六名和第七名。

在去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前十車企中,有四家車企獲得新能源生產資質,除了上述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以及江鈴新能源之外,另一家就是近兩年在新能源市場大放異彩的知豆。蘭州知豆旗下已有H1、D1、D2、D3等車型上市,2017年實現銷售4.25萬輛,排在奇瑞新能源和江鈴新能源前面,在去年排行榜中名列第四,僅次於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和上汽乘用車。成立於2015年的知豆電動汽車有限公司,2017年估值超過12億美元,目前累計銷量逾10萬台,占據新能源乘用車逾10%的市場份額,純電動乘用車13%的市場份額,足跡遍布義大利、法國、德國等近20個國家。在今年由北京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科技部、中關村等聯合發布的《2017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中,知豆以寧波首家「獨角獸」企業的身份亮相,未來發展前景備受看好。

雲度新能源則在去年迅速推出首款量產電動車π1,今年3月再神速推出π3,並在剛剛結束的北京車展全球首發A+級純電SUVπ7,據稱這款車將於明年上市銷售,將具備L3級別自動駕駛能力。

涉足乘、商兩個汽車領域的長江汽車,也高調參加剛剛結束的北京車展,帶來9款產品,包括3款乘用車和6款全新純電動物流車。據了解,長江汽車依託母公司香港五龍電動車集團在電池材料、電池生產、乘用車/商用車/客車生產、汽車設計全產業鏈的優勢,目前在北京、上海設有研發中心,在天津、遼寧建立了汽車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在重慶建立了電池材料生產基地,在中國、昆明、貴州建立了整車生產基地,甚至在美國有海外生產基地,整車年產能達10萬輛,在15家獲資質車企中與江淮大眾並列第一。

統籌策劃:南都記者 鍾鍵挺 張澤彤

采寫/製表:南都記者 何羽 鍾鍵挺  實習生:貢芊芊

編輯:張澤彤

熱點內容
鄭州至海口的卧鋪火車價格 發布:2025-02-04 11:13:41 瀏覽:841
皮卡堂一天賺十多萬 發布:2025-02-04 10:58:31 瀏覽:517
南寧到鄭州自駕游攻略 發布:2025-02-04 10:54:15 瀏覽:290
江淮皮卡外胎價格 發布:2025-02-04 10:16:21 瀏覽:723
黃海皮卡最新報價 發布:2025-02-04 10:15:47 瀏覽:367
阿爾法商務車實木地板 發布:2025-02-04 10:11:42 瀏覽:421
吉首皮卡車專賣店 發布:2025-02-04 10:08:10 瀏覽:529
拖掛房車球頭重量 發布:2025-02-04 09:32:02 瀏覽:264
福迪皮卡後車廂 發布:2025-02-04 09:23:01 瀏覽:775
1月份去廈門旅遊有何好玩的 發布:2025-02-04 09:08:43 瀏覽: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