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電動汽車冷板
⑴ 特斯拉蛇形冷板的優勢
散熱空間大而且散熱效率快。特斯拉蛇形冷板的優勢是散熱空間大而且散熱效率快。特斯拉(Tesla)是美國一家電動汽車及能源公司,總部位於帕洛阿托市值達2100億美元,產銷電動汽車、太陽能板、及儲能設備。
⑵ 新能源電動冷藏車是什麼主要有什麼優勢
新能源電動冷藏車是一種以純電來帶動的新型城市物流車,這種電動冷藏車屬於一種綠色環保汽車,優點是本身無污染氣體排放,內部空間舒適寬敞,採用純電動節能、無明顯雜訊,適合冷藏運輸綠色食品。
新買的冷藏車該如何掙錢:多找活干,特別是穩定運輸任務,現在貨車市場飽和度非常高,所以沒有高利的活,主要是穩定,可以掛靠靠譜物流公司,同時接活。
冷藏車打冷打常溫通常是0℃~-5℃。
看是儲運什麼物品,如:一般海鮮類的要求在速凍後-18度以下儲運為合格,如果是新鮮蔬菜水果等就要在小於4度大於0度的范圍,要求是不一樣。 但是作為一輛冷藏車來說就要有很寬的調節范圍以便用來儲運不同的物品。 能夠在-30到10度之間可調就可以適應不同的食品儲運要求。
只有正確的使用和操作好冷藏車,才能夠保證貨物的完好運送和保存;
因為冷藏車是專門用於對溫度敏感的產品所使用的,因而溫度的保證是冷藏車的關鍵。如果使用或操作不當,都會導致貨物不能在完好的狀態下保存或運送。
(2)新能源電動汽車冷板擴展閱讀:
冷藏車是指用來維持冷凍或保鮮的貨物溫度的封閉式廂式運輸車,冷藏車是裝有製冷機組的製冷裝置和聚氨酯隔熱廂的冷藏專用運輸汽車,冷藏車可以按生產廠家、底盤承載能力、車廂型式來分類。
⑶ 新能源電動冷藏車是什麼主要有什麼優勢
新能源電動冷藏車是一種以純電來帶動的新型城市物流車,這種電動冷藏車屬於一種綠色環保汽車,優點是本身無污染氣體排放,內部空間舒適寬敞,採用純電動節能、無明顯雜訊,適合冷藏運輸綠色食品,國內有多家電動冷藏車製造企業,像陸地
方舟新出產有威途Z35電動冷藏車一次充電續航可達360公里,可作為參照,當然還有其它牌子的電動冷藏車大家也可去了解,就不一一舉例了,需提醒的是電動冷藏車要選擇續航能力強的,對於所有電動汽車來說在續航能力這塊是一個重點。
⑷ 新能源汽車電池冷卻系統是什麼
汽車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作為汽車的動力源,其充電、放電的發熱會一直存在。動力電池的性能和電池溫度密切相關。為了盡可能延長動力電池的使用壽命並獲得最大功率,需在規定溫度范圍內使用蓄電池。原則上在-40℃至+55℃范圍內,實際電池溫度動力電池單元處於可運行狀態。因此目前新能源的動力電池單元都裝有冷卻裝置。
動力電池冷卻系統有空調循環冷卻式、水冷式和風冷式。1.空調循環冷卻式
在高端電動汽車中動力電池內部有與空調系統連通的製冷劑循環迴路。插電式混動車型動力電池冷卻系統如下圖所示。
動力電池單元直接通過冷卻液進行冷卻,冷卻液循環迴路與製冷劑循環迴路通過冷卻液製冷劑熱交換器即冷卻單元連接。因此,空調系統製冷劑循環迴路由兩個並聯支路構成。一個用於冷卻車內空間,一個用於冷卻動力電池單元。兩個支路各有一個膨脹和截止組合閥,兩個相互獨立的冷卻系統圖示如下圖所示。冷卻工作原理:
電動冷卻液泵通過冷卻液循環迴路輸送冷卻液。只要冷卻液的溫度低於電池模塊,僅利用冷卻液的循環流動便可冷卻電池模塊。冷卻液溫度上升,不足以使電池模塊的溫度保持在預期范圍內。
因此必須要降低冷卻液的溫度,需藉助冷卻液製冷劑熱交換器即冷卻單元。這是介於動力電池冷卻液循環迴路與空調系統製冷劑循環迴路之間的介面。
如冷卻單元上的膨脹和截止組合閥使用電氣方式啟用並打開,液態製冷劑將流入冷卻單元並蒸發。這樣可吸收環境空氣熱量,因此也是一種流經冷卻液循環迴路的冷卻液。電動空調壓縮機再次壓縮製冷劑並輸送至電容器,製冷劑在此重新變為液體狀態。因此製冷劑可再次吸收熱量。為了確保冷卻液通道排出電池模塊熱量,必須以均勻分布的作用力將冷卻通道整個平面壓到電池模塊上。通過嵌入冷卻液通道的彈簧條產生該壓緊力。針對電池模塊幾何形狀和下半部分殼體對彈簧條進行了相應調節。
⑸ 新能源汽車冬天取暖用什麼
【太平洋汽車網】新能源汽車取暖神器有車載取暖器,該取暖器有多種類型,最為常見的是以電為能源進行加熱取暖的設備。電動汽車取暖最好辦法是採用發熱管代替汽油車的暖風水箱,其效果是一樣的,達到制熱的功能,不過加熱管是消耗電動車的電量,這將給電動車的電池系統帶來更大的壓力,對電動車的續航里程造成一定的影響。
新能源汽車取暖神器有車載取暖器,該取暖器有多種類型,最為常見的是以電為能源進行加熱取暖的設備。不過,建議不要在熄火的狀態下長時間使用,否則會傷害到電瓶。因為在熄火的狀態下使用車載取暖器的話,消耗的電量是汽車蓄電池的電池,長時間使用會導致汽車蓄電池電量虧損,進一步傷害到電瓶。
對於貨車或房車來說,有一取暖神器,叫駐車加熱器一體機。該取暖器的制熱速度快,可以在短時間內升溫,而其熱源是來自柴油,不用使用到車輛的蓄電池的電量,而是通過燃燒柴油來獲取熱量,實現了制熱的目的。
電動車也可以借鑒於貨車或房車的制熱取暖的方式,採用柴油制熱,可以節約一定的電量,使續航里程更長些。而有的取暖是設置在座椅上,採取將座椅進行加熱來取暖,這也是一種不錯的設置。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問答叫獸)
⑹ 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關鍵零部件有哪些
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關鍵零部件有驅動電機、電機控制器、動力電池系統、增程式發動機、機電耦合裝置、燃料電池堆及系統、高壓總成、整車控制器、輕量化車身
其實簡單的說就是以下三大種:電池、電控、電機電池電池包括燃料電池和動力電池。
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是指利用氫氣等燃料和空氣中的氧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在燃料電池中經電化學反應產生的電能,並作為主要動力源驅動的汽車。
動力電池則包括了鉛酸電池、鎳氫電池和鋰離子電池。
現階段新能源動力汽車的主流選擇是鋰離子電池,其優勢在於能量密度高、體積小、重量輕、充電效率高。鋰電池按正極材料分類,常見的有三元材料、磷酸鐵鋰、錳酸鋰等,其中三元材料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是目前最主流應用。
電控新能源汽車作為傳統燃油汽車的替代品,其中,電控系統作為傳統變速箱功能的替代,其性能直接決定了電動汽車的爬坡、加速、最高速度等主要性能指標。
新能源汽車電機控制器通常可以分為主控制器和輔助控制器兩大類。主控制器控制汽車驅動電機,即通過控制驅動電機的電壓和電流,實現對電機轉矩、轉速和轉向的控制。輔助控制器主要控制汽車的助力轉向泵電機、打氣泵電機、空調電機、BSG 電機、ISG 電機 等輔助電機。
(圖/文/攝: 問答叫獸) @2019
⑺ 現在的新能源汽車發生碰撞,電池會爆炸嗎爆炸的威力有多大
新能源 汽車 的電能來源是鋰電池,目前大多數車型都採用了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鋰電池,這種電池遭遇外力破壞後會劇烈燃燒,但是因為車上並沒有油箱,沒有燃油的情況下車輛也只是自燃而已,而不是爆燃也不會發生二次爆炸。
雖然不會爆炸,但是燃燒的速度非常快,
幾分鍾就可以把一輛車燒毀。因此新能源 汽車 一旦燃燒,沒有任何救下來的可能。
但是新能源汽並沒有事故引發爆炸的案例。原因就是鋰電池沒有爆炸的條件,事故中鋰電池會劇烈燃燒,把整輛車燒毀為止。
鋰離子二次電池的特點就是容量密度高,而且容量密度還在不斷刷新,只有密度上去了續航能力才能提上去。因此鋰電池發展的方向就是不斷的提高容量密度,那麼鋰電池為什麼會自燃呢?我們看一下鋰電池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鋰電池結構與電解電容高度相似:
正極材料、負極材料、中間的隔膜以及電解液、絕緣片構成。正極材料與負極材料緊緊的卷在一起,就像電容一樣一層層的纏繞在一起,層與層之間由隔膜絕緣,外殼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電解液外漏,電池芯整體泡在電解液中。我們再看一下鋰電池工作原理:
充電時
鋰離子從正極脫出,通過電解液進入到負極板中,此時負極材料富鋰,正極材料脫鋰,電子的補償電荷從外電路供給到負極,以確保電荷的平衡。 放電時正好相反,鋰離子從負極逸出,經電解液進入到正極內,正極富鋰。當電池有異物刺破後,例如針刺。這時候就相當於在電池內部直接把正負極短路,鋰電池短路電流非常大,因此會從電池內部開始劇烈的燃燒:
電池刺破
後劇烈燃燒是鋰電池固有的缺點,目前比亞迪的鐵鋰電池做的比較好。
其他的諸如三元鋰電池只能從別的地方想辦法,例如提升外殼硬度、為電池做一個堅硬的外殼避免電池被異物刺破,降低爆燃的幾率。或者想辦法把電池裝到不容易碰到地方,但是電池組體積非常大 、只能把電池放在底盤上,仍然有被異物刺破、擠壓破裂的風險,這也是大多數新能源 汽車 無法迴避的一個現實,即使是特斯拉也沒有解決的辦法。
其實傳統燃油車爆炸的幾率也是非常低的,雖然汽油是易燃易爆
的危險品,但是現實中很難看到 汽車 因為事故而爆炸的例子。
上圖中這種爆炸往往是電影里為了烘托氣氛而刻意製造出來的爆炸。 汽車 想要爆炸也很難的,油箱破裂時往往伴隨著劇烈燃燒、汽油消耗完畢後也就結束了。
事故導致油箱破損汽油泄露,這時發生爆炸往往都是空氣中油氣濃度足夠高的時候導致的閃爆。但是油箱內燃油有限、戶外有足夠多的空氣,汽油很快就揮發掉或者燃燒掉,空氣中油氣濃度很難達到閃爆的臨界點。所以 汽車 爆炸只發生在電影里,或者戰亂地區用炸彈引爆,而現實生活中很難看到 汽車 爆炸!
可以肯定的和你說,新能源 汽車 一定會發生碰撞爆炸。這是毋庸置疑的問題。至於那些說不可能的人,麻煩你們仔細的想一下,只要關於電子產品之類的東西,就一定會爆炸。更何況是 汽車 ,你見過哪款 汽車 不爆炸?我指的是在發生交通事故的時候。
從2018年的數據來看,有超過五輛的新能源 汽車 因為充電而導致爆炸,當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論什麼東西充電過多,也會導致爆炸。
在今年的六月份,特斯拉的一輛 汽車 發生了自燃現象,整輛 汽車 燒的只剩下 汽車 的架子,左香並沒有人員傷亡。而像特斯拉自然這樣的事情發生並不在少數。
在上海有一個特斯拉的客戶,將自己的愛車停在地下車庫的某一個位置,從監控可以看出,車子是慢慢的開始冒煙,然後開始走火,最後燒的只剩下一副骨架。而 汽車 公司露出官方回應,是這位用戶的電池,由於自己的原因,使得電池變形,維修人員沒有檢查到,導致事故的發生。雖然這些事情都是小概率發生的。但是也會發生。
先說答案:不可能
再說原因
你可以去網路一下關於爆炸的4個前提條件:可燃物、助燃劑、封閉空間、火源
再不考慮新能源車(這里僅限純EV車,不包括燃料電池)自身的一些防護手段(例如BMS等),就單純電池自身以及其使用的工作環境而言,封閉環境是一個最難以滿足的條件
當電池包裝破損,電解液流出,電池發生自燃的時候,由於電池處於一個開放的環境,所以熱量不會出現蓄積,所以即便會有明火,但也不會出現因壓力增大而爆炸
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燃油車,燃油車爆炸的條件也很苛刻,就一個封閉環境就限制住了
大部分車輛自燃的結果就是一把火燒了,出現爆炸的可能性非常低
目前唯一有可能出現爆炸的車,就是包括天然氣、氫氣(燃料電池)在內的燃氣能源動力車
氣體壓縮本來就是一個封閉且高壓的環境,所以一旦出現碰撞破損,壓力瞬間釋放遇到明火,爆炸是極有可能的
不過目前隨著技術的進步,常溫常壓儲存技術也很成熟,所以未來包括氫氣在內的大部分燃料電池車都可以做到安全性和普通電動車一樣
不可能
近幾年能源車起火事故視頻讓消費者非常緊張,新能源車主擔心自己的車容易起火,其它車主也害怕新能源車起火而不敢將自己的車停在旁邊,那麼到底新能源 汽車 的電池安不安全? 現階段採用不同形式動力電池的新能源車都是如何保證電池的安全性的?
兩大陣容PK,誰能登頂?
● 常見的三元鋰電池形式
目前新能源乘用車主要採用三元鋰電池,而傳統的磷酸鐵鋰電池主要是商用車以及一些低端的微型車(比亞迪最新的磷酸鐵鋰刀片電池暫不討論)。
將上述表格解讀一下:
1、硬殼電芯(方形電芯)的最大優勢是安全,畢竟鋁合金/不銹鋼殼子本身硬,而且厚度大,甚至連針刺試驗的鋼針都無法刺穿,但是硬殼電池的整包能量密度普遍不高,太多重量被用來保護電芯本身。這是大部分主流新能源車企的選擇。
2、軟包電芯的本體大家都見過,不少數碼產品的電池就是它,軟包電芯重量較輕,單體電芯一致性非常好,問題是加上溫控系統之後的輕量化優勢不多了。目前主要有通用、愛馳、前途等車企選擇使用。
3、圓柱電芯的運用最廣泛,而且散熱好,能量密度較高。除此之外圓柱電芯的供應商特別多,中日美韓都有成熟的圓柱電芯生產企業,而使用圓柱電芯最出名的車企就是特斯拉。
● 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
鋰離子電池主要產生的安全性問題就是燃燒甚至爆炸,出現這些問題的根源在於電池內部的熱失控。
一般電池的最佳工作溫度范圍在25℃左右,即使車輛在靜置狀態,電池也不會完全斷電,電池管理系統會根據情況自動調整動力電池的輸出功率。當電池包發生不可控的外力撞擊或者內部短路時,電芯本身會不斷發熱,若無法及時將熱量控制在合理溫度,便會導致由內到外的燃燒。由於鋰電池本身自帶氧化劑,所以使用乾粉或泡沫滅火器隔絕氧氣的傳統方法對其完全沒用,只能用大量的水降溫等它自己熄滅。
熱失控的源頭可以分為三大類:
1、電芯受外力擠壓;
2、電芯內部短路;
3、電池管理系統(BMS)失控。
想讓電芯不受外力擠壓比較容易解決,只要在車體以及電池包的外層設計出有效的防護結構,在車輛發生碰撞的時候就能抗下所有沖擊或者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沖擊,就能很好地避免出現電芯受到外力的擠壓。
動力電池普遍安裝在乘員艙的正下方, 汽車 原本的結構就能夠對前、後方的沖擊起到有效的緩沖防護,一些車型甚至還額外進行了加固。例如賓士的首款純電動車型EQC就在車頭設計了由多條鋼管組成的安全籠結構。
而當面對來自側向的沖擊時,除了依靠車輛的B柱以及車身框架作為緩沖之外,電池包外殼的兩側還會額外設計有類似防撞梁的吸能結構,能夠抵禦對電池包本體的沖擊。 但光應付外部的沖擊還不夠,內部也需要有框架來進行固定,即使沖擊已經傳到內部,也能保證電芯有足夠的「生存空間」。
以蔚來70kWh的電池包為例,採用尺寸規格為PHEV2,容量50Ah的VDA方形電芯,4P96S電芯排列方式,即96顆電芯為一個模組,4個模組組成蔚來電池包,共計384顆方形電芯,每個電池模組內置有3個電芯溫度感測器。
液冷恆溫系統對純電動車來說非常重要,蔚來將鋁制液冷板鋪於模組下,在模組與液冷板之間加入一層導熱墊,並在液冷板與殼體底部之間再鋪設有隔熱和絕緣材料,進一步確保電池整系統的恆溫和安全。工作時, 電芯的溫度傳遞到模組與冷板接觸的底部,再通過導熱墊傳給液冷板,液冷板外壁再把熱量傳導到冷卻液,而在電池溫度過低時也可以反向給電池加熱。
通用旗下別克VELITE6使用的則是軟包電池,內部的一片片軟包電芯如同撲克牌一樣豎直排列在一起。兩個軟包電芯、一片冷卻片,再加上一個模組框架和一片隔熱泡棉組成一個完整的「MINI堆垛單元」,而一個電池模塊總成由26個「MINI堆垛單元」組成。此外,也可以通過線圈加熱冷卻液,使電池升溫,即使在極端寒冷環境下,也能確保電池處於最適宜的工作溫度。
雖然軟包電芯的電池一致性相比硬殼要稍差,但可以通過良好的電池熱管理系統來解決。而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特斯拉了,由數千顆21700鋰電池組成的電池包擁有超高的能量密度,散熱能力也更強,但過多的單體電池導致一致性非常不理想,這對電池熱管理系統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不過這正是特斯拉的強項。
在特斯拉的電池包內,所有圓柱形電池都被灌注水乙二醇的導熱鋁管所環繞,鋁管外還有一層橘黃色的絕緣膠帶,更大的散熱面積加上強大的電池熱管理系統讓特斯拉在實際用車中很少因為電池過熱出現問題。
過度充電是使用鋰電池包方法不當行為中危害最高的一種。由於過量的鋰嵌入,鋰枝晶會在陽極表面生長,有刺穿SEI膜的風險。其次鋰的過度脫嵌也會導致陰極結構因發熱和氧釋放而崩潰(NCA陰極的氧釋放),並加速電解質的分解,產生大量氣體。由於內部壓力的增加,排氣閥打開,電池開始排氣。電芯中的活性物質一旦與空氣接觸,就會發生劇烈反應,放出大量的熱,從而引發鋰電池的燃燒起火。
所以好的電池熱管理系統同樣會設置好最高以及最低電池SOC,並實時監測每個電芯以及模組的電量、溫度等,避免過充過放,從源頭抑制熱失控。一些搭載高容量電池的中高端車型也會選擇將部分電量隱藏,例如奧迪e-tron搭載的電池包容量為95kWh,但為了保證充電效率和電池壽命,在正常情況下的可用容量只有83.6kWh。
● 我國電動 汽車 首批強制性標准
即使已經做了如此多的努力,但事實證明我們還是不能100%確保純電動車不會發生起火事故,但通過電池內部的阻燃材料以及電池熱管理系統發出的預警,我們可以盡量將電池從升溫到最終燃燒的時間延長。
在5月12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批准發布了《電動 汽車 安全要求》《電動客車安全要求》和《電動 汽車 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三項標准,計劃於2021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
其中《電動 汽車 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在優化電池單體、模組安全要求的同時,重點強化了電池系統熱安全、機械安全、電氣安全以及功能安全要求,試驗項目涵蓋系統熱擴散、外部火燒、機械沖擊、模擬碰撞、濕熱循環、振動泡水、外部短路、過溫過充等。特別是增加了電池系統熱擴散試驗,要求電池單體發生熱失控後,電池系統在5分鍾內不起火不爆炸,為乘員預留足夠的逃生時間。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關於新能源 汽車 碰撞後是否會爆炸的問題沒有絕對的答案,但是從概率上分析大概率是不會發生爆炸的。
大家看到過很多新能源 汽車 自燃事件,但據我所知國內還從未發生一起新能源 汽車 碰撞後導致人員死亡的事件,雖然說電池在受到沖壓、碰撞、變形後會存在短路自燃的風險,但是電池包的抗擊打能力也是非常強的,並且國家對動力電池還有相應的國標,下面看看威馬 汽車 的電池包測試。
1、高空跌落
把威馬 汽車 電池包直接從 3米的高度跌落到水泥地面上。據說3米大概是一層樓的高度,很多立體車庫也差不多這么高,跌落後的電池包,外殼出現了輕微的凹陷,但是除此之外,沒有其它異常情況。
既然從3米的高低跌落的電池包沒有問題,那好奇實驗室就把高度翻倍——提升到了6米。6米的高度大概是兩層樓的高度,也是一般高架橋的高度。令人「失望」的是,摔下來的電池包外觀仍舊正常,沒有起火、沒有爆炸,觸摸時也沒有漏電現象。
2、擠壓。
把電池包抵在破碎機的率帶上,然後用機械臂進行擠壓,將電池包擠壓到變形量超過30%的時候停止。據說擠壓威馬電池包的這台破碎機,平時是用來拆房子的。
擠壓後的電池包一側已經完全塌陷了,而變形最厲害的一面就是電芯所在的位置。雖然被擠得很慘,但是整個電池包也沒有漏電的現象。
既然機械臂不行,那就換破碎錘的金屬尖頭(沒錯,就是拆房子的時候用的那個很粗的金屬頭),直接擠壓電池的上殼體。擠壓過後,電池包凹陷得很厲害,但是仍舊很穩定,沒有起火,沒有爆炸。
3、浸水 。
搭建了一個泳池,在泳池中倒入粗鹽,使得泳池中NaCl濃度高於國標濃度。然後把威馬 汽車 電池包直接浸入泳池水中三小時。
車輛在行駛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涉水的情況,如果電池包遇到積水,會不會短路起火?觀察在鹽水中浸泡三小時後吊起的威馬 汽車 電池包,發現電池包外殼完好,沒有冒煙、起火,也沒有漏電的現象。
4、高溫灼燒。
在油桶里倒入汽油,點火。然後在火焰燃燒最大的時候,把全新的電池包放在火焰上方燒烤。火勢慢慢變大,竄起的大火把電池包完全包在裡面,用紅外線測溫儀測得電池包表面的溫度達到了217℃。
150秒後,把電池包移開,底部依然有零星的火焰,待火完全熄滅後,可以看到底部的塗層有些燒化。除此之外,電池包的外形結構依然完好,底部也沒有燒穿,也沒有出現起火、爆炸的現象。
不論是跌落還是擠壓,是水泡還是火燒,經過這樣摧殘後的威馬 汽車 電池包,都沒有出現起火、爆炸、漏電的現象,可以說在安全性上是非常的利害了,所以說新能源 汽車 在發生碰撞之後爆炸的可能性非常小。
你擔心多了,國家有嚴格規定
⑻ 新能源汽車低壓部件有哪些
【太平洋汽車網】純電動汽車低壓系統由點火開關及搭鐵、BCm、燈光系統、空調控制系統等部件組成。純電動汽車(BatteryElectricVehicle,簡稱BEV),它是完全由可充電電池(如鉛酸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或鋰離子電池)提供動力源的汽車。
純電動汽車低壓系統由點火開關及搭鐵、BCm、燈光系統、空調控制系統等部件組成。
純電動汽車(BatteryElectricVehicle,簡稱BEV),它是完全由可充電電池(如鉛酸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或鋰離子電池)提供動力源的汽車。電動汽車的組成包括:電力驅動及控制系統、驅動力傳動等機械繫統、完成既定任務的工作裝置等。電力驅動及控制系統是電動汽車的核心,也是區別於內燃機汽車的最大不同點。電力驅動及控制系統由驅動電動機、電源和電動機的調速控制裝置等組成。電動汽車的其他裝置基本與內燃機汽車相同。為電動汽車的驅動電動機提供電能,電動機將電源的電能轉化為機械能。應用最廣泛的電源是鉛酸蓄電池,但隨著電動汽車技術的發展,鉛酸蓄電池由於能量低,充電速度慢,壽命短,逐漸被其他蓄電池所取代。正在發展的電源主要有鈉硫電池、鎳鎘電池、鋰電池、燃料電池等,這些新型電源的應用,為電動汽車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問答叫獸)
⑼ 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冷卻系統技術有哪些分別有什麼特點
一、風冷電池技術
以空氣為介質冷卻電池的方法稱為空氣冷卻技術。主要原理是利用流動換熱的方法來達到冷卻的目的。冷卻技術具有設備簡單、維護成本低、製造成本低的特點,因此廣泛應用於各種動力電池和電子設備電池的保護裝置中。這種技術雖然成本低,應用方便,但受導熱系統和空氣比熱容的影響,因此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冷卻效果相對較差。目前,風冷電池技術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風量、流道、電池空間規劃。
四、相變材料冷卻電池技術
相變材料基於相變吸熱原理降低電池組的工作溫度。它具有無毒無害、熱穩定性好、成本低、使用方便的技術特點。相變材料冷卻方式不需要通道設備和電氣設備,系統安全性很高。目前應用廣泛且成熟的相變材料主要有改性成本脫蠟、水和鹽、有機酸化合物等。
⑽ 新能源汽車有沒有冷卻系統,需不需要更換冷凍液
因為新能源汽車電池包和電機組需要散熱,所以有冷卻液,也是需要定期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