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Ⅰ 做局新能源市場:悲情的江西江蘇,賭歡的合肥,為何差別那麼大
新能源車之於汽車行業是「破局」,求新求全的汽車產業之於二三線城市GDP是「破局」。
但,首先,得有個「局」。
這幾年,有一批二三線城市,也在積極「做局」。
沒有哪個行業像汽車一樣,聚焦了新能源、新材料、IT信息技術於一體。能夠在這一輪汽車產業競爭中突圍的地方和區域,就有機會引領汽車行業的發展,其在全省全國的地位也會完全不同。
然而,如長三角、珠三角甚至武漢那樣汽車產業集群的優勢,不是三兩年就「畫」得出來的。
(1)江西、江蘇們:霸王硬上弓的悲劇?
2016年爆發「騙補門」,72家車企狂騙92億——即使有這樣的前車之鑒,諸如江西,江蘇等等,還是上了「賭桌」——通過伸長政府無形的手,全力推進汽車產業集群發展。
悲情的2020年,據不完全統計,資金斷裂、欠薪、停產、破產等問題的新能源汽車公司不少於5家,包括賽麟、拜騰、博郡、華泰、長江等。
中國造車新勢力們在2020年又經歷了新一輪洗牌。蔚來、小鵬、理想等股價瘋漲,另一邊部分造車新勢力的停擺,把例如江西、江蘇們的霸王硬上弓暴露無遺。「倒了廟堂,肥了方丈」的熟悉劇情,把汽車產業鏈的投資信任,踩個稀爛。
(5)功夫拍案
數據統計,過去幾年有200餘家新能源汽車企業成立。每一位「PPT高手」的背後都有不同的地方政府和數十位資本投資人,投資金額少則百億,多則幾百億。
當一家家被狂熱致死的造車新勢力消逝,蔚來已成為合肥市政府2020年最佳豪賭樣本。合肥更是有望借勢成為長三角副中心。
新能源產業中,前赴後繼的「地方政府們」的錢,都不是光靠運氣賺來的。
我們更應該要清楚那個盲盒裡,裝的是什麼。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Ⅱ 長三角新能源有哪些
上汽集團、吉利控股集團、奇瑞集團、江蘇省汽車工程學會聯合牽頭,成立了長三角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聯盟。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汽集團」,股票代碼為600104)是國內A股市場最大的汽車上市公司,截至2013年底,上汽集團總股本已達到110億股。
上汽集團所屬主要整車企業包括乘用車分公司、上汽大通、智己汽車、飛凡汽車、上海大眾、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南京依維柯、上汽紅岩、上海申沃等。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簡稱「吉利控股集團」)始建於1986年,1997年進入汽車行業,一直專注實業,專注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不斷打基礎練內功,堅定不移地推動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現資產總值約3300億元,員工總數超過12萬人,連續七年進入全國企業500強。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汽車生產的國有控股企業,1997年1月8日注冊成立,總部位於安徽省蕪湖市,現任董事長兼總經理是尹同躍。
公司產品覆蓋乘用車、商用車、微型車等領域。2016年8月,奇瑞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450位。2019年,奇瑞在「一帶一路」中國企業100強榜單排名第90位。
Ⅲ 現在中國汽車工業的生產特點與其他發達國家的區別是什麼
汽車製造在國內有全產業鏈的生產模式,不依賴他國,並且有產業的聚集效應;新能源汽車產銷繼續刷新記錄,新能源汽車成為我國汽車製造、銷售的主力軍。
一、產業集群的鏈式效應
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汽車產業憑借巨大的經濟貢獻率以及對上下游產業鏈強力的拉動,一直是各地方政府重點吸引和發展的產業。近年來,隨著市場需求和技術發展的需要,汽車產業集聚發展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做產業集聚,定位是世界級的電動汽車產業集群,對所有企業都是非常大的「鏈式」效應。
在經開里,一個企業引來多個企業、多個企業抱團成為產業集群式的產業集聚效應正在顯現效果,經開區已逐漸形成了國內外優秀企業集聚、產品門類齊全、上下游配套生態初步建立、服務機制日益完善的產業體系。一批汽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成為「補鏈」生力軍,使產業鏈不斷延伸,形成了上下游齊全,產業互補且具有強大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到目前為止,藉助各自的產業優勢,已經形成了東北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為主的六大汽車產業集群。
二、新能源汽車
近年來,在我國大力推廣應用下,電動汽車、插電混合動力汽車等均得到長足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逐步擴大。今年前5個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雙雙超過90萬輛,分別達到96.7萬輛和95.0萬輛,同比均增長2.2倍。
從國內已形成的六大汽車產業集聚區來看,除了傳統造車行業以外,新能源、智能化汽車增長最為明顯。據統計,長三角集群的30個城市中,有超過14個城市已經拿到或規劃有新能源汽車項目,涉及新能源汽車項目超過20個,累計計劃產能超過300萬輛,累計計劃投資超過1000億元。
與此同時,江浙滬地區為進一步滿足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配套需求,還將繼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集聚發展,打造新能源汽車製造、智能網聯汽車測試服務、汽車電子等全產業鏈集群。
Ⅳ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當地有哪些措施值得借鑒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當地有如下措施值得借鑒。
一、聚焦規劃對接
聚焦市場統一,要發揮市場的作用,克服市場壁壘、制度障礙,促進區域市場的融合,推動一系列具有創新性的倡議。
例如,聯合制訂了14個長三角地區統一的地方標准,包括《船舶水污染物內河接收設施配置規范》,並帶頭推進“一網通辦”的更新換代。
Ⅳ 燃油車退市時間是什麼時候
燃油車退出市場時間宣布的國家主要有: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挪威和印度。
退出時間:
荷蘭、挪威:2025年;
德國、印度:2030年;
英國、法國:2040年。
隨著法國、荷蘭、德國等歐洲國家提出停止銷售燃油車的時間表之後,新能源汽車成為未來趨勢的情況更為明朗。
(5)長三角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擴展閱讀
西方各發達國家都積極做出響應,率先公布了國內燃油車的禁售時間表。一直以來,作為一個有擔當的國家,我國在國際社會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對於這類活動自然也不會缺席。
但是由於我國還處於發展階段,相對於西方各發達國家,在新能源汽車的製造技術和後期配套設施的建設不夠完善。
Ⅵ 工信部將引導各地新能源汽車產業差異化協同發展,會採取哪些措施
一、京津翼產業轉移、長三角製造業發展
新能源汽車針對區域的不同發展的重點也不同。北方的冬天比較寒冷,新能源主要研發可以在低溫下能夠延長電池壽命和使用續航的能力。針對南方地區則是可以擴大電池容量和快速進行充電的發展路線。不同的區域發展的路線是不一樣的,所以工信部就開始統籌新能源的汽車產業的整體布局,針對不同的區域,不同城市的情況,不同地區的具體要求制定因地制宜的相關策略。保障在進行產業化合理規劃的同時不耽誤科研發展。
Ⅶ 長三角一體化六個「通」
在近日舉行的2019年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上,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相關部門共同簽署了10個合作協議。這些協議旨在以各種形式的互聯互通,打破分割、加速一體化,一起了解一下。
一碼掃七城 長三角地鐵通票來了
打開自己城市的地鐵APP,就可以在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寧波、溫州、蘇州等7城間掃碼通行、自由穿梭。由支付寶「異地掃碼」技術支撐的長三角地鐵「通票」,在座談會期間宣布正式落地。
2018年12月1日,在支付寶的技術支持下,長三角的上海、杭州、寧波三地地鐵實現掃碼互通。「3城互通用了半年時間,此次7城互通難度是幾何級的增長,但只用了幾個月時間。這是數字技術助力長三角建設的重要成果。」螞蟻金服董事長井賢棟表示。
井賢棟稱,異地掃碼技術成熟,已成為區域交通一體化的可復制樣本。未來一年內,支付寶將助力長三角所有地鐵城市實現掃碼跨省互通,並逐步向「全國通」邁進。
上海申通地鐵集團信息管理中心主任金濤表示,在「高鐵生活圈」逐步形成的基礎上,地鐵掃碼便捷出行的互聯互通進一步拉近了各地時空和心理距離。
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 省際交通更通暢
「最美高鐵」杭黃高鐵建成通車,客流量迅猛增長。15條省際斷頭路開工建設,商品、人才等要素流動日益頻繁。最近一年來,長三角的省際交通狀況持續改善。
每逢節假日,出省的高速收費站往往是一個堵點。座談會期間,一市三省交通部門主要負責人共同簽署了取消長三角區域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協議。
民進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胡衛調研了解到,在長三角取消省界收費站的工作中,要統籌好各地高速公路的貨車通行費計費方式。當前,江蘇和浙江按計重收費,上海按車型收費,這給取消省界收費站後的結算帶來了困難。胡衛認為,有關部門要加強業務統籌和指導,針對推進過程中的技術、運營、管理等問題及時予以協調解決,爭取在2019年實現取消省界收費站的目標。
創新券通用通兌 助力 科技 創新共同體建設
上海光源、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安徽的全超導托卡馬克、穩態強磁場,江蘇無錫的國家超算中心……在長三角區域,布局著一批重大 科技 基礎設施。一市三省共建的「長三角區域大型科學儀器協作共用網」,目前已整合區域逾4.5萬台、總價值超過519億元的科學儀器, 探索 推進「 科技 創新券」在長三角區域的通用通兌。
座談會傳出的信息顯示,未來一市三省將加快構建長三角 科技 創新共同體,加快上海張江、安徽合肥兩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聯動發展,加快培育長三角科創圈,聯手突破一批卡脖子關鍵技術,建設全球創新高地。
51個政務服務事項在長三角「一網通辦」
打開上海的政務服務APP「隨申辦市民雲」,首頁上設置了長三角無感「換乘」專區。經過一個多月的攻堅,目前首批51個政務服務事項已在上海市,江蘇省蘇州市,浙江省杭州市、嘉興市,安徽省合肥市、蕪湖市等14個城市實現長三角「一網通辦」。
首批開通的51個事項既包括內資有限公司設立等企業服務事項,也包括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轉移接續等個人服務事項。目前,長三角已經建立政務服務用戶跨省身份認證體系,建成長三角地區數據共享交換平台。長三角「一網通辦」小程序也在支付寶啟動試點,邁出跨省「辦事」的第一步。
下一步,一市三省將建立長三角「一網通辦」長效運維保障機制,保障專欄、專窗、移動端APP「無感漫遊」,及時推出第二批企業和個人服務事項,今年完成長三角城市群26城接入長三角「一網通辦」。
減少百姓「跑腿墊資」煩惱 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有通道
62歲的嘉興市民王玉英,由於腎不舒服經常來上海瑞金醫院就診。「過去在上海看完病,總是拿著一疊發票回老家排隊報銷,耗去大半天時間。實施異地門診直接結算後,如今在上海看病直接刷卡,再也不用來回折騰了。」
今年上半年,長三角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迎來新進展,在去年「1+8」的基礎上擴大至「1+17」,新增的九地包括江蘇南京、泰州,浙江杭州、溫州,安徽六安,等等。
座談會期間,三省一市醫保局主要負責人共同簽署的推進長三角地區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協議,未來將有更多的長三角居民省去「跑腿墊資」的煩惱。
既分工又合作 產業發展通盤考慮
無人駕駛的清掃車、能緊跟主人的「行走行李箱」……在座談會後舉行的第一屆長三角一體化創新成果展上,安徽酷哇機器人的展品引來眾多觀眾駐足。
酷哇機器人的核心研發團隊來自上海交大,生產基地設在安徽蕪湖,這是一個典型的產業在長三角內優化布局的成果。
來自座談會的信息顯示,未來長三角將推進產業發展一體化。瞄準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大數據、人工智慧、新能源 汽車 等未來產業和重點領域,依託龍頭企業、中介組織、研發機構、開發區等,搭建一批產業一體化組織,打造一批世界級產業集群。
Ⅷ 靈魂拷問:國產電動車真的干不過特斯拉嗎
前言: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經歷了一番野蠻生長後,伴隨著補貼政策逐漸退坡,「PPT」造車時代的消逝,一些新勢力沒有了國家的「嫁衣」,當直接面對個人消費者市場時,就會失去競爭力,被市場所淘汰。
作為一直「模仿」著特斯拉腳步的造車新勢力,由於沒有深厚的品牌沉澱和技術底蘊,很難在短時間獲得市場的認可,因此當面對特斯拉Model的國產化,只能驚呼一聲狼來了。
所以說,在《車評社》看來,國產電動汽車干不過特斯拉只是暫時的,在中國這樣一個巨大且不斷發展變化的市場中,國產電動汽車將有更為廣闊的前景。
2年後,你是買特斯拉還是買國產車這個真不好說,對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Ⅸ 汽油車停產時間已定了嗎
《中國傳統燃油車退出時間表研究》報告指出,綜合中國汽車業發展及排放目標,在市場手段和政策手段的聯合驅動下,我國有望在2050年前實現傳統燃油車的全面退出。
目前國家層面還沒有統一的政策出台。業內有觀點認為,傳統燃油車的逐步替代與退出是一個不可逆轉的全球性趨勢;提前制定燃油車禁售時間表,可以給社會一個明確的市場信號,有利於企業提前部署,轉變消費者認知。
相關報告:
1、一級城市私家車2030年實現全面新能源化
在2050年實現新能源汽車全面替換的目標預設上,該報告進行了按照「分地區、分車型、分階段」層級設置,退出過程由點及面推進。
區域層級共劃分為四個:
第一層級為特大型城市(如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和功能性示範區域(如海南、雄安等);
第二層級為傳統汽車限行限購城市和藍天保衛戰中的重點區域省會城市等;
第三層級主要是藍天保衛戰的重點區域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區域(如華北、長三角、泛珠三角和汾渭平原);
第四層級(如西北、東北、西南)緊隨其後。
2、退出以及進度仍存在不確定性
在世界上已公布禁售計劃的國家中,《報告》給出的中國禁售燃油車時間2050年是最晚的。截至目前,世界范圍內,只有荷蘭、挪威、德國和美國加州、法國巴黎、義大利羅馬等國家或地區推出了具體的禁售時間表。
在區域方面,2019年3月,海南省出台了《清潔能源汽車發展規劃》,規定2030年起全省全面禁止銷售燃油汽車,成為全國首個提出所有細分領域車輛清潔能源化目標和路線圖的地區。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我國燃油車禁售時間報告出爐 2050年燃油車有望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