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關於新能源汽車的調查總結

關於新能源汽車的調查總結

發布時間: 2023-01-03 12:24:12

❶ 新能源車項目,我們可以採取什麼調查方法和途徑

調查方法有很多,如問卷調查法,網路調查法,實地調查法,社會調查法,抽樣調查法,統計調查法等等。常用有普查法和抽樣法,其中問卷調查法最為常用。
針對不同的目標可以選不同的方法,新能源車項目可以採用網路途徑,選網路問卷調查法。如問卷星等網站進行發布,可在這網站中提取需要的數據進行分析總結。

❷ 影響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購買決策的因素有哪些

(1)消費態度

低碳消費理念是新能源汽車增加銷量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的重要因素。消費行為與消費態度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內在聯系,即態度的會有效地影響消費行為,而行為的差異又會潛移默化地改變態度,使態度類型具有多樣化的表現特徵,並使行為與態度明顯不一致。雖然在理論研究中,態度是消費態度的有機組成部分,但它可以作為調節行為和態度的中間變數,使消費行為和消費態度趨於一致。

比如環保意識高的消費者在購車時會偏好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行為更有效。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在78%環保意識較高的消費者中,50.24%選擇新能源汽車。消費者態度還包括消費者對商品或服務的態度,具體影響因素包括售後服務、安全性、維修價格、產品性能、應用便利性、廠家品牌、外觀及內飾、能耗等。這些因素既是影響消費決策的基本因素,也是影響新能源汽車銷售決策的基本因素。

❸ 新能源汽車總結800字

一、幾個階段性的工作
我市汽修市場整頓工作共分五個階段,各階段工作各有側重點。
第一階段:動員階段
主要是成立組織機構和做好宣傳發動工作。成立了以市交通局xx副局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和以xx副處長為辦公室主任的整頓工作機構。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向社會各界宣傳18次,組織骨幹企業在相關地段集中宣傳,懸掛橫幅150條,發放宣傳資料1100套,並設立了咨詢台,現場接受投訴和咨詢。在處內部資料《運政管理信息》上刊登治理整頓信息7條,對整頓活動各方面的工作進行了全面、及時、有針對性的報道。除按省局要求向一、二類企業發放《 致全省汽車維修業戶的一封信》外,還向全市486戶汽修專項業戶發放《致全市汽車摩托車專項業戶的一封信》,為整頓工作造就了強大的輿論氛圍和宣傳攻勢。
第二階段:集中整治階段
對全市三環路范圍內無證修車、超范圍修車的業戶進行重點清理,運政三個稽查大隊及汽修管理科全員出動,在全市主要路段展開了拉網式的檢查。共檢查420家業戶,對98家業戶進行了查處。清除亂起名稱,亂標維修范圍、亂掛汽車維修標志的「三亂」行為52起。對全市25家特約維修企業在重新核實特約維修資格的基礎上,向全社會進行了公示。
第三階段:規范內部管理階段
全面健全各類台帳,重新修訂各項工作程序,日常管理工作做到了規范化、程序化、標准化;全面啟用了「運證在線」行政管理系統,信息資料全部上網、資源共享、陽光操作;對全市(含六縣)運政執法人員進行了汽車維修行業行政執法專題培訓,提高了服務意識和行政執法水平。
第四階段:一、二類汽車維修企業資質審驗階段
對全市汽修企業進行資質認定,要求41家企業進行限期整改,8家不達標企業予以注銷。結合省計分考核辦法,對汽修企業的維修資質及經營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對 44家企業的不規范經營行為進行了計分處理。
第五階段:鞏固治理成果,全面總結階段
針對前一階段整頓期暴露問題比較多的路段、業戶進行了復查。鞏固治理戰果,防止回潮。同時健全業戶檔案,實行跟蹤服務,實施動態管理。
二、幾個特點
1、把整頓維修市場同汽修企業年審結合起來,把國家有關維修市場整頓的要求,貫徹到年審指標之中,以年審促整頓、以整頓促規范、以規范促提高。
2、把整頓維修市場同全市轟轟烈烈開展的「萬人評運管」活動緊密的結合起來。先規范執法行為,再規范汽修市場經營行為,爭取社會各界對希望得到你的採納

❹ 新能源汽車消費意願調查報告 消費者是否願意買單

從政策認知度看,調查顯示,消費者對「不限行、不限購、新能源汽車推廣車型目錄」等政策認知度最高,有54.9%的被調查者了解該類政策;其次是免徵購置稅、購車補貼等財政補貼類政策,認知度為51%;新能源汽車相關技術質量政策認知度為37.5%。從政策促進作用來看,調查顯示,消費者認為排在第一位的是購車補貼政策,佔59.3%;其次是加強充電設施建設,佔50.5%;排在第三位的政策是免徵購置稅,佔42.6%。

❺ 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的社會調查

現在新能源汽車。還處於開始階段。配套設施都不完善,包括汽車製造都存在生產線不完整配件拼湊。整個車不同的配件都是東拼西湊而來。沒有一個完善的生產標准。再加上後續充電樁建設跟不上。所以導致很多人開上新能源汽車。很窩火。後續改進,只能等待市場慢慢成熟,任何一個新生事物。都有這個過程。

❻ 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存在哪些顧慮

盡管百姓的接受度近年來有所提升,但續航「縮水」、充電難和小毛病頻發等新能源汽車的傳統短板和痛點仍未得到有效解決,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汽車仍有許多顧慮。


根據《2017中國汽車消費者調查報告》顯示,2016年,人們不買電動車最主要的原因有充電樁不足、定價高等,2017年,人們更擔心電動車的質量、安全性,對較長的充電過程也不滿意。

❼ 調查報告:政策變動對新能源汽車市場影響深遠

4月23日,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正式出台,延長期限、溫和退坡、設置上限、鼓勵換電等,都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與此同時,多個地方政府也紛紛出台鼓勵新能源汽車消費的政策措施,如廣州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1萬元,深圳增加1萬個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指標,江蘇支持無車家庭購買首輛新能源汽車,等等。在此背景下,木倉科技旗下媒體車友頭條推出「補貼政策落地,你打算購買新能源汽車了嗎?」的網路調查,以了解消費者的看法。本次調查共回收有效樣本量為1005份,因被訪者來源於網路用戶,其調查結果僅供參考。
被訪人群特徵:換購和增購消費者超過首次購車群體
在接受本次調查的1005名被訪者中,性別分布非常不均衡,其中男性被訪者高達八成以上;年齡段分布相對來說較為均衡,從「60後」到「90後」的主流消費人群均有參與;從地區分布來看,受訪者也較為均衡地分布在全國各大城市及農村地區。
在對被訪者車輛擁有情況及購車計劃的調查中,高達74.93%的被訪者表示「兩年內有購車計劃」,而其中半數以上為有車族。由此可見,市場剛需仍然大量存在。
在接下來對有購車計劃的被訪者的進一步訪問中,車友頭條發現換購和增購人群已佔到大多數,兩者合計佔比為53.78%,而首次購車的群體佔比為46.22%,低於再次購車群體。這也與我國近年來二手車市場的蓬勃發展和消費升級趨勢相吻合。
根據調查結果進一步分析後,車友頭條發現不同年齡段和不同地區的被訪者在購車計劃上有所差異。其中,首購人群中來自「90後」的年輕消費者佔了半數以上,遠高於其他年長消費者;而換購人群中則以「60後」和「70後」為主力消費群體;增購群體中「80後」最多。分地區來看,差異不太大,但仍可看出農村地區消費者換購意願略低。
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增購群體認可度最高,一線城市購買意願最為強烈
那麼,在上述高達七成以上有購車計劃的被訪者中,他們是否會考慮購買新能源汽車呢?調查結果顯示,明確表示「會購買」的佔41.43%,「不確定」的佔41.70%,而態度鮮明地表示「不會購買」的僅為16.87%。這個結果表明,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可度和接受度越來越高,同時從近兩年每年超過100萬輛規模的市場銷量上也可以看出私人購買力大增。
另外,從首購、換購、增購三種不同的購車群體來看,調查結果表明,增購群體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最高,明確表示「會購買」的佔比高達53.61%,而首購群體意願最差。分年齡段和地區來看,年齡越大接受度越高,「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高於其他城市。
由於交通擁堵和環境污染的治理需求,北京等一線城市對汽車的限行限購已成常態,但對新能源汽車的限行限購措施則逐漸放寬,如北京對純電動汽車採取不限行政策,上海所發放的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不需交納高額的牌照費,廣州購買新能源汽車則無需搖號,並優先辦理入戶、年檢業務。因此,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對新能源汽車的購買意願更高,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有高達54.91%的一線城市被訪者明確表達了會選擇新能源汽車的需求,遠遠高於其他地區。
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類別選擇:插電混動獲偏愛,一線城市更青睞純電動
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流技術路線為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其中純電動汽車因在行駛過程中具有「零排放」的優點,被國家出台多項鼓勵政策大力推廣;而插電混動汽車雖然也在政策鼓勵范圍內,但推廣力度相比純電動要小很多。在車型使用方面,兩者相比差別很大,純電動汽車僅搭載動力電池,一般需要長時間充電後才能行駛,且續航里程不利於長途行駛;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同時搭載傳統動力與電驅動,兼具燃油車和純電動兩種特點。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選擇純電動還是插混車,是個令人糾結的問題。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在對新能源汽車有購買意向的被訪者中,高達56.71%的消費者表達了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選擇意願,而獲政策偏愛的純電動僅有21.88%的被訪者表示願意接受。
此外,從不同年齡段人群來看,「90後」對插電混動最為偏愛,佔比高達64.67%;「80後」選擇純電動的比例高於其他年齡段,佔比超過三成。
從不同地區人群來看,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對純電動的選擇意向高於其他地區,佔比超過三成;而不同地區消費者在對插電混動的選擇上則沒有太大差異。
同時從選購價格來看,對純電和插電混動的選擇在部分價格區間上出現了分化,5萬元及以下選擇純電動居多,13~15萬元選擇插電混動居多,而在20萬元以上車型中則選擇純電動的要多於插電混動。
購買新能源汽車能夠接受的價格區間:補貼後10萬元左右最符合消費者期望值
消費者在購買新能源汽車時,扣除補貼後能夠接受的價格區間是多少?調查顯示,在此次對新能源汽車有購買意向的被訪者中,近九成被訪者表示扣除補貼後能夠接受的價格區間是20萬元以下,其中價格在10萬元上下的車型成為主流選擇,尤以6~12萬元接受度最高,合計佔比為45.85%。
分不同購車群體來看,部分價格區間的選擇出現了分化,首購人群傾向於低價位,換購和增購人群傾向於較高價位。這也與前述被訪人群特徵相吻合,首購人群多為「90後」年輕消費者,在經濟實力上自然沒有中年消費者更加充裕。
分不同地區來看,規模越大的城市選擇高端車型的比例越高,農村地區則傾向於價格更便宜的車型。
經查詢發現,目前大多數廠家公開標注的價格為補貼後全國統一售價。從目前市面上比較暢銷的幾款車型來看,純電動車型中的比亞迪秦EV和北汽EU5補貼後價格均為12.99萬元起,廣汽Aion S補貼後價格14.68萬元起;插電混動中的榮威i6 PHEV補貼後價格為14.78萬元起,而4月份銷量排行榜中的邁騰GTE、探岳GTE、帕薩特PHEV、唐PHEV等多款插混車型補貼後價格均在20萬元以上。由此可以看出,這些主流車型的價格都普遍高於消費者的預期。
購買新能源汽車的首要考慮因素:價格、安全性、基礎設施等多重因素共同左右消費者的選擇
選購新能源汽車時,消費者首要考慮的因素有哪些?在我們的問卷設定限選三項的前提下,被訪者給出的答案非常分散,表明他們選擇新能源汽車的考慮因素有多個。其中,車輛價格、安全性、充換電便利性排在前三位,均獲得高達四成以上的投票;其次產品性能、使用成本、鼓勵政策也是左右消費者選擇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原因。
那麼,不打算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又是出於什麼原因呢?調查結果顯示,在127名不考慮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被訪者中,他們擔心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不完善、技術不成熟、安全性差等方面。近年來,電動汽車起火事故時有發生,更加重了這部分消費者的顧慮。
最能讓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動心的政策因素:減免稅費、加大補貼、不限行
近年來,我國政府為了推廣新能源汽車,打出了多項鼓勵政策「組合拳」,除了資金補貼外,減免購置稅、車船稅等政策已經持續了多年;一些地方政府在此基礎上,還出台了減免使用費、不限購限行等措施,以此助推新能源汽車的規模化應用。
那麼,上述哪些政策因素最能讓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動心呢?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減免稅費(如購置稅、車船稅等)、減免使用費(如停車費、過橋過路費等)、購置補貼、不限行等政策都頗受被訪者歡迎。
分不同地區來看,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對不限行和不限購的呼聲最為強烈,遠遠高於其他地區。而對於減免稅費和使用費方面,其他城市地區要高於農村地區。
進入2020年以來,國家相關部委已經出台多個政策,三令五申要求「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但鑒於一線城市交通狀況的特殊性,目前一線城市中的北京、上海、深圳仍然採取限購措施。盡管如此,但對新能源汽車放寬限行限購已成共識,北京、上海等城市今年已經增加了車牌供給量,深圳也宣布增加1萬個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指標。
補貼退坡對購車計劃的影響:大多數被訪者認為有影響,會重新考慮購車計劃
新能源汽車最新補貼政策於2020年4月23日正式發布,新政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2020~2022年補貼標准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退坡後,符合條件的純電動乘用車2020年補貼標准為1.62~2.25萬元/輛(註:2019年為1.8~2.5萬元),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含增程式)補貼標准為8500元/輛(註:2019年為1萬元)。按照平緩退坡的原則,每輛車減少的補貼額度僅為1500~2500元。
那麼,究竟有多少消費者了解新能源汽車的相關補貼政策呢?補貼退坡會影響他們的購車計劃嗎?在接受本次調查的753名有購車意向的被訪者中,表示「了解」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佔比為35.72%,其中大多數人僅「了解一點」;表示「不了解」的佔64.28%,其中大多數人只是「聽說過,但不了解」。
同時,在上述被訪者中,近八成人表示補貼退坡會影響他們的購車計劃,其中超六成認為「有一定影響,會重新考慮購車計劃」,超一成認為「影響非常大,不再考慮購買新能源汽車」,超兩成表示「不影響,退坡幅度較小,可以接受」。
分不同地區和購車群體來看,影響較為廣泛的是處於二線以下的城市,對增購人群影響相對較小。
30萬元以上車型取消補貼對購車計劃影響大,「換電模式」認知度有待提高
在四部委近期發布的2020版補貼新政中,規定售價30萬元以上的車型不補貼,同時「換電模式」車輛不受此規定限制。那麼,這條新規是否會讓消費者改變購車計劃,並轉而考慮換電車輛呢?
在車友頭條發起的本次調查中,僅有30名被訪者表示會接受30萬元以上的新能源車型,有效樣本量偏小,由此得出的結果僅供大家參考。該項調查結果顯示,76.67%的被訪者認為有影響,其中大多數人表示會重新權衡。
然而,僅有極少數人會轉而考慮換電車輛,其他大多數人不考慮換電車輛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換電網點少,其次認為可選車型少、擔心安裝不牢靠、不了解這種模式等也導致大部分消費者不考慮換電車輛。
事實上,目前推廣「換電模式」的廠家確實不多,我們知道的有北汽新能源、蔚來是一直都在大力推廣換電模式的整車企業,其他大多數廠家還沒有大規模介入換電領域。不過,近期有消息稱,廣汽新能源、長安汽車、吉利汽車等也透露了將要推廣換電模式的規劃。預計不遠的將來,隨著更多產品的投放,以及國家政策的鼓勵,換電模式可以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另闢蹊徑。
結論
車友頭條通過此次調查發現,盡管當前受疫情影響,汽車市場表現不景氣,但未來兩年內消費者的購車需求仍然非常旺盛,且再次購車用戶已成為我國汽車消費的中堅力量。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培育方面,我國政府多年來的努力推廣獲得了顯著成效,已經為大多數消費者所認可並逐漸接受,尤其是在交通擁堵和環境污染嚴重的一線城市,對新能源汽車更是青睞有加。
在新能源汽車的價格接受度方面,由於動力電池成本高企不下,當前主流新能源汽車的售價仍然普遍高於消費者的預期,這同時也成為阻礙消費者選擇新能源的主要因素之一。與此同時,擔心安全性差、基礎設施不完善、產品性能不佳等諸多因素疊加,也令一部分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望而卻步。
我國對新能源汽車的鼓勵政策可以說是力度空前,盡管目前市場正在由「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轉換,但政策仍然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減免稅費和使用費、大額補貼、不限行限購等優惠政策,都能誘惑一部分消費者拋開成見,成為一名新能源汽車的准車主。由此也可以看出,政策一旦變動,對消費者購車計劃產生的影響也往往非常大。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本次調查中得到了超半數受訪者的大力支持,遠遠超出純電動,這個結果頗為出乎意料,與市場銷量上所表現出來的數據相左。參照中國汽車工業協發布的2019年產銷數據可以看到,在去年所售出的120.6萬輛新能源汽車中,純電動汽車銷量為97.2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為23.2萬輛,盡管純電動汽車中包含了一部分政府采購、網約車、租賃車等,但兩者仍然相去甚遠。(註:本次調查為網路調查,結果僅供參考)
本文作者:鄭雪芹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❽ 你真的對新能源汽車了解嗎你對新能源汽車有什麼想法嗎

確實掌握新能源車輛就不易把如今我國的這種電動汽車稱之為新能源車輛了,單純是忽悠人的稱呼。最先大家看一下新能源的界定:新能源又被稱為非傳統能源。就是指傳統式能源以外的各種各樣能源方式。指一開始綜合利用或已經積極主動科學研究、尚需推行的能源,如太陽能發電、地熱能源、風力、海洋能、生物能源和核反應能等。

即使全世界知名品牌特斯拉汽車,也上海市區創建了超級工廠,到2021年可以完成所有零配件的國內生產製造的,這一點十分關鍵,代表著全部產品鏈上的國內生產製造的都能完成,針對中國汽車工業生產是個非常大的提升。新能源電動汽車的進步還提供了許多智能化系統現代化的更改,這也是將來的頭等大事,從傳統的的加工製造業逐漸往新科技產業鏈變化,這一點上恰好解決了大家之前的薄弱點,發展趨勢新科技,更適用於大家我國這類原先工業生產較為欠缺的狀況。大部分人對新能源車輛搞不懂、不了解、尚需考慮到,尚需調查,有關信息與燒電汽車對比處在誤差邏輯思維,大夥兒對燒電新能源技術完善認可的,從生產製造到在出廠後面檢修也是大家都能接納,除此之外新能源車輛後面維修費用高,運作後特性充電電池衰落較為嚴重、不斷驅動力沒有燒電汽車動力高效。

❾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如何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突破100萬輛,產銷規模連續三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國已形成完整的新能源乘用車產業集群。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可以分為上游的動力電池製造企業、中游的整車廠和下游的充電樁產業以及汽車後市場。

能源供給體系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環節

同傳統燃油車一樣,新能源汽車的廣泛使用需要完善的能源供給配套體系的建設,快捷、高效、覆蓋面廣的能源供給系統是新能源汽車規模化發展的前提,目前,國內外對於電動汽車的能源供給體系已經搭建起來,包括兩種模式,一種是自充電模式,一種是換電模式。自充電模式是很多國家研究的重點,從技術路線來講主要包括常規充電和快速充電兩種形式,前者可充分利用夜間用電低谷時段進行充電,滿足車輛運行的需求,多集中於居民小區及辦公區域停車場。快充則是在特殊需求下對電能的補充,主要建在機場、火車站、醫院、購物中心、加油站等公共場所;換電模式是一種將車輛及電池分開考慮的形式,用戶可以像加油一樣及時得到能源供給。

中國動力電池PACK市場競爭格局

中國動力電池PACK市場有車企、電池廠、第三方企業獨立運營模式,同時也有合資生產的模式。不論是車企、電池廠或是第三方企業為了更好地整合企業資源與技術,合作模式多樣。

傳統和新興車企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策略

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策略方面,傳統車企傾向於在自有內燃機技術基礎之上,先推過渡型新能源汽車如插電混動汽車,而新興車企則更專注於純電動汽車的生產、研發。

近七成新能源汽車存在里程衰減

根據對中國新能源汽車部分受訪車主的調查發現,在不同的購買時間,有近七成車主表示新能源汽車出現不同程度的里程衰減。電池的衰減與行駛里程和溫度有關。一是行駛里程越長,充電次數越多,衰減越大;二是溫度越高,衰減越大。此外,據媒體報道,車主實際用車時續航里程與購車時部分商家宣傳不符,也是車主感到出現續航衰減的原因之一。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存在的問題

隨著國家推出相關政策大力扶持充電樁產業的發展,充電樁的發展漸入佳境,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其中包括三個環節,上游設備生產商、中游充電運營商和下游問題解決商。國內參與充電設施運營的包括:專業的充電運營商、電動汽車企業、網路運營服務公司等,主要通過搭建運營平台為用戶提供「充電服務+增值服務」,但因前期投資巨大且電動車尚未大規模應用,充電運營行業普遍沒有實現盈利。另外,在現實狀況下,充電樁的互聯互通正在制約著行業的發展,其作為發展難點一直被行業詬病。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未來發展趨勢展望

1、政策利好 充電樁行業迎來投資熱潮

由於利好政策的推動,分布式民營充電站在全國迅速建立,而面對這個充電潛力巨大的市場,民營資本已經紛紛加入。

2、動力電池冷卻技術升級

未來,隨著電池能量密度的提高,動力電池PACK熱管理技術將會日漸突出,冷卻技術也將進一步升級。

3、新能源汽車將在電動基礎上,借力互聯網創新思維,向智能化方向發展

新能源汽車將會在中國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即與自動化駕駛與共享出行相疊加。並將引領未來的出行格局,對綠色環境和綠色交通產生深遠的影響

4、在硬體供應鏈方面具備獨特堡壘的整車企業將在競爭中獲利

在整車廠投資標的方面,在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還沒有那麼開放化的現階段,安歇在感測器、動力電池以及其他零部件等硬體具備獨特堡壘的整車企業將在競爭中獲利

熱點內容
井岡山牌拖掛車圖片 發布:2025-02-05 00:19:38 瀏覽:587
能拖掛重機摩托的拖車 發布:2025-02-05 00:16:49 瀏覽:993
蘭德酷路澤2694CC越野報價 發布:2025-02-05 00:02:07 瀏覽:308
在中國房車停哪裡 發布:2025-02-04 23:32:49 瀏覽:622
新小轎車價格及圖片 發布:2025-02-04 23:07:17 瀏覽:52
摩托越野車報價及圖片大全 發布:2025-02-04 23:06:21 瀏覽:856
銀川適合幾月份旅遊 發布:2025-02-04 22:55:31 瀏覽:793
北疆天路自駕游攻略 發布:2025-02-04 22:53:20 瀏覽:353
美國大腳越野車 發布:2025-02-04 22:45:04 瀏覽:768
依維柯2019新款房車 發布:2025-02-04 22:44:56 瀏覽: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