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風向標
『壹』 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及前景
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及前景:車型輕量化、能源效率更高,高端新能源車份額將逐步增加,智能化、網聯化將為新能源汽車市場賦能。
新能源汽車的動力來源於電子或氫燃料,在使用過程中沒有化石燃料的燃燒,不會污染環境,因此得到了世界各國政府的鼓勵和支持。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機動車發展的下一個風向標。國際上,多國宣布全面禁售燃油汽車,諸如英國、法國、荷蘭等。看中國,發改委已經表示,原則上將不再批准新建傳統燃油車企。
兩極分化
得益於我國環保事業的縱深挺進,並且開局就迎來了政策補貼,所以新能源車企發展事半功倍。如今,補貼退坡,准入門檻浮動,新能源汽車需求更多卻也有了更嚴格的要求,這無疑是對相關車企的質量和技術等系統「硬體」的新一輪考驗。
在這樣的背景下,產品性能,造車技術,整車服務等領域都將成為各企業的爭奪點。如此,新能源車企有沒有創新力,有沒有核心技術,有沒有完整產業鏈就決定了市場份額爭奪的最終結果。很顯然,在市場加速優勝劣汰條件下,內部分化現象是必然會出現的一次大清洗。
『貳』 新能源汽車普漲催生搶訂潮
新能源汽車普漲催生搶訂潮
新能源汽車普漲催生搶訂潮,新能源車企掀起漲價潮,而從一季度的產銷數據來看,似乎短期並未影響終端消費熱情,不過後續影響仍有待時間驗證。新能源汽車普漲催生搶訂潮。
新能源汽車普漲催生搶訂潮1
短期來看,多位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二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仍將繼續上漲。從部分車企的終端反饋來看,價格上調並未對他們的訂單造成負面影響,反而催生了一波「焦慮下的訂單」。
清明節小長假結束之前,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兩個頭部玩家公布了最新銷量數據。
4月2日,特斯拉發布2022年第一季度交付報告,當季特斯拉在全球累計交付超過31萬輛汽車,同比增長67.7%,環比增長0.5%。
4月5日,比亞迪發布產銷快報,當季比亞迪共銷售新能源汽車28.6萬輛,同比大幅增長423%,環比增長7.6%。
特斯拉和比亞迪是銷量最高的新能源車企,它們的銷量在一定程度上是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風向標」。目前,行業尚未發布一季度的銷量數據,但從這些頭部企業的表現來看,一季度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延續去年以來的火爆情況。
需要指出的是,去年年底以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就面臨原材料漲價、動力電池供應緊張等壓力,以特斯拉、比亞迪為代表的多家新能源車企先後多次宣布漲價,不過一輪又一輪大幅的漲價並未對今年前三個月的銷量產生明顯影響,反而催生了一波「搶訂潮」。
在油價上漲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新能源汽車市場仍被看好。4月6日,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漲價基本不會對二季度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帶來影響。汽車流通領域人士、車fans創始人孫少軍也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二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將繼續上漲,只是漲多漲少的問題。
3月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或已達30%
3月銷量的持續回暖是支撐一季度整體銷量向好的重要因素。
以比亞迪為例,今年3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接近10.5萬輛,同比增長333%,環比增長18.8%,佔一季度整體銷量的37%。
實際上,4月以來,已有多家新能源車企公布了3月份及一季度的銷量數據。與2月受春節假期影響增速放緩相比,3月各家車企交付量環比均大幅改善,多家車企創下業績新高。
造車新勢力陣營中,在剛剛過去的3月,小鵬汽車交付1.5萬輛,同比增長202.1%,環比增長147.6%;理想汽車交付1.1萬輛,同比增長125.2%,環比增長31.1%;蔚來交付9985輛,同比增長37.6%,環比增長62.9%。
近段時間剛剛崛起的造車新勢力,也交上了相當靚麗的成績單,哪吒汽車交付1.2萬輛,同比增長270.5%,環比增長69%;零跑汽車首次月銷破萬,同比增長908.9%,環比增長192.8%。
與此同時,傳統車企也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持續發力。廣汽集團旗下新能源汽車品牌廣汽埃安3月份交付達20317輛,同比增長189%,也創下了品牌銷量新高。
各大新能源車企3月銷量上漲,一方面是之前既有訂單以及春節假期期間累積需求的釋放,另一方面也顯示了新能源汽車當前的市場認可度空前提升。當然,3月銷量也有一定特殊性,作為一個季度的最後一個月份,往往本身就是車企沖銷量的關鍵時間節點。
不過,2022年的3月也有些特殊。有接近汽車流通行業的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3月國內新能源汽車在整體新車銷量中佔比已達到30%左右。這個「非官方數據」尚未得到證實,不過如若屬實,意味著新能源汽車或將迎來發展的又一個小拐點。
上述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3月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較高,不僅與新能源汽車市場自身的增長有關,也與燃油車市場整體銷量下滑有關。據他表示,受疫情等因素影響,3月傳統汽車品牌銷量普遍有一定下降。
二季度銷量或仍將保持高位
市場對於新能源汽車接下來的銷量整體依然樂觀。
分析指出,盡管車企仍然面臨缺芯、原材料及整車價格上漲等多重不穩定因素,但新能源汽車仍將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表示,「雙碳」戰略、智能化形成新增拉力、規模化使上下游產業鏈與整車形成互動、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度和接受度在快速提高的共同作用下,新能源汽車還將保持一段時期的快速發展。
乘聯會也預測,今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突破600萬輛,滲透率約為22%。
短期來看,多位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二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仍將繼續上漲。從部分車企的終端反饋來看,價格上調並未對他們的訂單造成負面影響,反而催生了一波「焦慮下的訂單」,據稱,某造車新勢力曾在3天之內就接下了過去一個月的訂單量。
孫少軍則透露,過去銷量不怎麼火爆的大眾ID系列,上周的付費咨詢量在顯著增加。「這波漲價後,合資品牌的新能源汽車也重新被用戶關注。」他分析,油價的上漲讓更多用戶開始選擇和接受新能源汽車,而從總體供應上來看,新能源汽車並不算多,車源仍為緊俏,短期內訂單並不會受到漲價影響。
實際上,很多車企在調價的基礎上,也會通過同步擴大權益等方式維穩新增訂單的表現。以一汽-大眾旗下的ID系列車型為例,其近期推出了2022款全新車型,多款車型漲價5400元,但也升級了諸多配置,例如對A柱面料優化、增加車側鍍鉻飾條和儀表台縫線、在車內增加頂棚USB介面,等等。
從車企的角度,他們更不希望調價之後銷量下跌。孫少軍告訴記者,即使訂單短暫地受到影響,車企也會想盡辦法去沖銷量,因此就算有下跌,也不會在第二季度。
有券商分析師也稱,鑒於調價導致的部分用戶需求前置,疊加留存訂單,預計產能以及供應鏈情況仍為短期內交付量爬坡的主導因素。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整體格局也將更為明晰。上述接近汽車流通行業的人士認為,今年整體汽車市場並不樂觀,在這樣不確定性加強的行情之下,市場會呈現馬太效應,即強者越強,更多用戶湧向比亞迪和特斯拉,市場「兩超多強」的格局會越來越顯著。
不過,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市場也將迎來更多新玩家和產品。隨著更多主流用戶湧入其中,新能源汽車市場本身也將發展得更為完善和充分,上述人士預計,在8萬以下、35萬元以上的新車市場,也將迎來電動化。
新能源汽車普漲催生搶訂潮2
4月初,多家車企一季度產銷數據出爐,在此起彼伏的漲價潮中,新能源汽車繼續維持高增長態勢。
小鵬、理想、哪吒等造車新勢力一季度累計銷量突破3萬輛,傳統車企亦表現不俗,比亞迪3月份新能源車產銷量更是突破10萬台,創下歷史新高。
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
4月6日晚間,小康股份發布月度產銷數據,3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6480輛、7451輛,同比增幅分別為123.53%、164.69%;一季度累計產銷量分別為17391輛、14200輛,同比增長296.87%、207.43%。其中主力車型賽力斯單月實現銷量3160台,同比增長13倍,一季度累計銷量為5044台,同比增幅約12倍。從車型佔比來看,小康股份3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突破3成。
同日,力帆科技產銷成績單出爐,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累計實現產銷1010輛、5530輛,同比增幅達8.6倍、50.68倍,且產銷量環比呈逐步上升態勢。目前,力帆汽車在售的車型均為新能源車,之所以產銷數據差別較大,主要是由於公司銷售的新能源汽車中,部分由吉利汽車生產。
傳統車企中,比亞迪的轉型力度頗為激進。據產銷數據,公司3月份單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首次突破10萬輛,一季度累計產銷量分別達28.75萬輛、28.63萬輛,同比增幅均超4倍,其中純電動與混動車型各佔半壁江山。相比之下,一季度燃油車銷量僅為5049輛,同比大減89.78%,且3月份燃油車產銷均已歸零。
作為廣汽旗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埃安表現出了極強的競爭實力,3月單月銷量首次突破2萬輛,同比大幅增長189%。
造車新勢力方面,「蔚小理」內部出現分化,小鵬、理想均保持高增長,蔚來增幅相對較低;與此同時,哪吒、零跑等二線新勢力車企迎頭趕上,月銷量均突破萬台。具體來說,小鵬、理想、蔚來3月份交付量分別為15414輛、11034輛、9985輛,同比增幅分別為202%、125.2%、37.6%;哪吒、零跑3月交付量為12026輛、10059輛,分別躍升至新勢力排行榜第二、第四。
當然,也有部分車企出現銷量下滑情況。以極氪汽車為例,3月交付1795輛,環比下滑38.5%。公司表示,交付量下滑主要是受到疫情與晶元供應短缺的影響,預計4月交付量明顯回升。
漲價潮影響幾何?
近期,在鋰電上游原材料價格暴漲及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壓力下,新能源車企掀起漲價潮,而從一季度的產銷數據來看,似乎短期並未影響終端消費熱情,不過後續影響仍有待時間驗證。
從全球范圍來看,電動化趨勢已經勢不可擋,多家造車大廠紛紛公布燃油車停售時間表。4月3日晚間,比亞迪宣布自2022年3月起,將全面停止燃油汽車的整車生產,未來在汽車版塊,將專注於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業務;此前北汽、長安均把燃油車停售時間定格在2025年;長城汽車則表示至2025年新能源車銷量佔比達80%;
國際車企方面,大眾集團宣布將於2035年在歐洲停售燃油車,目前旗下大眾、奧迪已停止內燃機研發;福特將從2030年開始在歐洲僅銷售電動乘用車;本田汽車未來逐步提升純電動和燃料電池汽車的銷量佔比,並在2040年停產燃油車;豐田汽車近年來也加速電動化轉型,表示至2035年旗下雷克薩斯品牌只銷售電動汽車。
東方證券研報指出,新能源汽車漲價和疫情的影響預計在5-6月份有所體現,但在燃油車油價持續上漲和優惠幅度持續收窄的負面作用下,預計汽車消費將轉向以電動車為主,車型的持續升級和消費者內心接受電動化是最強的驅動力,漲價不影響中長期需求,仍然看好下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回升。
新能源汽車普漲催生搶訂潮3
面對近期新能源車市場出現的較大價格波動,不少消費者一時難以接受,他們都希望購買到一個「未漲價」狀態下的訂單,以規避由此帶來的購車成本增加。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調查發現,如今,這個看似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萬能的「黃牛」面前,不過是花錢就能解決的問題。據悉,一些人通過銷售「未漲價」狀態的新車訂單,每單就可輕松賺得上萬元的好處費。由於市場過於火爆,甚至出現了一個新興名詞:轉單費。
新車訂單成為市場硬通貨
「特斯拉Model Y的未漲價訂單轉讓,意味著你可以用27.6萬元的價格購買到該款車型,比官網優惠4.09萬元,現在買到就是真的賺到。」在某二手互聯網交易平台,一位重慶網友發布了一則新車訂單交易信息,引發消費者廣泛關注。在短短幾十字的產品描述背後,有多位想要購車的'消費者在留言區咨詢。
資料圖片
事實上,這僅是市場私下新車交易的冰山一角。《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在該二手交易平台發現,「隨時匹配車輛」「無需多等待」「最快一周提車」等轉讓字眼隨處可見,對於著急購車的人而來說,一輛「未漲價」狀態的新車訂單頗具誘惑力。
對此,消費者王若琳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感慨道:「漲價過後,方知未漲價新車訂單的可貴。」
今年以來,汽車企業紛紛上調新能源車產品售價,疊加新能源車補貼政策下滑以及車企優惠力度減弱等因素影響,讓消費者感受到了新能源車價格上漲的滋味。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大部分車企都上調了旗下新能源車型產品價格。比如特斯拉8天之內3次漲價、比亞迪(002594)旗下10餘款車型價格上調等消息充斥著汽車市場。
作為動力電池主要生產廠家,孚能科技高級副總裁張峰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今年下半年市場環境得到緩解,明年年初原材料緊缺狀況將有可能發生變化。但構成新能源車產品價格因素有很多,新能源車整體價格出現下調最早也要等到2023年。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由於原材料上漲波及程度較廣,所以在短時期內,新能源車價格明顯回落的可能性不大。考慮到市場環境的特殊性,不排除新能源車價格有進一步上漲的可能。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發現,新能源車產品價格越是充滿不確定性,新車訂單升值概率就越大。因而,在新能源車市場未能恢復正常前,「未漲價」狀態下的新車訂單格外受到市場追捧。
讓人始料未及的是,影響眾多消費者購車計劃的新能源車漲價潮,卻成為了「黃牛」眼中獲取利潤的時機。一位倒賣車輛訂單的「黃牛」向《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你不買也沒關系,反正現在的市場根本就不愁賣,價格沒有可談餘地。」
消費者低價購車難
「我從來沒有想過,在新能源車價格集體上漲背後,原本遊走於灰色地帶的背後交易成了這次產品漲價潮的最大贏家。」比較了解最近一段時間車市情況的消費者蔡旭東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在整個咨詢過程中,多位「黃牛」表示「擁有訂單就是最大資源」,在苦苦等待購車的消費者面前秀起了「肌肉」。
蔡旭東表示,這些「黃牛」完全是抓住了消費者想要購買價格優惠車輛的心理。
據了解,目前「未漲價新車訂單」的轉單費普遍以萬元起步。《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在與網友「啊烤爐」交談中獲悉,其轉讓的2022款Model 3車型未漲價訂單價格為23.59萬元,在保證可以落戶的情況下,至少要花費3萬元的費用購買這個訂單,且不包括訂金費用,他才同意轉讓。
據悉,目前Model 3車型市場售價為29.1萬元,若消費者選擇這一方式購車,在減去給賣家的3萬元轉單費用後,實際優惠則為2.51萬元,優惠幅度低於給「黃牛」的價格。
實際上,轉單費用往往是根據車型熱銷程度和市場定價來決定的。一般而言,市場售價越高的車型,因為受眾人群較少,所以轉單費用也更便宜。比如,網友「你好胖子!」售賣的Model Y未漲價訂單,由於產品售價較高,市場售價優惠近4萬元,其表示只需要付1.3萬元的轉單費即可成交。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此次新能源車價格上調,主要是受整體市場供應鏈環境影響進行的調整。上漲的費用並非放進了車企的腰包,主要是承擔了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成本支出。與此不同的是,市場上未漲價訂單的定價並無規律可循,完全是由銷售者自身心理價位所決定。
「銷售訂單的交易者本著只要比現在市場價格低,手中訂單就有吸引力的原則進行銷售,即便只低1萬元,對於想要購車的消費者仍然是不小的優惠,所以他們會將大部分差價空間作為『好處費』。」崔東樹說。
制定規則才是根治亂象關鍵
其實,在汽車銷售領域,「黃牛」現象由來已久。越是市場熱銷車型或因特殊原因市場出現搶購行情時,「黃牛」表現就越是活躍。
前不久,《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在調查長城汽車(601633)坦克300時發現,北京部分長城汽車4S店對於消費者私下交易訂單的行為表示默許。而正是來自車企和汽車經銷商的默許,才給了汽車「黃牛」市場生存空間。
據記者了解,為了抑制「黃牛」現象,回應消費市場關切,汽車企業也在紛紛「出招」。
近日,特斯拉推出「不轉賣承諾函」,其中提到:一次或多次累計下單購買多台特斯拉車輛的車主需要簽署這份承諾函,承諾自提車365天內(以第一次開票日期為准),不將任何車輛向任何第三方過戶轉讓或實際轉讓,違反承諾的在7日內按每台違約車輛的開票價20%的金額支付違約金, 否則特斯拉有許可權制違約車輛綁定賬戶變更以及超級充電等服務。
特斯拉公關部負責人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該規則主要針對的是一次性或一年陸續購買多台車的人,對常規消費者沒有影響。
小鵬汽車則對產品訂單均進行身份證實名關聯,簽訂合同前均須核實身份信息,之後方可進入交付環節。小鵬汽車方面表示,如有客戶因個人原因取消預訂,車輛訂單將重新納入統一管理,不存在私人二手訂單轉賣的可能性。
蔚來汽車實行訂單實名制,不支持私下轉讓。如果購車人被質疑為轉讓訂單,有可能會無法成為該車的首任車主,購買者將無法享受主機廠官方僅針對首任車主提供的維保、充電等售後保障權益。
崔東樹表示,只要車企和經銷商對此類現象加以重視,制定更完善的新車購買規則,「黃牛」就沒了生存空間。
『叄』 回顧2022成都車展:這幾款新能源值得一看!
即便2022上半年中國車市面臨著缺芯少電的難題,但消費市場對新能源汽車市場依然十分「來電」。就在前不久暫停展出的2022成都車展上,新能源汽車儼然成為了本屆車展的主旋律,當然這也釋放出了車市下半場主流競爭賽道的信號。那麼,在此次成都車展中,都有哪些新能源車型值得我們關注呢?
坦克500 PHEV
產品亮點:搭載2.0T+9HAT動力,「電坦克」靠性能取勝
最後在動力上,唐DM-p搭載了一台最大功率102kW、峰值扭矩231N·m的1.5T插混專用發動機,在雙電機的加持下新車擁有4.3秒破百、綜合最大續航1020km的性能成績,另外在虧電狀態下整車的百公里油耗僅為6.5L,這幾乎和不少質量更輕的緊湊級燃油SUV持平,由此可見唐DM-p的性價比的確令人側目。
寫在最後:
通過此次回顧盤點來看,坦克500 PHEV無疑掀開了越野+新能源的全新競爭序幕,新車的到來不僅進一步鞏固了坦克品牌的競爭力和影響力,也對這個新的細分市場吹響了全速競爭的號角。另外小鵬G9和比亞迪唐DM-p,也將憑借各自的技術亮點在未來站穩腳跟,屆時銷量如何值得我們繼續期待!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綠動車盟,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肆』 新能源汽車前景及趨勢
新能源汽車的出現表示發展越來越現代化,也體現著技術越來越先進,新能源汽車是低碳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緩解能源供需矛盾的同時,也將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伍』 北汽藍谷55億募資,國內新能源汽車風向標你看懂了嗎
2020年,對於國內新能源行業來說可以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冰,是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的低迷不振,而外來的"和尚"特斯拉則開啟了暴走模式,大肆收割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而火,則是國家層面將換電建設納入新基建的范疇之內,同時延遲新能源購車退補的節奏,解決了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燃眉之急。
在換電模式的落地過程中,我們相信,不論是作為造車新勢力的蔚來汽車,還是擁有國企背景並且耕耘新能源領域10多年的北汽新能源,都能夠憑借其換電模式在國內多年的探索和嘗試,為國家這一輪新基建過程中換電模式的落地過程中提供具有指導和參考價值的經驗。
市場經濟是一張無形的大手,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行業的走向,而對於社會主義體制下的國內市場,國家既給予了市場充分自由的競爭空間,同時又對市場進行積極的調控,幫助市場進行良性的發展。而在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的發展中,國家將再次展示出體制的優越性,讓這一輪新基建成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進入蛻變期。筆者相信,對眾多國內新能源車企來說,北汽藍谷的55億內部油碟,吹響了換電模式的沖鋒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陸』 新能源汽車政策風向標來了,這份發展規劃的變化值得關注!
?從去年12月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以來,近一年時間里國際國內環境的變化,勢必讓這份規劃有了與時俱進的調整。一年後規劃正式稿發布,其中的表述變化,值得揣摩。
11月2日,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正式發布,這是自2012年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後我國再次站在全局高度上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提出指導性意見。
在從徵求意見稿到正式稿的近一年時間里,全球新冠疫情蔓延、逆全球化的單邊主義抬頭、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深化。此時,作為與國計民生都緊密關聯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應當在新格局中承載怎樣的使命?
這些都表明,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新階段里,數量與規模已經不是最被關心的事情。相應地,發展的質量、發展的健康程度、發展的協同效應,才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中之重。
從2012年加快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國際競爭優勢,到2020年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新能源汽車作為促進經濟持續增長的引擎,在國家戰略中的重要地位與日俱增。
當那個所有人都瞄著補貼的時代已一去不返,新時代里新能源汽車的意義不只是少排放多少二氧化碳、節省多少石油資源,而是真正意義上讓中國汽車由大變強的必由之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柒』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風向標為何轉向海南
與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冷流」影響相比,下半年——的產銷量不佳。海南是中國最南端的中國第二大島,已成為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熱點。
當地政府還積極開發新能源汽車。僅在9月,就宣布了《海南省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和《海南省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技術標准》。此外,海南省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近日表示:「預計海南將啟動新能源汽車與汽車分離的試點計劃」。
「海南人有世界」,業內人士認為,海南的市場份額更大,可以體現成本效益,可以在全國有更好的布局和保證。接下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風向標將從北京轉移到海南。
『捌』 未來趨勢電動汽車到底是低碳性能還是高碳性能呢
電動車是低碳還是高碳是有兩種演算法的。
一種叫from Tank to Wheel,
從油箱到車輪,這個只算使用過程中的碳排放
一種叫from Well to Wheel
從礦井到車輪,這個是計算全周期的碳排放可以看到T2W,電動車的排放為零,這肯定是低碳。
轉換成W2W,電動車的優勢就沒那麼明顯了,甚至基於美國的平均數據綜合排放還高於燃油車。
所以,我們必然也會
有一些思考:
能源方面的考慮
我國是煤炭儲量和消費的大國,同時我國又是石油、燃氣的「弱國」,每年需要大量的油氣進口支
持,而且這個比例還在不斷的加劇。用兩個時間節點的數據分析就會看的很清楚。
1998年,中國原油進口量是2732萬噸,當年中國原油產量1.6億噸,進口原油只起到了錦上添花的
效果。
2019年,中國原油進口量高達5.1億噸,當年中國原油產量1.91億噸,對進口原油的依存度超過
72%。
結合最近國際形勢的情況,就不難理解國家力推新能源汽車的決心,畢竟把能源這種生命線交在別
人手裡,實在是太不安全了
『玖』 兩會風向標 | 關於新能源汽車,代表委員們都說了些啥
2018年中國 汽車 市場經歷了28年以來的首個負增長,但新能源 汽車 卻逆勢增長,保持大幅度增長態勢。作為拉動中國 汽車 市場的重要動力,新能源 汽車 行業新技術不斷涌現、跨界力量不斷湧入,未來發展將呈現何種態勢?
兩會期間,圍繞新能源 汽車 產業鏈,代表委員們有話說:
全國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
「當前我國甲醇燃料和甲醇 汽車 的規模化應用推廣工作尚未展開,特別是對甲醇燃料性質的認識不夠科學、客觀,建議推動甲醇燃料和甲醇 汽車 普及。」
全國人大代表、奇瑞 汽車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同躍
「建議由國家層面統籌規劃,將氫能從國家發展重點方向升級為國家發展戰略的層面,做好頂層設計,促進氫能產業 健康 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長城 汽車 副董事長、總裁王鳳英
「在氫燃料電池 汽車 發展方面,我國急需加強氫能源基礎設施尤其是加氫站的建設發展,理順整個氫燃料電池 汽車 產業生態鏈,以此推動我國氫燃料電池 汽車 產業 健康 、快速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長安 汽車 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朱華榮
「對於 汽車 智能網聯,由於我國智能化基礎相對薄弱、技術積累尤顯不足,發展仍然面臨艱巨的挑戰。」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合眾新能源 汽車 有限公司董事長方運舟
「希望通過整合政策、技術、資源的各方優勢,聚焦加快推動新能源 汽車 的普及,讓人人都能享受智能簡單出行,讓人人都能擁有智慧美好生活。」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能源集團總經理凌文
「氫能毫無疑問在世界各國得到認可,它是未來清潔能源的重要方向之一,在這方面中國很有信心,雖然起步較晚,但是我國有很好的優勢。」
全國政協委員,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
「推廣和普及新能源 汽車 ,必須優先解決新能源 汽車 充電的後顧之憂,只有讓加電比加油更方便,才能促使新能源 汽車 科學 健康 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
「如果電動 汽車 變成分布式儲能工具,效果會非常好。從技術上來說不難,希望國家從政策上引導,還需要和電網相連接。」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鄒磊
「建議將氫能納入國家能源體系,制定國家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戰略及實施路線圖,加快推動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的 健康 、快速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
「氫燃料電池 汽車 現在最大的難點就是氫能技術裡面的車載儲氫。車載儲氫技術還沒有達到理想狀態,成本還偏高,需要依靠技術創新來解決。」
......
說到新能源 汽車 , 2 019年 6月21日-23日 , 第 二 屆中國(廣州)國際儲能及動力電池展覽會將在廣州國際采購中心召開。
現誠摯邀請相關企業參展。
組織架構
指導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主辦單位:
中國能源報
中國 汽車 報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機械行業分會
廣東國際商會
中國電動 汽車 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
南方電網傳媒有限公司等
支持單位:
中國智能網聯 汽車 產業創新聯盟
承辦單位:
上海兆暢會展有限公司
廣州市世隆展覽服務有限公司
北京東方艾狄爾會展有限公司
展覽范圍
氫能及燃料電池、鋰離子電池、儲能電池、鋰聚合物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鐵鎳電池、鉛酸電池、鈉硫電池、電動控制系統、電池管理系統、超級電容器等產品及各類正、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等。
展覽價格
展會同期,還將舉辦第二屆中國(廣州)國際新能源 汽車 產業生態鏈展會。
精彩回顧
第二屆中國(廣州)國際儲能及動力電池展覽會將匯聚行業龍頭企業,共襄盛舉。
報名參展,請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下載申請表
或聯系第二屆中國(廣州)國際儲能及動力電池展覽會組委會
劉志 010-56002751;13601266785
田超 010-56002752;18612052269
Email: [email protected]
『拾』 比亞迪攜三款電動車型亮相巴黎車展,是否能在眾多品牌車中脫穎而出
比亞迪攜三款電動車型亮相巴黎車展,能在眾多品牌車中脫穎而出。比亞迪在國內是一個特別出名的品牌,其實這款汽車在國外的銷售情況同樣很好,出現在全球范圍內70多個國家以及地區,有260多萬車主。這款電動車型非常精緻,顏色多樣,質量高,自然會受到各個國家消費者的信賴。在中國新能源方面的發展步步高升,多次取得了銷量冠軍。
比亞迪汽車成立於1995年,是中國本土的汽車品牌,經過二十幾年的努力奮斗,這款汽車品牌成功殺出一條血路,創造很多電動汽車的新型產品,即融合國際的審美趨勢,又融入中國特有的文化。所有工作人員會繼續努力,讓中國新能源汽車給全世界更多居民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