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西安對新能源汽車的政策

西安對新能源汽車的政策

發布時間: 2022-12-29 22:33:34

『壹』 西安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2021如何查詢

1、用網路搜索央視新聞,點擊打開官方網站。2、進入後點擊右上方的放大鏡。3、輸入新能源汽車新政,然後點擊搜索。4、在搜索頁面點擊打開新能源補貼政策的報道。5、進入後即可查看官方發布的補貼政策內容。
2021年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標准下降30%。
2022年12月31日之後,所有新能源汽車將取消補貼。
新能源汽車剛進入國內的時候,民眾認知程度不高,政府給予了高額補貼。然後後來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逐漸縮水。

『貳』 西安充電樁補貼政策2022

第一章 補貼對象

第一條對在我市(不含西咸新區)備案、建設、通過驗收並正式投用的公(專)用充(換)電設施的投資主體給予財政補貼。申領公(專)用充(換)電設施補貼應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一)投資主體近3年內在財政資金申報、專項審計、政府主導的專項監督檢查中無違法違規現象。

(二)投資主體年度建設充(換)電設施功率總數不少於1000千瓦(以充電設施額定輸出功率計算),換電設施不受此條限制。

(三)申請財政補貼前,新建充(換)電設施應通過住建部門的正式驗收。

(四)申請財政補貼前,投資主體將新建充(換)電設施應按互聯互通要求接入市級平台。

第二條對在我市新購新能源汽車,且在自有車位上新建固定充電樁的個人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個人自用充電設施申領財政補貼應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一)申領人充電設施需經住建部門驗收合格。

(二)申領人在西安市行政區內新購並掛牌7座以下(含7座)乘用車,新購車輛應滿足《個人自用充電基礎設施補貼申領附加條件》(詳見附件1)。

(三)申領人在西安市行政區(不含西咸新區)的自有產權車位(宅基地)上新建固定充電樁。

(四)申領人、新購車輛所有人、充電設施產權所有人、車位產權所有人應為同一人或同一家庭(包括配偶、子女、父母),並提供合法有效證件。

(五)申領人需按要求在市級平台進行充電設施信息登記,鼓勵有通訊能力的個人充電設施按要求接入市級平台。

(六)申領人只能申請享受一次財政補貼。

第二章公(專)用充(換)電設施補貼標准

第三條在2020年9月25日前建設完成並通過驗收投入運營的公(專)用充(換)電設施,按照《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規范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的實施意見》(市政辦發[2017]80號)明確的:「對在我市備案、建設完成、通過驗收並正式投入使用的新建充(換)電設施,給予充(換)電實際投資(不含征地費用)30%的一次性財政補貼」標准執行。

第四條在2020年9月25日後(含)建設完成並通過驗收投入運營的公(專)用充(換)電設施,依據接入市級平台充電交易信息記錄的用電量給予運營補貼,文件執行期內補貼每年可申請一次。市級補貼標准為0.15元/度,各開發區在市級補貼基礎上每度電再補貼0.15元,其他區縣根據實際情況在市級補貼標準的基礎上再進行補貼。

第五條新舊補貼政策不能重復享受。凡享受過實際投資(不含征地費用)30%的一次性建設補貼的主體,不再享受運營補貼。第三章個人自用充電設施補貼標准

第六條對在本細則執行有效期內建設完成並通過驗收的個人自用充電設施,由市財政給予10000元/根一次性建設及電費補貼。

第四章補貼申報及資金發放程序

第七條公(專)用充電設施投資主體每年8月底前向轄區住建部門提交《西安市公(專)用充(換)電設施項目運營補貼申請表》(詳見附件2),各有關部門每年9月集中辦理公(專)用充電設施運營補貼事項。各有關部門運營補貼申報及資金發放程序如下:

(一)公(專)用充電設施經轄區住建部門驗收通過後,形成驗收報告報市住建局匯總。

(二)市住建局將建設驗收結果報市科技局,市科技局委託第三方機構市級平台對申報充(換)電財政補貼條件進行核實,並對截止當年7月底的充電交易用電數據進行真實性、有效性統計校驗,匯總形成擬補貼項目用電量信息統計表報市發改委。

(三)市發改委組織召開工作專班會議,研究確定擬補貼對象和資金,通過官方網站將結果向社會公示(公示不少於5個工作日)無異議後,正式向市財政局報市級補貼資金計劃,市財政局依據計劃向區縣、開發區下達市級補貼資金預算。

(四)各區縣、開發區依據市級補貼資金預算安排配套資金,及時將市、區兩級補貼資金兌付到位

第八條個人自用充電設施財政補貼申報及資金發放流程

(一)個人自用充電設施經轄區住建部門驗收通過後,形成驗收報告報市住建局匯總。

(二)市住建局將建設驗收結果報市科技局,市科技局委託第三方機構市級平台對個人自用充電設施申領財政補貼的資料進行逐一核實,結果報市發改委,市發改委組織召開工作專班會議,研究確定擬補貼對象和資金,通過官方網站將結果向社會公示(公示不少於5個工作日)無異議後,正式向市財政局報補貼資金計劃,市財政局依據計劃向區縣、開發區下達市級補貼資金預算。

(三)各區縣、開發區收到市級補貼資金預算後,及時向個人發放。

第五章其他

第九條充(換)電設施驗收請參照《西安市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建設實施細則》。

第十條本細則自2020年9月25日起執行,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

第十一條本細則由西安市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工一作專班負責解釋。

第十二條各區縣、開發區依據本細則出台本級財政補貼實施細則,並報西安市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專班備案。第十三條西咸新區參照本細則自行制定。

附件1

個人自用充電基礎設施補貼申領條件為積極落實中省有關政策要求,合理引導市場,保證財政資金發揮最大效益,提出以下條件。

一、對新購新能源汽車的要求應符合以下條件:

(一)車輛銷售開票、掛牌登記時間應在2020年9月25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

(二)車輛應被納入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及《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

(三)純電動汽車驅動電機峰值功率應不少於70千瓦;純電續駛里程(工況法)應不少於300公里。

(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驅動電機峰值功率應不少於50千瓦;純電續航里程(工況法)應不少於50公里。

(五)擁有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廠商指導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換電車輛不受此指導價限制。

二、對新建充電設施的要求應符合以下條件:

(一)充電設施應為固定安裝的全新設備,且符合國家相關行業標准;

(二)在個人產權車位(宅基地)的要單獨接線,設置獨立電表,安裝施工人員應具備相關行業資質。關於印發西安市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運營財政補貼實施細則的通知.pdf(西安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官網;編譯/汽車之家 周易)

『叄』 西安新能源汽車能走公交專用道嗎

【太平洋汽車網】西安新能源汽車能走公交專用道。另外,方便新能源汽車充電停放,計劃在全市公共停車場及商場等設置新能源汽車專用停車位,新能源汽車在全市公共停車場停放一定時段內可免費。

西安作為全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試點城市之一,將出台鼓勵政策促進新能源汽車的應用。22日,全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召開,會議討論了關於鼓勵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有關政策。首先將在公用領域采購方面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如公交車、計程車以及環衛、郵政等方面的車輛在新增或更新車輛中按照一定比例使用新能源汽車。

個人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除了按照國家標准在購買時進行補貼外,西安市還給予多方面的補貼和優惠,如免徵車輛購置稅、免徵車船稅、免125元/輛的牌照費、補貼充電樁建設費用等。

同時對於新能源汽車還將實行差異化的交通管理,如在國家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標准未出台前,發放西安市新能源汽車標識,方便新能源汽車的通行管理;為新能源汽車開設服務綠色通道,方便注冊登記、環保標識核發、年審等;新能源汽車還可在市內公交車專用道上行駛。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問答叫獸)

『肆』 西安提出2030年汽車全面電動化 2025年個人購車新能源佔比50%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是落實黨中央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要求的有效途徑。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國辦發〔2020〕39號)、工信部等14個部門關於印發《推動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行動計劃》(工信部聯通裝〔2020〕159號)、國家發改委等11個部門關於印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發改產業〔2020〕202號)等文件精神,搶抓機遇,加快構築汽車產業發展新優勢,經市政府同意,現就推動我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發展思路

深入貫徹國家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緊扣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發展方向,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堅持自主培育和引進合作並重,強化整車整機帶動、創新引領、應用牽引,著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化、產業基礎高端化;依託龍頭企業,持續補鏈、強鏈、延鏈、增鏈、穩鏈,培育聚集一批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產業鏈關鍵零部件配套企業,不斷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加快構建自主可控的產業體系,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二、發展目標

到2025年,將西安打造成全國一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產業發展實現「一躍升四突破」:

(一)產業規模實現新躍升。到2025年,力爭全市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佔全市汽車製造業的40%以上,產銷規模穩居全國前列。

(二)核心競爭力提升取得新突破。整車及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載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千瓦時/百公里,市場推廣規模全國領先。

(三)關鍵領域發展取得新突破。高級別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新能源汽車與交通、能源、信息通信等深入融合發展。

(四)品牌培育打造取得新突破。培育國際、國內知名的汽車品牌,打造一批引領行業發展的核心零部件企業,形成市場認可度高、核心競爭力強、產品多元化的西安新能源汽車製造品牌。

(五)綠色交通體系取得新突破。「十四五」期間,全市新增注冊汽車中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持續提高,力爭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50萬輛左右;公共領域全面電動化,提升重載貨車、工程車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力爭到2030年全面實現電動化。

三、發展重點

(一)加快新能源汽車迭代升級。以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為方向,強化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積極布局智能網聯汽車、氫燃料汽車等引領產業未來發展的關鍵領域,推動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多技術路線並重,實現乘用車、商用車及專用車全系列多元化發展。

(二)提高產業鏈穩定性競爭力。著力構建安全可控、層級合理、供給全市、配套全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供應鏈,以整車需求為牽引,做強動力電池,做大電機、電控,破解「卡脖子」瓶頸及短板弱項,形成全產業鏈集群化發展。

(三)改善新能源汽車使用環境。推進全市汽車電動化,持續提高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制定相關標准和完善監管體系,營造良好的使用環境。

四、主要任務

(一)發展壯大整車規模

1.擴大新能源乘用車領先優勢。大力支持比亞迪發展新能源汽車,推動比亞迪發揮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先、品牌領先、市場領先優勢,支持企業DM-I超級混動和純電動並行發展,推出更多具有競爭力的新車型,不斷提升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依託現有基礎,積極引進國際高端品牌和造車新勢力,進一步擴大全市新能源汽車產能。鼓勵支持西安吉利加大研發投入,及時推出更多性能優異、性價比高的車型產品,搶占市場,充分釋能。力爭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乘用車基本形成高、中、低端全覆蓋,純電動與混合動力多路線,轎車和SUV全系列發展的格局。(責任單位:西咸新區、高新區、經開區管委會;配合單位: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投資局)

2.推動新能源載貨車規模化量產。鼓勵支持陝汽、比亞迪加快產品結構優化,加大純電動、氫燃料、無人駕駛重卡的技術儲備和產品研發,針對不同用途、不同工況、不同需求,豐富系列、拓展車型、加快推廣。支持專用車企業針對電動汽車特點,做好現有產品升級換代,加快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的研製上市,做專做精新能源專用車。力爭到2025年,新能源載貨車實現多技術路線並舉、產品系列全覆蓋、產銷規模行業領先。(責任單位:西咸新區、高新區、經開區管委會;配合單位: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

3.加快新能源客車投產釋放產能。支持比亞迪純電動客車基地充分釋放產能,依託品牌優勢、營銷渠道,豐富客車品種,實行定製化生產,進一步擴大產銷規模。實施品牌培育工程,以公交、旅遊觀光車、通勤車等市場為重點,研發生產適應城市和農村不同使用條件、耐用、經濟的城鎮客車系列產品,激發現有客車企業的發展潛力,大力培育特色客車自主品牌,不斷做大新能源客車製造產業規模。(責任單位:高新區管委會、相關區縣政府;配合單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發改委)

(二)貫通產業鏈供應鏈

1.做大做強動力電池產業。推動比亞迪、三星環新等企業持續放量和提產擴能,加快比亞迪刀片等新型動力電池、北汽雙園等高端動力電池項目建設,力爭到2025年,全市汽車動力電池形成配套西安、供應全國,產銷規模居全國前列的發展格局。(責任單位:西咸新區、高新區、經開區管委會;配合單位:市工信局、市投資局、市發改委)

2.培育拓展產業鏈體系。圍繞整車需求牽引,堅持政策引導、企業主導、園區承載,加快引進培育一批國內外知名的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控系統等「三電」核心部件企業,以及車聯網、車規級晶元、汽車電子電器等關鍵核心部件企業,補齊短板弱項,形成自主可控、層級合理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體系。(責任單位:西咸新區、高新區、經開區管委會,相關區縣政府;配合單位:市投資局、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

3.構建關鍵零部件產業集群。優化產業合理布局,突出重點區域,持續強化園區基礎配套設施,加快標准廠房建設,優化園區「軟硬體」實力,創新入園政策,不斷提高園區承載能力,通過整車帶動、服務吸引,力促一批新能源汽車配套企業聚集發展,打造1—2個國內外具有較大影響力的關鍵零部件產業集群。(責任單位:西咸新區、高新區、經開區管委會,相關區縣政府;配合單位: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投資局)

(三)強化突破關鍵領域

1.加速智能網聯汽車發展。以新能源汽車作為智能網聯技術率先應用的載體,支持和推動汽車、電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運輸等企業跨界協同、跨領域融合。發揮全市科研資源豐富的優勢,鼓勵支持高校、企業、研發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重點聯合攻關復雜環境融合感知、智能網聯決策與控制、信息物理系統架構設計等關鍵技術,突破研發車載智能計算平台、高精度地圖與定位、車輛與車外其他設備間的無線通信(V2X)、線控執行系統等核心技術和產品。積極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試點示範應用,支持西咸新區、高新區、航天基地等區域,率先建設智能網聯汽車先導區和測試示範區。(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配合單位:西咸新區、高新區、航天基地管委會,相關區縣政府)

2.布局燃料電池汽車產業。以龍頭企業為依託,整合高校科研機構、汽車企業以及制氫運氫等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搭建產學研用合作平台,重點推進燃料電池電堆、超臨界水蒸氣制氫等重大技術攻關項目產業化應用。支持推動陝汽等整車企業,加快氫燃料電池汽車研發試驗、適應性改進,鼓勵有條件的區縣、開發區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運營示範,探索研究市場運營商業模式,加快產業化步伐。(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西咸新區、高新區、經開區管委會;配合單位:市交通局、市市場監管局)

3.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鼓勵陝汽、比亞迪、法士特等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建設高水平的重點(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和博士後工作站等,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推進產業鏈協同創新,產學研聯合攻關,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關鍵環節、瓶頸技術,突破整車控制、車身輕量化、電動汽車底盤、動力電池設計、電池正負極材料、驅動電機及控制器、智能駕駛系統等關鍵核心技術。支持龍頭企業加強標准化建設,參與國內外、行業標准起草,引領行業發展。(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市場監管局;配合單位:西咸新區、高新區、經開區管委會)

(四)突出產業市場拓展

1.推動公共領域汽車全面電動化。鞏固公交車電動化成果,加快計程車、網約車全面電動化進程,加強黨政機關、公共機構和企事業單位采購需求管理,鼓勵其帶頭使用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比例。穩步提升駕校和考試車輛、物流配送、環衛、工程建設等領域新能源汽車佔比。2021年起,新投運的綠色物流轉運中心城市配送轉運車輛全部採用純電動車;2022年起,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車、計程車、網約車全部實現純電動。到2024年,現存非純電動公交車、計程車基本完成淘汰或退出;到2028年,非純電動網約車全部完成退出。鼓勵渣土車、環衛車等電動化,2022年底前爭取向市場投放1000輛小型電動建築垃圾運輸車;力爭到2025年,渣土、環衛(中小型)、攪拌、城市客運、景區、通勤、物流、駕校和考試等車輛實行電動化替代。(責任單位:市交通局、市機關事務中心、市國資委、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市發改委、市文化旅遊局、西安城投集團;配合單位:各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

2.鼓勵私人領域推廣使用。繼續實施新能源汽車停車便利、不限行、充電樁補貼等優惠政策,鼓勵整車企業加大新能源汽車宣傳力度,普及新能源汽車安全性、經濟性等方面知識,進一步加大渠道建設和促銷力度、開展「以舊換新」等模式,讓利消費者,促進私人用戶購買新能源汽車。健全市場流通機制,鼓勵新能源汽車二手車交易並完善鑒定評估機構,不斷壯大交易份額。到2025年,私人購買的新能源汽車佔比逐年提升,力爭全市新增注冊個人購置汽車中新能源汽車佔比50%左右。(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發改委、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

3.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貫徹落實《西安市推進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按照適度超前、布局合理、智能高效的原則,加快推進充電設施建設,鼓勵融資租賃等新型商業模式,形成布局合理、便捷高效、覆蓋全市的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網路,滿足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需求。到2022年,全市新建成投運集中式充電場站200個、充電樁10000根。力爭到2025年建成投運新能源汽車充電站350個、充電樁20000根。(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住建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配合單位:各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

4.強化新能源汽車安全監管。切實加強新能源汽車產業安全監督,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日常監督管理,完善營運車輛安全管理制度體系,貫徹落實新能源汽車缺陷產品召回管理規定,做好動力電池、充電設施等產品的質量監督檢查。支持制定新能源汽車整車、動力電池等關鍵零部件安全檢測標准,逐步推動動力電池針刺試驗等綜合測試工作。加強新能源汽車報廢回收管理,督促指導有資質的回收拆解企業做好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工作。加大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和故障應急處置力度,完善應急預案,及時處理消防、救災和人員疏散等重大應急事故。(責任單位:市交通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市應急管理局、市公安局;配合單位:市工信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市汽車產業工作專班統籌協調作用,市級相關部門、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各負其職,協同推進,研究解決產業發展中出現的重大問題、重大事項,全市形成上下協同、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二)加大政策支持。積極爭取中央和省級汽車專項資金向我市汽車項目傾斜支持。用活、用足先進製造業強市等相關政策,繼續兌現落實現行新能源汽車及充電樁補貼政策,實施三環內新能源物流車不限行等差異化交通管理措施,研究制定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支持政策。鼓勵銀行、擔保公司、汽車金融公司等機構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信貸支持,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並發行各類債務融資工具。

(三)強化人才保障。依託我市科技資源優勢,加快建立適應新能源汽車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機制,鼓勵企業與西安交通大學、長安大學、陝西交通運輸學院、西安汽車職業大學等院校合作共建培訓基地,提高專業技能人才實踐能力。發揮職業院校、培訓機構和企業作用,探索「訂單式」人才培訓機制,對操作人員加強針對性技能培訓。

(四)嚴格督導考核。建立工作考核機制,完善督查督辦舉措。市級相關部門,各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要制定工作計劃,細化目標任務,明確完成時限,將目標任務層層落實到具體部門和責任人,強化部門協同和上下聯動,確保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伍』 西安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是什麼

為規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地方財政補貼資金管理,不斷提高資金使用績效,《西安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地方財政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印發。

辦法所稱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地方財政補貼資金(以下簡稱地補資金),是指市財政安排用於支持新能源汽車及充(換)電設施在西安市推廣應用的專項資金。地補資金支持范圍包括符合《西安市新能源汽車生產銷售企業及產品審核備案暫行規定》,已經享受中央財政補貼並在本市完成銷售、注冊登記的新能源汽車;和在本市建設運營的充(換)電設施,給予充(換)電設施補貼。同時,符合補貼條件的新能源汽車,應按照扣除補助後的價格進行銷售。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按季度向市工信委申報地方補貼。其中購車者為個人用戶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對個人購車者提供的資料進行初審,由汽車生產企業據實申請地方補貼。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對所提供材料的真實性負責。

『陸』 西安新能源汽車都有哪些補貼政策

您好,西安的補貼政策望採納!

政策保障:按照1:1比例補貼
為推廣新能源汽車,西安市還制定了一套綜合推廣政策體系。對在西安市轄區內購買、注冊登記和使用新能源汽車的單位和個人,市財政補貼參照國家財政補助資金標准按照1∶1給予配套補助,對符合政策的新能源汽車,免繳車船稅。
地方財政補貼82360萬元,車輛購置費用43485萬元,配套設施建設費用31852萬元,示範實施推廣費用2000萬元。

『柒』 西安: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延至2022年底

(文/張鈺翊)後疫情時代,中央和地方政府紛紛提出各類補貼政策,推廣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隨著2020已近尾聲,近日,西安市率先提出,延長此前發布的新能源購車補貼政策及免徵購置稅至2022年底。

可以說,通過延長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及免徵購置稅,將極大的推動西安當地新能源汽車推廣,也將有利於新能源汽車的中長期發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捌』 西安綠牌車新政策

法律分析:據介紹,懸掛西安市新能源車牌的車輛將享受種種「特權」,比如能夠走公交車道,不受現行尾號限行政策約束,城區四統一停車場免費兩小時等。 此外,送貨的物流車輛只要是「綠牌」,也不會受到限時限行等規定的影響。

法律依據:《關於印發進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實施方案》 新能源汽車不受冬防期市區道路限行等交通管制限制;對從事城市配送的新能源物流車給予通行便利,不受市區道路限時限行的交通管制限制

熱點內容
lexus越野車 發布:2025-02-05 16:45:54 瀏覽:243
石柱冷水自駕游攻略 發布:2025-02-05 16:36:53 瀏覽:223
寶馬2014年525li二手車價格 發布:2025-02-05 16:36:16 瀏覽:924
棗庄到青島自駕游路線圖 發布:2025-02-05 16:28:06 瀏覽:656
別克gl8商務車報價2020款雅典娜 發布:2025-02-05 16:11:19 瀏覽:966
桂平西山泉房車展 發布:2025-02-05 16:03:25 瀏覽:92
CCTV越野摩托 發布:2025-02-05 15:51:46 瀏覽:959
7萬越野車大全價格表 發布:2025-02-05 15:47:43 瀏覽:21
商務車空間最大的是什麼國產車 發布:2025-02-05 15:42:00 瀏覽:973
2017鏢旗電動車價格 發布:2025-02-05 15:39:28 瀏覽: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