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新能源汽車工程概況
『壹』 昆明有北汽。新能源生產廠家嗎
有的,昆明市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已落戶滇中新區嵩明縣楊林經開區裝備製造園區空港大道東側,昆明新能源汽車項目立志於自主研發。目前公司研發人員佔比超過85%。
根據計劃顯示,未來,昆明市新能源汽車項目將生產包括轎車、SUV、MPV 在內的各型新能源乘用車。三款車型已逐步上市。
『貳』 汽車新能源專業學什麼
新能源專業國內開辦時間不長,而且具體到每個方向開設高校更少,在核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領域,國內甚至尚沒有高校開設生物質能相關專業。就是在核能、風能、太陽能方面,大多數高校也只是在原有熱能與動力工程等專業基礎上增設了部分與新能源有關的選修課程。
『叄』 雲南昆明安寧的新能源汽車有多少
雲南昆明安寧的新能源汽車有343輛。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雲南昆明安寧有437輛公交車,其中新能源汽車343輛,占總車輛數的百分之81.1,在雲南省內各縣區位居第一,預計2023年全部實現新能源公交車運營。
『肆』 新能源汽車專業就業前景怎麼樣
一、新能源車作為我國汽車行業眾所周知的藍海,目前自主品牌已經成為新能源車終端市場上的主要力量。不過面對這片藍海,合資、進口品牌聲勢較弱。其實跨國品牌也並非熟視無睹,並且已經在緊鑼密鼓地布局。從目前多個合資、進口品牌公布的戰略來看,2020年或會成為新能源車競爭的一個關鍵節點。
二、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9萬輛和10.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39%和49.5%。累計方面,2018年1-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0.7萬輛和60.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5.4%和88%。
三、隨著新能源汽車性能的不斷提升和補貼政策的逐步退出,對消費者來說,2020至2025年將出現新能源汽車的最佳購買時間點。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800萬輛,而燃油車銷量則會達到峰值(約3200萬輛),之後將經歷斷崖式下滑,預計到2030年燃油車銷量將跌至2000萬輛。
『伍』 收官不代表收兵!新能源汽車下鄉今年最後一站啟動丨汽車產經
一路向南開拓下沉市場,提振效果逐月走高,新能源汽車下鄉第5站在雲南昆明啟動。這也是2020年度活動的收官之站。
2020年7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三部委聯合下發《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在疫情重創、經濟運行壓力大、產業轉型升級、車市下滑等多重復雜因素疊加的宏觀環境下,促進汽車這一大宗商品消費,對帶動經濟回暖、構建「雙循環」格局具有重要意義,這充分調動了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和眾多地方政府的參與熱情。從7月至12月,作為組織方的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稱中汽協)在全國多地開展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前4站分別在山東青島、江蘇南京、海南海口、四川成都成功舉辦。
重磅嘉賓雲集收官站
新能源汽車下鄉每站都有三部委相關領導親自出席,各省相關廳局領導、各地市級領導積極參與,為企業和下鄉活動宣傳助力。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北汽雲南瑞麗汽車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張虎介紹了他們有針對性的產品策略:「對鄉鎮客戶,我們推出性價比極高的EC3車型;針對經濟實用型客戶,我們推出了續航更持久的小型SUV EC5車型;針對有轎車需求客戶,我們推出了舒適性更強的EU5、EU7車型,並且全方位制定優惠政策,拿出最大優惠力度回饋雲南人民。」
據江西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年風介紹,江鈴新能源為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帶來了A0級和SUV特惠車型,優惠幅度從2萬-4萬元不等。在售後保障上,目前江鈴新能源已經在22個省市自治區、172個市縣、569個縣建設售後服務點,已擁有100多家售後服務站,並設立24小時服務熱線。
「零跑新能源汽車11月單月銷量突破2000輛,且目前渠道覆蓋近100家,明年將達200家。」作為連續5站都參與的新創車企代表,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王穎表示,零跑汽車下鄉主力車型包括10萬元級智能純電轎跑零跑S01和長續航智能純電小車零跑T03。據了解,零跑T03立志打造成為國內A00級車型中精品高配小車的代表,而零跑S01則是面向潮酷年輕人打造的個性轎跑。兩款車均面向一線二線城市的年輕消費群體,主打年輕人的第一輛車、家庭的第二輛車。
作為本次下鄉活動收官站的承辦地,雲南省具備良好的汽車產業發展基礎。官方資料顯示,雲南省共有4家整車企業和7家改裝車企業,整車產能達38.2萬輛,7家企業取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
據雲南能投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雷介紹,集團目前已經在雲南推廣新能源汽車3640輛,並完成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總功率達4萬千瓦,其中大功率快速充電樁714台,充電站79個。集團已與十州市簽署新能源汽車推廣協議,協議推廣5600輛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總結座談會在開幕式後舉辦。會議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羅俊傑親自主持,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結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整體情況並提出後續工作建議。來自山東、江蘇、海南、四川、雲南、青島等地的工信主管部門分別總結介紹了本地區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情況,包括地方政策、推廣情況、問題與建議等。北汽、上汽通用五菱、比亞迪、長城、合眾、國家電網等企業介紹了各自的下鄉成績與經驗,並對未來繼續舉辦下鄉活動提出意見建議,充分討論交流,更深入理解市場及用戶需求,對下一步開發產品、推進市場下沉大有裨益。
收官不代表收兵,而是新開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一直認為,開展活動並不是簡單通過補貼推銷車輛,而應該將下鄉活動融入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市場化探索和發展中。
「新能源汽車下鄉為下一輪全國汽車下鄉鋪墊好了前奏。」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表示,在本次下鄉過程中誕生了一批新能源汽車明星產品,助力推動農村消費的全面升級,也拉動並檢驗了新能源乃至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希望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未來的發展中,發現並充分挖掘各個細分市場,滿足多樣化的用戶需求。
據了解,2021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將在全面總結內容形式的基礎上升級完善,有望在全國范圍內繼續開展。
『陸』 雲南為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推出16條政策措施
[汽車之家?新聞]??日前,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官網針對此前發布的《雲南省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和推廣應用若干政策措施》進行批復,具體如下: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有關部門:《雲南省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和推廣應用若干政策措施》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該《措施》表示,從優化新能源汽車使用環境、大力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做優做強等三個方面,明確提出了進一步加快全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和推廣應用的16條政策措施。具體如下:
一、優化新能源汽車使用環境
(一)加大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按照「車樁相適、適度超前」原則和「滇中成網、干線聯動、點狀布局」思路,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布局和建設。2021年底前,以滇中城市群和大理、麗江、西雙版納等重點熱點旅遊目的地州、市及高速公路為重點,全省新建各類充電樁20萬槍,其中公共充電樁2.6萬槍;滇中城市群主城區充電站密度不低於1.2站/平方公里,昆明市主城區不低於1.5站/平方公里;全省高速公路主幹線服務區按照總功率不低於360千瓦的標准建設直流充電樁;全省所有5A級景區初步實現公共直流快速充電設施全覆蓋,40%的4A級景區具備快速充電服務能力。(省能源局牽頭;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文化和旅遊廳、雲南電網公司、省能投集團、省交投集團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強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統籌規劃。各州、市要將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納入當地「新基建」重點項目統籌推進;將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有關內容納入城鄉規劃,完善獨立佔地的充電基礎設施布局,明確各類建築物配建停車場及社會公共停車場中充電設施的建設比例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要求。(各州、市人民政府負責)
(三)完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規范。制定完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嚴格執行國家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標准,依法依規重點支持2-3家有基礎、有實力的企業統籌整合資源,加快推進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充電基礎設施的安全性、一致性、可靠性,避免無序競爭,全面提升服務水平和保障能力。(各州、市人民政府,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能源局、雲南電網公司、省能投集團、省交投集團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推進居民住宅小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2020年起,交付或新建住宅小區停車位全部安裝充電樁或預留接電安裝條件,其中不低於10%的停車位要建成充電樁,作為新建住宅小區的規劃和驗收條件;2020年前已建成住宅小區自有停車位的業主申請安裝充電設施的,物業管理機構應當予以支持和配合。(各州、市人民政府,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五)推行新能源乘用車車電分離模式。積極引進實力較強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運營企業,率先在昆明等滇中城市群城市推行新能源乘用車車電分離模式,降低購買成本,創新服務業態。2021年底前實現昆明—麗江、昆明—西雙版納高速公路充換電一體化服務,逐步提升全省主要高速公路干線充換電服務水平,實現便捷出行。(各州、市人民政府,省能源局、省交通運輸廳、雲南電網公司、省能投集團、省交投集團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六)構建省級新能源汽車公共充電信息平台。依託目前各州、市人民政府及有關企業已有的新能源車樁平台數據,加快推進數據互聯互通,優化全省「車、樁、網、電」一體化監測信息服務平台。將省內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APP程序融入「一部手機游雲南」平台,提供便利化充電信息服務。(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能源局、雲南電網公司、省能投集團、省交投集團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七)降低新能源汽車使用成本。鼓勵有條件的城市在空閑道路規劃停車位,用於新能源汽車充電、停放。2022年底前,政府或政府平台公司投資的停車場(點)對新能源汽車2小時內免收停車費,鼓勵其他停車場(點)對新能源汽車停車給予優惠。全省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充電服務費每千瓦時不超過0.8元,規模化充電基礎設施運營企業應當逐步降低充電服務費。(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雲南電網公司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八)加大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力度。省財政對2021年底前新建並投入運營、納入省級平台的公共直流充電樁按照每千瓦300元進行補貼(換電站按照公共直流充電樁標准計算),公共交流充電樁按照每千瓦100元進行補貼。電網經營企業負責建設、運行和維護充電基礎設施產權分界點至公共電網的配套電網工程,不收取接網費用。(各州、市人民政府,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能源局、雲南電網公司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大力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
(九)在公務用車領域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除不能滿足特定要求外,全省各級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新增和更新的公務用車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各州、市人民政府,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國資委、省機關事務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在公共領域加快推廣新能源汽車。全省各地新增和更新的公共領域乘用車(含巡遊出租、網約、租賃、駕培及考試等乘用車)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各州、市要加大巡遊計程車電動化力度,鼓勵提前報廢燃油計程車,更換為新能源乘用車,有條件的州、市在2—3年內全部更換完畢。(各州、市人民政府,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公安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省國資委、省能投集團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引導個人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提高公民環保意識,倡導綠色出行、綠色消費,降低個人購買和使用成本,引導消費者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各州、市人民政府,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公安廳、省商務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支持力度。在公務用車和公共領域,全省原則上2020年重點推廣不少於1萬輛、2021年重點推廣不少於2.5萬輛新能源乘用車。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加大統籌協調力度,指導各州、市做好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引導個人購買使用工作。各州、市要制定工作方案,明確促進本州、市新能源汽車消費的具體措施。2020—2021年,省財政對各州、市按照新能源乘用車實際推廣以及工作推進情況給予獎勵。(各州、市人民政府,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三)營造新能源汽車推廣使用氛圍。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增強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和公共充電(換電)站辨識度,提高社會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度和認可度,提升城市綠色出行形象,引領汽車消費新時尚,營造使用新能源汽車良好氛圍。(各州、市人民政府,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做優做強
(十四)支持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擴產促銷。2021年底前,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首次年產銷量達到5萬輛的,按照銷售額的0.5%給予一次性獎勵;2022年底前,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首次年產銷量達到10萬輛的,按照銷售額的1%給予一次性獎勵,用於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和研發創新。所需資金由省財政和生產企業所在州、市(含滇中新區)各承擔50%。(有關州、市人民政府,滇中新區管委會,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五)推動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集聚發展。支持昆明等重點州、市規劃建設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園,大力引進國內外知名動力電池企業,為重點整車企業及新能源汽車換電經營企業提供電池配套;同時積極支持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控等關鍵零部件企業入園集聚發展。對入園重點項目實施最優惠用地支持,優先保障用地指標。(有關州、市人民政府,滇中新區管委會,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六)推動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示範。鼓勵並支持在景區、園區等相對封閉並具備道路通行條件的特定區域,探索建設新型智能駕乘服務模式示範項目。(各州、市人民政府,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公安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文化和旅遊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本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協調指導,並會同有關部門用好用足國家關於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延期2年、免徵車輛購置稅和車船稅、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等有關支持政策。各地、有關部門要壓實責任,確保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地見效。(消息來源: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編譯/汽車之家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