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性價比電動汽車
1. 2020年最值得推薦的5款純電動車,最低2.88萬
除了消費者都關心的價格和續航,小鵬P7在自動駕駛方面,XPILOT 3.0搭載10顆攝像頭、5顆毫米波雷達、高精度地圖,並不比Model 3差;在性能方面,四驅版本搭載120kW+196kW兩個電機組成的動力系統,百公里加速僅4.3秒。綜合而言,可以看到小鵬P7是一款有實力與特斯拉Model 3正面競爭的產品。
總結2020年新能源市場推出的重磅車型的確不少,出來宏光MINIEV、比亞迪漢、小鵬P7、好貓、紅旗E-HS9以外,像新寶駿E300也是一款顏值很出色的車型,同時還有高合HiPhi X、天際ME7等,尤其天際ME7的產品,真心不錯也是一款成績全優的新產品。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汽場,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2. 哪款電動汽車質量好性價比高
寶駿E100。
2020款寶駿E100,是上汽通用旗下的一款性價比很高的電動車。新車綜合工況續航里程長達305km。2020款除了續航里程提升之外,還新增了動力電池加熱和智能保溫系統,以及還增配了坡道輔助功能。家用插座即插即充,轉彎半徑僅3米,1位輕松停2車,多重安全製造標准,8年/12萬公里超長質保。
3. 新能源電動汽車排名前十名
新能源電動汽車排名前十名是:特斯拉、比亞迪、小鵬、蔚來、理想、威馬汽車、幾何汽車、廣汽埃安、長城歐拉、哪吒汽車。
1、特斯拉
哪吒汽車是合眾新能源汽車旗下的品牌,定位中低端,致力於打造高性價比電動汽車,外觀時尚。目前有三款主要車型,分別是哪吒01、哪吒U和哪吒V,都是suv,暢銷款為哪吒V。
4. 2020年最好的電動汽車
近年來,動力電氣化是汽車行業的一個主流趨勢,車輛動力來源也顯現出燃油-混動-純電的演化路線。並且很多國家的政府藉此機會倡導節能環保,例如中國和部分歐洲國家拿出財政補貼支持大家購買純電動汽車。於是,不少消費者想要嘗鮮純電動汽車,但不知道該買哪個好。為了解答這一問題,海外媒體DrivingElectric挑選出2020年全球市場上16款最好的純電動汽車供大家參考,排名不分先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5. 性價比高的電動汽車
性價比最高的5款電動汽車:上汽-大眾ID4X、廣汽AION S、哪吒U、小鵬汽車P5、比亞迪秦Plus具體如下:
1、上汽-大眾ID.4X
從最初的秦川福萊爾,到後來的比亞迪汽車,比亞迪飽受爭議的同時,如今也依然牢牢把控著中國電動車行業的銷量冠軍地位。比亞迪秦Plus EV便是在現狀之下應運而生的一款車型。作為接替比亞迪秦的後繼車型,該車採用了比亞迪Dragon Face龍顏3.0的全新設計語言,配合以高壽命高安全性的刀片電池,以及DiLink 3.0智能網聯系統,成為同級別銷量前排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6. 性價比高的新能源汽車有哪款
在新能源汽車當中性價比最高的就是小鵬P7,如果想要購買一款經濟適用的新能源汽車,可以選擇歐拉好貓,現在新能源汽車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也是非常大的,很多人之所以會選擇新能源汽車,也是因為新能源汽車在日常使用的過程中會非常的節省,如果是女生想要選擇一款新能源汽車進行日常代步的話,可以考慮五菱宏光的mini,這款車型的官方指導價在2萬元到3萬元左右,體積非常的小,不會過於佔地方,非常適合平時上下班駕駛,有著超高的性價比。
一、新能源
在選擇新能源汽車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來進行挑選,比亞迪漢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因為這款車的官方指導價在21萬元到27萬元左右。屬於中大型轎車,有著超高的顏值,而且這款車型的內飾也是非常高端奢華的,續航里程也是比較長的,在同級別車型當中,這款車型的優點也是非常多的。
二、日常使用
歐拉好貓和歐拉黑貓都比較適合女生駕駛,而且價格還不到10萬元,官方指導價在6萬元到8萬元左右,總體的表現也非常的不錯,有著很強的實用性,在新能源市場上的優惠力度也非常的大,而且這款車型也是長城汽車的代表車型,外觀造型非常的時尚可愛,受到了很多女性消費者的喜愛,平時可以根據自己的用車需求,選擇合適的版本。
三、車型
小鵬P7的性價比也是比較高的,外觀造型非常的具有科技感,前臉的風格採用了貫穿式的設計,有著很強的辨識度,而且整體的線條也是比較圓潤飽滿的,採用了溜背式的設計,提升了整體的運動的,這款車型的續航里程也超過了700公里,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駕駛需求,各方面的表現也是非常給力的。
7. 2020年下半年值得購買的新能源車型盤點之純電篇
可以說,近兩年來,新能源市場推出了一系列頗具競爭力的車型,一改幾年前新能源 汽車 粗製濫造的局面,特別是涌現出一批富有特色的高性價比產品,在這種情況下,購車時,考慮新能源成了一件必須的事。
根據市場細分,本文分為純電動和插電混動(包括增程式)兩個大部分。
此為純電車型篇。
純電動平台,車小空間大,緊湊型SUV的外形,中大型SUV的空間,得益於純電平台,不僅左右前後寬敞,上下還更高,乘坐非常舒適,可以說是已經蓋過了大哥Aion LX的風頭,的確,Aion V在LX的基礎上甚至有一些升級,例如車機,價格又更合理,「機甲獸」外觀新潮,內飾精緻,豪華感十足。動力方面,350牛米的扭矩,日常應用足夠;續航方面,提供400km、500km、530km、600km多個選擇,其中400km車型明顯是為拉低售價設計的,後懸掛還是扭力梁,十分不推薦,其他幾款續航都可以根據需求選擇。行駛質感不錯,懸掛韌性十足,跑起來很有高級感。智能化方面,宣稱具備L3,實際上只有在高精地圖配合的情況下載高速等特定工況下的L3,實際上目前還是一個高端L2。遙控自動泊車,好用,實用,AR導航功能實際體驗也非常不錯,全系標配。可以說在20W區間,Aion V是極具性價比的車型。
對了,Aion V有個蒂芙尼藍色,非常漂亮。
在新勢力裡面,威馬的確是比較靠譜的,一開始就自建工廠,網路建設也快。EX5推出已經有段時間了,現在看來外觀、內飾、空間都屬於中規中矩,但是行駛質感還是不錯的,懸掛偏軟,日常用很舒服,不過內飾的精緻程度可以進一步提升。315牛米的扭矩,百公里加速8秒多,夠用。續航提供400km、475km、520km三檔,推薦475km和520km。威馬的熱管理做得不錯,智能化功能也基本齊全,L2、自動泊車、全景影像等該有的都有,開起來沒有後顧之憂。威馬標識可以指示充電狀態,很有意思。
整體來講是一台更偏向實用的車型,居家旅行的理想選擇。
對這台車,我的體驗可以說是非常深入,因為我也是第一批幾何C的車主。
先說缺點:扭力梁的後懸掛加上略硬的調教,在路況稍差的情況下,行駛質感一般;油電共用平台,電池的布置的確比較難,從車後看車底的電池組一目瞭然;看似不足13萬的起售價,但是低配非常寒酸,完全不值得購買,除非買了跑滴滴,頂配(加顏值包)才是精髓,但是售價已經接近19萬。
內部空間表現中規中矩,和EX5差不多。續航400km和550km,兩者都還不錯。所謂的SEM系統,其實就是根據用戶的實際使用情況實現更准確的電量估計,當然在能量利用上也的確有些優化,但是並不是什麼「黑 科技 」。
優點的話,外觀內飾設計的確可圈可點,外觀偏秀氣,設計感十足,燈光系統好評,內飾精緻且有調調,個性十足。310牛米的扭矩,在這台小車身上帶來了7秒的百公里加速,比EX5和Aion V都猛一些。
多說一句,這台車在這次車展上新發布了「靈感紫」顏色,會在不同光照情況下變色,比較浪。
中大型轎跑P7可以說是新晉網紅了,不僅車帥氣十足,還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小鵬品牌形象。706km的NEDC續航,也賺足了眼球。兩驅版本390牛米的扭矩帶來了6秒多的百公里加速,已經完全夠用,四驅版本655牛米的扭矩提供4.3秒的百公里加速,已經可以認為是完全過剩了。
不論是外觀設計還是內飾做工,P7都是小鵬 汽車 邁出的一大步,前後燈光特別帥。懸掛韌性十足,柔軟舒適,行駛品質可以說是明顯優於model 3,略優於比亞迪漢。內飾做工明顯優於model 3,當然,豪華感上略遜色於漢,但是設計感更好一些;智能方面,攝像頭遍布周身,硬體齊全,比Model 3和漢都要更多,但是目前有個槽點,就是自動駕駛的軟體還沒上來。
空間方面,雖然P7是中大型車,但是內部後排空間只能說是中規中矩,反倒是後備箱又深又大。
相對於Model 3,P7可以說是價錢便宜量又足,雖然四驅高性能版本加速略遜色於Model 3和比亞迪漢,但是調教和實際駕乘體驗都更偏向於日常使用。
對了,P7還有一個久違的配置,就是出風口掃風,這個小眾但實用的配置在老皇冠上搭載過,再一次見到,就是P7了。
現在來看Model 3,其實「特斯拉光環」正在逐漸褪去,更多的用戶可以更為客觀的看待Model 3。
從外觀來看,Model 3的設計放到現在也依然拉風,以至於很多車企都受其影響,例如P7的尾部設計,就和Model 3有些「神似」。內飾設計可以說是風格迥異,但是這種風格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其做工水準可以說是相對較差,至少相對於其價格,內飾做工和細節的確有點掉價。
行駛質感方面,風格比較粗暴,加上噪音抑製做得並不理想,其行駛品質也只能說一般。就續航來講,468km、600km、668km三檔足夠實用;性能方面,即使標准版依然提供375牛米的扭矩,5.6s的百公里加速,保持了特斯拉的高性能定位。智能化方面,雖然軟體激進,但是不得不說其autopilot做得的確不錯,甚至代表了量產車的頂級水準。
Model 3可以說依然是追求個性和性能的首選,特別是四驅長續航版本。當然,比較討厭的就是解鎖各種技能需要充值。
其實,這台車銷量並不好,也不能說非常值得購買,但是放眼一看,BBA面向大眾的,目前就這一款還算是拿的上檯面的純電SUV車型。
外觀和內飾的設計感和精緻感一如既往的奧迪車型。底盤扎實,韌性十足,動態表現非常不錯,行駛質感還是有保證的。空間中規中矩,沒有什麼亮點;290牛米的最大扭矩並不出彩,甚至可以說是在一眾電車中相對落後。D檔基本上沒有動能回收,B檔動能回收僅有一檔,松踏板拖拽感立刻出現,稍顯突兀,但是單踏板駕駛更為方便一些,會給人動力十分跟腳的感覺。NEDC265km是一大槽點,現在看來的確有點掉隊了,基本上只適用於市區通勤使用,不過有消息稱超過300km的長續航版本將要上市了。
總之,這是一台適合家用日常通勤的小車,沒有多少亮點,也沒有太多的 科技 感,但是市區游弋,游刃有餘,當然,也只能用於市區游弋。
全鋁車身,後置後驅,可以說是這台車的比較明顯的優勢。全鋁車身加上不錯的懸掛調教,行駛質感厚重扎實,表現優秀,而後置後驅讓這台車的轉彎半徑只有6米。
外觀和內飾配色都比較個性,內飾做工也不錯。基於純電平台,這台車也在不大的車身上實現了更大的空間,車寬1910mm,軸距2830mm,看上去其實和Aion V十分類似,內部空間十分充裕,但是價格要比同配置Aion V略低。
續航里程510km,當前也是主流水平。280牛米的扭矩,在電動中型SUV中,又是拖後腿的水準了。
對了,這台車型和Model 3一樣,擁有前備箱,另外,這台車有開車門預警功能,在車門上有警示燈,當車後有行人或者車輛時,警示燈會閃爍,比較貼心。
漢,可以說是近期非常熱門的車型。的確,比亞迪對漢也是寄予眾望。奧迪的外觀設計師去了比亞迪,對比亞迪的設計提升明顯,而漢則是其中里程碑式的設計,雖然內飾設計逐漸「套娃」,但是漢的外觀設計還是非常漂亮的;而內飾方面,豪華感十足,用料考究,很有賓士的風格;而頂配的後排則是奢華中的奢華,不僅空間足夠寬大,座椅還可以調節,中央扶手搭配大屏,可以控制空調、音量等等諸多功能,還有220V電源,如果你追求後排,漢是不二之選。
性能方面,兩驅版本330牛米的扭矩,7秒左右的加速,足夠用,四驅版本680牛米,十分爆裂,百公里加速3.9s。續航方面,兩驅605km、四驅550km,比亞迪最新刀片電池,安全性可以保證,就是冬季續航有待檢驗。行駛質感不錯,豪華感十足,雖然輪胎不算寬,但是調教不錯,加速線性,行駛質感明顯優於Model 3。從配置來看,頂配性價比最高,也是漢的精髓所在,然而,頂配最難買~
還有個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漢為拍攝車內的攝像頭設置了可以手動開關的遮蓋板,方便用戶………
8. 2020年有哪些值得購買的純電動車型上市呢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得到了飛速發展,雖然去年市場形勢比較嚴峻,但是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仍然一片光明。那麼在2020年,又將會有哪些值得我們期待的純電動車型即將上市呢?
綜上來看,上述的三款車型外觀和配置都非常不錯,從已知的數據來看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對於想要購置純電動車型的朋友來說可以作為一個不錯的參考。
本文為汽車觀察家原創,如有抄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運營人員:博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9. 2020年最值得期待擁有的10款電動汽車
2020年很快就要到來,這一年對電動 汽車 來說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新能源 汽車 補貼將退出市場,跨國車企電動 汽車 開始輪番上市,雙積分政策正式進入考核結算期。
不管是續航里程的延長,充電基礎設施的普及,還是電動 汽車 車型的豐富化,都讓電動 汽車 的普及進一步成為現實。
隨著新能源 汽車 戰略的實施,將會有大批全新的電動 汽車 在2020年上市。我們羅列了以下10款對電動 汽車 以及 汽車 行業發展具有 歷史 意義的車型。
1. 特斯拉 國產Model 3
特斯拉是全球電動智能 汽車 的發源地,最新用一款Model 3 奠定了在 汽車 歷史 的地位。作為特斯拉海外的第一家工廠,上海工廠以奇跡般的速度建成投產,目前國產版Model 3 已經正式量產,很快就要正式交付。
還記得此前特斯拉那幾波密集的價格調整,讓整個 汽車 市場都驚呆了。國產版Model 3 雖然已經正式公布了售價,但已經有傳言將會降價20%,究竟是空穴來風,還是真有其事,很快就會揭曉。
上海工廠將逐步釋放Model 3 產能,並為Model Y做好准備,快速提升特斯拉的產銷量規模,並且讓電動智能 汽車 更快的普及。如果價格進一步下調到30萬以內,不管是自主車企,還是合資車企都將面臨重重壓力。
2. 大眾 ID.3
在傳統跨國車企中,大眾集團是對純電動 汽車 最為重視,規模最大,進展最快的車企。以MEB純電動 汽車 平台為基礎,ID.系列車型已經陸續正式公布,首款量產車型就是即將引入中國市場的ID.3。
為適應電動 汽車 的生產,大眾在全球工廠展開大規模的工廠改造,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的MEB工廠改造已經完成,ID.3將成為國產的首發車型。
不管ID.3 最終表現如何,大眾在中國400萬輛的年銷量足以讓這輛車從一開始就站在了 歷史 發展的制高點,對中國電動 汽車 市場意義重大。
3. 豐田 C-HR E擎
手握油電混合動力技術和氫燃料電池技術,豐田在純電動 汽車 領域可謂是不緊不慢,但是一出手就拉上了鈴木、松下、一汽、廣汽、比亞迪和寧德時代等全球合作夥伴。
首款純電動車型,C-HR E擎雖然是油改電車型,而且燃油版車型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平平無奇,但這輛車卻展現著豐田下一代全新純電動 汽車 的雛型。
豐田要解決電動 汽車 的兩大問題,一個是電池安全性和電池壽命穩定性,這一輛C-HR E擎或許會因為動力電池的優勢成為電動 汽車 的代表力作。
4. 奧迪 e-tron
作為奧迪品牌的首款MEB純電動車型,e-tron在海外市場已經上市,目前採用進口的方式在國內銷售,但高昂的售價鐵定不是其原本真實的樣子。
奧迪永遠而直接的競爭對手,賓士EQC已經正式在北京賓士國產,寶馬的iX3也將在2020年由華晨寶馬國產,e-tron將同樣在2020年由一汽奧迪正式國產,國產之後的價格將有望進一步下調。
賓士EQC演繹了這是一輛賓士車,其次才是一輛電動 汽車 的故事,那麼奧迪會用e-tron來展現一出什麼樣的電動 汽車 故事,而且要對中國豪華 汽車 市場帶來舉足輕重的影響。
5. 廣汽新能源 A18
廣汽新能源作為自主電動 汽車 的後來者,全新電動 汽車 智能工廠、純電動 汽車 專屬平台、一年兩款全新車型、超長續航和超強性能,演繹著中國自主品牌向上的漫漫征途。
在中高級轎車Aion S和豪華SUV Aion LX 之後,廣汽新能源將在2020年推出A20和A18兩款走量的車型。A18是一款純電動SUV,或有望被命名為Aion X,將承擔廣汽新能源實現規模體量的重任。
對電動 汽車 市場的清晰認識、全球零部件供應鏈、致力於提供高品質電動 汽車 、與豐田實現戰略合作,這讓廣汽新能源的未來發展充滿希望。
6. 比亞迪 漢
比亞迪已經連續四年成為全球新能源 汽車 的銷售冠軍,自研自產的三電系統,讓比亞迪站在了電動 汽車 領域的高地。
王朝系列車型,唐、宋、秦等車型同步推出DM插電混合動力車型和EV純電動車型。最新的「漢」中高級轎跑車型將展現比亞迪在新能源 汽車 的最新成果,應用最前沿的電動 汽車 技術,包括全新電池技術、超低風阻、超長續航、超強性能等等。
在競爭激烈的中國 汽車 市場摸爬滾打多年,比亞迪將在新能源 汽車 市場實現中國自主品牌對跨國車企的超越,而這輛「漢」就是精銳隊伍的其中一員。
7. 廣汽蔚來 合創
說到廣汽和蔚來相信都不陌生,但廣汽蔚來這個公司就相對陌生一些。作為傳統自主明星車企和互聯網頭部車企的合作,廣汽蔚來融合傳統 汽車 製造、智能座艙和互聯網用戶運營的優勢,打造一個全新的 汽車 商業模式。
首款「合創」品牌車型已經展開盲訂,並將於2020年第二季度正式交付,這一款由廣汽新能源製造,廣汽渠道銷售,蔚來渠道交付和廣汽蔚來的蔚來式用戶服務體系,是1+1>2,還是水土不服留待新車交付見證。
傳統製造與智能座艙,「合創」或許是2020年你能找到的實力最均衡的電動 汽車 了。
8. 小鵬 P7
互聯網車企一經面世就遭受市場的質疑,在首款車型磕磕碰碰正式交付之後已經進入了全新發展階段。蔚來和威馬繼續走在純電SUV道路上,轎車產品是2021年的事情,小鵬將在2020年推出互聯網車企的首款高端純電動轎車。
不同於首款車型G3在鄭州海馬工廠生產,P7將成為小鵬肇慶大旺自建工廠的首款投產車型,全新的設計理念、全新生產線和全新的零部件供應鏈將讓這輛P7煥然一新。
小鵬將P7定位為互聯網基因的智能轎跑,在超長續航和超強性能之外,智能和互聯將是小鵬 汽車 呈現給用戶的未來 汽車 宏圖。
9. 豐田 Mirai 氫擎
豐田最引以為傲的未來新能源 汽車 就是氫燃料電池 汽車 ,這樣的一個路線已經用一輛Mirai為代表在全球進行商業化運營,2020年將推出第二代車型。
作為終極零排放車型,氫燃料電池技術被譽為未來新能源 汽車 發展的一大主流方向。目前這個技術在中國,主要還是在少數商用車上搭載,隨著豐田與廣汽和一汽的合作深化,這一輛Mirai有望於2020年在中國道路上行駛。
對比燃油車和純電動 汽車 ,零排放和無續航里程焦慮是氫燃料電池 汽車 一大優勢,但製造成本高昂,加氫站的建設和普及也需要時間和投入,是其普及的阻礙因素。
10. 現代 NEXO
現代與豐田和本田是氫燃料電池 汽車 的主力推動者,其氫燃料電池 汽車 銷量全球第一。ix35 FCV於2013年2月量產,助力現代 汽車 成為全球首家量產氫燃料電池 汽車 的製造商。
在2019廣州國際車展,現代 汽車 帶來了氫燃料電池技術和新一代氫燃料電池車NEXO,5分鍾快充續航800KM,這款車在2019年美國IIHS車輛碰撞測試中獲得最高等級「頂級安全車+」評價。
很快,中國電動 汽車 將在2020年進入全新的階段,電池將更加安全穩定、超長續航和充電設施普及將讓續航里程焦慮成為 歷史 、以自動駕駛為特色的智能 科技 技術將更加成熟。
在 汽車 產業全體的推動下,一輛開得放心、用得開心的新能源 汽車 將加速來到每個人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