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新能源汽車拉力賽牛博
Ⅰ 我想要了解下 新的新能源 電動汽車展會的情況,有知道的嗎
近期7月的3日到5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有場2019第13屆上海國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博覽會。
介紹:EVChina 是國內最早專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展會、享有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第一展,全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風向標美譽,EVChina2019 年展會總面積將超 40,000 平方米,主要圍繞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整車、電池、電機、電控(三電)和充電設施、關鍵零部件及材料等領域,通過「新能源整車展區(乘用車、物流車、客車)」、「電池電機電控展區(核心三電)」、「氫能燃料電池展區」「充電設施與配套展區」、「線束與連接器展區」、「新能源汽車空調展區」等展區,全面展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最新成果,這也將是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一次饕餮盛宴。
展覽期間,將舉辦「世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大會」、「TOP100 中國國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峰會及評選」、「中國國際新能源汽車核心三電發展論壇」、「中國國際新能源物流車發展峰會」、「新能源汽車裝配智能化高峰論壇」、「整車企業與零配件企業商務配對圓桌會議」、」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發展趨勢高峰論壇」、「新能源汽車試駕」、「新能源汽車媒體攝影大賽」等一系列會議活動。論壇致力於打造「務實、專業、高端」的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的技術。盛宴和資訊交流平台,深度分析新能源汽車智能智造未來發展之路。
原始設備供應商如何才能擁抱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的發展機遇,本屆展會將關注動力系統的輕量化、動力電池、輪轂電機等,通過這些革命性的新技術新產品應用對製造工程帶來新挑戰與機遇。EVChina2019 上海國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博覽會將搭建深度解讀新能源汽車工程領域交流平台。
Ⅱ 用數據說話!中國工程院院士:新能源汽車起火概率不到油車一半
目前,工信部已發布電動汽車強制性國家標准。新標准方案中,增加了電池系統熱事件報警信號要求,提醒駕乘人員;增加了電池系統熱擴散試驗,要求電池單體發生熱失控後,電池系統在5分鍾內不起火不爆炸,為乘員預留安全逃生時間等。新標準的實施,也能夠進一步保障駕乘人員的生命安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Ⅲ 雲端會師,眾高手角逐首屆中國汽車晶元應用創新拉力賽桂冠
雲端會師,眾高手角逐首屆中國汽車晶元應用創新拉力賽桂冠
近日,「芯耀亦城·首屆中國汽車晶元應用創新拉力賽」(以下簡稱創新拉力賽)決賽順利舉行,汽車晶元的創新團隊共聚雲端,在激烈的競爭中角逐創新拉力賽的桂冠。
共聚雲端,創新拉力賽拉響決戰號角
今年,工信部指導中國汽車晶元產業創新戰略聯盟調研並編制了《汽車半導體供需對接手冊》,有力支撐汽車半導體的供需對接工作。本屆創新拉力賽的舉辦,將進一步加強兩大行業溝通對接,幫助汽車產業探索國產汽車晶元的創新應用場景,加快汽車產業熟悉和應用國產汽車晶元,助推汽車晶元產業高質量發展。
創新拉力賽承辦單位中國汽車晶元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原誠寅出席並主持了本屆決賽。原誠寅表示,本次創新拉力賽是面向全球的汽車晶元應用設計創意實踐活動,為優秀國產汽車晶元和優秀設計團隊提供能力展示的舞台,也為促進國產汽車晶元創新應用提供寶貴的交流契機。
在經過百餘只參賽團隊的激烈角逐後,近40位行業知名專家組成的評審專家委員會篩選出了進入決賽的隊伍,於12月4-5日兩天舉行了線上項目路演,角逐創新拉力賽的桂冠。
互贏互通,助推汽車晶元產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汽車晶元成為我國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之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長期聚焦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特舉辦以創新應用為抓手的中國汽車晶元應用創新拉力賽,全力助推汽車晶元產業高質量發展。
創新拉力賽承辦方中國汽車晶元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原誠寅表示,本屆創新拉力賽作為構建汽車晶元技術創新生態圈的重要抓手,是中國汽車晶元產業的一次有益探索,整合各類優勢資源,調動高校院所、各類企業、創新團隊的積極性,採用互利共贏的合作機制,建立多元跨界的合作體系,推動建設中國汽車晶元產業生態,將我國建設成為汽車晶元的創新高地和產業高地。
作為拉力賽的協辦單位,碳中和行業領軍企業集兆嘉、數字媒體與新科技創新投資集團陽光七星投資、物聯網晶元頭部企業伏羲智慧、大數據產品和系統解決方案服務提供商北斗伏羲、全棧無人駕駛技術及智能運營平台服務商暢行智能,為拉力賽提供全方位資源對接和創新生態建設服務,旨在推動汽車晶元產業構築完備生態,加速建立汽車晶元智能產業集群,助推汽車晶元產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本屆創新拉力賽的支持單位,兆易創新、紫光芯能、北京君正、華大電子、黑芝麻智能、北京神經元、經緯恆潤、中科院微電子所為創新團隊提供了技術和晶元支持,並與評審專家委員會共同遴選出決賽的創新團隊優勝者。
構築生態,賦能汽車晶元產業增效提速
眾所周知,汽車晶元不同於消費電子晶元,雖然不需要最先進的製程,但是在其他方面的要求比消費電子晶元更高,在環境適應能力、極端溫度、濕度、電磁干擾、壽命等方面的可靠性和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安全性要求更高,行業壁壘高企,上下游融合創新成為國產汽車晶元行業的必由之路。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集成電路創新聯盟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葉甜春擔任中國汽車晶元應用創新拉力賽評審委員會副主任並發表講話。他指出,本屆創新拉力賽主辦單位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承辦單位中國汽車晶元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特組建專業的汽車、晶元行業的評審專家委員會,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則,評審專家團將挑選創造力兼顧實用性的創新應用解決方案,為汽車晶元行業選拔優秀團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楊世春教授同為評審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他認為,本屆創新拉力賽將從汽車晶元創新場景、方案設計、開發費用和交付成果等多個維度,競爭本屆創新拉力賽的優勝者,並希望國內優秀的晶元企業持續研發和迭代優化,攜手上下游企業為國產汽車晶元應用提供更好的配套環境,以創新使能全面激發汽車晶元產業發展潛力。
未來,汽車企業與晶元企業將共同圍繞汽車晶元標准制定與更新、汽車晶元設計研發與測試評價、汽車晶元流片等領域開展協同創新和跨界合作,加速落地創新應用場景,構建汽車晶元創新體系,推動中國汽車晶元產業行穩致遠。
Ⅳ 2020第三屆中國(成都)新能源汽車產業大會盛大開幕
7月4日,2020第三屆中國(成都)新能源汽車產業大會在四川成都星宸航都國際酒店盛大開幕,來自政府機關、科研組織、協會組織、整車企業、運營經銷商、貨運平台以及網約車平台等數百位新能源汽車行業精英齊聚一堂,共同暢談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2020年以來,在疫情等因素影響下,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加劇,淘汰賽加速。大浪淘沙之下,如何站穩腳跟?2020第三屆中國(成都)新能源汽車產業大會在此時召開,研討內容緊貼行業發展形勢,為當下新能源車行業和企業發展辨明了方向,意義重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國創中心:探索新能源汽車生態賦能新範式
文/鄭金武
科技 部部長王志剛在日前召開的第七屆中國電動 汽車 百人會論壇上透露,2020年我國新能源 汽車 產銷量達到136.6萬輛和136.7萬輛,連續6年位居全球首位。
「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和生態鏈, 科技 創新在我國新能源 汽車 產業發展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國家新能源 汽車 技術創新中心(簡稱「國創中心」)總經理原誠寅對此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我國新能源 汽車 產銷量逆勢上揚,實屬不易。
作為我國 汽車 領域唯一的一個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國創中心以「突破行業關鍵共性技術和增強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效能」為核心任務,布局搶佔新能源 汽車 技術和產業發展的新賽道、制高點,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生態鏈融合發展,推動我國新能源 汽車 產業發展邁上了新台階。
多領域多主體形成「網狀生態」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新能源 汽車 產業發展規劃(2021一2035年)》提出,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 汽車 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用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新能源 汽車 新車銷售量達到 汽車 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
「隨著 汽車 動力來源、生產運行方式、消費使用模式全面變革,新能源 汽車 產業生態正由零部件、整車研發生產及營銷服務企業之間的『鏈式關系』,逐步演變成 汽車 、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領域多主體參與的『網狀生態』。」
原誠寅表示,相互賦能、協同發展,成為各類市場主體發展壯大的內在需求,跨行業、跨領域融合創新和更加開放包容的國際合作,成為新能源 汽車 產業發展的時代特徵,極大地增強了產業發展動力,激發了市場活力。
而中國新能源 汽車 要真正做到大而強,需要各類市場主體之間相互賦能、協同發展,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共同完善產業生態。基於此,國創中心聚焦新能源 汽車 各鏈條創新主體,搭建創新平台、匯聚創新資源,堅持多方協同創新理念,最大限度利用好各類創新資源。
據介紹,國創中心與近百位國內外行業知名專家、多所高校及科研機構、近600家國內外創業公司和創新組織形成緊密的合作關系,已初步形成成國內外具有一定行業影響力的新能源 汽車 創新生態圈,為持續建設跨領域、跨行業的創新生態體系打下堅實基礎。
構建協同創新發展新格局
2020年9月,由國 科技 部、工信部共同支持,國創中心作為國家共性技術創新平台牽頭發起的「中國 汽車 晶元產業創新戰略聯盟」在京正式成立。
紫光集團是聯盟的參與者之一。「通過相互賦能、協同創新、共同發展、跨界融合、共生共贏,紫光集團將攜手國創中心,為推動建設我國全球 汽車 晶元創新高地和產業高地貢獻力量。」紫光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吳勝武表示。
據介紹,紫光集團將參與新能源 汽車 晶元標准制定與更新、車規級安全晶元研發與測試、智能交通應用示範區建設等工作。
「紫光集團將協同國創中心共同參與車規級晶元的標准制定,以標准為引領,帶動 汽車 晶元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及認證等關鍵環節全面提升,實現重點突破、協同創新、促進我國 汽車 工業實現轉型升級。」吳勝武表示。
在產業生態賦能上,國創中心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推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生態鏈融合發展。圍繞「打造世界新能源 汽車 技術創新策源地、構建世界級新能源 汽車 技術創新生態圈」的發展目標,國創中心進一步加強前瞻謀劃布局,加強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加強產業鏈和創新鏈的對接,將技術創新突破與市場規模效應有機結合在一起。
2020年12月,國創中心與交通部科研平台北簽署戰略協議,圍繞中國大交通技術應用場景全方位合作在車路協同、自動駕駛、智慧物流、實驗檢測、信息安全協同、交通智能防疫等領域開展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等多層次、全方位的合作,實現協同創新、共同發展。
交通運輸行業重點科研平台副秘書長羅凱闡述介紹:「雙方以交通行業技術創新需求為主線,以技術應用、項目轉化落地為目標,建立大交通場景業務模式,以交通行業重點科研平台為紐帶,圍繞人、交通工具、路、橋、港,在新能源、新材料、新裝備、新技術、新模式等多方面建立合作機制,助力 科技 強國和交通強國建設。」
此外,國創中心積極開展校企合作,深化產學研融合創新。先後與吉林大學、同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山東理工大學等圍繞人力資源開發與利用、人才培養、技術開發與應用、軟課題研究與應用、資源互補和共享等方面展開了相關合作。
瞄準提升新能源 汽車 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化水平,持續構建新能源 汽車 科技 創新生態體系,國創中心在構建協同創新發展新格局方面交出了令人欣喜的「答卷」。
不斷提升成果轉化效能
2020年10月,國創中心(淄博)先進車用材料創新中心(簡稱「國創淄博中心」)正式揭牌,旨在打造世界級先進車用材料技術創新策源地及創新生態圈。
淄博國創中心先進車用材料技術創新中心副院長許燁介紹,在雙方的合作中,國創中心發揮了平台、技術、人才、應用等領域優勢,國創淄博中心利用本地政策優勢、產業基礎優勢、體制機制優勢等與之形成互補,在共同 探索 新能源 汽車 輕量化發展新的路徑, 探索 建立輕量化產業創新生態體繫上取得了積極進展。
未來5年,淄博國創中心將形成3到5個國際材料研發機構全面合作和聯合培養機制,建成國際級研發測試共性服務平台,吸引不少於10家國際先進材料項目、產業鏈相關企業或研發中心等落戶淄博,服務當地企業不少於100家、全球企業不少於20家。
同時,聚焦新能源 汽車 技術(輕量化)創新拉力賽,聚集共性技術,挖掘產業痛點,推動行業創新,支持成果轉化,並以此為重要轉手,推動雙方攜手共建中國先進車用材料「輕」谷。
為提升成果轉化效能,國創中心頻頻出招。2020年11月,國創中心與北汽藍谷在北京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基於ARCFOX極狐αT打造世界級開源整車驗證平台,並利用各自優勢,在新能源 汽車 技術創新領域實現優勢互補,發展共贏。
「國創中心瞄準前沿技術應用對前瞻性技術方向進行統籌布局,北汽藍谷提供技術轉移轉化平台和應用場景,同時又以問題為導向,對國創中心提出新技術研發、新應用訴求的新需求。」北汽藍谷董事會秘書胡革偉介紹說。
在此基礎上,雙方將形成螺旋式上升創新接力賽,共同加速創新技術上車應用,幫助整車企業降低前瞻技術評價投入和風險,助力創新零部件企業壓縮上車周期和成本。
「創新是一種生態,多樣性共生、開放式協同、多系統相互鏈接、資源豐富、自由生長。」原誠寅表示,國創中心下一步將推出生態亞馬遜計劃,真正打造中國的產業創新生態,為中國新能源 汽車 繼續走在世界的前列提供有力支撐。
Ⅵ 解讀丨2019年全球新能源車市成績單出爐,其中隱含了哪些趨勢
縱觀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特斯拉可謂一騎絕塵,但新能源汽車大盤增長10%、市場份額上升等,充分說明了未來新能汽車領域的發展趨勢。產品為王的效應將會更加明顯,而隨著更多外資品牌新能源車型的到來,中國品牌的新能源車型的生存空間還將進一步受到擠壓,中外車企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Ⅶ 作為新能源汽車產銷大國,我們擁有多少自主技術
據中汽協數據統計顯示,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24.2萬輛和120.6萬輛,產量同比下降2.3%,銷量同比下降4%,這是近10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年銷量首次出行同比下跌情況,這也是2019年汽車市場大環境衰退的一個表現。但即使在這種環境下,亦未能撼動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在全球范圍內的主導地位,據EVsales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近221萬輛,這就意味著中國在2019年貢獻出超過50%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從市場佔比上而言,中國無疑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產銷國。
當然,新能源汽車之所以能夠在國內市場風生水起,離不開的是政策的推動和各車企的積極響應,讓新能源汽車獲得極大的推動力。但市場歸市場,技術歸技術,在近幾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紅利下放,各大汽車企業紛紛進駐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同時,也在同步開發更先進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可一旦談論到技術,難免會以國家為立場與國外技術進行對比,尤其是對於作為產銷量最大的中國而言,如今的新能源汽車三電核心技術表現究竟如何呢?
說到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國內的電池技術,在擁有寧德時代和比亞迪這兩家專注研究新能源動力電池的企業後,國內的動力電池技術也在急速上漲,而在實現國產後的特斯拉也選擇與寧德時代合作,未來車型將搭載寧德時代提供的電池。要知道,現在特斯拉Model 3採用的是松下和LG,如今它與寧德時代合作,也意味著這個從一開始就引領新能源汽車市場走向的企業對中國電池技術的認可度。
而且在今年的4月份,DeepTech聯合CB Insights(這里提到CB Insights是一家世界級權威風險投資數據公司,會定期發布經濟發展趨勢以及獨角獸公司的名單,此次榜單對於國內動力電池市場極具投資權威指導價值。)針對中國動力電池及上下游企業的評選出爐,榜單按照燃料電池、鋰離子(液態)電池和固態電池三種技術路線分類,億華通、寧德時代、輝能科技分別作為代表性企業上榜。
對於寧德時代,榜單給出的入選理由為:寧德時代經過近十年的野蠻生長,如今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池生產商,市值超過 2500 億。經歷了比亞迪的雙雄競爭並最終靠技術路線勝出,寧德時代如今的競爭對手,已經是松下、三星 SDI 和 LG 化學。
相對的,比亞迪在動力電池這一領域也有著相當不錯的造詣,例如比亞迪在前段時間推出的刀片電池,它通過改變內部結構,從而達到更高的續航里程,同時刀片電池的散熱功能也比普通電池要好,安全性自然也就提高了。
目前驅動電機主要分為直流電機、交流電機及輪轂電機等幾類;其中直流和交流電機又可進一步劃分。目前行業對交流非同步電機、永磁同步電機及開關磁阻電機關注度較高。通過對常見的幾種電機進行比較分析可知,永磁同步電機具有效率高、轉速范圍寬、體積小、重量輕、功率密度大、成本低等優點,成為純電動乘用車市場的主要驅動電機。
但就目前而言,國內的電機技術與國外先進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據了解,國內體現電機技術水平的發明專利佔比僅為50%,遠低於國外90%的水平。而且在輕量化、集成化等方面都有待進一步提高,目前國外已實現「電機+變速器」等一體化集成。因此在輕量化方面,如今的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依舊有相對的短板存在。
要說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技術上仍有待提升的地方,那當屬電控技術。而在電控技術中,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技術是目前的電控技術里的核心,在新能源汽車的成本結構中,成本最高的是動力電池,而緊隨其後的就是IGBT,作為與動力電池電芯齊名的「雙芯」之一,占整車成本約5%左右的IGBT,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但以目前而言,國內的IGBT技術與國外技術依舊有一定的落差,電控中的IGBT百分之七十來源於海外企業,僅剩下的百分之三十還是通過自建與外購來解決這燃眉之急,長期以來,國內IGBT都是進口英飛凌、三菱等國際巨頭,「一芯難求」。
但就在前段時間,總投資額高達10億元的比亞迪IGBT項目在長沙正式動工,該項目設計年產25萬片8英寸晶圓的生產線,投產後可滿足年裝5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產能需求。如今,比亞迪IGBT晶元晶圓的產能已經達到5萬片/月,預計2021年可達到10萬片/月,一年可供應120萬輛新能源車,也就是相當於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的總數。從這則信息可以看出,中國品牌正式打破之前IGBT被國外企業壟斷的格局,技術展現也將越來越牢靠。而且比亞迪也正式與華為達成合作,前者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內有著領先的行業技術展現,後者在5G及智能科技方面有著全球頂尖的技術實力,這兩者結合將會為我們帶來不一樣的新能源汽車。
總體而言,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在全球范圍內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實力,雖然在某些領域的表現還相對欠缺,但汽車廠家都已提早布局,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將引領全球,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新能源汽車國家。而對於汽車廠家而言,新能源汽車技術或許是中國品牌的另一出路,一旦新能源汽車獲得普及,中國汽車品牌的世界地位將獲得質的飛躍。
(文章配圖來源網路,侵刪)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Ⅷ 第九屆CEVR環青海湖(國際)電動汽車挑戰賽 誰是王者
7月22日,以「享馭天境·智領未來」為主題的第九屆CEVR環青海湖(國際)電動汽車挑戰賽正式拉開帷幕,今年共有19款來自國內外的新能源車型匯聚青海湖畔,向全世界展示各自的卓越性能。此賽事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新能源汽車賽事,沿途歷經嚴寒、雨雪、海拔落差等天然賽段條件,嚴峻考驗參賽電動汽車的綜合性能。
廠商杯比賽中,李煜駕駛比亞迪元PLUS EV獲得冠軍,蔡黎駕駛AITO問界M7獲得亞軍,李興東駕駛極狐阿爾法S四驅獲得季軍。
CEVR環青海湖(國際)電動汽車挑戰賽擴大了青海新能源產業及應用在國內外的影響力,也彰顯了青洽會和生態博覽會綠色發展,創新引領,開放合作,共建共享的理念,新能源汽車是當下熱門的且關注度極高的車型,越來越多的國產新能源汽車涌現在眾人面前,通過此次比賽,我們能看到國產車企以及造車新勢力品牌車型的真實實力,不僅是消費者心中的定心丸同樣代表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未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讓我們共同期待見證。
Ⅸ 2019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出爐,特斯拉制霸,中國車企表現強勢
2019年對於中國新能源車市來講,最終成績單並不好看。受國內車市寒冬影響,首次出現了下跌。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共計120.6萬輛,同比下滑4.0%。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97.2萬輛,同比下降1.2%;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23.2萬輛,同比下降14.5%;燃料電池汽車銷量2737輛,同比增長79.2%。
小結
縱觀2019年全球新能源車市,大盤增長10%、插電混合動力汽車市場份額上升、特斯拉銷量市值雙飆升,充分說明了未來新能汽車領域的幾個趨勢。
首先是新能源汽車未來整體走向還是健康向上的,超過200萬輛的銷量體量還能有一成的增長量,充分說明其發展潛力。其次是作為過渡產品的插電混動車型還將持續存在很長時間,未來各國禁售燃油車後的主要替代品將會是它們。最後,純電動汽車板塊未來幾年內還是很難有車企能超越特斯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