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濰柴動力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

濰柴動力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

發布時間: 2022-12-23 05:25:13

❶ 山東崛起全球最大柴油機產業集群,布鏈者濰柴背後的「風向標」

2020年12月28日,濰柴宣布2020年產銷發動機突破100萬台,發動機總銷量首次邁入全球第一,成為全球最大的柴油機產業集群。

這樣一個全球最大的柴油機產業集群在山東崛起,伴隨著鏈主企業濰柴正在布局新的產業鏈引發的產業生態、區域競爭上的一系列變化和風向,對於當下正在 探索 高質量發展路徑的山東製造具有樣本價值。

後發工業國的破局之道:成為布鏈者

最近幾天,各省紛紛召開經濟工作會議,打造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高地,提升製造業創新能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競爭力成為高頻詞。

山東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中,突出了製造業主戰場。山東省首次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對標德國製造,加快打造先進製造業強省。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有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說,山東將集中培育一批具有鏈主地位的領航企業,牽引帶動中小企業融通協同發展,同步解決生態優化的問題。

根據《山東省高端裝備製造業發展規劃(2018-2025年)》,到2022年,山東力爭高端裝備製造業主營收入超過2萬億元,培育5家以上具有估計影響力的千億級企業集團,100家「專精特新」單項冠軍企業。

在山東省打造的這盤棋中,濰柴是一支重要力量。譚旭光在2019年全國兩會時接受采訪時表示,濰柴系要在2025年實現1000億美元營收目標。在「千億美元」這個門檻上,按照2019年世界500強榜單,排名第68位的波音營收1011億美元,排名第70位的西門子營收988億美元,排名第77位的博世營收926億美元。

研究機構分析認為,濰柴集團2019年收入突破2600億元,2020年達到2900億元,以年復合增長率10%的保守計算,2025年營收可達到4700億元。事實上這20多年來,濰柴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34%。

作為全球最大的柴油機產業集群鏈主企業,濰柴系這些年打造了商用車和工程機械黃金產業鏈,每銷售三輛重卡就有一輛搭載了濰柴發動機。100萬台產銷量的規模優勢,使一家鏈主企業足以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產業生態,在全球聚攏了博世、AVL等一批擁有強大研發實力的合作夥伴,也擁有了調動全球產業鏈的實力。

公開報道透露,濰柴發動機因為性能優越售價高於歐美主要競爭對手10%,不過柴油機核心技術早已成熟,後發者再優秀也很難賺取豐厚利潤。當新的產業機會出現時,一旦抓住就可以成為掌控價值鏈高端的布鏈者。

濰柴的 科技 版圖里,除了傳統柴油發動機外,高端大缸徑發動機、燃料電池、控制策略、智能網聯等也嶄露頭角;在新能源領域,濰柴整合全球資源構築起了「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為一體的新能源動力總成。

2019年,全球一半的新能源 汽車 市場在中國。這個規模巨大的市場,吸引了濰柴產業生態圈裡的合作夥伴加入到以濰柴為主導的新能源產業研發和布局中。

濰柴不僅僅搞製造,更重要的是以布鏈者角色出現,通過收購Ceres Power這樣的關鍵環節,快速搭建一條優質產業鏈,完成新能源產業鏈布局。

這是一個後發工業國往價值鏈高端邁進時尋找的一條破局路徑:轉變發展方向,成為布鏈者,以產生新的產業鏈來實現布鏈。

布鏈者的威力,在蘋果、特斯拉身上非常典型。現在,積累了強大勢能的中國企業開始發力。攻堅上游 科技 ,成為新產業的技術原發地,這是一個布鏈者的「基本面」。這個過程中,能夠觀察到的一個顯著特徵是濰柴不斷加大研發投入。這10年濰柴在柴油機上的研發投入累計達300億,未來2年濰柴在燃料電池產業鏈建設方面將投資20億元。

來自 產業集群的競爭力,不止是訂單增長,更是安全可控

這樣的鏈主企業,對於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至關重要。這次疫情,讓全世界體會到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的重要性。這種能力代表的競爭力,從今年11月中國對外出口額創40年來單月最高記錄體現出來,各大工業大省才會在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出要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競爭力。

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的基礎在哪裡?黃奇帆在《新冠疫情蔓延下全球產業鏈重構的三點思考》的演講中指出,在我國產業鏈集群比較完整的行業,才會在這次疫情中產生訂單增長的情況。

汽車 產業鏈最長,上萬個零部件里,即便是缺少一顆螺絲釘,都將影響產出。濰柴抓住機遇成為全球最大的柴油機產業集群。這個過程是怎麼發生的呢?

去年臘月二十七,濰柴發布總動員令,國內外緊急儲備資源。大年初三,濰柴發動機板塊開始恢復生產,迅速拉動300多家產業鏈合作企業復工復產。

2020年,濰柴集團累計產銷各類發動機超過100萬台,同比增長33%,發動機總銷量首次邁入全球第一;在克服海外歐美企業收入、利潤分別下降2%和89%的情況下,集團全年仍然保持收入和利潤同比增長15%。

這也正體現了黃奇帆在演講中所說的「世界產業鏈的中心向中國市場轉移」。而產業鏈集群化,正是這次疫情中全球產業鏈重構的重要特徵。

打造全球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集群,山東不止有濰柴

值得注意的是,濰柴在全球柴油機產業鏈的這次躍升,體現的正是山東製造的優勢。

今年山東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首提「對標德國製造」,這是因為山東製造業單項冠軍在全國最多,數量達98家,可以對標德國的眾多隱形冠軍企業,在細分市場中通過高度專業化取得競爭優勢,占據產業鏈價值高端。

山東製造企業還有一大優勢是,在紡織、機械、石化等萬億級基礎行業都占據頭部位置。與南方的消費電子產業集群崛起於海外代工不同,山東現在正在快速崛起的幾大產業集群,都是由魏橋、濰柴、萬華、東明石化這樣的巨無霸鏈主企業主導推動的,這一特點和山東的產業結構密不可分。

在全球產業鏈重組的機遇中,山東這幾大鏈主企業正在從對歐美的跟跑狀態,躍升到並跑、領跑狀態,比如萬華化學在2018年已經超越了化工巨頭巴斯夫,成為全球最大的聚氨酯原料生產商,ADI、TDI產品現在在全球市場佔有率分別達到第二、第三的位置。這些企業的崛起,已經同歐美形成正面競爭。充分運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單一市場優勢,圍繞這幾大鏈主企業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集群,產業轉型就抓住了牛鼻子,就能構建起核心競爭力。

這幾大鏈主企業佔有的每一個賽道都舉足輕重,上下游企業數量眾多,擁有高質量海外供應鏈。這些海外供應商,很多是某一細分領域的全球佼佼者,把他們拉進由中國鏈主企業主導的產業生態,形成閉環,就能讓更多的國家和中國結成「一條鏈條」上的共同體,而不是讓成為競爭者或者卡中國脖子者,這也是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內涵深意。

濰柴在今年9月發布的全球首款突破50%熱效率的商業化柴油機,就是一場全球產業鏈的協同創新。從2018年起,濰柴就與其核心供應商,德國最大工業企業之一、全球最大的 汽車 零部件供應商博世一起,合作研發這款柴油發動機。

重構 創新研發體系,最佳C P 是誰?

此次多省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出要提升製造業創新能力,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安徽突出了倚重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力量,浙江要深挖數字經濟,都是圍繞各自資源和產業優勢來的。而山東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發布的2021年重點任務中,唯一明確的一個數字指標就是「省級 科技 投入再增長10%」。

山東製造要提升創新能力,不光是 科技 投入再增長,更重要是重構一個高效的創新體系。石油煉化、機械製造是基礎行業,也是山東工業體系裡的優勢產業。長期以來中國研發體系偏於應用創新,產業源頭的基礎新創新是薄弱地帶,單憑企業個體力量推動成本極高。這種情況下,要把國家力量、龍頭企業、科研院所、供應鏈的創新源動力匯聚於一點,調動各方積極性,形成一個以企業為主導的高效開放、共享共贏,匯集全球一流研發資源的創新研發體制。

能夠擔當這個角色的莫過於鏈主企業。黃奇帆的演講中,對於產業集群與關鍵技術創新能力之間的因果關系有過深刻闡述,他說,「一旦形成了這種開放式產業鏈集群,將會有助於防範新冠疫情的天災人禍所導致的全球產業鏈斷鏈風險,又因為產業鏈集群本身形成的巨大市場份額,能夠有效避免關鍵技術被卡脖子的風險,並且有助於加快形成產業鏈集群中關鍵技術的創新能力。」

黃奇帆的這句話,一個更深層的提醒是,這樣的產業鏈集群式的CP組隊,協同鏈式創新,對於提升關鍵技術自主可控意義重大,這樣的創新研發體系,才能達到供應鏈的自主可控。

從濰柴來看,目前,濰柴與54傢具有自主研發實力的供應商成立了「濰柴動力產品研發共同體」,與41家上游供方企業建立了「濰柴動力應用技術共同體,開創了與供應商、配套商合作研究的模式,這樣一個研發體系的建立,就是要解決供應鏈短板,解決國產發動機的卡脖子問題。這樣一套與國內外頂級研發資源緊密鏈接,與產業鏈上下游高度協同的 科技 研發和成果轉化機制,為山東重構製造業創新體系提供了一個樣本。

合肥你學不會,一座三線城市的招商引資,你學得會?

招商引資是地方發展的重頭戲,如何利用好產業集群的力量呢?

贏得了「最牛風投城市」的合肥,拿真金白銀引來京東方、長鑫存儲、蔚來 汽車 ,砸出了支撐合肥近二十年發展的核心資產。青島發出「歡迎成為青島城市合夥人」呼聲,啟迪控股、奇瑞、恆大、華為、富士康、科大訊飛成為座上賓。

濰坊這座不和國家戰略機遇沾邊,也非區域中心城市的三線城市,與濰柴這個鏈主企業深度綁定,充分利用這個本土孵化出來的世界級產業集群的輻射力和影響力搞招商引資,讓我們看到了一座三線城市進行產業更新和提升城市能級的另一種路徑。

2019年7月,總投資2000億元以上的濰柴國際配套產業園動工。濰坊市依託濰柴梳理的六大業務板塊關鍵配套廠商,對這個產業園進行持續分批擬定招引企業。這個產業園成為濰坊打造的國際化、專業化招商引資平台,成為濰坊打造國際動力城的最重要的載體。

目前,濰柴國際配套產業園已經簽約落地35家全球細分行業的領軍企業,包括國際著名接插件供應商瑞士泰科、法國能源巨頭道達爾,其中道達爾是在中國首次設廠,奔的就是濰柴的新能源產業布局來的。這些國際知名企業大多在中國有生產廠,這次相當於把二次產能擴張地落地濰坊,而南方企業則把北方生產基地設在了濰坊。

對比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資中的面子工程,爛尾產業園,濰坊市抓住全球產業鏈重組帶來的機遇,在招商引資上圍繞濰柴的上下游進行雙招雙引,更聚焦,效率更高,拉動區域發展的效力更強,更容易帶動本地產業生態的提升。政府部門要做的,就是在土地指標,行政審批、公共服務平台搭建、人才引進等要素上做好配合,這也是中國製造的產業升級,由政府主導轉向以企業為主導的一條必由之路。

❷ 你能說一說汽車電子概念股龍頭股有哪些嗎

東吳證券:疫情影響有限。堅定全面地看待汽車板塊。

疫情影響有限,應堅定全面看汽車板塊:1)經濟復甦邏輯正在驗證!長期國內乘用車銷量還能創新高!2)從周期到成長股估值體系的轉變。未來汽車將由「電動+智能」聯合定價,成為下一個移動終端,軟體持續收費將成為主要盈利模式。積累數據構築長久護城河,形成強者恆強的局面。3)新一輪獨立上漲將成為未來三年車輛股的核心主線。電動車帶動自主品牌進一步跨越20萬價格帶,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整車板塊(長城/吉利/長安/比亞迪/廣汽/SAIC)和零部件板塊為核心賽道,智能化(華陽集團/德賽西威/中汽研究院)+特斯拉產業鏈(拓普集團+銀輪+徐升)+單品類賽道(福耀玻璃+星宇)。

車輛:乘用車銷量回暖,但車企分化加劇。推薦SAIC、長城汽車、長安汽車,重點關注廣汽集團。商用車重卡和輕卡有望保持較高景氣,乘用車銷量有望回升。關注濰柴動力、福田汽車、宇通客車等。

零部件:銷量回暖,業績有望復甦,與估值雙擊。建議布局產品升級、客戶拓展、低估值修復個股,推薦銀輪股份、寧波胡阿祥股份、仲愷股份,關注付偉高科、廣東宏圖股份、松芝股份。

新能源: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爆發,後續高增長確定性高。推薦國內龍頭比亞迪和受益於特斯拉、大眾MEB的盛駿電子、拓普集團,關注徐升股份、富奧股份。

智能網聯:ADAS和智能駕駛艙快速滲透,5G推動車聯網發展。推薦伯特利和盛駿電子。建議關注德賽四維、華陽集團、寶龍科技。

國信證券:三條主線:全球新能源汽車承載能源改革重任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承諾到2050年或2060年實現「碳中和」,燃油汽車的排放是全球溫室氣體的重要來源(約佔10%)。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減排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和美國作為最大的碳排放經濟體,碳排放總量佔52%(中國/美國/歐洲分別佔25%/13%/9%),而三地是新能源汽車最大的生產和消費地區。

帶動電池產業鏈,增加電器元件數量。電池裝機量,未來五年復合增長率為49.5%,預計2025/2040年達到1234/5168GWh。電驅動系統:2025年國內2111億,全球6804億市場;2020年管理國內近100億市場,2025年管理全球1293億市場;2025年,高壓零部件將新增265億國內市場和854億全球市場。

建議關注新能源汽車、電池產業鏈、特斯拉/大眾供應鏈三條主線。全球新能源汽車仍處於成長的初級階段,承載著能源改革的重任。關注三條投資主線:一是優質整車企業,關注新勢力和比亞迪、宇通客車;二是電池產業鏈,重點關注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三是產業鏈核心標的,重點關注三花智控和拓普集團。

中信證券:巨頭入局明顯利好智能電氣產業鏈三條主線,把握投資機會。

類似於蘋果在iPhone成功後的產業鏈,中國的汽車供應鏈在過去幾年裡得到了快速的孵化和成長。短期來看,科技巨頭進入市場造車的前景尚不明朗,但智能電動產業鏈的供應商肯定會受益。我們認為投資機會可以關注三條主線:1)電氣產業鏈;2)汽車電子及智能駕駛艙產業鏈;3)新巨頭繞不過去的傳統零部件供應商。

經過過去幾年的發展,智能供應鏈逐漸成熟,為新進入者造車奠定了製造基礎。最近網路宣布入場造車,其他科技巨頭也被媒體報道造車,可能加速行業擴張。預計在未來2-3年內,行業將迎來一批以科技巨頭為主的新玩家,行業的擴張必將利好智能電氣產業鏈。建議投資三條主線:1)電力產業鏈:當代安普科技、恩傑、億緯鋰能、三花智控、普泰來、贛鋒鋰業、方得納米等。2)汽車電子及智能駕駛艙產業鏈:華陽集團、德賽四維、伯特利、耐特、寶龍科技;3)新巨頭離不開的傳統零部件供應商:托普集團、福耀玻璃、石民集團、鍾鼎、星宇。

浙商證券:電氣化孕育了新能源板塊的投資機會。

1月份乘用車銷量快速增長,行業保持較高景氣度。從長期來看,國內乘用車市場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未來增速仍將保持在個位數。目前汽車行業的變革正在到來,電動化催生了新能源領域的投資機會。未來5-10年,智能領域將出現重大投資機會。在行業轉型過程中,整車及零部件競爭格局和盈利模式的重塑將帶來巨大的投資機會。

乘用車板塊,建議吉利汽車、長城汽車H等。具有較強的產品周期應把握;零部件,重點關注特斯拉產業鏈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電芯)和低值精密鍛造技術等。,關注托普集團、福耀玻璃、星宇、新泉等。

❸ 一汽南京、毫末智行、奇瑞雄獅,起底自主品牌背後智能駕駛子公司

4月9日,一汽集團斥資5000萬元在南京市江寧區注冊成立一汽(南京)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據內部員工的描述,這是一汽集團層面專注智能駕駛研發的全資子公司

與之類似,一家名為「毫末智行」的公司在2019年11月在北京豐台悄然成立。

這家公司的法人張凱是長城汽車技術中心副總工程師兼智能駕駛系統開發部部長,實際控制人甄龍豹則是長城汽車技術中心智能駕駛系統開發部主任工程師。

顯然,這也是長城的智能駕駛關聯公司。

更早,奇瑞汽車在2014年7月成立蕪湖市汽車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在2017年12月更名為雄獅科技。

在更廣泛的智能汽車領域,還有吉利的關聯公司億咖通、老牌商用車零部件廠商濰柴動力成立的濰柴智能,以及一汽、東風、長安與中國兵器集團等主體聯合發起的?T3科技平台。其中T3科技平台資金實力最為雄厚,根據幾方的合作合資協議,這家公司的注冊資金高達160億元。

1、車企必須掌握汽車「大腦」

車企紛紛成立智能駕駛子公司背後,一位在互聯網企業和傳統主機廠之間遊走和浸淫多年的資深業內人告訴汽車之心,「車企不可能不掌握汽車的大腦」。

在外部成立子公司進行獨立運作,背後有多方面的考慮:

首先是利於招聘高端人才。

高端人才在乎的主要是兩個因素:薪酬待遇以及發展的空間。

相對於傳統車企內部比較穩固的薪酬體系,外部子公司的自由度更大,給得出高薪酬,而且子公司還能進行股權激勵。

傳統車企的組織架構穩定,決策權已經在現有高層手中,真正懂新技術、新產品、新商業模式的人才很多時候沒有機會在新項目中佔有話語權。

如果成立外部子公司,真正的人才會有更多機會承擔更大的責任。即便暫時出現了才不配位的情況,所謂「船小好調頭」,也可以快速調整。

其次是獨立子公司便於外部融資。

新技術產品的研發,新商業模式的探索,都意味著大量資本投入。拆分子公司,有利於企業獨立融資,獲得更多第三方的資源支持。

再者就是獨立子公司未來除了服務母公司之外,還能為其他的車企供應產品和服務。

雖然早期這一模式可行性不高,但是到後期企業發展壯大、技術的領先性完全建立後,有機會向其他車企供應產品和服務,這也是一種更為健康的模式。

歷史上,通用分拆的德爾福、豐田分拆的電裝、福特分拆的偉世通都是在變革中誕生的零部件巨頭。

我們也期待中國自主品牌車企的獨立子公司中,能有機會誕生新的頂尖供應商,打造中國的智能汽車「大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❹ 濰柴動力2020校招開始了嗎都有什麼崗位

濰柴校招2020年校招已經開始了,注意你們學校的動態,還是濰柴官方動態就行了,看看什麼時候到你們學校。今年招的崗位還是蠻多的。

❺ 受益行業高景氣 山東地區重卡產業鏈公司交出高分卷

重卡行業維持高景氣度

受疫情影響,上半年 汽車 行業整體表現低迷。國內重卡行業也在一季度出現了銷量同比下降的情況。但二季度以來,受高速公路免費通行、新基建、國三淘汰、持續治超等政策影響,國內重卡行業回暖,銷量規模刷新同期 歷史 紀錄。

根據中國 汽車 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全行業累計銷售重型 汽車 約81.62萬輛,同比增長24.36%。業界預測,2020年重卡市場將達到近幾年的高峰。

以山東地區重卡產業鏈相關企業上半年的表現來看,其中,中國重汽在上半年實現重卡銷售8.95萬輛,同比增長15.45%;實現營業收入266.15億元,同比增長18.46%,實現歸母凈利潤7.28億元,同比增長13.77%。濰柴動力控股子公司陝重汽也實現穩健增長,上半年累計銷售重卡8.8萬輛,同比增長2.1%。工程機械領域的山推股份在公告中表示,受疫情影響,行業旺季後移,銷售呈現前低後高的局面,公司通過主動調整業務結構和產品結構,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6.93億元,同比增長6.08%,實現歸母凈利潤6443萬元,同比增長46.03%。

濰柴動力上半年業績呈現營收穩增、歸母凈利潤稍有下降的局面,但公司最核心的動力總成業務在報告期內再創 歷史 新高,銷售發動機47萬台,同比增長19.2%;銷售變速箱60.5萬台,同比增長4%,銷售車橋53.4萬根,同比增長16.5%。同時,公司戰略高端產品繼續發力,大缸徑發動機實現收入4.2億元,同比增長30.4%;高端液壓實現國內收入2.3億元,同比增長30.3%。

華西證券分析師崔琰認為,2020年重卡銷量將創新高,板塊高景氣延續。「濰柴動力重卡發動機龍頭地位穩固,排放升級國六市佔率有望進一步提升,配套中國重汽貢獻增量,預計重卡業務將持續貢獻穩健收益。」

行業的高景氣也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實現穩增。國內曲軸龍頭企業天潤工業上半年實現營收20.05億元,同比增長6.86%,實現歸母凈利潤2.05億元,同比增長15.34%。美晨生態上半年凈利潤雖然同比降幅較大,但主要是受園林板塊業務拖累,公司的非輪胎橡膠製品板塊則得益於重卡和工程機械兩大市場的穩步增長,實現業績同比增長。8月份剛剛上市的核心零部件企業華豐股份也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上半年實現營收7.41億元,同比增長20.62%,實現歸母凈利潤9311萬元,同比增長26.52%。

乘勢完善產業布局

重卡行業的高景氣度,也給產業鏈相關公司帶來了加速完善布局的契機。

濰柴動力方面介紹,公司打造「N+H+M」新一代高端平台,動力系統業務中的WP3N、WP8、WP10H等新產品迅速上量;全系列道路國六、非道路國四完成升級開發,實現傳統產品與新興戰略產品協同並進。此外,公司還精準聚焦發力細分市場,在能源電力、工業裝備、挖機等戰略市場全面突破,並堅持資源協同,加速產業鏈一體化,以發動機為主軸,加快突破商用車、工程機械、農業裝備三大動力總成核心技術,充分發揮系統匹配優勢,形成差異化競爭能力。

報告期內,濰柴動力還戰略重組德國歐德思、奧地利威迪斯,有效填補中國在新能源動力總成電機控制系統和農業裝備CVT動力系統的關鍵技術短板;建成全球最大氫燃料電池發動機製造基地,20000台套產能的燃料電池發動機及電堆生產線正式投產運行。

對此,山西證券分析稱,新業態、新能源、新 科技 的加速布局,有望擴大公司技術優勢,整體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

而作為重卡行業龍頭企業之一,中國重汽上半年推出「HOWO-TX」系列產品,新產品在輕量化、標准化、舒適性、動力性等方面均進行升級,新產品將助力公司銷量增長。此外,公司在萊蕪投資建設的智能網聯(新能源)重卡項目正全力有序推進。山東重工集團的凱傲智能叉車和智能網聯重卡二期等重點項目也陸續開工建設,山東重工綠色智造產業城進入了大建設大發展的關鍵階段。

與此同時,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也在加速完善產業布局。

主營船用發動機的濰柴重機在公告中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加快新產品開發,提前布局中國二階段產品,以技術和產品優勢搶占市場先機。

❻ 汽車未來的前景

有發展前景,原因:
1 國內汽車市場潛力巨大知,乘用車市場仍將繼續擴大
未來十年,我國仍將處於工業化和城鎮化同步加速發展的階段,國內生產總值和居民收入將持續增長,國家也將繼續出台有利於擴大內需的各項政策,加之二、三線城市及農村市場的汽車需求增加,預計我國汽車消費市場將進一步擴大。
2 我國將逐步由汽車製造大國向製造強道國轉變
近年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內知名汽車企業逐漸涌現,汽車生產核心技術和新技術逐漸為國內企業所專掌握,出口規模逐年擴大,我國已經具備了向汽車製造國轉變的基礎。
3 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成為我國汽車發展方向
近年來,我國汽車保有量大幅上升,對資源的需求急劇增加,同時造成的空氣污染也日益嚴重。受益於節能環保政策的推出,屬未來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及相關零部件行業將是新的投資增長點,也是未來汽車工業的發展方向。

❼ 為什麼有人說中 國製造業的基石是濰柴動力

01

涅槃

山東濰柴最早可追溯於1946年1月在威海創建的建國鐵工合作社,主要進行軍工修理、製造七九步槍。後更名為環海鐵工廠,除製造七九步槍外,從事汽船修理。

1948年12月,遷至濰放坊子(今濰坊市坊子區),1953年更名為濰坊柴油機廠。1954、55年,引進瑞士、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國等國設備,進行技術改造,成為專業化生產柴油機的企業。1957年底,年產柴油機500多台。1965年,年產柴油機600多台,被國務院評為七十個大慶式企業之一。

而因為國企落後的制度問題使得其在市場化經濟的競爭中越來越力不從心,直到1998年,因無法跟上市場經濟的發展步伐陷入困境,瀕臨破產。

也就在這時,跟隨了濰柴20年的譚旭光臨危受命,擔任濰坊柴油機廠廠長(與董明珠的劇情雷同)。通過大刀闊斧的改革,喊出「不爭第一,就是在混」的口號,大舉裁員,打破了國企鐵飯碗的概念,讓濰柴迅速走出困境,建立起了現代化企業制度,並在香港成功上市。

2005年,濰柴集團並購湘火炬,將行業內優質資源陝汽重卡、法士特變速箱、漢德車橋納入麾下,打造了重卡黃金產業鏈,形成了「濰柴系」的雛形。並藉此於2007年4月30日回歸A股市場。

2010年,繼續加速擴張並購了亞星客車與揚州柴油機廠,此時的濰柴系,年營業收入近1000億元,成為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汽車及裝備製造集團之一。

之後山東省的優勢資源也相繼納入「濰柴系」的版圖。2009年,以濰柴為主體,聯合山推、山東汽車集團等組建山東重工集團,形成了工程機械板塊的產業聯合;2019年,重組山東交工,將中通客車劃歸麾下,打造客車產業鏈;2018年9月,譚旭光被任命為中國重汽黨委書記、董事長,2019年9月「濰柴系」完成與中國重汽(SZ:000951) 重組整合,共同做強商用車板塊;此後,雷沃重工國有股權劃歸「濰柴系」。

02

擴張

2008年金融危機對歐美市場造成重創,2009年,「濰柴系」開始了歐洲三部曲的第一部,濰柴動力(SZ:000338)以299萬歐元的低成本並購法國百年海上動力品牌博杜安,實現了發動機產品序列全覆蓋;

而金融危機對歐洲的打擊遠比美國嚴重,進而引發歐債危機,濰柴集團抓住機遇,於2012年並購了全球知名的豪華遊艇品牌法拉帝,進而與博杜安的收購形成協同效應;

同年,濰柴動力以7.38億歐元戰略重組世界第二大,歐洲第一大叉車廠商德國KION GROUP與液壓機械巨頭林德液壓,目前濰柴動力已持有KION GROUP 45%股權,持有林德液壓90%股權。

而KION GROUP 與濰柴在2020年3月決定大舉進軍中國市場,並在11月18日在法蘭克福宣布增發融資,濰柴動力作為公司控股股東,認購發行股份的50%,也使得其對KION GROUP總持股比例達到了50%左右,完成絕對控股。至此,濰柴動力的歐洲收購之旅告一段路。

「歐洲三部曲」將「大缸徑高速發動機」,「豪華遊艇」,「高端叉車和液壓」等產品品牌帶入「濰柴系」家族,2019年,KION GROUP 總營收達到88億歐元,成為僅次於Siemens和BOSCH的第三大德國機械設備製造企業,而如果更加嚴格定義機械設備的話,刨除電子設備業務,KION GROUP可算作德國第一大機械設備製造企業。

藉助KION GROUP,譚旭光開啟了第二輪海外擴張,通過KION斥資21億美元並購德國企業DH Services Luxembourg Holding S.à.r.l(簡稱DH控股)。

作為DH控股附屬美國企業的Dematic Group S.àr.l.(簡稱德馬泰克),是全球知名的供應鏈集成自動化技術、軟體和服務提供商,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自動化物料搬運設備提供商和全球第一大供應鏈解決方案提供商。而其提供的智能化解決方案,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2017年3月份,濰柴動力投資6000萬美元,與美國Power Solutions International Inc.(簡稱PSI)簽訂股份購買協議,持有其750萬股普通股,占其發行總股本的40.71%,成為其第一大股東,根據協議,交易交割完成18個月後,濰柴動力進一步增持PSI股份至51%,完成絕對控股。

PSI公司成立於1985年,是全球領先的發動機生產商及分銷商。生產各類高性能、經認證的低排放動力系統,主要使用天然氣和丙烷等非柴油燃料,公司是大多數客戶所需的可替代燃料動力系統的唯一供貨商,它的動力系統目前被原始設備製造商廣泛應用於多種應用程序的作業上,包括固定發電機、石油和天然氣設備、叉車、高空作業平台、工業掃地機等設備以及其他工業設備。

此外,PSI公司還推出了一系列專門適用於道路市場的替代燃料動力系統。

至此,濰柴動力完成了北美二「重奏」(重組),為「濰柴系」增添了智能物流和天然氣發動機業務,並憑藉此次並購成功進軍北美市場。而對於濰柴來說,版圖的擴張之路似乎並沒有要停止的意思。

2018年8月29日Ballard Power System(簡稱$巴拉德動力系統(BLDP)$ )與濰柴動力達成歷史性戰略合作,濰柴動力將斥資1.63億美元購入該公司19.9%的股權。這家加拿大公司的零排放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是該領域的全球領先企業。截至當前,巴拉德公司已經設計和交付了超過250MW的燃料電池產品。

2018年12月12日,濰柴動力增持英國錫里斯動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錫里斯)的股權並完成交割,總投資約2800萬英鎊。持有20%股份,成為錫里斯重要的戰略股東,將就聯合開發、合資及技術轉讓等開展實質性業務合作。

錫里斯是新一代、低成本燃料電池技術領導者,目前其產品覆蓋住宅、數據中心、商業發電和汽車四個應用領域。至此,濰柴完成對新能源產業的戰略布局。

隨著智能化和電動化的到來,無論是特斯拉還是尼古拉,都期望在重卡領域占據一席之地,而濰柴為了能夠提早布局未來,2019 年 11 月,濰柴動力與天津清智科技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以 6.6 億元現金對價收購清智科技 55% 的股權。

清智科技成立於2016年4月,是一家源於清華大學的智能網聯汽車領域高科技企業和商用車自動駕駛供應商。清智科技作為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首批成員單位、AEBS標准起草單位,目前業務定位於商用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前裝供應商和特定場景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並立足於高速工況下的輔助駕駛與低速工況下的無人車兩大場景,逐步向L4、L5級無人駕駛發展。部分ADAS產品已經在11家商用車廠實現標配,有42個車型通過產品公告,已投入量產。

近幾年濰柴集團開始將儲備新能源技術加速應用,尋求擴大壟斷優勢。

2018年10月16日,濰柴—博世戰略合作十五周年慶典在山東濰坊隆重舉辦,雙方認為在傳統動力業務上的合作成績顯著,新能源合作也順利開啟。

2019年10月15日,濰柴動力與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山東濰坊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就甲醇發動機開發展開合作,共同布局甲醇重卡市場。

在2020年3月31日宣布,在山東濰坊建成全球最大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製造基地,2萬台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工廠正式投產。

03

壟斷

近20年,濰柴集團創造了銷售收入增長380倍、年均復合增長率37%的「濰柴速度」和「濰柴奇跡」。

2019年濰柴動力(SZ000338)營收達到1743億元人民幣,凈利潤91億元人民幣,成為中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雖然營收為第二名華域汽車的1.5倍,但是利潤竟達到其2倍。

這都得益於通過海外並購實現的業務擴展,提升了其利潤率,並逐漸擺脫行業周期性,交出連續10年營收增長,近5年ROE均高於20%的完美答卷。

2020年9月16日濰柴動力在山東濟南舉行發布會,正式發布全球首款突破50%熱效率的商業化柴油機。實現了將柴油機熱效率從46%級別提升到50%級別的跨越式進步,且可滿足國六/歐IV排放要求,從而幫助商用車柴油機燃油消耗將降低8%,二氧化碳排放減少8%,譚旭光稱其意義不亞於「人類第一次百米跑入10秒」。

由於濰柴集團跨國企業的性質,濰柴動力33%的收入來自海外,而2020年3-6月歐洲因疫情原因施行了3個月的封禁,導致其2020年一季報,中報的營收出現下滑,但得益於中國今年火熱的重卡行情和歐洲逐漸解封,濰柴動力在三季報中又實現正增長,並錄得同比扣非凈利潤66.7%的增長率。

目前濰柴動力在國內商用多缸柴油機市場,市佔率23%;在國六發動機市場,市佔率44%;在天然氣發動機領域更是絕對壟斷,市佔率達到49%。

在11月11日,陝汽X6000高端重卡正式上市發布,其搭載了全球最強的熱效率50%商用車柴油機,並整合了自動駕駛技術,成為目前國內首款擁有自動駕駛技術的重型卡車。

04

濰柴動力未來十大看點

1. 中國重汽與陝重汽在重卡市場擴張幫助濰柴國六柴油發動機擴大市場優勢地位

2. 凱傲集團攜德馬泰克搶佔全球智能物流市場

3. 巴拉德動力協同錫里斯動力搶佔全球燃料電池市場

4. 濰柴動力搶佔中國氫能發動機市場

5. 林德液壓與凱傲集團擴大全球叉車市場優勢

6. 林德液壓與雷沃重工協同布局中國農用機械市場

7. 清智科技搶佔中國商用車無人駕駛市場

8. 博杜安與濰柴重機進軍中國公務艇市場

9. 法拉第進軍亞洲高端遊艇市場

10.譚旭光與其管理和研發團隊

05

二級市場現狀

1. 外資持股占流通股19%,摩根大通和施羅德大舉加倉

2. 濰柴動力2020年11月13日發布公告,公司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分紅,且最近三年累計現金分紅不應少於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

❽ 濰柴電腦版是博士什麼的

濰柴是自主電腦版,不是博士。
濰柴其自主研發的發動機整機「核心大腦」——ECU控制器單元,涵蓋了已經應用到濰柴主機的WISE10、WISE15、WISE18重型柴油機控制器,以及首次展出的WISE40液壓控制器、WISE22新能源/傳統整車控制器以及共軌行 智能網聯控制器。
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原濰坊柴油機廠(2007年8月改制為「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境內外投資者設立的符合現代企業制度的企業,是中國第一家在香港H股上市,並回歸內地實現A股再上市的企業,是中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集

❾ 凈利潤超64億元!濰柴動力年中業績憑何逆風飛揚

8月31日,濰柴動力發布2021年半年度報告,報告內容顯示,上半年,濰柴動力實現營收1263.9億元,同比增長33.8%;凈利潤64.3億元,同比增長37.4%,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在國內外疫情反彈、晶元短缺、原材料價格上漲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下,濰柴動力業績如何做到穩步提升?

科技 賦能 發揮規模效應

一直以來,濰柴始終把利潤增速大於收入增速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標志之一。而利潤增長又與產品競爭力、銷量息息相關。在此背景下,濰柴持續加大科研創新力度,以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升級為抓手,搶占市場份額。

據悉,2021年上半年,濰柴研發投入超46億元,位居行業榜首。在濰柴看來,企業盈利與自主掌控的科研成果成正相關;銷量的增長取決於產品的關鍵核心技術能否為客戶創造高收益。

濰柴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濰柴聚焦新舊動能轉換,是技術創新驅動的「排頭兵」。以濰柴國六發動機為例,得益於雄厚的技術積累,與競品相比,油耗降低了1-2L/100km,切實為用戶創造了收益。

另外,依託科研創新的賦能,為濰柴提前掌握技術儲備,准確把握客戶需求,解決用戶痛點,精準預判市場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並為其與整車廠開展產品定製化開發奠定了基礎。

同時,濰柴苦練「內功」,通過降本增效,提升利潤率及產品競爭力。該負責人強調,2020年,濰柴發動機銷量已突破了100萬台銷量大關,擁有無可比擬的「規模效應」優勢,可根據不同細分市場開展針對性研發,從供、產、銷全方位降成本,賦能利潤提升。

協同發展 打造產業集群

受到國六排放標准切換和外部投資環境愈加復雜的疊加影響,行業發展的不確定因素與日俱增。尤其是,三季度重卡行業銷量持續走低,行業面臨著需求透支、後勁不足的風險。

面對行業的周期性回落,在濰柴看來,發動機、動力總成等傳統業務板塊,要聚焦市場份額的提升,鞏固「龍頭」地位;大缸徑、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等新興業務要發揮戰略優勢,在收入和利潤方面接續發力,起到補充作用。

「雖然重卡行業需求面臨下滑,但濰柴積極優化產業結構、周期結構和區域結構,新能源、新 科技 、新業態不斷突破,抗風險能力和綜合競爭力持續增強。」該負責人如是說。

據了解,在大缸徑發動機市場,濰柴抓住國內數據中心、油氣田等市場機遇,逐步釋放市場紅利,營收顯著增長;在液壓方面,濰柴依託在工程機械、農業裝備領域的市場優勢,在挖掘機、攪拌車、裝載機等板塊實現銷量突破。

另外,在智能網聯方面,濰柴以凱傲、德馬泰克、清智 科技 為「先頭陣地」,布局數字化轉型,發力智慧物流、智能駕駛等後市場業務;並依託規模效應的大數據優勢,以「新零售」的思維實現車貨匹配,進軍後市場板塊,培育了新的業務增長點。

「濰柴不僅僅是重卡動力生產企業,而是全領域動力方案解決者。」該負責人表示,濰柴在鞏固強勢業務的同時,新能源板塊逐步實現量的發力;液壓及大缸徑發動機板塊逐步實現利潤的發力;海外業務整體營收結構更加均衡,更加趨於多元化,保證了濰柴經營業績穩健增長。

布局未來 「兩條腿」走路

近年來,大氣環境治理愈加趨於嚴格。尤其是,「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進一步推動了大氣污染的深度治理。其中, 汽車 尾氣排放治理首當其沖。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內燃機市場,企業「一刀切」終止燃油動力的研發並不切合實際。濰柴以『綠色動力,國際濰柴』為企業發展使命,在發動機燃料類型的研發上,實施『兩條腿』走路的戰略布局,主動引領技術升級。

一方面,在傳統能源領域,濰柴不僅前瞻布局,而且不斷提高排放標准。前不久,濰柴國六發動機產銷突破40萬台,位居行業首位;同時,在全球率先研發出了熱效率超過50%的柴油發動機並實現了商業化落地,為傳統燃油動力綠色發展打造了範本。

另一方面,濰柴持續發力純電動、混動以及燃料電池等新能源領域。特別是在氫燃料電池領域,走在了行業前列。從2016年開始,濰柴便開始氫燃料電池技術路線研發,並在技術層面自主掌握了燃料電池電堆、空壓機等核心技術。

據介紹,在氫燃料電池領域,濰柴不僅實現功率50-160千瓦全覆蓋;而且牽頭承建了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形成了「產、學、研」一體化研發格局;並且其整合行業優勢的氫燃料電池車在全國示範運營里程將近1000萬公里,切實推動了氫燃料電池 汽車 產業的商業化進程。

❿ 濰柴的2021校招都招哪些崗位嗎 哪個崗位的福待遇好

濰柴的2021校招福利待遇,同級別崗位都差不多,動力工程師的工資相對最高。

校招崗位:

內燃機動力系統:產品規劃類、產品設計類、模擬研究類、產品測試類、產品開發類、平台產品應用開發類,產品規劃類等。

新能源動力系統:產品規劃類、氫能技術研究類、混合動力技術研究類、PEMFC技術研究類、儲能技術研究類、電機研究類、產品測試類、平台產品研發類、產品應用開發類等。

濰柴的2021校招基本要求

1、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

2、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

3、具備扎實的專業功底。

4、具備較強的英語溝通能力。

熱點內容
濟寧至濟南列車價格表 發布:2025-02-06 12:16:11 瀏覽:190
137萬的房車 發布:2025-02-06 12:15:12 瀏覽:164
皮卡丘超進化日月 發布:2025-02-06 12:05:48 瀏覽:534
美國市場車價格 發布:2025-02-06 12:02:39 瀏覽:666
墨西哥版皮卡 發布:2025-02-06 11:43:52 瀏覽:411
酷拉皮卡動漫高清圖片 發布:2025-02-06 11:41:55 瀏覽:808
慢吞吞性格的皮卡丘 發布:2025-02-06 11:36:56 瀏覽:41
2014國產皮卡 發布:2025-02-06 11:21:47 瀏覽:97
延慶大庄科自駕游攻略 發布:2025-02-06 11:17:45 瀏覽:791
A越野房車 發布:2025-02-06 11:17:34 瀏覽: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