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張家口合作
『壹』 捷馬電動車張家口售後服務部在哪裡
南武城街橋西百貨大樓東側。捷馬電動車是張家口的一個存在了5的年老店,位於南武城街橋西百貨大樓東側的一個巷子口,是一家名叫天天電動車的小店,該店鋪與捷馬電動車有合作,所以在這里也是捷馬電動車的售後服務部。
『貳』 移動充電車投運京藏高速下花園服務區 可同時充4台電動汽車
易車訊 日前,從相關渠道獲悉,移動充電車在京藏高速下花園服務區首次啟用,緩解了電動汽車充電難問題,打開了移動充電的新局面。
據了解,該移動充電車屬於河北省張家口市供電公司,由該供電公司聯合東風新能源等3家企業共同研發而成,配60千瓦直流電充電樁4台,可同時為4台電動汽車提供充電服務,節假日期間享受0.6元/千瓦時的付費標准。
此外,除自身可儲存能源之外,該車採用外接電源可不間斷為電動汽車充電。據悉節日期間,京藏高速下花園服務站根據往返程車流量的情況分別在進京和出京兩個方向開展服務。
『叄』 【解讀】吉利和賓士如何重塑smart
第一、吉利與戴姆勒將結合各自研發、財務、生產、銷售的優勢,在全球范圍加速推進smart品牌未來發展,通過smart拉近雙方技術交流。
第二、康林松和安聰慧曾一致表示,企業的發展核心是盈利,包括戴姆勒和吉利在謀劃這一項目時,最大的前提是合作smart項目是要賺錢的。戴姆勒選擇與吉利在全球范圍合作發展全新smart品牌,就是看重了吉利在這一細分市場的優勢。規模效應是smart扭虧為盈的關鍵。
第三、未來smart車型重點投放中國與歐洲。康林松曾表示,smart有著很好的粉絲效應,為了找到這一品牌新的發展機遇,戴姆勒將目光放在了歐洲和中國兩大具有競爭力的市場。資料顯示,2018年smart品牌共銷售12.9萬輛,其中歐洲市場貢獻9.6萬輛,中國市場貢獻2.8萬輛。
第四、smart目標是做小型電動汽車標桿。康林松與安聰慧曾表示,任何品牌不會一成不變,至於未來smart的變化他們將答案留給了未來。但雙方表示,未來smart的發展目標是做小型電動汽車的標桿產品。據了解,未來合作雙方將繼續保持smart的品牌精髓,但不完全局限於微型車領域。
第五、在智能化與新能源領域進一步強化全球協同發展效應。在李書福心中,吉利必須要全球化協同發展,必須參與到全球汽車產業的競爭中去,也必須向行業優秀的企業學習、合作,這是汽車產業發展的客觀規律。早在2018年吉利入股戴姆勒時李書福就曾向汽車預言家表示,未來汽車大協同一定是發展方向,在戰略變革的大背景下,沒有一家企業能夠單獨完成這項歷史使命。尤其當下新能源與智能化對汽車產業的影響,未來吉利將繼續保持開放合作的心態,加快推動汽車產業協同發展,在全球范圍內通過合作推動汽車智能化與新能源產業變革。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肆』 強化技術合作 北汽新能源打造智能化移動終端新體驗
11月10日,為期六天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落下帷幕。作為疫情後首個國家級行業會議,國家相關部委和眾多企業共聚一堂,發揮各國經貿交流合作重要平台的作用,共享發展機遇、促進世界經貿繁榮。汽車作為六大展區之一,為現場最受矚目的區域。
在進博會期間,「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論壇」也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同期舉辦,共同為全球化格局下的中國汽車產業現狀與未來建言,解讀中國汽車產業走向。會上,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羅俊傑司長為國內新能源行業釋放出正面積極的利好信號,為行業發展注入了信心。他表示,國內汽車市場4月起實現產銷正增長,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仍將是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將堅持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堅定不移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和加快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發展。
產業轉型升級?合作共贏成主流
本次「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論壇」以「開放、合作、共贏——新形勢下國際品牌汽車的機遇與挑戰」為主題,著重探討全球化格局下中國汽車產業走向與趨勢。在新的增長空間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的背景下,現有的新能源汽車企業需要通過開放合作,為未來發展取得先機。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頭部企業,北汽新能源一直在尋求自我突破,不管是在軟體還是硬體方面,都積極探索與國內外頂尖企業展開合作。
為全面深入產業數字化、車聯網的快速發展,北汽新能源還圍繞技術融合、測評規范和標准研究等領域,與國內權威機構展開合作。據了解,北汽新能源在汽車軟體測試行業已耕耘多年,測試團隊創建了全自主研發的電控測試自動化平台,打破海外壟斷,成為全球汽車行業中首家獲得TMMi-3級認證的測試組織。
當前,世界汽車產業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革時期,在開放、合作、共贏的理念下,跨國企業與中國汽車產業鏈深度融合,開放的中國汽車市場將迎來更多機遇。與此同時,以北汽新能源為代表的中國汽企業充分發揮行業頭部企業擔當,將呈現更加高水平的發展態勢迎接市場的挑戰。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伍』 四部委確定首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或區域名單
近日,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改委組織專家對各地申報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方案進行評審評估,確認28個城市或地區為首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附件:首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或地區名單北京、天津、太原、晉城、大連、上海、寧波、合肥、蕪湖、青島、鄭州、新鄉、武漢、襄陽、長沙、株洲和湘潭、廣州、深圳、海口、成都、重慶、昆明、Xi和蘭州;河北城市群[石家莊、唐山、邯鄲、保定、邢台、廊坊、衡水、滄州、承德和張家口]、浙江城市群、福建城市群
『陸』 新能源行業的發展
新能源是指在新技術基礎上,系統地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核聚變能、水能和海洋能等。中國風電資源主要是在東北、西北和內蒙古等地區,煤電資源主要在黑龍江、山西、內蒙古和甘肅西北等地。水電資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區,川渝雲貴以及兩湖兩廣地區。但是電力消費的中心卻是在沿海地區,所以說我國能源的產生地區和電力消費中心是不匹配的,這對電網搭設和能源的利用都具有一定的考驗。
一、中國經濟整體概況
1.中國經濟現狀
目前世界經濟危機並沒有改變中國高速經濟增長的趨勢。中國未來經濟依然表現為高儲蓄、高投資、高資本與高速度,如表1所示。對於中國經濟的分析,主要從出口、房地產、內需三個部分剖析,這三個部分被稱為中國的三駕馬車,同時日益和國外接軌是中國經濟的主流趨勢。產業的發展是一個平滑增長的過程,它和消費能力、需求能力緊密相關。產業彌補式的增長特性使得在對待一個產業時需要有收放自如的控制力,不能過分的打壓。但是中國經濟增長軌跡的變化將被緩慢啟動,調整的模式具有明顯的需求先導型、產業內部深化等特點。此外,中國經濟將步入一個較長時期的「次高速經濟增長時期」,人們原來所想像的各種增長模式大轉變並非想像得那麼迅猛。
2.重點關注的新興戰略產業領域
1)新能源領域:重點關注的對象包括水電、核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沼氣發電、地熱利用、煤的潔凈利用、和新能源汽車等。此外,核電重大專項、大型油氣田和煤層氣開發、大型先進壓水堆及高溫氣冷堆核電站也頗受關注。
2)新材料領域:重點關注的對象包括微電子和光電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納米材料和器件。
3)信息通信領域:重點關注的對象包括感測網、物聯網,集成電路、平板顯示、軟體和信息服務,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晶元及基礎軟體產品,新一代寬頻無線移動通信網,極大規模集成電路製造裝備和成套工藝等專項。
4)生命科學領域:關注的對象包括轉基因育種、幹細胞研究,生物醫葯、生物育種,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新葯創新、重大傳染病防治。
二、新能源分類與特徵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新能源定義為:在新技術基礎上,系統地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如核能、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氫能等。具體來說,包括了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核聚變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來的生物燃料和氫所產生的能量。所以概括的說新能源的兩個重要的特點就是新技術和可再生。
世界新能源的分類可以分為三類:傳統生物質能,大中型水電和新可再生能源。其中新可再生能源具體包括小水電、太陽能、風能、現代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潮汐能)。據ICTresearch研究分析表明,未來的新能源有:波能、可燃冰、煤層氣、微生物、第四代核能源等能源。
三、新能源行業發展現狀
國際能源署(IEA)對2000年~2030年國際電力的需求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來自可再生能源的發電總量年平均增長速度將最快。IEA的研究認為,在未來30年內非水利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將比其他任何燃料的發電都要增長得快,年增長速度近6%,在2000~2030年間其總發電量將增加5倍,到2030年,它將提供世界總電力的4.4%。ICTresearch認為,IEA的研究過於保守,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至少應佔世界總電力的10%以上,要翻10~15倍。
1.中國新能源市場特徵
中國風電資源主要是在東北、西北和內蒙古等地區,煤電資源主要在黑龍江、山西、內蒙古和甘肅西北等地。水電資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區,川渝雲貴以及兩湖兩廣地區。但是電力消費的中心卻是在沿海地區,所以說我國能源的產生地區和電力消費中心是不匹配的,這對電網搭設和能源的利用都具有一定的考驗。
2.中國新能源市場現狀
1)光伏:市場短期的陰霾不掩長期燦爛,光伏輔料的國產化機會備受關注。光伏行業正在經歷因產能擴張增速遠大於需求增速而導致的供給過剩,全產業鏈面臨價格下跌、利潤水平下降的壓力。ICTresearch認為短期內,從組件、電池片、矽片到多晶硅均面臨利潤被壓縮的壓力;但長期看終端價格的下降有利於更早實現光伏平價上網,ICTresearch維持行業長期高景氣的判斷。
2)風電:行業整合加劇,行業龍頭優勢將愈加凸顯,關注風機材料國產化的藍海市場。短期供給過剩導致的全行業價格下行壓力仍將持續。政策面對於風電製造業門檻的抬高和行業規范化治理的重視,將有利於風電行業走出無序競爭,提升行業集中度,未來行業將呈現強者恆強態勢。
3)核電:安全風險巨大,等待政策明朗。由於日本核電事故造成的深遠影響,各國相繼出台政策計劃逐步退役核電站;國內政策並未改變目前的核電建設規劃,但建設進度可能放緩,未來審批標准將愈見嚴格。
4)新型電池:新能源汽車和儲能市場的量產啟動可期,關注電池材料商的業績釋放。政策方面目前以示範運營先行,ICTresearch認為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已經為新能源汽車運營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充電/換電模式並行,為新能源汽車運營提供了必要的硬體設施。
四、細分產品詳細分析
1.世界光伏市場發展歷程
在能源緊缺、節能減排的格局下,太陽能的安全、無污染和資源無限等優良屬性註定了太陽能必將成為人類的終極能源。光伏行業在政策扶持、成本下降、能源優勢三大因素的引導下將長期高速發展。如圖1所示。
2.中國與世界光伏市場規模現狀
如圖2、圖3所示,中國2015年光伏裝機量要達到10GW,這是因為中國政府對日本地震十分重視,重新檢討了能源結構,把新能源(PV)看做了重點。除了ICTresearch傳統意義上要求光伏組件價格下降以便在有限的財政補貼內最大限度的推動光伏發展外,另外一個因素是電網建設。這主要是要解決長距離輸送的問題,就是電網的建設(電網的覆蓋范圍要包含新疆、內蒙等)和輸電成本的下降(主要包含超高壓輸電和直流輸電等技術的突破)。隨著今後國家輸電網路的完善,給西北地區大規模光伏電站建設打下基礎。但是,2011年多晶硅、矽片附加值、電池片附加值、組件附加值等各光伏產業鏈走勢低位盤整。
3.光伏市場主要驅動因素及博弈方式
2011年8月1日,發改委網站正式發布非招標光伏項目實施統一上網電價。發改委將根據投資成本變化、技術進步情況等因素適時調整。如圖4所示。
2011年8月12日,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委會在京發布《中國光伏發電平價上網路線圖》。《路線圖》分析,按照以下假設:2009年光伏上網電價為1.5元/kWh,以後每年下降8%;火電上網電價以後每年上漲6%。則到2014年,中國工商業用電價格首先超過光伏發電上網電價,率先實現「平價上網」。
4.光伏市場的細分產品現狀
光伏逆變器是光伏系統核心功率調節組件,占整個並網光伏系統成本的10%~15%,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目前全球逆變器市場主要被SMA所控制,市場份額高達40%以上;KACO,FRONIUS,SIEMENS等第二梯隊廠商占據了全球約30%的份額。目前,國內光伏逆變器生產企業處在成長階段,發展潛力很大,但行業集中度高,進入難度大。
5.風電市場現狀及分析
中國風電裝機容量在經歷了從2006至2009年連續4年翻倍成長後,2010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為1892萬kW,再創歷史新高,如圖7所示。中國風能市場在未來幾年行業增速將會下降,出現風機產能過剩嚴重的局面,風電采購電價補貼也將取消。ICTresearch預計從2012年開始,中國風電建設速度進入穩定增長期。
6.新型電池市場的細分產品現狀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工作開展兩年多以來,示範推廣已初具規模。截至目前,25個試點城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總保有量超過1萬輛,其中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超過1千輛,建成充/換電站近100座,充電樁4500多個,示範運行總里程超過33000萬公里。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工作任務艱巨,還有較大的挑戰,需要加強協作,共同推進。
2011年,國內鋰離子電池的累計產量達到約22億只,同比增長22%;鎳氫、鎳鎘等鹼性二次電池的累計產量為約5.8億只,同比增長20%,鉛酸蓄電池累計產量為12000萬千伏安時,同比增長9%。從單月的情況來看,鋰離子電池產量增速從高位逐步回落;鎳氫、鎳鎘等鹼性二次電池月產量增速觸底反彈。鉛酸電池的月產增速呈下降態勢。
動力電池市場的放量仍需等待。對於市場最為關注的動力電池市場,ICTresearch認為前景不容質疑,但其放量啟動的時點應該2013年左右。目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正處在基礎設施的完善、相關標準的確定和商業模式的確定等階段,相關利益集團之間的博弈和定位的過程還都沒結束。因此其真正啟動拐點的到來仍需要一定的時間。對於空間同樣廣闊的儲能市場,ICTresearch認為其發展時點應該在動力電池大規模應用之後,目前受制於高成本而難給行業帶來實質影響。
五、行業整體策略建議
在面對這樣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新能源的產品廠商較多,種類較多,技術發展也比較快,所以競爭會比較激烈。因此,如何把握客戶的需求,如何應對來自國際市場的金融壓力,怎樣去尋求更好的合作夥伴,怎樣保持成本領先,技術領先,並具有環保優勢等,這些問題都是我們應該深思熟慮的方面,解決這些問題,才能領跑新能源這個行業。
『柒』 氫能源股票龍頭股
1.中國汽研601965:氫能源龍頭。19年5月,由中國汽研籌建的國內首個國家氫能動力質檢中心正式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同意建設的批復。
2.大洋電機002249:氫能源龍頭。2016年8月17日,公司與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簽訂了《武漢臨空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項目投資協議書》。公司擬在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子公司並投資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受讓土地使用權用於氫能源科技產業化項目、新能源汽車運營平台項目、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系統製造項目、伺服電機研發及製造項目、武漢新能源汽車及動力總成系統應用研究院。
3.川潤股份002272:氫能源龍頭。2019年6月29日公告公司於近日加入「長三角氫能基礎設施產業聯盟」,公司為副理事長。
4.穗恆運A000531:2017年10月28日,公司在廣州以書面方式分別與科陸電子簽署了《NEM產業項目合作備忘錄》;與能態科技簽署了《NEM產業項目合作備忘錄》;與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德國開姆尼茨技術大學、中歐中心簽署了《中德能源創新研究院國際合作備忘錄》;與中歐中心簽署了《恆運氫能價值創新產業園項目合作備忘錄》;與德國FCPG公司簽署了《恆運-FCPG氫燃料電池華南生產基地項目合作備忘錄》。
5.*ST金鴻000669:2018年3月份,公司近期已與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蘇州競立制氫設備有限公司就在張家口地區開展氫能綜合利用項目達成合作意向。
6.美錦能源000723:2017年12月15日晚間公告,此前公司參與公開競購氫能源汽車製造企業飛馳汽車36.2%股權。12月14日,公司收到交易中心確認性文件,確認公司為標的股權轉讓項目的受讓方,公司摘牌成功。
7.航錦科技000818:公司出資3020萬元與北京高科合資設立北方錦化聚氨脂公司,利用公司氫氣、氯氣和公用工程興建5萬噸/年TDI項目。
8.*ST眾泰000980:2019年7月27日互動平台稱公司氫能源車型正在研發過程中。
9.誠志股份000990:2020年半年報披露,公司與AP合資設立的誠志氫能源與江蘇省常熟市高新區政府簽訂了加快建設常熟首座加氫站及區域投資運營中心的協議,該子公司將利用常熟區域優勢加快建成樣板式的加氫站,進一步推廣相關業務,為在江蘇蘇州、無錫,安徽銅陵等地布點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