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董明珠入主中博新能源汽車了

董明珠入主中博新能源汽車了

發布時間: 2022-12-21 01:00:54

A. 獲得王健林5億投資的董明珠汽車,發展的如何了

董明珠汽車現在正在有條不紊的持續發展著,而且會越來越好,會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一個輝煌。

車是董明珠的心結,有一種節奏是不能一直放下的。董建華「汽車夢」計劃的第一步,是從收購珠海銀龍新能源汽車開始。然而,這一切似乎都不順利。不得不說,理想和現實之間還有很大的差別。自8月宣布銀龍收購計劃以來,11月的收購計劃被格力內部股東大會否決,11月底,新修改的收購計劃被銀龍股東否決後,董明珠的收購計劃正式宣告失敗。董明珠是那種執著、更難、更堅強的人。

我不得不佩服董明珠新的全球戰略眼光,以及超人的智慧和膽識。我相信董明珠小姐的新能源汽車能夠像格力一樣響徹全球。

B. 雷軍與董明珠「相約」新能源汽車市場,再來一場10億元「對賭」

在企業界,經常存在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兩個企業的當家人進行「對賭」。例如像2012年馬雲與王健林打賭,兩人的「世紀賭約」其實是在賭未來10年中國商業形式究竟是網路商務還是實體經濟為主導。當然,這一切都以兩者「開玩笑」的方式進行了化解,也沒有了後續。

2013年,又出現了雷軍與董明珠的「對賭」,雷軍說小米要在未來的5年時間內銷售額超過格力電器就算贏。要知道當時2013年的小米營收200多億,格力的營業額為1200多億,兩者根本不是一個量級。而當時雷軍說雙方約定輸的人給1塊錢,而董明珠直接將價碼抬高到10個億,從而當時轟動一時的新聞。

後來的結果是:小米未能夠在5年的時間內超越格力,但是僅在過去一年後期營銷額超越了格力。當然,對於「對賭」也沒有下文,雷軍更是倡導小米所有人學習格力集團。不知道是因為惺惺相惜還是英雄所見略同,或者是企業家都有造車夢,上次對決主要是針對雙方的營業額,而此次兩人在新能源 汽車 方面相遇,完全可以再來一場「世紀之約」。

對於雷軍來說,隨著小米 汽車 有限公司注冊成立,也代表了小米 汽車 正式進入新能源 汽車 行業。按照3月30日小米宣布造車開始,經歷了6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設想、創立、進入、成立等關鍵步驟。雖然只是一家手機製造商,但是在新能源 汽車 某些領域還是有著長處,再加上雷軍本人也是一個 科技 控,很多人也看好小米的造車之路。

不同於雷軍的 科技 公司,董明珠不管在新能源 汽車 領域的投資、市場等都比雷軍要早。早在2016年董明珠力主以130億元的價格收購銀隆,同時非公開發行股份,募資不超過100億元,全部用於銀隆新能源的建設投資項目。由於配套融資的提案遭到股東大會否決,收購最終夭折。

要知道銀隆新能源早在2008年的時候就力主研發和製造鈦酸鋰核心材料、 汽車 電池、電極電控、充電設備純電動整車研發和生產資質的綜合性集團。而在2008年的時候現在很多車企都沒有任何信息,可以說眼光還是比較長遠的。如果不是因為集團的管理出現問題,現在能夠馳騁國內新能源 汽車 市場的並不是比亞迪,更不是特斯拉,而是銀隆。

當新能源 汽車 開始發展的時候,董明珠敏銳地嗅覺到新能源 汽車 未來的發展預期。於是通過不同的方式一直想要獲得銀隆的控制權,從而除了在電器方面以外有足夠的話語權,但是因為格力當時很多股東短淺的眼光而反對收購銀隆,沒有完成對銀隆的「夾擊」。使得銀隆還是照常虧損,而董明珠個人通過不斷地買買買而獲得銀隆17.46%的股權。

當新能源 汽車 發展如火如荼的時候,或許格力的部分股東看到了希望。從而在上個月月底的時候通過參與司法金牌公開競拍的方式獲得了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30.47%的股權,外加上董明珠個人的17.46%股權對應的表決權委託給了格力公司行使。這時,格力才在真正意義上完成了對銀隆的絕對控制。

此次銀隆將成為其控股子公司,不知道是銀隆的「福分」,還是格力的「悲哀」。

如果當初格力的股東都贊成董明珠收購銀隆,那麼在2016年的時候就開始進入新能源 汽車 市場,那麼對應的現在很多車企可能都望其項背。畢竟一家專業的新能源 汽車 企業,去除掉管理上的弊端,讓其重新走上正軌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就像奇瑞 汽車 重新梳理了管理層人員以後走上正軌一樣,只是時間問題。

而銀隆也算是找到了「親人」,有格力這個大樹靠著,自然很多方面就不成問題。重塑曾經的輝煌或者延續自己的實力體現,也只是時間問題。不知道此時此刻哪些曾經反對董明珠收購銀隆的股東作何感想,畢竟機會不是什麼時候都有的,而且錯過了可能會錯過很多事情,並不是經濟效益。

這樣一來,銀隆完全可以按照格力的設想正式進軍新能源 汽車 領域。而有意思的一個現象是,當雷軍的小米 汽車 正式注冊落地的時候,董明珠也實現了對銀隆的全面控制,下一步絕對100%的進軍新能源 汽車 市場。

雖然銀隆一直受管理方面的困擾而名不見經傳,但是旗下的「生產鏈」卻保存得還算完整,只需要資金、管理、保障等到位後,從打下的基礎來看也是很有成效的。其實早在之前銀隆作為進軍新能源 汽車 的「開始」,已經量產過一款名叫艾菲的純電mpv,售價為43萬元,而且不打折。

一方面,說明銀隆對於自身的產品還是比較有信心的。另一方面,董明珠有了對銀隆的控股以後也開啟了新的戰場。又一次與雷軍相遇,看客們希望再來一場「對賭」,同樣的產品、同樣的挑戰,或許真的很好看。

C. 董明珠新能源車計劃順利嗎

董明珠新能源車計劃遇阻。

珠海銀隆兩高管半年間相繼離職

不過,變化從去年末悄然開始。珠海銀隆的工商信息變更記錄顯示,去年11月29日,銀隆法人代表由魏銀倉變更為孫國華;緊接著在12月1日,銀隆董事長由魏銀倉變更為孫國華。這意味著魏銀倉已經從銀隆一把手卸任。如果說由於接任的孫國華一直是魏銀倉的搭檔,這次人事變故還不算風波的話,那麼僅僅數月後的一次董事會上,孫國華也被免去了珠海銀隆的董事長和總裁職務,就足以引發外界關注。當時有消息稱,大批格力背景的人進入到銀隆出任高管。

據悉,董明珠曾在去年第一季度兩度增持銀隆股份,成為了第二大股東。昨天有媒體發布了一則消息,稱董明珠被問及入股新能源汽車領域時,她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根本沒有想過勝算和輸贏的問題,我只想到新能源是國家的一個戰略,是未來發展新興產業。」董明珠的這番話究竟是什麼時候說的外界不得而知,但銀隆真的遇到了困難或許是事實。

來源:北京青年報



D. 京東已經用董明珠的新能源汽車取代了以前的所有卡車

每個人都應該意識到,現在各行各業的競爭都非常激烈,因此許多行業領導者已經開始研究新領域。例如, 汽車 行業的老將"五菱 汽車 "甚至開始生產蝸牛粉。當流行病短缺時,它也改用口罩。可以說,這家 汽車 公司不僅具有自己的優良品質,而且具有良好的 社會 責任感。實際上,許多大兄弟都加入了 汽車 製造大隊。有些是為了自己的 汽車 夢想。馬雲向一家 汽車 公司投資20億美元,以製造自己的跑車。一些大佬正在嘗試他們想要的一切,並有另一個賺錢的機會。格力集團董事長就是這樣的人。

董明珠是一位女性,她談論自己想做的事情。她最早的跨行業產品是手機。那時,手機正變得越來越流行。董明珠揚言要生產格力手機,於是她投資了手機製造團隊。但是她對手機生產一無所知,並且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了設計。例如,她創建的行動電話啟動頁是她自己的頭像,並且銷量是可以想像的。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要她的手機。

然而,在手機製造失敗的嘗試之後,董明珠沒有放棄,而是投資了 汽車 行業的 汽車 製造大隊。我們知道計程車是在一個品牌下批量生產的,因此董明珠也希望創建統一的快遞車。眾所周知,劉強東是京東集團的總裁,他們擁有自己的專業團隊和京東自己的卡車。劉強東前段時間還表示,將用新能源 汽車 代替自己的所有卡車,並用無污染的新能源 汽車 代替夥伴的 汽車 。

最近,京東已經用新能源 汽車 取代了以前的所有卡車。劉強東是一位備受矚目的 汽車 乾燥專家,他正在散發這些新車的照片,但有趣的是,當網民看著 汽車 的前部時,他們覺得這輛 汽車 的前表面上有 汽車 標志。相遇,並呈"梅花"的形狀。它是由董明珠本人設計的,每個人都意識到這些車屬於董明珠的家!

這不是最重要的,最搶眼的是車身的設計,這輛車延續了董明珠一貫的風格。在 汽車 的側面,董明珠把照片貼在了車上。我覺得董明珠真的是個自信的人,這輛車的前臉像是一個沮喪的表情,給人一種哭泣的感覺。身體上寫著八個大人物:讓世界愛上"中國製造"。我不得不說,這樣的車真的很獨特。

實際上,這輛車也非常成功,因為它與以前的卡車設計不同。前部直接連接到車身,這增加了 汽車 的空間,並且前部的尺寸也增加了。駕駛員在駕駛時可以感覺到廣闊的視野。盡管董明珠製造的新能源卡車有很多值得嘔吐的地方,但車身上的含義仍然非常好。但是,有網友認為,董明珠仍然自己做空調和小家電,不做其他事情來燒錢。

實際上,劉強東與董明珠的合作有些不盡人意,但是他最近與上汽的合作卻非常好。他和上汽已經發射了無人卡車。目前,這些無人運載工具已經在指定道路上進行了駕駛。因此,在不久的將來,每個人的快遞都將由無人駕駛 汽車 或無人機來運送!

E. 董明珠造車叫什麼牌子

董明珠造車實際上是投資了新能源汽車,品牌是銀隆,

董明珠和好友王健林、燕趙匯一起投資珠海銀隆新能源集團獲得五分之一多點的股權,因為格力沒有在電池方面有涉獵而珠海銀隆是新能源電池的領導者,投資他也是為了更好的的創造新的品牌。

董明珠個人第一輛車叫特斯拉新能源汽車,一眼看去是五環的圖案但仔細看是一朵梅花形狀,特殊的標記讓人覺的跟這個女強人有點不符,有點小家碧玉的感覺,但確實與眾不同、個性整體感覺也不比大品牌差,最主要的就是環保。

(5)董明珠入主中博新能源汽車了擴展閱讀

關於銀隆新能源:

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是一家集鈦酸鋰核心材料、電池、電機電控、充電設備、智能儲能系統、純電動整車研發、生產、銷售以及動力電池回收梯次利用為一體的全球綜合性新能源產業公司。

銀隆公司堅持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打造新能源閉合式循環產業鏈,旗下擁有廣通汽車、奧鈦儲能兩大品牌,總部位於珠海,擁有邯鄲、石家莊、成都、天津、南京、洛陽、蘭州等產業園。

F. 董明珠的車終於造出來了,車標比奧迪還多一個環,車價更「離譜」

董明珠是個很霸氣的企業家,辦事果斷而且態度堅決,辦大事的人,大抵有這種不怕失敗敢於失敗並且善於從失敗的泥潭中爬出來的勇氣。董明珠此前曾跨界造手機,但很不幸失敗了,這次新能源 汽車 大火的時候,她也第一時間參與其中,投資了珠海銀隆進行跨界造車,如今功夫不負有心人,董明珠造車取得成功,一款叫做艾菲的車子橫空出世,而且還已經量產了。

據了解,董明珠當初是在王健林的幫助下入主銀隆,可之後卻又傳出銀隆公司內部出現做假賬貪污的消息。可面對這種情況,銀隆還是在去年的車展上推出了全新的MPV—銀隆艾菲。這款車在今年前不久終於上市,屬於MPV車型。在外觀上與埃爾法比較相似,因此也被有些人稱為「國產埃爾法」,但卻是一款電動 汽車 。

而它的車標卻是由五個圓圈組成,比奧迪的還多一個圓圈,看起來像一朵小花,很多網友調侃,車標比奧迪還多一個一個圈,不過我認為這樣的車標並不難看,對於一部分人來說如果這樣的車標和奧迪互換,受到稱贊的依舊是奧迪,所以在車標上不用過多的糾結。

電動 汽車 最為重要的就是它的續航里程了,該公司掌握技術主要是鈦酸鋰技術,該技術具有充電快的優點,但其密度低,續航能力較差。新車在動力方面,配備的是永磁同步電機,實現最大功率100kW,峰值扭矩320N·m,與之匹配的是103kWh的三元鋰電池,帶來了450km工信部續航里程。

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新車的快充時間為2小時,慢充時間則為8小時。這樣的續航表現對於初次涉足「新能源 汽車 」的董明珠來說,表現還算可圈可點,但整體表現在同級別中平平無奇,並無明顯優勢。

而車子的價格,一般國產車的價格都在十萬元左右,基本上都是走親民路線。雖然是MPV,但是這款車看上去最多也就是十五萬元左右吧,畢竟現在新能源車都有補貼,估計誰都沒有想到這款車的價格高達四十五萬元。這難道不是搶錢,你們覺得怎麼樣這款車會有人買嗎?

G. 有雄心的董明珠,她如今的車造成啥樣了

那些用「早跟你說了造車沒那麼簡單」來看董明珠笑話的人,到底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優越感,還是見多了「狼來了」已經麻木了呢?

在格力「2018再啟航」晚會上,董明珠公開說過:退休是自然規律,但是我認為我今天還很年輕,雖然我60多歲,但我的心還是像25歲一樣。

而今年25歲左右的你,心理年齡是不是已經60歲了呢?

我很敬佩這樣「年輕」的董小姐。借用珠海市委書記郭永航的話,希望年輕的董明珠帶領年輕的格力走得更好。也祝願年輕的董明珠能在造車路上能走的更遠吧。

H. 董明珠30億造車夢,全涼了


伯虎點睛: 雷軍百億造車「生生不息」,董明珠全押銀隆「奄奄一息」。


上個月末,雷軍在主題為「生生不息」的小米春季新品發布會上宣布小米也要加入造車大軍。緊接著滴滴、華為也各自宣布了自己的造車計劃。


新能源造車就像是一個永遠都不缺演員的大舞台。只有表演出色才能長久地贏得舞台的燈光和觀眾的掌聲。在舞台的光亮之外,造車失利的企業只能待在陰影當中,甚至唏噓離場。


董明珠,這個曾和雷軍有著10億賭約的「鐵娘子」,也淪為了這偌大舞台的陰影當中苦苦掙扎的一份子。


她集資30億元控股22.388%的銀隆,已經經歷了9次股權拍賣。在拍賣網展出的上千萬股中,最終也只能售出7萬股,即使股權均價從最初32元每股跌到27元每股,打八折也沒有人買。


押上董明珠一生資產的銀隆新能源目前正處在無人接盤的尷尬境地。


01

棄帥保車


眾所周知董明珠是一個「鐵娘子」,一次催債她硬是一個人死守40多天,最後熬到欠賬人破功,才讓她把貨拉了回去。


董明珠一戰成名,從此在格力站穩了腳跟。並且憑借著這股鋼鐵一般的執著和狠勁,她一路開掛,創造了格力一個又一個銷售神話!


「這么多年來的經驗告訴我,遇到困難時,最難 的那條路,往往就是解決問題的出路。」


然而,董明珠這種不解決問題不罷休的狠勁,也被不少人看作是不可理喻的強勢,甚至在重大決策上也得不到理解。


從上任到被免職,董明珠在格力集團董事長這個位置上僅僅坐了4年。



2016年的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董明珠提出了格力要收購珠海銀隆進攻新能源 汽車 板塊。但這項提案立即遭到了格力其他中小股東們的集體反對,即使董明珠在會上威脅5年不發分紅,也依舊沒有改變股東們的意願。


雖然格力最終無緣銀隆,但董明珠卻做出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決定—— 個人出資10億元all in銀隆,並且還拉上王健林、劉強東,三人集資30億人民幣買下了銀隆22.388%的股份。


不過這個決定的代價,便是珠海國資委決定免去董明珠的格力集團董事長的職務,僅保留其作為格力電器公司的董事長。


在外人看來,董明珠這番操作無疑是在棄帥保車,一個相當於車企界18線小明星的銀隆真的能擔待得起這三位巨頭跨界造車的厚望?


事實上,銀隆的確沒少讓董明珠操心。


2017年末,銀隆的高層進行了大幅度調整,格力系人員逐步進入。在這個過程中,內部危機一直在滋生蔓延。2018 年初,銀隆新能源被曝出拖欠多家供應商貨款超過10億元;2018年5月,銀隆新能源的上市輔導終止,同時其河北武安工廠大面積減產;6月初,銀隆新能源宣布裁員44%,人數達8000人;7月,銀隆新能源南京產業園與業主方發生糾紛,被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查封。


銀隆在得到這筆巨額的投資後,非但沒有山雞變鳳凰,反而陷入了大股東互相內斗的局面。




之後,市場甚至一度傳出董明珠退股銀隆的消息,但都一一遭到了銀隆的否認。所幸,在2019年中旬,銀隆新能源終於推出了一款叫做「銀隆艾菲」的新能源MPV,暫時堵住了外界對董明珠造車決心的質疑。


可惜的是,這款新能源MPV的面世雖然證明了董明珠能造車,但卻不能證明她會造車。


據銀隆方面介紹,這輛「銀隆艾菲」的純電續航為450km,支持2小時快充,慢充需要8小時。乍一聽,這車似乎性能還不錯。但是只要稍作對比即可發現,「銀隆艾菲」居然和十年前的豐田埃爾法有90%的相似度。這就意味著, 董明珠立下豪言壯志要造的車其實是一輛套殼車



不僅如此,該車除了梅花型車標雷人之外,在電池方面採用的是鈦酸鋰電池技術,雖然該技術具備充電快,壽命超長,安全性高的優點,但續航能力卻比不過市場主流的磷酸鋰電池。在相同重量的一塊電池上,磷酸鋰電池可以跑400公里,而銀隆的鈦酸鋰電池可能不到200公里。因此銀隆新能源其實更適合短途固定線路,而非乘用車市場。


然而董明珠直接將該車對標奧迪,打出了43萬一輛的驚人價格。


2019年尚且還能賣出去2708輛,到了2020年,前八個月加起來的銷量都不足600輛。


董明珠丟掉集團董事長的職位,狂砸30億人民幣造出的「銀隆艾菲」,就這樣成為了新能源 汽車 界的一個笑話。如今的銀隆,也因為電池技術落後,訂單驟減,面臨工廠大面積停工的狀態。


02

格力想做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這不是董明珠第一次為了拓展格力業務鬧了笑話。


早在2014年,董明珠就宣布要造手機。經過一年多的招兵買馬,在次年3月,格力手機正式面世。然而「空調老手」格力卻在手機市場上表現得像一個只是來湊熱鬧的門外漢。


初代格力手機的配置一般,搭載高通驍龍4核處理器,售價1599元,其開機畫面居然是董明珠,引發了不少網友的吐槽,銷量也是直接遇冷。


就在手機業務沉寂了幾年後,格力又在去年推出了大松5G手機,讓不少人驚呼:原來董明珠還沒有放棄做手機!董明珠則表示格力一直堅守自主創造、自主研發、自己設計,只是需要時間,所以她從來沒認為格力手機是失敗的。



有人認為,格力「鐵娘子」如此這般不務正業,無非是她好勝,想贏下2013年與雷軍的那場10億賭約。 但是伯虎 財經 卻認為,董明珠實際上是想在萬物互聯的大趨勢當中掌握主動權。


眼看雷軍在多元化布局,除了跨界造手機和造車外,董明珠也在積極布局格力的小家電市場。造手機是因為手機跟消費者接觸最頻繁,便於攜帶,能聯網操控其他家電產品。而在家電產品賽道上,格力領跑大家電,小家電卻一直忽略。因此,要想做成一套完整的格力生態系統,就必須保證每一環的產品都由格力掌控。


董明珠明白,如果格力只做空調的話,在市場的地位就會慢慢被邊緣化,被迫接受其他佔有核心位置的廠商的「安排」。


特別是在2020年,雖受疫情影響,但以格力為首的家電行業已經迎來了天花板。即使是雙11購物節,空調的整體業績下滑高達40%。面對以空調為主營業務的格力,董明珠不得不急。


雖然小米在賭約期內的業績還是比格力少了232億人民幣,但是就在賭約結束後的一年時間內,小米就完成了反超,總營業額突破2000億人民幣。根據小米的增長趨勢,格力只會被越拉越遠。


董明珠早就意識到, 如果再不讓格力業務有所突破,未來將會成為時代的棄兒


無疑,在梭哈珠海銀隆這件事上,董明珠的本意也是如此。


她以為,只要能在新能源造車上摻上一腳,格力就能以此找到突破口。只可惜,董明珠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其實並沒有她表現出來得這么高,每一次都是跟在別人的屁股後面,什麼火就做什麼。早到跟著雷軍做手機,晚到如今跟著華為造晶元。 總的來說,銷售出身的董明珠,其實骨子裡仍然是一個保守的傳統製造業商人,甚至有人評價她是將才而非帥才。


03

造車不容易


從2015年開始,中國新能源 汽車 銷量就進入了爆發期,而進入2017年後簡直就是「井噴式」的增長。當前中國 汽車 行業年銷量已經突破2800萬輛,並連續八年位居世界第一,尤其在新能源 汽車 領域,中國已成為市場最大的生產和銷售國家。這也促使了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目光放在了新能源 汽車 上。


但是跨界造車談何容易?第一個成為炮灰的賈躍亭還在「下周回國」的路途上, 蒙上雙眼豪賭式狂奔正是這些企業在新能源 汽車 賽道上最真實的寫照


曾幾何時,董明珠也多次炮轟賈躍亭造車,「賈躍亭一開始是不是想騙錢我不知道,但是結果就是這樣」、「我相信幫賈躍亭的人太多太多,結果讓太多人失望」。但當董明珠自己造車後,她也走上了一條同賈躍亭相似的老路,激進擴張的同時多線作戰不夠專注,選擇造車的方向沒錯,但是發力點卻用錯了。


其實在格力之前,亦有不少家電企業看中 汽車 行業的高利潤,紛紛涉足但最終黯然退出。新能源 汽車 產業雖然是當紅炸子雞, 但目前產業鏈尚未完善,如果用全包全攬這樣的傳統製造業的方式造車,勢必會超出企業自身的能力,從而拖累原有的產業


雖然新能源 汽車 的發展,在我國已經基本鋪就了一張宏偉藍圖,但是其操作系統、晶元、電池壽命以及續航時間卻還是橫在發展路上的絆腳石。


為何同樣是宣布造車,雷軍贏得的呼聲卻比董明珠要好呢? 實際上,雷軍和董明珠當年對賭的並不是表面的10億,而是互聯網製造思維和傳統製造業思維的對決。 而在這場對決當中,人們看到的更多是互聯網製造思維的可能性。



小米的互聯網模式,最重要的是輕資產,採用代工模式。在智能化浪潮的推動下,新能源 汽車 除了「車」本身外,在一定程度上也被當成一個高 科技 電子產品。而要研發一套自主的智能生態系統對於傳統製造業來說,顯然並非易事。


伯虎 財經 認為,相比於親自上跑道,家電企業可以當參賽選手的後勤部隊,放棄整車生產,與成熟的新能源 汽車 企業合作形成供應鏈的一環,如松下之於特斯拉。 董明珠可以集中精力讓銀隆研發生產新能源 汽車 的電池,或許還能和雷軍的小米 汽車 合作一把。


參考消息:

1. PCB資訊:董明珠做手機成功了嗎?

2. 雷 科技 :董明珠做手機真成了?格力手機 2 賣了幾十萬台,還將推驍龍 835 款

3. 企業文化評論:格力業績下滑,營收暴跌442億,董小姐還能任性多久?

I. 董明珠的新能源汽車

公司名稱為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總部位於珠海。2016年12月15日,董明珠與公司共同簽署增資協議,2017年4月6日追加投資成為第二大股東。銀隆新能源有幾款在售。總共有一款在售。這個型號是微面型號,型號是銀隆5024EV。工信部純電動續航里程434公里,快充兩小時,慢充八小時。匹配的是永磁同步電機,採用單電機後置的方式,使用三元鋰電池。銀隆新能源銀隆5024EV的車身尺寸數據是什麼所有車型的長寬高、軸距、前輪距、後輪距分別為4030 mm、1620 mm、2700 mm、1408 mm、140 mm、1270 kg。

J. 董明珠的新能源汽車

首先,這款新車已經在今年5月份正式上市,並且命名為銀隆新能源艾菲。

作為一款純電動MPV車型,銀隆新能源艾菲在外觀方面看上去更加偏重於商務,而且設計也比較簡潔。車身線條很有層次感,比較方正的車身也顯得更加時尚大氣。但是車標部分的設計卻有著很多槽點,梅花式的造型頗有中國本土的風味,但是看上去卻毫無特色可言。

綜上來看,董明珠花幾百億造出的這款新能源車型在市場上並沒有什麼競爭力,而且性價比也不是很高。

熱點內容
慶鈴皮卡2017款報價 發布:2025-02-06 19:49:29 瀏覽:379
房車上下升降床 發布:2025-02-06 19:45:55 瀏覽:684
汽車戶房車 發布:2025-02-06 19:42:35 瀏覽:875
根河房車露營基地 發布:2025-02-06 19:32:14 瀏覽:477
紅旗商務車mpv什麼時候上市 發布:2025-02-06 19:26:59 瀏覽:980
自動擋小車價格 發布:2025-02-06 19:14:07 瀏覽:137
女孩碰豪車後續 發布:2025-02-06 19:14:02 瀏覽:77
廣州標志suv汽車價格 發布:2025-02-06 18:55:39 瀏覽:988
去吧皮卡丘九游搜索 發布:2025-02-06 18:52:54 瀏覽:308
刺綉皮卡丘針法 發布:2025-02-06 18:19:30 瀏覽: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