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招標
① 一汽豐田85億新能源工廠 詳細信息都在這了
從一份招標文書上看,一汽豐田正在天津籌建一座年產能2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工廠,預計總投資85億元。
資料顯示,去年7月,一汽豐田和比亞迪雙方簽訂了合約,官宣共同探討純電動汽車及動力電池的開發,11月,新的合資公司正式成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② 關於新能源汽車
榮威:E50,眾泰知豆系列,康迪小電跑、熊貓,特斯拉model 3,比亞迪:秦,e6;江淮和悅E30、奇瑞,還有一些低速車的牌子:力帆電動汽車、唐駿、陸地方舟、御捷、寶雅。
③ 天津將「以租代買」采購500輛新能源公交車
記者從天津市租賃行業協會、天津公交集團了解到,天津作為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試點城市,將通過租賃方式采購新能源電動汽車500輛,總價值7.5億元。近年來,租賃業在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在地鐵輕軌、綠色公交、污水處理、節能發電等領域。,一次性投入過大,而通過租賃企業、地方政府或相關企業的介入「以租代買」既能促進城市建設,又能緩解財政支出壓力。據介紹,本次采購將通過招標確定合作租賃公司,目前已有6家租賃公司積極參與招標。
④ 小米造車有新進展:整車焊裝開始招標
小米造車有新進展:整車焊裝開始招標
小米造車有新進展:整車焊裝開始招標,近日,招標代理公司受委託,發布了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整車焊裝線體項目供應商招募公告,小米造車有新進展:整車焊裝開始招標。
小米造車有新進展:整車焊裝開始招標1
自小米於2021年3月底宣布造車計劃之後,一舉一動就備受外界關注。近日,有招標代理公司受委託發布了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整車焊裝線體項目供應商的招募公告,招募公告邀請全國供應商參加投標。
根據招募公告顯示的額內容來看,本次項目的招標范圍為:整車焊裝線體范圍,招標項目分為1個標段,即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的整車焊裝線體項目。
根據先前的新聞報道稱,小米汽車工廠正式落戶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亦庄新城,其地塊面積為718046平方米,約有100個足球場大小。目前,該地塊正在進行平地整理工程,進度接近一半。
小米在此前對外公布的信息顯示,造車業務首期投資為100億元,未來十年投資將達到100億美元,小米汽車預計會在2024年上半年實現量產。
時至今日,小米產品給人的第一印象,依舊是性價比出色。
小米造車熱度如此之高,除了因為跨界之外,還因為大家希望小米造出老百姓都買得起的精品車。
所以大部分人希望小米第一台車賣9.99萬元、14.99萬元、19.99萬元,而不是39.99萬元、49.99萬元。
換個角度來看,與其說小米自己要造車,倒不如說大家希望小米造車,造大家都買得起的車。
此前,雷軍發起的一次關於「你希望小米汽車第一輛車大約是什麼價錢」的投票中,「10萬以內」的得票數最高。
小米造車有新進展:整車焊裝開始招標2
2021年3月份,雷軍正式宣布小米進軍智能電動汽車業務,號稱是他人生中最後一次重大創業項目,願意壓上自己所有聲譽,為小米汽車而戰。
而小米汽車的進度也十分迅速,火速落戶在北京亦庄,並緊鑼密鼓的開始建設工廠。
而據中國經營網最新報道,近日招標代理公司受委託,發布了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整車焊裝線體項目供應商招募公告,邀請全國供應商參加投標。
據悉,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於3月17日發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亦庄新城YZ00-0606-0101地塊的招拍掛公告。
公告顯示,該地將以六通一平」形式供地,用於建設智能製造產業基地項目,土地面積718046.1平方米,租賃和出讓總年限50年,交易掛牌起始價為人民幣61033.9185萬元。
也就是說,小米工廠的地塊面積大約有100個足球場的大小。
據了解,小米汽車項目預計投資630億元,將分兩期建設年產量30萬輛的整車工廠,其中一期和二期產能分別為15萬輛。按照計劃,小米工廠一期計劃於2022年4月開工,2023年6月竣工;小米二期項目計劃於2024年3月開工,2025年3月竣工。
小米在財報中表示,預計車輛將在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產。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網上曝出一份小米汽車供應商招募公告。文件顯示,該項目為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整車焊裝線體項目,項目所在地為上海。根據這份招募公告,有分析認為,除了已經開工建設的北京工廠之外,小米將會在上海新建第二座工廠。
但有小米汽車內部人士稱,小米汽車目前沒有在上海建立工廠的計劃,網路上流傳的截圖信息理解有錯誤。該人士表示,小米在上海新建工廠是「烏龍」事件,小米汽車只是委託了一家上海的招標公司進行相關項目的招標。
小米造車有新進展:整車焊裝開始招標3
近日,招標代理公司受委託,發布了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整車焊裝線體項目供應商招募公告,邀請全國供應商參加投標。
據介紹,該項目概況和招標范圍為:整車焊裝線體范圍。本招標項目劃分為1個標段,本次招標即為其中的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整車焊裝線體項目。
汽車工廠已開始建設
據媒體報道,小米汽車北京工廠所在地塊已經開工建設,該地塊正在進行平地整理工程,約已完成了十之四五。
據悉,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於3月17日發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亦庄新城YZ00-0606-0101地塊的招拍掛公告。公告顯示,該地將以「六通一平」形式供地,用於建設智能製造產業基地項目,土地面積718046.1平方米,租賃和出讓總年限50年,交易掛牌起始價為人民幣61033.9185萬元。
這塊地約有100個足球場大小,目前正進行平地整理工程,進度已接近一半。
除了工廠開工,近期小米汽車還曝光了首項專利。據了解,小米汽車所發布的這項專利叫作多相電機的控制方法、裝置及可讀存儲介質。
該專利的簡介顯示,在多相電機發生缺相故障的情況下,獲取轉子的當前位置,確定其所屬的目標區域,按照目標區域對應的控制策略對多相電機進行控制,就可以在不額外增加器件和改變硬體結構的基礎上,實現對電機的容錯進行控制,進而提升電驅動系統的可靠性。
產業互聯網資深分析師、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案例中心研究員錢文穎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小米現有優勢來看,首先是品牌忠誠度和粉絲基礎,以及智能網聯設備的網路外部性。簡單來說,就是一群小米粉絲,因為手機,智能家居都用的是小米,會因為選擇的一致性,繼續購買小米汽車,將大幅降低一個初創車企早期的單車營銷成本。
「沿著上面的智能家居思路來講,小米已經有了基於物聯網和互聯網的用戶基礎和產品服務生態,小米汽車在智能軟硬體服務體繫上應該會比較容易搭建,也比較容易與已有生態形成鏈接和影響。
另外,小米具有產業鏈生態圈整合管理能力。雖然智能硬體和汽車行業不同,但都需要非常強大的供應鏈整合和管理能力,這方面小米有著很強的能力和經驗,可以遷移到汽車製造業,也就是說相比『蔚小理』當時從零開始探索,小米的學習曲線可能更陡峭。」錢文穎說。
有公開數據顯示,目前「新造車」領域的企業已超過100家。而早在2021年8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滲透率已達20.62%,如何在群雄並起的電動車市場中切一塊蛋糕,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談及小米汽車的劣勢,錢文穎說:「一是入局時間比較晚,等小米量產車開始交付時,可能行業第一梯隊市場格局已經要穩定下來,再想破局較難。二是小米的粉絲畫像注重極致性價比,小米的品牌定位也被『刻板』在性價比之上,這對小米進入中高端市場造成了阻礙。」
投資汽車產業鏈
「作為一個具有強生態鏈體系的公司,小米系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早已形成,多家上市企業組成了小米生態鏈,能夠支撐小米長期的直接發展。所以和蔚來、小鵬、理想這些汽車公司相比,小米汽車有一個強大的生態鏈和供應鏈來進行支撐,但劣勢是小米之前沒有造過汽車,必然會有很多需要摸著石頭過河和探索的東西。」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告訴本報記者。
此外,在汽車產業鏈上,小米還收購/投資了一大批相關的汽車企業。
去年9月,小米宣布以7737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億元)收購自動駕駛技術公司DeepMotion(深動科技)。自宣布造車以來,小米系資本在汽車產業鏈上投資超40家企業,新能源汽車賽道的各個環節都有布局,把小米汽車薄弱的.車載晶元和動力電池等領域都補齊了。
此前,小米創始人雷軍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做汽車業務並不是為「出風頭」,現時電動車已從機械產業轉變為信息產業,加上有同行已經在做,小米不做就會被淘汰。小米從智能手機到智能家居及智能辦公,屬全智能生態,若跟電動汽車好好整合的話,將有極強的擴張性。
雷軍還曾表態,小米造車最大的底氣是「虧得起」,對造車業務的首期投資為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的投資額為100億美元。小米汽車預計在2024年上半年實現量產。
根據小米2021年財報,小米集團總收入328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3.5%,凈利潤為220億元,同比增長69.5%。小米集團本身較快的營利增長成為小米造車的一個重要根基。
不過小米造車依然面臨不少現實難題。據悉,小米當前面臨沒有造車資質的問題。公開信息顯示,生產並銷售新能源車,需要兩個資質:一是發改委的許可資質,並且在發改委認可的基礎上,企業需要在2年內建設工廠,3年內開始銷售車輛;二是工信部的認可資質,滿足《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定》。
關於小米汽車的定價,也是個難題。此前雷軍曾多次描述小米汽車可能的樣子:一是售價區間10萬~30萬元;二是可能是SUV或轎車;三是一款高端的汽車。
雖然雷軍很希望小米汽車能打造成高端車型,但現實骨感,大家期待的小米汽車的價格並不高。雷軍本人前段時間在微博上搞過投票,票選米粉希望的小米汽車價格,結果是,10萬元以內是最多人選的,其次是10萬到15萬元。
「我還是比較看好小米汽車的。首先,從小米在智能硬體生態圈的布局和發展來看,小米已經有豐富的『跨界』能力,其能將自己對用戶需求的理解、產品設計的理念、投資並購的經歷,以及供應鏈管理的經驗遷移到不同的領域。
新能源汽車產業供應鏈相對來說比較開放,小米打造出一款受歡迎的產品,我認為對他們來說是不難的。其次,小米擁有較大的粉絲基礎,這個基礎會讓小米相比『蔚小理』更容易且更低成本度過生存期。」錢文穎說。
江瀚則認為,當前小米的幾大業務板塊整體還是不錯的,雖然各有各的特點,但是整體而言依然處於一個良性發展的狀態。「我個人還是比較看好小米汽車的未來,覺得小米汽車,只要能夠把資源有效地整合起來,就會有不錯的市場表現。」
⑤ 天津一汽豐田泰達工廠新能源車項目獲批
日前,我們從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官網獲悉,天津一汽豐田TEDA工廠新能源汽車項目已獲批建設,投資17.62億元,建設規模58721平方米,現已具備招標條件。公開資料顯示,天津一汽豐田TEDA工廠新能源汽車項目將利用現有的TEDA前線進行技術改造,計劃改造現有的五大工藝廠和生產線,以增加12萬輛新能源汽車的年產量,包括11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1萬輛純電動汽車。其中,沖壓廠擴建6106平方米,焊接廠擴建18078平方米,塗裝廠和成型廠分別擴建4770平方米和1302平方米,總裝廠擴建26115平方米。根據以上信息,我們預計已經亮相2018北京車展的一汽豐田卡羅拉PHEV將在這里投產。該車配備了由1.8L自然吸氣發動機、雙電機和電池組組成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與現有的卡羅拉雙引擎車型相比,新車主要對外觀細節進行了調整,包括在前格柵加入藍色元素進行點綴。我們將繼續關注一汽-豐田新能源汽車的更多信息。
⑥ 什麼是新能源汽車,是電動汽車嗎
新能源汽車就是使用非常規的燃料作動力能源,採用新技術的汽車,不是電動汽車,它是通過不使用燃油來減少尾氣中的污染物的排放,從而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拓展資料:
1、新能源汽車包括有:混合動力汽車(HEV)、純電動汽車(BEV)、燃料電池汽車(FCEV)、氫發動機汽車以及燃氣汽車、醇醚汽車等等。
2、2015年9月29日,國家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李克強總理強調,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 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
3、2015年10月25日,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發布公告稱,為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示範應用新能源小客車指標向所有通過資格審核的申請人直接配置。
參考:網路「新能源汽車」
⑦ 恆大汽車生產基地在哪裡,恆大汽車還有哪些業務
廣州南沙,還有房地產、食品、飲品等業務。
招標公告顯示,該項目為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研發中心項目用地平整工程,場地平整面積約為96954.67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清表工程、圍堰工程、填方工程、排水工程等。招標控制價約為2218萬元,資金來源為財政資源。
恆大汽車官方宣布,恆大汽車上海、廣州兩地的生產基地全面啟動試生產調試。值得一提的是,試生產的啟動時間,距離恆大新能源汽車戰略合作夥伴合作峰會的舉辦,剛好過去了一年時間。
恆大汽車產業建成後將實現從生產到銷售的一整條完整產業鏈,研發、生產、銷售、售後、硬體配套等都一應俱全,現在恆大汽車已經發布了6款車型,涵蓋從A級到D級的各個level,車型也有轎車、MPV、SUV等多種選擇。
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南沙正打造「三車一園」的戰略布局。「三車」指的是廣汽豐田、恆大新能源和廣汽蔚來——廣汽豐田將在南沙打造豐田全球產能規模最集中的生產基地,在現有千億產值(含汽車零配件企業)的基礎上再做貢獻。
「一園」即指的是自動駕駛與智慧交通示範區,在省交通集團的支持下,南沙正以全國最高標准、最優配置、最好技術打造自動駕駛產業測試區。
⑧ 渭南新能源汽車廠招標采購信息上哪看
如果有意向了解渭南新能源汽車廠的招標采購信息,建議使用比比招標網直接進行搜索,信息實時更新。另外還可以使用比比招標網的項目關注功能,訂閱該項目的最新動態,手機可以隨時接受到最新提醒。
⑨ 江蘇建工集盱眙頂目齊夢新能源汽車製造中標了嗎
江蘇建工集盱眙頂目齊夢新能源汽車製造沒有中標,在2022年10月14日,江蘇招標網發布了江蘇建工集盱眙頂目的中標結果,江蘇建工集盱眙頂目將由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承包,並不是齊夢新能源汽車製造有限公司中標,所以江蘇建工集盱眙頂目齊夢新能源汽車製造沒有中標。
⑩ 河南省新能源汽車補貼方案出台沒有,具體怎麼不貼和實施
補貼方案出台後,將會吸引更多的市民關注和購買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汽車補貼方案出台;要求特大城市兩年賣一萬輛
記者昨日從財政部獲悉,報經國務院批准同意,2013年至2015年將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等四部委日前聯合下發了《關於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了財政補貼支持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的具體政策。據《通知》,今後消費者購買純電動乘用車最多可以獲補6萬元。
新政策鼓勵車企去做技術研發
《通知》提出,乘用車以純電續駛里程(R)為標准,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含增程式)R≥50每車補貼3.5萬元,純電動乘用車80≤R<150每車3.5萬元、150≤R<250每車5萬元、R≥250每車6萬元。
記者從東風電動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獲悉,即將於明年初上市的兩座E30和四座E30l,續航里程數大於100公里。按照之前的補貼政策,這兩款車每台可獲補貼4萬元,而按新版的補貼政策,每台車僅能獲補3.5萬元。另外,記者了解到,目前只有比亞迪E6能夠拿到最高6萬元的補貼。
"這其實是鼓勵車企去做技術研發。"比亞迪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新的補貼政策,武漢消費者只要購買E6就能在原價基礎上立減6萬元。"原來是直接補給消費者,消費者購買了新能源車提交相關文件才能享受補貼,現在直接補給企業,對消費者方便很多。"東風和比亞迪相關負責人均表達了類似觀點。
政府新增公車新能源車不少於30%
《通知》提出,2013年-2015年,特大型城市或重點區域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量不低於10000輛,其他城市或區域累計推廣量不低於5000輛。
在推廣政府采購新能源車方面,《通知》提出,政府機關、公共機構等領域車輛采購要向新能源汽車傾斜,新增或更新的公交、公務、物流、環衛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於30%。
比亞迪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補貼政策,比亞迪純電動大巴K9可享受50萬/台的補貼,而其原價為260萬/台,相當於打了8折,"這還不算地方政府的補貼。"
《通知》還要求,2014年和2015年,純電動乘用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乘用車、純電動專用車、燃料電池汽車補助標准在2013年標准基礎上分別下降10%和20%;純電動公交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公交車標准維持不變。知名評論人士梁成翔認為,此規定其實也是在讓企業慢慢擺脫對補貼的依賴,形成良性互動,避免產生補貼"依賴症"。
■亮點
多項舉措削弱地方保護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公布的新能源車補貼政策亮點多多,其中多項措施指向遏制"地方保護"。
《通知》要求,推廣應用的車輛中外地品牌數量不得低於30%,並且要求不得設置或變相設置障礙限制采購外地品牌車輛。
此前,《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管理暫行辦法》要求示範推廣單位必須採取招標方式,擇優采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關於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的通知》也規定,在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試點政策中,要求地方政府不得對補助車輛實施品牌、車型、產地、經銷商等限制。
不過現實中,地方政府規定購買本地產新能源車給予額外補貼的例子比比皆是,杭州、深圳等均出台過類似的規定。
另外,在補貼發放程序上也有變化。按之前的政策,補貼是先撥給車輛銷售地政府,再補給車企,也就是說車企在武漢賣車,需向武漢政府申報。"實際的操作過程中,車企面臨補貼申報流程會有所顧慮,而且也會讓當地政府更願意照顧本地企業。"梁成翔評價說。而此次《通知》規定,補貼撥給車企所在城市的政府。補貼的重點從銷售環節轉向了產品研發環節,也進一步削弱了地方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