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官網17萬
A. 無需充電的太陽能汽車有多強約17萬起,續航高達1609km
現今市場上的 汽車 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傳統的燃油 汽車 ,另一種就是飽受爭議的新能源電動 汽車 。比起傳統的燃油車,新能源 汽車 的出現能有效改善當下十分嚴峻的溫室效應問題,不過它也並不是無懈可擊的,雖然新能源電動車更環保但是充電時間長、續航能力差讓許多消費者不得不望而止步,由此也引發了許多網友的不滿,稱現在市場上的新能源 汽車 只不過都是藉助充電的電動車罷了,其實有一款太陽能電動車就可以輕松解決這個問題。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吧。
早在幾年前,叫做一家Aptera的公司就像消費者承諾將提供太陽能電動 汽車 ,但是人們始終都未見這款車的影子,在2019年的時候,Aptera才宣布該車型的量產。實際早在2011年的時候這款 汽車 就獲得了美國能源部的認證,但是Aptera 因無法獲得 1.5 億美元的貸款來生產其 Aptera 2e 而被迫關閉。現如今隨著新能源 汽車 時代的到來,這款 汽車 也得以重見天日,那麼它是否會在新能源行業超越特斯拉成為新能源 汽車 行業的首富呢?
這是一款全新的太陽能電動 汽車 。名為Paradigm和Paradigm+,並且國外已經可以預定了,定金為100美金(取定後可退還),售價分別為25900美金(摺合人民幣約17萬),46900美金(摺合人民幣約30.4萬)預計在2021年交付。他們稱這種 汽車 對於大多數司機來說是不需要充電,其最大的續航能力可達到1609KM。
據Aptera介紹,這款車採用的是三輪車結構,但不同於我們常見的三輪車,前面有兩個車輪,後面只有一個,並且只設置了兩座。外觀上,看似像縮小版的飛機,借用了良好的空氣動力學,車身採用了「水滴」的設計,相比特斯拉Model 3的阻力系數0.23、大眾ID4電動SUV0.28,這款太陽能電動車的風阻系數只有0.13,這也說明這比普通的純電動 汽車 更加省電。同時每英里僅消耗100瓦時,若是頂級車型的100kwh太陽能電池板極有可能就能實現1000英里的續航了。
Aptera還採用了「Never Charge」太陽能車頂陣列,那麼這有什麼作用?
這項技術可以在一個晴天內車頂太陽能電池可增加45英里的里程。引擎蓋和艙門增加的蓋板還能增加24英里的續航里程。在太陽能見度很高的情況下,也許真的能實現不充電。不過Aptera並不是全靠太陽能來驅動,駕駛實時充電。因為太陽能並不能釋放足夠的能量,還需要體積大,無阻力的條件。這也是為什麼試驗太陽能 汽車 外觀略為突兀了,看似像鐵皮屋頂架在單車上一樣。
動力上,Aptera前後輪都裝有50kW液冷電動機,前輪驅動版百公里加速5.5秒內,三輪驅動版破百時間為3.5秒,電池大小25kWh-100kWh,最重的型號約為2200磅,最高時速可達177Km/h。所以本質上還是電池驅動車,而使用直流充電,速度就可達到500英里/小時。
Aptera聯合創始人克里斯·安東尼曾說過:「Aptera的Never Charge技術讓這款車藉助太陽的能量驅動,內置的太陽能電池板可以讓你的電池一直處於滿電狀態,無論想去哪都能立馬出發。」要知道它的最大續航都能達到1609km,如果加上太陽能電池板額外帶來的101km的續航能力里程那麼豈不是可以達到1710km的最大續航里程了,不過太陽能發電最終還是要給電池組充電的,所以這種說法並不成立。太陽能發電只不過是一種作為補充的方式,它主要行駛方式還是利用電池組。
B. 2013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將超17萬輛
咨詢公司JostSullivan9月26日發布報告《2013年全球電動汽車市場戰略展望》,稱2012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達到12萬輛大關,預計2018年將達到270萬輛。根據公司觀察,電動汽車市場呈上升趨勢,預計2013年全球銷量將達到17萬至19萬輛,比上年增長50%。報告顯示,今年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關鍵驅動力之一是降低車輛前期成本。事實上,去年電動汽車的價格已經下降了18%,汽車製造商希望促進銷售,保持競爭力。這將對市場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此外,推動電動汽車市場增長的其他因素還包括一些新的插電式汽車的上市。明年約有15款新電動車車型上市銷售,如寶馬i8、特斯拉ModelX、奧迪R8和Q7、保時捷918Spyder、賓士SLSAMGECell等。,這將加劇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進一步推動降價。一些電動汽車如特斯拉ModelS、雷諾Zoe、福特FusionEnergi等。非常受歡迎。
C. i安電動汽車能跑多遠多錢
最多可以跑大約500公里,大部分電動汽車可以跑200公里以上。i安電動汽車能跑多遠與電池有關。i安電動汽車價格在10萬到17萬不等,其它電動汽車成熟時期價格2L的大約在8萬,6L的12萬左右;進口的要貴點。但目前是國產電動汽車暴利時期,價格至少10多20萬。
D. 特斯拉出事了!馬斯克公開認錯、道歉,17萬輛電動車召回
總市值超50000億的特斯拉,狠狠地摔了一跤。
剛剛,全球新能源龍頭—特斯拉(TSLA)遭遇猛烈一擊:在中國與美國市場召回17萬輛新能源 汽車 。
2月5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披露,自2021年2月5日起,特斯拉召回20428輛進口Model S;召回15698輛進口的Model X,合計召回數量超過3.6萬輛。
而就在前2天,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發布公告,特斯拉已申請召回約13.5萬輛Model S和Model X。
意味著,這兩項召回計劃合計超過17萬輛,幾乎佔了2020年全年銷量的35%,這也成了特斯拉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召回事件。
對此,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更是罕見出面公開道歉。
特斯拉麵臨的大規模召回的導火索是,安全隱患。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披露的公告顯示,此次召回的原因是,部分特斯拉車輛的eMMC多媒體存儲卡存在安全隱患。
特斯拉給出的解決方案是,通過更換中央顯示屏中視覺計算模塊的方式,將召回車輛上的eMMC多媒體存儲卡免費從8GB升級到64GB,並確保車輛安裝了2020.48.12版或更新版本的軟體,以消除安全隱患。
另外,據美國官方披露的公告顯示,召回原因也是因為部分車輛的嵌入式多媒體存儲卡(eMMC)故障,導致中控屏幕無法正常使用。美國官方還表示,觸屏故障會造成嚴重的安全問題, 包括後視鏡/倒車攝像頭無法顯示圖像,以及擋風玻璃除霧和除霜系統失效,「在惡劣天氣下可能會降低司機的能見度」。
有業內分析人士對侃見 財經 表示,這兩批召回的特斯拉 汽車 ,主要是2013-2018年生產的,正是特斯拉產能最緊張最危險的時候,可能是因為趕工而導致車輛存在安全隱患,召回事件對特斯拉品牌有較大的影響,稍有不慎或許會戳破特斯拉泡沫。
面對大面積的安全隱患,馬斯克也罕見公開認錯、道歉。
「特斯拉的生產車間如同地獄」,這是馬斯克在采訪中對特斯拉質量問題的回應。
他在采訪中列舉了一個案例: 在提高產能期間,需要額外增加1-2分鍾讓車輛的油漆晾乾,但實際上卻沒有足夠時間晾乾油漆,沒錯,我們的生產如地獄。
「在特斯拉部分車型質量飽受詬病多年後,馬斯克承認其產品品控確實需要改進。」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月3日報道稱,在YouTube頻道播出的 汽車 訪談節目中,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首次公開承認特斯拉存在品控問題。
另外,馬斯克對早期的Model S的座椅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可能是我坐過的所有 汽車 中最糟糕的座椅。
同時,馬斯克更是直言不諱地表示,千萬不要在產能加速期去購買特斯拉,因為在生產加速過程中,要讓產量直線上升同時還要在所有細節上做到完美,是非常困難的。
產能加速期仍在繼續,2020年特斯拉斬獲了50萬的銷量,產量也創出 歷史 新高。
不得不承認的是,2020年對於特斯拉而言,無疑是揚眉吐氣的一年:股價暴漲743%、年度業績首次實現盈利……
第四季度財報顯示,特斯拉營收為107.44億美元,高於預期的104億美元,同比增長超46%;每股收益為0.8美元,低於市場預期的1.03美元,同比增長95%。
這是特斯拉連續第六個季度實現盈利,並實現了自2003年成立以來的首個「盈利年」:特斯拉2020年營收為315.36億美元,同比增長28%,全年凈利潤7.21億美元,而2019年同期虧損為8.62億美元。
與此同時,2020年特斯拉的銷量與產量都突飛猛進,雙雙創下 歷史 新紀錄。
2021年特斯拉將繼續加速,據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表示,更新版的Model S將於2月開始交付,並將model 3在中國的產量提升到每周5000輛以上。
蒙眼狂奔的同時,特斯拉的質量問題一直都飽受詬病。
據J.D.Power發布的2020美國市場新車質量研究(IQS)報告顯示,特斯拉初始質量得分為250PP100,這意味著每100輛特斯拉車型便會出現250個問題,排名墊底。而在2020年美國《消費者報告》可靠性排名中,特斯拉排名倒數第二。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至今,國內發生的特斯拉電動 汽車 「失控」事故就高達十餘起。每起「失控」事故駕駛員都描述事發時特斯拉 汽車 出現剎車失靈、 汽車 自動加速等問題。
由此可見,剛剛發生的大規模召回事件,是特斯拉蒙眼狂奔路上的必然事件。
其實,在新能源 汽車 爆發式增長的背景下,質量問題並不僅僅是特斯拉一家正在面對的,幾乎所有新能源車企都頻頻曝出質量問題,甚至不乏自燃事件。
對於這個問題,中國「 汽車 玻璃大王」曹德旺的回答是: 新能源 汽車 行業可能已經累積了一定的泡沫,可能最後又會浪費很多錢,又產能過剩。
那我們先來看看,新能源 汽車 究竟有多火?
如果要評選2020年資本市場上最強風口,新能源 汽車 一定不會缺席。
2020年新能源 汽車 的股價經過了一輪爆炒,在美國股市中,電動 汽車 概念股斬獲了出色的戰績,在特斯拉市值首次突破5000億美元大關的同時,中國新能源 汽車 的三駕馬車——蔚來、理想、小鵬也在資本市場上表現不俗。特別是蔚來,市值一路飆升,竟從瀕臨破產一路飛到了「泡沫的巔峰」,闖進了全球車企總市值前5位,碾壓了賓士、寶馬等百年車企。
新能源 汽車 的股價之所以能有這般不太切實的表現,主要的「功臣」就是特斯拉。2020年特斯拉股價一路上漲,帶動整個資本市場一致看好電動車,資金瘋狂湧入其中。於是,股價徹底被炒透支了,近乎透支了新能源 汽車 行業未來十年的業績。
現在特斯拉市值已經達到了8078.29億美元,而世界傳統車企的老大豐田的總市值才2108.99億美元。
這什麼概念?
這意味著,資本市場認為,未來特斯拉的市場佔有率將會達到豐田的四倍以上。
未來特斯拉的市場佔有率真的會遠超豐田嗎?
數據對比,結果顯而易見,2020年前三季度,豐田的交車量是760萬輛,而特斯拉僅有38萬,從特斯拉目前的新建工廠的速度和數量上來看,這個差距未來10年也無法趕上。
新能源龍頭已是如此,蔚來、小鵬與寶馬、賓士的差距也絲毫不小。
很顯然,2020年這一波新能源狂潮,已經透支了未來10年的想像空間,稍有不慎泡沫便會一戳就破。
除了銷量的差距之外,懸在新能源車企頭上的另外一把刀就是補貼滑坡。
據媒體報道,管理部門正在討論將新能源 汽車 補貼削減10%,並縮小有資格享受補貼的新能源 汽車 范圍。
當這場狂歡過後,新能源的泡沫還能持續多久呢?
E. 說一說電動汽車幾何A的優勢!擁有就會喜歡上它
現在人們的出行離不開一輛家用車,如果在出行時獲得更好的體驗,還得需要經濟的出行,這樣有助於減少用車的成本。這是多麼快樂的一件事情,前提是我們要選對車。在充電方便的前提之下,不妨選擇一輛純電動,反正現在也提倡新能源出行,還是有著很多的方便之處的。就幾何A來說,它就是優勢非常多的車,一旦擁有就會喜歡上它。
市區代步的好選擇,包括遊玩也是非常給力的
F. 這3款純電動車即將上市!看看有你期待的嗎
每年的九、十月份,各大廠商都卯足了勁推出新品,力求在最後一個季度能夠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今年的九月除了是傳統旺季外,還恰逢北京車展,汽車市場可謂是新車不斷,競爭相當激烈。對於消費者來說,在選購車型時也有了更多的選擇。那麼,在眾多的品牌中,究竟哪款純電動車能夠脫穎而出,獲得更多消費者的喜愛呢?下面車叔給大家盤點幾款即將上市的純電動車,准備買車的朋友可以看看有沒有你心儀的車型。
長城歐拉好貓
歐拉好貓是繼黑貓、白貓、哈弗大狗之後,長城又一款動物系新車。歐拉好貓定位為A0級SUV,基於長城汽車最新「檸檬」&「咖啡」智能平台打造,外觀設計極具特色,整體造型呆萌可愛。復古圓形大燈與封閉式進氣格柵,使得前臉融合了復古元素和時尚氣息,視覺效果簡約且可愛。車側面造型凹凸有致,整體依然是偏圓潤的風格,視覺效果非常協調。而尾燈的設計也比較有意思,位於後風擋的底部,完全不走尋常路。
動力上,寶馬iX3是首款搭載寶馬第五代電驅系統(eDrive)的車型,這一總成將電動機、電子設備和變速箱高度集成到中央殼體內,大大減少了安裝空間和整備質量,其中電動機最大功率286馬力,峰值扭矩400牛·米,百公里加速為6.8秒。NEDC工況續航為520km,相比賓士EQCNEDC續航415公里和奧迪e-tronNEDC續航470公里來說,相當有優勢。如果價格方面寶馬iX3再給大家帶來驚喜,相信上市之後會賺足大家的目光。
車叔總結
不難看出,以上三款車型,品牌、顏值、性能等方面都各有可圈可點之處,究竟誰能獲得更多消費者的喜愛呢?讓我們拭目以待!接下來肯定還有一些新車即將上市,屆時我們也會第一時間把相關信息告訴大家。?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G. 花17萬買的純電動汽車,店家確只開具15的發票合理嗎
這位朋友,你說你花17萬買的純電動汽車,店家只開具15萬的發票,如果你買的純電動汽車的裸車標價就是17萬,你也是17萬買的,那就應該開具17萬元的發票。但是,如果你在買車洽談時,店家向你說明,提現車得加價2萬元。或者你買純電動汽車洽談時說有2萬元的汽車裝飾,這些是不可能開具發票的。另外發票開具少一些,你在交納購置稅時,可能還能少一些呢。
H. 極富創意的新能源車,續航高達1600km,售價不到17萬
如今新能源已經成為了汽車行業中的最大熱點,眾多的新能源品牌和產品誕生,整個新能源市場都非常活躍,可以稱得上是百家爭鳴了。為了讓自家的產品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各個品牌也是想盡了辦法,對產品做創新,把汽車做的很漂亮,或者很有創意。說到創意,有一家公司的新能源車可以說顛覆了大多數人們的認知,這家公司名為Aptera,是一家來自美國的汽車新能源品牌。而它所研發的這款車名為Aptera3,竟然是一輛三個輪子的電動汽車。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到,Aptera3確實在續航上很有一套。目前該車已經在美國開始了預售,價格為2.59萬美元,摺合人民幣16.93萬,不到17萬的價格買這樣一輛續航持久的電動車,你心動了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