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召開新能源汽車青島生產基地項目推進會
① 南通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推進會在如皋舉行
30日上午,南通市新能源汽車推介會在如皋召開,南通市副市長黃出席。南通是「千車十城」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試點城市之一。試點啟動以來,南通積極穩妥推進新能源汽車應用。截至目前,南通已完成新一輪公共領域210輛車的推廣任務,推動了社會應用逐步規模化。全市新能源汽車注冊數量已達1984輛。同時,市供電公司建設了3個大型車輛充電站和20個小型車輛充電站。今年將新增2個大型充電站、40台100KW車載充電器、10個充電樁,逐步形成充換電、快充慢充相結合的復合網路。南通市副市長黃指出,要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勇於探索,積極創新,努力實現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與產業發展的互動共贏。他要求,各地要認真把握國家和省的最新要求,明確推廣應用重點,牢牢抓住產業轉型發展機遇,不斷提高推廣應用的組織推廣水平,確保年底前推廣新能源汽車455輛、2015年底前推廣汽車1020輛的目標完成。
② 三部委發布新能源汽車下鄉政策,會對中國汽車市場產生什麼影響
三部委發布新能源汽車下鄉政策,會對中國汽車市場起到主要方向,同時也能起到環保的作用。
③ 有序發展什麼等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支持與裝備製造及維修服務為重點的航空航天
2012年,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國發〔2012〕2號)出台實施,為貴州加快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創造了趕超進位的「黃金十年」。
工業興則百業興,工業強則百業強。「黃金十年」,貴州工業創造了快速發展的十年。工業投資勢頭強勁、工業項目建設成效凸顯、十大工業產業穩健發展……貴州工業凝聚磅礴力量,闊步在高質量發展的康莊大道上,跑出了加速度。
2022年,國務院印發《關於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國發〔2022〕2號)重磅出台,為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提供了政策、項目、資金多方面的有力保障和強大支持。
到2025年,磷酸鋰鐵、三元正極材料產量分別超過100萬噸和30萬噸,力爭磷酸鋰鐵電池材料和電解液生產規模達到全國的20%至30%,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出貨量達到100GWH;新能源汽車產量達50萬輛以上;以航空、航天、航發、電子為核心的武器裝備研發製造.
維修服務保障戰略後方基地打造取得積極成效;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為22%左右。
④ 珠海市透露正與特斯拉、比亞迪等4個項目洽談
珠海市透露正與特斯拉、比亞迪等4個項目洽談
珠海市透露正與特斯拉、比亞迪等4個項目洽談,目前,各地正加速競逐「中國新能源汽車之都」的稱號。不久前,9個城市爭奪特斯拉中國第二工廠項目的傳聞,便可見一斑。珠海市透露正與特斯拉、比亞迪等4個項目洽談。
珠海市透露正與特斯拉、比亞迪等4個項目洽談1
據媒體報道,珠海市近期正重點對新能源整車製造項目進行招商,已初步洽談特斯拉、比亞迪、小鵬汽車及優品車等項目。同時,據當地發布的《關於堅持「產業第一」加快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顯示,珠海未來新能源產業集群的產值將超2000億元。
4月25日,時代財經就新能源汽車項目規劃等情況采訪了珠海市招商署,相關工作人員透露稱,目前珠海市主要發力的是新能源的整車項目。「珠海市遵循產業第一、製造業優先的發展規劃,所以在新能源產業發展上,整車製造是新能源項目的切口和重點目標(對象)。」
至於在引進整車製造廠的進度方面,前述工作人員向時代財經透露,現階段珠海市與特斯拉、比亞迪等4個新能源整車項目處於初期洽談階段,洽談結果具有不確定性,「正在初期洽談,但是項目在沒有簽約、落地之前都可能存在變數。」與此同時,該人士認為,如果上述整車製造項目都順利落地,將對珠海的產業發展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產銷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國汽車產銷分別為648.4萬輛和650.9萬輛,同比增長2.0%和0.2%,增速有所回落;
但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依然強勁,第一季度產銷分別完成129.3萬輛和125.7萬輛,同比均增長1.4倍,市佔率達19.3%。中汽協預計,2022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將達到500萬輛,繼續成為車市增長的主要力量。
業內人士認為,在此行業背景下,各地政府大力布局新能源整車企業,可以拉動地方整體汽車產業鏈與周邊配套產業的協同發展,這對城市的就業乃至經濟增長都有積極的意義。
作為目前我國新能源車年產量最多的城市,上海此前不僅引進了特斯拉,還參與了威馬汽車的融資,並參股智己汽車等。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上海以63萬輛的新能源汽車年產量,位居全國首位,其新能源汽車產值更突破1600億元,同比增長200%。其中,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僅去年的產值就超過1500億元。
除上海外,曾因投資蔚來等明星企業被冠以「最牛風投城市」之稱的合肥,此前還對包括江淮大眾、長安汽車二期等50多個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項目進行了總額超500億元的投資;小鵬汽車首個自建工廠落地肇慶,零跑牽手杭州等,同樣離不開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而這些新能源車企也成為當地先進製造業的代表性名片。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各地正加速競逐「中國新能源汽車之都」的稱號。不久前,沈陽、廣州、深圳、青島、宜賓、重慶、合肥、武漢、西安等9個城市爭奪特斯拉中國第二工廠項目的傳聞,便可見一斑。
對此,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產業鏈配套和消費基地的組合是車企選擇擴產落戶地的主要考慮因素。」他向時代財經表示,對於車企自身來說,其實是比較希望擴產的,這樣車企在全國范圍內能擁有更多的生產基地,同時憑借地緣優勢在相應地區獲得更多的消費人群,也有利於銷量的增長。
此外,對於珠海加入特斯拉中國第二工廠爭奪戰,有業內人士則認為,珠海市背靠大灣區,海運優勢明顯,但是由於新能源產業起步較晚,供應鏈配套與長三角仍有一定差距,所以在當地政府沒有出台明確的優惠政策情況下,相關項目能否落地仍未可知。
珠海市透露正與特斯拉、比亞迪等4個項目洽談2
自特斯拉表示將在中國建設第二個超級工廠以來,多個城市都曾與這一項目傳出緋聞。
4月24日,根據珠海產業發展大會披露信息,珠海將瞄準年度新簽約千萬元以上產業項目1500個、注冊超億元製造業項目450個等重量級目標,倒排工期,加強外出招商力度。近期重點對接新能源整車製造項目,已初步洽談特斯拉、比亞迪、小鵬汽車及優品車,探討合作可能性,積極推進比亞迪電子、信維通信、萊寶高科、中材鋰膜、科恆股份等優質在談項目。
業內認為,上述消息也釋放出珠海市欲參與爭奪特斯拉超級工廠項目的信號。在此之前,已有沈陽、廣州、深圳、青島、宜賓、重慶、合肥、武漢、西安等9個城市與特斯拉中國第二工廠項目傳出「緋聞」。
4月2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針對此事向特斯拉中國方面進行求證,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對特斯拉來說,當地產業鏈配套是否完整,是其選址首要考慮的問題。因為降低成本,使利益最大化,是包括特斯拉在內的所有企業所追求的。」4月25日,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即使地方政府能給予最大的政策支持,如果沒有完整的產業鏈配套,會讓企業生產陷入被動,無形中增加生產製造成本。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黃鑫磊 攝(資料圖)
自上海超級工廠投產後,特斯拉在中國的產能和市場規模均處於快速提升狀態。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共交付48.41萬輛汽車,同比增長235%,占特斯拉年度全球總交付量的51.7%。今年一季度,特斯拉累計交付新車超31萬輛,同比增長68%。而特斯拉中國今年1~3月批發銷量累計約18.22萬輛,占特斯拉總銷量的59%。這意味著,特斯拉全球銷量中有近六成來自中國市場。
在今年1月舉行的特斯拉財報電話會議上,特斯拉CEO馬斯克公開表示,公司正在為新工廠進行選址,今年年底可能會有相關信息公布。
在外界看來,特斯拉選擇在中國建設第二工廠是吸取了上海超級工廠帶來的經驗,即越接近當地市場,對生產越有利。同時,本土化生產更有利於其控製成本。
「主機廠選擇工廠落戶城市主要考慮的是當地產業鏈配套是否完善、市場需求是否旺盛,以及地方政府給予的包括土地、稅收等支持政策力度的大小。」今年2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曾表示。
4月25日,汽車行業分析師田永秋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稱,好的企業引進,將為當地政府帶動一批相關產業鏈配套企業的入駐。而相關產業鏈配套企業的逐步完善,也將吸引更多的企業和人才進入,提高當地就業率,從而形成正向循環效應,助推當地經濟快速發展。
中國作為特斯拉的出口中心,出口的`便利性,無疑會是其考慮落戶城市的關鍵一環。田永秋分析稱,按照慣例,美國企業的出口方式更多選擇的是海運方式。
在田永秋看來,特斯拉中國第二工廠選址主要會考慮三方面因素:一是地理位置的便利性,評估是否便於其出口和銷售;二是當地產業鏈配套是否完善;三是當地給予的政策優惠條件是否足夠吸引。
如此來看,在出口便利性上,珠海市擁有著其他內陸城市沒有的天然優勢。公開資料顯示,珠海位於廣東省南部,珠江口右岸,珠江八大出海口的五門(金星門、磨刀門、雞啼門、虎跳門和崖門)匯流入海處。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發布的「2021年全球港口排名」顯示,珠海港以全年實際完成貨物吞吐量1.28億噸的成績,名列全球港口第57位。
值得注意的是,珠海市也曾被列入FF國內工廠落戶城市名單中。但後因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成立而發生了變動。「FF中國總部落戶珠海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未來不排除FF會有一部分研發中心設立在珠海。」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此前也向記者坦言。
在多個城市的激烈爭奪之下,最終特斯拉第二工廠項目建設會花落誰家?
珠海市透露正與特斯拉、比亞迪等4個項目洽談3
據南方財經報道,4月24日舉辦的珠海產業發展大會上,珠海官方稱將瞄準年度新簽約千萬元以上產業項目1500個、注冊超億元製造業項目450個等重量級目標,倒排工期,加強外出招商力度。
近期重點對接新能源整車製造項目,已初步洽談特斯拉、比亞迪、小鵬汽車及優品車,探討合作可能性,積極推進比亞迪電子、信維通信、萊寶高科、中材鋰膜、科恆股份等優質在談項目,做好本土企業、商業樓宇「二次招商」,為實現全年目標任務注入強勁動力。
珠海市招商署主任劉高路表示,將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組建駐外招商部門。搶抓重點經濟城市產業溢出和產業轉移、央企限時遷出北京等重要機遇,全面鋪開對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西南地區等地多點開花招商。
珠海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李叢山介紹,為增強產業發展承載力,珠海將按照1年100億元、5年不少於500億元的標准,實施園區配套倍翻計劃,解決當前園區配套滯後的問題;5年內統籌新增和盤活工業用地約50平方公里,首年熟地整備不少於7000畝,保障重點項目用地需求。
「這也是珠海首次通過特區立法嚴格管控工業控制紅線,嚴格限制工業控制線內用地改變功能和用途。」珠海市自然資源局局長蔣道平說,到「十四五」末期珠海將力爭整備工業熟地3.5萬畝。
按照目標,到2025年,珠海全市工業總產值要突破1萬億元,工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不低於40%,工業固定資產投資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不低於30%;全市新增15家以上百億級製造業企業,上市企業超過50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4000家。
⑤ 爭奪特斯拉第二工廠!重慶、西安、成都、青島應聲參戰,最終會花落誰家
特斯拉將在中國建第二座超級工廠的消息備受關注。其中,青島是傳言最多的城市之一。2021年10月29日,深圳東方港灣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但斌轉發的一則微博,稱特斯拉已與青島市政府、黃島區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一時激起千層浪!
2021年11月3日,多家媒體跟進報道稱:特斯拉中國已秘密簽約,中國第二工廠將落戶中國(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一時間,青島人民一片歡騰!不過,當晚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在微博上發文回應稱,目前網路上關於特斯拉第二工廠選址的信息不屬實。信息變化之快,讓人感受到了特斯拉汽車爭奪戰之激烈。
據了解,10月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批發銷量超過5萬輛,達到了54,391輛,同比增長245%,出口數量則達到40,666輛。2021年至今,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出口量已近15萬輛,成為中國製造「出海」的中堅力量。好消息傳來,使得特斯拉這塊「蛋糕」的誘惑力更大。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特斯拉中國第二工廠項目,必將拼搶更加激烈。特斯拉第二座超級工廠最終將花落誰家?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時間會給出答案。
⑥ 總投資20億元河北定州建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
近日,河北省定州市人民政府與北京智星宏源汽車有限公司在定州市政府會議室舉行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項目簽約儀式。「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項目」是定州市政府與擁有國內一流技術優勢的北京智星宏源汽車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響應國家節能環保要求,建設綠色清潔城市,推動綠色物流產業發展的國內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據悉,該項目總投資20億元,佔地500畝,主要建設RD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生產、試驗、銷售基地。項目一期總投資8.5億元,廠房3.5萬平方米,年產新能源電動商用車及關鍵零部件2萬台,項目建成後年產值56.7億元,年利稅2.6億元,可提供就業崗位500個。
⑦ 國家主導,優惠少則5000、多則2萬!新能源汽車市場要爆發
[汽車之家行業]?超值優惠!少則5000元,多則2萬元,近二十家企業的數十款新能源汽車參與。2020年7月24日,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在青島正式啟動。這是對7月15日工信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聯合發布《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的積極響應。全國農村用戶朋友們,做好買新車的准備了嗎?
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還存在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即農村用戶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深度依然不夠。「我們希望政府應該在宣傳方面加大力度,多搞一些新能源汽車知識普及活動,逐漸取締低速電動車,讓安全實惠的中低端新能源汽車有充足的發展空間。」張永偉說。據悉,在山東濟寧、菏澤等對低速電動車有限行規定的城市,中低端新能源汽車有很好的市場。劉磊也表示,消費者觀念的轉變是新能源汽車下鄉推廣的關鍵,希望國家藉此活動繼續加大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力度。(文/汽車之家劉宏龍)
⑧ 2020年到底開建了多少新汽車工廠
大概沒有人會願意經歷2020年的開局,好在春天終於來了。伴隨著東風雷諾的黯然收場,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單一汽車市場,新的汽車工廠正陸續開工建設,很有些江湖只見新人笑未見舊人笑的意味。
五大工藝廠房南寧天際新能源工廠開建
南寧天際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位於南寧邕寧區新興產業園,主要建設沖壓、焊裝、塗裝、總裝及電池包五大工藝廠房,配套建設研發中心、試驗試制中心等,形成年產10萬輛新能源乘用車基地。項目計劃在2022年投產,達產後預計實現年產值約100億元以上。天際汽車在南寧的項目是它的第三個地方工廠。前兩個分別在浙江紹興(2018年4月開工)和湖南長沙(2019年3月20日開工)。
年產能10萬輛南寧合眾新能源汽車工廠開建
南寧合眾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位於南寧青秀區伶俐工業園,建設年產10萬輛新能源乘用車智慧工廠,主要建設沖壓、焊裝、塗裝、總裝四大工藝廠房及樹脂、PACK車間、產品試制試驗中心、綜合辦公樓和附屬設施,以及相關生產工藝設備。
一汽豐田新能源工廠預計年內開建基於比亞迪e平台
中新天津生態城管理委員會1月20日發布的《設計招標公告》顯示,豐田汽車和一汽集團計劃投資84.95億元在天津濱海新區生態城新建一座新能源工廠,該工廠已被天津生態城管理委員會批准建設。該新能源工廠年產能為20萬輛,總佔地面積197萬平方米,生產包括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以及燃料電池汽車。
此次設計招標的工期時間要求為2020年02月26日至2020年05月25日。按照天津市方面的規劃,一汽豐田新能源工廠項目將在2020年年底前取得明顯進展。有業內人士認為,此次投資,一汽豐田新能源工廠生產范圍將包括基於豐田e-TNGA平台的車型,以及有可能生產豐田與比亞迪聯合開發、基於比亞迪e平台的純電動車型。
擎動觀察:
根據規劃,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佔比達到25%左右,智能網聯汽車新車銷量佔比達到30%,工廠的開建是保證產能提升的必經之路,誰能笑到最後,只能等待時間考驗。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