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嘉安新能源鋰電汽車有限公司
1. 鋰電池十大名牌排名
鋰電池十大名牌排名如下
1、鉅大鋰電LARGE,國內知名的鋰電池生產廠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提供超可靠超安全的鋰電池定製化方案和產品,鋰電池組電壓,容量,尺寸,外形,功能等均可靈活定製,以滿足客戶個性化的用電需求。
2、寧德時代CATL,創立於2011年,綠色能源應用提供能源存儲解決方案供應商,集研發/生產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的動力電池系統於一體的大型生產銷售企業。
3、比亞迪BYD,創立於1995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知名品牌,全方位構建新能源整體解決方案,從事電子、汽車、新能源和軌道交通等領域的上市企業
4、國軒高科,創立於2006年,電池材料、電芯設計工藝等供應商和服務商,專業從事新型鋰離子電池及其材料的研發、生產和經營的上市企業
5、力神LISHEN,創立於1997年,全應用方向的綠色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注於各類鋰電池研發生產,定位為國際高端配套/技術質量型企業
6、億緯EVE,集鋰原電池/鋰離子電池/電源系統/電子煙等核心業務,產品覆蓋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安防/儲能/新能源汽車等行業的智慧互聯能源方案提供商
7、中航鋰電CALB,中國特種工業集團公司旗下,成飛集成控股的專業從事鋰離子動力電池、電池管理系統、儲能電池及相關集成產品和鋰電池材料的研製、生產、銷售和市場應用開發的高科技企業,致力於為全球客戶提供完整的產品解決方案和完善的全生命周期服務。
8、比克BAK,成立於2001年,提供聚合物電芯/電池封裝/電池解決方案等,集鋰離子電芯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
9、德賽電池Desay,成立於2002年10月22日,是大型二次鋰離子電池組合封裝企業,產品廣泛應用於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醫療器械、移動音箱、物聯終端、電動自行車、平衡車、汽車啟停、無人機、儲能等終端產品和設備。
10、新能源ATL,ATL是世界領先的鋰離子電池生產者和創新者,以提供高質量可充電式鋰離子電池的電芯、封裝和系統整合方案為己任,技術、產能、服務均處於全球領先水平。
2. 安徽合肥新能源汽車界又添「新丁」百億投資落戶
昨日,合肥新能源汽車產業再添新勢力。總投資100億元的合肥德電新能源汽車項目正式簽約落戶新站區。該項目將在合肥建設集采購、RD、銷售為一體的國家總部和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項目一期總投資50億元,建設涵蓋電池組、電控系統、變速箱、輪電機/高速電機生產及整車裝配的生產基地,建設德電新能源汽車開發研究院。預計項目一期投產後將形成年產15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能力,年產值將超過100億元。二期將建設輕量化底盤和開放式零部件生產基地,形成產業鏈。年前,項目公司「合肥德電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注冊成立,由北斗德電電動車控股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業進出口有限公司、安徽恆信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等業內知名企業共同發起。預計該項目將於2015年第三季度正式開工建設,一期將於2016年第三季度建成投產。
3. 安徽省新能源汽車售後服務怎麼樣
還可以。安徽新能源汽車售後還是可以的,萬一壞在路上,只要是在3年內,都能免費24小時拖車救援.沒電的情況,2年內能派出移動充電車免費補電救援。
4. 嘉安電動汽車充電燈不亮。
電路接觸不良。
充電指示燈電路斷路或接觸不良,如充電指示燈電源線斷路,燈泡燒壞,保險絲熔斷或插頭松脫等,最好到售後店去看一下具體什麼原因。
安徽嘉安汽車有限公司位於長江經濟帶滁州市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鎮江路195號,公司注冊資金一點五億元,總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總投資15億元人民幣,擁有行業先進的汽車標准沖壓、焊裝、塗裝、總裝四大工藝車間及行業領先的汽車檢測設備具備年產20萬台新能源電動汽車生產能力。
5. 新能源汽車電池生產廠商
1、
惠州比亞迪
惠州比亞迪電池有限公司於2007年06月12日在惠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王傳福,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鋰電池材料(磷酸鐵鋰、電解液、苯基環已烷(CHB)、碳酸亞乙烯酯(VC)、六氟磷酸鋰、隔膜紙、前驅體、塑膠殼、蓋板)等。
2、CATL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011年12月16日在福建省寧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
2018年6月11日,深交所公告,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民幣普通股股票將在本所創業板上市。
3、力神
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的,專業從事鋰離子蓄電池以及動力電池的技術研發、生產和經營的股份制高新技術企業。
4、國軒
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5月。公司主要從事鐵鋰動力電池新材料、電池芯、電池組及電動自行車、風光鋰電綠色照明系統、電動汽車等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並延伸開發電動高爾夫車、鋰電光伏電源、鋰電備用電源等多領域系列產品。
公司為2008年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安徽省「861」行動計劃重點項目單位和安徽省環境保護創新試點單位,同時被列入國家「火炬計劃」,有兩項科研項目分別被列入合肥市2007年和2008年科技攻關計劃,並於2009年承擔了有關新能源汽車的國家「863」計劃課題。
5、沃特瑪
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位於深圳市坪山新區,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是國內最早成功研發磷酸鐵鋰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汽車啟動電源、儲能系統解決方案並率先實現規模化生產和批量應用的磷酸鐵鋰電池企業之一。
2012年,沃特瑪入選國家「2012年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工程項目」支持企業。2015年11月,入選工信部首批《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目錄 [1] ;2015年12月,在國內新能源汽車電池配套排名中位列第二
6. 國產電動汽車,電池都是哪些公司提供的
NO. 1 惠州比亞迪
成立時間:2006年總部:廣東惠州
惠州比亞迪電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成立於2006年,是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其主要產品是方形磷酸鐵鋰動力電池,主要供給比亞迪旗下的秦、E6、K9等新能源汽車。
隨著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快速攀升,比亞迪電池產能已經出現供應緊張。比亞迪在惠州動力電池現有產能為1.6GWh/年,為保證新能源汽車訂單的及時交付,比亞迪准備進行擴大電池產能的計劃。
目前比亞迪正在深圳坑梓基地規劃6GWh/年產量的電池工廠,該工廠一期工程將於2014年9月份後逐步投產,年內至少新增產能1.5GWh。
NO.2 CATL
成立時間:2011年總部:福建寧德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成立於2011年,原為新能源科技集團(ATL)的動力電池分部,時代新能源(CATL)CEO曾毓群同時兼任新能源科技集團(ATL)總裁。2012年,以寧德為總部的時代新能源合資合作項目之一青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青海省西寧市注冊成功,公司注資1億元,主要從事動力鋰電池、儲能鋰電池等高新技術產品的研發、製造和銷售。
CATL現在寧德動力鋰電池年產能為3.8億Wh。同時青海時代新能源項目正在建設當中,青海項目一期工程規劃產能為年產15億Wh,其中4.6億Wh已經於近期投產,而整個一期工程將於2016年底完工。青海時代項目整體完工後,可年產50億Wh電池以及5萬噸鋰電池正極材料,預計整個建設周期為10年。
CATL動力電池的主要合作客戶是宇通、寶馬、一汽等。
NO. 3 力神
成立時間:1997年總部:天津
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7年,大股東中海油新能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直屬的全資二級子公司。天津力神的動力鋰電池公司前身是力神邁爾斯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力神邁爾斯成立於2009年,注冊資本為1億美元,股東為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和美國CODA電動車公司,屬於中外合資企業。後來美國CODA於2013年破產倒閉,現在力神邁爾斯已經由天津力神全資控股。
公司現有動力電池產能約為1.5億AH,目前正在天津、武漢和青島三處擴建產能。天津基地計劃從1.5億AH擴建至3億AH,預計2014年內能投產。同時在武漢和青島都有新工廠正在建設,武漢和青島預計要到2015年中投產。
公司動力電池的主要合作客戶是天津公交集團、宇通、東風揚子江、一汽客車、康迪、江淮汽車等。
NO. 4 國軒
成立時間:2005年總部:安徽合肥
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下稱「國軒」)成立於2005年,是由珠海國軒貿易有限公司和合肥國軒營銷策劃有限公司發起設立。其主要產品是磷酸鐵鋰動力電池。
國軒曾於2012年11月完成股份制改革,但隨著2013年IPO關閘以及證監會目前暫停接受IPO申報材料,其IPO計劃最終擱淺。目前有消息稱,國軒正在籌劃借殼上市。
國軒現有約為3.5億AH方形動力電池產能,其中2億AH新增產能於今年5月在合肥投產。崑山正在新建圓柱動力電池產能,單體5AH,預計明年上半年投產。福建正在籌劃建設動力電池PACK廠。
公司動力電池的主要合作客戶是安凱、江淮、金龍、申沃、新大洋等。
NO. 5 沃特瑪
成立時間:2002年總部:廣東深圳
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公司現有員工1300餘人,研發人員300餘人,現日產32650型5Ah電芯22萬支,新廠區規劃產能為日產32650型5Ah電芯50萬支,是國內最早成功研發磷酸鐵鋰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並率先實現規模化生產和批量應用的磷酸鐵鋰電池企業之一。
公司動力電池的主要合作客戶是五洲龍、金龍、揚州亞星、鄭州海馬、中聯重科等。
NO. 6 萬向
成立時間:2011年總部:浙江杭州
浙江萬向億能動力電池有限公司是由萬向集團與美國Ener1 Inc.於2011年7月份投資設立的中外合資企業,注冊資本為1.2億美元,主營業務為鋰離子電池及由動力電池組裝的鋰離子電池系統的設計、服務及技術升級。萬向億能動力專利技術來自於美國Ener1公司,使用的是Ener1的自動電池組組裝技術。
2011年11月,公司開始建設年產3億AH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一期產能1.2億AH已經投產,二期1.8億AH正在建設當中。
公司動力電池的主要合作客戶是康迪、眾泰、萬向電動車、國家電網等。
NO. 7 威能
成立時間:2006年總部:山東壽光
山東威能環保電源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是山東威能環保電源(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山東威能環保集團有山東威能環保電源有限公司、青島威能電動車輛電控有限公司、青島隔膜新材料有限公司、北京五和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崑山威能環保電源有限公司五個分公司。
公司主要生產採用的電池單體是16AH、36AH、50AH和100AH等,16AH、36AH主要用在低速車、混動客車和乘用車,而50AH和100AH主要用在純電動大巴。公司現有產能約為1.5億AH。公司動力電池的主要合作客戶是申沃、歐輝、中通、南京金龍等。
NO. 8 中航
成立時間:2009年總部:河南洛陽
中航鋰電(洛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是中航工業集團公司及所屬單位共同投資組建,成飛集成控股的專業從事鋰離子動力電池、電池管理系統研發及生產的新能源公司。
公司的主要產品鋰離子動力電池,單體容量覆蓋了10AH到500AH,已與國內多家汽車整車廠商建立合作關系。其產品已廣泛運用於電動車、機車、儲能等民用領域及軍用電源等軍工領域。公司動力電池的主要合作客戶是宇通、東風、奇瑞、康迪、長安福特等。
NO.9 微宏
成立時間:2006年總部:浙江湖州
微宏動力系統湖州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是一家有著深厚研發能力的高科技化工與能源產品供應商。公司從事新能源及儲電技術產品的研發、生產以及銷售,致力於為不同應用領域提供清潔能源解決方案。
公司的優勢在於產業鏈整合,集團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已經形成鋰電池從材料——電芯——電池組的垂直產業鏈,包括微宏動力系統(湖州)有限公司、微宏動力解決方案(休斯頓)有限公司,湖州歐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州歐美化學有限公司及湖州的材料研發中心和應用產品開發基地。公司使用的電解液、隔膜、鈦酸鋰負極材料都是由集團旗下的子公司自主生產。公司的主要客戶是重慶恆通客車。
NO.10 國能
成立時間:2012年總部:北京
北京國能電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是國能集團控股的下屬公司。北京國能鋰電池產品以儲能和動力電池為主。
公司主要生產的單體電芯主要型號為60AH和100AH,正極材料採用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其磷酸鐵鋰電池主要用於儲能和電動大巴,而三元電池則主要採用於電動汽車和低速車等。公司正在積極擴產當中,計劃2014年年底產能擴張到2億AH/年以上。公司動力電池主要客戶是五洲龍、常隆客車、鄭州日產、蘇州金龍等。
7. 汽車消費管理,從「購買」走向「使用」
近年來,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大力發展 汽車 流通產業,2020年1至11月份,累計向全國發運11餘萬輛 汽車 。圖為2020年12月25日,在山東省青島即墨國際陸港濟鐵物流園,一汽-大眾 汽車 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生產的 汽車 通過商品車鐵路運輸專線發往全國各地。 梁孝鵬攝(人民視覺)
1月2日,工人在安徽省滁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安徽嘉安 汽車 有限公司焊接車間里焊接新能源 汽車 車體。 李曉村攝(人民視覺)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從購買管理轉向使用管理,是刺激 汽車 消費需求、恢復 汽車 產業增長的重要轉變,既有利於擴大內需,也可以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充分挖掘和釋放 汽車 消費潛力。
放寬限購,邁向使用管理
「在北京工作快5年了,還沒搖上號。我連買什麼車都看好了,就差一個車牌!」湖南小伙李希3年前在北京市豐台區買了一套兩居室,但他上班的地點在20多公里外的國貿,每天坐地鐵通勤要花將近1個小時。前段時間,他終於聽到一個好消息——
去年12月7日,《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和《〈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實施細則》發布,提出「以家庭為單位配置指標」「推動個人名下第二輛及以上在本市登記的小客車有序退出」等。北京搖號新政讓李希重新燃起了希望,「或許今年我就能擁有一個北京車牌了!」
去年以來,激活 汽車 消費的信號在全國多地陸續釋放——去年8月,北京市曾一次性向「無車家庭」增發2萬個新能源指標。上海針對只在郊區范圍使用的小 汽車 ,推出了申請難度較低的滬C牌照,從去年3月份開始,上海小客車牌照中標率明顯提升。深圳、杭州、天津等地也直接增加了小客車牌照指標。
增加號牌指標投放,正是推動 汽車 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的重要舉措。
什麼是購買管理和使用管理?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介紹, 汽車 購買管理聚焦於購買環節,主要通過對 汽車 購買主體的限制以及鼓勵新車購買的相關補貼政策、促銷政策應用,使 汽車 消費在相關政策引導下,按照市場調整的總體目標發展。
使用管理,則更多聚焦於消費者購車之後的各個環節。比如,通過完善相關管理手段、措施,創造更多的使用場景,提供更多的使用便利,從而使人們購買 汽車 後享受到更多便利,進而通過 汽車 消費帶動其他消費增長。在某些情況下,使用管理也包括對使用的限制。
從購買管理轉向使用管理,是刺激 汽車 消費需求、恢復 汽車 市場正常增長的重要治理轉型。「 汽車 使用管理立足於我國作為世界巨大 汽車 保有國的現實基礎。發揮 汽車 保有量對消費的帶動作用,通過 汽車 使用管理,使人們獲得更多消費方面的滿足。」趙萍表示。
擴內需,激活車市潛力
「十三五」時期,中國 汽車 產銷均保持了快速增長,其中新能源 汽車 產銷更是連續5年居全球首位。截至去年三季度末,中國 汽車 保有量已經達到2.75億輛。
近年來, 汽車 市場更呈現出較為明顯的消費升級趨勢。去年4月份開始,豪華車型受到市場追捧。中汽協數據顯示,4月份之後,豪華車市場維持了同比20%的銷量增長,每個月的產銷量都保持在30萬輛左右。「隨著收入增加,消費者更加偏好中高端車型,凸顯出在 汽車 消費對整體消費升級的拉動作用。」張建平表示。
可以說, 汽車 消費進入「供需兩旺」的新階段。看供給,2019年,中國工業增加值31.71萬億元, 汽車 製造業就佔了超2萬億元;看需求,2019年,中國 社會 消費品零售總額41.2萬億元, 汽車 佔了近4萬億元。在這樣的背景下,從購買管理轉向使用管理,將引導 汽車 消費升級順利推進並進一步激發 汽車 市場消費潛力,有望對整個經濟運行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從購買管理到使用管理,不僅僅是放鬆 汽車 限購,還包括更豐富的內容。」張建平說。
發展 汽車 維修和金融保險、暢通二手車流通、健全報廢 汽車 回收利用體系……一系列 汽車 「後市場」環節有待進一步完善。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近日透露,下一步將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新一輪 汽車 下鄉和以舊換新,暢通新車、二手車、報廢 汽車 、 汽車 進出口等內外循環,推動 汽車 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
讓消費者自己做選擇
通過號牌搖號或競拍進行 汽車 限購,這種嚴格的購買管理擠壓了 汽車 消費空間,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城市交通擁堵和環境污染等問題。
從「購買管理」轉向「使用管理」,受到 汽車 製造企業及購車者的歡迎,但對城市治理提出了新的考驗。有人擔心, 汽車 限購松綁後,城市更堵了怎麼辦?空氣污染轉重了怎麼辦?
對此,專家指出,當前中國有條件、有能力在減少城市限購、加強使用管理來合理引導居民 汽車 消費的同時,疏解好交通擁堵、空氣污染等矛盾。
完善城市規劃,加強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日前指出,下一步將推進主要公共建築配建停車場、路側停車位設施升級改造等建設。此外,通過大數據處理平台對擁堵進行預警與疏導,通過差異化的停車收費政策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等舉措,都有利於減少城市擁堵。
持續推進新能源 汽車 普及,防止環境污染進一步加劇。張建平表示,隨著新能源 汽車 廣泛普及以及 汽車 排放標准不斷提升,環境污染問題有望得到治理和提升。「從目前來看,新能源 汽車 消費的比重在不斷攀升,相關的配套基礎設施也在不斷完善,比如國家在充電樁建設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未來,新能源 汽車 消費或將進一步增長,這也有利於節能減排。」
此外,在暢通購買環節的同時,某些地方、某些時段,不排除仍將對 汽車 的具體使用予以約束,實現交通總體順暢。而這也正是使用管理的重要方面。
「一旦使用管理到位,人為的、一刀切的限購措施就沒有太大的存在必要了。」張建平表示,「換句話說,就是用經濟政策和經濟手段讓消費者自己做選擇。」
據中國 汽車 工業協會預測,2020年中國 汽車 市場銷量預計將達到2500萬輛,到2025年中國 汽車 銷量將達到3000萬輛。隨著 汽車 等消費從購買管理轉向使用管理,未來 汽車 消費潛力將進一步釋放,進而為穩增長、穩就業做出更大貢獻。
8. 安徽一環新能源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怎麼樣
好。
1、安徽一環新能源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的注冊地址為位於安徽省:公司工作環境好:有獨立的辦公室,有空調等基本設施,同事之間融洽,領導和睦。
2、福利待遇好:員工工資在8000元左右,每個節假日都有單獨的禮品,每月的飯補為300元左右,還有旅遊卡,安徽一環新能源汽車部件有限公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