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冬天續航減半
1. 電動汽車冬季續航縮短,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電動車冬季續航會縮短,這個縮短的旅程,有一個大致的比例,就是20%左右,平常夏天的時候可以跑500公里,到冬天可能只能跑400公里了。因為電動汽車裡面的電池受到溫度的影響,活性下降,所儲存的能量更少了。
傳統的電池就是這樣的,必然是受到溫度的影響的,如果大家想不通電動汽車受到溫度的影響,續航里程下降的問題,就想一想以前騎的電動車為什麼到了冬天的時候,感覺它續航里程明顯下降。雖然它儲存的能量大小是不一樣的,釋放能量的方式也是有差異的,但是續航里程下降的比例基本都是在20%左右,這個倒是差不多。
2. 為什麼電動汽車冬天電池續航差
你好!電動汽車冬天電池續航差有以下原因:電池內部發生的是氧化還原反應,無論是三元鋰電池還是磷酸鐵鋰電池,在充放電的時候,內部電解液中的鋰離子需要來回在正負極之間遷移,形成電流,實現電池的充電以及放電。但是環境溫度,對鋰離子的遷移速度影響非常大,特別是低溫的時候速度尤其慢,從而影響電池的充放電性能。這意味著,在低溫環境下,並不是鋰電池真的沒電了,而是有電卻不能正常釋放出來。如同一塊鋰電池在不同放電速度下的容量變化,可以看出,在20-40℃的溫度條件下,電池容量基本能保持在100%,溫度降到10℃,容量90%,溫度降到0度,容量80%。在0度以下,容量會隨溫度的迅速下降,如果在零下20℃時,鋰電池容量只有原本的50%。除了容量,內阻同樣會受到很大影響。任何一個電池容量下,電池內阻都在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明顯升高,電量越低的電芯,內阻越大。而內阻越大,電池就需要耗費更多的電能去給內阻,效率也會隨之變低。總的來看,溫度越低,鋰電池的放電效率也會降低。望採納!
3. 冬季續航減半,所有的電動汽車都是這樣的嗎
冬天純電動車的續航里程大約縮短40%左右。具體數字,不同車型,不同動力電池,都會有差異,但是都普遍存在這個問題。當然這也是一小部分電量的流失,最大的問題還是電動車通過PTC加熱模塊給車內供暖風的電耗。這種情況下,根據不同品牌的控制策略不同,對於冬季續航的影響也非常不一樣。
天氣冷,金屬活躍度降低,夏天七小時充不滿的,現在四小時就充滿了。你可以買個電熱毯,電瓶放在上面,用被子蓋好了充,保證跟夏天一樣充滿。鉛酸電池的容量與電解液密度相關,電解液密度與溫度相關。國標起動型電池電解液密度在25℃時為1.280,動力型電池1.335。低溫時密度降低,參加化學反應的物質少了,電池電量就相應少了。
相對想在在低溫度環境下想把蓄電池的性能提高的情況下,可以把電解液的密度提高,這樣就可以提升蓄電池在低溫環境下的性能,但是溫度升高以後必須要把相應的密度調整過來才可以,外面天冷的時候還在充電的話,動車很有可能會出現「假滿」的現象,也就是說充電沒有達到相應的時間段,顯示電瓶已經充滿了,這個時候我也應該把電瓶或者是電動車推到室內進行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