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能源汽車國賽中職
『壹』 中考考完去中職讀新能源汽車專業怎麼樣
可以啊!現在車子是每個家庭都差不多有一輛,所以,以後也好就業。
『貳』 新能源汽車2019年有什麼補貼政策
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下降已成為共識,直接降低補貼金額:凈變速器的40%;提高電池壽命、百公里功耗和電池能量密度閾值要求;強化服務能力保障要求。
2019年NEDC的續駛里程門檻值為200公里,不同續駛里程的補貼如上圖,綜合補貼40%下坡。同時,為鼓勵高續駛里程,可對大於500公里的車輛給予額外補貼,即續駛里程400-500公里、續駛里程3萬元、續駛里程500公里、續駛里程3.5萬元。
2017年和2018年,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明確規定了 純電動 乘用車工況下的百公里電耗。根據整車維修質量的不同,閾值分為三個區間。其中,2018年的門檻比2017年低10%。
如果某車百公里優化落入以下A/B/C/D四個區間,補貼系數分別為0/0.5/1/1.1。至於這四個區間的劃分,可以繼續沿用2018年的標准,即5%和25%。
2019年,門檻值可能直接提高到120Wh/kg,120-140 Wh/kg,系數為0.6;140-160 Wh/kg,系數可達1;高於180 Wh/kg,為1.1。如果國家想鼓勵能量密度更高的電池,可能會將180 Wh/kg以上電池的補貼系數提高到1.2。
『叄』 學習汽車新能源技術高中生能學會嗎
第一,首先家長和同學要清楚一點,在我國任何專業的開設,幾乎都是國家教育部宏觀戰略規劃行為,他們對專業前景、培養層次、人才定位、課程體系等方面都做了充分的調研和討論才開設的,因此學生只要按照培養體系認真學習,沒有學不會的。
第二,中職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培養目標定位為:能從事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關鍵零部件的生產、安裝、調試、維護工作的,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學生畢業後需要具備以下4項基本專業技能:
1、具有識讀機械零件圖、裝配圖、電氣圖的能力;
2、具有電工與電子技術的基本操作技能;
3、具有生產、安裝、維修和調試新能源汽車電機及控制系統的能力;
4、具有新能源汽車整車傳動的維護能力。
第三,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比傳統汽修專業更為簡單,因為目前新能源汽車主要為純電動汽車,沒有復雜的發動機,只有電機,因此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在傳統汽修專業的基礎上加強電工方面的學習就可以了。
總的來說,初中畢業學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主要學習的是機械制圖和識圖、電子電工技術以及新能源汽車的維護維修,只要選擇更好的職校(對比和參考指標建議為:師資條件、教學模式、實訓條件、就業保障等)就讀,學會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肆』 中職學校有新能源汽車這個專業嗎未來的前景怎麼樣
您好,目前新能源汽車技術火爆,新能源汽車逐漸增多,技術人才需求量大,發展空間大,望採納謝謝
『伍』 初中生畢業學習新能源汽車技術就業方向及前景如何
如果初中畢業以後,想要學習技術的話,我覺得新能源汽車技術行業是可以學習的,這一行業的就業前景也是非常不錯的,因為現在我們國家的能源短缺,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了組建族的汽車品牌,而且大部分這種汽車未來投入投單會很多,多出企業也願意去支持這一技術的發展,所以,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就業前景是非常好的。
總的來說,未來我們國家的新能源發展行業是有著非常廣闊的前景,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想要在這樣的行業中發光發熱,那麼現在就要做好准備,提前儲備知識量,在該用的時候,能夠發揮出來,在初中基礎之上學習新的元技術,需要自己在課余時間多去琢磨,把知識點吃透,這樣才能夠讓理論結合實際,對自己的未來工作有一個良好的推進作用。
『陸』 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是學什麼的
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主要學習一些新能源汽車的構造,配件,工作原理等等,燃油車的也會學一些,主要還是學一些電路,檢測與維修之類的課程,還有一些基礎的工科課程,比如電子圖板,CAD等等。就業的話,主要看個人想往哪個方面發展,可以去修車子,也可以搞汽車內部編程,刷程序,維修汽車裡面的線路很多。
核心課程:新能源汽車概論,新能源汽車電力電子技術,汽車電子控制原理與技術應用,汽車電器與輔助電子系統技術及檢修,新能源汽車底盤技術及檢修,動力電池及管理系統,驅動電機及控制技術,新能源汽車綜合性能檢測,新能源汽車綜合故障診斷。
實習實訓:在校內進行新能源汽車各系統拆裝、新能源汽車性能檢測及故障診斷等實訓。在新能源汽車製造、售後服務等企業進行實習。
職業資格證書舉例:維修電工,汽車維修工。
銜接中職專業舉例:汽車製造與檢修,汽車運用與維修。
接續本科專業舉例:車輛工程。
『柒』 2019年中國新能源車市:全年或現負增長
沒有想像中的金九銀十,可能也不會迎來往年顯著的翹尾效應,數年來漲勢迅猛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在2019年甚至有負增長之虞。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9年1-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09.3萬輛和104.3萬輛,同比增幅僅有3.6%和1.3%。而11月的銷量還有沒超過10萬輛,同比跌幅超過四成,已連續5個月同比下降。如果12月仍然不能止住頹勢,全年銷量負增長幾成定局。7月份成為一道分水嶺。2019年上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依舊保持快速增長,6月份銷量漲幅甚至一度超過80%。7月開始形勢急轉直下,同比降幅逐步擴大,從3.8%、21.7%、34.8%到10月份已呈腰斬之勢,達到46.0%,11月份才略微收窄(見圖表1、2)。從2010年新能源汽車被列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以來,銷量幾乎一路走高,即便是近幾年國內汽車行業進入微增長時代,到2018年甚至迎來了當時28年來的首度新車銷量下滑,新能源汽車也一直是相對低迷的整體車市中的一抹亮色。它為何會在2019年出現前所未有的「五連降」?當前的市場形勢是在哪些因素影響下形成的?市場格局正發生怎樣的變化?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亮點?
按照之前國家規劃好的排放標准升級時間表,從2019年7月1日起,國內開始正式實施國家第六階段排放新規,即從7月1日開始,國五排放標準的新車停止上牌登記。有些城市甚至採取了提前實施的措施。
但一份由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在2019年4月下旬公布的《2018年汽車經銷商生存調查》數據顯示,2018年經銷商新車銷售幾乎無利潤可言,而庫存預警又連續17個月居高不下,其中「國五」車型壓庫嚴重。對於經銷商而言,大幅降價促銷成為快速清理庫存車的必然選擇,市場上在5、6月份甚至出現「買一輛送一輛」的打折法。
這種降價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不少消費者的購車選擇,即從打算購買新能源汽車轉向購買超低價格的國五傳統燃油車。而有的消費者面對這種情形更加迷茫,繼續觀望。
「新能源汽車其實也受國六標準的制約,很多企業受到國六標準的沖擊,導致傳統產品跟不上,老產品又必須清庫,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崔東樹認為,國六標準的實施推動了行業的快速清退的過程,一些合資企業特別是不少自主品牌車企受到嚴重影響。插電式混動車型在10月份出現同比下降44%的情況,也是受到這一政策的後續影響。
3.第三個政策因素則與正在實施的「雙積分」政策相關。一些業內專家指出,當前正在實施的「雙積分」政策沒有發揮預期的巨大「威力」。
發布於2017年9月的《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雙積分」政策),被業內視為補貼退出後鼓勵車企繼續生產新能源車的接檔政策,意在通過積分交易推動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化推廣。該政策對年產量或進口量達到3萬輛以上的企業提出了明確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2019年度、2020年度,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10%、12%。徐長明曾表示,新能源汽車未來如何波動式發展,取決於雙積分政策所發揮的作用。如果不嚴格執行,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未來發展將充滿疑問。
從目前來看,雖然「雙積分」政策的促進作用已經開始顯現,但無論是當前表現出來的積分交易價格,還是在倒逼車企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投入、推動擴張市場份額的力度上,業內一些專家都認為略顯不足。2018年,新能源汽車雙積分交易金額超7億元人民幣,每分僅850元,預計2019年年末將上升到2000元以上。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明確指出:「現在的『雙積分』政策效率是不高的,應該研究調整『雙積分』政策的實施方案,通過『雙積分』政策來保障實現電動車佔比逐年上升的目標。」
2019年是「雙積分」政策實施的元年,工信部已經兩度調整,並拿出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目前「雙積分」政策還在調整完善之中。據了解,本次修改意在引導節能汽車的多元化發展,給車企的新能源積分考核和來源要求提供更為寬松的環境,以求對行業發展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
第二,從消費市場來看,2019年主要有三重因素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力和信心。
1.近年來宏觀經濟的持續下行已經影響了整個國內汽車市場。
國內一些經濟學家指出,對汽車等行業而言,當前面臨的一個嚴峻形勢就是國內消費受到了嚴重擠壓,居民的家庭資產負債出現嚴重問題,打擊了居民的消費信心和能力。在購車補貼大幅退坡的疊加影響下,2019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難以像往年一樣獨善其身。北汽集團營銷業務委員會產品與商業模式創新中心市場研究部部長趙新智也分析認為,因為很多家庭是第二輛車用戶,隨著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下降,導致購買力不足。
2.從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頻發的新能源汽車起火等安全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普通消費者的購買信心。
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發布的《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大數據安全監管成果報告》顯示,從5月到8月,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共發現79起安全事故,涉及車輛96輛。在已查明起火原因的車輛中,41%的車輛處於行駛狀態、40%的車輛處於靜止狀態、19%的車輛處於充電狀態。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絕大部分事故車輛使用的是三元鋰電池,佔比達86%。
近三年的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持續提升對續航里程和能量密度的要求,一年一個台階快速升級。為了達到補貼的標准,車企多採取高能量密度電池,但驗證工作嚴重不足。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產品續航里程已有大幅提高,但隨之帶來的安全隱患也逐漸顯現。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數據顯示,目前已要求召回33281輛新能源汽車。另據了解,因動力電池問題而召回的車輛佔比近兩成。
3.目前新能源汽車特別是純電動車型的保值率狀況堪憂,而保值率恰恰是消費者購車時重點考量的因素之一。
中國汽車金融暨保值率研究委員會發布的2019年度中國汽車保值率報告顯示,多數目前在市場上熱賣的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1年的保值率就已經低於50%,續航能力在300公里以下的更是僅有兩、三成。即便是表現最好的特斯拉MODELX,1年保值率僅為67.46%,其次分別為特斯拉MODELS與蔚來ES8,它們的保值率分別是65.32%與51.28%。
「新能源汽車銷售量下滑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殘值率低,而且還需要專業人士對其動力電池的使用情況進行評估才能定價。即便是電池使用狀況還可以,但是二手車買家不認賬,新能源二手車的價格也提不起來。」崔東樹表示,這種情況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經銷商不好出手,回收的時候會把價格壓得很低,車主不接受便會私下交易,對二手車市場和新能源二手車的流通都十分不利。
以上三點因素,加上政策的變動及不確定性,讓更多消費者暫停購買計劃,處於觀察和觀望狀態。
第三,從供給端看,一些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生產動力轉弱,減少了對市場的產品供應。
國內一家整車廠銷售負責人甚至表示,「從單車成本而言,目前是賣一輛虧一輛,有的已經暫時停賣了。」在2019年3月25日之前,有的純電動乘用車單車補貼可拿到7.5萬元,到6月26日前已經降到4.5萬元,之後繼續降到2.5萬元。崔東樹分析指出,這個調整期給企業帶來的巨大壓力是難以承受的,也導致了現在艱難的困局。
據趙新智透露,相對於2018年,新能源乘用車的補貼退坡幅度達60%-80%。這加大了企業的成本壓力,因此必須對低價車限產、提價。
市場格局演變:傳統自主車企份額跌破9成
歷經數年發展,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正打破原來的局面,各參與方、各種產品的市場份額和力量對比也正在變化之中。
在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外資品牌的較量中,傳統自主車企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絕對優勢正受到沖擊。
「2019年可能是近年來傳統自主品牌車型佔比首次低於90%的一年。」近日,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2019年會長、中海同創集團董事長李金勇在2019中國車商高峰論壇上表示,目前國內合資品牌純電動車型已經逐漸進入市場,造車新勢力的產品佔比達到9%,也逐步成為市場重要參與力量。
從2010年到2015年之間,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幾乎是傳統自主車企的天下。但從2016年開始,跨國車企巨頭明顯加快了向電動化轉型的步伐,向中國市場投放新能源汽車產品的規劃力度也明顯加大。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情報所主任、總工程師黃永和觀察到,從2013年到2015年,雖然很多合資企業包括跨國公司都發布了關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戰略,但車型上市還比較少。但從2018年開始,在市場上的合資品牌新能源車型明顯增多。2019年1-10月,合資品牌產品佔比已經超過了10%。他擔憂的是,根據市場調查,在不少「80後」、「90後」年輕人的意識中,已經把特斯拉和BBA並列為豪車品牌了,這可能會影響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特別針對年輕一代的細分市場。「應該對我們的市場沖擊比較大。」
從各類細分市場看,插電式混動車型銷量到2019年11月已經同比下滑超過40%。而在純電動乘用車市場中,A0和A00級車型的下滑尤其明顯。
這兩款車型一直是近年來純電動乘用車銷量的主力。在2017年,A0和A00級車型總銷量一度占據純電動乘用車7成以上的市場份額,然而到了2018年開始收縮,特別是A00級產品的市場份額少了接近20個百分點。2019年,A00級車型的市場佔有率降幅擴大,目前僅占不到三成。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A級純電動乘用車的佔比明顯提升,已佔據當前純電動乘用車銷量的半壁江山。
業內專家分析指出,這種市場格局的演變正是近三年國家補貼政策不斷調整的結果。崔東樹指出,另一個因素是一批分時租賃企業倒下,其產品被大量退租並流向市場,大量低價處理。A00級電動車一直是分時租賃場景的主要運營車輛,「因此A00級車增長壓力巨大,市場表現低迷。」
進口車、出行市場承包年度亮點
盡管新能源汽車整體市場下滑,但在一些細分領域仍然不乏亮點。
第一是新能源車型進口量增長迅猛,成為進口車市場的亮點。
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10月,新能源汽車總進口量約4.9萬輛,同比增長191.7%。其中,特斯拉總進口量約3.33萬輛,同比增長了184.1%,成為進口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力品牌。
第二是出行市場特別是計程車、網約車市場,但這種市場表現是否可以稱之為亮點,業內爭議不小。
上汽通用總經理王永清曾在2019年廣州車展上透露,2019年1-9月,全國賣給私人用戶的電動車僅十餘萬輛,其餘的70多萬輛全部投放給B端的出行市場。不少行業人士在看到這一信息後紛紛表達了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質疑與擔憂,他們認為,這沒有反映出私人用戶的真實需求,對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前景更加悲觀。而1-10月的新能源汽車上牌數據則顯示,過半數純電動乘用車是營運車輛及由單位購買的非營運車輛。
出行市場特別是網約車、計程車已經成為消化新能源汽車產品的主要渠道。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不失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一個亮點。崔東樹透露,目前納入監控范圍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為201萬輛左右,其中計程車、網約車、公務租賃用車佔47%,而私人用車佔了53%。
從運營的里程來看,用於網約車、計程車的車輛的運營里程佔60%、55%左右。「網約車市場的良好發展態勢帶動了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大幅提升,目前新能源汽車在網約車市場的滲透率達到了10%以上,計程車則達到了6%左右,主要車型包括北汽EU系列、帝豪EV系列、比亞迪e5、e6等,網約車、計程車是新能源汽車真正推廣的活名片。」
因此,崔東樹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車主要賣給了出行公司應當是一個亮點而非問題。因為這恰好說明出行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接受,特別是運營用戶對其認可,電耗比油耗更有優勢,如果網約車運營而沒有達到合理的經營情況,用戶是絕對不會願意使用的。這本就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亮點。
當前,新加入的網約車必須是純電動車型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城市的選擇。在司機收入方面,新能源網約車在一二線城市已經開始占據優勢。新能源汽車在網約車市場的大量使用應當被視為到目前為止一個較為成功的案例。
專家觀點:2020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預判
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不會有大幅提升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許海東
在2019年的最後一個月,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有可能會因為多重因素出現翹尾跡象,但是即便出現年末的銷量小幅上揚,也無法直接帶動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大幅提升。下半年新能源車市出現的「五連降」會讓政府、車企、消費者等多方重新審視新能源汽車市場。預計政府會推出更利好新能源汽車發展和銷量提升的政策,車企也將根據市場調整生產節奏與產品布局,而消費者也將更為理性。因此,進入到2020年後,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不會有太大提升,仍將會處於一個調整期。
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出現26%的正向增長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
預計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具有挑戰性的目標是200萬輛,中性判斷約為160萬輛。按照工信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中提出的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達到25%的目標,預計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700萬輛以上。按照2019年近130萬輛的銷量計算,2020年到2025年復合增速將超過33%。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佔比達到25%左右,這個目標對企業的引領作用很大,會推動企業加速發展新能源汽車。
預計2020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80萬-200萬輛
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2019年會長李金勇
2020將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的起步年。未來B端市場將繼續堅挺,計程車、網約車電動化成為必然趨勢。限購城市市場有望出現新能源汽車的增量(北京增加4萬-10萬輛)。未來隨著積分價值提升,電池成本下降,A00級純電動乘用車市場將回暖,非限購城市銷量增加。隨著特斯拉國產、部分造車新勢力車型上市,推動新能源汽車高端用戶擴大,預計增加10萬輛以上。2020年作為新能源汽車補貼最後的盛宴,最後一個年尾效應顯現,有望增加20萬輛銷量。
2020年仍是調整期,實現微增長
北汽集團營銷業務委員會產品與商業模式創新中心市場研究部部長趙新智
2019年和2020年是市場的調整期,預計2019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在110萬輛左右,其中純電動汽車80萬輛。明年有望微增長,純電動汽車約有6%的增幅增加到85萬輛。未來市場會進入一個增長期,2021—2023年增速約為17%-20%。到2023年以後預計可達200萬輛以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捌』 2022全國中職學生汽修運用與維修比賽地點
市四職中。
2022年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興國汽保」杯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能比賽在市四職中舉行。此次比賽由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省工信廳主辦,市教育局、省汽車職教集團、市四職中共同承辦,來自全省18所中職學校的學生、指導教師及裁判員參加比賽。作為2022年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首場賽事,本次比賽進行了兩項重大改革,一是和國賽接軌,組織樣題出題和封閉出題兩個環節,出題專家和裁判相互獨立;二是和世賽接軌,比賽執行裁判在各參賽院校中遴選,旨在通過改革與創新,促進高技能人才培養。
『玖』 解讀丨2019年全球新能源車市成績單出爐,其中隱含了哪些趨勢
縱觀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特斯拉可謂一騎絕塵,但新能源汽車大盤增長10%、市場份額上升等,充分說明了未來新能汽車領域的發展趨勢。產品為王的效應將會更加明顯,而隨著更多外資品牌新能源車型的到來,中國品牌的新能源車型的生存空間還將進一步受到擠壓,中外車企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拾』 請問,我國新能源汽修教育存在哪些問題
目前在職業汽修教育中,主要存在以下幾種問題:
1.師資隊伍缺乏
中職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重要的領路人,因此,為了有效地提升新能源汽車教育的進步,只有不斷擴大教師師資隊伍的建設,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專業能力的發展。但由於我國新能源發展剛剛起步,在教育方面師資隊伍仍然有欠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教學中存在不足,新能源汽車維修隊伍,因此,中職院校為新能源汽車領域培養更多合格的專業技術人才,汽車維修專業中等專業學校應建立和完善教師隊伍,才能不斷的擴大教學隊伍,加強學生專業能力,對此,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現在,大部分的成人專業都有一個先進的教育平台,讓學生、教師和其他專業人員互相交流,互相探討。對專業,特別是新興專業而言,教育平台建設是關鍵,但其不足之處在於開發時間短,信息不全,教學內容不足,無法為能源自動化維護專業人才的培養提供新的平台。總體上看,新能源汽車仍處於起步階段,應加快構建適合新能源汽車的教育平台,為其建設更堅實的專業平台,了解相關人才,讓教師和新能源領域的人才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