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國產電動汽車
A. 馬雲要造電動汽車了誰了解詳情
在國內風起雲涌的萬物互聯的浪潮中,阿里巴巴顯然是一個不能忽略的大玩家。
2014年7月,阿里巴巴正式牽手上汽集團,宣布將在「互聯網汽車」和相關應用服務領域開展戰略合作,共同打造面向未來的「互聯網汽車」及其生態圈。
2015年3月,阿里巴巴與上汽集團宣布共同出資10億元設立互聯網汽車基金並組建合資公司,專注於互聯網汽車、車聯網等領域的技術研發,整合包括第三方在內的資源搭建行業通用的技術平台和服務標准,並為「上汽版」互聯網汽車提供技術支持。
2015年4月,阿里巴巴整合旗下汽車O2O服務相關業務,成立阿里汽車事業部,原聚劃算總經理、曾任天貓汽車總經理的王立成出任負責人。
2015年底,阿里巴巴互聯網汽車部總監侯劍在一次公開演講中首次闡述了YunOS在汽車領域所做的事情:YunOS集成了語音服務,並與國內外的語音服務商做了項目對接,實現了導航控制、行車記錄、接打電話及拍照聊天和微信等服務。根據車載需求的適配,YunOS還定製了車載電話、本地服務,定製了阿里巴巴旗下的高德、天天動聽等軟體,以實現兼容和穩定。
汽車智能化時代到來?
毫無疑問,對於這個小標題,答案是肯定的。
根據著名的管理咨詢機構埃森哲的報告顯示,到2025年,基於互聯網創新的汽車後市場的規模將從目前的5000億元增長至2.4萬億元,而目前尚未啟動的數字化衍生服務市場規模則有望達到2.7萬億元。
盡管網路、騰訊、樂視、華為等科技公司紛紛與汽車廠商聯手切入車聯網和智能汽車,但像阿里巴巴涉入如此之深的並不多見——YunOS布局在汽車本身的智能化,電商業務則承接具體的銷售,即便此次的合作可能只是一個起步。
當互聯網「激進」的力量動搖了既有的格局(正如其此前對於零售和金融所做的那樣),當傳統汽車製造商選擇「放低」身段,或許二者之間從博弈到跌跌撞撞的合作正在開啟一個汽車智能化的未來。
到那時,正如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在當時與阿里巴巴達成合作時所言,汽車對於消費者來說,遠不止是出行的代步工具,而是一種移動生活方式。
B. 馬雲投資的汽車是哪款
馬雲投資的汽車品牌是上汽榮威。2015年3月12日於杭州,上汽集團與阿里巴巴集團共同宣布,將合資設立「互聯網汽車基金」。雙方以資本為紐帶,連接各自優勢資源,共同打造「跑在互聯網上的汽車」(CarontheInternet),引領中國「互聯網汽車」的發展。以榮威i5為例介紹如下:榮威i5外觀:榮威i5採用榮威家族的律動浮翼寬體格柵設計,配以矩形大燈。同時,下部配有梯形進氣口。車身側面採用雙腰線設計,車尾採用小鴨尾設計。全系也僅限LED大燈免費升級。榮威i5配置:榮威i5升級版搭載SuperPilot智能主動駕駛輔助系統,集成了ACC自適應巡航、AEB自動緊急剎車、LDW車道偏離預警等六大功能。TPMS直接胎壓監測系統和360度全景圖像是全系標配。
C. 身家一夜暴漲200億,互聯網造車的狂歡,馬雲和雷軍賺翻了
42歲何小鵬,第二次創業三年就敲鍾了。
「前路依舊,更新起點。」8月27日晚,小鵬汽車正式登陸紐交所。股票代碼為公司簡稱「XPEV」,發行價為15美元/ADS。
本次IPO募集總額約為15億美元,超出招股書預計的最高值12.71億美元。超過上月理想汽車IPO時的11億美元,以及蔚來汽車的10億美元,遠超特斯拉當年的2.26億美元。
發行價對應的市值為108.2億美元,超過了理想汽車的97.24億美元,和蔚來汽車的64億美元,遠超特斯拉當年的17億美元。就發行規模及融資後市值而言,小鵬汽車IPO是全球最大的純電動汽車公司IPO。
截止8月26日美股收盤,理想汽車股價漲28.25%,報收23.38美元/股,市值達197億美元。蔚來汽車股價上漲14.57%,報收20.44美元/股,市值達到242.10億美元。兩家公司股價和市值均創上市以來新高。
但面對4千億美金市值的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們,仍有無數場硬仗要打。
幾天前,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夥人張穎在微信上評論寫道:「最終電動車將顛覆燃油車,成為下一個萬億級別的藍海市場。中國造車新勢力,將亮瞎那些不相信的人的眼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D. 蔚來CEO回復:未來電動汽車將超越特斯拉,國內廠家真這么牛
電動 汽車 的誕生讓 汽車 行業邁向了智能化,也為為綠色環保提供了貢獻,畢竟電能相比汽油來說更加環保,因此在國家的推動下,各大 汽車 行業開始抓住風口,就連馬雲、董明珠等互聯網大佬也加入了進來,自此我國電動 汽車 領域開始迎來新的發展。
雖然,很多網友在對新能源 汽車 的性價比和續航問題上並不買賬,但電動 汽車 仍然成為未來 汽車 的發展方向。最近,蔚來CEO李斌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表示:「蔚來 汽車 比國外企業更懂得用戶需求,超越特斯拉完全沒有難度」。這句話雖然非常的具有野性,但並沒有面對現實,我們不分國度,單從電動 汽車 技術角度上面來分析,特斯拉一直是電動 汽車 的領先者,擁有一整套的 汽車 管理方案,從電池管理系統、自動駕駛系統等上面足以看得出來特斯拉在電動 汽車 上面的創新和技術能力。
在2019年的兩者的銷售數據對比中發現,蔚來全年累計的交付量為20565台。環比增長22.7%,而特斯拉交付數量則達到了112000 萬輛,同比增長50%,兩者的銷售數據差距超過5倍,蔚來想要達到這個銷售數據,在沒有強有力的技術支撐下,幾乎很難完成,更不用說超越了。
在自動車自動駕駛技術上,特斯拉已經達到了L5級別,而蔚來 汽車 只能達到L4級別,關於 汽車 自動駕駛的級別,可能很多網友都不太了解,我們先簡單的介紹一下:
L0級別: 自動駕駛的最低等級,可在特殊情況下對車輛進行控制(如自動緊急制動系統),或者在特定情況下進行干預,給司機提供輔助功能。但是這些系統並沒有持續進行「動態駕駛任務」,因此它們還不能稱為「自動化」系統。
L1級別: 相比L0級別來說,已經具備了基本的智能駕駛輔助功能,比如之前的沃爾沃卡車和賓士車上面配備的自適應巡航功能等,可以通過雷達等感測器在駕駛中檢測障礙物等,從而實現自動減速等功能,目前國內外大部分車型都已經達到該級別,
L2級別: 可實現部分自動化駕駛功能: 此階段的自動駕駛是指自動系統能夠完成某些駕駛任務,但駕駛員需要仍要雙手雙腳隨時待命,以便在特殊情況下,及時接管系統。L2級別的自動駕駛仍需在限定的場景下運行。
L3級別: 基本可實現自動化駕駛,但車輛需要在某個特定環境下才能完成所有的自動化駕駛功能,比如一些自動化的城市公交、計程車等。而且在系統判斷特殊環境時,還需要駕駛員手動駕駛。
L4級別: 相比於L3級別來說, 汽車 達到L4級別以後,就已經能夠完成車輛的所有駕駛操作,駕駛員幾乎可以不用對其進行太多的操作,甚至可以在駕駛中進行休息。雖然L4級別已經達到高度自動化的標准,但是還是受到場景的限制,比較適合在簡單且標准化的道路使用,不能完全適應所有場景。
L5級別: 在L4的基礎上再次升級,基本上可以滿足任何場景的要求,駕駛中可以完全由智能系統操作。也就是只需要你輸入一個指令,車輛就會自動帶你前往目的地。
雖然我們感覺,L4和L5之間只是在駕駛環境上的差別,但其實兩者之間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在完全自動駕駛中,對感測器和AI計算的要求非常之高,每提升一個級別所需要的投入和技術能力都是巨大的。據了解,特斯拉自主研發的MCU晶元已經達到7nm工藝,單顆晶元每秒可執行72TOPS(每秒萬億次運算)。而一台車上需要兩顆,這就是智能 汽車 的大腦,按照國內晶元目前的發展狀態,蔚來等國產 汽車 目前還無法達到這種的研發水平。
根據懂車帝的數據,兩者的最低售價方面,蔚來還要比特斯拉高出10萬左右,曾經的電動車一流品牌都在開始降價,走向平民化,而國產電動 汽車 價格卻普遍較高。 網友們,在10萬左右燃油車、20多萬的特斯拉中,你們真的會去選擇一輛30多萬的國產電動 汽車 嗎?
蔚來雖然融合了各大互聯網大佬的資源,但是在性價比上確實不大高,如果是我的話,單從性價比和駕駛體驗來說,要不選擇燃油車,要不就是特斯拉,留著這10萬塊錢升級電池不好嗎!
國產電動 汽車 廠商想要趕超特斯拉,更應該做的是在相關技術難度上的攻關,像華為一樣,成為國外企業追趕的對象,而不是一直在後面模仿還要一邊喊口號,在 科技 領域想要超越,必須要有足夠的專利和創新。目前電動 汽車 最難攻克的就是電池管理系統、電池的壽命和容量、續航能力、AI智能駕駛系統以及硬體MCU中央控制器的研發,如果只是換個外殼,換個電機,是無法走在電動 汽車 的 科技 前沿,更不用說超越特斯拉了,就跟很多國產組裝手機天天喊著超越蘋果一樣缺少真正的專利技術。
那麼問題來了!小夥伴們,你們知道為什麼現在都在開發自動駕駛的電動 汽車 ,而很少有燃油版的嗎?新能源 汽車 有哪些種類呢,你見過安裝太陽能板續航的電動 汽車 嗎?相關信息可以上西瓜視頻,搜索「新能源 汽車 」,帶你從西瓜視頻走進新能源 汽車 的世界,看看未來智能 汽車 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多大的改變,車技不好的你還會擔心不會開車嗎!
你還可以觀看西瓜視頻創作人「Maxidea極創意」的視頻:曬曬太陽就能跑的電動 汽車 ,續航里程724公里,走到哪裡都能充電,帶你領略這些 科技 奇才的奇思妙想。看西瓜視頻,漲知識!
E. 馬雲造車叫什麼牌子純電動
馬雲造車叫什麼牌子馬雲沒有造車。馬雲剛剛投資了一個汽車品牌。投資的汽車品牌是SAIC榮威。2015年3月12日,在杭州,SAIC和阿里巴巴集團聯合宣布,將共同成立一隻10億元的「互聯網汽車基金」。雙方以資本為紐帶,連接各自優勢資源,共同打造「卡龍互聯網」,引領中國「互聯網汽車」發展。SAIC和阿里發揮各自優勢,共同引領中國「互聯網汽車」的技術發展、服務運營、商業模式和用戶體驗,建立相關標准和規范,推動汽車產業的跨界創新和轉型發展,優化甚至重構汽車產業鏈和生態圈,為未來智能汽車和智能交通奠定堅實基礎。榮威附簡介:榮威是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旗下的汽車品牌。盡管其發動機的起源和歷史、設計、技術和製造都來自英國的羅孚,但它完全是由SAIC自己開發和製造的。2006年10月12日,上海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其自主品牌命名為「榮威」,意為「創新與信譽」。
F. 馬雲投資的國產跑車叫什麼
根據我在互聯網上查詢的情況,馬雲投資的國產跑車是「榮威」品牌,稱為榮威Vision R,這是世界第一款互聯網汽車。
G. 智己汽車背後 揭開阿里「造車」迷局
[汽車之家行業]?11月26日,上汽集團、浦東新區、阿里巴巴聯合推出「智己汽車」,落戶張江智能園區。第二天,張江集團發了一篇新聞稿,標題是《中國「特斯拉」來了》。
「特斯拉中國」只有一家,「中國特斯拉」不下兩位數。上汽、阿里第二次聯手,智己汽車再次向這個稱號發起「沖擊」。
然而,「強強聯合」背後,又有幾分隱憂。
■主導權之爭
智己甫一亮相,就遭到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暗諷」。11月28日,何小鵬在朋友圈發言稱:「主導權之爭所帶來的體系、文化、路線、執行差異完全無法避免。那些廣泛、深度且互補的戰略合作,只是戰術價值,戰略反而是損失。」
話里的關鍵詞是:主導權之爭。
『大眾vw.OS』
相關人士認為,一種可能,是阿里向後退了一步,未來操作系統由上汽主導,阿里主要負責雲端、定位、支付、安全等應用類業務,相當於SaaS供應商;另一種可能是阿里向前進了一步,通過與上汽等頭部車企深度綁定,承擔整車研發軟體部分。「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阿里在親自下場造車。」
無論哪種方案,都不是阿里做平台,車企做載體。智能汽車時代,「主導權之爭」是一個無法迴避的話題,但和5年前相比,互聯網巨頭也在調整自己的定位,這也是上汽、阿里再次聯手的基礎。
汽車行業分析師李建宇認為:「車聯網企業不只要關注自身業務怎麼做,更要考慮商業模式是什麼樣的。」商業模式要走通,和車企的關系要平衡好。
■結語
回看何小鵬對智己的質疑,其核心是在說「邊界」問題。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今年華為再三強調自己「不造車」,其實也是向車企明確自己的「邊界」,避免和車企搶奪利益。明確了邊界,合作才比較順暢。經歷過斑馬,阿里與上汽再次聯手,應該不會重蹈覆轍。(文/汽車之家蔣平平)
H. 馬雲無線充電的純電動SUV續航500公是真的嗎
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之前,上汽榮威推出了一台非常高大上的概念車「光之翼」,也就是榮威Vision-E概念車。這是一台純電動的SUV車型,外形非常有想像力,內部的科技含量也是非常的高。產品的綜合實力非常強大。和榮威RX5一樣,這台車也是阿里巴巴集團與上汽合作的產物。
馬雲會像淘寶改變生活方式、支付寶改變銀行一樣,又一次在汽車界掀起一場狂風,不過,我等最關心的還是價格。
I. 車展觀察丨「智能者」們手持刀盾,穿林過河
隧道盡頭仍有光明,但不是每一家公司都能走到最後。
中國的造車新勢力已走出量產門檻,但IPO也並不意味著進入了安全區,未來要面對的是拿著放大鏡的觀察者。
尤其是在智能時代、無人駕駛、品牌升級的時代,所有軟體最終的載體還是硬體,如果無法做到軟體與硬體的縱向結合,則無法帶來高品質的汽車產品。
畢竟造車夢的核心還是車,用戶能否滿意,市場是否接納才是檢驗中國彎道超車是否成功的唯一標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J. s680是什麼車
【太平洋汽車網】邁巴赫S680搭載6.0T雙渦輪增壓V12發動機,搭配7擋手自一體變速箱,最高時速可達到250km/h,最大輸出功率為463kW,扭矩達到1000N·m,最大馬力為630Ps。車的長*寬*高為:5466*1899*1500(mm)。
前幾天陪朋友去賓士4S店做保養,閑來無事去逛停車場,想著能不能遇到一台極品好車飽飽眼福,走了一圈後沒想到真遇到了!賓士邁巴赫S680——裸車價就要超過300萬的旗艦車!
邁巴赫在被賓士收購之前就是頂級豪華品牌,跟勞斯萊斯、賓利處於同一級別,比較著名的兩款車型就是邁巴赫570S和邁巴赫62S,其中邁巴赫62S齊柏林均價都要超過千萬,阿里巴巴馬雲的座駕就是它。
賓士在收購邁巴赫之後對它的品牌工藝進行了融合,在原有的S級車型上推出了邁巴赫版,這項舉措不僅讓邁巴赫品牌重生,同時也讓賓士S級車型的定位更上一層樓,目前銷量比較好的車型是梅賽德斯邁巴赫S400跟S600,賓士在豪華領域中已經遠遠甩開寶馬七系跟奧迪A8L。
這台邁巴赫S680是去年11月份推出的新車,目的就是取代賓士S600成為新旗艦,把賓士D級車的售價帶到更高點,車子外觀上有很多獨特的地方,前柵欄有邁巴赫專屬標志,LED大燈內部也有三個獨立的光源,車身翼子板上貼著醒目的V12字樣。
車子輪胎規格為245/40R20,造型相當獨特,跟老款的S600略有區別。
其實邁巴赫680S在動力性能上和普通的S600真沒啥區別,主要亮點還是在於內飾,融合邁巴赫的元素後再次將豪華做到極致,車內方向盤有邁巴赫的英文標識,整體皮層都是頂級小牛皮,白色裝飾條都是鋁合金材質,中控屏採用了一體式液晶顯示,整體排版設計風格倒是變化不大。
對於這種旗艦型轎車來說配置幾乎是完美,安全性方面有6個安全氣囊、並線輔助、車道偏離預警系統、主動剎車系統、夜視系統、疲勞駕駛提醒功能,輔助配置也有全景攝像頭、空氣懸掛和可變轉向比,全車內飾基本沒有塑料板,隔音效果可想而知,柏林之聲的音響更是堪比KTV現場。
其實從個人角度來講,賓士邁巴赫S680在豪華程度上絕對不會輸給勞斯萊斯,在人性化設計上更是如此,勞斯萊斯在造車領域確實很牛,但最值錢的還是這個品牌,論造車經驗跟設計理念,賓士邁巴赫絕對比它更先進,當然這只是個人感覺,買反正都是買不起。
邁巴赫S680的座椅是整車最大的亮點,號稱飛機頭等艙式設計,前後標配加熱、通風和按摩功能,第二排的獨立座椅也能進行電動調節,小腿位置還有電動升降板,檔次真是沒話說。
這種級別的車子已經處於整個汽車界的頂端,如果非要說一個缺點的話那就是太貴了!三百萬左右的裸車價真是想都不敢想。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問答叫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