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動汽車普及方式
A. 大家認為新能源汽車什麼時候可以普及
那現在正在普及中,因為它的成熟度和可靠性都得到了較充分的驗證,並在持續驗證中;而且它是像純電動過渡的一個更加穩妥和經濟的驅動形式,因此我認為是在未來幾年內就能得到迅速普及的一種形式。舉個數據的例子:
我認為目前還有些問題尚待解決,比如續航里程,充電的方便程度,充電的速度、電池安全性等,哪一個環節都沒有做到能夠和燃油車分庭抗禮。所以,什麼時候普及,取決於它的核心部件什麼時候足夠成熟和安全。我認為目前阻礙純電動車普及的瓶頸,主要責任都出在電池系統上!
電動車核心就是電池、電機、電控。
綜上,關鍵就看電池啥時候能搞定,搞定電池的一系列問題(續航啊、安全啊、充電啊),那純電動車普及是水到渠成的事。
別太過於樂觀和理想化,我們現在國產所謂的新能源車都是些技術含量不高的電動 汽車 ,它的技術含量雖然標榜三電合一,但實際上和以前的電瓶車來說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差異,無非是電池和控制器更加先進一些。再放眼5-10年量產電池技術也很難有實質性的飛躍,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並不是很容易突破的瓶頸。
城市的電力供應是否能滿足純電動 汽車 的普及?能否支撐每個家庭一天20度左右的用電量需求?沒有科學、長遠、系統的規劃發展,而通過臆想定出燃油車退市的時間表是件很可笑的事情,這就像我們國內的很多重點工程、重大項目的完工時間並不是按照科學發展的規律制定,而是以某個大事件的發生或管理者人為的意志為完工的時間點一樣。
今天我們的新能源 汽車 (電動 汽車 )只是虛假的繁榮,是通過政府補貼和對已經非常環保、成熟的燃油車進行限制而得來的。有人覺得2025年新能源 汽車 會全面爆發,但我並沒這么樂觀,現在很多電動 汽車 從200公里增加到300公里續航無非都是增加電池數量,獲得政府補貼為目的,根本不是電池技術的提升 ,5-6年後我們可能未必迎來穩定、安全、可靠續航幾千公里甚至上萬公里的電池技術,但現有蜂擁而上馬的技術不成熟的電動 汽車 的電池普遍會壽終正寢,將會給電池回收和無害化處理帶來巨大的壓力,要知道到今天我們連垃圾分類還都做的相當不理想,所以如果電池不能妥善處理,那將不是比燃油車污染更大的問題,很可能會導致斷子絕孫的命運,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我們不斷透支環境發展眼前利益而遭受的報應。
提前報廢掉燃油車似乎排氣管少排點尾氣,但報廢一輛 汽車 產生的污染和生產一輛難於處理、壽命有限的電池車所對環境的影響往往被我們心安理得的忽略了,這就是在利益面前人是很難戰勝靈魂的。現在全球的氣候異常,冰川加速溶解,似乎並沒有讓我們止步於對安逸生活的享受。
新能源 汽車 主要兩個發展方向,電動,氫燃料。
過去我國 汽車 行業里,大家經常引用德國、丹麥一些國家的禁售燃油車倒計時,強調2035年是一個大關,工信部之前也有強硬的聲音,表示中國也將制訂禁售燃油車時間表,但過了幾年多時間,仍沒有具體的方案。
現在來看,政策還不夠明朗。我個人認為,新能源 汽車 的普及有幾個前提條件:
一是政策。在政策上,要有嚴有松。
嚴的方面是,要大力推動公務用車、公共交通、商用貨運、特種車輛、特殊區域,加快強制更新為新能源車。例如港口,機場,封閉的廠區,裡面的車輛都是僅在本區域內進行作業的車輛,具備良好的充電環境和充電時間,為什麼不用新能源車輛呢?在北京首都機場我就注意到,幾次乘坐的擺渡車仍為燃油車,排放大量的尾氣,我用鼻子就可以判斷,尾氣排放根本就是不達標的。
松的方面是,要給低速電動車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從經濟的角度出發,電動 汽車 並不是續航里程越高越好,而是根據需要,在一些人口密集的縣城,市民對低速的電動車需求很大,因為他們每天的車程只是10-30公里,買一輛續航里程在80-150KM的老年代步電動車就足以滿足需求。但是低速電動車,怎麼界定?怎麼管理?所以在電動 汽車 的發展上,要兼顧各方需求,合理規劃方案和制訂完善的政策。
二是配套。必須加快跟進。
充電、加氫燃料電池,是新能源 汽車 發展的必要配套條件。目前,充電樁發展較快,截至2019年10月,中國電動 汽車 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發布數據,聯盟內成員單位總計上報公共類充電樁47.8萬台,其中交流充電樁27.8萬台、直流充電樁20.0萬台、交直流一體充電樁488台。2019年10月較2019年9月公共類充電樁增加1.2萬台。從2018年10月到2019年9月,月均新增公共類充電樁約1.6萬台,2019年10月同比增長68.0%。但是,一些品牌不匹配,不兼容的問題,充電樁利用率不均衡,仍比較突出。在很多城市裡,通過地圖尋找充電樁,經常出現不能用、損壞的情況,無人維護。
三是技術。要突破瓶頸。
電池的成熟性、穩定性、可靠性,已經得到了很好的驗證,自燃現象大幅降低了。但是成本、回收環節,仍有較大的問題。電池在整車的成本上占據較大,一旦涉及換電池的環節,讓消費者難以承受。特別是換下的電池,還沒有很好的形成梯次利用,資源浪費,處理不好,也一樣污染環境。
在這幾個因素能夠充分解決的前提下,我認為,在中國東部、經濟發達地區、人口密集的城鎮,有希望在十年內得到普及。在西北、西南邊疆這些地廣人稀的區域,還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
工信部2025年禁售燃油車的信息雖然沒有實錘,但是無風不起浪也是老例。目前長安、北汽以及其他小廠制定階段性禁售燃油車計劃,以及2025年徹底停產燃油車計劃也從側面印證了工信部信息。
那麼電動 汽車 的普及節奏就可以大致判斷了,從第一款國產EV上市銷售到2017年保有量不過170萬左右,而2018年僅上半年的銷量就超越現有量的2/3,預計完成目標為200萬輛。按照現在的普及速度來看,這七年內電動 汽車 的市場佔有率會達到15%~20%。尤其是北上廣深這些一線限行限牌城市,傾斜會越來越大。
但電動 汽車 畢竟是新生事物,任何一種新生事故如果沒有剛需或者特別大的領先差距,普及的難度都會很大。電動 汽車 的優勢僅在於用車成本,使用便利性還不盡人意。
可政策的大力推行是勢不可擋的,普及階段不僅是讓消費者主動或被動的接受這一車型,更是 汽車 研發企業技術積累和突破的過程。
如果汽油2元一升的話沒人會在乎用車成本,但是高昂的售價已經讓用車成為很多人的負擔,電動 汽車 的優勢也就逐漸顯現。一旦續航里程或者電池成本突破限制,這種車會迅速取代燃油車。
新能源 汽車 目前還存在不少使用困難,縮短充電時間,電源容量大一些。普及介決全國性或地域性充電樁設置,投資大,那個部門投入,須多個部門配合協商,問題多,麻煩。如果是全面普及,只能長期觀望。
真正的達到普及的話,我覺得應該最少在十年以上,除了相關充電配套設施的完善和電池充電技術的普及與提高,還有老百姓對新能源 汽車 的接受度。
汽車 畢竟是能源利用的終端,只有新能源普及了,新能源 汽車 才有普及的條件。
就我個人而言,對內燃機有著自己的熱愛,這是情懷。內燃機從19世紀誕生到如今一百多年了,經歷了很多技術上的變革。所以,每一台機器都是一代又一代工程師的心血,如果真要取代內燃機,那會有很多人就面臨失業的。
我認為內燃機在未來20年內不該被完全替代,而是繼續在它上面尋找技術的革新,應對環保問題。
你先買我們馬上跟上
B. 新能源車什麼時候普及
夏天最重要的旅行方式是什麼?那應該是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全球發展的焦點。目前,國家一直在倡導和支持新能源汽車。國內各大廠商基本都加快了新能源汽車的推出,如BAIC、比亞迪、吉利等。這些廠商也看到了國家的發展趨勢,並大力推動他們分一杯羹的行動。新能源汽車何時才能遍布全國?我們一起來看看汽車編輯器。
新能源汽車何時才能遍布全國?
9月9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在2017中國汽車工業發展(TEDA)國際論壇上作公開發言。現在,全球汽車行業正在加速向智能化、電氣化方向轉型,中國已經啟動了對傳統燃油車停產停售時間表的研究。
在此之前,中國、印度、挪威、法國和英國已經宣布,它們將逐步淘汰燃油汽車,代之以更清潔的電動或混合動力汽車。挪威定的最後期限是2025年,印度是2030年,英法基本是2040年。
新能源汽車何時才能遍布全國:開始告別內燃機。
大眾:到2020年,大眾集團預計在中國銷售40萬輛新能源汽車,到2025年,將向中國消費者供應約150萬輛零排放新能源汽車,其中大部分是純電動汽車。
賓士:未來,賓士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等新能源動力汽車將納入品牌的系列。
寶馬:將加大對互聯網化、智能化、新能源汽車(包括混合動力、電動、燃油車等)的投資。).
沃爾沃:宣布從2019年起,所有沃爾沃新車型都將配備電動馬達。
豐田:早在2015年,豐田就宣布在2050年前停止銷售。
內燃機車只會賣混動車、電動車和燃料電池車。
新能源汽車何時能遍布全國:遍布全國的原因?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有幾個原因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及其在全國的普及有關:第一,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的問題。二是新能源汽車的快充技術。第三,充電樁遍布全國。第四,電動汽車廢電池對未來環境的污染問題。只要解決了這些問題,燃油車禁產禁售與人民生活的關系將為零,燃油車禁產禁售將被社會普遍接受。
新能源汽車何時才能遍布全國:何時停止銷售燃油車?
汽車工業發展史上的這一里程碑時刻何時到來?專家們有不同的解讀,最早不會早於2025年,也不會晚於2040年。因此,在8到22年內,新能源汽車將完全取代燃油汽車。
今天,邊肖汽車的簡介到此結束。以上是邊肖汽車關於新能源汽車何時會遍布全國的簡要介紹。目前,新能源汽車正在慢慢走向成熟。對待新能源汽車的關鍵原因應該是電池壽命的問題。不過目前大家基本都在積極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新能源汽車應該離遍布全國不遠了。希望邊肖汽車的簡介能為你解決問題。我想了解更多關於關注邊肖汽車的信息。
C. 什麼是純電動汽車
純電動汽車是指以車載電池為動力輸出,用電機驅動車輪行駛,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和國家標准各項要求的乘用車輛。由於對環保且能耗相對傳統燃油汽車較小,其前景被廣泛看好,但當前還不是非常普及,屬於發展中階段。純電動汽車的組成包括:電力驅動及控制系統、驅動力傳動等機械繫統、完成既定任務的工作裝置等。電力驅動及控制系統是電動汽車的核心,也是區別於內燃機汽車的最大不同點。純電動車的動力來源全部是由車載蓄電池提供,如果電池電量耗盡就無法行駛,需要用充電樁對其充電。
D. 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充電方式有什麼
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充電方式有以下:1、無線充電也稱感應充電:最大的特點就是安全即使雨雪天也不用擔心遇到觸電的危險;2、隨車充電盒:主要用來應急充電當車閑下來的時候可以將隨車充電盒充滿電而長途跑車最重要也就是依靠隨車充電盒;3、恆壓、恆流的傳統充電方式對電動車進行充電:也就是傳統的充電方式和充電動自行車一樣插在自家插座上即可在長途跑車中這一點也應用頻繁;4、小型充電站:也就是路邊的充電站大家應該現在也都見過這種充電站未來隨著國家政策支持肯定會在城市進一步普及一般情況下補電1~2h充滿3~5h這裡面數據肯定會有出入首先因為汽車不同其次充電站的功率等也會有不同;5、快速充電:目前快速充電的技術還有所限制不過在上一年已經出現快速充電的充電樁一般情況下十幾分鍾就能充滿80%左右的電量預計在今年年底這種技術就會大面積普及屆時車輛的電池也將進一步優化滿足快速充電盒無線充電;6、更換電池:更換一塊充滿電的電池可以為汽車續航前行。
E. 純電動汽車的優勢和缺點
純電動 汽車的優點是不需要消耗燃油,沒有尾氣排放,運行時車內安靜性更好。缺點是充電速度慢,電池更換成本高,續航里程低。
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下,很多消費者都買了純電動汽車。純電動汽車的電動機在運行時沒有多餘的噪音和抖動,所以純電動汽車的安靜性更好。
純電動汽車電機的動力輸出方式與內燃機不同。一般的內燃機需要達到一定的轉速才能輸出最大的扭矩,而電機則不需要。當純電動汽車停在原地時,將油門踏板踩到底,電機可以立即輸出最大扭矩。這種動力輸出模式非常適合在城市道路上使用。
純電動汽車的電池性能會隨著充放電次數的增加而下降,所以車主在行駛數年後需要為電動汽車更換電池。一般 電動車 更換電池的成本很高,這也是很多車主不願意購買純電動車的原因。
純電動汽車在冬季和夏季需要空時續航里程會有所下降,但純電動汽車充電速度較慢,因此純電動汽車電量耗盡時正常使用會有所延遲。如果純電動汽車解決了續航里程和充電速度的問題,那麼純電動汽車一定會普及。
F. 怎樣才能讓電動汽車快速普及呢
1.電動汽車的普及不僅與電池技術和充電的便利性有關,還與石化集團和電力集團的利益有關。這既是能源結構的調整,也是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這是一場艱苦的戰斗。
6.有政府的強大支持,短期市場前景還是不錯的,長遠來看大量普及推廣還沒那麼容易,受到不少限制,最大的風險在於如果電池技術遲遲沒有突破。或者出現了其他能源的技術突破,比如氫燃料,那電動汽車將馬上成為歷史。
G. 大家認為電動汽車能普及了嗎應該怎樣普及
如果是家裡有汽車充電樁,夜裡電池充電按4毛一度的低谷期價來測算,一輛電動車一百公里耗電量15度,電費只需6元,相當於汽油車成本費的1/10,也是非常有核心競爭力的;而且電動車所具備加快很快和靜謐性,是汽油車所不可以比擬的,因此開電動車後就難以接納汽油車了。
充電電池電動機驅動力依照現階段實際的技術性應優先選擇普及化公共汽車系統軟體,大城市及城市間物流車輛,小型車輛。普及化不推廣的,顧客毫無疑問要和汽油車對比,如果用下去的感受比汽油車好,又並沒有里程數和充電時間的困惑,堅信新能源電動車替代汽油車只是時間問題。相反,除去老調重彈的續航力和電池充電,電動車現階段價格對比高,二手車折舊低,都會對顧客的挑選造成困擾,那普及化其實就是豬年馬月的事了。
H. 純電動汽車有哪些布置形式
電動汽車的結構布置各式各樣,比較靈活,概括起來分為純電動汽車電動機中央驅動和電動輪驅動兩種形式。電動機中央驅動形式借用了內燃機汽車的驅動方案,將內燃機換成電動機及其相關器件,用一台電動機驅動左右兩側的車輪。
電動輪驅動形式的機械傳動裝置的體積與質量較電動機中央驅動形式的大大減小,效率顯著提高,代價是增加了控制系統的復雜程度與成本。
純電動汽車採用電動機中央驅動形式,直接借用了內燃機汽車的驅動方案,由發動機前置前驅發展而來,由電動機、離合器、變速箱和差速器組成。用電驅動裝置替代了內燃機,通過離合器將電動機動力與驅動輪進行連接或動力切斷,變速箱提供不同的傳動比以變更轉速—功率曲線匹配的需要,差速器實現轉彎時兩車輪不同車速的行駛。
純電動汽車採用雙電動機電動輪驅動方式,機械差速器被兩個牽引電動機所代替,兩個電動機分別驅動各自車輪,轉彎時通過電子差速控制以不同車速行駛,省掉了機械變速器。
純電動汽車所獨有的以蓄電池作能量源的一種結構,蓄電池可以布置在上的四周,也可以集中布置在車的尾部或者布置在底盤下面。所選用的蓄電池應該能提供足夠高的比能量和比功率,並且在車輛制動時能回收再生制動能量。具有高比能量和高比功率的動力電池對純電動汽車的加速性和爬坡能力。
為了解決一種蓄電池不能同時滿足對比能量和比功率的要求這個問題,可以在純電動汽車同時採用兩種不同的蓄電池,其中一種能提供高比能量,另外一種提供高比功率。兩種電池作混合能量源的基本結構,這兩種結構不僅分開了對比能量和比功率的要求,而且在汽車下坡或制動時可利用蓄電池回收能量。
燃料電池所需的氫氣不僅能以壓縮氫氣、液態氫或金屬氫化物的形式儲存,還可以由常溫的液態燃料如甲醇或汽油隨車產生。一個帶小型重整器的純電動汽車的結構,燃料電池所需的氫氣由重整隨車產生。
(8)純電動汽車普及方式擴展閱讀
發展歷史
早在19世紀後半葉的1873年,英國人羅伯特·戴維森(Robert Davidson)製作了世界上最初的可供實用的電動汽車。這比德國人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和本茨(Karl Benz)發明汽油發動機汽車早了10年以上。
戴維森發明的電動汽車是一輛載貨車,長4800mm,寬1800mm,使用鐵、鋅、汞合金與硫酸進行反應的一次電池。其後,從1880年開始,應用了可以充放電的二次電池。從一次電池發展到二次電池,這對於當時電動汽車來講是一次重大的技術變革,由此電動汽車需求量有了很大提高。
在19世紀下半葉成為交通運輸的重要產品,寫下了電動汽車在人類交通史上的輝煌一頁。1890年法國和英倫敦的街道上行駛著電動大客車,當時的車用內燃機技術還相當落後,行駛里程短,故障多,維修困難,而電動汽車卻維修方便。
在歐美,電動汽車最盛期是在19世紀末。1899年法國人考門·吉納駕駛一輛44kW雙電動機為動力的後輪驅動電動汽車,創造了時速106km的記錄。
1900年美國製造的汽車中,電動汽車為15755輛,蒸汽機汽車1684輛,而汽油機汽車只有936輛。進入20世紀以後,由於內燃機技術的不斷進步,1908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T型車問世,以流水線生產方式大規模批量製造汽車使汽油機汽車開始普及,致使在市場競爭中蒸汽機汽車與電動汽車由於存在著技術及經濟性能上的不足,使前者被無情的歲月淘汰,後者則呈萎縮狀態。
I. 新能源汽車將來真的可以普及嘛
新能源汽車將來肯定會普及因為現在以環保為主大多數都是以環保產品為主要的趨勢。從以下數據都能夠表明出以後,對於新能源汽車的需求量。
值得注意的是,相當大一部分特斯拉被用作出口。特斯拉中國7月出口24347輛,占上述批發銷量的逾七成。與5月11527輛出口和6月5017輛出口相比,特斯拉中國出口量呈現爆發式增長,還為當月乘用車整體出口貢獻了較大增量。
顯然,上海工廠為特斯拉出口提供了主要生產力量。在二季度財報中,特斯拉曾披露各個工廠產能狀況,目前已經投產的是美國加州工廠和中國上海工廠,產能分別為60萬輛和大於45萬輛。特斯拉稱,受到供應鏈和工廠升級影響,上海工廠生產曾短暫中斷,由於美國市場需求強勁,考慮全球平均成本優化,上海工廠已經成為主要汽車出口中心。
不過,除掉出口量後,特斯拉中國7月份在國內批發銷量僅為8621輛,與6月份28138輛的國內銷量相比下滑69%。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對記者表示,這是由於特斯拉為保障第三季度國外銷量,增加出口量,國內銷量未過萬屬於正常現象。
國內銷量下滑或許還與部分消費者延遲購車計劃有關。特斯拉在7月初正式上線ModelY標准續航版,起售價27.6萬元,相比此前上市的長續航版價格便宜了7.19萬元,引得部分潛在消費者轉訂標准續航版。隨後,特斯拉Model3標准續航升級版又在7月30日下調了售價,降至23.59萬元,兩款新價格的車型都將於8月開始交付。
在國內乘用車市場7月零售銷量同比、環比「雙降」的背景下,新能源車的表現格外突出。7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24.6萬輛,環比增長5.1%,同比增長202.9%。乘聯會認為,新能源車與傳統燃油車走勢形成強烈差異化的特徵,實現對燃油車市場的替代效應,並拉動車市向新能源化轉型的步伐。
值得一提的是,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最高,7月批發滲透率為28.4%;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2.1%。整體來看,7月新能源車廠家批發滲透率16.3%,1-7月滲透率11.8%,較2020年5.8%的滲透率提升明顯。
從具體車企來看,理想和小鵬兩家新勢力均再創單月交付紀錄。7月份理想ONE汽車交付8589輛,環比增長11.4%;小鵬汽車總交付量達8040台,環比大增22%。接下來,小鵬汽車第三款新車小鵬P5將在2021年第三季度正式發布,或將成為下半年新的增量,而理想汽車暫時僅有一款理想ONE及改款車型。
蔚來汽車在7月份表現則略為遜色。7月,蔚來交付了7931輛汽車,相比6月8083輛的銷量不升反降。蔚來曾預計全球晶元短缺將拖累其第二季度的汽車交付量,不過公司董事長李斌在此前財報會上表示,汽車行業的晶元短缺將在三季度迎來轉折。
另一家自主品牌比亞迪新能源車單月銷量首次突破5萬輛大關。比亞迪7月新能源汽車銷量50492輛,同比增長234.4%,環比增長25%,混動和純動繼續對半佔比。比亞迪漢上市一周年累計銷量已突破10萬輛,成為爆款車型,7月份漢EV銷量達5907輛,漢DM銷量為2615輛,均保持穩健增長態勢。
J. 新能源汽車什麼時候全國普及
新能源汽車何時才能遍布全國?
9月9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在2017中國汽車工業發展(TEDA)國際論壇上作公開發言。現在,全球汽車行業正在加速向智能化、電氣化方向轉型,中國已經啟動了對傳統燃油車停產停售時間表的研究。
在此之前,中國、印度、挪威、法國和英國已經宣布,它們將逐步淘汰燃油汽車,代之以更清潔的電動或混合動力汽車。挪威定的最後期限是2025年,印度是2030年,英法基本是2040年。
新能源汽車何時才能遍布全國:開始告別內燃機。
大眾:到2020年,大眾集團預計在中國銷售40萬輛新能源汽車,到2025年,將向中國消費者供應約150萬輛零排放新能源汽車,其中大部分是純電動汽車。
賓士:未來,賓士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等新能源動力汽車將納入品牌的系列。
寶馬:將加大對互聯網化、智能化、新能源汽車(包括混合動力、電動、燃油車等)的投資。).
沃爾沃:宣布從2019年起,所有沃爾沃新車型都將配備電動馬達。
豐田:早在2015年,豐田就宣布在2050年前停止銷售。
內燃機車只會賣混動車、電動車和燃料電池車。
新能源汽車何時能遍布全國:遍布全國的原因?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有幾個原因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及其在全國的普及有關:第一,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的問題。二是新能源汽車的快充技術。第三,充電樁遍布全國。第四,電動汽車廢電池對未來環境的污染問題。只要解決了這些問題,燃油車禁產禁售與人民生活的關系將為零,燃油車禁產禁售將被社會普遍接受。
新能源汽車何時才能遍布全國:何時停止銷售燃油車?
汽車工業發展史上的這一里程碑時刻何時到來?專家們有不同的解讀,最早不會早於2025年,也不會晚於2040年。因此,在8到22年內,新能源汽車將完全取代燃油汽車。
今天,邊肖汽車的簡介到此結束。以上是邊肖汽車關於新能源汽車何時會遍布全國的簡要介紹。目前,新能源汽車正在慢慢走向成熟。對待新能源汽車的關鍵原因應該是電池壽命的問題。不過目前大家基本都在積極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新能源汽車應該離遍布全國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