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疆新能源汽車
⑴ 新疆新能源汽車發展怎麼樣
新疆目前氣候不適合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電池不適合過高或過低的溫度,新疆恰好夏天溫度高,冬天溫度低
⑵ 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
2018新能源車補貼政策原文:1、破除地方保護,建立統一市場。各地不得採取任何形式的地方保護措施,包括但不限於設置地方目錄或備案、限制補貼資金發放、對新能源汽車進行重復檢驗、要求生產企業在本地設廠、要求整車企業采購本地零部件等措施;2、對經有關部門認定存在地方保護行為的地方,中央財政將視情節相應扣減充電基礎設施獎補資金。各地對列入《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應一視同仁執行免限行、免限購、發放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等支持措施;3、地方應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和改善新能源汽車使用環境,從2018年起將新能源汽車地方購置補貼資金逐漸轉為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新能源汽車使用和運營等環節。
⑶ 新能源領域迎來重要國策,明年起我國19省大面積普及新能源汽車
據了解,當前充電樁的布局已經基本滿足了公共交通、物流運輸、私人出行等領域的充電需要。不過,目前充電樁等新能源基礎建設的發展中仍存在分布不均衡、充電便利性不足等問題,充電難成為新能源行業發展的制約條件之一。有分析指出,《產業發展規劃》的頒布將加快解決新能源充電基礎設施發展不完善的問題。
氫能源的體系建設成為《產業發展規劃》重點提及的內容。《產業發展規劃》指出,要求推進加氫基礎設施建設,引導企業根據氫燃料供給、消費需求等合理布局加氫基礎設施,提升安全運行水平;開展高壓氣態、深冷氣態、低溫液態及固態等多種形式儲運技術示範應用,探索建設氫燃料運輸管道,逐步降低氫燃料儲運成本。同時,《產業發展規劃》也進一步明確了關於提升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應用技術以及推動商業化示範運行等內容。
事實上,早在2019年,氫能源首次被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中,氫能源上下游的投資和布局成為熱點。中金公司認為,氫能源汽車是行業長期發展方向,該項政策的推出,將進一步加快了產業發展節奏,為氫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相關產業鏈帶來一定投資機會。
陳士華分析認為,氫能源在《產業發展規劃》中被多次提及也充分反映出國家對於氫能源發展的重視。「受到原材料的制約以及技術的限制,當前氫能源的發展還沒有達成最理想的解決方案。不過從長遠來看,氫能源是替代純電動的最佳路線,只是其發展仍需要較長的時間。」
總體來看,《產業發展規劃》對於新能源的支持范圍不僅僅局限在新能源車輛本身,而是通過擴充產業發展重點,來進一步探索新能源全產業鏈的布局和完善。在產業環境方面,《產業發展規劃》提出鼓勵新能源汽車、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領域企業跨界協同,鼓勵整車及零部件、互聯網、電子信息、通信等領域企業組成聯盟,以及對內深化行業管理改革,對外擴大開放和交流合作和加快融入全球價值鏈等。
受政策的帶動作用,未來新能源全產業鏈的投資和發展將有更大想像空間。中信證券的研報指出,《產業發展規劃》再次明確了電動車長期發展,進一步提升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投資確定性;從全球視野看,中國電動化供應鏈快速發展、最為完善,龍頭企業已經供應海外,作為全球優質製造資產的價值凸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新能源汽車2018年銷量佔比
從數據看市場
4.5%
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全年累計產量127萬輛、銷量125.6萬輛,占汽車整體銷量的4.5%,比去年同期增長61.7%。其中,新能源乘用車全年累計銷量105.3萬輛,純電動車占據了約75%的份額
⑸ 2018年新能源汽車有哪些
1.
比亞迪秦pro;2.日產軒逸純電;3.謳歌cdx混動版;4.威馬ex5;5.北汽新能源eu5
⑹ 2018年新能源汽車有哪些
現在各大汽車廠家都有新能源汽車。比如國產的吉利、長安、比亞迪等
最有名的的應該是特斯拉
⑺ 2018新能源銷量直線上升,汽車總銷量卻不容樂觀,下滑在哪兒
目前來看,國家還是力推這個行業的,而且油價不是又漲了!所以新能源會很可觀。
⑻ 2018年上市的新能源汽車有哪些
2017年雙積分政策的實施讓各大車企加大了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對於新能源車來說2017年是一個新的起點,新能源車逐漸走進市民生活,充電樁設點越來越多。雖然說在2018年裡新能源車有補貼退坡,但是2018年也將是新能源汽車爆發的一年,並且因為上牌容易,新能源車還是收到許多買車朋友們的青睞。小編給大家盤點下,在2018年即將亮相的10款值得期待的新能源車。
1捷豹I-PACE
Pace是捷豹的首款純電動SUV,通過下面幾個數字來看看它的性能:700牛米的瞬時扭矩、400馬力的功率、4s的百公里加速、續航里程500km。
從I-PACE概念車可以看到,此款車型配備了全景天窗,同時在設計造型上也增添了不少科技創新元素,比如採用了能夠自動伸縮的門把手,不使用時會自動縮回與車門表面持平。
2納智捷U5電動版
納智捷U5 EV+基本延續了汽油版U5的時尚設計,但其車身加入了很多藍色裝飾,以說明其新能源車型的身份。
動力部分,新車配備有B-Paddle動力回收系統,在滿電情況下可行駛304公里,並支持快充模式,50分鍾可以為新車提供80%的電量。
3大眾新e-Golf
大眾對新款e-Golf的升級主要集中在續航里程的提升上。電池容量由過去的24.2 kWh升級到35.8 kWh,續航里程可達255km。
該車搭載了動力更強的電動機,最高功率達到了100kW,最高扭矩為290N·m,0-100km/h加速時間為9.6s,具有150km/h的最高車速。
得益於MQB平台的靈活布局優勢,e-Golf的電池組安置在底盤結構之中,並未佔用過多的後備廂空間,它的裝載能力在純電動車中表現較為出色。
充電時長:在專用直流充電樁上充電1小時可以充滿80%電量,家用交流電需不到6小時可充滿。
4漢騰X5 EV
漢騰X5 EV是基於漢騰X5打造的一款純電動SUV,將於今年正式上市。新車外觀大致延續了汽油版車型的設計,前臉加入的「水滴」設計元素成為新車的一大亮點。
動力方面,漢騰X5 EV搭載一套由容量為129Ah的鋰離子電池組和最大功率95kW,峰值扭矩260Nm的永磁同步電機組成。
5廣汽豐田E concept量產版
在去年的廣州車展上,廣汽豐田E concept概念車亮相,據說該車將在2018年量產上市。
從E concept概念車來看,新車採用懸浮式車頂設計,同時搭配行李架。同時,前格柵採用一塊大尺寸屏幕,可以顯示用戶錄制的信息以及炫彩燈光效果等。
6雲度π3
雲度π3是雲度歐洲(米蘭)設計中心深度參與設計的一款車型。從外觀上來看,X字型的大面積蜂窩前臉造型,很有未來感。
榮威Marvel X定位於一款純電動SUV,從其工信部申報信息看,新車將採用純電動模式驅動,兩個後輪將分別由功率為85千瓦和52千瓦的兩台電機驅動。
從外觀看,新車前臉採用大面積的倒梯形進氣格柵,多處採用鍍鉻飾條裝飾,將兩側的大燈緊緊連成一體;在尺寸上,長寬高為4678/1919/1616mm,軸距達2800mm,車內空間可想而知。再加上懸浮車頂和雙色五幅輪轂,新車具有很強的運動氣息。
⑼ 新能源汽車行業2018年前景如何
在剛剛過去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繼續按照國家規劃的路線和產銷目標強力推進中,由中汽協發布的行業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均接近80萬輛,分別達到79.4萬輛和77.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3.8%和53.3%,2017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佔據整體汽車市場的2.7%。
回望2017年,雙積分新政、補貼政策的變動一直貫穿全年,始終撥動每一個行業人士的神經,智能汽車、無人駕駛成為汽車產業最大的焦點,各種論壇不厭其煩地討論、各類媒體長篇累牘地報道,新造車勢力風起雲涌、各種上市活動、戰略合作、巨額融資紛至沓來,新思路、新模式、新問題層出不窮,身處洪流難免隨風搖擺,甚至暫時會被蒙蔽雙眼、誤入歧途,好在全球產業變革的大趨勢已經確立,前進的步伐開始加快,未來前景可期。
展望2018,我們從以下8個方面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前景進行分析和預測,希望對新能源汽車從業者和關注新能源汽車的朋友們提供一個觀察視角和參考。
1、2018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將突破10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業初具規模,初步形成相對完整的產業鏈條
從2015年開始,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總是在質疑中屢創新高,讓許多行業內外人士大跌眼鏡,主要原因是大家始終對中國政府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決心懷有疑問,甚至把新能源汽車與光伏產業進行類比分析。
其實,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大勢基本已經確立,歷史的車輪開始滾滾向前。
隨後,我們看到了政策頻出,年度產銷量目標不斷被打破,即使其間出現「騙補事件」,也絲毫沒有動搖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決心。
2018年如果產銷突破100萬輛,將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非常有標志意義的事件,它代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條開始可以支撐起百萬量級的規模。
2、純電動戰略初見成效,燃料電池、插電式、增程式有望獲得更多關注
如果不出意外,2018年行業將發生兩個重大事件,即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兩大龍頭企業寧德時代和北汽新能源將陸續登陸A股,我國政府多年來堅持的「純電動」和「扶優扶強」戰略初見成效。
行業龍頭對接資本市場後,將預示著行業開始進入淘汰賽階段,資源進一步向優勢企業集中,更有利於優秀企業做大做強。
同時,純電動技術路線的弊端也開始充分顯現,作為技術補充方案的燃料電池、插電式混動和增程式等在某些應用領域的技術優勢將得到更多的政策關注和支持。
3、充電設施將在真實、准確的市場需求帶動下進入高速增長期
充電設施「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一直是過去幾年行業爭論的焦點,隨著新能源汽車數量的持續增長,充電基礎設施供給不足的問題日益凸顯,整體建設規模已經嚴重滯後。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各類充電樁達到45萬個,車樁比約為3.8∶1,距國家規劃的1∶1還有很大差距。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公開指出:「充電基礎設施仍然是我們發展的短板」。如果按照2020年200萬輛的年產銷量和500萬輛的保有量來看,未來幾年市場對充電設施的需求量在百萬級水平,並且經過前期的探索,充電設施建設的有效性將大大增加,充電設施行業的春天即將到來。
4、共享汽車前景看好,但經營風險和運營壓力逐漸加大
作為一種提高車輛使用效率、增加個人出行便利性的新服務模式,未來前景長期看好。
過去幾年,以分時租賃為特徵的共享汽車基本完成了一輪的調整和淘汰,依賴資本的獨立運營派和依託整車企業的出行服務探路派是目前兩大主要力量。
隨著運營規模的不斷擴張和運營區域的擴大,共享汽車的經營難度和經營壓力不斷增大,倒逼運營企業苦練內容、創新模式、探索出路。
5、低速電動車國標出台在即,市場繼續保持野蠻增長
低速電動車具備替代同級別燃油車的實力,只是缺乏技術標准和規范管理,一直飽受打壓、野蠻生長。
在補貼政策的支持下,純電動A0、A00級市場攜低價、牌照優勢對低速車市場形成一定的沖擊,收割了一大批低速車用戶,市場銷售最為火爆。
2018年新補貼政策調整,對續航里程進行強制升級,會大幅提高車輛成本,預計部分過於依賴補貼的車型將退出這一市場,不依賴補貼、暫時還不需上牌的低速電動車有望卷土重來,重新奪回失地,有望在交通管理政策相對寬松的三四線城市迎來新一輪的高速增長期。
6、計程車和電動物流車有望成為下一輪城市交通電動化的熱點
公交電動化已經進行很多年,新能源客車的有效市場已經接近飽和,計程車和物流車作為政府采購和城市交通管制的領域,有望迎來新一輪的電動化熱潮。
在越來越多示範城市的帶動下,城市電動化將率先在這兩個領域展開,其中,電動物流車在運營規模和對產業的帶動能力方面都非常巨大。
7、渠道模式創新進入高峰期,各種探索層出不窮
新能源汽車從出生就自帶新的基因,新模式探索從未停止,直營、分銷、運營,各種銷售推廣模式層出不窮,目前做判斷和下結論為時尚早。
一二線市場的用戶較為集中、普遍有購車用車經驗,採取直營體驗店的模式,可以大大提升用戶體驗,同時把直營店建在用戶集中的區域、更有利於接觸目標客戶、進行產品和品牌的傳播。
三四線城市用戶相對分散,且很多首次購車,傳統4S店模式可能更容易獲得用戶信賴,通過經銷商服務客戶會更為經濟和有效。
車輛和充電設施運營商通過向潛在用戶提供用車或充電服務,順便銷售車輛的模式也有不少公司在探索和實踐,初期以服務大客戶采購為主,針對個人購車行為的有效性還需要繼續探索。
8、新能源二手車流通、動力電池回收將成熱點
從2014年開始新能源汽車開始大批量進入市場,早期由於車輛技術不成熟、產品設計簡陋、品質缺乏穩定,已經開始出現不能滿足使用需求而閑置,動力電池也開始出現批量退役的情況,這些車輛和電池的處理工作將被提上日程,否則未來將形成規模巨大的閑置資源,成為產業發展的「堰塞湖」,2018年應該是進入這個領域的良機。
⑽ 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調整方案將被縮小嗎
據報道,2017年臨近尾聲,明年新能源汽車政策如何變化成為汽車行業人士關心的熱點,相關人士稱,目前正在對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調整方向及方案進行小范圍討論。
不過,不少業內人士卻認為新能源補貼一刀切退坡的可能性不大,不必過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