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回收工廠
Ⅰ 新能源電池回收上市龍頭公司有哪些
電池回收上市公司有:
1、贛鋒鋰業:
贛鋒鋰業專注於深加工鋰產品、鋰電新材料、鋰動力與儲能電池、鋰資源開發、鋰電池回收利用等全產業鏈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擁有特種無機鋰、有機鋰、金屬鋰及鋰合金、鋰電新材料、鋰動力與儲能電池等5大系列40多種產品。
是目前國內鋰系列產品品種最齊全、產品加工鏈最長、工藝技術最全面的專業生產商,國內深加工鋰產品行業龍頭企業。總股本13.56萬股,流通A股10.67萬股,每股收益0.7900元。
2、鵬輝能源:
雙方簽署框架協議,旨在全面實現長期合作,雙方將深度探討並合作研發標准化、平台化動力電池系統,共享資源平台,加速正向開發;公司將向上汽通用五菱多車型平台提供適配的動力電池系統,實現可持續的共同發展。
公司將積極與上汽通用五菱共同開發並提供新能源汽車衍生產品,如E電寶等,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車全面生態鏈;雙方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集合服務體系、技術平台、銷售平台等資源,積極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方面共同探索。
雙方將開展廢舊動力電池再生回收產業合作,共同探索廢舊動力電池回收網點建設方案,共同開發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商業模式,共享電池再生回收資源;雙方將在新能源汽車後市場運營開展深度合作;雙方將在無人駕駛場景進行探討性合作。總股本4.2萬股,流通A股3.15萬股,每股收益0.1300元。
3、格林美:
公司表示,此次非公開發行,有利於強化公司從廢舊電池回收到動力電池材料再造的全產業鏈建設,並打通公司從動力電池原材料到動力電池包的產業鏈。總股本47.84萬股,流通A股47.62萬股,每股收益0.0900元。
4、光華科技:
雙方將在廢舊動力電池回收領域內開展合作,通過雙方的合作可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樹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與循環經濟典範,共同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健康發展做出貢獻。總股本3.74萬股,流通A股3.19萬股,每股收益0.1000元。
5、中化國際:
2020年8月26日互動平台回復,廢舊動力電池回收業務是公司新能源戰略的重要環節,目前項目正處於研發中試階段,年產能為3000噸,已納入「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先進適用技術(第一批)。總股本27.66萬股,流通A股27.08萬股,每股收益0.1100元。
Ⅱ 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龍頭企業
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龍頭企業有寧德時代、格林美和杉杉股份等等。
寧德時代(300750)是龍頭股,2020年公司營業總收入503.2億,凈利潤為42.65億元。鋰電池龍頭。公司主營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儲能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鋰電池回收利用業務。寧德時代早在2015年就收購了邦普循環,通過回收廢舊電池中的金屬元素來生產三元正極前驅體。其全資子公司寧德蕉城的經營業務也包括了電池回收系統。
格林美(002340)也是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龍頭股,2020年公司營業總收入124.7億,同比增長-13.15%;毛利潤為20.77億,凈利潤為3.51億元。公司已經構建或正在構建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包括廢舊電池回收體系、電子廢棄物回收體系、3R循環消費社區連鎖超市、公共機構和大型企業集團合作建設廢舊商品回收體系、區域性再生資源回收集散大市場、基於物聯網的「互聯網+分類回收」回收哥APP網上回收等六大體系,整體形成企業收購、個體收購、自建體系回收等多體系的回收網路,並積極探索全面感知、全面覆蓋、全程式控制制的基於物聯網技術的再生資源信息平台,已經成為國內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最為健全的公司。
杉杉股份(600884)是新能源車動力電池回收後,可在其他領域實現梯級利用,北京杉杉有參與中國鐵塔5g基站的梯級利用。杉杉股份為中國、世界綜合產能前三的鋰離子電池材料綜合供應商。哈爾濱凱泰、北京勵知行在電池全壽命領域擁有領先的技術研發能力和廣泛的市場應用案例。公司定位於國內領先的能源(電池)管理及運維服務提供商,以領先的技術研發能力、完善的服務體系、先進的市場運營模式、專業的運維服務團隊為大型集團用戶提供專業的能源(電池)管理服務解決方案,包含合同能源管理、能源監測管理、全天候運營維護、能源資產整合與資金配套等相關業務。
Ⅲ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盈利難,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局面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之所以盈利困難,根本原因在於不同廠商的電池規格也不同,從而導致回收行業缺乏統一的標准,回收電池的來源和去向管理都不夠精簡,難以形成可觀的規模效益來降低成本。
如此一來,回收流程中造成的成本浪費勢必就非常大,回收成本自然就高,盈利自然也就困難。
造成電池回收盈利難的根本原因,其實這些業內人士也心知肚明,但知道原因是一回事,要解決問題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要想實現電池回收行業的健康發展,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建立起統一的電池規格標准,可是,每個新能源汽車廠商都希望自己的電池規格能成為標准,誰也不服誰。
所以說,電池回收行業的未來,歸根結底還是要取決於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情況,等哪天某家廠商躋身成為真正的行業霸主了,電池回收行業的盈利,也就沒那麼難了。
Ⅳ 鋰電池回收廠家
回收鋰電池的公司如下:
1、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從攻克廢舊電池回收技術開始,再到攻克電子廢棄物綠色處理、報廢汽車整體資源化回收技術以及動力電池材料的三元"核"技術等世界技術難題,突破性解決了中國在廢舊電池、電子廢棄物與報廢汽車等典型廢棄資源綠色處理與循環利用的關鍵技術難點。
2、江西天奇金泰閣鈷業有限公司(原名為龍南金泰閣鈷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專注於電池回收、處理領域的企業,主要從事鋰電池綜合回收業務,擁有電子級氧化鈷、工業級氧化鈷、硫酸鈷、電積銅等產品,具備強勁的處理廢鋰電池能力。
3、廣東光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先進的專業化學品服務商,集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為一體。公司以高性能電子化學品、高品質化學試劑與產線專用化學品、新能源材料和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及再生利用為主導,同時提供其他專業化學品的定製開發及技術服務。
4、贛州市豪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贛州豪鵬」)。位於江西省贛州市章貢高新技術產業園水西園區。公司是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企業——廈門鎢業的控股子公司,股東包括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豪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汽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
5、浙江新時代中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知名新能源綜合服務商,專注於提供新能源產業高值服務,業務涵蓋退役動力鋰電池的梯次回收及循環利用等,所生產鈷、鎳、鋰、錳化合物產品可循環再用於動力鋰電池生產。
Ⅳ 哪裡有回收鋰電池的廠
大力推動電池回收 發揮電池最大價值
2018年後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將進入規模化退役,預計2019年動力電池回收量達到11.14萬噸,2020年將達到25.7萬噸,解決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的問題迫在眉睫。
有分析認為,預計2018年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市場可達50億元規模,到2020年至2023年,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到136億元-311億元。這一塊新興市場,50億元的產值規模,對於任何一家公司,甚至於政府機關而言,都不可能忽視,可不單單是一個新的產業。
動力電池回收除了有巨大的產值規模以外,打通動力電池生產、回收利用的環節,還能降低目前動力電池的成本,特別是對鎳鈷錳、銅、鋁、鋰等電池關鍵金屬的回收,能夠有助於穩定這些原材料的供應與價格。同時還能避免了動力電池中的重金屬由於回收不規范而造成的環境污染。
以三元材料電池為例,其正極含有大量貴金屬,其中鈷佔5-20%,鎳佔5-12%,錳佔7-10%,鋰佔2-5%和7%塑料,所含金屬大多是稀有金屬,應該被合理的回收再利用。例如,鈷作為一種戰略資源,被廣泛運用於各個領域,除了鋰電池還有高溫合金等。可以推算,貴金屬的回收量是巨大的。
目前在政策、利益、責任等多重動力驅動下,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駱駝股份、中航鋰電、華友鈷業等電池生產企業和材料生產企業,均已在動力電池回收領域布局上開始發力。
Ⅵ 新能源鋰電池回收設備生產廠家
深圳市美度電新能源、廣東秦泰盛智能化科技有限公司。
新能源動力電池極芯放入設備上料工位,反卷機將電池極芯完全分離為正極片、負極片與隔膜三個部分並單獨放置,依據電池包極芯包大小定位。
反卷移載機構,拆分表面附著保護膜,分極芯負極片,卷繞回收保護膜,分極芯正極片。
分類回收箱,安全系統檢測八種處理功能為一體機,對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設備接解性材料進行全方防腐蝕位處理。
Ⅶ 鋰電池回收工廠盈利水平怎麼樣
一般來說,鋰電池回收,特別是汽車動力鋰電池,目前主流有兩種利用方式,梯次利用和原材料分選回收兩個途徑投入市場。梯次利用安全性和穩定性是無法得到保障的,故原材料分選回收是未來主流的處理方式。湖南森拓熱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一整套破解鋰電池分選回收設備,基本上能達到90%以上的材料回收率,可以說利潤率是大大可觀的。各大廠商都在往鋰電池原材料回收這個方向發展。
Ⅷ 哪裡有回收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的廠家或者公司
目前雖然國家在大力提倡廢舊鋰電池回收機制,但至今為止還是發展得很不健全,專業做回收廢舊鋰電池的企業不是很多,主要還是由電動汽車原廠來承擔自己配置的動力鋰電池和進行剩餘價值處理,例如用於儲能電池使用等,但需要投入的資金也是非常高的,回收價值極其有限。所以還是與原廠溝通比較合適。利用價值可能會高一點。
Ⅸ 第一批電動汽車逐步報廢,20萬噸被淘汰的鋰電池去了哪裡
2021年,第一批新能源 汽車 的電池已經到了退役的年限,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退役下來的鋰電池重量已經達到了20萬噸,而到了2025年這一數字將達到了78萬噸。
鋰電池雖然比較環保,但也絕不是隨手一扔就可以的,鋰電池中仍舊含有鎳、鈷、錳等重金屬元素,對環境也會造成一定的污染。並且如果拆解不當,還會發生爆燃等風險。那麼這么多淘汰下來的鋰電池都去了哪裡呢?
一、部分通過鋰電池廠家回收
雖然,鋰電池的回收渠道不多,回收體系也不完善,但是還是有部分廠家能夠回收鋰電池的,主要是一些大品牌的廠家,比如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鋰電池回收,主要面臨困難是型號不統一,拆解難度太大。不過,2019年我國新能源 汽車 相關企業新注冊量已達4.7萬家,但目前動力電池回收相關的企業總數量卻只有208家,廠家回收量每年也就一萬多噸,佔比非常小。
二、流向了低速電動車市場
如今很多低速電動車(電摩、電動自行車,三輪車)等中小品牌鋰電池供應商不具備生產電芯和先進的PACK技術,大量從整車廠收購二手B品通過重新組裝打包之後,繼續投入低速電動車電池市場,這類電池安全性令人堪憂。
三、進入儲能企業
淘汰下來的電池也並非毫無價值,還有具有一定的儲能作用的,。對於很多光伏發電企業來說,大量的太陽能電源需要由儲能的介質,而全新的鋰電池成本價格又過高,因此,這類低價舊電池成為他們回收的對象。
隨著國家碳中和的目標越來越近,大力發展新能源電動車,減少碳排放。但是舊鋰電池末端處理不當,新能源 汽車 環保性就會被質疑,因此,鋰電池末端處理勢在必行,這必定是一個巨大機會,也是下一個造富的風口。各位,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