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宣布電動汽車
『壹』 蔚來汽車創始人是誰上海蔚來汽車公司簡介
蔚來汽車作為一家成立於2014年的新能源汽車品牌,短短6年的時間,就已經成功完成上市,並且在國內外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對於新勢力造車的時代來說,這無疑是非常難得的,那麼蔚來汽車創始人是誰呢?1、李斌
李斌是蔚來汽車的董事長,根據2018年蔚來汽車招股書顯示,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斌持股比例達到17.2%,是該公司最大的自然人股東。除此之外,李斌在2000年就創立易車公司,2010年帶領中國汽車網站第一次踏足海外上市。易車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汽車互聯網公司,員工規模超過3千人,業務范圍涵蓋了全國300多個城市。
2、劉強東
不知妻美者,唯我東哥也。作為京東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商業道路可謂是節節攀升,還獲得過政協委員會的選舉任職。當初李斌在飯桌上用了三分鍾的時間「將整個蔚來」的創業想法闡述給劉強東,劉強東猶豫了十秒之後說了一句「yes」。就這樣,又一個十秒過億項目誕生了。
3、李想
汽車之家這個活躍用戶量最大的汽車網站就是來自李想之手,他也是現任車和家公司的CEO。與其他大佬不同,李想只有高中學歷,但是在2000年高中剛畢業就開始創辦並運營泡泡網,5年後創建汽車之家,2013年汽車之家在美國紐約上市。2015年李想卸任總裁,擔任董事股東。同年7月,李想創辦了車和家公司,旨在打造「沒有續航里程焦慮」的SUV。2019年4月10日上市第一款中大型SUV:理想ONE。
4、馬化騰
這個人你不認識,除非沒有使用過智能手機。騰訊公司旗下的產品:QQ與微信,用戶量吊打一切APP,確實也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快捷豐富。騰訊公司作為互聯網公司的巨擘,業務范圍也在不斷擴大,人們戲謔的稱道:只要騰訊覺得這個產品有趣,要麼就模仿你,要麼就收購你。在2019年的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排名第二,僅次於馬雲。
5、雷軍
雷老闆在印度小米4i的發布會上,一句「Are you OK」讓更多人民認識了這個有著仙桃味口音的小米公司董事長。如今中國市場的手機基本上就是oppo、vivo、小米以及華為的天下了。隨著華為手機受貿易戰的影響,小米的海外市場斬獲更加喜人的成績。另外,小米在電視、洗衣機、冰箱等家居領域也做的非常不錯。
6、張磊
高瓴資本的創始人兼CEO,美國耶魯大學董事會董事。。。還有許多的名頭這里不一一列舉,總而言之張磊是一個眼光與修養都非常厲害的人物。所謂高瓴資本,它主要專注於投資具備長期價值的公司,本身而言就是一家投資公司。公司經過10多年的發展,已經在亞洲地區的投資界形成非常巨大且良好的反響。張磊熱衷於公益教育事業,並且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為社會做出不小的貢獻,在2018年的福布斯中國慈善榜中排名第10。
關於上海蔚來汽車公司簡介
蔚來是全球化的智能電動汽車品牌,於2014年11月成立,旗下主要產品包括蔚來ES6、蔚來ES8、蔚來EC6、蔚來EVE、蔚來EP9等。蔚來致力於通過提供高性能的智能電動汽車與極致用戶體驗,為用戶創造愉悅的生活方式。
蔚來是立足全球的初創品牌,已在聖何塞、慕尼黑、倫敦、上海等13地設立了研發、設計、生產和商務機構,匯聚了數千名世界頂級的汽車、軟體和用戶體驗的行業人才,在中國市場初步建立了覆蓋全國的用戶服務體系。
NIO取意A New Day(新的一天)。「NIO蔚來「表達了蔚來追求美好明天和蔚藍天空、為用戶創造愉悅生活方式的願景。全新Logo由象徵著開放、未來的天空,以及象徵著行動、前進的道路組成,詮釋了菌來NIO的品牌理念。
『貳』 蔚來汽車是否可以成為特斯拉第二
本文作者:王強
作者系界面中國報道總監,曾任紐約時報中文網財經評論員、商務周刊編輯部主任。
本文為作者應湛華研究院特邀為《湛華商業評論》原創;請勿商業化使用,如欲轉載,請保留原創聲明。
車雲網的一篇分析文章認為,截止今年,成立於2003年的特斯拉已經發展了14個年頭,雖然在傳統汽車公司中仍算新生兒,但相比成立僅兩年多的蔚來來說,完全算得上是前輩。該文認為,在之前的十餘年裡,特斯拉至少完成了兩個層面的積累:
第一是品牌:已經通過 Roadster 、Model S、Model X三款車型圈定了潛在用戶群,並形成了一定口碑,這點從Model 3預定量超40萬台的數據可見一斑;第二是試錯:特斯拉在發展過程中幾度臨近審判日,包括最初的資金匱乏、變速箱無法通過測試、聯合創始人離職、 Roadster成本大幅超預期等一系列事件,但最終都挺了過來,這些過程中的經驗彌足珍貴,企業從中可總結出包括產品、技術、品控、團隊在內的一系列解決問題的辦法。
確實,以資金為例,特斯拉在初期一直受困於製造費用緊張。當初,特斯拉想靠量少、質優、高價取勝,所以在選擇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時候,特斯拉並沒有選擇面向量產的零部件商,而是選擇了只滿足少量特殊訂單的生產商,這導致了特斯拉最初成本高昂,並進而影響到了資金問題和交貨時間。這令特斯拉不得不推遲交貨時間以及不斷去融資。直到2008年2月,特斯拉才交出第一輛Roadster,外界開始紛紛猜測特斯拉公司是不是已經危機重重。但市場最終還是投了信任票。也是2008年2月,特斯拉成功融資4000萬美元,這已經是特斯拉的第五次融資了。事後,埃隆·馬斯克稱,在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汽車都漸漸走向倒閉的時候,一個新興電動汽車製造商想要籌集資金,「簡直比登天還難。」
![](http://www.hemeirv.com/images/loading.jpg)
蔚來汽車的決策者們能否像埃隆·馬斯克這樣堅韌不拔,甚至以個人財產擔保公司發展,也有待時間的驗證。
友情提示:湛華研究院由北京湛華世紀營銷策劃有限公司投資運營,主要從事「第四次工業革命背景下的公司對標管理和品牌提升戰略」、「公司商業模式與經營決策成功之道」等大型研究項目,最終將研究成果發布在《湛華商業評論》自媒體系列公號,並以湛華「公司對標管理研究文集」叢書形式結集出版。
『叄』 除了樂視,國內電動汽車行業發展怎麼樣了
前不久樂視汽車剛剛宣布完成10.8億美元融資,但其發展還需要繼續投入更多的資金。
樂視超級汽車已在中國、美國、歐洲等地進行全產業價值鏈布局,投資主要用於研發(包括美國1000多員工支出)、設備和零部件采購、美國工廠建設,以及控股易道專車和投資美國電動車科技公司Atieva。今年8月,樂視宣布要投資200億在浙江德清縣落地一個與浙江省政府達成的合作。
蔚來汽車要發布超跑「降維攻擊」
相比而言,樂視汽車與蔚來汽車定位最為接近,二者都以超跑入手,再向下做量產車,瞄準高端用戶。
2013年,易車網董事長李斌與雷軍(微博)見面,向後者講述自己有做「中國特斯拉」的想法。2015年夏天,當李斌決定做蔚來汽車時,雷軍旗下順為資本參與投資,雷軍成為蔚來汽車六大創始投資人之一。除了李斌和雷軍,另外四個人分別是馬化騰(微博)、李想、劉強東(微博)和張磊。
蔚來汽車隨之很快又完成了一筆5億美元的融資,投資機構包括紅杉資本和愉悅資本。後來,蔚來汽車又完成一輪來自聯想集團和淡馬錫等企業的數億美元融資。
據悉,由蔚來汽車打造的售價千萬元級別的超跑將於本月21日在英國倫敦發布,這是一款對標法拉利LaFerrari、邁凱倫P1、保時捷918等老牌超級跑車的純電動超跑,首批僅限量6台,首批車將不會對外銷售,而是提供給蔚來汽車的創始投資人團隊先試用。
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在接受騰訊科技專訪時說,與特斯拉的做法類似,蔚來汽車做超跑也是一種「降維攻擊」的打法,先從最高性能的車做起,然後再往下做更容易的車。
「我們一開始做賽道賽車,然後做超跑,最後再往下做為消費者提供的量產車。這中間有很多技術是相通的,這就好比你做了時速300公里的車,再去做一台時速200公里的車,就會容易很多。」李斌說。
『肆』 許家印聯手馬化騰,為恆大「換道超車」按上加速鍵
自主品牌要想完全突破外國 汽車 品牌的封鎖,崛起是第一步驟,而後是超車。
至於超車,又有兩種形式,一是彎道超車,繞的彎正是「內燃機」,新的道則是「電動機」,傳統自主大廠的電氣化轉型戰略正是如此。
二是換道超車,它們在造車策略、戰略上走出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直接將戰場搬到了新能源領域,造車新勢力、跨界造車者走的正是這條路。
在這當中,又以恆大 汽車 「換」得最徹底,它的造車思維相較蔚來、小鵬等造車新勢力而言,更為激進,也更為迅捷有效,在「買買買、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的邏輯驅動下,恆大 汽車 成立不到2年,便成功整合了全球頂級資源,在整車製造、動力電池、3.0底盤等關鍵領域掌握核心技術,並與MAGNA、EDAG、AVL等全球工程技術龍頭形成深度合作關系,具備了強勁的新能源 汽車 研發技術。
在車型布局上,恆大 汽車 目前發布了9款車型,覆蓋了從A到D所有級別,涵蓋轎車、SUV、MPV等各個品類,產品矩陣豐富齊全。
而如果按照固有的造車邏輯與流程,要想讓一款車在各方面都呈現出優秀水準,從研發到量產至少需要4到5年,等新車發布出來時,時代不知道換了幾個風口,新賽道也早已擠滿了人,何以「超車」?這也是許家印堅持整合優勢資源、加速換道超車的初衷。
從內燃機時代過渡到電動機時代,我們除了看到傳統車企轉型,其他行業巨頭跨界造車以外,也能明顯地感知智能化技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現在大家都在談的自動駕駛技術、智能網聯技術,在內燃機時代微不可聞,那時大家從未想過,未來的 汽車 世界將會如此便捷與智能,驅使 汽車 發展的也不再是冰冷的機械技術,而是軟體 科技 。
相較於燃油車,電動車改變的不僅僅是動力系統,還有整個 汽車 結構的簡化,絕大多數的零部件都可以用軟體與電控技術控制,並且在短時間內做出響應與反饋,這在燃油車身上是很難做到的,也正因為如此,電動 汽車 成為了智能化技術應用的最佳載體。
眼下,智能化技術已然成為了車企在電動機時代「軍備競賽」中的核心競爭點。像比亞迪聯手華為,吉利聯手網路,福特聯手谷歌,上汽聯手阿里巴巴等,它們與 科技 巨頭的合作,都是基於在智能化領域搶占高地這一目的。
對於立志要換道超車的恆大 汽車 而言,也必須要在智能化領域大造城池,形成核心技術優勢。因此它選擇了和「老朋友」騰訊合作,成立合資公司,致力於開發全球領先且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車載智能操作系統,其中恆大 汽車 占據60%股份,掌握合資公司的話語權。
選擇騰訊作為合作對象,原因有二,一是恆大與騰訊之間淵源頗深,早在去年9月,在恆大 汽車 募資40億港元之時,騰訊便成為了它的主要股東,彼此之間較為熟悉,為深度合作創造了先天條件;二是騰訊在 科技 領域是當之無愧的巨擘,其在車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方面的技術實力,絕對不遜於任何一家 科技 巨頭,再者,它此前也曾與特斯拉、蔚來形成合作,具備了一定的經驗。
在騰訊的加持下,恆大 汽車 的車載智能操作系統將是這樣子的:
第一,它的駕駛艙足夠豪華、有未來感。全球獨創的九屏顯示七屏聯動功能,辦公、 娛樂 、教育、購物、遠程醫療等場景化應用深度融合,服務於用戶的日常需求。
第二,它的數字化駕乘體驗足夠炫酷,憑借增強現實技術,用戶在行駛過程中可以更直觀、便捷地掌握車況與路況,為車輛的安全矩陣再助一臂之力。
第三,它的應用生態體系足夠豐富,通過全面開放開發者介面,它的車機系統可以與各式各樣的流行業態接軌,為用戶打造煥然一新的智能生活場景。
目前恆大 汽車 已經具備了強大的產品矩陣,先進的電氣化技術以及扎實的造車工藝等核心力量,車載智能操作系統的加入,無疑為它的換道超車計劃再添引擎,按上加速鍵。
在全球 汽車 行業變革的關鍵時期,恆大 汽車 雖然是後來者,但是它跑贏了時間,關於新能源 汽車 的各項關鍵要素,它在最短的時間內悉數掌握。相比其他還在摸索的車企,恆大 汽車 顯然站得更高,看得更遠,跑得更快。
『伍』 合資純電動車扎堆上市,新勢力造車還有春天嗎
特斯拉又火了。
作為一家正經八里的汽車製造商,特斯拉最近在財經、科技甚至娛樂八卦版塊出現的頻率,可比在汽車媒體號上來的多。
先是疫情當前被輿論「逼捐」,隨後特斯拉宣布將捐助500萬元人民幣專項資金協助應對本次疫情。
而另一方面,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幾何組成的中國本土車企仍然是不容忽視的存在。2019年,比亞迪新能源全年銷售量為21.9萬輛,北汽新能源去年全銷售為15萬輛。雖說他們的主銷產品和很多造車新勢力相比,在產品定位以及售價區間上並不重合,但是今年他們也將發力中高端市場。
就像比亞迪推出將於今年推出的比亞迪漢EV,除了擁有類似於超跑的外觀設計之外,它還將成為首款搭載比亞迪」超級磷酸鐵鋰」電池的車型,著實可以期待一下。
終於寫到了結尾,麻辣車事不得不再感嘆一聲:2020年真難。不過再難還是要活下去。畢竟,留給造車新勢力的時間不多了。
圖片來源:官方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陸』 馬雲、馬化騰這次落後了「共享汽車」已經被人搶先了!
共享汽車想要「飛入尋常百姓家」,沒有共享單車那麼簡單!
東風來了!6月1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關於促進汽車租賃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鼓勵共享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模式。
一步用車的A輪投資方多氟多集團是一步用車知豆電動車的最大三電(電池、電機、電控)供應商。一步用車的發展,需要大量流動資金,多氟多的注資能促進一步用車的快速擴張。
共享汽車的市場機會
「互聯網創業孵化平台」天搜堂哥認為,在當下的中國汽車市場,車位緊缺,養車成本高,大量「有照無車」的用戶無車可開,在公交的便利性和私家車的舒適性之間,缺少兼顧兩者的產品。而這,就是共享汽車的絕大商機!
『柒』 馬雲、馬化騰入股,恆大汽車融資40億!
拒絕PPT造車,恆大汽車融資40億港元
造車最重要的是什麼?人才?技術?是錢。沒錯,有錢真的是可以為所欲為的,繼一口氣發布了6款車型,在各大媒體頻道,電視黃金時段大播廣告的恆大汽車,似乎沒有在錢方面擔心過。
從細節圖來看,中控屏下方的空調面板部分採用了一種觸控面板,結合起隱藏在空調出風口的氛圍燈設計,很好地提升了車廂內的科技感與豪華感。
經過多年的熱賣,伊蘭特回歸本名,不再以領動等名字存在,對消費者重新建立伊蘭特的產品形象有著幫助,新車基於現代汽車最新的iGMP平台打造,無論是外觀還是內飾質感較現款都有極大的提升,據悉新車將會在北京車展上進行亮相,希望實車能帶給我們更進一步的震撼。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