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各部件的成本比重
1. 新能源汽車的主要成本分布是什麼
新能源汽車的主要成本分布是電機、電池、電控、電驅動部分和其他。新能源汽車的構成:電驅動系統:包括電子控制器、功率變換器、電機、機械傳動裝置和車輪;電源:包括電源、能源管理系統和充電器;輔助系統:輔助電源、動力轉
新能源汽車的主要成本分布是什麼?
新能源汽車的主要成本分布是電機、電池、電控、電驅動部分和其他。
新能源汽車的構成:
電驅動系統:包括電子控制器、功率變換器、電機、機械傳動裝置和車輪;電源:包括電源、能源管理系統和充電器;輔助系統:輔助電源、動力 轉向系統 、導航系統、空調節器、照明和除霜裝置、雨刷和收音機。新能源汽車是指使用汽油、柴油以外的燃料作為動力來源的車輛。
新能源汽車介紹: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車用燃料作為動力源(或採用常規車用燃料和新型車用動力裝置),集成了車輛動力控制和驅動等先進技術,具有先進技術原理、新技術和新結構的汽車。
新能源汽車的優缺點有哪些?
新能源汽車的優點是節省燃料能源,無尾氣,無污染,效率高,噪音低。 新能源車 的缺點是充電、加氣、保養不方便。新能源汽車的優缺點如下:
新能源汽車的優勢:
節省燃料和能源。一般以天然氣、石油氣、氫氣、電力為動力。減少廢氣排放,有效保護環境。電動汽車不會產生廢氣和污染。氫能汽車尾氣是水,對環境沒有污染。因為基本上是零排放,所以也在限值范圍之外。效率高。一般新能源汽車採用新技術、新結構,效率更高。低噪音。
新能源汽車的缺點:
因為新能源汽車處於起步階段,技術不是很成熟。所以充電很慢,需要幾個小時。車輛保有量低,充電、加油、保養不方便。而且新能源汽車普及度小,充電難。續航里程短。一般小排量、動力不足的車輛不適合長途駕駛。價格不低。目前5-10萬價位的新能源車中,只有 純電動 車量產,選擇性不算太大。
新能源汽車的主要成本分布是什麼? @2019
2. 電動汽車為什麼那麼貴
如今,電動 汽車 作為新能源 汽車 的主力,已經被普遍接受了。但是,同級電動 汽車 的售價要比同級燃油車輛售價高出一大截,卻是很多人都不能接受的。我們以帝豪以及帝豪新能源為例,燃油版帝豪的售價為6.98-10.08萬元,而帝豪EV的售價為19.33-23.83萬元,即使去掉各種補貼後,售價也達到了12.58-15.58萬元。為什麼,電動 汽車 的售價那麼貴?
目前,純電動 汽車 市場指導價高確實是生產成本很高。電動 汽車 成本中,約超過一半是在電池上。這個電池目前多是採用鋰離子類型的電池。電動 汽車 的電池跟手機還有所不同,需要保證碰撞後的安全性,故成本很高。這樣一來,純電動 汽車 的底盤部分、車身部分跟燃油車差不多的,而電池部分的價格比燃油發動機高多了。
同時,純電動車成本除了生產成本,還有研發成本,純電動 汽車 所採用的一般是三元鋰離子電池,其優點是比能量高,比功率高,是當前比能量最高的蓄電池。高性能就意味著高成本,也意味著高價格,電動機和變頻器的技術是比較成熟的,當然電動 汽車 對其要求也會比較高。成本是不考慮廠家的研發和新車型磨具費用的。所以,就算電動 汽車 的機械結構相比燃油車簡單很多,價格也不會低的。重點說研發成本,這是很容易忽略的。 汽車 研發成本巨大,電動車要全新開發,成本更高。研發成本要平分到出售的 汽車 上,但現在電動 汽車 預期銷量低,研發成本有很高,每輛量產 汽車 分擔的研發成本很高。所以說售價很高。
電動車的大三電,包括電池、電機、電控這些成本就可以占整個整車成本80%。目前國家補貼的就是這一部分給 汽車 生產企業。而隨著這幾年的發展,成本一直在下降,國家補貼也在退坡。到2020年就完全退出了。如果到時候三電和價格和燃油車成本相差不大的話,電動車還是有一定優勢的。
電動汽車為什麼那麼貴?
電動 汽車 貴不能單單只看成本,電動 汽車 的零件不及傳統燃油車的1/5,所以即便電池成本較高,也不至於帶來如此高的價格!說到底目前電動車貴就是個亂象,完全是產能與消耗不成比例導致的!由於銷量太低,企業為了快速收回成本投入,就必須把價格定高,這就是為什麼早些年即便有高額的補助,電動車的價格還是很貴!
截至2017年底,全國各地的新能源車上報產能1200萬輛,而銷量僅有120萬輛,這樣巨大的產能過剩很可能在國家停止新能源 汽車 補貼之後導致巨大的問題,這幾年新能源概念太過於火爆,大廠、小廠甚至一些鄉村作坊都投入到新能源開發的洪流之中,只可惜在國家那麼大力度的補貼下,收效甚為,銷量低的不可謂不慘,而如今新能源熱已經漸漸褪卻,等到補貼徹底取消時,也就是這些所謂的「新能源」電動車集體退出市場的時刻了!
而電動車貴的原因很簡單,由於電動 汽車 產能嚴重過剩,擠壓數量巨大,所以不能隨便的降價,因為電動車不是常規商品,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較低的適應性,由此導致了消費群體規模極小、趨近於固定,也就是說無論價格高低與否,願意選擇電動車的就那麼幾個人,再這種情況下作為商家肯定不會把價格定低,因為降價換不來銷量,所以降價沒有意義!不如定高價,能砸一個是一個!
所以電動 汽車 的貴在於它不能像傳統燃油車那樣走量,計劃銷量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誰也摸不準大概會有多少人買,銷售目標根本無跡可循,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廠商寧可把價格定的高高的,寧賺少數人的100元、不轉多數人的一元錢,廠家都不清楚自己大概能賣出多少輛,價格定低了、再賣的少,成本也就再也沒法收回了,最近這幾年隨著補貼降低,很多玩純電的企業都很尷尬。。電動 汽車 就是這樣的特殊,價格貴可能有100人買;價格便宜假設1萬一輛買的人還是那100人,因為電動 汽車 是需要實用環境的,對於擁堵的城市來說個人擁有電動 汽車 反而是一種麻煩,到是那些共享經濟模式的集中管理比較好,而居住城市的弄純電車真挺尷尬的(別墅區除外)!所以電動 汽車 之所以貴並非是成本高,只不過是各個電動車企面對低迷的銷量,想快速收回成本的不得已而為!面對不可預估的銷量,價格就只能定的高一些而規避風險!
電動車與普通車最大的區別就是一個是燒油,一個是用電。其他的東西基本沒什麼區別。一台電動機的價格和一台發動機的價格差不多,甚至還沒有發動機貴。不過電動車最高的地方就是在於電池。因為現在電池的能量密度還遠沒有汽油高,所以需要很多的電池才能提供電動車足夠的續航能力。而且車並不輕、電池也不輕、一個完整裝備的電動 汽車 的車重甚至比普通汽油車還重。電池就佔了很大的比重。一組質量好一點的,能提供400公里續航能力的電池組的價格成本價格在8-10萬元左右。而一台發動機的價格大概在3-6萬元左右,而且質量還是非常好的了。所以電池的價格就造成了電動 汽車 不可能便宜。現在國家在大力倡導電動 汽車 ,這也是中國 汽車 的未來,很多廠家也在這方面努力。不過真正要實現電動 汽車 的大力推廣和成本下降,還要靠電池技術的發展,需要能力更高的電池組,蓄電能力更強的電池。電動車的價格要達到現在普通車一樣的價格,保守估計要4-8年的時間。
這是因為電動 汽車 的製造成本很高,製造成本高則是因為零部件的成本高,尤其是動力電池組合電動機和變頻器這些的價格很貴。
首先動力電池組的價格很貴,成本居高不下,不要將主流電動 汽車 用的電池組和已有的電動摩托車這些的對比。沒錯,雖然電動摩托車以一些老年代步電動車都是使用電力驅動,但它們上面裝的基本上都是是普通的鉛酸蓄電池,這種電池的製造成本很低,而且使用壽命短,難以滿足電動車的需求。
因此當前的純電動 汽車 所採用的一般是三元鋰離子電池,這種電池的優點是比能量高,比功率高,是當前有的比能量最高的蓄電池。鋰電池的高性能也就意味著高成本,而一輛純電動車至少都需要包含30~50塊普通車載蓄電池所儲存的電能的電池組來提供高額穩定電能來驅動電機,這樣才能給 汽車 提供足夠的動力,但是這種高性能電瓶往往需要至少十萬的成本。目前動力電池每千瓦時能量的價格大概需要2000到4000塊,這還沒算極為重要的電池組管理系統。電機加上變頻器的價格又需要兩三萬,這已經相當於一些便宜的燃油車的成本了,而且這些成本都還沒有考慮廠家的研發費用這些,對於一款純電動 汽車 來說這些部分的成本往往就需要十多萬了。因此即便電動 汽車 的傳動系統要比燃油車簡單很多,在自動變速器這一塊可以省點錢,但是價格仍然是居高不下。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喜歡就動動您的大拇指給個贊哦!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研究僧君會積極回復的喲!更多 汽車 相關的知識請關注「 汽車 工程研究生」。我們是一群就讀於知名高校 汽車 工程專業的研究生,我們熱愛 汽車 ,我們想與您分享 汽車 技術和 汽車 生活常識問題,歡迎向我們提問!
電動 汽車 屬於新能源,所以在環保方面就比傳統 汽車 有優勢,所以在價格方面也是有一定差別的。其實說白了,電動 汽車 為什麼貴,還不是因為有優勢,有好處。那麼,電動 汽車 具體有哪些好處呢?
首先,電動 汽車 和傳統燃油車的本質區別是發動機系統,傳統燃油車使用的是內燃發動機,是通過燃油推動活塞做功,產生動能。而電動 汽車 的工作原理是,電池模塊驅動電動機,將電能轉化成了動能。說起燃油,肯定會產生尾氣排放,尾氣排放是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電動 汽車 的環境污染情況基本為零,這也是國家大力倡導使用電動 汽車 的很大的原因。
第二點,關於保養的問題。傳統燃油車內燃發動機產生一系列的燃燒活塞運動,都是需要定期進行保養的。像一些火花塞,機油等等都需要定期更換。而電動 汽車 保養就沒那麼復雜,定期維護一下電池和電機就可以了。所以說從保養的角度來看,電動 汽車 也是節省了不少。
第三點,說說性能的問題。電動 汽車 比傳統燃油 汽車 的加速能力要好,因為電流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達到最大值,然而傳統燃油車的加速能力會阻礙燃油經濟性。
我們現在電動 汽車 的造車技術相對來說還不成熟,所以說造車成本方面可能會偏高。但是這並不阻礙我們買電動 汽車 ,因為電動 汽車 的好處還是很多的。而且以後電動 汽車 會越來越成為我們 汽車 市場的發展方向。
電動車的成本主要在電池,幾乎佔了 汽車 一半的成本,隨著政策的鼓勵,銷量的增加,以及技術水平的提高,電池成本每年都在降低,電池是按照電量的多少計價的,2016年一千瓦時的價格基本在2500左右,17年降到1700左右,18降到1300左右,兩年基本降低了50%左右,降低的程度略高於政策退坡的程度,因此這幾年電動 汽車 補貼後的價格基本在持續降低,我預計等到2020年補貼完全取消後電動車的價格基本會回到正常水平,同樣目前遇到的續航低,充電難,電池回收等難題也基本在未來的三年內解決,因此,2020年後才購買電動 汽車 的理想時間。
電動 汽車 價格相對同級別燃油車高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1、2018年之前,價格較高方便騙補
在新能源 汽車 開發初期,為了開發這個產業,我國為所有的新能源 汽車 提供高額的補貼。
多年補貼下來的結果,就是讓大部分新能源 汽車 的最終售價虛高,企業則藉此騙補。
直到去年上半年一場整肅風暴,才讓這股騙補風停止,但已經確定的售價只能慢慢降價下來。
2、2018年之後,預期銷量過低導致成本偏高
在騙補風暴結束後,依然偏高的那部分新能源 汽車 的售價,是因為這部分車型的預期銷量太低。
車企在研發車型時,以必須收回成本為研發前提,當一個車型的預期銷量過低時,就有可能大幅度提升價格,以收回研發成本。
而新能源 汽車 同級別的研發成本較燃油車要高一些,但銷量卻低得多,這就導致最終售價比同級別燃油車更高。
隨著新能源 汽車 產業整體的發展,這種現象會逐漸減少甚至於消失:
實際上,目前市面上續航低於200的舊款新能源 汽車 ,售價低於五萬的已經有很多款了。
電動 汽車 普遍要比燃油 汽車 貴一些,尤其是插電混動,在燃油車的基礎上增加了電池電機電控部分,成本肯定增加的。而純電動 汽車 主要貴在電池上面。同級別同品牌純電動車要比燃油車貴一些,這個很好理解,相同的底盤附屬件,但是電池 電機的成本高於發動機 變速箱的成本,所以售價高一些也是正常的,通常都是續航里程越長的電動車價格越高。也就是電池容量越大,價格越高。
我們以比亞迪唐80為例,與比亞迪唐燃油版做一個對比!新唐目前採用三元鋰電池,成本應該比磷酸鐵鋰電池要高一些。目前剛剛上市,還沒有換電池的車輛,也就無法知道價格。而採用磷酸鐵鋰電池的唐80,已經有車輛因為電池原因,在售後更換過。我們看看售後價目表:
唐80採用18.5kwh磷酸鐵鋰電池,售後更換價格為:59800元。當然這次是免費更換的,不得不承認廠家售後做的好。
我們看看唐dm與唐燃油版差價,低配售價相差10萬元。那麼算算成本:電池增加6萬,增加一個後橋,兩台電機,電控部分這些配件價格算算也接近10萬塊,當然廠家也要賺錢的,尤其現在電機電控等配件沒有大規模生產,成本下降也非常慢。隨著電動 汽車 市場佔有率的提高,電器配件價格也會逐步下降的,電動車未來可能就和燃油車價格一樣了!
您好,我簡單說說我的看法,一家之言而已。
首先,純電動這類車算是比較新的車型,較傳統燃油車來說。但覺算不上什麼新能源!
價格問題其實從市場規律就能解釋:
1.相對小眾,前期費用需要攤銷
2.國家有政策補貼,定高點也啥,呵呵,這個不能說多了,會被拍的。
現在的純電車除了高端品牌是單獨研發(比如特斯拉),其他多是現有燃油車摘掉發動機,搞個電動機和傳動系統配上,基本就完了。
所以我們會發現,天氣因素,溫度因素下都會出現很多的問題,這就是不成熟的表現。
其實真正意義上的新能源,我個人認為只有燃料電池、氫能源。其他都是胡說。
現在階段最好的綠色方式是:混合動力,以及增程式電動車。
有點跑題了,抱歉。
電動車貴在他是用電能供應,其供電系統,不僅要考慮儲能的量和大小,還要考慮充電可循環的次數(即壽命問題)。這些都要求生產企業我技術要夠硬夠先進。目前的汽油型的 汽車 佔了主導地位,而電動 汽車 作是微乎其微的。其技術的革新和引進成本就大,這也直接影響著其價格。
隨著電動 汽車 技術的引進,生產企業也會增加,電動 汽車 時代的道路鋪開後,價格就難免下降,但要想其價格與汽油車價格相當,還需要好一段時間,電動 汽車 能否規模化,普及起來,這與國家的相關政策也有巨大影響。電能作為清潔能源,對全球的時候預後較好,應該受到提倡。
3. 純電動汽車的成本
純電動汽車由於結構的不同在成本的構造上面也是不同的,雖然電動汽車在結構上與燃油車不同,但是車輛基本上都是由三大件所組成,在三大件的基礎上面,對於車來說,每個部分的成本基本上佔有的比例是不盡相同的。說到這里那麼純電動汽車成本如何構成?
傳統燃油車的內燃機系統與電動車電機系統相比,有著較長的開發歷史,其產量規模相對來說也比較大,電動汽車歷史不長,應用的零部件規模也小,成本要高很
4. 純電動車報廢時,哪些零件最值錢
隨著純電動汽車行業的不斷發展,保有量也在穩步增加。但是純電動汽車畢竟也是代步工具,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也會有報廢的一天。那麼純電動汽車報廢後哪些零件最值錢呢?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一下純電動汽車生產成本中最貴的部分。就目前來看,純電動汽車在生產過程中最貴的部分莫過於三電系統,而在三電系統中,動力電池所佔據的成本更高。根據目前純電動汽車成本分析來看,動力電池占據純電動汽車整個生產成本大約30%~40%。所以純電動汽車中動力電池相對更加值錢。目前純電動汽車主要搭載的是三元鋰電池,部分使用的是磷酸鐵鋰電池。而對於三元鋰電池來說,可具有資源化回收價值的包括鋰、鎳、鈷和錳元素,且三元鋰電池正極中鋰、鎳、鈷元素的品位遠大於自然礦石。也就是說,三元正極材料更具有再生價值,而對於磷酸鐵鋰電池來說,主要的則是鋰元素。動力電池除了有再生價值之外,還可以進行二次利用。因為純電動汽車雖然報廢,但是動力電池依然有儲電功能,所以動力電池可以作為儲能設備使用,比如說日本將日產Leaf電動車上的退役電池照亮了浪江町的街道。將退役下來的動力電池進行二次利用,也可以降低對環境的影響,可以提同時提升新能源產業的經濟效益。除了動力電池之外,車架以及三電系統、輪轂等的都可以進行回收。當然,這部分回收除了少量的貴金屬之外,其他的還是以普通金屬進行回收利用。相比動力電池來說,價值並不是很高。所以說,純電動汽車報廢後動力電池最值錢。 電動汽車最貴的「三大件」就是:電池、電機、電控系統。電池分為多種,有磷酸鐵鋰電池、鉛酸蓄電池、三元鋰電池,鎳基電池,鈉硫電池,二次鋰電池等,還有一些燃料電池像Afc鹼性燃料電池、磷酸燃料電池、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等。在家用車中比較常見的就是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比如比亞迪的車型多使用磷酸鐵鋰電池,最近幾年改用三元鋰電池,特斯拉採用的松下18650電池,2170電池就是三元鋰電池。三元鋰電池的價格比較貴,新的裝車電池300元/wh,哪怕是報廢的車,如果電池衰減不是特別嚴重,可以二次利用的話,它的價值還是比較高的。除了電池,就是電機。電機是電動汽車的驅動,常見的有直流電動機和交流非同步電動機,永磁電動機等。這些電機的價格也是比較貴的,如果電動汽車報廢,這些零件也可以拆下來賣個不錯的價格。電控系統作為電動汽車上比較重要的部分,它如果夠先進,其實可以降低電池的成本。就像特斯拉使用的18650鈷酸鋰電池,雖然能量密度很高,但是它的熱穩定性很差,在180度左右會出現分解現象,產生大量的氧氣。最後在model s車型上改用了鎳鈷鋁電池,雖然數量增加,但是它的成本卻下降了。所以有好的電控系統,會降低電池成本,也就降低純電動汽車的成本。一台車,電池所佔的價格比重大約是4成,電機佔15%左右,電控佔12%,驅動零部件8%左右,其他25%。 @2019
5. 電池成本占純電動汽車的成本比例為多少
一般來說,對於傳統純電動汽車而言,動力系統佔比電動汽車總成本的50%左右,而動力電池有佔到動力系統總成本的76%,即動力電池佔比電動汽車總成本大約38%左右。
6. 同是純電動汽車,為何價格差別會這樣大
我們知道,作為車輛的核心部件,傳統燃油車發動機約占車輛成本的15%,但新能源汽車的動力單位——電池、電機、電控「三電」系統的成本比重遠遠高於這個數字。核心動力電池的購買費用占車輛價值的30%至50%。從目前主流新能源轎車都在使用的三元鋰電池(正極材料為「鎳鈷鋰」的三元正極材料鋰電池)來看,其材料近年來一直居高不下。以三元材料中的鈷為例,作為電力電池的重要原料,三元鋰電池成本比重上升到約13%,2016年鈷的價格上升到每噸20萬韓元,目前價格已經上升到60萬韓元/噸,兩年間價格上漲了3倍。
據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4部委2017年共同發行的《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指出,電力電池是高價值零部件,應持續降低成本,除了以創新的商業模式應對挑戰外,還應在產業上下游形成更好的成本效益分擔、共享機制。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開始從政策刺激逐漸轉向市長/市場拉動。例如,一些汽車企業在提高電池能源密度的同時,開始探索少使用更昂貴的鈷或代替鈷的可能性。據悉,特斯拉入門車型model 3使用的松下新開發的21700電池大大減少了鈷的使用,增加了鎳含量,從而降低了成本。
7. 汽油車和純電動汽車,產銷量一樣時,廠家哪個利潤高
如果國家針對新能源的補貼依然存在,那麼論單車利潤還是純電動車要高一些,如果取消了補貼那麼燃油車利潤更高。這主要是因為燃油車相比電動車擁有至少上百年的 歷史 ,其在各個環節的成本控制方面擁有絕對優勢,而電動 汽車 才剛剛興起幾年時間,很多車企都是單憑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那股子精神去搞電動 汽車 的,還有點趕鴨子上架的意思。
純電動 汽車 製造成本中,電池組占據大約35%的比例,電機占據大約15%比例,電控大約佔8%的比例,三者合計就占據了成本的50-60%,再加上車輛底盤、車身、車內組件、電子產品等占據大約30%以上的成本,按一輛售價10萬元電動 汽車 來說,他的製造成本大約在8.5-9萬元,而且這其中電池的價格波動很頻繁,這就導致同樣一款車,燃油版和電動版價格接近情況下,電動版在配置方面沒有優勢,要想配置看齊燃油版,那麼價格絕對低不了。
反觀燃油車,目前大部分車型的動力總成占成本比重降低到20%左右,再加上底盤、車身、內飾、各種稅費,其單車利潤在8-15%,當然鑒於很多車型普遍存在終端優惠情況,最終實際利潤還會降低。電動 汽車 在銷售期間需要考慮消費者接受能力,指導價不能定過高,主要是依託補貼生存,所以他的實際單車利潤低於燃油車。
燃油車雖然在環保、節能方面不及電動 汽車 ,但是其走過了上百年時間,他身上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不知道多少次的測試、優化才最終見到現在的樣子,比如豐田的TNGA平台,他的目的就是盡可能降低造車成本,同時兼顧車輛各方面性能、參數的均衡、優質,這絕對不是一兩年甚至一二十年就能夠搞出來的東西,他是需要數十年的經驗積累、數據整合、反復測試、不斷失敗、最終成型,我們看到的只是人家的成就,可成就背後的東西只有他們最清楚。燃油車就好比十年寒窗苦讀終成名,沒有之前那十幾年時間的拼搏也就沒有最後那漂亮的一擊。
純電動 汽車 雖然更加環保、節能,但是他的發展歷程相比燃油車就太短暫了,很多車企其實就是把人家的電池買回來組裝成品而已,屬於一邊賣一邊研究,買電動 汽車 的消費者很多時候只能充當小白鼠。而且大家不要被網路上所謂的電池技術的突破所迷惑,相比燃油車動力總成,純電動車動力總成依然非常不成熟,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還有一點,目前大部分電動 汽車 的很多零部件、技術都是舶來品,真正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並不多見,光是技術轉讓費也不低。
綜上所述,燃油車近年來單車利潤其實也在下降,畢竟競爭白熱化、人工成本暴漲、單車價格不動情況下,利潤嚴重縮水,但是相比電動 汽車 還是有一些優勢。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汽油車和純電動汽車,產銷量一樣時,廠家哪個利潤高?
您好,我是小夢,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近幾年,在國家各種政策的扶持下,電動 汽車 逐漸進入到我們的視線中,而且有了一定得地位,未來的不久,相信也會逐步替代現有的汽油車。
那麼,汽油車和純電動 汽車 ,當銷量同等時,廠家哪個利潤高呢?
咱們先來說這兩種車的製造成本,其實一些大的 汽車 品牌在內燃機的發展上已經有幾十上百年的沉澱,成本控制和技術造詣上已經很成熟,很多東西可以自給自足。而電動 汽車 雖然來勢兇猛,但是憑借近幾年的發展還沒有什麼質的突破,都是邊研發邊量產成本就高。
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國家在大力扶持純電動車的原因了,電動 汽車 的成本中「三電」成本的佔比要達到50%-60%即電池、電機、電控,而電池成本佔到了「三電」成本的70%,所以一輛電動車最貴的地方就是電池了。現在大多數國產電動 汽車 使用的是三元鋰電池,但是國產鋰電池的造價要比美國,日本的造價高出很多,所以,說國產的電動車是抱著一種,我生產我自己的,國人有買的,以後等大規模的替代了汽油車以後在改進技術的心裡狀態去生產製造純電動車的。而汽油車不一樣,它已經成熟到可以壓縮到最低的成本來製造發動機的技術了。
但我相信,國人的智慧是無限的,同樣的國產汽油車,在發展了很多年後的今天,國產車在國內占據了很大的銷售的佔比,同樣相信在不久後的將來,電動 汽車 的技術成熟後一樣可以做到這一點。
所以,汽油車和純電動 汽車 ,產銷量一樣時,在國家沒有政策的扶持下,汽油車的利潤要比純電動車的利潤要大。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希望能幫助到您!
當汽油車和純電動車產銷量一樣時,廠家哪個利潤高?
現狀電動車的利潤高
當前情況下,是電動車的利潤會高,因為有補貼在。
未來的銷量還會增加
隨著未來電動車的普及度越來越高,補貼也會隨著上圖的趨勢而逐漸歸零,但銷量也會慢慢爬坡。
且隨著國家在充電方面不停加大支持,整體銷量肯定還是會向上走。
未來的利潤會降低
汽車 作為商品,與其他商品一樣,利潤的來源是售價去除成本。現在售價仍較高,主要原因在於三電技術(電池、電機、電控)仍在高速研發區間,這中間無論是因為沒有達到大批量產能力,或是因為持續的研發投入都導致了這一塊的成本居高不下。 售價二十萬到三十萬的車,早期三電的成本遠超燃油車50%,未來肯定會下降,現在這一塊的成本下降已經較為明顯。
成本下降,售價也會慢慢降下來,為什麼利潤會不如燃油車呢?
原因在銷售。
現在的銷售模式基本以4S店為主,雖然線上營銷,包含直播形式的銷售越來越多,但主流還是到店看車買車。4S店並不是車廠開的,因為這一塊的投資巨大,運營更是耗人耗材,所以多是投資集團或個人投資者建的4S店。
4S店的主要盈利點在於維修、保養,特別是後者,是定期需要進行的,只要這家店的品牌在當地具有一定的保有量,那保養的量是較為穩定的。而電動車是沒有這一塊的,所以沒有投資人願意投入到這里來,也就造在了今天無論是蔚來還是其他的電動車企,基本是自建體驗店為主,這也是無奈之舉。
所以電動車的將來,車企的利潤會降低,這對車主來說是好事,畢竟商務的周邊盈利點少了,車企更會專注到產品上來,研發製造出高質量低成本的車以更好的競爭力來爭取消費者。
隨著環保要求的愈發嚴格,國內外推行新能源 汽車 已經是大勢所趨。目前,國家出台各種政策鼓勵和支持純電動 汽車 的發展,為此,財政部每年都要拿出巨額補貼。最近,雖然新能源市場有些遇冷,但從長遠看,純電動 汽車 的空間還是很大的。
根據現有的燃油車而言,燃油車的保有量基本上以處於飽和的狀態,而對於電動 汽車 而言相對於燃油車的市場有無限的可能的。並且,在後續服務上,純電動 汽車 可以找到新的增長點,比如OTA適當收費,後續加裝智能駕駛相關模塊的費用等等。隨著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的升級,車企可陸續從傳統的產品提供商轉型為出行服務商,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上擴大盈利空間。
從電池等關鍵零部件的成本方面看,存在很多優化因素可以用來提升電動 汽車 的盈利空間。通過構件純電動車型平台,增強零部件在不同車型的適用性程度,進一步降低開發成本。傳統燃油車方面,許多車企的平台已較為成熟,進一步降本難度較大。
從特斯拉就能夠看出來,電動 汽車 的盈利點和盈利空間大,特斯拉公布了其2019年三季報,財報顯示,三季度當季公司實現總收入 63.03億美元,而這些數據上面來看,一直處於虧損的特斯拉也迎來了連續四季度的盈利。隨著純電動 汽車 技術不斷的發展,配套設施不斷的完善,盈利模式後續也可深度挖掘,進一步提升盈利空間。
當然是純電 汽車 了。
我家裡16年的時候買了一台康迪K11純電 汽車 (康迪和吉利合資的品牌),當時官方報價15w,我花了6w入的手,等於說 汽車 公司賺了2個6w。所以那時候純電 汽車 就同雨後春筍一般起來了,都在造純電 汽車 拿國家補助,不過車的質量真的不咋的。
看電池的成本了
8. 電池成本占純電動汽車的成本比例為多少
1/3強。
比如一輛十五萬左右的電動車,電池約6萬-7萬。
9. 電動汽車電機成本
新能源汽車中的純電動汽車主要的成本構成如下:
1)電池:40%;
2)電機:15%;
3)電控:12%;
4)電驅動零部件:8%;
5)其它:25%。
2、鋰電池成本構成:
目前汽車主要為鋰電池,成本構成如下:
1)材料:70%,
2)人工、水電: 20%;
3)折舊:10%。
原材料的成本佔了電池成本的70%,而原材料的成本構成:
1)正極:30%-40%;
2)隔膜:15%-30%;
3)電解液:20%-30%;
4)負極:5%-15%。
10. 電池成本占純電動汽車的成本比例為多少
700塊左右。你不能說材料,電車廠也是選配件組裝,電車廠不生產電池的,直接購買成品,定子有可能自己做但磁鐵轉子也是買來的,最起碼磁鐵是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