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各國電動汽車銷售量

各國電動汽車銷售量

發布時間: 2022-11-28 16:26:51

⑴ 國內外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狀況

首先看一下全球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情況,2016年新能源乘用車有70多萬輛,增長速率是40%,要比我國傳統的增長速率高20倍,這是一個大的趨勢。市場佔有率很低,不足1%,所以說在全球大的形勢下,它的發展的趨勢和發展的潛力是非常巨大的。同時可以看到目前來講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區域追求集中在中國和美國,在美國新能源汽車發展也很好。

⑵ 國外的電動車哪些比較好

1、特斯拉。作為純電動汽車旗幟品牌,2003年特斯拉成立,總部設在了美國加州矽谷,特斯拉汽車前衛的造型、驚人的加速、良好的操控性,把電動汽車推向了一個高峰。特斯拉的知名度和銷量始終名列前茅,被公認為最好的純電動汽車。

2、日產LEAF。和特斯拉定位不同,日產LEAF,沒有炫酷的外觀,豪華的配置,超強的科技感。它以穩定品質,和燃油車非常接近的駕駛感,贏得了實用型車主的喜愛。

3、寶馬i3。寶馬作為百年豪華品牌,純電動汽車i3是寶馬非常得意的作品。未來感、炫酷的外觀,繁雜的內飾,都透漏出它的與眾不同,並且飽含寶馬操控的基因,只是特立獨行的單板駕駛,實在難以被大多數人所接受。

4、雷諾ZOE。ZOE體現了雷諾簡潔、感性、和溫暖的設計理念。雷諾ZOE,這款在中國鮮為人知的純電動汽車,其實早在2010年的北京國際車展的雷諾展台上就已亮相,當時ZOE就以概念車的形態吸引到了無數人的目光。

作為雷諾純電動家族成員之一,與Clio身形相當的概念車展示了雷諾的全新設計理念,同時還配備了全電動零排放動力系統。

5、比亞迪E6。和特斯拉同年研發上市的純電動汽車比亞迪e6,秉承了比亞迪品牌一貫的低調、實用性特點。作為中國最早、也是唯一在國外銷售的純電動汽車,在世界多個發達國家和地區被消費者接受,當做計程車,不辱使命的獲得了良好的口碑。

(2)各國電動汽車銷售量擴展閱讀:

世界各國著名的汽車廠商都在加緊研製各類電動汽車,並且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進展和突破。日本一直以來,出於對能源危機和環境保護的關注及佔領未來世界汽車市場的考慮,日本十分重視電動汽車的研製與開發。

從當下世界范圍內的整個形勢來看,日本是電動汽車技術發展速度最快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特別是在混合動力汽車的產品發展方面,日本居世界領先地位。企業,只有日本的豐田和本田兩家汽車公司。

美國。美國的汽車公司在電動汽車產業化方面比來自日本的同行遜色不少,三大汽車公司僅僅小批量生產、銷售過純電動汽車,而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還未能實現產業化,來自日本的混和動力電動汽車在美國市場上占據了主導地位。

挪威。2012年挪威電動汽車銷量達到了1萬輛,占當年新車銷量的比例達到5.2%,這對人口僅500萬人口的挪威來講頗引人矚目。挪威市場的電動汽車多為日產Leaf車型,2012年日產Leaf型車在挪威汽車銷售市場上排名第13位,其他品牌的電動汽車有Revas和KewetBuddies等。

⑶ 電動汽車啟示錄之銷量篇丨新勢力聲量雖大但尚未走上舞台中心

春運期間,清遠交警在微博上發了一則提示,眾多駕駛新能源汽車的車主回家過年,因續航不足在高速公路趴窩,它提醒電動車主在出發前要充滿電。

事實上,清遠交警忽略了一個問題,即電動汽車充滿了電也有可能在高速公路趴窩,這是因為電動汽車車主對電動汽車的特性理解不足造成的。

即電動汽車的標示續航會因駕駛習慣、室外溫度高低,是否開空調等情況,發生較大變化,電動汽車的標示續航與實際續航會發生極大的偏差。

車主的這種誤判一旦在高速公路趴窩,會處於極度危險的狀況,稍有不慎即會危及生命。

智駕君永遠記得在2017年的一個零下8度的冬夜,駕駛著一輛純電動汽車在北京二高速在續航還有30公里的時刻,在無任何提示的情況下,突然所有能量耗盡,停在高速公路中央的一幕。在左右車輛飛馳而過之時,感受到生命被碾壓的恐懼。如果不是車輛尚可推動,被推出高速,小編也許將是第一個因電量耗盡而在高速失去性命的人。

這樣的悲劇,第一個被報道的是在2018年國慶前夕,一位唐姓司機駕駛著一輛小型純電動汽車從駐馬店駛上京港澳高速,但進入漯河路段時,因電量不足加不上速便准備由第二車道變道至第四車道,在未能進入到服務區充電之時,被一輛重型倉柵式貨車追尾相撞。最終這輛純電動車內和兩位乘坐人一死一傷。

類似的報道,近來已發生多起,如果電動車主意識不到這其中的危險,那麼當有越來越多的電動汽車上路,那麼不僅僅電動車主會處於危險之中,眾多同樣行進在同一道路的燃油車主也會遇到同樣的危險。

這就是我們《電動汽車啟示錄》這一系列文章的緣起。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躍居全球第二,中國汽車出口量超越德國!此數據說明了什麼

中國的汽車出口量超越德國,這也證明了中國市場在全球市場中的重要地位。在電動汽車領域,德國對中國市場也非常重視,因為中國市場對汽車製造商來說也是重要的電動汽車市場。而且,最近幾年,電動汽車在全球市場,特別是中國市場,都在大力推廣電動汽車。汽車出口量主要以新能源汽車為主在國際市場競爭中,中國所生產和銷售的電動自行車佔到了國際市場的90%以上。

中國政府正在努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以實現我國汽車產業的彎道超車,國家產業政策的變化將對動力電池市場的發展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到產品的銷售和營業收入。與此同時,我國政府在稅收等相關政策上也不斷加大優惠和支持力度,從宏觀上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未來的發展趨勢將會進一步向好的方向發展。

⑸ 國際能源署預計,今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將刷新歷史最高紀錄,你怎麼看

今年新能源的銷售數量暴漲75%,其實字數會這樣,主要是因為國內的新能源電動車銷售提供了超過一半以上的數量。而國際能源署在最新的報告當中就特別指出,如果按照這樣的速度,在2050年的時候,我們肯定能夠實現近零排放。在電動車方面,2021年的時候,全球的銷量達到了660萬輛,但是在今年卻翻了一番,第一季度就已經來到了200萬輛。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電動車的銷售崛起。

第三,如何看待這樣的現象?我認為這樣一種現象是非常正常的,通過市場化的方式來反映新能源的崛起,在今年是新能源的元年,而在之後我們就很難看到傳統汽車能夠打敗新能源汽車。雖然目前從市場總保有量來看的話,燃油汽車還是比較多的,但是不出十年,新能源汽車將會改變這個局面。

⑹ 目前世界各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和趨勢是怎樣的

一、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
國研網:目前世界各主要國家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和趨勢是怎樣的?
王曉明:目前,全球能源和環境系統面臨巨大的挑戰,汽車作為石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大戶,需要進行革命性的變革。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已經形成了共識,從長期來看,包括純電動、燃料電池技術在內的純電驅動將是新能源汽車的主要技術方向,在短期內,油電混合、插電式混合動力將是重要的過渡路線。目前來看,全球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還面臨著一些共同的難題,例如關鍵技術的突破、汽車工業的轉型、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消費者的接受度等。
具體到各國,應該說,引領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還是美國、日本以及歐洲的一些國家,這些國家起步比我國要早很多,它們的發展也各有側重。
美國長期側重降低石油依賴、確保新能源安全的戰略,將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交通領域實現根本上擺脫石油依賴的重要措施,並以法律法規的形式確定了新能源汽車的戰略地位。早在柯林頓時期,美國就提出了以提高燃油經濟性為目標的計劃,混合動力是當時主要的技術解決方案。到了布希時期,變為追求零排放和零石油依賴,技術解決方案主要是氫燃料電池汽車,後來還有一個計劃,想用十年的時間實現20%的石油替代和節約,主要措施是生物質燃料。國際金融危機以後,奧巴馬政府將大力發展電動汽車作為實施新能源戰略的重要內容,提出了總額40億美元的動力電池以及電動汽車研發和產業化的計劃,產品上,選擇了以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車為重點。
日本長期堅持確保能源安全和提高產業競爭力的雙重戰略,通過制訂國家目標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同時高度重視技術創新。2006年,日本提出了新的國家能源戰略,目標是到2030年交通領域對石油的依賴從100%降到80%,為了配合這個新能源戰略的實施,提出了下一代汽車燃料計劃,明確提出改善和提高汽車燃油經濟性標准,推進生物質燃料的應用,促進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的應用等。近期,日本又將大力發展電動汽車作為低碳革命的重要內容,並且計劃到2020年普及以電動汽車為主體的下一代汽車。目前,日本正全面發展三類電動汽車,其混合動力全球銷量第一;在純電驅動方面,規劃和產業化推進步伐也是最快的;另外,日本燃料電池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推進也優於其他國家。
相對於美國和日本,歐洲更加側重於溫室氣體減排戰略。滿足日益嚴格的二氧化碳排放限制要求已經成為歐洲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歐洲的新能源汽車發展在早期主要以生物質燃料、天然氣以及氫燃料為主,本世紀初曾經提出到2020年23%的石油替代目標。近期,歐洲則對電動汽車給予高度關注。例如德國2009年下半年發布電動汽車計劃,高度重視純電驅動的電動汽車發展,以純電為重點,分別提出了2012年、2016年、2020年的產業化和市場化目標。
二、我國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有較好的基礎
國研網:我國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背景是怎樣的?
王曉明:我國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應對節能減排重大挑戰的需要,同時也是汽車產業跨越式發展和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需要。歐美日這些國家,都把新能源汽車作為戰略制高點來考慮,國家投入力量加強產業的發展。我國傳統汽車領域和國外相比還比較落後,但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我們和發達國家是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說法較多的是「彎道超車」,我們有機會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與西方發達國家在一個平衡的層面上創新。我國汽車工業以純電驅動作為技術轉型的主要戰略方向,重點突破電池、電機和電控技術,推進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實現汽車工業跨越式發展。近期以混合動力汽車為重點,大力推廣普及節能汽車,逐步提高我國汽車燃油經濟性水平。「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大力發展節能汽車,中度、重度混合動力乘用車保有量計劃超過100萬輛,但是占總體汽車保有量的比重還是小的。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實現產業化,市場保有量有望超過500萬輛。
從2001年開始,我國「863」項目共投入20億元研發經費,形成了以純電動、油電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三條技術路線為「三縱」,以動力蓄電池、驅動電機、動力總成控制系統三種共性技術為「三橫」的電動汽車研發格局。共計有200多家整車及零部件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3000多名科技人員直接參加了電動汽車專項研發。到目前為止,共有160多款各類電動汽車進入了我國汽車產品公告,建成30多個電動汽車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別的技術創新平台,制定電動汽車相關標准40多項。
我國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有較好的基礎。首先,我國是僅次於日本、韓國的全球第三大鋰電池生產國,佔全球約25%的市場份額。雖然目前來看,產品還多用於手機、電動工具、電動自行車等領域,但產業規模龐大、產業鏈基礎較好、生產工藝共性點多,具備大規模發展汽車用動力電池的條件。另外,我國也是鋰資源儲量大國,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產業鏈。經過近些年的發展,我國動力電池的主要性能明顯進步,初步具備了產業化的能力。第二,在車用驅動電機方面,我國電機產業規模位居全球首位,產品量大、面廣。我國又是工業電機的生產大國,在電機生產方面有較強的技術基礎。目前,我國電動汽車整車已經進入規模化應用階段,包括動力性、經濟性、續駛里程、雜訊等指標已經達到國際水平,前期是城市公交,現在乘用車產品也越來越多,比如比亞迪(002594)、鄭州日產、奇瑞、長安等都有混合動力性汽車生產上市。
近幾年,我國陸續出台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以及私人消費補貼的相關政策,並在不斷擴大試點的范圍。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國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開始啟動,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建設也得到了初步發展,部分城市已經形成了網路雛形。隨著2009年「十城千輛」工程的實施,電動汽車能源供給基礎設施的潛在機會開始受到重視,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普天海油公司等能源企業,圍繞國家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強勢介入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各示範城市和社會各界也積極響應。截至2010年年底,已經建設各種類型充電站大約100座,充電樁300多個。
三、發展新能源汽車需標准先行私人消費大規模啟動尚需時日
國研網:目前新能源汽車相關標準的制定情況如何?私人消費開展的情況又是怎樣的?
王曉明:新能源汽車的標准體系建設是一個大問題,國家標准委目前正在制定新能源汽車的相關標准。新能源汽車驅動方式、驅動結構、電源結構的變化,充電設施、充電站的變化,都需要制定新的標准來規范。有了標准之後,產業的發展才有依據,否則,不同企業制定不同的標准,導致介面不統一,會造成社會資源的重大浪費。現在據我了解,新能源汽車充電的介面標准已經有了,充電設施也有了一些初步的標准。當然,標準的制定本身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需要新能源汽車大量的生產和使用,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完善和更新。有一種說法,叫「標准先行」,用標准來引導企業,但這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很難做到,有些存在的問題沒有通過大規模的使用是反映不出來的,也就很難把這些問題吸收到標準的調整之中。國外也是如此,有關新能源汽車的相關標准都在制定和完善之中。
新能源汽車的私人消費是業界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現在新能源汽車真正的走入家庭,還存在幾個方面瓶頸的制約。第一個瓶頸是,受動力電池本身能量密度的影響,新能源汽車充一次電行駛的里程較短。比如輕型車目前大約是120-160公里左右,對於消費者來說,在城市內短距離行駛尚可以接受,長距離就很難滿足他們的需求。另外,新能源汽車受電池成本過高的影響,整體的價格競爭優勢還不明顯。新能源汽車的優勢在於,行駛同樣的距離,其使用電能的成本要比傳統內燃機動力汽車使用油的成本要低,但是新能源汽車的購置成本較高,而且比傳統汽車要高很多,目前政府要靠補貼才能使新能源汽車的購置成本看起來有競爭力。這也是消費者考慮比較多的一個方面。另外從充電的基礎設施來說,家庭的慢充,要對車庫和停車場進行改造,目前很多家用的車庫和停車場還沒有這樣的設施,改造也需要花費一定的成本。另外公共場合的快充設施目前還沒有到位,所以從充電的便利性來看,也是消費者的一個顧慮。最後一個制約是,新能源汽車的駕駛感覺和體驗與傳統汽車還存在差距。消費者買車,一定會首先從使用的因素、成本的因素全都考慮過之後,再從舒適性、駕駛體驗等方面與傳統汽車做一個比較,看是不是有優勢。現階段真正面世的高混、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並不多,因此在這些方面的消費者體驗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造成消費者在購買這些汽車的時候,心裡會打個問號,從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選擇。我個人認為,廠家對這些問題也有比較清醒的認識,所以現在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分成了幾個階段:近期看私家車、乘用車還是以混合動力為主,逐漸從輕混向中混、高混,中間加電機驅動發展,最後再發展到純電動汽車。具體到市場來看,還是放到城市公交等領域。例如比亞迪現在把重點就放到了大巴、公交等領域,因為這些車型行駛路線比較固定,充電問題比較好解決,另一方面,在公交領域政府的補貼力度也較大,這部分車型在政府政策的推動下已經形成了市場。但是私人汽車方面,大規模的啟動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不是短期內可以實現的。
新能源汽車從國家的角度已經列入到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從發展的戰略上已經明確了,具體的支持政策也正在陸續出台,力度上也越來越大,除了新能源汽車的購買補貼外,以後地方政府還會陸續出台一些優惠政策,例如購置稅優惠,停車收費優惠,還將會提供一些行駛上的便利,比如傳統汽車的限行,對新能源汽車是沒有的。所有這些措施,都是為了努力營造一個新能源汽車使用的良好環境和氛圍,引導消費者來加深認識,主動購買。從未來的趨勢來看,選擇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會越來越多,因為不論從技術、成本還是駕駛體驗方面,都會越來越好。
四、新能源汽車發展要與能源結構調整相結合
國研網:目前來看,新能源汽車的節能和減排效果怎樣?
王曉明:新能源汽車的節能、二氧化碳減排效果不能僅從新能源汽車本身使用的環節來看,還得看上游能源的結構,也就是說要從新能源汽車的全生命周期來考慮。我們也做過測算,分成幾種不同的技術路線來考慮,相對於傳統的汽油車,在中國現有的能源結構下,純電動汽車節能是有效果的,要好於傳統的內燃機汽車,但在減排方面,二氧化碳排放目前還略高於內燃機汽車。為什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是在積極發展純電動汽車?原因就是上游的能源結構趨勢是可變的,比如我國就在逐步提高清潔能源、低碳能源的比重,核電、風能、太陽能、水電的比重越高,電動汽車全生命周期的節能減排效果就會越好,即使依靠現在火電為主的能源結構,如果未來採用IGCC、超超臨界等發電技術之後,發電效率大概能夠提高40%,下游用電來驅動的新能源汽車,它的減排效果就能好於傳統的內燃機汽車。總結起來就是兩個方面,一方面傳統的火力發電技術還在進步,另一方面從結構上看,我國的一次能源結構也在進一步改善,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的比重會越來越高,一次能源向電能轉換過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也會逐步減少,這樣,新能源汽車的減排效果會逐漸地體現出來。
針對節能減排效果來說,根據我們的研究結果,著眼於長期應該將電動汽車作為汽車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無論是提升傳統汽車的燃油經濟性,還是大規模普及混合動力汽車與其他類型的節能汽車,所能夠帶來的耗油和排放減少最終都將遇到瓶頸制約。因此從長遠來看,純電動汽車才是汽車工業未來的發展方向。然而,純電動汽車對於技術的要求也最高,普及起來比混合動力汽車困難得多,短期內尚不具備全面推廣的條件。因此,至少在未來二三十年中,混合動力汽車仍將會是汽車工業走向低碳之路的重要過渡。
國研網:新能源汽車大規模推廣以後,會不會對電網造成更大的壓力?
王曉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從社會上來說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僅是驅動方式的改變,同時對能源基礎設施、能源結構的調整也有它的需求。從能源,尤其是電網來說,現在發展智能電網也是一個方向,全球各個國家,包括中國,都在大力推進。智能電網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適應了新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的變化。新能源汽車有充電的需求,但是可以利用峰谷的方式充電。比如家庭用的新能源汽車,可以在夜間採用慢充的方式,用7到8個小時完成充電,這個時間正好是電網負荷比較低的時候,這種方式本身可以起到調峰的作用,利用峰谷電來完成新能源汽車的充電對整個電網的穩定是有好處的。另外,新能源汽車可以加強對電網分布式的利用,比如在一個區域,一個局部的城市或者一個社區使用新能源汽車,就形成了一個分布式的儲能系統。新能源汽車的電池起到儲能的作用,每輛車都是一個小的儲能單位,整個車輛匯總起來,就變成一個儲能系統,這個儲能系統和電網配合就能實現一些功能上的互補。就目前的情況和未來的發展趨勢來看,新能源汽車對電網運行不會造成大的沖擊。
五、小型低速電動車發展尚存在爭議
國研網:目前我國的一些地方,小型低速電動車發展很快,能否為我們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王曉明:在山東等一些地方,正在發展一些小型低速電動車,實際應該稱之為小型低速低成本電動車,這些車型之所以發展的快,不是因為小型和低速,而是因為它的低成本,消費者的門檻比較低。低成本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使用一些傳統上低成本的鉛酸電池,另外整車的設計、製造方面犧牲了一些舒適性、安全性。從小型低速電動車的發展上來說,行業內的爭論比較多。有專家認為,小型低速電動車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的方面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基於現有平台的這些電動汽車,價格都比較高,主要是電池的價格比較高,市場接受起來還比較困難。而小型低速電動車由於大多是在一些中小城市、城鄉結合部來使用,很多購買者是第一次購買,沒有傳統汽車做一個參照和比較,另外由於電費較低造成使用成本較低,加上購置成本也比較低,因此接受度比較高,市場就形成了,以後可以通過電池的不斷改進,車輛整體設計的不斷改進提高整車的技術水平。這是一種觀點,認為不能否定小型低速電動車的發展,而是要引導它的發展,不斷地進行技術升級。另一種觀點認為,這種小型低速電動車,與國家鼓勵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方向不一致。戰略性新興產業有兩個判斷的重要前提條件,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重大的技術創新,具體到新能源汽車領域,主要是圍繞動力電池、電機、電控方向的技術創新,而小型低速電動車很難說是重大的技術創新。第三種觀點認為,要分開來看,國家鼓勵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不一定要把小型低速電動車納入到裡面,而小型低速電動車的發展現在也不一定要出台政策去限制,而是可以通過一種引導的方式把這兩種路線結合起來是最好的。

⑺ 6年後要賣550萬輛,豐田聯合比亞迪、寧德時代加速電動車戰略

豐田是世界上最大的 汽車 生產商之一,在全球市場銷售量名列前茅,產品覆蓋面非常廣泛。然而在電動車領域,人們通常會用保守、謹慎之類的詞彙來形容豐田。豐田似乎更專注混動車型,而在純電動車型上一直猶豫不決。

這種情況終於要改變了,在昨天(6月7日)的豐田電動車戰略發布會上,豐田明確了其電動化節奏:將兩年前(2017年)制定的計劃提速5年,到2025年提前5年(原計劃為2030年)實現550萬輛新能源車的業績。豐田真的要發力了。

激進的目標:550萬輛

這么激進的目標,一反豐田在電動車方面保守的常態,到底有什麼計劃呢?我們先來看一些的具體數字。550萬輛的組成是450萬輛混合動力車型(簡稱HEV)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簡稱PHEV),100萬輛純電動車(簡稱EV)及氫燃料電池 汽車 (簡稱FCEV)。

看到這兩個數字你會明白,重點是在後面的100萬輛。因為以豐田當今的產能,只要不斷提高HEV及PHEV車型的生產佔比,並合理控制售價(例如豐田雙擎車型在中國的售價就並不昂貴),450萬輛HEV及PHEV車型是不難實現的。所以,EV和FCEV才是接下來豐田最大的挑戰。

加快這一節奏的核心因素一方面是電池技術的不斷成熟,能夠真正承擔起日常行駛里程的需要,當然還有全球各國對排放政策的升級。豐田也明確表示550萬輛的數據並非企業的野心訴求,而是應對當前政策所要交出的合理答卷,而真正的挑戰依然是:能否製造讓消費者接受並喜歡的EV車型。

到2025年實現全球10款以上EV車型

在EV車型方面具體的措施豐田希望分幾步走:明年(2020年)在中國推出純電動豐田C-HR和奕澤仍然是全球EV計劃的第一步,之後豐田、雷克薩斯品牌會在日本、印度、美國、歐洲依次推出EV車型,到2025年實現全球10款以上EV車型的陣營。

在EV車型的布局上,豐田也給出了明確的規劃:在日本本土推出2-4座的超小型EV車型,主要應用於短距離出行需求;其實這類車型和日本現在的K-CAR車型有很多共同之處,未來是否有可能替代一部分K-CAR市場目前還不清晰。

與斯巴魯合作開發全新電動車平台 e-TNGA

第二步是在中國、美國等國家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EV,例如2020年廣汽豐田C-HR和一汽豐田奕澤(IOZA)都將推出純電車型。不過這兩款產品的角色應該是先行者,因為豐田已經計劃與斯巴魯合作開發EV車型的專用平台e-TNGA。

該平台以中型SUV為基礎,前後電機、電池組的寬度以及電機相對車輪的位置為固定設置,而軸距、輪距、車身長寬高均可靈活調整,相對於以前的平台概念、甚至模塊化概念更多靈活。可以實現前驅、後驅、四驅多種驅動形式。通俗地說,只要車身達到一定尺寸能夠容納下整套系統,其他沒有限制。

第三步是聯合比亞迪、寧德時代等企業在電池、電機、電控等領域開展合作,加速高性能、長壽命電池的研發,並建立滿足電動車高速增長的電池供應體系。在今年4月,豐田已經宣布免費開放其2萬多項核心電動化技術相關專利,幾乎涵蓋了整個混合動力系統的動力部分,並表示有需要的企業可向豐田提出申請,共同商討具體實施條件後簽署合約。

打造更完整、更有價值保障的電動車體系

其實當前的電動車仍然不夠完善,這一點相信大家心知肚明。除了一直以來的里程焦慮,還有安全、可靠性、殘值等諸多問題優待解決。面對許多政策導向的電動車繁榮市場,豐田在發布會中多次提到要製造讓消費者喜歡的產品,我想這才是新的EV計劃的核心價值,而這也是豐田的長處。在電池方面,豐田已經擁有1300萬輛HEV車型的電池相關經驗,這是寶貴的經驗,一定會利用到EV車型的開發中去。

電動車的另外一個發生在購買之後,很多用戶明知使用幾年後殘值會不復存在,卻要硬著頭皮解決當下問題,這無疑會給電動車的發展和用戶感知造成極差的影響。目前大多數生產EV車型的企業都只停留在生產、銷售環節,並沒有涉及到更重要的用戶使用甚至二次購買等環節,這也是消費者質疑電動車企的重要原因之一,豐田顯然看到了這樣的問題。

在豐田的商業模式,解決用戶需求不僅通過提高EV車型性能,還要通過購買/租賃形式、二手EV車型服務、電池回收再利用等措施完善EV車型作為商品的應有尊嚴。以及充電、保險等相應的服務。

氫燃料電池仍然會大力發展

不過FCEV確實是EV車型很好的補充,例如冬季的使用環境下,FCEV會更貼近普通燃油車型的使用性能,此處還有一個伏筆:其實在2019上海國家車展上豐田帶來了氫燃料電池版Coaster,基於豐田與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深度合作關系,會不會在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上,會出現氫燃料電池版Coaster呢?2025已不遠,2020、2022更加指日可待,期待豐田會帶來一個又一個驚喜。

⑻ 中國純電動汽車的市場現狀

國家的補貼扶持一直以來是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重要推手,隨著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退坡,純電動汽車(EV)普及正在踩下急剎車,2019年銷量減少4%,首次出現負增長,疊加疫情的沖擊,市場消費萎靡。為提振新能源汽車市場,補貼政策推遲至2022年底。但取消也只是時間的問題,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拼的必定是技術和產品實力。在特斯拉的沖擊下,內資企業迫切需要提升技術水平來提升其競爭力。

(一)純電動汽車發展概述

純電動汽車將是我國自主品牌彎道超車的絕好機會

以能源供給方式為依據新能源汽車主要分為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以及燃料電池汽車。在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和網聯化,環保要求愈發嚴格的趨勢下,電動化是汽車未來發展的方向。近兩年隨著技術進步以及禁售燃油車等相關政策的推動,純電動更是成為各大車企研發的重點。

由於對環境影響相對傳統汽車較小,其前景被廣泛看好,但當前技術尚不成熟。主要原因是各種類別的蓄電池,普遍存在價格高、壽命短、外形尺寸和重量大、充電時間長等嚴重缺點。但是相對於傳統內燃機汽車行業來講,純電動汽車將是我國自主品牌彎道超車的絕好機會。

——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⑼ 挪威為什麼能成為全球電動汽車的「天堂」

近日,五大國禁售燃油車似乎成了一個新能源汽車即將爆發的信號,但事實上,電動車銷量依舊慘淡,在剛剛過去的六月,全球電動汽車銷量佔比不足2%。

不過有一個國家卻像一個另類:挪威6月電動汽車銷量佔比高達42%,位居全球第一。

1、從地理環境上看,水力資源發達,人口相對集中。

2、從配套設施上看,密集的充電設施解決了里程焦慮。

3、從政策上看,挪威早在1990年就開始布局零排放。

⑽ 2014年瑞士電動汽車銷售量增長40%

據外媒報道,瑞士汽車貿易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瑞士純電動汽車保有量為1643輛,較2013年增長40%。特斯拉排名銷量榜第一,雷諾排名第二,寶馬排名第三。然而,2014年,瑞士總共銷售了30萬輛汽車,雖然比2013年減少了2%,但電動汽車的銷量仍然遠遠不夠。最近,現任電信部長、聯邦議員、環境、交通和能源部長的勒瑟·哈德也買了一輛新特斯拉作為官方用車。相信未來電動汽車在瑞士會有很好的發展。特斯拉電動汽車

熱點內容
抵押不過戶的7座商務車 發布:2025-02-09 05:53:38 瀏覽:523
昂科威雪地越野視頻 發布:2025-02-09 05:51:30 瀏覽:726
北京212改裝內飾視頻 發布:2025-02-09 05:50:49 瀏覽:824
去歐洲旅遊的意義 發布:2025-02-09 05:44:59 瀏覽:51
皮卡丘打可達鴨 發布:2025-02-09 05:40:13 瀏覽:711
閨蜜去旅遊叫帶手信怎麼說 發布:2025-02-09 05:35:16 瀏覽:85
東風本田新款皮卡 發布:2025-02-09 05:26:00 瀏覽:752
豪車最多的明星是誰 發布:2025-02-09 05:07:42 瀏覽:666
女孩扔男子雨傘上了豪車 發布:2025-02-09 05:02:36 瀏覽:104
皮卡丘吃小智圖片 發布:2025-02-09 05:02:32 瀏覽: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