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特斯拉與國產電動汽車

特斯拉與國產電動汽車

發布時間: 2022-11-28 15:42:35

㈠ 特斯拉計劃推出廉價電動車,此舉會對國產新能源車造成哪些影響呢

我認為這個事情會對國產的新能源汽車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至少可以保證我們的國產的汽車品牌努力造車。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當車主選擇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時候,很多人會把特斯拉和其他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區分開來。如果一個人選擇中高端車型的話,這個人會優先選擇購買特斯拉的車輛。如果一個人選擇性價比更好的車型的話,這個人才會選擇我們的國產新能源汽車。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連特斯拉都開始主動推出廉價電動汽車的話,我們的國產新能源汽車品牌的競爭空間就會變得越來越小,所以我們的國產品牌更因此而更加努力。

㈡ 不吹不黑,現在的國產汽車自動駕駛技術和特斯拉這樣的車企差距大嗎

不吹不黑,現在的國產汽車自動駕駛技術和特斯拉這樣的車企差距大,在純電動車車輛行業,特斯拉是位列第一的,盡管比亞迪的銷售量是非常高的,可是比亞迪的銷售量80%之上是在中國,而特斯拉汽車50%之上的銷售量來自非美國本土的。針對汽車企業出航這一塊而言,特斯拉影響力是無法撼動的。假如單從特性、系統等方面來看,中國新能源車企,包含比亞迪汽車、曉亮、蔚來汽車、理想化這些,全是不遜色於特斯拉,銷售量比不上特斯拉汽車,並不是說產品競爭力比不上特斯拉汽車。

特斯拉汽車老早就正在做無人駕駛有關的專業技術了,而且人家在新能源電動車行業層面做出來的早太多,國產這種生產商還做筆記本的情況下,別人就已經開始科學研究這個東西了,他要是論技術性積累專利權保有量而言和人家根本沒辦法比,你不可以因為人家是國際品牌,你就不認可別人的優勢,別人做出來的的確便是比你早,你要短時間超出別人不確定的,你只能說是某一方面的技術性你一直在慢慢的累積,甚至可以說奮起直追。

㈢ 純電動是買特斯拉還是國產

特斯拉有其名沒其實,你開著不定啥時候就控制不住了,車毀了就當丟了掉了,可事關人命關天。一定買國產的比如,比亞迪漢,小鵬,理念……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我倒是在選車,但肯定不會再考慮特斯拉了。

大家可以仔細觀察一下,那些黑特斯拉的有三類人,一類是買不起特斯拉的,一類是用著華為開著比亞迪的傻缺,還有一類是國產電動車廠家的。國產品牌慣用的套路就是,既然競爭不過,就花錢僱人打著維權和愛國的口號去打砸鬧事,有選擇性報道瘋狂的摸黑詆毀!只有把排名第一的特斯拉搞垮了,國產電動車才能實現斂財的目的,之前就是集體圍攻三星來成就華為的,三星手機目前全球仍然排名第一!好多人會有疑問,為什麼國產品牌只黑特斯拉而不去黑其他合資車呢?因為國產品牌要想實現彎道超車,電動車是唯一的出路,而其他合資車目前仍是主打燃油機,電動車為輔的戰略,只有特斯拉是專做電動車,而且還在國內建廠,一直在降價,對國產品牌沖擊最大!

陶琳和馬斯克都不用特斯拉當常用座駕,知道了吧

必須特斯拉,無需考慮

我自己試駕過特斯拉、蔚來理想小鵬這些 汽車 ,朋友親戚也有一些人買了這些車,我自己對電動車也很感興趣,也有一定了解,跟你聊聊,希望對你有幫助:

1.特斯拉:

他在自動駕駛方面確實是領先的,車也蠻好開的。但是也不是說完全顛覆性的領先了。如果你有關注的話你可以看得到前段時間華為自動駕駛的極狐電動車的自動駕駛能力是非常強的。

特斯拉在國產化方面做的是非常一般的,很多操作有點反人類,只有一塊屏幕控制,你要看車速普通車只要往前瞟一眼,特斯拉你要邪眼找半天。

特斯拉在服務方面,前段時間很多爆料出來的新聞相信你也看到了,其實是很差、非常傲慢的。

特斯拉的硬體配置方面相同價位比較很一般了,做工比較差,縫隙太大了,隔音效果太差了,25-30萬的車跟十萬塊的國產車一樣的感覺。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感受,很多車主測評你可以看看,都是這感覺。

但是這些缺點阻止不了大家喜歡他,買他,因為他真的很好開,牌子大,開著有面子。

2.國產新勢力造車:

國內幾個新勢力造車企業,現在國產化方面是做的還是挺好的,比如理想 汽車 ,蔚來 汽車 ,小鵬 汽車 ,外加一個傳統的比亞迪(算是傳統電動車起家的) 汽車 ,做的非常好了,已經不是十年前,甚至五年前的國產了,進步非常大,這得益於新能源電動智能車的革命,他們跟傳統車區別太大了,沒有傳統車的三大件,不用跟別人百年或者七八十年積淀的車企去競爭,也相當於新造車勢力走了捷徑。

但是自動駕駛方面國產新勢力跟特斯拉有差別,國產做的相對一般,但是我個人感覺理想小鵬的輔助駕駛開著很舒服,開著給人很舒坦的感覺,輔助駕駛絕對夠用。

像理想 汽車 小鵬,他們的工廠是自己的,不是代工生產的,所以生產質量什麼的全部是由自己可以控制,產品質量可以自己控制,另外它的銷售網路也是自己控制的,很多產品方面的質量等都可以自己控制,出了質量問題或者溝通問題可以自己第一時間溝通解決。

另外,國內的車企做國內的車,比較懂中國人的需求和需要。很多地方懂我們自己要什麼樣的產品,這點在國產手機上面比較體現的明顯,一個道理。

因為電動 汽車 在電動化的技術方面,大家用的電池、電機控制器等這些配件,各個方面的原部件其實大同小異,大部分來自全球的大企業,基本可以保證質量的,而且生產過程大部分是自動化的工廠生產的,所以 汽車 硬體方面大同小異。國產跟特斯拉未必差,蔚來理想小鵬比亞迪的做工甚至比特斯拉好一大截。

3.特斯拉和國產新能源的優劣勢:個人覺得目前電動車的主要區別在於一個是服務,一個是售後,外加一個就是智能控制軟體能力。

特斯拉在軟體能力上有很大優勢,華為的車剛出來給人很大驚喜,但是畢竟時間還不久,量產車還沒出來,還要再看看。在電動智能 汽車 上,很大一部分是由軟體控制的,所以軟體能力佔比是加大了,這是新勢力造車,新能源 汽車 跟傳統燃油車的很大的區別,這一點國產車跟特斯拉有差距。

國產企業造車在自動化智能化進步很快,半年前的車跟半年後的自動化、智能化有太大區別了,因為他們可以OTA(遠程升級),他們在國產化、本地話方面有很大優勢,在服務網路、文化方面也是有優勢的。

再者,服務和售後,感覺特斯拉基本沒有。國產有優勢,所謂的懂國人,知道怎麼服務。

最後,在硬體上配置方面,國產 汽車 的相同價位的配置比特斯拉好太多了。也就是說,你花同樣的錢,比如25萬左右,在特斯拉上面,可能也就是感覺開著爽一點,加速快一些,但是座椅通風、座椅加熱、雙層玻璃、納帕真皮……在服務、配置、靜音、高級感等方面特斯拉給不了你。

但是,小鵬比亞迪李想蔚來可以給你,他們二十多萬三十多萬的車,給你的感覺是BBA(大奔寶馬奧迪)40-50萬車的感腳,很有高級感。

所以,最後至於怎麼選,看你自己。我說:特斯拉好,抵不住你一句「我就愛國,我選國產」,我說:國產車棒,信價比高,也抵不住你一句「我就是喜歡特斯拉」。對吧?怎麼選,看你自己咯!

都可以,看你喜歡。喜歡特斯拉就買,別信網上那些無腦的話。喜歡國產的就買,新能源技術中國還是領先的。

你買了特斯拉,出門誰都要笑你。

現在電動車與電動智能車等

同了,特斯拉已純電智能上市,從集中曝出的特斯拉事故看,無論其車還是消費者都不成熟。我會等等,真是要購買,只選國產車!

比亞迪的漢,1.刀片電池不自然

2.新一代的電控系統,車身穩定,剎車輔助等,比傳統的響應時間更快更精準,博世都主動找比亞迪合作!3.諸多的技術比亞迪已經領先!4.也不會像T的車要加錢才升級配置!

5.民族產業,我們不支持誰支持,我們支持了,他們才能越做越好,趕上並超過國外的品牌!

㈣ 低價的15萬的特斯拉要來了,這個定價會對國產電動車帶來什麼影響

低價的15萬的特斯拉要來了,這個定價會對國產電動車的銷量帶來一定的影響,畢竟很多年輕人都比較嚮往高端汽車品牌,如果特斯拉推出了15萬的電動車,那麼一定會有更多人選擇該品牌,繼而放棄國產電動車,使其銷量受到影響,讓市場競爭變得更加激烈。

特斯拉15萬電動車即將來襲,性能、配置令人期待

15萬的特斯拉雖然還沒有正式上市,但它的性能和配置都令網友感到十分期待,大家都猜測這款車的續航可能會在200左右,相信這款車會配備特別豐富的智能元素,包括上坡輔助、碰撞預警以及安全帶提醒等等。我覺得特斯拉如果真的大規模生產這種十幾萬左右的電動車,勢必會對國內的電動車銷量帶來沖擊,甚至會使一些小品牌出現滯銷的現象。

㈤ 特斯拉計劃推出廉價電動車,對國產新能源車的影響有哪些

特斯拉如果計劃推出廉價電動車,肯定對國產的新能源汽車有最嚴重的影響,如果國產新能源電動車不集體的更新換代或者做出新的改變,那競爭力會非常大,同時也會降低人們對國產新能源汽車的購買,從而提高對特斯拉汽車的購買慾望。

廉價電動車可能對國內大部分人來講都是比較希望的,因為國內有很多人都想要開廉價的電動車,真正的想要做到經濟又實惠。

一、影響國產車銷量

國產的新能源汽車雖然說現在的發展還是非常好,能夠和特斯拉的汽車媲美,不過整個汽車市場都是處在一個競爭態勢,如果特斯拉汽車推出新計劃,推出廉價的電動車。那對國產車的影響那肯定是非常大,這個是沒的話說,畢竟大家都希望有一個既便宜又方便,質量又好的新能源汽車。

㈥ 國產電動汽車實力怎麼樣,特斯拉在行業中的地位如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汽車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了。但是汽車的選擇有多種多樣,既有國內汽車也有國外汽車。根據環保的理念,目前國內電動汽車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喜愛,但是特斯拉在國內也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下面讓我們來分析一下國產電動汽車的實力,以及特斯拉在整個汽車行業的地位是怎麼樣的。

特斯拉發生的一系列負面新聞撼動了特斯拉的龍頭老大的地位。特斯拉的主要競爭對手是比亞迪,也因為特斯拉的負面新聞導致比亞迪的地位有所上升,有許多消費者在比亞迪和特斯拉的選擇當中都會選擇比亞迪。因此雖然一開始都特斯拉的地位是無可撼動的,但是到後期特斯拉在整個電動汽車行業的地位也有所下降。

㈦ 國產電動車為何做不出特斯拉的長續航

首先你這個問問題的方式很BBC,然後告訴你現在市面主流國產電動車續航都在450~650公里之間,特斯拉也在這個范圍內,蔚來ET7能做到1000公里續航,不知道你了解的特斯拉長距離續航是多少。

你的問題提法很BBC,現在我國主流國產電動車續航都在400—600公里之間,特斯拉就在這個范圍內,算不上長續航。極狐1000+公里,蔚來的ET7也是1000多公里續航,BYD的續航不用說從301—1000多公里各個級別都有,你的特斯拉長距離續航是多少啊?一萬公里嗎?

很重要一點就是在電池投入的成本差距和電量管理上的技術差距。

比如特斯拉最早用的是75kwh的電池,現在已經提升到100kwh了,而國產車蔚來最高就是80kwh左右,普遍20萬左右的電動車電池都設定在了50kwh左右,當然續航只有300公里左右啊。

特斯拉在這方面用的是最貴的松下電池,國產的基本上國產廠商的電池,用寧德時代已經是非常好的了。但價格就是下不來啊,如果要配到100kwh的電池容量,那按照現在電池的價格,單個電池都要10萬以上了。

廠家在這方面會算一筆經濟賬,其實目前這個國產車電池容量是廠家能夠在保證 汽車 性能和獲得補貼的最好的一個平衡點。

這個很容易理解,如果這個車補貼只有7萬,廠家花了十幾萬在電池上,再加上車身得有個10來萬,那這個車怎麼也得賣個三四十萬。這樣就剛好脫離了大眾能夠接受的價格區間。

所以如果要在目前的補貼政策和技術約束下獲得更高的續航唯一的辦法就是提高電池的單位容量,並且要保證電池的價格不能大漲。

至於在電量管理方面的差距,這個國內廠商也是相對差一點的,因為越大的電池對電池管理的要求就越高。但話說回來了,這些都不是不可逾越的技術差距。關鍵還是看市場。

其實續航在500公里左右的車,大概就已經滿足了這個整體的一個需求,未來其實只要充電樁網路覆蓋能夠跟上,其實沒有太大問題。

首先你要明白特斯拉的續航,是數據還是實際續航,不要以為特斯拉的數據報的高,續航就高,你能問這個問題,說明你還是不太懂新能源,建議多了解,新能源比亞迪是行業第一!

因為國產新能源有良心,不會用5號電池做焚化爐車!另外特斯拉續航不比國產新能源長!提這問題就是在主觀誤導!

2009年起我國開始實行新能源補貼政策,迄今已經近10年,累計補貼投入近千億,但是這樣的補貼投入卻沒有換來彎道超車的結果。國內電動 汽車 搶先出發,卻被特斯拉輕松反超。今年年底,特斯拉上海工廠即將投產,售價或低於25萬的特斯拉即將進入中國市場。辛苦培育10年的電動 汽車 市場和消費者對於電動 汽車 的接受程度,被特斯拉輕松摘果!為何會出現如此令人惋惜的結果?

瘋狂利用NEDC續航漏洞
目前的新能源車的續航里程基本都是以NEDC續航作為測試標准,一套完整的NEDC循環工況有四個市區工況小循環和一個郊區工況循環組成,其中四個小循環持續時間780秒,一個大循環持續時間400秒,共歷時1180s,全程僅僅行駛11.007公里,這樣一來混動車的油耗自然就很低了。作為對比,可以看看其他國家推行的油耗測試方法。而且NEDC續航測試簡單粗暴,不考慮環境溫度的影響。 車企利用NEDC續航的漏洞,研發出了眾多NEDC續航很高,但實際續航不到6成的電動 汽車 。

續航跟著補貼走

油車改電車,研發投入少
2017年北汽新能源年度營收為114億元,在研發投入上僅為1500萬元,相比而言,比亞迪去年在研發上的投入為62.66億元。而北汽新能源的銷量如何呢?2018年全年銷量達158012輛,連續第六年斬獲中國純電動 汽車 市場銷量第一。如此低的研發投入取得如此高的銷量成績,還能坐享國家補貼,北汽真是賺的盆滿缽滿。

造車新勢力還是圈錢新勢力?
傳統車企忙於油改電刷銷量,互聯網新勢力忙著資本運作上市圈錢。 汽車 的電氣化讓資本認為造車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無非是裝上電池和電機,再造一個車殼子,於是涌現了一大批的造車新勢力,以下的造車新勢力,你能認出幾個?

能提高通勤品質的才是好車

續航在300-350km之間,是最適合純電動車的。

因為續航過短,城市通勤代步就不方便,續航過長,因為蓄電池帶來的成本又過高。看看市面上那些續航遠超過300-350km范圍的純電動車,要不就是品質很差、要不就是價格賊貴。

那我們不要忘了,不管你是買燃油車還是新能源車,本質上你買車的目標是很好的用車生活。換句話說,即便是純電動車,只有做到了提高通勤品質,才有資格被叫做好車。

去年10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透露,據掌握的輿情信息顯示,2018年已發生新能源 汽車 起火事件40餘起。絕大部分的事故涉及電池都是三元鋰電池。

這又引起不少專家批評。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就認為,現在的三元鋰電池過分追求高能量密度,已經違背了技術發展規律。

相關散熱技術和電池管理水平跟不上,就會導致三元鋰電池極易失控,無論是泡水、碰撞,甚至正常行駛中都有相關事故案例。

4月21日晚間,一輛正常停在上海某小區地下庫中的特斯拉Model S突然自燃爆炸,火勢兇猛並迅速蔓延,並引燃了停放在一旁的3輛 汽車 。

不是很多電池廠號稱第一嗎?

站出來說話呀?

給了那麼多補貼都干什麼啦?

國產電動 汽車 真的做不到「特斯拉」的長續航嗎?我們到底差了什麼?

我個人認為相差的只有「 成本 」,這個成本應該包括「技術成本」和「資金成本」。

特斯拉電動 汽車 的 Model S 和 Model X 售價在大幾十萬甚至百萬以上。而一台國產電動 汽車 售價是幾萬、十幾萬到三十幾萬之間。兩者間可分攤到的研發成本自然會有差距,當然特斯拉高售價中有一部分是海關稅所致,但即使不算海關稅,特斯拉的裸車售價也比普通國產電動 汽車 要高不少。

高售價,高利潤,自然要讓消費者有錢不白花的感受,所以在研發成本和技術上一定要投入更高。電動 汽車 的高續航主要依靠的是更大的電池組,這一點國內國外的車企都一樣。

兩三年前就有報道稱特斯拉 Model S 的電池組是由7000多節18650電池組合而成,採用液冷方式進行冷卻。

而當時國內同樣採用18650電池作為動力電池組的江淮iEV5,採用的數量只有不到4000節,冷卻方式採用的是相對技術簡單的風冷方式。

從這一點就能看出二者投入的研發成本、技術成本差別有多大,電池量的差別自然也讓車輛續航有了天壤之別。

但大家也不用盲目的推崇特斯拉,特斯拉也是電動車,它同樣在天冷時也會縮短續航,跑高速時百公里耗電量也會增加。

如今,隨著電動 汽車 的成熟,各種技術的發展,國產的電動 汽車 的續航里程已經大幅增長,比亞迪唐EV工況續航已經達到了500公里。隨著進入2019年更多的長續航車型進入市場,特斯拉的優勢終將不再那麼明顯。

㈧ 國產電動車和特斯拉,差距在哪裡國產新能源能不能買

同樣的電動車,為什麼80萬的特斯拉都說"買不起",而10萬、20萬的國產電動 汽車 都說"不想賣"?很多人都認為,在中國開新能源 汽車 ,道路路況就那樣,開起來沒有任何區別,都是塞,但是真正對比起來,差距為什麼還那麼大?

在中國買新能源車,綜合性來看,確實國產車的性價比要更大一點。車輛繁多、道路復雜、而且我們大多都有"充電焦慮症", 汽車 稍微降到低電量了,就需要給它充電,即使有再多的先進技術,花上百萬拿下一台新能源車,確實有點浪費錢了。

如果考量技術層面,那特斯拉的新能源技術要遠超我們國產。就連新能源巨頭比亞迪也只能望塵莫及。就拿電池方面來說,市面上較為先進的電動車,採用的都是特斯拉上一代的電池型號。特斯拉公司的電池是市面上最先進的,因為其能量密度大、多數電池組成、串聯性強,電池相互之間影響粘度也非常強。

而國產的電池能量密度就小,組成的電池數也少,但是電池損壞了維修起來方便。現在大多新能源公司都打出保障,電池終身質保的承諾,所以至少在電池上,車主可以少點心。特斯拉的充電樁也是十分先進,充電強度是可以由充電插頭,根據車內電池溫度的變化、容量的大小等等自動調節,保證極高的充電效率,瓦度要遠遠比我們國產的充電樁大的多。

國產車新能源車能不能買,當然如果你想是在大城市,又搖不到本地牌,那麼買輛代步非常實惠。隨著電動 汽車 的全面普及,政府也慢慢收回了不少優惠政策,所以想要買的可以看準時機入手。

㈨ 特斯拉一個勁的便宜賣,國產電動車越賣越貴,這咋玩的


在2018年馬斯克在接受外媒采訪時表示,將擴大特斯拉生產規模、降低設計和技術成本,同時還將在三年內推出一款售價2.5萬美元的平民電動車,按照這個時間節點上看,也就是在2021年,距離我們越來越近。2.5萬美元是什麼概念?按照目前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來算,2.5萬美元也就是17.36萬元。


假設特斯拉將產品賣到2.5萬美元,那進入國內後最多也就20萬元人民幣的樣子。熟悉馬斯克的朋友都知道,馬斯克並不是一個滿嘴跑火車的人,在今年早些時候馬斯克就表示,特斯拉將在中國設計一款面向全球市場的電動 汽車 ,該電動車的定位低於Model 3,是一款緊湊型轎車。



結合馬斯克在2018年放出的將在三年內推出2.5萬美元的平民電動車來看,這款緊湊型純電動車或許就是當初馬斯克的承諾。


留給自主新能源車企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如果特斯拉售價僅需2.5萬美元的平民車在明年落地,那對於國內的自主新能源車企來說無疑是"災難"。目前,國產版特斯拉Model 3經過5月份的降價後,補貼後的價格已經下探到了27.155萬元。在過去一年的時間里特斯拉Model 3多次降價,累計降幅已經達到了35%。



降價換來的必定是銷量的暴增,據統計,在今年上半年,特斯拉Model 3在國內的累計銷量已經達到了45754輛,在國內新能源 汽車 銷量排行榜中一騎絕塵。此外,截止到今年7月,特斯拉Model 3已經連續三個月實現月銷上萬輛,不僅在新能源市場難逢對手,甚至還搶佔了一部分豪華燃油車的市場份額。


補貼後售價27.155萬元起的Model 3尚且取得了如此亮眼的市場表現,試想一下,當特斯拉推出2.5萬美元的新車時,會給國內新能源市場帶來怎樣的沖擊?這對於國內新能源車企來說絕對是"滅頂之災"。



按照特斯拉目前的發展速度,用形容國足的話來形容自主新能源車企再合適不過,留給自主新能源車企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特斯拉在今年按下加速鍵


不管是在國內還是海外,特斯拉目前都是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目前特斯拉在全球僅有位於美國加州的弗里蒙特以及中國上海兩家超級工廠,產能嚴重不足。按照計劃,德國柏林的超級工廠以及上海超級工廠二期項目將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實現生產。



此外,除了已經確定了的超級工廠外,特斯拉在今年也是動作不斷。近日,有媒體報道特斯拉在美國的第二座整車工廠目前已經動工,奧斯汀超級工廠佔地約2000英畝(約合809萬平方米),工廠土地持有方透露,特斯拉以97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這塊土地。


盡管目前特斯拉仍未提供奧斯汀工廠生產車型情況及投產時間節點,但據外媒信息透露,特斯拉正嘗試在新工廠快速部署一條Model Y的總裝線。可以看出,特斯拉對Model Y也足夠重視,在成本得到控制後降價也是必然,有著超過Model 3的潛力。



另外,在上個月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來到重慶,與重慶政府就加快推進項目合作深入交流並達成廣泛共識,外界也在浮想聯翩特斯拉是否將在重慶再建一座超級工廠。此外,有關特斯拉在印度、英國建廠的消息也是不覺入耳。


自主新能源車企前景堪憂


國內新能源 汽車 的發展在世界范圍內也是起步比較早的存在,在這十年的時間里,國內的新能源車企如潮水般襲來,但當潮水褪去才知道誰在裸泳。如果說2015年是造車新勢力的元年,那麼2020年就是它們的生死之年。



在眾多造車新勢力中,除了蔚來、小鵬、理想有著相對可觀的銷量外,大多數造車新勢力旗下車型都是銷量慘淡,有的甚至連量產車都還未推出就直接宣布倒閉,拜騰就是個例子。


有業內人士分析,在三年內90%以上的造車新勢力將破產,而最終存活下來的不超過三家。很多造車新勢力對車輛並不熟悉,只知道一味的砸錢,大力發展智能化配置,從而忽視了 汽車 的本質,失敗也就成必然。



不管是傳統自主車企轉戰新能源 汽車 市場,還是一眾多造車新勢力,現在都陷入了一個死循環,那就是成本的控制。研發投入大,品牌溢價能力小,導致自主新能源 汽車 不僅利潤少,且在售價上還相對高昂,一旦特斯拉降價對自主新能源 汽車 來說是致命的。


寫在最後:


試想一下,當特斯拉賣到20萬元甚至不到18萬元時有多少人還會選擇自主新能源 汽車 ,我國在新能源 汽車 領域可謂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其根本原因就是整個行業的混亂,很多新能源車企的成立目的就不單純,沒幾個是真心實意想發展的。

㈩ 特斯拉「官降」!最高降3.7萬元,國產電動車價格啥時候打下來

特斯拉的新能源車型,最高降價達到3.7萬元,這還是現有的車型,還不是特斯拉預計過一段時間要推出的那個降成本的車型,國產的新能源汽車廠商會不會跟著降價的?這個從現在的市場表現上來看,並沒有那麼大的降價幅度,調整不是特別明顯。

人家降價了是因為人家的利潤空間本來就比較高,更何況人家降價也是有產品生產技術進步的因素在裡面的,原來生產成本人家是18萬,那現在的生產成本可能就是15萬。人家的這個核心技術確實是比國產長城要強的,好多專利都是自己的,他沒有那麼多的中間環節,成本更低的價格就可以賣得更便宜,這是我們國產的廠商所沒有的優勢。

熱點內容
抵押不過戶的7座商務車 發布:2025-02-09 05:53:38 瀏覽:523
昂科威雪地越野視頻 發布:2025-02-09 05:51:30 瀏覽:726
北京212改裝內飾視頻 發布:2025-02-09 05:50:49 瀏覽:824
去歐洲旅遊的意義 發布:2025-02-09 05:44:59 瀏覽:51
皮卡丘打可達鴨 發布:2025-02-09 05:40:13 瀏覽:711
閨蜜去旅遊叫帶手信怎麼說 發布:2025-02-09 05:35:16 瀏覽:85
東風本田新款皮卡 發布:2025-02-09 05:26:00 瀏覽:752
豪車最多的明星是誰 發布:2025-02-09 05:07:42 瀏覽:666
女孩扔男子雨傘上了豪車 發布:2025-02-09 05:02:36 瀏覽:104
皮卡丘吃小智圖片 發布:2025-02-09 05:02:32 瀏覽: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