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電動汽車的發展前景預測

電動汽車的發展前景預測

發布時間: 2022-11-28 04:19:55

❶ 未來幾年電動車行業發展趨勢如何

我國兩輪電動車的發展歷經了發展初期一快速發展期一發展瓶頸期三個階段,而目前進入了發展變革期。在2019年新國標落地前我國兩輪電動車行業整體進入了一個瓶頸階段,2014年行業產銷量首次出現了下降,隨後連續兩年持續減少,2018年出現小幅回暖。

2019年之後,新國標落地、新冠疫情催化、消費升級將帶來行業的新一輪發展,行業發展進入變革期,催化了行業內部的替代需求,初步統計2020年市場交易規模為1046億元,增速達22.9%,行業發展迎來新的機遇。

兩輪電動車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兩輪電動車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新日股份(603787.SH)、新大洲A(000571.SZ)、錢江摩托(000913.SZ)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兩輪電動車產銷數據和保有量、中國兩輪電動車交易規模及增速

行業發展進入變革期

我國兩輪電動車的發展歷經了發展初期一快速發展期一發展瓶頸期三個階段,而目前進入了發展變革期。21世紀初,各地「禁摩令」陸續落地,摩托車市場菱縮,電動兩輪車產業開始興起。我國電動兩輪車行業隨後快速發展,在2010年成為我國國內市場容量最大的交通工具。

2014年行業發展進入瓶頸階段,我國兩輪電動車產銷量首次出現下滑。2019年之後,新國標落地、新冠疫情催化、消費升級將帶來行業的新一輪發展,行業發展進入變革期,行業發展趨於推動產品高端化和智能化。

新國標落地帶動行業新發展

2019年4月15日,新國標正式落地。新國標嚴格界定了不同類型兩輪電動車的類別,為實現對兩輪電動車行業的規范化管理邁出了第一步。新國標通過限定電動自行車整車重量,最大整車質量不得超過55kg等一系列指標,大於55kg和電機功率大於4千瓦的電動車統一按照電動摩托車管理,對電動摩托車生產資質的硬性要求將加速行業內眾多無資質小企業的清出。

另外,對於已經銷售的不符合新國標的電動摩托車和兩輪電動自行車,目前在大部分城市提供了過渡期,在過渡期內可以使用臨時牌照,但到期後牌照無法續用。

在2019年新國標落地前我國兩輪電動車行業整體進入了一個瓶頸階段,2014年行業產銷量首次出現了下降,隨後連續兩年持續減少,2018年出現小幅回暖,產量為3278萬輛,銷量為3089萬輛。2019年年中隨著新國標的落地,在給行業帶來變革的同時,激發了兩輪電動車的替代需求,2019年兩輪電動車產銷量持續回暖,並於2020年真正意義上大幅增長,產量達到5100萬輛,銷量達4760萬輛,均突破了歷史最高值。

從兩輪電動車行業的市場規模來看,同樣,在新國標落地以後,行業整體迎來了從瓶頸期的突破,2019年和2020年市場交易規模分別為851億元和1046億元,增速達19.9%和22.9%,行業發展迎來新的機遇。預計未來隨著大部分城市的過渡期的來臨,將進一步催化不符合新國標的兩輪電動車的替代,行業規模將進一步發展。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動自行車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

新能源前景是非常好的,國家為其提出了很多政策,以及很多補貼。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優勢:
1、新能源汽車作為現在國家大力推廣的汽車產業,國家相對的補貼會更多一些,在新能源汽車剛剛出來的前幾年,這項新技術大家還不是特別的熟悉,不是太被市場所認可,因為當時的新能源車價格是非常的高的,一輛國產的汽車都能賣到合資B級車的價格,但是隨著近幾年國家優惠補貼越來越多,現在買新能源車是比較劃算的。
2、新能源汽車可以掛特殊的綠色拍照,這種牌照是不會限行的,而且符合綠色拍照的車輛是不用交購置稅的,這無疑是又省下了一大筆開支。
3、新能源汽車燃油經濟性更好,現在純電動汽車由於技術限制,只能適合城市中短途駕駛,但是油電混動的新能源車就不一樣了,有著兩套動力系統的優勢,使油電混合汽車的燃油性降低到之前的百分之十。

❸ 電動汽車的發展前景如何

發動機的氣缸數,排量,很多時候比男人的腎還重要。因為這些參數決定了你的氣場,層次跟尊嚴。但幾天前的一場會議,法國,德國等都擬定了明確的時間表,判了燃油車的死期。甚至連摩托車都還沒整明白的印度,都決定在2030年禁售燃油車。高轉的尖叫,炸街的排氣,都會慢慢離我們而去,不過,也許未來更有趣呢?

電動化是大勢所趨,這對於一直苦苦追趕合資車的自主品牌來說也是一個天賜良機。因為燃油車是高等數學,我們卻只有中學水平,最起碼連一個優良的AT變速箱都無法搞定。但純電動 汽車 省掉了三大件中的兩大件,什麼阿特金森循環,渦輪增壓,什麼AT,CVT,DSG統統滾蛋了,這意味著巨大的變革,也意味著反超的希望。

硬性指標國內外相差不大

純電動 汽車 誕生以來,就一直在為了增加續航而努力。不過受限於當前電池技術的瓶頸,不管是售價幾十萬的特斯拉,還是只賣幾萬的小知豆,大家的續航里程跟充電效率並不如價格的差距那麼巨大。

定位高端的特斯拉理論續航超過了400KM,國內的比亞迪,榮威的純電動車也能達到300KM以上的續航。國外銷量最好的日產聆風續航為250KM,國內的北汽,吉利等主流廠家也能達到。二三線的眾泰,江淮,也有150KM以上的續航,寶馬i3甚至趕不上很多國產車。綜合不同駕駛習慣造成的衰減,我們並不落後。

慢充充滿電的時間,除了騰勢在5小時左右,其他都是在6小時以上。甚至有十多個小時的,很參差不齊。從這些非常粗淺的數據中其實看不出哪一家有特別的優勢。沒有了V12的高貴,沒有了V8的殘暴,電動車的世界裡,大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核心技術供應商的強勢崛起

懂一點 汽車 行業的都知道,牛逼的燃油車零配件企業甚至比主機廠還要霸道。小到開關燈泡,大到發動機變速箱,配件商在各自領域的專業程度都是頂尖的。大眾寶馬背後站著ZF跟博世,豐田背後站著愛信跟電裝。我們什麼也沒有,甚至還要靠外資的大品牌供應商作賣點。

但純電動 汽車 最關鍵的大件變成了動力電池,這個領域我們不僅不落後,居然還有兩把刷子。比如比亞迪,大家對它的熟悉已經超過自己的身體。還有一家不熟悉但更具實力的寧德時代,這個公司一戰成名是因為它是寶馬新能源車在國內的獨家供應商。目前也是中國唯一一家向外國車企提供電池系統的企業,大眾,標致都在跟寧德時代談合作。

2017年第一季度,寧德時代動力電池供貨量達328245kWh,市場份額佔比達26%,超越比亞迪成為第一,合作夥伴包括了絕大多數的自主品牌。在純電動 汽車 領域來說,寧德時代的地位堪稱日本電裝,德國博世。

國家層面積極扶持

任何時候國家的政策都沒毛病,一直在扶持自主品牌,畢竟誰不希望自家的孩子聰明漂亮呢?但燃油車是在國外高度進化超過一百年的產物,哪怕每年國家給一汽這么多資金,請外國設計師,砸錢搞V12發動機,卻始終收效甚微。但黨的智慧是無窮的,補貼就是一招妙棋。

不限牌,不搖號,還有補貼,大大提高了大家的購買熱情。最重要的是補貼僅限於純電動跟插電式混合車型,於是將九成九以上的合資車攔在了門外。大家可以參一下2017年第一批新能源車推廣目錄公布,純電動乘用車幾乎全是自主品牌。插電式混合也僅僅只有寶馬一家合資廠入選,實際意義為0。大規模進入中國的豐田混動,一毛錢都得不到。

更狠的是,2016年國家設立了電池企業准入目錄,採用目錄以外電池的新能源 汽車 無法獲得補貼。二師兄根本記不住這么多家公司的名稱,只知道目錄上沒有一家國外公司,這么明顯的護犢子,國家真是操碎了心。

未來到底屬於純電動還是氫燃料電池,還沒有個定論。但是在以通勤為主的城市中,純電動 汽車 肯定會占據不小的份額。對了,德國紐博格林賽道最快電動 汽車 圈速創造者不是特斯拉,而是中國蔚來的EP9。

二師兄總結:對於自主品牌來說,現在到了最好的時刻。一方面我們對於傳統燃油車有了相當的積累,除了動力總成以外的很多方面甚至已經不遜色於合資車。另一方面我們有較為成熟跟先進的供應商,造一台高品質的電動車已經不是問題。加上國家層面的大力扶持,自主品牌在普通民用電動車上定能打一個翻身仗。

傳統能源終有一天會消耗殆盡,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國家的石油儲備也受制於國際形勢,所以新能源的普及和使用也是國家發展的必然走向。

後續待光伏能源的技術和成本上有更大發展和突破之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太陽能就會替代傳統能源,隨之而來的也自然是電力 汽車 的全覆蓋。

所以,新能源電動 汽車 的到來,不是噱頭,是必然。在傳統燃油車還占據主要市場份額的時候,電動車的市場反而無限大,這也會成為各大車企的必爭之地,就像哪家企業能作為先行者了。目前看好比亞迪,如比亞迪秦、唐、宋之類新能源 汽車 已經在新能源市場確立了自己的地位了。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先上結論:中國的電動 汽車 市場很有前景。

理由有以下幾條:

1、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動車的蓄電池的成本將會出現顯著下降,降低電動車的價格,增加電動車的性價比,從而增加民眾購買積極性。

2、隨著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給電動車充電也將不再成為難題,進一步增加了電動車的實用性。

3、中國政府出台一系列相關政策支持新能源 汽車 和新能源技術的發展,這也將會是電動 汽車 的一個主要爆點。

除此之外,摩根大通預計,到2025年,全球電動 汽車 銷量將增長至3360萬輛,占 汽車 總銷量的比重約為30%。而中國電動 汽車 銷量也將逐步上升,並占據全球市場銷售份額的大部分。而且,摩根大通預計,到2025年,中國新能源 汽車 產量將增長至460萬輛,占據中國 汽車 市場的很大一部分。

電動 汽車 有前景!目前歐盟已經確定在2020年全部停產停售柴油汽油車!

中國也會跟進,

但是存在的問題也不少:

首先,價格推廣問題,目前高檔的純電動 汽車 如特斯拉,都得80多萬以上,

別的品牌的也得20多萬以上

同等檔次的純電動車要比傳統燃油車貴了不只一倍,

盡量三年還算有所降低,但是還是價格偏高

第二,技術還是不成熟,尤其核心的電池技術,續航里程是硬傷,充滿電200公里左右就不錯了,只是理論數據,時間情況可能更低,

另外還受溫度的限制,溫度低的北方冬天續航里程傷不起

三,配套充電樁非常少

四,維修售後

等等好多因素限制,希望純電動車越來越好

毫無疑問,目前來說,無論是是國外還是國內,對於電動 汽車 的前景普遍都是看好的。歐盟地區已經宣布於2020年全面取消燃油 汽車 的銷售,而國內,政府對於電動 汽車 出台補貼政策以及減免購置稅和專用車牌、大量建設充電樁等一系列措施,使得電動 汽車 的銷售也是一片火爆,也說明了電動 汽車 的前景光明。

但是目前電動 汽車 想要全面推廣開來,還是存在著層層困難的。

首先就是價格上,高檔一點的車型,像特斯拉這類純進口品牌,動輒萬大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普通人家根本消費不起。而國產車型的純電動車,就算有政府補貼,終端售價仍然要達到二三十萬,而看看相同車型的燃油車卻只有十來萬甚至幾萬塊錢,消費者心裡不平衡肯定就不會想買。而低端的電動車售價低廉,只需要幾萬塊,由於品牌混雜和做工等方面的問題,消費者又不能接受,只能活躍在廣大偏遠農村鄉鎮地區,使用者大都都是上年紀的老年人,因此也被人稱之為老年代步車。

由於目前中國的 汽車 廠商在蓄電池的開發應用上仍然存在技術瓶頸,導致實際續航能力非常差,蓄電池在冬季低溫環境下,容易流失電量,進一步降低續航能力。在充電過程中,需要耗費時間太長太久,並且電池在達到使用壽命以後,需要二次更換電池,這也必然需要一大筆費用。誠然,隨著 科技 的進步,這些技術短板相信也能慢慢被克服。

雖然說純電 汽車 的大范圍普及還有待於技術的進步,但混合動力的火爆,無疑也是在純電技術突破之前,一個合理過渡的最佳選擇。一旦純電技術出現革命性的突破,那麼毫無疑問,屆時純電動車必然將全面替換和取代燃油車乃至混合動力。

電動 汽車 的技術還不是很完善,並沒有到大力推廣的時間。另外充電樁的不足,會造成續航能力的不足,只能做小范圍的代步之用。後期維護費用太高,電池老化速度快,幾年就需要更換,更換又要幾萬塊。

看看我們國家的新能源補貼政策如何?國家是支持並且有強烈的意願往電動 汽車 發展的,這對於電動 汽車 是一個很大的發展推動,再者目前新能源 汽車 也越來越多,對新能源 汽車 的配置上也要求慢慢提高,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2020年在電池儲蓄和充電設備上會很大的提高,至少在使用上是更方便,不擔心電源問題!

以我個人的觀點,電動 汽車 以後肯定是有前景的,但是在當前這個以傳統能源,石油,煤炭火力發電的情況下是行不通的。我們都知道電動 汽車 是需要充電才能行駛的,但是電又是需要燃燒煤,石油來提供,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電池使用壽命問題,這些都是待解決的。不過目前國家也在大力發展新能源,水力發電,風力發電,等以後有一天徹底取締了以傳統能源發電,而且電池技術有了重大突破,傳統燒油 汽車 很快被淘汰,電動 汽車 必是主流。

江山代有才人出,我相信這一天不會太遠了。

電動車的發展趨勢是非常向好的。目前汽油車整體銷量下降,市場不被看好,而新能源的銷售市場一直在保持高增長。隨著國家針對於新能源 汽車 補貼的續航標准再次提高,新能源 汽車 只要在續航,電池電芯密度方面,以及充電樁的這些安裝方便性的短板。或者通俗一點的來說就是,新能源 汽車 目前比較明顯的幾個短板就是續航問題,還有就是充電樁安裝問題,以及充電花費的時間多的問題(汽油車加完油幾分鍾就夠了)。這幾大問題,隨著 科技 的發展,這些難點不斷的被解決掉的時候。正常汽油車相對於新能源車就沒有太多優勢。在目前發展的這個階段來看,新能源相對來說還有些消費者暫時不能接受。但不代表它就不是發展的趨勢,就跟當時電動自行車淘汰兩輪摩托車和助力車那種趨勢是一樣的,一開始也是擔心續航充電的問題。但最終問題只有一個,解決的方法有很多種。

有!這個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因為我在 汽車 電池行業實習了已經7個月了,也接觸了不少相關的資料。另外,我弟弟也在一家國營的電動車公司上班,下面我具體來講講吧!

先說說我這個電池行業,目前電池行業已經開始加大質量的提升,不再是僅僅打價格戰,各種國內外先進的理論工具比如六西格瑪、精益等都被運用。電池質量提高了,電動 汽車 能開的遠、用的長並且馬力也夠!電池行業屬於電動 汽車 支持行業,發展了電動 汽車 也會得益!

再說說我弟弟那個行業,他是去年加入的公司,那個公司剛成立,是公家出錢辦的,工資也不低。據我弟弟說,目前主要是租賃,而且租的人也不少。政府也在投資,說明未來這一塊很有可能會大力發展。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依據,所以電動 汽車 必然會火!

❹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及趨勢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團(600104.SH)、蔚來-SW(09866.HK)、理想汽車(02015.HK)、小鵬汽車(09868.HK)、廣汽集團(601238.SH)、比亞迪(002594.SZ)等

本文核心數據:產銷規模、競爭格局、滲透率

行業概況

1、定義

依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新型動力系統,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驅動的汽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行業是指進行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活動的企業集合。

新能源汽車按照能源供給和應用領域,有兩種分類方式,具體如下:

2、產業鏈剖析:大型企業已實現後向一體化布局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應;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按照用途可劃分為乘用車、商用車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新能源汽車後市場服務等應用領域。

從新能源汽車行業上下游產業鏈參與企業來看,上游企業包含贛鋒鋰業、華友鈷業等原材料供應商以及寧德時代、大洋電機等核心零部件供應商;中游的新能源汽車製造商主要有比亞迪、上汽集團等國產企業以及特斯拉、寶馬等外資廠商;而下游主要有國家電網、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車充電及後市場服務商。大型企業如比亞迪等,已經實現後向一體化布局。

行業發展歷程

「八五」期間,政府開始組織相關部門展開了對電動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的研發;隨後電動汽車列入國家攻關項目。歷經了一系列策劃之後,2011年開始,新能源汽車試點工作如火如荼的開展,從試點到全面,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正歷經轉型階段,由「政策導向性市場」逐漸向「市場導向性市場」轉型。

行業政策背景

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政策規劃涉及購置補貼政策、節能減排政策、電池充電樁配套產業政策等,部分匯總如下:

我國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2020年10月,國務院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用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充換電服務便利性顯著提高。

產業發展現狀

1、新能源汽車供需水平較為平衡

受益於政策的優惠,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從2014年開始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大幅上升;隨後2016、2017年受到騙補事件及補貼倒退的影響,產銷量增速放緩。至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將在2020年基礎上再退坡20%。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據顯示,2021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為354.5萬輛,同比增長159.5%。2021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量爆發式增長,主要是因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拉動,呈現出市場規模、發展質量雙提升的良好發展局面,2022年新能源汽車不再享受補貼政策也是企業在2021年加大生產力度的原因之一。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爆發式增長,達到352.1萬輛,同比增長157.6%。2012-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從2012年的1.28萬輛到2021年的352.1萬輛,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可以看出我國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消費需求逐年攀升。

2012-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率呈現波動性,范圍在95%-103%之間,在合理的范圍內小幅波動,說明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整體供需較為平衡。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率為99%。

2、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大幅增加

2017-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進口規模呈擴大趨勢。2021年全年進口新能源汽車14.37萬輛,同比上升10.03%。

註:海關總署的新能源汽車統計口徑包括混合動力客車(10座及以上)、純電動客車(10座及以上)、非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以及純電動乘用車。

2017-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規模呈現逐年上升趨勢。2020年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車22.29萬輛,同比下降12.5%;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及出口金額都大幅上升,總計出口量55.46萬輛,同比增長148.8%,在出口金額方面,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金額為108.58億美元,同比增長236%。

2017-2020年,我國新能源進口量大於出口量,處於貿易逆差狀態。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額首次大於進口額,由貿易逆差轉為順差。

3、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高速上升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逐步發展,2014年我國開始出現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由此也開啟我國新能源汽車元年。2015年全國進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增長年,在2015年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在整體汽車行業里的佔比首次突破1%關卡,我國也在這一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佔全國汽車總銷量比例)達到13.4%,較2020年大幅上升。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格局

根據企查貓查詢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注冊企業主要分布在廣東省。其次為江蘇、山東等沿海省市;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數量亦較多。

註:顏色越深代表企業數量越多;數據截至2022年9月14日。

從新能源汽車產業上市公司的地區分布來看,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上市企業數量最多,其中不乏廣汽集團(601238.SH)、比亞迪(002594.SZ)、小鵬汽車(09868.HK)等龍頭企業。江蘇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上市企業數量亦較多,有亞星客車(600213.SH)等上市企業,安徽省有蔚來-SW(09866.HK)、江淮汽車(600418.SH)、安凱客車(000868.SZ)、漢馬科技(600375.SH)等上市企業。

註:顏色越深代表企業數量越多。

2、企業競爭格局

依據乘聯會統計數據,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企業乘用車零售銷量排名第一位的是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實現新能源汽車零售銷量達到58.4萬輛;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實現零售銷量43.11萬輛;排名第三的是特斯拉中國,實現零售銷量32.07萬輛,其他企業排名如下: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政策退坡,競爭加劇

隨著我國新能源政策補貼退市,市場進入轉型階段,未來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趨勢如下: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❺ 純電動汽車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嗎

不是。

車在未來發展的趨勢不是電動而是電氣化。這一字之差確實兩種不同的能源,電氣化包括純電動,混合動力和氫燃料電池等新能源形式。而電氣化是未來汽車的發展趨勢也是有理有據的。

電動汽車最大的問題,那就是便利性的問題,介於電動汽車的續航和補充能量很難,甚至稍微有一點惡劣天氣就頂不住。這是電動汽車最大的難題,可以說如果是一輛電動車的話,那麼不管是什麼樣的天氣都會受到影響,而如果沒有充電樁的話,甚至不敢跑太遠。

純電動汽車注意事項

過度放電、充電不足都會縮短電池使用壽命,同時充電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會形成過度充電,使車輛電池發熱。在充電過程中,電池溫度超過55℃,應停止充電。

純電動汽車使用的注意事項——保護好充電器,盡量避免充電器顛簸振動。為了降低成本,目前市場上的充電器基本上都沒有做高耐振動的設計,很多充電器經過振動後,其內部的電位器會漂移,導致整個參數漂移,致使充電不穩定。

❻ 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發展前景以及預測是怎麼樣的

新能源汽車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那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如何呢?大家請看我接下來詳細地講解。

一,充電樁等車輛設施建設相對滯後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5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34萬輛,銷量為3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3倍和3.4倍。同期充電站數量為3500個,充電樁數量為4.4萬個。充電難已成為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瓶頸。

四,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將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步:2008年至2010年,在大城市的公共服務領域進行示範操作,這是工業化的早期階段。第二步:2011-2015年(「十二五」)開始進入工業化階段,在全社會推廣新能源城市客車、混合動力汽車、小型電動汽車。第三步:2016-2020年(「十三五」規劃),進一步普及新能源汽車、多能源混合動力汽車、插電式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將逐步進入普通家庭。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市場規模為3.69萬億元。隨著未來幾年井噴式的增長,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9.97萬億元。

❼ 如何看待電動汽車發展前景

個人認為:電動 汽車 發展前景非常樂觀

隨著 科技 的進步,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正成為 汽車 行業的發展潮流和趨勢, 汽車 正由單純的交通工具向移動智能終端、數字空間和儲能單元轉變。

一方面,從全球各國、地方政府、車企推出的傳統燃油車禁售計劃來看,無論是為了減少 汽車 尾氣排放、改善空氣質量、達成溫室氣體減排目標,還是為了完成 汽車 產業轉型,無一例外都在說明一個問題:傳統燃油車逐步退出市場是一個不可逆的全球性趨勢。

另一方面,隨著電力技術的不斷進步,電力清潔度也在逐步提高,無疑推動 汽車 產業向電動化轉型成了 汽車 行業的發展潮流和趨勢。

汽車 電動化有利於促進中國 汽車 產業轉型、緩解交通污染壓力、降低能源安全風險。

第一,雖然中國是全球最大的 汽車 市場,但是技術與自主創新能力仍落後,而在電動 汽車 技術方面,中國處於世界前列,在實現 汽車 產業轉型升級中具備優勢,可以實現彎道超車。

第二,中國石油進口依存度達70.9%,能源安全隱患較大,而車用石油消耗佔比達42%,推動 汽車 電動化是減少石油消耗的主要手段。

第三,隨著國家將充換電模式納入到「新基建」范圍內,充換電基礎設施布局將會進一步加快,個人猜測將來有可能形成「換電為主、充電為輔」的充換電模式,滿足電動 汽車 的用電需求,同時進一步提升終端用戶體驗,增強用戶購買信心。

第四,2020年6月30日,也就是前天,中國石油消費總量控制和政策研究項目舉辦線上報告發布會,提出了傳統燃油 汽車 逐步退出市場的保障措施。根據報告內容顯示:私家燃油 汽車 將在2045年退出市場,公共交通中的燃油車最早退出時間是在6年後。

總的來說,基於國內國情、政策及 汽車 行業發展趨勢來看,電動 汽車 的發展前景是相當樂觀的,尤其是電動 汽車 中的BEV、FCEV。

❽ 如今,電動汽車具有怎樣的發展趨勢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越來越重視對於生態環境的保護,而我們平常使用的汽車是燒油的,那樣的話就會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這是引起全球變暖的原因之一。所以人們發明出了電動汽車只需要充電的汽車,那麼它有哪些發展趨勢呢?接下來我給大傢具體的分點說一說。

1.電動汽車將會具有長遠的發展趨勢。因為如今,全世界都在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資源能源的短缺,而大量的開採挖掘能源,會對我們的生態環境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所以研發節能產品,開發新能源,尤其是節約資源就顯得特別的重要。而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所以電動汽車的出現就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契機。雖然如今他還沒有被普遍使用,但他的普及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為了我們的生態環境,也為了我們生存的家園。

以上就是我對電動汽車具有怎樣的發展趨勢的一些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熱點內容
佛山四驅與越野 發布:2025-02-09 06:47:07 瀏覽:524
皮卡丘的情人是誰 發布:2025-02-09 06:46:24 瀏覽:501
富奇越野車多少錢 發布:2025-02-09 06:46:24 瀏覽:26
胡歌的房車 發布:2025-02-09 06:36:36 瀏覽:743
南京哪裡可以貼Q7內飾膜 發布:2025-02-09 06:18:41 瀏覽:603
攀爬者越野房車圖片 發布:2025-02-09 06:15:16 瀏覽:861
抵押不過戶的7座商務車 發布:2025-02-09 05:53:38 瀏覽:523
昂科威雪地越野視頻 發布:2025-02-09 05:51:30 瀏覽:726
北京212改裝內飾視頻 發布:2025-02-09 05:50:49 瀏覽:824
去歐洲旅遊的意義 發布:2025-02-09 05:44:59 瀏覽: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