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發展新能源汽車
Ⅰ 為什麼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
政策紅利是新能源車銷售穩步上揚的關鍵因素。跟2017年國內新能源車月銷量數據,銷量曲線呈現穩步上升的趨勢,前後差距明顯,一躍銷量僅2941輛。到中後期增幅變大,尤其最後一個月,銷量較11月直接翻番,狂飆至19.6萬,一個月的銷量占據了整年銷量的35%。
結合新能源車市場政策,可以解釋曲線變化的原因。2017年初銷量的欠佳,是受到目錄重審、新補貼政策延遲下發的影響。政策逐步穩定後,銷量開始穩步上升。到年末,2018年補貼將會收緊的消息傳出,據稱部分車型補貼額度會在20%退坡基礎上再退,加之年末車企開始加大力度刷銷量,導致了年底銷量直線攀升。
由於國家補貼政策中純電動補貼力度高於插電混動,導致新能源車中純電動汽車的佔比八成以上,而雙積分政策,則給了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場獲得領先優勢的機會。
2017年國內純電動車銷量top10中,微型轎車占據了6席之多,從中可以看出新能源車在我國發展態勢良好的另一個原因:在限號限牌限購城市,購買有政策優惠的新能源車,是消費尋找家用汽車暫時替代品的一個途徑,因而微型車成為最佳選擇。
然而,這並不是個好消息,微型車在新能源領域的廣受歡迎,說明消費者對於新能源車的認知還大多在暫時替代家用車的階段,是諸多約束條件下不得已的選擇。這類車在技術、車型、容量上,都有其不可忽視的劣勢。未來,倘若政策發生變動,補貼下降,或者成熟的合資、進口電動車大量引進,那麼許多國產新能源車的日子,可能就不那麼好過了。
新能源汽車興起原因:我國發展新能源汽車之四大原因
能源消費結構急需改變
在新能源汽車發展以前乃至現在,燃油車一直占據著我國汽車市場的絕大部分。我們都知道,燃油車的燃料原材料是石油,我國作為一個缺油少氣,但石油消費量排在全球第二的國家,石油極度依賴進口,這不管是對我們國家以後的能源發展還是經濟發展來說,都是十分不利的。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布《2017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石油進口與對外依存度創下了歷史新高,其中石油進口已達3.96億噸,對外依存度達67.4%。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減少燃油車的產銷,有利於我國的能源消費結構從高度依賴石油向以電力消費為主轉變,有利於解決我國因缺油帶來的各種問題。
環境問題需要改善
霧霾是中國最嚴重的環境問題之一,你如果看過柴靜的《穹頂之下》,就會了解霧霾最主要的來源就是汽車尾氣,而汽車尾氣來自哪裡呢?燃油車。使用柴油的汽車是排放細顆粒物的「重犯」,使用汽油的汽車雖然排放的是氣態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霧天,也很容易轉化為二次顆粒污染物,加重霧霾。所以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減少燃油車的使用,能夠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自然也能對霧霾問題起到相當大的改善作用。
成為汽車強國的必然之路
我國不是一個汽車強國,在傳統燃油車製造方面落後西方國家一百多年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剛剛出現不久,各個國家起點都差不多,意味我國有機會擺脫以往燃油車一直跟在其他汽車強國屁股後面發展的姿態,甚至一舉超越他們,成為新能源汽車的全球領頭羊。目前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已經日趨成熟,而且在電池電機電控的技術和資源上我國也擁有優勢,我們完全可以憑借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繞過發動機和變速箱這兩座大山,靠著我國日漸強大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實現對現有其他汽車強國的彎道超車。
能源利用效率需要提高
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能源消費大國和第二大經濟體,無論從經濟還是能源來看,我國均成為世界上的能源大國和經濟大國。但是,反映一個國家能源發展水平高低的不是能源消費總量,而是能源利用效率。我國的能源利用效率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十分大,中國是一個煤資源豐富的國家,但能源利用技術與發達國家仍有差距,現在國內很多先進技術和和管理經驗等都是從外國引進的,很多是發達國家淘汰的。能源利用技術跟不上,能源利用效率自然就低了。但在風力發電、水力發電等可持續能源的利用上,我國的技術已經十分成熟,排在世界前列,畢竟,全球排名前20的水電站中,中國就佔了11個。新能源汽車所使用的電能,除開煤電外,風電、水電、太陽能發電和潮汐能發電等,都是清潔環保、可持續發展的新能源。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有利於促進我國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讓我國成為一個能源強國。
Ⅱ 新能源汽車的未來發展
環保是當前發展的重點,所以當每個人都選擇工具的時候,新能源汽車成為了新的選擇,越來越多的人更喜歡電動汽車。現在,新能源汽車最大的優勢是不限駕駛、全國不限數量、購買新能源汽車免購置稅和補貼政策等一系列措施。新能源汽車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我們一起來看看汽車編輯器。
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方向:明確兩極分化
得益於中國環保事業的深入推進,以及一開始的政策補貼,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發展可以事半功倍。如今補貼在下降,進入門檻在浮動,新能源汽車需求更大,但要求也更嚴,這無疑是車企的質量和技術體系& ldquo硬體& rdquo新一輪測試。
在這樣的背景下,產品性能、造車技術、車輛服務等領域將基本成為所有企業的競爭點。這樣,新能源汽車企業是否創新,是否擁有核心技術,是否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就決定了市場份額競爭的最終結果。顯然,隨著市場加速優勝劣汰,內部分化必然是一場大清洗。
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方向:電氣化標簽越來越清晰。
截至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雖然在續航能力、電池技術、維修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缺陷,但相對於傳統燃油車仍具有先天優勢。很多業內人士認為,即使燃油車、混動車、純電動車在市場上長期共存,未來的發展標簽依然是& ldquo電氣& rdquo。
這一點從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份額的變化就可以看出來,從不到2%到超越傳統燃油車,這在行業內預計會發生十幾年。從環保和能耗的角度來看,如果只需要跨越成本壁壘,構建完整的運維體系,純電驅動未來藍圖能夠實現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強。
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方向:智能網聯的未來
大數據、物聯網、智能家居的概念在今天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智能、信息網路、自動化的概念正在走進每一個家庭,也正在滲透到汽車行業發展的未來。如果說無人駕駛汽車從設計到製造基本符合未來,那麼新能源汽車就靠& ldquo延遲開始& rdquo優勢,率先踏入科技領域前沿。
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功能化趨勢越來越突出,而網路化技術就是這種多維度延伸的支線之一。為了搶占市場高地,新能源汽車廠商布局了先進的輔助駕駛系統,對接了成熟的智能網路技術,嵌入了感測器、雷達等新的配套元器件,致力於為產品增加更多的附加值。
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方向:產業鏈主要分支合並。
綜上所述,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道路絕對不會是一根脊樑到底。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關鍵環節是整車製造、電池系統和售後運維。如今,發展需求帶來的產業鏈延伸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增加了許多分支。
起初,競爭的加劇帶來了一波並購浪潮。無論是帶來資金、技術還是周邊產業,基本都會和產業鏈有關。其次,車企與新材料公司合作,車企與智能系統開發商合作,車企與氫燃料技術品牌&hellip合作;& hellip上下游,上下壁全部打開;再者,輕量化、多模式、高智能等標簽直接串聯新能源汽車現代產業鏈的主分支。
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方向:有望躍上國際舞台。
事實上,根據專家的預測,未來三到五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有望超過國際領先水平。作為機動車保有量較大的大國,新能源汽車替代和新增市場潛力可觀。消費模式多元化是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現狀;走出去。其中的優勢、技術和規模也有望跟進。
到目前為止,中國汽車工業已經陷入出口瓶頸,但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卻在上升。平均出口價格低、出口量大、檔次高的純電動客車大多出口規模小,但單價高。所以無論技術是好是普通,都有自己的出口優勢。此外,新能源汽車公司在對外合作方面也非常活躍,無論是R&D合作、資本合作還是貿易合作。
今天,邊肖汽車的簡介到此結束。以上是邊肖汽車簡要介紹的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方向。近年來,環保措施越來越嚴格,各國相繼規定了燃油車的停運時間,因此新能源汽車將成為大家的新寵。即便如此,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會進行得更加順利。希望邊肖汽車的簡介能為你解決問題。
Ⅲ 汽車企業發展新能源汽車有哪些政策環境
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也是國家大力支持的方向,新型產業的發展也離不開國家各項稅收政策的支持,目前我國已形成了最大的新能源汽車消費群體,其實除了普通車主外,企業也能享受到許多新能源汽車的稅收優惠政策,近年來,國家一直對新能源汽車車行業加以政策傾斜,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有關新能源商用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信息及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吧~
企業能享受的稅收優惠政策
1、免徵車輛購置稅
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對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
企業選購新能源汽車作為商用車則能享受免徵車輛購置稅的優惠。
2、免徵車船稅
符合免徵車船稅的新能源汽車是指純電動商用車、燃料電池商用車、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純電動乘用車和燃料電池乘用車是不屬於車船稅的征稅范圍。
3、節能商用車減半徵收車船稅
節能商用車能享受減半徵收車船稅優惠但也要符合以下標准:
(1)獲得許可在中國境內銷售的燃用天然氣、汽油、柴油的輕型和重型商用車(含非插電式混合動力、雙燃料和兩用燃料輕型和重型商用車);
(2)燃用汽油、柴油的輕型和重型商用車綜合工況燃料消耗量應符合標准;
稅費紅利「覆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國家除了在新能源商用汽車方面有著優惠政策外,對新能源汽車產業更是大力支持,今年以來,國家出台了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減稅與退稅並;,新能源汽車產業既可以享受免徵增值稅優惠;上游研發產業科技企業又可以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各種稅收優惠政策都在推動著產業不停向前,企業當然也要及時了解新政,享受稅費紅利,激發自身的創新活力。
贊
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也是國家大力支持的方向,新型產業的發展也離不開國家各項稅收政策的支持,目前我國已形成了最大的新能源汽車消費群體,其實除了普通車主外,企業也能享受到許多新能源汽車的稅收優惠政策,近年來,國家一直對新能源汽車車行業加以政策傾斜,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有關新能源商用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信息及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吧~
企業能享受的稅收優惠政策
1、免徵車輛購置稅
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對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
企業選購新能源汽車作為商用車則能享受免徵車輛購置稅的優惠。
2、免徵車船稅
符合免徵車船稅的新能源汽車是指純電動商用車、燃料電池商用車、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純電動乘用車和燃料電池乘用車是不屬於車船稅的征稅范圍。
3、節能商用車減半徵收車船稅
節能商用車能享受減半徵收車船稅優惠但也要符合以下標准:
(1)獲得許可在中國境內銷售的燃用天然氣、汽油、柴油的輕型和重型商用車(含非插電式混合動力、雙燃料和兩用燃料輕型和重型商用車);
(2)燃用汽油、柴油的輕型和重型商用車綜合工況燃料消耗量應符合標准;
稅費紅利「覆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國家除了在新能源商用汽車方面有著優惠政策外,對新能源汽車產業更是大力支持,今年以來,國家出台了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減稅與退稅並;,新能源汽車產業既可以享受免徵增值稅優惠;上游研發產業科技企業又可以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各種稅收優惠政策都在推動著產業不停向前,企業當然也要及時了解新政,享受稅費紅利,激發自身的創新活力。
Ⅳ 多家傳統車企轉型做新能源汽車,能成功嗎
有多家傳統的車企轉型去做新能源汽車,在過程中肯定會遇到一些難題,成功與否也是根據發展進行了解的。
對於一些傳統的車企想要轉型做新能源汽車,面對的挑戰也是比較大的,一定要去完成相關的挑戰,這樣才能夠解決問題。可以發現現在的新能源汽車是有國家政策支持的。這對於產業的發展是有利的,根據一些采訪表示,真正盈利的新能源車企並不是特別的多,這樣的政策扶持還能夠降低企業的負擔,在這些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Ⅳ 2021新能源汽車產生和發展的原因有哪些
在全球能源短缺、環境污染、氣候異常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的產生是社會追求汽車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結果。
3氣候異常
汽車尾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雖然沒有毒性,但卻是造成地球變暖的溫室氣體的主要成分。溫室效應引起的全球變暖將對全球的生態系統造成難以想像的影響。據預測,未來100年內全球的地表溫度將上升1.4~5.8』C,而根據統計數據,氣溫每上升1~2C,降水量將減少20%,降水量的減少將直接影響農、林、牧業和養殖業的發展,加快土地沙漠化的速度。另外,地球兩極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國家和地區人民的生存將受到威脅。
解決氣候變暖問題的關鍵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汽車的碳排放是減排的重點。推廣使用低碳排放的新能源汽車是有效抑制氣候變暖的關鍵措施之一。
在能源短缺、環境污染、氣候異常的多重壓力下,傳統內燃機汽車的改進空間已經越來越小,開發低碳環保節能的新能源汽車已是迫在眉睫。正如沙烏地阿拉伯前石油部長謝赫所言,「石器時代並不是石頭不夠用而結束,而石油時代也將會在石油資源枯竭以前早早結束」。即使石油是用之不竭的能源,人類所賴以生存的地球也已經不能持續承受內燃機汽車帶來的污染。
Ⅵ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及趨勢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團(600104.SH)、蔚來-SW(09866.HK)、理想汽車(02015.HK)、小鵬汽車(09868.HK)、廣汽集團(601238.SH)、比亞迪(002594.SZ)等
本文核心數據:產銷規模、競爭格局、滲透率
行業概況
1、定義
依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新型動力系統,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驅動的汽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行業是指進行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活動的企業集合。
新能源汽車按照能源供給和應用領域,有兩種分類方式,具體如下:
2、產業鏈剖析:大型企業已實現後向一體化布局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應;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按照用途可劃分為乘用車、商用車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新能源汽車後市場服務等應用領域。
從新能源汽車行業上下游產業鏈參與企業來看,上游企業包含贛鋒鋰業、華友鈷業等原材料供應商以及寧德時代、大洋電機等核心零部件供應商;中游的新能源汽車製造商主要有比亞迪、上汽集團等國產企業以及特斯拉、寶馬等外資廠商;而下游主要有國家電網、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車充電及後市場服務商。大型企業如比亞迪等,已經實現後向一體化布局。
行業發展歷程
「八五」期間,政府開始組織相關部門展開了對電動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的研發;隨後電動汽車列入國家攻關項目。歷經了一系列策劃之後,2011年開始,新能源汽車試點工作如火如荼的開展,從試點到全面,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正歷經轉型階段,由「政策導向性市場」逐漸向「市場導向性市場」轉型。
行業政策背景
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政策規劃涉及購置補貼政策、節能減排政策、電池充電樁配套產業政策等,部分匯總如下:
我國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2020年10月,國務院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用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充換電服務便利性顯著提高。
產業發展現狀
1、新能源汽車供需水平較為平衡
受益於政策的優惠,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從2014年開始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大幅上升;隨後2016、2017年受到騙補事件及補貼倒退的影響,產銷量增速放緩。至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將在2020年基礎上再退坡20%。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據顯示,2021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為354.5萬輛,同比增長159.5%。2021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量爆發式增長,主要是因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拉動,呈現出市場規模、發展質量雙提升的良好發展局面,2022年新能源汽車不再享受補貼政策也是企業在2021年加大生產力度的原因之一。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爆發式增長,達到352.1萬輛,同比增長157.6%。2012-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從2012年的1.28萬輛到2021年的352.1萬輛,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可以看出我國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消費需求逐年攀升。
2012-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率呈現波動性,范圍在95%-103%之間,在合理的范圍內小幅波動,說明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整體供需較為平衡。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率為99%。
2、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大幅增加
2017-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進口規模呈擴大趨勢。2021年全年進口新能源汽車14.37萬輛,同比上升10.03%。
註:海關總署的新能源汽車統計口徑包括混合動力客車(10座及以上)、純電動客車(10座及以上)、非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以及純電動乘用車。
2017-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規模呈現逐年上升趨勢。2020年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車22.29萬輛,同比下降12.5%;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及出口金額都大幅上升,總計出口量55.46萬輛,同比增長148.8%,在出口金額方面,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金額為108.58億美元,同比增長236%。
2017-2020年,我國新能源進口量大於出口量,處於貿易逆差狀態。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額首次大於進口額,由貿易逆差轉為順差。
3、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高速上升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逐步發展,2014年我國開始出現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由此也開啟我國新能源汽車元年。2015年全國進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增長年,在2015年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在整體汽車行業里的佔比首次突破1%關卡,我國也在這一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佔全國汽車總銷量比例)達到13.4%,較2020年大幅上升。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格局
根據企查貓查詢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注冊企業主要分布在廣東省。其次為江蘇、山東等沿海省市;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數量亦較多。
註:顏色越深代表企業數量越多;數據截至2022年9月14日。
從新能源汽車產業上市公司的地區分布來看,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上市企業數量最多,其中不乏廣汽集團(601238.SH)、比亞迪(002594.SZ)、小鵬汽車(09868.HK)等龍頭企業。江蘇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上市企業數量亦較多,有亞星客車(600213.SH)等上市企業,安徽省有蔚來-SW(09866.HK)、江淮汽車(600418.SH)、安凱客車(000868.SZ)、漢馬科技(600375.SH)等上市企業。
註:顏色越深代表企業數量越多。
2、企業競爭格局
依據乘聯會統計數據,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企業乘用車零售銷量排名第一位的是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實現新能源汽車零售銷量達到58.4萬輛;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實現零售銷量43.11萬輛;排名第三的是特斯拉中國,實現零售銷量32.07萬輛,其他企業排名如下: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政策退坡,競爭加劇
隨著我國新能源政策補貼退市,市場進入轉型階段,未來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趨勢如下: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Ⅶ 新能源汽車越發受到市場認可,為何我國的新能源車輛發展如此迅速
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如此迅速,是因為環保理念發揮了作用,同時還由於新能源汽車使用成本較低,除此之外,還因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滿足了人們的日航使用需求。
相信大家對於新能源汽車已經不會感到陌生,因為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新能源汽車已經隨處可見,而我國的新能源汽車之所以會有如此大的發展,就是因為新能源汽車滿足了人們的日常使用需求。
一、新能源汽車發展如此迅速,是因為環保理念起了作用。
由於大家對於環境保護已經引起了足夠的重視,這使得大家對於燃油車已經越來越厭棄,而如果想要找到可以取代燃油車的工具,那麼新能源汽車就會成為大家的最佳選擇。正是由於環保理念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所以才使得新能源汽車在我們國家能夠發展的如此快速。
Ⅷ 傳統車企會如何轉型新能源車市場的「蛋糕」又該怎麼分
我認為傳統車企想要轉型就必須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而新能源汽車的“蛋糕”必須要給傳統車企留下足夠的空間和機會。
在新能源企業不斷取得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傳統車企則顯得非常沒落,因為傳統車企依舊專注燃油車的發展和製造,所以才導致傳統車企出現了市場份額不斷流失的問題,如果不積極轉型,必然會導致傳統車企的市場份額全部被新能源企業吞並。
一、傳統車企想要轉型,就必須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
雖然新型新能源車企的發展速度較快,但是由於傳統車企在汽車製造方面有著寶貴的經驗和技術力量,這使得傳統車企想要實現新能源汽車轉型,其實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只要傳統車企把更多的心思放在發展新能源汽車領域,必然會使得傳統車企在新能源市場上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