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新能源汽車
⑴ 北汽新能源2019年銷量超15萬輛 連續7年保持純電市場第一
1月8日,北汽藍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汽新能源」)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2019年,北汽新能源共銷售純電動汽車150601輛,雖然比去年同比減少了4.69%,但仍舊再一次問鼎國內純電動汽車銷量冠軍的寶座,連續7年保持國內純電動汽車銷量第一。
在2019年繼續保持國內純電動汽車銷量第一,並且實現營收大幅增長後,面對2020年,整合後的BEIJING品牌將在營銷上繼續深化。
據李一秀介紹,2020年BEIJING品牌將推出「新國民車」EC200,通過A00級純電動車和同級別燃油車差不多的成本,實現該級別電動汽車對燃油車的替換。預計2020年EC200的銷量將達到2.5萬輛,重現「國民車」昔日風采。
同時,面向B端,BEIJING品牌將繼續深耕計程車、網約車和智能駕培車市場。2019年,BEIJINGEU5車型連續數月成為國內單一車型純電動汽車銷量冠軍,其中網約車市場就為其提供了巨大份額。而在出租領域,北汽新能源獨有的「換電」模式也取得了不俗的表現,並積累了豐厚的經驗,在2020年,BEIJING品牌面對出租市場的銷量預計將超過4.7萬輛。
除此以外,BEIJING品牌還將推出使用權交易模式代替所有權交易,通過聯合其他企業,以B2B2B模式推廣。
據北汽集團在「2019年經營業績和2020年戰略規劃以及『大北京』品牌戰略媒體溝通會」上介紹,到2025年BEIJING品牌將實現年銷量40萬輛的目標,其中純電動車型將佔到全部產品的70%以上,並實現高度智能網聯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2019年產量僅4.4萬輛,北汽新能源重提與比亞迪電池合作
電車匯 消息:1月15日,北汽新能源在亦庄藍谷基地舉行了成立十周年發布會,發布會上北汽新能源披露了諸多正在進行中的戰略布局,其中包括與比亞迪等同行 探索 合作的可能性。「我們和比亞迪的電池合作正在探討和評估中。」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馬仿列表示。最近比亞迪新推出的刀片電池產品頗受關注,也讓比亞迪能否以電池供應商的身份與車企同行展開更多合作受到關注。
北汽新能源的隱憂
2020年,國內新能源 汽車 市場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挑戰,新能源 汽車 補貼退出、特斯拉國產都被認為將改變現有競爭格局。作為電動 汽車 領頭羊,北汽新能源雖然在2019年完成了全新品牌和產品陣營的梳理、升級,但壓力值仍然較高。
電車匯依據北汽藍谷公布的產銷快報統計顯示,北汽新能源2018年的累計產量為110069輛,當年的銷量為158012輛,產銷量差別並不大,但是2019年的數據卻讓人頗為意外,2019年北汽新能源累計產量為44337輛,當年的累計銷量卻是150601輛,產銷量之間的差額超過了10萬輛。從這個角度來看,北汽新能源甚至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產能過剩的跡象。
在此次慶典上,北汽新能源發布了「2029年計劃」,其中就包括未來十年的電池規劃——以鋰離子電池、固態電池、燃料電池「三位一體」的能源驅動系統構建多元化能源體系。
雖然大部分整車廠商強調「術業有專攻」,要專注於整車技術開發,但在國內整車廠商中,除了比亞迪,長城過去兩年也開始高調打造自己的電池產業板塊,同樣推出了新的電池技術概念。國際上,大眾等主機廠也在固態電池等新技術領域展開研發,通用、寶馬都進入了電芯材料的研發領域。這使得這些主機廠同時具有了動力電池供應商的角色。
馬仿列表示,與比亞迪的合作 探索 不僅僅在電池領域,運營、技術等方面都有涉及。隨後他還補充說到「我們和長城也在合作」,馬仿列認為,在共同做大新能源 汽車 蛋糕這個共同目標上,國內車企同行的合作共贏是大趨勢。
北汽新能源與比亞迪之間的「恩怨」
電車匯依據2019年上險量統計的結果顯示,比亞迪和北汽新能源分列第一和第二,兩家車企佔2019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車上險量的31%,如果比亞迪能夠成為北汽新能源的電池供應商,極有可能改寫動力電池行業格局。
雖然此次北汽新能源提及與比亞迪的合作,但實際上,北汽新能源與比亞迪的互動並不是第一次,2018年2月,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親自率隊到訪比亞迪,雙方團隊就三電系統、 汽車 電子、新能源車底盤等核心技術及關鍵零部件方面的成果和經驗展開交流,且就合作方向達成了高度共識。並稱比亞迪方面希望與北汽新能源在一站式服務、三電系列產品、智能化 汽車 電子等方面建立更深入的合作。
一個月後,北汽新能源-比亞迪 汽車 零部件展主題技術交流會在北京新能源 汽車 科技 創新中心(中國藍谷)舉行,此次交流會上,雙方團隊就動力電池、電機電控、動力總成、 汽車 電子、元器件、車身附件、新能源車底盤等核心技術及關鍵零部件方面的成果和經驗展開深入交流。除了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到場以外,采購中心的部分管理人員一同參加了交流會。
在電池供應領域,北汽集團目前已經有了較為穩定的供應體系。據電車匯數據智庫統計,2019年1-11批新能源 汽車 推薦目錄中,北京新能源車型電池單體供應商主要是寧德時代、孚能 科技 、國軒高科、力神這幾家。
而北汽新能源想要拋棄這幾家電池供應商尋找「新歡」也並不容易。以孚能 科技 為例,其動力電池不僅專供北汽新能源,並在2017年9月與北汽集團聯合投資80億元成立動力電池合資公司;而國軒高科更是北汽新能源B輪融資的投資方。只不過是北汽新能源「專屬」電池pack廠近段時間陷入風波,不過雙方的合作仍然保持,並無退出跡象。
同時與韓國SK合資的電池工廠也已於2019年12月竣工投產,後者生產的鋰離子軟包電池將為北汽集團高端品牌ARCFOX提供配套。但與眾多廠商一樣,由於電池是電動 汽車 核心零部件,而其技術的提升以及成本瓶頸的突破正在以多種路徑展開,且主動權並非掌握在整車廠手中,因此,多元化的電池技術應用和合作成為包括北汽新能源在內的整車廠商的共同選擇。
對於比亞迪而言,近兩年除了發展新能源 汽車 整車業務外,也在推動核心零部件外供,尤其是動力電池外供,據電車匯統計,目前比亞迪已經給長安新能源的乘用車提供電池配套,給中聯重科、蜀都、東風等企業的商用車提供電池配套。倘若比亞迪動力電池能夠進入北汽新能源的供應體系,對於比亞迪的電池業務而言,也是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文章摘自 電車匯 20200116 發自北京
⑶ 2019年進口新能源車上牌5.6萬輛,八成都是特斯拉!
上周,我們盤點了這兩年在北京上牌的新能源車,發現北京在私人純電動乘用車市場占據著19%的高份額。比亞迪元、榮威Ei5、比亞迪秦、北汽EU系列和比亞迪宋是2019年北京車主最愛的5款純電車型。
在Top20車型榜單中,並沒有出現特斯拉的蹤影,不少小夥伴發來疑問:特斯拉呢?特斯拉排第幾?
要說中國人最熟知的電動車品牌,恐怕非特斯拉莫屬了。早在2018年9月,一家名為Veygo的保險公司發布的一份大數據報告就曾顯示,特斯拉是中國人搜索頻率最高的汽車品牌。
這兩年,自帶流量的特斯拉在中國就像開了掛:2018年7月,與上海臨港簽署協議,開獨資建廠先河;2019年1月,上海超級工廠破土動工;2019年10月,國產特斯拉正式量產;2020年1月,國產特斯拉Model3正式交付。
那麼,國產化之前,特斯拉在中國的市場表現究竟如何?
今天,我們藉助進口新能源乘用車的上險數據,來盤一下特斯拉,以解答大家心中疑問。
01,2019年進口新能源車中,特斯拉佔比81%
2018年,包括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在內的進口新能源乘用車總計上牌3.1萬輛;2019年,這一數據同比增長了78%,達到了近5.6萬輛。
在上次的梳理中,我們提到,2019年國產新能源乘用車的上險量同比下滑了5%,而進口新能源車卻出現了同比大幅增長。2019年,進口新能源車吞掉了國產新能源乘用車3%的佔比,市場份額達到6%。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明艷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北京車主最愛哪些電動車2019年度Top5
「想買款10萬左右的車,大家推薦下!」
「16萬左右的新能源車,哪款比較合適?再貴就算了,不追求高續航。」
「各位大神,請問北汽、威馬、吉利這三家哪個更適合中低層購買者的需求?13萬以內的上下班接送孩子車求推薦!」
最近這段時間,第一電動的北京車友群里聊得最多的話題莫過於指標了。除了前兩天我們討論過的搖號規則是否公平合理,還有一點備受關注,那就是「用剛剛排到的指標買啥車」。
老車主的現身說法自然最有溫度,前兩年北京新能源指標的使用情況無疑也能給人另一種維度的參考。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梳理下2018年和2019年北京新能源乘用車的上牌數據,為這兩年新能源指標的使用情況復盤。
01,全國上牌量VS北京上牌量
根據交強險上險數據,2019年,全國新能源乘用車上牌86萬輛,同比下滑5%。
北京市場並未出現類似全國市場的同比下滑態勢,相反還穩中有升,小幅微增2%。固定的新能源指標配置數目顯然是保證市場未出現下滑的原因之一。2018年和2019年新能源指標配置未發生變化:個人新能源小客車指標額度均為54000個,單位新能源小客車指標額度均為3000個。
隨著電池技術的發展和全球車企電動化進程的加速,市場上的新車型持續增加。一方面,包括造車新勢力在內的國內車企會推出更多車型,2019年Top20車型中,廣汽AionS、江淮iEVS4、歐拉R1、小鵬G3、蔚來ES6等車型均為2019年的「新面孔」。另一方面,已在插電混動市場分得一杯羹的外資車企也陸續推出純電車型,並已逐漸摘下了「沒有誠意」的標簽,如特斯拉Model3、奧迪e-tron、賓士EQC等。
新近中標的北京用戶們,這些車型,能入你的法眼嗎?待到疫情結束,你准備選擇哪些車型呢?在評論區聊聊你中意的品牌車型或是進入我們的北京車友群聊個痛快吧!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明艷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⑸ 北京日報:2019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累計運行里程為416.95億公里,同比累計增速為270.13%。
北京日報:2019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累計運行里程為416.95億公里,同比累計增速為270.13%。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⑹ 2019年6月3日,查詢到北京新能源汽車編碼序號62653,輪候時間2018年1月13日。請問,2020年能排上指標嗎
62653是現在輪候的序號,不是2018年審核通過時的序號。2019年新能源指標分配完畢之後,每年北京新能源個人指標是54000個,所以在明年搖號系統會自動扣除54000個給排隊。
根據目前排隊規則及指標配置數量計算,2020-2026年個人新能源指標已經「預訂」一空,甚至部分申請人要等到2027年才能拿到新能源車指標。
安全隱患:
輪候規則:
1、凡通過資格審核的申請人,按申請時間先後順序直接配置指標。當年指標額度用盡後,剩餘申請輪候至下一年度優先配置。
2、個人和單位分別輪候。每期按當年剩餘新能源指標額度足額配置。
3、當年未配置完的新能源指標,以及過期未使用的指標不跨年配置。
⑺ 銷量15.06萬輛,北汽新能源連續7年保持純電市場NO.1
據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李一秀介紹,2019年北汽新能源銷售的中高端純電動車佔全部產品的90%,其中A級以上車型佔比超過80%,比上一年同比提升了64%。目前市場已售產品均價超過12萬元。
不難發現,產品力更強的北汽新能源依然是很多消費者的首選。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⑻ 2019年7月,北京新能源汽車編碼序號為65000,請問什麼時候能排上呢
恭喜,你這個序號很靠前啊,正常情況下明年就可以輪到你了。今年的新能源號指標已經用完滴(來源:2018 年北京汽車搖號指標降至 10 萬:拼「人品」已經不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