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新能源汽車3月銷量
1. 比亞迪唐EV將出口挪威,歐洲新能源市場為什麼會如此火熱
近日,挪威一名 汽車 博主Kris Rifa,在當地拍攝到了一輛比亞迪的純電動車。新車雖然全身上下的所有車標、標識均被貼紙遮蓋,但對電動車有所了解的朋友來說,能夠看出這是一台比亞迪的唐EV600。換句話說,比亞迪唐EV甚至更多的比亞迪車型將出口到挪威。
與此同時,受疫情影響,3月份全球多數市場的 汽車 銷量紛紛下滑,然而歐洲新能源市場卻是另外一番景象。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歐洲電動 汽車 市場已經延續了三個月的快速增長態勢。
那麼比亞迪為什麼會選擇出口挪威?整個歐洲的新能源 汽車 市場為什麼會如此火熱?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聊一聊。
今年3月對挪威來說算的上是一個特殊的月份,當月,挪威共賣出9358輛新能源 汽車 ,佔新車銷量的75.2%,這是2019年以來的最高值。換句話說,每售出4輛新車就有3輛是新能源 汽車 。
在這其中,賣的最好的是奧迪e-tron,其銷量為1,681 輛;特斯拉Model 3排在第二,共售出997輛;第三名是大眾e-Golf共賣出629輛。
不僅如此,事實上挪威目前是世界上電動 汽車 擁有率最高的國家,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報告顯示:挪威的電動 汽車 數量占所有 汽車 數量的百分比高達50%,這就意味著在挪威的所有 汽車 中,兩輛車中就有一個是電動 汽車 。並且更為重要的是,挪威超過德國成為歐洲增長最快的電動 汽車 市場。
之所以能夠成為電動車擁有率最高的國家,與挪威自身的條件和政策是分不開的。首先,挪威人口少、面積小、全國地理環境差異不大,非常有利於推廣普及電動 汽車 。
其次,挪威政府對電動 汽車 的支持和扶持,要遠早於其他國家,從1991年就開始對電動 汽車 進行免稅或補貼了,而且為了讓更多市民接受電動 汽車 ,停車費、過路費統統有優惠,而且加強充電網路建設與改造升級,可謂是用盡了一切能想到的辦法推廣普及電動 汽車 。
由此可見,作為電動車市場份額佔比最高,且電動車市場潛力巨大的國家,挪威已經成為了電動車的天堂,各大新能源車企都希望自己的產品能夠在這里有一席之地,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比亞迪要把唐EV出口到挪威。
實際上,不僅是挪威,整個歐洲地區都在經歷一股電動化的浪潮。在整體車市受疫情嚴重影響的情況下,歐洲電動 汽車 市場仍能保持向上勢頭,有多方面原因。但是這其中,碳排放標准急速加嚴和「禁售燃油車」政策,是歐洲電動 汽車 發展的最大外驅動力。
去年底,歐盟啟動了一項史無前例的計劃,該地區希望在本世界中葉之前實現碳中立。此前車輛製造商在歐洲已經感受到了壓力,如果他們不能大力推廣零排放車輛,他們就要向歐盟支付高額罰款。
與此同時,歐洲多國如法國、英國、挪威、西班牙、荷蘭等,都提出了禁售傳統燃油車的時間表,部分城市開始劃定燃油車的禁行區域。政府的「禁油」力度也極大推動了歐洲各國電動 汽車 的發展。
當然,與中國情況相同,歐洲電動 汽車 初期發展迅速,也離不開政府資金和政策支持。
作為歐洲最大的 汽車 市場,德國新能源 汽車 的情況值得關注。去年底德國政府宣布延長電動車補貼政策至2025年底,並且售價低於40,000歐元的純電和插混電動車的補貼都能相應提高50%,分別享受6,000歐元和4,500歐元的補貼;而價格處於40,000歐元至65,000歐元的純電和插混則的補貼分別提高至最高5,000歐元和3,750歐元。
根據最新的數據來看,受疫情影響,3月,德國整體車市銷量同比降幅達到38%。但是電動 汽車 銷量為19755輛,市佔率達到 歷史 最高值9.2%。根據相關人士分析,即便是受到疫情影響,2020年,德國的電動 汽車 市佔率也能達到10%。
相比之下,疫情對法國整體車市的沖擊極大(新車銷量跌72%)。或許是因為法國政府為購買電動車的消費者提供6,000歐元的獎勵(最高可達14,500歐元補貼),以及免除進口稅、增值稅和道路稅等優惠政策的原因,3月份法國新能源 汽車 銷量受到的影響較小,3月銷量同比上漲12%至7,740輛,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7,318輛,約占當月乘用車總銷量的11.7%,創下 歷史 新高。
有分析人士認為,2020年,法國電動 汽車 的市佔率有可能達到10%。也就是說,法國全年電動 汽車 的銷量大約為15萬輛-20萬輛,有望成為歐洲僅次於德國的電動 汽車 大國。
2018年開始,英國逐步取消了針對混合動力 汽車 的補貼,僅為純電動 汽車 提供了最高可達3500英鎊的補貼和返款。作為歐洲第二大 汽車 市場,英國車市受到了「退歐」所帶來的不確定性的影響。
3月份,雖然英國整體 汽車 銷量受疫情影響同比下跌44%,但電動 汽車 銷量和市場份額卻仍然保持了驚人的增長。當月英國共售出18,512 輛電動車,創 歷史 新高,較2019年同期同比增109%,電動 汽車 銷量的增長,也給車市的總體衰退帶來了一些緩解。
荷蘭雖然是個歐洲小國,但在電動 汽車 銷量上的表現,遠遠超出了預期。當前,荷蘭提供了多種優惠措施,其中包括對於每輛電動 汽車 ,其售價處於5萬歐元以下的部分,將享受比燃油 汽車 低得多的銷售稅率,以及免徵公路稅等。
今年3月份,荷蘭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了25%,但新能源乘用車銷量仍然實現8%的正增長,達5,102輛。更值得一提的是,該國新能源車市場份額擴大到17%,僅純電動 汽車 市場份額就達14%。
雖然北歐作為歐洲最大純電動 汽車 市場的位置在去年被德國奪走,但作為電動 汽車 普及率最高的地區,北歐國家很早就開始為消費者提供購買補貼。除了上面提到過的挪威之外,在瑞典,電動 汽車 買家可以享受最高6萬克朗(約6300美元)的獎勵。
在丹麥國內,該國政府取消了此前計劃的對電動 汽車 徵收稅費的決定。並且為駕駛電動 汽車 上下班的車主提供稅收減免。
通過銷量數據可以看到,今年3月,瑞典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再次創下新的記錄,共售出7,794輛,同比增幅高達79%;市場份額也接近創紀錄的28%。與此同時,丹麥的新能源 汽車 銷量不僅上升,而且還占據了有史以來最高的市場份額。上個月,丹麥一共銷售了1,758輛新能源 汽車 ,占 汽車 總銷量的12%,大約每售出8.3輛車就有一輛為新能源 汽車 。
總的來說,比亞迪選擇把唐EV出口到挪威,看中的是挪威電動車市場的發展潛力,希望憑借自身的實力在遍地都是電動車的挪威占據一席之地。而歐洲新能源市場逆市上揚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和企業的共同推動下,歐洲已經進入電動 汽車 快速發展的時期。
當然,考慮到當前歐洲的疫情較為嚴重,今年歐洲市場的新能源車整體銷量都會受到不小影響,可能會無法達到此前預期的水平,但這改變不了歐洲電動化進程加快的大趨勢。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歐洲和中國的新能源補貼政策截然不同,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歐洲的新能源 汽車 的整體銷量的確可能會超過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
2. 2019至今銷量最好的6款純電動車都在這了,最便宜的一款不足5萬
盡管現在新能源 汽車 層出不窮,各種造車新勢力以及自主品牌、合資品牌都爭相推出自己的新能源車型。靠著炫酷的設計,超前的智能 科技 ,舒適的駕乘體驗吸引著人們的眼球。但具體是不是切合實際,還是要看銷量說話。而且一般大家都有一種從眾心理,所以,銷量也一定程度的代表著大眾消費的觀念,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2019年第一季度的銷量數據,看看哪些新能源乘用車更受大家的喜愛呢?
首先,新能源乘用車總的市場表現是向好向上發展的,2019年第一季度銷量比去年增長了116%,其中純電動車表現尤為突出,同比增幅達到了151.5%,所以能夠依託新能源車補貼政策延續期的利好,有著如此優秀的表現,純電動車型也是被更多的消費者所接受。那麼,具體有哪些車企的車型進入了榜單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NO.1
比亞迪-元新能源
3月銷量:8100輛 2019年第一季度累計銷量:24446輛
補貼後售價:7.99-13.99萬元
比亞迪是自主品牌中最早涉及新能源 汽車 領域的,盡管這些年的發展,不管是純電還是插電混動,各種新能源車型都有,已然成為了新能源車方面的標桿,在入門層面的新能源車型,7.99萬元起步的元EV對於想要嘗試新能源車,同時也希望產品有一定實力和保障的消費者是頗有吸引力。最低305KM的續航里程和舒適的駕駛體驗都比較扎實,適合城市日常代步需求,但是缺點是只有高配車型才有高功率電機,選購時要注意。總的來說,還是性價比之選。
NO.2
北汽新能源-EU系列
3月銷量:6808輛 2019年第一季度累計銷量:20231輛
補貼後售價:7.98萬元
北汽新能源屬於為政策而生的產品,尤其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一號難求的情況,市場也比較依賴於純電動車型的需求,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領跑了銷量榜。而且這幾年不斷的推陳出新,為了配合B端市場還推出了快換版本,也是深受網約車或者共享 汽車 企業的喜愛, 汽車 的質量肯定是可以經受住考驗的。EU系列的新品EU5續航已經可以達到416公里和460公里,補貼後售價在12.99萬-16.19萬,也是相當劃算的。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北汽新能源在純電動領域苦心經營多年,售後服務維修體系的搭建也是較為完善的,總的來說性價比挺高的。
NO.3
比亞迪-比亞迪e5
3月銷量:4800輛 2019年第一季度累計銷量:14527輛
補貼後售價:12.99-13.99萬元
比亞迪多款車型都受到消費者的喜歡,銷量也不斷攀高,旗下也有很多優質的純電動 汽車 可供選擇。比亞迪e5就是其中之一,補貼後12.99-13.99萬元的售價也是符合大家心目中合適的價格定位,續航方面,400KM的續航也是足夠大家日常用車了;外觀內飾也中規中矩,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也加分不少。而且扎實的三電系統,對於用車量大的出租用車非常合適,所以銷量高不是沒有原因,總的來說,也是一款性價比挺高的車型。
NO.4
吉利 汽車 -帝豪新能源
3月銷量:3600輛 2019年第一季度累計銷量:10677輛
補貼後售價:12.58-15.58萬元
NO.5
上汽通用五菱-寶駿E200
3月銷量:3400輛 2019年第一季度累計銷量:10284輛
補貼後售價:4.98-6.48萬元
寶駿作為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自主品牌,自上市以來就以親民的價格獲得了眾多消費者的認可,寶駿E200作為首款純電車型E100的升級款,是一款城市通勤的兩座微型車。既然如此,續航里程自然不是很高,僅提供210KM與250KM兩種車型選擇;價格呢是真不高,補貼後4.98-6.48萬元的售價,也是大多數上班族可以負擔的起的。但是呢,這輛車的地域性比較強,除了在廣西地區外,其他地區見得不多。總的來說,價格親民,城市通勤無壓力。
NO.6
奇瑞新能源-奇瑞eQ1
3月銷量:3100輛 2019年第一季度累計銷量:9370輛
補貼後售價:5.98-6.98萬元
奇瑞eQ1又被叫做小螞蟻,一度作為微型電動車代表車型,憑借較低的售價,個性的設計,以及停車方便等優勢獲得了不少消費者的青睞。續航里程301KM也是基本滿足了城市通勤的需要,而且配置也不少,簡單實用易操作。不過長城歐拉R1作為奇瑞eQ1的競對車型,內飾做工方面要優於小螞蟻,這是值得提高的方面,畢竟落後就要挨打了。總的來說,城市通勤方面比較實用,看上去也比較可愛。
註:配圖來自網路,權利歸原作者所有,一並感謝!
3. 長安汽車3月銷量
2022年3月份,長城汽車汽車銷量100930輛,同比下滑8.86%;其中海外銷售10535輛,新能源汽車銷售15057輛。
1-3月,長城汽車累計銷量為283500輛,同比下滑16.32%;其中海外銷售累計29322輛,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35404輛。產量方面,長城汽車3月份共生產汽車103957輛,同比減少5.54%;1-3月累計生產285906輛,同比下滑14.16%。
從數據上可以看出,今年3月份長城汽車的整體銷量依舊有比較明顯的下滑,雖然長城汽車也表示:「受上海、江蘇、吉林等多地疫情影響,長城汽車多家零部件供應商受到波及,導致工廠產能受限」但,主力品牌哈弗和皮卡二大銷量支柱下滑,仍是導致長城汽車同比下滑的主要因素。
具體車型方面,2022年3月份,哈弗品牌3月份共計銷售54534輛,同比下滑18.83%,今年1-3月份,哈弗品牌累計銷售166756輛,同比下滑25.13%。神車哈弗H6在3月份的銷量為21633輛,可以說已經無緣SUV領域冠軍的爭奪。
4. 越用越貴、越賣越貴的新能源車,銷量為何也是越來越高
依據乘聯會公布的銷量數據信息,3月份小汽車銷量排名榜前五名車型之中就會有三款是新能源汽車,她們分別是宏光MINI、特斯拉汽車Model 3及其byd秦。而這三個車系的銷量對比以往同時期都是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反過來的是,像軒逸、大眾朗逸、雷凌的傳統汽油車,都出現了同比下滑。而新能源汽車這里,近期的漲價潮主要還是遭受電池原材料漲價影響的,在今年的第一季度,鋰電池電芯成本從去年的105美金/kwh飆漲到160美金/kwh。這就意味著一輛配備9.2kWh聚合物鋰電池的宏光MINI EV,出廠價保守估計也要增漲個500美金。而電池電量越大的車系,成本費上漲的力度也越大,這種上漲的電池成本,最終也毫無疑問會轉嫁顧客。
工業和信息化部發言人羅俊傑在2022年一季度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狀況發布會上表明,在2022年一季度,全國各地總計完工各種汽車充電樁49.2萬部,同比增加3.6倍,在其中公共性樁有8.5萬部,個人樁40.7萬部。由此可見國內基本充電樁建設已經迅速地合理布局,將來純電車充電只會越來越便捷。而除了汽車充電樁之外,一種的全新補能方法——換電,還在密鑼緊鼓地布置中。4月18日,贛鋒鋰業集團旗下的EVOGO換電服務項目在廈門全面啟動,第一批可能運行4座快換站,預測到今年底將會在廈門市進行30座快換站的基本建設。依據國家工信部公布的信息,今年一季度中國建成的汽車充電站有154座,同比增加1.6倍。將來,換電或許會變成純電車填補能源的一種常用形式。
5. 長城汽車銷量2022年3月
2022年4月10日長城品牌公布了3月份銷量報告,數據顯示,3月份長城汽車再次突破了10萬輛大關,達到了100390輛。
本次銷量報告包含長城旗下的油車以及新能源品牌,涵蓋了哈弗/歐拉/魏牌/坦克等品牌、長城皮卡系列以及海外市場車型。
通過數據統計,2022年長城汽車3月份銷量為100930輛,環比2月份增長了43個百分點,海外市場再次銷量破萬,占總銷量的10%以上。2022年第一季度,長城汽車的累計銷量高達283500輛,檸檬系列、坦克銷量和咖啡智能系列都有出色表現。
車型表現
1、哈弗汽車
哈弗品牌3月共銷售54534輛,環比增長29.9%。主力車型依然是哈弗H6,月銷21633輛;哈弗大狗月銷9313輛;哈弗神獸月銷4598輛。哈弗H6的銷量收到產量的限制,依然達到2萬多輛的銷量實屬不易,另外哈弗品牌多點開花,大狗神獸等系列的銷量都有所提升。
2、歐拉
3月份歐拉品牌的銷量是14264輛,歐拉好貓3月份銷量為6374輛,1-3月份累計銷量為19460輛,同比增長240%,環比增長56.8%,2022款歐拉好貓3月初開啟預定,售價區間12.19-15.19萬元。
3、魏派
魏牌3月銷售4755輛,環比增長7.3%,今年1-3月魏牌累計銷量14285輛。魏派新能源車型在3月份的銷量可圈可點,拿鐵DHT的3月份銷量為2576輛,環比2月份增長8%,另外新車型摩卡DHT-PHEV也開始逐漸被消費者認可。
4、坦克
坦克品牌3月銷售8922輛,全部是坦克300車型,坦克300銷量環比增長38%。最新產品坦克500已於3月正式上市,但是3月尚未開始交付,首批車輛預計在4月中下旬開啟交付。
6. 新能源汽車普漲催生搶訂潮
新能源汽車普漲催生搶訂潮
新能源汽車普漲催生搶訂潮,新能源車企掀起漲價潮,而從一季度的產銷數據來看,似乎短期並未影響終端消費熱情,不過後續影響仍有待時間驗證。新能源汽車普漲催生搶訂潮。
新能源汽車普漲催生搶訂潮1
短期來看,多位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二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仍將繼續上漲。從部分車企的終端反饋來看,價格上調並未對他們的訂單造成負面影響,反而催生了一波「焦慮下的訂單」。
清明節小長假結束之前,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兩個頭部玩家公布了最新銷量數據。
4月2日,特斯拉發布2022年第一季度交付報告,當季特斯拉在全球累計交付超過31萬輛汽車,同比增長67.7%,環比增長0.5%。
4月5日,比亞迪發布產銷快報,當季比亞迪共銷售新能源汽車28.6萬輛,同比大幅增長423%,環比增長7.6%。
特斯拉和比亞迪是銷量最高的新能源車企,它們的銷量在一定程度上是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風向標」。目前,行業尚未發布一季度的銷量數據,但從這些頭部企業的表現來看,一季度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延續去年以來的火爆情況。
需要指出的是,去年年底以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就面臨原材料漲價、動力電池供應緊張等壓力,以特斯拉、比亞迪為代表的多家新能源車企先後多次宣布漲價,不過一輪又一輪大幅的漲價並未對今年前三個月的銷量產生明顯影響,反而催生了一波「搶訂潮」。
在油價上漲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新能源汽車市場仍被看好。4月6日,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漲價基本不會對二季度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帶來影響。汽車流通領域人士、車fans創始人孫少軍也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二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將繼續上漲,只是漲多漲少的問題。
3月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或已達30%
3月銷量的持續回暖是支撐一季度整體銷量向好的重要因素。
以比亞迪為例,今年3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接近10.5萬輛,同比增長333%,環比增長18.8%,佔一季度整體銷量的37%。
實際上,4月以來,已有多家新能源車企公布了3月份及一季度的銷量數據。與2月受春節假期影響增速放緩相比,3月各家車企交付量環比均大幅改善,多家車企創下業績新高。
造車新勢力陣營中,在剛剛過去的3月,小鵬汽車交付1.5萬輛,同比增長202.1%,環比增長147.6%;理想汽車交付1.1萬輛,同比增長125.2%,環比增長31.1%;蔚來交付9985輛,同比增長37.6%,環比增長62.9%。
近段時間剛剛崛起的造車新勢力,也交上了相當靚麗的成績單,哪吒汽車交付1.2萬輛,同比增長270.5%,環比增長69%;零跑汽車首次月銷破萬,同比增長908.9%,環比增長192.8%。
與此同時,傳統車企也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持續發力。廣汽集團旗下新能源汽車品牌廣汽埃安3月份交付達20317輛,同比增長189%,也創下了品牌銷量新高。
各大新能源車企3月銷量上漲,一方面是之前既有訂單以及春節假期期間累積需求的釋放,另一方面也顯示了新能源汽車當前的市場認可度空前提升。當然,3月銷量也有一定特殊性,作為一個季度的最後一個月份,往往本身就是車企沖銷量的關鍵時間節點。
不過,2022年的3月也有些特殊。有接近汽車流通行業的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3月國內新能源汽車在整體新車銷量中佔比已達到30%左右。這個「非官方數據」尚未得到證實,不過如若屬實,意味著新能源汽車或將迎來發展的又一個小拐點。
上述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3月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較高,不僅與新能源汽車市場自身的增長有關,也與燃油車市場整體銷量下滑有關。據他表示,受疫情等因素影響,3月傳統汽車品牌銷量普遍有一定下降。
二季度銷量或仍將保持高位
市場對於新能源汽車接下來的銷量整體依然樂觀。
分析指出,盡管車企仍然面臨缺芯、原材料及整車價格上漲等多重不穩定因素,但新能源汽車仍將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表示,「雙碳」戰略、智能化形成新增拉力、規模化使上下游產業鏈與整車形成互動、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度和接受度在快速提高的共同作用下,新能源汽車還將保持一段時期的快速發展。
乘聯會也預測,今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突破600萬輛,滲透率約為22%。
短期來看,多位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二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仍將繼續上漲。從部分車企的終端反饋來看,價格上調並未對他們的訂單造成負面影響,反而催生了一波「焦慮下的訂單」,據稱,某造車新勢力曾在3天之內就接下了過去一個月的訂單量。
孫少軍則透露,過去銷量不怎麼火爆的大眾ID系列,上周的付費咨詢量在顯著增加。「這波漲價後,合資品牌的新能源汽車也重新被用戶關注。」他分析,油價的上漲讓更多用戶開始選擇和接受新能源汽車,而從總體供應上來看,新能源汽車並不算多,車源仍為緊俏,短期內訂單並不會受到漲價影響。
實際上,很多車企在調價的基礎上,也會通過同步擴大權益等方式維穩新增訂單的表現。以一汽-大眾旗下的ID系列車型為例,其近期推出了2022款全新車型,多款車型漲價5400元,但也升級了諸多配置,例如對A柱面料優化、增加車側鍍鉻飾條和儀表台縫線、在車內增加頂棚USB介面,等等。
從車企的角度,他們更不希望調價之後銷量下跌。孫少軍告訴記者,即使訂單短暫地受到影響,車企也會想盡辦法去沖銷量,因此就算有下跌,也不會在第二季度。
有券商分析師也稱,鑒於調價導致的部分用戶需求前置,疊加留存訂單,預計產能以及供應鏈情況仍為短期內交付量爬坡的主導因素。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整體格局也將更為明晰。上述接近汽車流通行業的人士認為,今年整體汽車市場並不樂觀,在這樣不確定性加強的行情之下,市場會呈現馬太效應,即強者越強,更多用戶湧向比亞迪和特斯拉,市場「兩超多強」的格局會越來越顯著。
不過,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市場也將迎來更多新玩家和產品。隨著更多主流用戶湧入其中,新能源汽車市場本身也將發展得更為完善和充分,上述人士預計,在8萬以下、35萬元以上的新車市場,也將迎來電動化。
新能源汽車普漲催生搶訂潮2
4月初,多家車企一季度產銷數據出爐,在此起彼伏的漲價潮中,新能源汽車繼續維持高增長態勢。
小鵬、理想、哪吒等造車新勢力一季度累計銷量突破3萬輛,傳統車企亦表現不俗,比亞迪3月份新能源車產銷量更是突破10萬台,創下歷史新高。
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
4月6日晚間,小康股份發布月度產銷數據,3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6480輛、7451輛,同比增幅分別為123.53%、164.69%;一季度累計產銷量分別為17391輛、14200輛,同比增長296.87%、207.43%。其中主力車型賽力斯單月實現銷量3160台,同比增長13倍,一季度累計銷量為5044台,同比增幅約12倍。從車型佔比來看,小康股份3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突破3成。
同日,力帆科技產銷成績單出爐,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累計實現產銷1010輛、5530輛,同比增幅達8.6倍、50.68倍,且產銷量環比呈逐步上升態勢。目前,力帆汽車在售的車型均為新能源車,之所以產銷數據差別較大,主要是由於公司銷售的新能源汽車中,部分由吉利汽車生產。
傳統車企中,比亞迪的轉型力度頗為激進。據產銷數據,公司3月份單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首次突破10萬輛,一季度累計產銷量分別達28.75萬輛、28.63萬輛,同比增幅均超4倍,其中純電動與混動車型各佔半壁江山。相比之下,一季度燃油車銷量僅為5049輛,同比大減89.78%,且3月份燃油車產銷均已歸零。
作為廣汽旗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埃安表現出了極強的競爭實力,3月單月銷量首次突破2萬輛,同比大幅增長189%。
造車新勢力方面,「蔚小理」內部出現分化,小鵬、理想均保持高增長,蔚來增幅相對較低;與此同時,哪吒、零跑等二線新勢力車企迎頭趕上,月銷量均突破萬台。具體來說,小鵬、理想、蔚來3月份交付量分別為15414輛、11034輛、9985輛,同比增幅分別為202%、125.2%、37.6%;哪吒、零跑3月交付量為12026輛、10059輛,分別躍升至新勢力排行榜第二、第四。
當然,也有部分車企出現銷量下滑情況。以極氪汽車為例,3月交付1795輛,環比下滑38.5%。公司表示,交付量下滑主要是受到疫情與晶元供應短缺的影響,預計4月交付量明顯回升。
漲價潮影響幾何?
近期,在鋰電上游原材料價格暴漲及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壓力下,新能源車企掀起漲價潮,而從一季度的產銷數據來看,似乎短期並未影響終端消費熱情,不過後續影響仍有待時間驗證。
從全球范圍來看,電動化趨勢已經勢不可擋,多家造車大廠紛紛公布燃油車停售時間表。4月3日晚間,比亞迪宣布自2022年3月起,將全面停止燃油汽車的整車生產,未來在汽車版塊,將專注於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業務;此前北汽、長安均把燃油車停售時間定格在2025年;長城汽車則表示至2025年新能源車銷量佔比達80%;
國際車企方面,大眾集團宣布將於2035年在歐洲停售燃油車,目前旗下大眾、奧迪已停止內燃機研發;福特將從2030年開始在歐洲僅銷售電動乘用車;本田汽車未來逐步提升純電動和燃料電池汽車的銷量佔比,並在2040年停產燃油車;豐田汽車近年來也加速電動化轉型,表示至2035年旗下雷克薩斯品牌只銷售電動汽車。
東方證券研報指出,新能源汽車漲價和疫情的影響預計在5-6月份有所體現,但在燃油車油價持續上漲和優惠幅度持續收窄的負面作用下,預計汽車消費將轉向以電動車為主,車型的持續升級和消費者內心接受電動化是最強的驅動力,漲價不影響中長期需求,仍然看好下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回升。
新能源汽車普漲催生搶訂潮3
面對近期新能源車市場出現的較大價格波動,不少消費者一時難以接受,他們都希望購買到一個「未漲價」狀態下的訂單,以規避由此帶來的購車成本增加。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調查發現,如今,這個看似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萬能的「黃牛」面前,不過是花錢就能解決的問題。據悉,一些人通過銷售「未漲價」狀態的新車訂單,每單就可輕松賺得上萬元的好處費。由於市場過於火爆,甚至出現了一個新興名詞:轉單費。
新車訂單成為市場硬通貨
「特斯拉Model Y的未漲價訂單轉讓,意味著你可以用27.6萬元的價格購買到該款車型,比官網優惠4.09萬元,現在買到就是真的賺到。」在某二手互聯網交易平台,一位重慶網友發布了一則新車訂單交易信息,引發消費者廣泛關注。在短短幾十字的產品描述背後,有多位想要購車的'消費者在留言區咨詢。
資料圖片
事實上,這僅是市場私下新車交易的冰山一角。《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在該二手交易平台發現,「隨時匹配車輛」「無需多等待」「最快一周提車」等轉讓字眼隨處可見,對於著急購車的人而來說,一輛「未漲價」狀態的新車訂單頗具誘惑力。
對此,消費者王若琳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感慨道:「漲價過後,方知未漲價新車訂單的可貴。」
今年以來,汽車企業紛紛上調新能源車產品售價,疊加新能源車補貼政策下滑以及車企優惠力度減弱等因素影響,讓消費者感受到了新能源車價格上漲的滋味。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大部分車企都上調了旗下新能源車型產品價格。比如特斯拉8天之內3次漲價、比亞迪(002594)旗下10餘款車型價格上調等消息充斥著汽車市場。
作為動力電池主要生產廠家,孚能科技高級副總裁張峰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今年下半年市場環境得到緩解,明年年初原材料緊缺狀況將有可能發生變化。但構成新能源車產品價格因素有很多,新能源車整體價格出現下調最早也要等到2023年。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由於原材料上漲波及程度較廣,所以在短時期內,新能源車價格明顯回落的可能性不大。考慮到市場環境的特殊性,不排除新能源車價格有進一步上漲的可能。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發現,新能源車產品價格越是充滿不確定性,新車訂單升值概率就越大。因而,在新能源車市場未能恢復正常前,「未漲價」狀態下的新車訂單格外受到市場追捧。
讓人始料未及的是,影響眾多消費者購車計劃的新能源車漲價潮,卻成為了「黃牛」眼中獲取利潤的時機。一位倒賣車輛訂單的「黃牛」向《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你不買也沒關系,反正現在的市場根本就不愁賣,價格沒有可談餘地。」
消費者低價購車難
「我從來沒有想過,在新能源車價格集體上漲背後,原本遊走於灰色地帶的背後交易成了這次產品漲價潮的最大贏家。」比較了解最近一段時間車市情況的消費者蔡旭東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在整個咨詢過程中,多位「黃牛」表示「擁有訂單就是最大資源」,在苦苦等待購車的消費者面前秀起了「肌肉」。
蔡旭東表示,這些「黃牛」完全是抓住了消費者想要購買價格優惠車輛的心理。
據了解,目前「未漲價新車訂單」的轉單費普遍以萬元起步。《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在與網友「啊烤爐」交談中獲悉,其轉讓的2022款Model 3車型未漲價訂單價格為23.59萬元,在保證可以落戶的情況下,至少要花費3萬元的費用購買這個訂單,且不包括訂金費用,他才同意轉讓。
據悉,目前Model 3車型市場售價為29.1萬元,若消費者選擇這一方式購車,在減去給賣家的3萬元轉單費用後,實際優惠則為2.51萬元,優惠幅度低於給「黃牛」的價格。
實際上,轉單費用往往是根據車型熱銷程度和市場定價來決定的。一般而言,市場售價越高的車型,因為受眾人群較少,所以轉單費用也更便宜。比如,網友「你好胖子!」售賣的Model Y未漲價訂單,由於產品售價較高,市場售價優惠近4萬元,其表示只需要付1.3萬元的轉單費即可成交。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此次新能源車價格上調,主要是受整體市場供應鏈環境影響進行的調整。上漲的費用並非放進了車企的腰包,主要是承擔了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成本支出。與此不同的是,市場上未漲價訂單的定價並無規律可循,完全是由銷售者自身心理價位所決定。
「銷售訂單的交易者本著只要比現在市場價格低,手中訂單就有吸引力的原則進行銷售,即便只低1萬元,對於想要購車的消費者仍然是不小的優惠,所以他們會將大部分差價空間作為『好處費』。」崔東樹說。
制定規則才是根治亂象關鍵
其實,在汽車銷售領域,「黃牛」現象由來已久。越是市場熱銷車型或因特殊原因市場出現搶購行情時,「黃牛」表現就越是活躍。
前不久,《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在調查長城汽車(601633)坦克300時發現,北京部分長城汽車4S店對於消費者私下交易訂單的行為表示默許。而正是來自車企和汽車經銷商的默許,才給了汽車「黃牛」市場生存空間。
據記者了解,為了抑制「黃牛」現象,回應消費市場關切,汽車企業也在紛紛「出招」。
近日,特斯拉推出「不轉賣承諾函」,其中提到:一次或多次累計下單購買多台特斯拉車輛的車主需要簽署這份承諾函,承諾自提車365天內(以第一次開票日期為准),不將任何車輛向任何第三方過戶轉讓或實際轉讓,違反承諾的在7日內按每台違約車輛的開票價20%的金額支付違約金, 否則特斯拉有許可權制違約車輛綁定賬戶變更以及超級充電等服務。
特斯拉公關部負責人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該規則主要針對的是一次性或一年陸續購買多台車的人,對常規消費者沒有影響。
小鵬汽車則對產品訂單均進行身份證實名關聯,簽訂合同前均須核實身份信息,之後方可進入交付環節。小鵬汽車方面表示,如有客戶因個人原因取消預訂,車輛訂單將重新納入統一管理,不存在私人二手訂單轉賣的可能性。
蔚來汽車實行訂單實名制,不支持私下轉讓。如果購車人被質疑為轉讓訂單,有可能會無法成為該車的首任車主,購買者將無法享受主機廠官方僅針對首任車主提供的維保、充電等售後保障權益。
崔東樹表示,只要車企和經銷商對此類現象加以重視,制定更完善的新車購買規則,「黃牛」就沒了生存空間。
7. 歐洲前5月銷售超19萬輛新能源車,德國排名第一,達4萬輛
據外媒報道,2019年前5個月,歐洲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19.5萬輛。根據全國銷量排名,前五個月德國總銷量達到4萬輛,排名第一。▲前五個月德國新能源汽車注冊情況最新注冊數據顯示,挪威前5個月累計銷量約3.5萬輛,排名第二。法國和英國的銷量相對接近,分別為2.25萬輛和2.2萬輛,排名第三和第四。第五名的競爭非常激烈,荷蘭和瑞典的銷量數據都超過了1.5萬輛,具體數據還不清楚。動力類型方面,前5個月西歐新能源汽車注冊量超過19.5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佔比64.9%,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佔比35.1%。但在英國、瑞典、芬蘭、比利時等國家,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好於純電動汽車。
8. 3月汽車銷量解讀徵文
結合#3月汽車銷量解讀#,撰寫方向:智能科技、雙車對比、技術解讀、市場解讀、品牌解析。發布與主題相關的圖文或者視頻,並勾選對應車系,就符合任務參與要求。此次任務將有機會獲得重點資源位的推薦。
活動時間:2022年4月12日—2022年4月30日
評選時間:2022年5月6日—2022年5月10日
公告時間:2022年5月13日
一、【內容要求】:
1、視頻方面:
1)參與投稿的視頻需為原創,畫質清晰;
2)視頻橫豎屏皆可,且內容主題與活動徵集方向一致;
3)視頻經平台審核通過,不帶任何商業推廣信息。
2、圖文方面:
1)曾參投稿的內容需為原創,字數不少於1000字。圖片清晰完整且配圖並不少於5張;數據配圖需要使用易車銷量榜銷量配圖;
2)內容經平台審核通過,不帶任何商業推廣信息;
3)內容需為原創,發布非原創內容將取消活動資格;
4)發布的內容必須與話題吻合。
二、內容方向:
圍繞:乘聯會3月新能源MPV車型銷量TOP3對比、3月新能源SUV車型銷量TOP3對比、3月新能源轎車銷量TOP3對比、3月新能源車型與燃油車型銷量對比以及3月廠商銷量排行分析。
三、【參與方式】:
上傳內容必須勾選#2022年3月汽車銷量解讀#話題。
9. 比亞迪 3 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為 106658 輛 同比增長 416.96%,你怎麼看
未來五年可以確定的趨勢:新能源汽車的崛起。如果只是大家還不肯定,從現在開始,這個趨勢已經100%確定。比亞迪都已經要停掉油車了。而歐洲的幾家公司,未來幾年也會逐步實現新能源化。這次因為俄烏局勢導致的能源緊張,未來對於化石能源供應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的擔憂還會加劇,這些都會推動汽車產業進一步新能源化。汽車產業里,現在必須要有的要素之一是汽車的智能化。汽車是更大的、帶著輪子的手機,可以擁有比手機更強大的性能,並且在汽車移動的場景下,還可以有更多的功能場景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