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上海新能源事故汽車收購

上海新能源事故汽車收購

發布時間: 2022-11-20 23:11:34

1. 新能源車自然事故頻發,到底該誰來買單

新能源自燃是有出現,但是說頻發就有些說不過去了。因為目前新能源車自燃的事故案例遠少於傳統燃油車自燃,只是大家比較關心新能源車,所以它的自燃事故被人們重視,接著大家就會覺得這種事故頻發了。

新能源自燃是有出現,但是說頻發就有些說不過去了。因為目前新能源車自燃的事故案例遠少於傳統燃油車自燃,只是大家比較關心新能源車,所以它的自燃事故被人們重視,接著大家就會覺得這種事故頻發了。
不過車子自燃對消費者影響非常大,所以我們需要了解事故的成因。自燃事故的出現較多是因為廠家的問題。純電動新能源車的使用主要依靠三電系統電池-電機-電控,而混動車型依靠的是三電系統以及發動機系統。雖然電池經常進行化學反應供電或蓄電,但它出現自然的概率並不大,因為純電動汽車的電池是由電池組構成的,它們各自獨立且密封完整,只通過線路連接,除非發生嚴重碰撞否則很少出現。
電機則是和發動機大致相當,不過它比發動機更加安全,可燃物品少,放置的位置也安全許多。
電控(線路)才是事故發生的關鍵,電流的通過會讓線路發熱,若是線路設計,排布不合理,就會讓那些過熱的線路聚合在一起,產生過高的溫度,更容易激發車子的自燃。

而除了廠家因素外,消費者的人為因素也不可忽視。一般廠家自己設計出來的車子都是固定好配置,線路的,不過消費者為了讓車子也有較好的功能,所以請人加裝了配置。只是目前的汽車維修市場魚龍混雜,會有一些安裝的失誤(亂接飛線。加裝功率過大的工具)這些都很容易讓事故發生。
只是目前都還是廠家方面的問題多些,所以大家購要謹慎些才行。

2. 上海一新能源車起火,現場觸目驚心。

[汽車之家新能源]?近日,上海松江消防官方發布消息稱,2020年07月27日10時13分,上海市松江區九亭鎮淀浦河路399弄136號1樓停車庫內有一輛新能源車發生火災,市應急聯動中心接報後立即派出指戰員赴現場處置,及時撲滅火災。目前,上海松江消防初步判斷系車輛故障引發火災,但具體原因及損失還在調查中。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頻道

『事故現場;來源於視頻截圖』

從視頻來看,該車疑似發生了「爆燃」,因為車庫卷簾門、車庫外的木頭柱子、房屋玻璃均有不同程度受損。據物業工作人員介紹稱,「當我們發現車庫里冒煙後撥打了119火警電話,但打完119不到7分鍾的時間,(車庫門)就爆開了。」目前上海松江消防方面尚未給出事故起因,截至發稿,奇瑞新能源官方也尚未給出回復。(文/汽車之家尤冬青)

3. 新能源汽車起火的原因,新能源汽車火災原因是什麼

前段時間,上海一輛特斯拉自燃起火事件再一次把新能源汽車起火的安全問題拉回視線,新能源汽車近幾年起火事件並不在少數,也可以說一直不斷。但新能源汽車起火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翻看了眾多新能源汽車起火的事故不難發現,起火原因無外乎幾個方面的因素:車輛自身的故障問題帶來的、車輛改裝的時候操作不當導致、車輛由於外力的因素,導致電池包出現受損短路的現象;而這一類事故還是少之又少,畢競作為車輛的核心部件,電池的包裹還是很嚴密的。
除此之外,電池質量和設計問題帶來的因素占據了主要的因素,就拿此次特斯拉自燃事故來講,特斯拉方面初步判斷起火原因為車輛底部的高壓電池受到撞擊後引發內部電芯損傷,最終導致起火。

從中也能看出新能源汽車起火的主要因素還是來源於車輛的電池,之所以電池會容易出現著火的情況出現,和電池本身構造有關,電池在受到撞擊、擠壓等外力的作用下出現變形或被尖銳物體刺穿,可能會導致電芯的正負極片短路,使電池冒出大量的濃煙,甚至著火。
總的來說,如今依舊沒有一款電池能夠永久保持它的穩定性,受到溫度環境的影響,電池的穩定性都是波動的。所以說現在也沒有技術能夠保證電池100%是絕對的安全。因此車主在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時候,務必定期對電池進行檢查。
相關文章:特斯拉爆炸最新消息,上海一輛Model 3發生自燃爆炸

4. 新能源汽車起火:保險公司為什麼願意賠了

新能源車自燃意外事故,終於明確了賠償責任方。


8月4日,中國保險業協會在官網上發布,關於徵求《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新能源 汽車 商業保險專屬條款(2021版徵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



很多媒體熱烈歡呼: 新能源 汽車 有了專屬保險,起火自燃保險能賠了!


確實,新能源車專屬保險的徵求意見稿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莫過於新能源 汽車 自燃起火後的賠償問題。按照徵求意見,以後發生的自然災害、意外導致的起火,保險公司會給予賠付。


此前,新能源 汽車 自燃、起火,賠付方並不明確。車主面對這樣的困境,往往只能「以鬧取勝」,爭取車企出面為此負責。 在絕大部分實際案例中,車企也確實承擔了賠償責任,但也有部分情況是車企不承擔賠償責任,車主不得不進入司法程序進行索賠。


按常理言之,保險公司應該賠付。但是, 實際操作中,我們沒有找到一例保險公司賠付的。 這讓人不由得有些疑惑:新能源 汽車 自燃、起火,到底誰來賠?


新能源 汽車 專屬保險的推出,終於給出了明確的答案。新能源 汽車 起火自燃後,誰來賠付車主,誰來賠付連帶損失的問題,在新能源 汽車 專屬保險中有了明確的規定。


新能源 汽車 專屬保險徵求意見稿第六條


在徵求意見稿中,將新能源 汽車 起火燃燒明確寫為保險公司承保范圍,不論車輛是在行駛、停放還是在充電過程中。


同時,針對新能源 汽車 特有的意外事故,例如充電時起火、私人充電樁的意外觸電事故,在這份徵求意見稿中,保險公司以附加險的形式,承擔起賠償責任。


但為何新能源 汽車 專屬保險時至今日才出現?新能源 汽車 起火的新聞不少,保險公司要當「冤大頭」嗎?


新能源 汽車 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遠超它的實際產值比例,特別是在中央領導和主管部門心目中的位置,迫使保險協會改變態度。同時,新能源 汽車 品質有所提升,起火概率下降。此時,保險公司准備「承擔 社會 責任」。


不過,對於新能源和智能 汽車 ,保險遇到的挑戰還未全部解決。


1

以前:自燃起火,車企先賠為敬


新能源車起火自燃,大多是車企出面賠償車主的。


《電動 汽車 觀察家》聯繫到多位起火自燃新能源 汽車 車主,包括進行過電池召回車型車主,以及一些充電站運營商負責人後,得出以上信息。


為何車企成為新能源車自燃的賠付人,是現有的保險條款不予賠付嗎?


經多方求證後, 可以明確的是, 汽車 保險可以對新能源 汽車 自燃進行賠付。


據中國人民保險集團400客服人員的說法,只要是在車損保險承保范圍之內的自燃事故,均可正常理賠。具體而言,即根據消防部門的《火災事故認定書》中起火原因為車輛自身原因引發的火災,均屬於車損險理賠范圍。


即使是以2020年9月19日車險改革前的情況看,只要是投保過自燃險的新能源 汽車 ,在發生自燃事故時同樣可以進行理賠。


那又為何,車企要先於保險公司,對自燃的新能源 汽車 進行賠付呢?


一部分特情是,車主沒有投保相應的保險,就只能找車企賠償。 但更多的可能是,車企從品牌口碑,質量保證,以及新能源 汽車 補貼政策等多方面考慮,「心甘情願」的進行賠償。


品牌口碑、質量保證角度進行賠償不難理解,而新能源 汽車 補貼,則是一個容易被忽略的政策要求。


《電動 汽車 觀察家》了解到的信息是, 存在大批量起火的事故電動 汽車 ,車企可能會被取消補貼資格,或是其他進行其他處罰,因此車企願意對自燃車主進行補償,以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在國家新能源 汽車 補貼政策中,雖然沒有明文條款,但在部分地方性的新能源 汽車 補貼政策,曾出現相關條款。


發生在北京三里屯的新能源車自燃事件


曾有某新能源 汽車 品牌,因多輛同款車型在連續自燃,在北京被執行過處罰。


因此和動輒幾億、幾十億的新能源 汽車 補貼相比,車企絕不會因小失大 。在新能源 汽車 自燃後,車企往往從快、從速處理對車主進行補償,據《電動 汽車 觀察家》了解到的案例,從起火自燃到賠付完畢,最快僅用半天時間。


上海某自燃事故後司機出具的情況說明


甚至,車企明知不是自己責任的情況下,仍會進行賠付。 北京、上海都曾發生過因「飛線」充電引發的新能源 汽車 火災事故,車企在讓車主寫下承諾書,證明是因為車主問題引發火災後,出於「人道主義」考慮對車主進行了全額賠付。


在新能源 汽車 專屬保險推出後,車主無需再以鬧取勝,又或是與車企對簿公堂,才能取得賠償。


在投保車損險後,保險公司將為車主的新能源 汽車 自燃事故進行兜底賠付。


2

以後:小保險,大保障


汽車 自燃後三者險保額不夠賠付,怎麼辦?

車主自用充電樁引發的第三者損失,誰來賠償?

購買智能輔助駕駛軟體後,車輛報廢,購買軟體的費用能不能賠償?


這些問題在新能源 汽車 專屬保險中,也有了答案。


本次新能源 汽車 專屬保險條款的徵求意見稿中,列出了多項附加險,涵蓋起火自燃、充電和智能化軟體三部分的賠付。 這些針對新能源 汽車 的特殊情況提供保險服務,可理賠一些看起來風險很小,實則風險巨大的意外事故。


附加火災事故限額翻倍險,就是一種可避免巨額賠償的保險。


投保附加火災事故限額翻倍險後,新能源車自燃後的第三者責任保險保額可翻倍為2倍、3倍或4倍 ,具體倍數以投保時車主與保險公司雙方約定為准。


以前述上海地庫中自燃事故為例,該車投保的第三者責任險,可對因該車火災造成的第三方損失進行賠付。


上海地庫自燃事故中被燒毀的 汽車


僅從停在著火車輛旁,被引燃的兩台豪華品牌 汽車 的價值來看,直接損失就已超過100萬元,外加其他車輛、地庫內其他物品的損失疊加在一起,損失或更為巨大。


即使該車的第三者責任險保額為100萬元,也難以覆蓋所有直接損失。


若附加投保4倍檔火災事故限額翻倍險,在發生自燃事故時可獲得最多400萬的第三者責任險保額,應足夠應對本次火災造成的直接損失進行賠償。


類似附加火災事故限額翻倍險這樣的,針對特例中特例提供的保險服務,在充電方面同樣提供。


在充電方面,新增附加外部電網故障損失險、附加自用充電樁損失保險、附加自用充電樁責任保險三項附加險。


其中外部電網故障損失險的承保范圍是,新能源 汽車 在充電期間,因外部電網故障,導致被保險新能源 汽車 的直接損失。例如在充電時,因突發停電造成的車輛損失,將由本險種進行賠付。


自用充電樁損失保險,是針對車主自用充電樁,因自然災害、意外事故、被盜竊或遭他人損壞導致的充電樁自身損失,進行賠付。 例如因雷擊導致的充電樁損失,可由此項保險賠付。


私人充電樁


自用充電樁責任保險,是針對車主自用充電樁,所造成的第三者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進行賠付。 例如因充電樁漏電導致的意外事故,將由該險種進行賠付。


附加自用充電樁損失保險、附加自用充電樁責任保險,是針對新能源車主自用充電樁的保險,並不要求車輛在充電狀態下才可享受保險服務。


針對新能源 汽車 特有的智能化配置,本次新能源 汽車 專屬保險條款徵求意見稿中,推出了附加智能輔助駕駛軟體損失補償險。


附加智能輔助駕駛軟體損失補償險,可在因發生車損險主險責任范圍內的事故,導致全部損失,造成智能輔助駕駛軟體無法使用時,保險公司對智能輔助駕駛軟體購買費用進行賠付。


例如,特斯拉的FSD軟體單獨收費,當車主投保車損險以及附加智能輔助駕駛軟體損失補償險後,當車輛因事故報廢後,購買FSD軟體的費用,可由保險公司根據保額進行賠付。


新能源 汽車 專屬保險的多項附加險,針對車主自用充電樁沒有保險,三者險保額不夠以及智能輔助駕駛軟體購置成本的特殊情況所設計,這些附加險雖然看起來都是特情中的特情,但在發生相關意外事故時,這些保險卻能解決車主的大問題。


3

保險公司要當「冤大頭」?


從徵求意見稿來看, 保險公司將在承保范圍之內為新能源 汽車 自燃事故兜底。即使是因為車企產品質量原因導致的自燃事故,也將由保險公司先行賠付。


但如果是車企因某一款產品的質量缺陷,導致大量事故發生,保險公司還會進行賠付嗎?


會。但保險公司也是算過賬的,足以應付大額賠償的情況。


電動物流車在充電站中自燃


一個公開可查的數據是, 2020全球智慧出行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逢春針公布了新能源 汽車 起火概率, 2019年為萬分之0.49,2020年下降至萬分之0.26。


以目前約600萬輛的新能源 汽車 保有量計算,「冤大頭」的說法並不準確,從概率上看全年也不過200輛左右的新能源 汽車 發生自燃。


以單車理賠金額20萬元計算,200輛車總計理賠金額也不過4000萬元,相對保險行業幾萬億的資產規模來說,4000萬元連「毛毛雨」都算不上。


因此若新能源 汽車 專屬條款獲得通過,財大氣粗的保險公司將承擔起新能源 汽車 自燃的主體賠償責任,真的會成為「冤大頭」,但這也正是保險 社會 責任屬性的體現。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車企可以將產品質量問題的鍋甩給保險公司。


站在保險公司角度看,若單一車企或是單一車型的自燃風險增高,那麼保險公司可以提高保費降低風險。如果自燃風險極高,保險公司甚至可以拒保。


如果保險公司拒絕對某款車型承擔保險責任,那麼該車型的銷量也一定不好。


不過,如果保險公司將所有起火新能源 汽車 的損失都扛起來,費用也不少。保險公司願意毅然決然地承擔起 社會 責任來,可能是政治考慮。


當前,新能源 汽車 作為國家 戰略新興產業的 地位已經不可動搖,而且地位還在上升。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 會議指出,對於國民經濟具體行業的要求中,第一個提及的,就是新能源 汽車 。 會議要求,要挖掘國內市場潛力,支持新能源 汽車 加快發展。


另外,「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目標,已經成為各行各業的鐵律,所有相關政策、服務,都要支持雙碳目標。新能源 汽車 如果沒有專屬保險,顯然會成為新能源 汽車 推廣、交通碳減排的障礙。保險公司就會成為千夫所指。


4

新能源 汽車 保險疑難待解?


新能源車專屬保險有利於消費者,也有利於車企,卻為何此時才推出呢?


從公開可查的信息上看, 早在2017年12月,中國 汽車 保險協會舉辦 「新能源 汽車 保險發展交流會」,啟動新能源 汽車 保險專屬條款制定、風險定價和理賠技術等方面的專業研究。


但直到4年後的2021年夏季,新能源 汽車 專屬保險條款才開始進入到徵求意見階段。期間,新能源 汽車 保險遲遲未能推出,導致新能源 汽車 保險亂象頻發。


亂象之一是,保險保額是否包含補貼? 即保險保額是按照補貼前車價計算,還是按照補貼後車價計算保額,而保額又直接決定了保費、理賠金額。


在新能源 汽車 車主的認知中,新能源 汽車 保險保費較高,正式因此產生。但保險公司若按照補貼後價格提供保險服務,出現涉及到動力電池損傷的理賠時,理賠金額恐難以覆蓋維修費用。


亂象之二是,理賠金額大於新車價格。 若按照補貼前車價投保,在出現全損事故後,保險公司需按照投保保額進行賠付,特殊情況下保險理賠金比新車補貼後的實際購置價還高。


這種特殊情況,甚至引發違法犯罪行為。


亂象之三是,拒保與理賠難。 因為新能源 汽車 的特殊性,部分保險公司存在拒保情況,還存在保險公司以特別約定條款的形式,對動力電池拒保,而對整車承保的情況。在涉及到充電時自燃,動力電池損傷的理賠案件時,存在理賠難問題。


如今新能源 汽車 專屬保險條款開始徵求意見,一方面是保險業內的亂象確實需要整治,而另一方面則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新能源 汽車 加速發展的反饋。


從時間看,新能源 汽車 專屬保險條款已進行過多方位的調研,在中央提出加速發展新能源 汽車 後,保險行業率先反饋,為新能源 汽車 的發展助力,應予以贊許。


在新能源 汽車 專屬保險徵求意見稿中,能夠看出保險公司站在 社會 責任角度,在 汽車 自燃、充電以及智能輔助駕駛軟體方面,主動承擔了保險責任。


但在徵求意見稿中,仍有一些不明確的部分。


例如對於換電車的保險條款,未明確動力電池是否在保障范圍之內;智能電動 汽車 OTA升級導致的 汽車 意外事故,是否在保障范圍之內等等。


新能源 汽車 不僅僅是 汽車 能源的變化,在 汽車 生產製造、使用方式上,均有較大變化,保險行業能否快速變革,支持新能源 汽車 的後續發展,也需要進一步觀察。


——END——

5. 新能源退補,自燃事件屢發,新能源車還考慮買嗎

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的扶持、充電樁的普及,新能源汽車由於其便宜的售價和更低廉的使用費,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然而隨著補貼政策的退坡,很多新能源汽車的價格已經上漲不少,價格已不再向以前一樣具有巨大優勢。
同時,由於近來發生了大量新能源汽車自燃事件,公眾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又開始擔憂起來。



同時,特斯拉還表示將通過軟體升級向Model S及Model X車輛推送有關充電和熱管理系統的更新,進一步保護車輛電池並提高電池壽命。
兩個月才公布調查結果,還稱是個別事故、「初步判斷」,並表示將通過軟體升級方式解決電池組故障,這些答案並未令消費者滿意。
有消費者表示,今年,特斯拉在全球范圍內已經發生多起自燃事件,用「個別事故」顯然不能解釋自燃事件頻發的原因。同時,消費者對軟體升級的方式解決電池問題也存在疑問,質疑這是「治標不治本」的選擇。
但此後特斯拉官方並未公布進一步公布調查結果,或對質疑進行回應。
相反,同樣在兩個月內發生四起事故的蔚來汽車在調查速度上比特斯拉就快很多,而其最終給出的解決方案也顯得更有誠意。
4月30日,在第一起事故發生後8天,蔚來汽車即在微博公布了調查結果,表示該事故系底盤撞擊電池短路所致。與特斯拉相比,該結果公布相對及時、詳細,因此並未受到太多質疑。
此後,蔚來又於6月27日宣布,部分蔚來ES8的電池模組存在安全隱患,並向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備案,召回4803輛ES8車型。
但召回之舉卻頗受爭議。
有些人認為,召回是負責的表現,新能源汽車發展時間短,有問題在所難免。另一些人則指出,蔚來總共才賣了幾萬輛,就召回了4800輛,召回比例高達28.2%,不得不懷疑其技術是否過關。同時,部分未被召回的ES8車主也對自己的車是否安全表示擔憂。
其實,不論特斯拉和蔚來汽車如何解釋,近來屢發的自燃事件已成既定事實,大眾對電動車安全性的質疑一時也難以消去。
因此,他們此時最應該做的,或許就是實實在在地調查原因,改進技術,防止自燃事件再次發生。
畢竟,事實勝於雄辯。
雖然特斯拉和蔚來汽車都在近來屢次發生自燃事件,但三言財經發現,從統計上來看,電動車發生自燃的頻率其實並不高。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數據,截至2017年底,國內新能源汽車(以純電動車為主)保有量已超過160萬輛,而截至2018年10月21日發生的電動車起火事件僅40餘起,比例還不到萬分之一。
因此,整體上來說,電動車的安全性仍是可靠的。如果有消費者實在擔憂,又非剛需,放緩電動車的購買計劃,觀望一段時間也未嘗不可。
新能源仍是大勢所趨
限購被取消 多地已響應
雖然退補政策開始實施,自燃事故的陰霾暫未散去,但新能源仍是大勢所趨,各家車廠也都看清了這一點,仍在不斷研發和推出新能源汽車。
據新華社報道,2019年上半年,在汽車產銷整體下降的趨勢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保持穩步增長,產量為61.4萬輛,同比增長48.5%,銷量為61.7萬輛,同比增長49.6%。
同時,6月6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和商務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提出「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
對此,廣東省廣州市和深圳市已率先響應,增加了新能源汽車新增指標的數量,而海南省也於近日跟上。
雖然北京、上海等交通擁堵地區一時難以響應,但這並不影響新能源汽車在全國范圍內的更進一步推廣。
此外,目前亦有廠商在研發非電動新能源汽車,該類新能源汽車並不存在電池起火問題。
其中,以氫能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已推出多款車型,甚至已在不久前的上海車展亮相。雖然目前氫能汽車的售價仍相對高昂,但相信不久的將來價格必將越來越親民。
而隨著技術的日趨成熟,相信電動車的安全性能也必將越來越高。因此,將來電動車仍很可能成為主流,而新能源汽車完全替代燃油車的時代也必將到來。

6. 上海一新能源車在高架上發生自燃,新能源車為什麼頻繁出現自燃

關於汽車自燃的新聞總是會被許多人討論。自燃頻繁的原因是什麼,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我們知道炎熱會使人焦慮,汽車也是如此。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新聞中已經曝光了三起汽車自燃案件。也許大家都比較困惑。是什麼樣的汽車自燃呢自燃事件都是新能源汽車。當晚,車主全力撲滅寶山區某社區自燃事故,群眾安全逃生。然而,這輛車仍然被燒毀,兩輛車受到影響。據車主介紹,自燃車僅行駛了2萬公里左右。

車輛在曝曬下,車輛的油道、車輛改裝很有可能都是會造成不一樣難題,在酷熱時,泊車應挑選較為陰涼的地區,必須駕車時還要先查驗車子是不是一切正常,查驗是防止車輛起火等安全事故產生的重要,此前,上海市一輛特斯拉電動車產生起火惡性事件,有關部門基本判斷是充電電池短路故障造成的,現階段,不論是插電式混動仍是純電動車,乃至是增程式車系,所運用的充電電池基礎全是由鎳鈷錳構成的三元鋰電池,或者磷酸鐵鋰電池充電電池,因此當然地關鍵所在充電電池。

7. 特斯拉回應上海Model3起火事故,此回應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特斯拉根據駕駛員的描述和對車輛數據進行分析,初步判斷事故是由車底發生碰撞引起的。目前正在配合消防部門進行調查,並且會對車主的保險理賠提供協助”。

8. 比亞迪也「火」了 8月以來連續5次起火 這次是元EV「自燃」

新能源汽車發展受制約,其中最主原因就是安全問題,而「自燃」是安全問題佔比較多的事故,基本上每個月都有新能源汽車「自燃」事故發生。

比亞迪汽車因為自燃也「火」了,接二連三的起火,又是一家以電池起家的車企,新能源汽車安全問題更應該重視,但反而讓消費者越來越懷疑新能源汽車的未來,誰還有信心去購買新能源汽車呢?

寫在最後,剛剛上市的一汽紅旗H9「自燃」事故還沒有結果,已經「火」了車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自燃」也不讓消費者放心,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都會「自燃」,引發消費者用車安全問題,比亞迪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頭部車企,需要引導消費者安全用車的同時,也要提高自身車輛安全的可靠性,未來才有希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9. 上海購買新能源車掛靠在公司名下個人可以自己交車險嘛

具體要看合同怎麼約束的,一般來說掛靠公司保險不能自己買,因為車主把貨車掛靠在公司上,你的車輛行駛證登記的也是掛靠公司的名字,所以只能讓掛靠公司買保險,但是費用一般還是自己付的。
法律依據:《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道路上行駛的機動車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
第三十九條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未按照規定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扣留機動車,通知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依照規定投保,處依照規定投保最低責任限額應繳納的保險費的2倍罰款。

10. 點評12月車圈大事:新能源車險終來了/合資不再是香餑餑

熱點內容
在成都7坐商務車怎麼跑旅遊 發布:2025-02-11 15:46:00 瀏覽:657
深圳拖掛房車怎麼上牌 發布:2025-02-11 15:34:36 瀏覽:822
福建賓士260商務車多少價位 發布:2025-02-11 15:29:24 瀏覽:447
銳界2017越野視頻 發布:2025-02-11 15:19:24 瀏覽:892
2020依維柯歐勝房車 發布:2025-02-11 15:09:32 瀏覽:726
全鋁拖拖掛房車 發布:2025-02-11 14:56:27 瀏覽:712
女士騎的越野摩托車 發布:2025-02-11 14:35:04 瀏覽:870
女友測試男友刮花豪車 發布:2025-02-11 14:34:15 瀏覽:30
北京永定河越野場地 發布:2025-02-11 14:33:25 瀏覽:461
帝豪suv是合資車嗎 發布:2025-02-11 14:20:52 瀏覽: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