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蝟新能源汽車簡介
『壹』 新能源汽車政策是什麼
新能源汽車政策:
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是落實國務院關於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強節能減排的部署和要求,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民間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國家一直有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幫助廣大市民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保障。
新能源汽車簡介:
新能源汽車是指以非常規車用燃料為動力源(或使用常規車用燃料和新型車載動力裝置),融合車輛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具有先進技術原理、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倡導新能源汽車是為了適應環保和石油危機的需要,減少或放棄目前主流的燃燒傳統汽油或柴油驅動內燃機的車型。新能源電動汽車,英文:新能源電動汽車包括:電驅動與控制系統、驅動力傳遞等機械繫統、完成設定任務的工作裝置等。
『貳』 都說干翻特斯拉,這些造車新勢力到底「干翻」了誰
[汽車之家行業]?2014年,彼時的李斌和秦力洪正准備南下創業,「蔚來」還看不到未來;賈躍亭發布樂視汽車「SEE計劃」,無數人跟隨並支持他的造車夢……隨後造車新勢力進入「大爆炸」階段,人人熱情高漲,上百家新創車企如雨後春筍般噴涌而出。這一年,被稱為中國造車新勢力元年。
到了2020年,很多新創車企已被雨打風吹去,剩下的選手馬太效應明顯,頭部企業正不斷擠壓其他參與者的生存空間,如前五強占造車新勢力總銷量的94%等,2020年已然是多數造車新勢力的生死年。本文我們將通過對造車新勢力的發展回顧,以初步探討這個群體的未來出路。
車市不會關心你是傳統車企還是新進入者,不管你有沒有足夠的資金實力扛住價格廝殺,「適者生存」的優勝劣汰賽正在大范圍地展開,這要求造車新勢力對於市場洞察更深入、對於新的趨勢動向更敏感,否則未來某天,全網吃的就是你破產倒閉的瓜了。
總結全文:就造車新勢力群體掃視看,如今的排位賽已初現格局,蔚來、理想、威馬、小鵬、哪吒成為前五強。但這樣的格局並不穩固。蔚來創始人李斌說,「永遠都不能說最危險的時候已經過去了。」言語中充滿著對未來的憂患意識。事實上,造車是一場馬拉松長跑賽,越到後半程,每一公里的跨越都會越艱難。
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如今除特斯拉這個強有力的對手外,比亞迪、廣汽新能源等國產品牌,大眾、寶馬等海外品牌都在為大舉進攻新能源市場做准備。因此新創車企的終局不是從同一陣營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而是要與造車正規軍真刀真槍地廝殺,結局很可能是頭破血流、屍橫遍野。但發起新的汽車產業變革,合力創造出一個新的賽道,正是新時代下的造車新勢力們要承載的必然使命。(文/汽車之家宋愛菊)
『叄』 有哪幾種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類型
很多小夥伴基本都是想多了解一些汽車,加深對汽車的了解,但是因為汽車結構復雜,機械知識枯燥,就放棄了。那麼,新能源汽車有哪些種類,並簡單介紹一下新能源汽車的種類?今天就和朋友們分享一下吧。希望新能源汽車的簡介能為朋友們解決問題。
新能源汽車有哪些種類: 純電動 汽車?
顧名思義,就是純電能驅動的汽車。盡管被戲稱為「新能源汽車」,看起來非常前衛,充滿科技感,但電動汽車的動力系統非常簡單,簡單到可以概括為兩部分:電能儲存系統,即電池組,以及提供驅動力的電機。如果從這樣的角度來看純電動汽車,你會發現我覺得在高端展廳耀眼的燈光下價值百萬的 特斯拉 豪華電動汽車和我小時候玩的迷你四驅車沒什麼區別。當然,這只是在驅動形式方面。如今的純電動汽車在電池材料、電池管理、電機和車載設備等方面遠比你想像的復雜,這也是為什麼純電動汽車的價格往往不便宜的原因。
新能源汽車有哪些:插電式 混合動力 汽車?
混合動力可以根據不同的定義進行多種分類,其中一種是根據內燃機和電機動力的混合程度進行分類。目前國內常用的混合動力系統按混合程度分類如下:
微混合動力型:電動機峰值功率與發動機額定功率之比& le5%;
輕度混動型:電機峰值功率與發動機額定功率之比為5%-15%;
中度混動型:電機峰值功率與發動機額定功率之比為15%-40%;
重混型:電機峰值功率與發動機額定功率之比大於40%。
此外,另一種常見的分類方法是遵循動力系統的連接方式,可以包括串聯、並聯和混合三種混合動力汽車。其中,在串聯模式下,內燃機不直接供電,也不一定單獨驅動車輪,只驅動發電機給電池充電,為電機運轉提供電能。這種形式一般也叫擴展程序,後面我們會耐心為大家介紹。
新能源汽車有哪些: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
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在結構上就是我們之前講過的 串聯式混合動力 汽車。當電池組有足夠的電量時,就採用純電模式驅動。當動力不足時,車內的內燃機開始驅動發電機給電池充電,為電機供電。由於僅為發電而運行的內燃機可以在相對經濟的工況下長時間旋轉,與傳統燃油車相比,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在增程式狀態下仍具有油耗的優勢,同時具有電動汽車運行平穩的優勢。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最典型的增程式混動車型是雪佛蘭的沃蘭達Volt、寶馬i3增程式版和Fisker Karma,它們的未來還不得而知。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使用插電式和發動機驅動的發電機發電,為電池組充電。
新能源汽車有哪些種類:燃料電池 電動車 ?
燃料電池是一種通過與氧氣或其他氧化劑的氧化還原反應,將燃料中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電池。目前最常遇到的燃料是氫氣,一些碳氫化合物如天然氣、酒精和甲烷有時也被用作燃料。電池不同於一次電池,因為它需要穩定的氧氣和燃料源來保證其運行和供電。這種電池的優點是可以持續穩定供電,直到燃料耗盡。目前最接近量產的燃料電池車型是豐田的FCV,預計明年3月在日本上市,同年夏天進入歐洲市場。這款燃料電池汽車有兩個70MPa的高壓儲氫罐,配備了122Ps(90kW)的功率和260N·的扭矩;m電機,日本JC08模式續航里程可達700公里。
氫電池汽車排放干凈(理論上只排放水),大大提高了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同時,當燃料耗盡時,無需長時間充電,即可快速為傳統燃油車補充氫燃料。當然,氫燃料電池汽車對廠商的技術水平要求很高,很難在全國范圍內普及。
『肆』 這些汽車品牌99%的老司機沒見過!能認出3個以上就是大神
最近有位新同事入職,號稱自己很了解新能源車,但是上崗前還是得讓他多了解一下一些新能源汽車品牌,不然之後工作中看到不認識就很尷尬了嘛。所以就有了以下這一幕:
「……C,長安,長安雖然新能源不是主力,但也有不少新能源車,
昶……洧……額,這個該怎麼讀*&*(&*&((,哦,chǎng wěi,這個先放著哈
……L,雷克薩斯,有混動,最近也搞純電版的UX了嘛,
雷……雷丁,雷丁是……額,這個……」
雖然說這裡面有玩笑的成分在,但在如雨後春筍般涌現的新能源車企裡面,大部分你不是專門去搜索它們的名字,你在路上根本看不到這些品牌車型的蹤影。雖然說,讓你花錢買個不認識品牌的車型應該是不大可能,但你想一下,當你在路上或者車展上看到它們,你在給朋友或者伴侶介紹著這些品牌與車型的時候,是個多麼長臉的事。
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些超低出場率,或者說超級冷門的新能源汽車品牌,甚至其中有部分品牌已經很久沒有聽到它們的消息了,你能認得一半以上的已經是大神級別的新能源車迷了。
刺蝟汽車
我們先來認識一位「動物界的朋友」——刺蝟汽車,雖然我們沒搞明白刺蝟汽車為什麼要用刺蝟來做名字,但它的品牌LOGO倒是和名字相輔相成,也確實是一隻刺蝟,初想有些奇怪,但深入地想一下,福特MUSTANG和PUMA的LOGO不也是馬和豹子嘛,用一隻刺蝟做LOGO也沒什麼問題吧。
翻看刺蝟汽車的歷史,刺蝟汽車屬於廈門三五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旗下,2016年5月成立,可以說在眾多新能源車企中也算新秀一枚。刺蝟汽車2016年成立,2018年辦了刺蝟汽車的發布會,當時還請了李誕和沈夢辰做主持,場面還是鬧得挺大的,不過現在翻開刺蝟汽車官方網站,最新的一條動態和首頁大圖放的也還是這兩年前的這場發布會的內容,後面就再無更新了。
我們再來認識一下它旗下的代表車型思邁爾,雖然照片中的思邁爾還是蠻有氣勢的,但它其實是一款軸距只有2600mm的SUV車型,外觀還算比較有特點,但內飾充其量只算是拼湊成的「暑假作業」,如果再觀察到與它小身板有反差感的18英寸輪轂大腳,這車只能用一言難盡來形容了。
目前刺蝟汽車最新的消息是找了開瑞汽車進行代工,不過要生產的不是此前曝光的思邁爾,而是EV400,這次申報圖都有了,應該能上市了吧。
昶洧汽車
如果說刺蝟汽車用動物名稱來做品牌名字比較特別,那下面這個,則是有些考驗文化水平了,屬於看到它的名字都有可能不會讀的品牌——昶洧汽車。昶洧集團前身是Motomax公司,早年專門製造和銷售電動工具,並於2001年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所以說昶洧做起電動汽車起來,還是有些技術儲備的。
看過昶洧汽車的歷史和發展,你會發現這家公司還是有些意思的,總部在香港,廠房在江西贛州,設計研發中心在義大利米蘭,前身Motomax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而且昶洧汽車和許多新勢力車企不同,它行事作風比較低調,沒有太多出格的舉動,而且它對外宣傳將工作重心放在了歐洲,也在比利時設立了電動車研發中心和工廠,這背景有夠復雜的。
車型方面,2017年法蘭克福車展上展出了它們家的兩款概念車型TP-01和SUV車型,它們的設計都有明顯的家族設計風格,與品牌標識相吻合的波紋型中網配合誇張的車身線條讓它看起來很具未來感。據官方介紹,量產後的TP-01NEDC續航里程達650km,0-100km/h加速時間為3.2s,極速可達240km/h,數據看著十分美麗,可惜上一次的消息是2019年正式量產,現在都2020年了,我們還能看到它的消息么?
格羅夫
格羅夫這個名字,其實是取自於燃料電池發明者威廉·格羅夫,通過這個名字你就能大概了解到這個車企主要做的就是氫燃料電池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氫燃料電池對國內消費者來說還是比較陌生,其實許多車企已經開始進行相關程序的研發工作,像豐田的Mirai就是其中氫燃料電池車的代表車型。
格羅夫氫能汽車有限公司為武漢地質資源環境工業技術研究院(IGE)的子公司,最初是以一個單獨氫能乘用車項目在2016年面世,最大的特點在於格羅夫利用國內母公司IGE工業副產品提取、製造和供應氫氣。格羅夫在西班牙巴塞羅那有獨立研發設計團隊,該團隊由格羅夫首席設計官兼聯合創始人Chris先生領導,其曾擔任菲亞特和日產在歐洲的設計部負責人,也曾為大眾、奧迪效勞。
產品方面,大家印象最深刻的要數那款長得和瑪莎拉蒂有幾分相像的歐思典運動版,據官方透露,該款車型在巴塞羅那的格羅夫造型中心設計研發,直瀑式的中網、上掀式前車門和傾斜度超大的C柱設計都是它的標志。
近兩年,氫燃料電池車越來越受到關注,相關部門也在推動氫燃料電池車的發展,這也許給了格羅夫機會。國內第一個吃螃蟹的格羅夫能否達到自己的目標,它的目標是啥?它們說要在2025年成長為年銷量最大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球領袖級企業,額……先把第一款車做好吧。
清源汽車
終於看到一個朗朗上口,又不太別扭的品牌名稱了。清源汽車雖然大家聽著陌生,但其實它早在2001年便入局能源汽車領域,如果論資歷,清源汽車還是國內率先向美國批量出口電動汽車的企業,國內新能源造車勢力里妥妥的老炮兒。
正所謂英雄不提當年勇,當年的清源已為過去,2018年後,清源汽車正式宣布重返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了兩款全新純電動汽車產品清源小尊和清源尊者,分別定位為微型車和中型車。不過以清源尊者為例,整車設計雖然非常科幻,線條十分激進,但感覺展出的車型仍是未成形的概念車,但擁有多年來技術儲備的清源汽車,個人還是比較期待它未來的發展。
雷丁汽車
說實話,上一次聽到雷丁的消息,還是它生產的老年代步車遭受投訴的消息,而最近收到它的消息,就是聽說它已經簽約了國內知名演員黃曉明作為代言人,這翻天覆地的轉變讓人對這個品牌的認知出現了混亂。
可能部分的消費者對雷丁這個名字還有些陌生,但在山東地區,它可是老年人心目中的代步神器,不用上牌,價格還便宜,在一些當地城鄉結合部,它的出現率相當的高。攢了好幾桶金的雷丁,當然不甘於還在老頭樂的圈子裡狂歡,終於在最近幾年,收購了此前現況一般的野馬汽車,當上了「正規軍」。
收購了野馬汽車後的雷丁,其實還沒有放棄老頭樂,旗下入門車型i3其實也是一款升級版的老頭樂而已。現在雷丁汽車有三款車型在售,i3、i5、i9,分別是微型車、小型兩廂車和小型SUV,都採用純電驅動,價格最高的i9也僅需11.58萬元,走的還是低價路線。雷丁汽車曾經打著「國民電動車汽車引領者」的口號,不過現在最多也僅稱得上是國民老頭樂的引領者了,要想在新能源汽車市場走得更遠,雷丁汽車的路還很長啊。
ARCFOX
終於來了個看起來蠻高大上的品牌名稱,與前面幾個品牌不同,這個看似陌生的品牌,其實是北汽新能源汽車的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它們的目標用官方的話來講就是「致力於打造『高性能賽車+中高端智能家用車+無人駕駛智能終端』的家族化產品矩陣」。
ARCFOX最為人熟知的就是那款號稱千萬級的電動超跑ARCFOX-7了,那根據空氣動力學設計的造型,配上大量碳纖維零件,讓這款車確實有濃厚的超跑風味,據官方透露,ARCFOX-7 0-100km/h加速僅需2.9s,最高車速可達260km/h,續航里程超過420km,在當時的確引起了一陣轟動,不過,後來似乎沒有了量產後的消息了。
ARCFOX的出現,很明顯就是北汽新能源為了品牌上升所做的嘗試,面對對生活品質要求逐漸提升的國內消費者來說,像EU5這類走性價比路線的車型始終不能常鮮,ARCFOX便應運而生。相比前面幾個品牌來說,ARCFOX的技術儲備實力無疑是最強的,制約它的並不是研發資金和各種客觀外界因素,而是北汽的高層們,他們得想清楚知道北汽需要的是一個怎樣的高端新能源品牌才是最重要的。
編者結語
回到10多年以前,新能源車那可以說是粗製濫造或者「PPT造車」的代名詞,但隨著技術不斷進步,新能源汽車開始走進千家萬戶,市場競爭也越發激烈,用從前的那套去造新能源車顯然是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我們希望他們並不是「曇花一現」,也不是為了某些其他目的而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新能源汽車的進步需要不同的力量,需要它們。
對了,看完這篇文章,回到文章的開頭說的,這里的幾個品牌你有認識其中的一半以上么?還是你都認識?還是你有其他更冷門的品牌補充?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高見。
圖文?| 皆電 羅順鵬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伍』 新能源汽車的分類有哪些
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氫發動機汽車、其他新能源汽車等。
『陸』 18年出來個哪吒汽車、刺蝟汽車,現在這些車怎麼樣了
1、N01最大續航:380km(據說充電30分,能跑600里。)
2、N01:車長3872毫米、車寬1648毫米、車高1611毫米,軸距達到2370毫米(奇瑞3X的大小和造型)。
3、配置:遙控遠程開空調、360°全景、路況提示,還能遠程啟動家裡的電器設備
『柒』 2019即將過去,新造車勢力們吹過的牛實現了嗎
2019年,是新造車勢力們崛起的一年,也是新造車勢力們悲慘的一年。在2018年仍處於「PPT概念」階段的它們,終於在2019年實現陸續量產並交付,也仍這批飽受外界噓聲的「夢想家」們長吁一口氣。如今,2019年來到尾聲,新造車勢力們在本年度究竟經歷了什麼呢?咱們今天就來回顧盤點一下。
「催熟」背後的窘境
在2016年6月,國家共出台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30項,涵蓋推廣、行業規范、基礎設施建設、行業管理等多個環節。至此,全國掀起一場史無前例的新能源車投資熱潮,根據統計,2015-2017年上半年,國內共有超過200個新能源整車生產項目落地,涉及投資金額10262億元,已公開產能合計約2124萬輛。
緊隨其後的是敏安汽車,在今年7月宣布京威股份對外宣告,終止所有新能源整車項目的開發議案,直接導致敏安汽車上上下下所有員工「被迫放假」。而刺蝟汽車雖因名字火熱一時,但因與雲度Π3高度相似,反引來質疑。不過一年過去,官網以及網上的消息,依舊停留在2018年4月份的發布會上,也許這也能算是一種無聲的退場吧。
大咖點評:
2019年對於新造車勢力們來說,過得並非太平,在自燃、故障、維權等經歷下,沒有一家車企不是遍體鱗傷。伴隨2020年補貼徹底退出,傳統造車勢力的加入,屆時留給新造車勢力們宣揚夢想、施展拳腳的空間,又還能剩多少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捌』 補貼退潮後第一個倒下的新能源車企誕生了
"新能源車企倒閉潮大浪正在逼近"去年的6月30日,一家叫做紅星汽車的"老牌"車企加入了造車新勢力的隊伍,在發布會上,紅星汽車發布了全新乘用車品牌"閃閃"及旗下首款智能電動四驅微型SUV產品" 閃閃X2 ( 查成交價 | 車型詳解 )"。
然而時隔一年,隸屬於多氟多旗下的河北紅星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發布通知,由於受到國家國家政策及市場影響,部分崗位從6月22日停產放假,放假期限不定,而放假期間,員工只能拿到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
從傳統汽車轉型到新能源汽車,依靠國家的補貼紅利,有不少自主品牌在這期間實現了成功轉型。同時也有一批造車新勢力乘著這股東風順勢而起,但是這期間也有一些"渾水摸魚"的品牌,不能完全適應市場,日子難以為繼,甚至面臨洗牌,紅星汽車就是這樣的例子。
放假?停產?真相為何?
車企有放高溫假的傳統,但紅星汽車為員工停產放假,卻無法保證假後是否能正常上班。
近期有消息曝出一張紅星汽車《關於部分員工放假的通知》的圖片,並蓋有公司印章。通知表示,受國家政策及市場影響,結合公司現狀,經公司研究決定,自2019年6月22日起,部分崗位員工停產放假,卻顯示"放假期限不定"。並表示,"如果有計劃改變,公司另行通知。"
圖片顯示,此次放假通知涉及紅星汽車140、510兩個項目的部分員工。從對放假員工的計薪標准來看,紅星汽車此次停產放假時間是按超過兩個月准備的。根據紅星汽車員工計薪策略,放假第一個月,按員工入職合同簽訂的標准支付;第二月起,按照邢台市最低工資標准執行。
在圖片被曝光之後,紅星汽車官方回復道:目前,紅星汽車在研發新車型,原車型放慢了生產速度,不存在停工放假。但這個說法難以讓人信服,以車企高溫假為例,往往只有7-10天,一般不超過15天。
這種放假方式難免讓人聯想到此前北汽銀翔以高溫假為名放假40天,官方當時回復也是正常放假,但在此後被爆出停產及欠薪,並有近百家經銷商維權的風波,而紅星汽車一放則是預計兩個月起,難免讓人猜測紅星汽車是否難以為繼?
同時也有股民在紅星汽車母公司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股吧里稱:"今年以來,紅星汽車已經連續兩次裁員,本次裁員達30%"。而此次採用這種"不限期"放長假的方式,只給最低工資,意味著員工最後只能自己"主動"離職。
紅星汽車作為中國較早的汽車品牌,曾經名動一時,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衰敗。輾轉多次易手後,2015年紅星汽車被河北的多氟多化工公司以1.6億元收購。
2018年6月,紅星汽車推出了全新電動車型紅星閃閃X2,價格為11.98-13.98萬元,綜合補貼後售價4.98-6.38萬,續航里程為252-300公里。
然而公司知名度以及品牌影響力有限,再加上產品市場競爭力一般,從去年紅星閃閃X2發布後,沒有激起水花就已消退,市場上也難覓這款新車的蹤影。有數據顯示2018年紅星閃閃X2銷量為1700輛,但具體是交付給企業還是個人用戶不得而知。
作為造車新勢力,在收購紅星汽車以後,多氟多派駐至紅星汽車的決策層缺少在整車製造、運營方面的經驗。沒有跟上形勢變化導致錯過了新能源汽車高補貼時期,而後又錯過了分時租賃的藍海時期。一步慢步步慢,最終錯過了最佳時機。
"渾水摸魚"者不再有機會
在造車新勢力發展之初,確實為沉悶的汽車行業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感覺,用互聯網思維、資源整合以及出色的融資能力,一度成為讓人看好的企業。但是在一切歸於沉靜之後,有些跟不上這個行業發展步伐的企業就會逐步顯露出來,往往在出色的PPT,乃至許下的各種宏願之後遲遲沒有下文。
在新能源汽車大潮的幾年內,大量新造車勢力湧入,並獲得了相當豐富的融資資金,但目前為止,仍有多家新造車企如江蘇敏安汽車、 刺蝟汽車 等,只公布了一個大體的計劃,而量產車則杳無音信。
從今年開始,大額的補貼退坡無疑對於新能源車企是一記重擊。作為曾經的微型電動車巨頭,知豆汽車也頻頻被曝欠薪裁員等消息。更加嚴厲的新能源補貼政策,讓曾經依靠補貼過活的低端新能源車企沒有了生存之路,而沒有自己核心技術的車企,其生存空間也將會越來越狹窄,最終淪為被淘汰的敗者。
當然,像紅星汽車、江蘇敏安汽車等車企在這個時代中還握有新能源汽車最重要的資源——"新能源生產資質",而這也是眾多造車新勢力為了爭奪市場必須要把握住的一項關鍵。"E車匯"預測,當在自主發展新能源道路上前行無望的時候,出售資質或為他人代工將會是這些車企最終的選擇。
紅星汽車現狀只能算是目前整個汽車圈的冰山一角。現在中國汽車市場進入殘酷的淘汰賽,從今年開始,不少車企都處在被出局的邊緣。現在的紅星汽車或許只是拉開了倒閉潮幕布的一角,真正的大浪還在後頭。不知在這場汽車市場大潮中,有多少企業能堅挺下去,又有多少企業以出局而終結。 @2019
『玖』 吉利又推了個新牌子又一造車新勢力到來
不得不說,造車新勢力的名字真的是花里胡哨。按照名字分類,大致可以分為幾大派別:動物系的代表,如刺蝟汽車、極狐汽車;抽象性代表,如蔚來汽車、前途汽車;人名代表,如小鵬汽車,理想汽車,還有神話代表:哪吒汽車;當然,還不少了植物系的楓葉汽車。
楓葉30X的實力欠缺不僅體現在產品和技術上面,在品牌知名度方面同樣屬於短板。隨著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建成並投產,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即將迎來新一輪的洗牌,未來將有更多的造車新勢力在這場無硝煙的戰爭中沉淪。楓葉汽車作為造車新勢力品牌,一無口碑,二無品牌認可度,無法與主流的品牌進行競爭。同樣是吉利控股,吉利上有超豪華品牌LOTUS,豪華品牌沃爾沃和極星,包括領克和幾何,下有面向大眾的吉利品牌,楓葉汽車在吉利的陣容中實在不怎麼起眼。
當下電動汽車市場主流產品是緊湊級車型,一二線城市的用戶消費水平本身就比較高,對產品的要求也水漲船高,楓葉汽車這樣的純電動小型SUV,註定很難進入大眾的視野。在三四五線城市,對入門級電動汽車的需求前景依然非常廣闊,如果楓葉汽車能有一個准確的市場定位,利用好吉利的銷售網路和技術,做出和比亞迪e系列一樣的影響力和產品陣營,未來還是值得期待的。
總結
還記得書福哥曾經怒懟造車新勢力,稱它們一天到晚在瞎忽悠老百姓。楓葉汽車作為造車新勢力,更確切的說是吉利控股陣容中的一員,拿出實力如此羸弱的產品出來,確實有些打臉。希望楓葉汽車未來能夠拿些「站得穩陣腳」的產品出來。不然到最後,難以避免被淘汰。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拾』 新能源汽車標識標牌大全
新能源汽車標識標牌大全
新能源汽車標識標牌大全,汽車品牌的車標標識其實不僅僅代表著汽車品牌的標志,同時也展現了汽車品牌的文化內涵,有些看起來可能很簡單,但是蘊含了豐富的含義,下面是新能源汽車標識標牌大全。
新能源汽車標識標牌大全1
常見電動汽車品牌標志如下圖所示:
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哪吒目前都是比較常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此外還有威馬、零跑、前途、愛馳汽車等。
AITO是小康汽車和華為合作品牌,阿維塔是長安汽車、華為、寧德時代三方合作成立,高合定位高端路線,為華人運通旗下公司。
合創是珠江投管集團、廣汽、蔚來共同投資成立,飛凡汽車由原上汽R汽車改名而來,智己是由上汽、阿里巴巴、張江高科聯合打造。
極氪、幾何均為吉利子品牌,極星由吉利和沃爾沃共創品牌,集度為網路旗下公司品牌,由網路、吉利共同投資。
東風純電品牌嵐圖,長城純電品牌歐拉,騰勢是賓士和比亞迪合作創辦的,恆馳汽車是恆大推出的汽車品牌。
比亞迪從2022年3月起停產燃油車,成為純電動汽車品牌。極狐汽車為北汽純電子品牌,賽力斯為華為智選品牌。
自游家是小牛兩輪電動車創始人推出的電動汽車品牌,法拉第未來是賈躍亭在美國創立的,輕橙時代由車載軟體小馬立行的創始人成立的電動汽車品牌,Lucid則是美國造車新勢力,創立者為原特斯拉創始人之一。
創維電視跨界造車,成立了創維汽車,華晨新日顧名思義即華晨+新日(兩輪電動車品牌)合資成立。此外還有雷丁汽車、電動屋(新特)、朋克汽車、知豆汽車、摩登汽車、凌寶汽車等。
新能源汽車標識標牌大全2
蔚來汽車創立與2014年,總部位於上海,專注於提供高性能的只能電動汽車與極致的用戶體驗。他的車標是上下結構的'黑色標識。上面是也黑色的半圓形,下面是一條「褲衩」。這么說可能更形象一點。Logo為什麼設計成這樣的形式,主要是為了給人一種天空的感覺,並還蘊含著道路的意思。所以用這個車標來詮釋了蔚來的品牌理念。
接下來這個是刺蝟汽車,他的logo也顯而易見,跟刺蝟長的很像。不少網友表示:這個標志難道想說明開著扎手、用著扎心?其實這款汽車也還不錯,公司的想法也很不錯。他們蔚來打算構建一個新能源汽車智慧出行平台運營以及互聯網銷售體系。想法很好,不知道未來實施結果如何。
最後想說一款合眾汽車,也是一家新能源汽車品牌,同時也是新造車勢力中的一員。今年6月剛剛發布了自己的汽車品牌—NETA哪吒汽車,這個名字也是蠻有意思的。他的logo延續了「眾」字,是一個象形字的感覺,還是有一點的設計概念在裡面的。
新能源汽車標識標牌大全3
特斯拉:美國電動汽車及能源公司,全球領先的新能源電動車生產商,可以說是當前第一全球電動汽車品牌!
比亞迪汽車:逐漸放棄傳統燃油車,致力於新能源車技術發展,其可以說當前技術頂尖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技術實力強悍!
蔚來:可以說是新勢力造車裡面知名度最高的一家了,發展也相當迅速,蔚來致力於通過提供高性能的智能電動汽車與極致用戶體驗,為用戶創造愉悅的生活方式。
小鵬汽車:2014年成立於廣州,新勢力造車一員,立志要做更懂中國的智能汽車!
威馬汽車:2015年成立於上海,其威馬W6為國內首款無人駕駛量產車型,超算力可進化智能純電SUV。
理想汽車:創始人為李想,其產品理想ONE 2018年10月發布,是一款智能電動中大型SUV,搭載領先的增程電動技術與智能科技,銷量相當不錯!
其實,還有很多的品牌,發展的也相當不錯,比如哪吒,零跑等等。另外,知名傳統車企,擁有雄厚的技術儲備,其新能源汽車發展也是相當迅速,比如奧迪,寶馬,賓士等一線大牌,國內的長安,吉利,長安等也都有自己的新能源車型上市。
新能源汽車標識標牌大全4
一、HiPhi——高合汽車 華人運通旗下豪華智能純電品牌,定位豪華全域智能純電超跑SUV。創始人丁磊(非網易丁磊),創立於2019年。
二、R標 上汽榮威的高端新能源品牌——榮威R標。成立於2020年,目前發布了SUV車型MARVEL-R和轎跑車型E R6。
三、Mustang Mach——福特野馬 Mustang是美國福特汽車公司推出的2005款野馬汽車,後Mustang Mach為福特推出的新能源新車型。預計該車型將於2021年內引入國內。
四、一汽奔騰E01 定位於中型純電動SUV,北京一數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一數科技)與一汽富晟集團,共同攜手一汽奔騰品牌全新車型。
五、廣汽本田 VE-1 廣汽本田的首款純電動車車型,基於Honda SUV平台開發。車型發布於2019年。
六、嵐圖汽車 高端智能電動品牌,成立於2018年,隸屬於世界500強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七、觀致MILESTONE概念車 該車定位為純電動四門轎跑,其設計以Z世代年輕人為目標用戶。概念車發布於2020年。
八、新寶駿E300 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2019年創建的自主汽車品牌。2020年新寶駿E300發布,是新寶駿品牌旗下的首款新能源車型。新車定位為一款微型電動車,採用家族式「星際幾何」設計語言。
九、哪吒汽車 哪吒汽車是浙江合眾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旗下的汽車品牌, 秉持「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發展理念,創立於2018年。
十、Polestar——極星 沃爾沃汽車集團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共同擁有的,以設計驅動的高性能電動車品牌,公司總部位於瑞典哥德堡,目前擁有Polestar 1和Polestar 2兩款量產車型。創立於2017年。
十一、騰勢汽車——DENZA 深圳騰勢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推出的新能源汽車品牌,由比亞迪與德國戴姆勒共同設立的合資企業,成立於2010年,總部位於深圳市。
十二、影動ENPULSE 廣汽傳祺全新概念車,概念車定位於純電超跑,發布於2020年。
十三、歐拉汽車 長城旗下電動車品牌,創立於2018年。為紀念世界著名的數學家——歐拉先生而得名。「歐拉」寓意長城汽車將繼續一絲不苟,堅持造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