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新能源汽車後市場發展戰略

新能源汽車後市場發展戰略

發布時間: 2022-11-17 18:05:42

新能源汽車發展方向

汽車家當開展到現在,功效化趨向愈發凸顯,網聯技術即是這種多維度延長的支線之一。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商為了搶占情況趨向高地,均已結構優秀輔駕體系,對接成熟智能網科技,內嵌感測器、雷達等新式配套零部件,努力於為產物增加更多附漲價值。新能源汽車來日開展偏向:家當鏈主支線並起綜上所述,新能源汽車開展的途徑勢必不會是一條骨幹通究竟。家喻戶曉,新能源汽車家當鏈大的板塊要緊是整車生產、電池體系以及維修運維。現在,開展需求帶來的家當鏈延長為新能源汽車家當增加了浩繁分支。開始,角逐加重帶來了吞並重組海潮,不論攜血本,攜技術,還是攜周邊家當入局,都邑影響到家當鏈形狀;其次,車企與新質料公司同盟,車企與智能體系開辟商同盟,車企與氫燃料科技品牌同盟……高低游,擺布牆全買通;再者,輕量化、多模式、高智能等標簽,乾脆串聯起了新能源汽車當代化家當鏈的主支線。新能源汽車來日開展偏向:有望躍居國外舞台現實上,憑據專家展望,我國新能源汽車情況趨向份額有望在接下來的3到5年內跨越國外當先程度線。

Ⅱ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及趨勢和前景

能聯網的未來

大數據、物聯網、智能家居這樣一個概念,想必今天的人已經不再陌生了。智能化、信息網路化、自動化等概念走進千家萬戶,也滲透到汽車工業的未來。如果無人駕駛汽車從設計到製造都是為了未來,那麼新能源汽車憑借「起步晚」的優勢,進入尖端技術領域的第一步。

新能源汽車製造商為了搶占市場的高度,紛紛布置先進的輔助駕駛系統,對接智能化網路技術成熟、嵌入式感測器、雷達等新部件,更致力於為產

摩托化標簽越來越清晰

新能源汽車工業的發展,時至今日,即使在續航能力、電池技術、維護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但仍有優於傳統燃料汽車的優勢。許多業內人士認為,即使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燃油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將共存的市場,未來的發展標簽仍將「摩托化」。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生產方面

兩極分化是顯而易見的

在中國的環境保護工作深度受益,並開始迎來政策補貼。現在,補貼回落、准入門檻上浮、新能源汽車需求增多,也有了更為嚴格的要求,這無疑是對汽車價格相關的質量和技術體系如「硬體」的新一輪考驗。

產業鏈主線

總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道路肯定不會是一個主幹到終點。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主要板塊主要是汽車製造、電池系統和售後運營維護。今天,由需求發展帶來的產業鏈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增加了許多分支。

Ⅲ 以後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新能源汽車行業是一個當下乃至未來都火熱的專業,新能源汽車的出現才幾年,未來必定有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而且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相關專業的教育經費投入也非常的大,現在正是新能源汽車人才緊缺的時間,學習新能源汽車專業肯定會前景非常好。

Ⅳ 汽車新能源技術是以後發展的主要趨勢嗎

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加速推進,今後較長一段時期汽車需求量仍將保持增長勢頭,由此帶來的能源緊張和環境污染問題將更加突出。加快培育和發展節能汽車與新能源汽車,既是有效緩解能源和環境壓力,推動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緊迫任務,也是加快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國際競爭優勢的戰略舉措。為落實國務院關於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加強節能減排工作的決策部署,加快培育和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特製定本規劃。規劃期為2012—2020年。
一、發展現狀及面臨的形勢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新型動力系統,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驅動的汽車,本規劃所指新能源汽車主要包括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及燃料電池汽車。節能汽車是指以內燃機為主要動力系統,綜合工況燃料消耗量優於下一階段目標值的汽車。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是降低汽車燃料消耗量,緩解燃油供求矛盾,減少尾氣排放,改善大氣環境,促進汽車產業技術進步和優化升級的重要舉措。
我國新能源汽車經過近10年的研究開發和示範運行,基本具備產業化發展基礎,電池、電機、電子控制和系統集成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進步,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開始小規模投放市場。近年來,汽車節能技術推廣應用也取得積極進展,通過實施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標准和鼓勵購買小排量汽車的財稅政策等措施,先進內燃機、高效變速器、輕量化材料、整車優化設計以及混合動力等節能技術和產品得到大力推廣,汽車平均燃料消耗量明顯降低;天然氣等替代燃料汽車技術基本成熟並初步實現產業化,形成了一定市場規模。但總體上看,我國新能源汽車整車和部分核心零部件關鍵技術尚未突破,產品成本高,社會配套體系不完善,產業化和市場化發展受到制約;汽車節能關鍵核心技術尚未完全掌握,燃料經濟性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一定差距,節能型小排量汽車市場佔有率偏低。
為應對日益突出的燃油供求矛盾和環境污染問題,世界主要汽車生產國紛紛加快部署,將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國家戰略,加快推進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同時大力發展和推廣應用汽車節能技術。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國際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未來10年將迎來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目前我國汽車產銷規模已居世界首位,預計在未來一段時期仍將持續增長,必須抓住機遇、抓緊部署,加快培育和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促進汽車產業優化升級,實現由汽車工業大國向汽車工業強國轉變。
二、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培育和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一項重要任務,立足國情,依託產業基礎,按照市場主導、創新驅動、重點突破、協調發展的要求,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提高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創新能力和產業化水平,推動汽車產業優化升級,增強汽車工業的整體競爭能力。
(二)基本原則。
堅持產業轉型與技術進步相結合。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動汽車動力系統電動化轉型。堅持統籌兼顧,在培育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同時,大力推廣普及節能汽車,促進汽車產業技術升級。
堅持自主創新與開放合作相結合。加強創新發展,把技術創新作為推動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標准和品牌。充分利用全球創新資源,深層次開展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探索合作新模式。
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驅動相結合。在產業培育期,積極發揮規劃引導和政策激勵作用,聚集科技和產業資源,鼓勵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開發生產,引導市場消費。進入產業成熟期後,充分發揮市場對產業發展的驅動作用和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促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大規模商業化應用。
堅持培育產業與加強配套相結合。以整車為龍頭,培育並帶動動力電池、電機、汽車電子、先進內燃機、高效變速器等產業鏈加快發展。加快充電設施建設,促進充電設施與智能電網、新能源產業協調發展,做好市場營銷、售後服務以及電池回收利用,形成完備的產業配套體系。

Ⅳ 道通科技如何布局萬億級新能源後市場

新能源汽車是大勢所趨,但市場能有多大?這是一個重大問題。可以說,誰能抓住新能源市場的機遇,誰就能贏得未來。未來十年,新能源汽車數量將超過1.45億輛,汽車智能化水平將以L2智能輔助駕駛為基礎,不斷取得突破。這也將帶動新能源電池、充電設施、汽車後市場等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打開萬億市場空。

顯然,深圳市道通科技有限公司看到了一個黃金機會。道通科技成立於2021年,現已成為全球專業汽車智能診斷、檢測及TPMS產品和服務領域的領先企業之一。那麼,龍頭企業如何面對行業的巨大變化,抓住巨大的歷史機遇?9月25日,道通科技在海南召開的戰略大會指明了方向。

「聚焦轉型,牢牢把握新能源趨勢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為產業轉型升級注入綠色能源。」會上,道通科技董事長李紅京宣布了道通科技新能源汽車「診斷、檢測、充電、存儲」數字化集成解決方案的發展戰略。此外,道通科技還與華為數字能源簽署了全面合作協議。道通科技新能源戰略背後是什麼樣的綠色能源?

投資萬億新能源後市場。

道通科技新能源戰略的背景,離不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蓬勃發展和未來潛力。隨著世界各國政府大力推動雙碳目標的實施,各國的新能源政策將帶動全球新能源汽車普及率和保有量快速提升。正如李紅京預測的那樣,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從政策驅動轉變為「政策+技術+市場」驅動,將迎來全面市場化的轉折點。

「道通科技新能源數字化集成解決方案正式發布」

「道通科技與華為數字能源簽署全面合作協議」

在政策引導和技術變革的推動下,新能源汽車在節能、環保、使用維護成本和智能出行等方面逐漸顯示出優勢。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越來越高,需求也在不斷釋放。在技術發展層面,三電技術、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核心技術都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未來5-10年,隨著產業成熟度的不斷提高,購買新能源汽車將成為主流。根據彭博的預測,到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3000萬輛,滲透率將達到28%。到2040年,全球銷量有望達到6000萬輛,滲透率將提升至55%。

道通科技新能源事業部總經理文傑介紹了新能源行業的市場機遇。

在此背景下,道通科技將戰略重心放在新能源後市場,這是道通科技尋找企業第二發展曲線的重要方向。道通科技新能源事業部總經理文傑公布了一組數據。未來10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超過1.45億輛,充電樁市場容量將超過一萬億輛,充電運營市場容量將超過一萬億輛,新能源汽車維修市場容量將達到3000億輛。

道通科技財務報告顯示,2021年,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道通科技仍實現營業收入近16億元,同比增長31.9%。2021年上半年營收10.46億元,同比增長75.8%。李紅京總結道,「未來,要實現高年增長率,挑戰依然艱巨。面對汽車產業新能源化、智能化的歷史性變革機遇,我們必須迎頭趕上,牢牢把握汽車產業新能源化、智能化的大趨勢」。

因此,李紅京明確了道通科技新能源的戰略方向:以智能電池檢測技術和車樁兼容技術為核心,深度應用AI和大數據雲平台的技術能力,聚焦診斷、檢測、充儲全環節,貫穿新能源診斷檢測系統產品、智能充電檢測系統產品、階梯利用和能源管理三大業務飛輪。

四項核心技術應對行業痛點

道通科技始終專注於汽車智能診斷檢測分析系統和汽車電子元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已上市智能讀碼卡產品、乘用車智能綜合診斷系統、「四合一」胎壓感測器、ADAS標定系統等產品。,並在汽車後市場有著深厚的地位。

《新能源汽車車主痛點分類》

在汽車後市場,未來將發展新能源汽車後市場。道通科技新能源戰略的出發點始終致力於解決行業痛點。有哪些痛點?安全、充電難、維修難等問題將伴隨新能源汽車的整個普及過程。

根據艾瑞研究,61%的用戶在購車時注重電池質量和穩定性,59%的用戶注重續航 里程 ( 查成交價 | 車型詳解 )、充電便利性和續航時間,54%的用戶注重汽車安全性。可以預見,電池和充電問題成為制約潛在用戶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主要障礙,也是用車的核心痛點。

文傑表示,新能源汽車車主主要面臨四大問題:一是車樁兼容性差,無法充電,一次性充電成功率低。二是充電樁不可靠,故障率大於10%。目前近30%的收費訂單因跳槍異常而結束。三是安全風險高,電池安全事故頻發。第四,電池壽命衰減快,過度充電和不平衡會導致加速衰減。

在新能源汽車的維修中,也有三大痛點亟待解決:一是維修風險高。如果有些操作稍有不規則,就會有熱失控、高壓觸電等風險。其次,不同的車廠/電池廠需要不同的檢驗工具,電池很難獲得專用的檢驗工具;三是維護效率低。目前主流的檢測方案需要依靠循環充放電來完成對電池組或電池模塊的檢測。電池最快要2-3天才能修好。

道通科技的解決方案也隨之而來。在產品策略上,道通科技將構建數字化的一體化生態系統:通過構建新能源診斷檢測系統的工具生態系統,快速開啟新能源業務的第一個飛輪。拓展新能源智能充電檢測系統生態,突破第二飛輪。延伸新能源、能源管理、儲能生態的梯級利用,改造第三飛輪。

道通科技新能源事業部總經理文傑發布新產品。

道通科技的新能源診斷檢測系統涵蓋了新能源診斷儀、充放電電機、鋰電池平衡維護測試儀、密封性測試儀等幾大重磅產品。通過道通科技的診斷檢測系統,可以准確定位故障點,准確檢測評估電池狀態,提供維修解決方案。據了解,通過道通科技充分發揮診斷系統的兼容性優勢,檢測和維護效率可提高60%。

道通科技的新能源智能充電檢測系統包括交流系列和低功率DC、快充和過充系列產品。文傑表示,道通科技將車樁兼容技術與電力電子技術相結合,可有效提升車樁兼容性99.5%。此外,結合輔助電池平衡和AI健康充電模式,可減少續航里程衰減的問題,續航時間最高可提升20%。

值得一提的是,道通科技的智能充電檢測系統,可以為不同場景的客戶提供「端雲結合」的針對性系統解決方案,包括汽車維修、家庭充電、運營車隊、工作/營業場所、快充站等。

根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的數據,2021年我國動力電池退役總量約20萬噸,到2025年,僅在中國這一數字就將上升到約78萬噸,到2030年,電池材料回收市場將超過1000億元空,這是產業鏈的下一個發展機遇。

道通科技也將在這一領域有所布局。未來將構建動力電池分選標准和動力電池壽命周期檢測系統,助力退役動力電池在儲能、基站、備份能源等領域的應用,打造全新的儲能生態。

「車樁兼容技術、安全充電技術、智能電池檢測技術和電池延壽技術是道通科技的四大核心技術。」文傑強調,道通科技的數字化集成解決方案包括新能源診斷檢測系統和智能充電檢測系統兩大系統,以及道通雲生態的一個生態平台。未來,道通科技將從診斷、檢驗、充電、存儲等方面實現信息的無障礙流通,助力解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電池和充電問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數字化的可持續發展。

爭創新能源後做市場領導者

不可否認,新能源汽車的後市場與傳統汽車的後市場有一定的聯系,但也有很多不同之處。比如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數量減少,維修頻率也會降低,主要集中在三電領域;此外,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多以直銷模式為主,售後體系不夠完備。這也意味著,要拓展新能源汽車的後市場,道通科技面臨的市場環境也將發生變化。

道通科技董事長李紅京致辭

李紅京給出了道通科技市場的戰略方向,即堅持強引擎,整合自身資源優勢和行業資源優勢,實現互利共生發展。一是堅持鞏固現有市場優勢,構建集產品、服務、培訓為一體的賦能體系。二是要結合自身核心技術優勢,打造優秀品牌,在重點市場和客戶上取得突破。三是積極配合開放平台建設。

在運營層面,道通科技國內銷售總監蔡鵬表示,「結合道通科技在後市場積累的50萬家維修門店資源,將為後市場提供包括專業工具和維修流程在內的賦能體系,幫助門店加速升級,抓住機遇,增加新能源維修網點的覆蓋面。」

為進一步了解市場情況,道通科技調查了新能源維修店改造投資意願。數據顯示,40%的受訪門店願意投資2-5萬元購買新能源維修設備,30%的門店願意投資5-10萬元。這也意味著,未來五年新能源維修設備將形成數百億的市場規模,而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這個數字在未來還會爆發。

道通科技國內銷售部總監蔡鵬介紹道通科技國內市場布局。

「目前我們已經有兩款產品在售,新產品將在明年年初全面上市。」蔡鵬指出,道通科技新能源產品的短期目標是盡快覆蓋市場,提升新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長期目標是成為整個行業的領導者。「這也符合我們道通科技一貫的作風,我們要全力以赴去做。」

在銷售網路方面,道通科技中國成立了專業的新能源銷售團隊。此外,隨著產品的發布,道通科技中國將在各省會城市設立新能源維修授權服務中心,在50個城市建設新能源車型經銷商,認證50家新能源合作維修店,構建新能源汽車維修授權網路。 @2019

Ⅵ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及趨勢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團(600104.SH)、蔚來-SW(09866.HK)、理想汽車(02015.HK)、小鵬汽車(09868.HK)、廣汽集團(601238.SH)、比亞迪(002594.SZ)等

本文核心數據:產銷規模、競爭格局、滲透率

行業概況

1、定義

依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新型動力系統,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驅動的汽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行業是指進行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活動的企業集合。

新能源汽車按照能源供給和應用領域,有兩種分類方式,具體如下:

2、產業鏈剖析:大型企業已實現後向一體化布局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應;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按照用途可劃分為乘用車、商用車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新能源汽車後市場服務等應用領域。

從新能源汽車行業上下游產業鏈參與企業來看,上游企業包含贛鋒鋰業、華友鈷業等原材料供應商以及寧德時代、大洋電機等核心零部件供應商;中游的新能源汽車製造商主要有比亞迪、上汽集團等國產企業以及特斯拉、寶馬等外資廠商;而下游主要有國家電網、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車充電及後市場服務商。大型企業如比亞迪等,已經實現後向一體化布局。

行業發展歷程

「八五」期間,政府開始組織相關部門展開了對電動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的研發;隨後電動汽車列入國家攻關項目。歷經了一系列策劃之後,2011年開始,新能源汽車試點工作如火如荼的開展,從試點到全面,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正歷經轉型階段,由「政策導向性市場」逐漸向「市場導向性市場」轉型。

行業政策背景

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政策規劃涉及購置補貼政策、節能減排政策、電池充電樁配套產業政策等,部分匯總如下:

我國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2020年10月,國務院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用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充換電服務便利性顯著提高。

產業發展現狀

1、新能源汽車供需水平較為平衡

受益於政策的優惠,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從2014年開始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大幅上升;隨後2016、2017年受到騙補事件及補貼倒退的影響,產銷量增速放緩。至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將在2020年基礎上再退坡20%。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據顯示,2021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為354.5萬輛,同比增長159.5%。2021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量爆發式增長,主要是因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拉動,呈現出市場規模、發展質量雙提升的良好發展局面,2022年新能源汽車不再享受補貼政策也是企業在2021年加大生產力度的原因之一。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爆發式增長,達到352.1萬輛,同比增長157.6%。2012-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從2012年的1.28萬輛到2021年的352.1萬輛,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可以看出我國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消費需求逐年攀升。

2012-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率呈現波動性,范圍在95%-103%之間,在合理的范圍內小幅波動,說明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整體供需較為平衡。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率為99%。

2、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大幅增加

2017-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進口規模呈擴大趨勢。2021年全年進口新能源汽車14.37萬輛,同比上升10.03%。

註:海關總署的新能源汽車統計口徑包括混合動力客車(10座及以上)、純電動客車(10座及以上)、非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以及純電動乘用車。

2017-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規模呈現逐年上升趨勢。2020年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車22.29萬輛,同比下降12.5%;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及出口金額都大幅上升,總計出口量55.46萬輛,同比增長148.8%,在出口金額方面,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金額為108.58億美元,同比增長236%。

2017-2020年,我國新能源進口量大於出口量,處於貿易逆差狀態。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額首次大於進口額,由貿易逆差轉為順差。

3、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高速上升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逐步發展,2014年我國開始出現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由此也開啟我國新能源汽車元年。2015年全國進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增長年,在2015年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在整體汽車行業里的佔比首次突破1%關卡,我國也在這一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佔全國汽車總銷量比例)達到13.4%,較2020年大幅上升。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格局

根據企查貓查詢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注冊企業主要分布在廣東省。其次為江蘇、山東等沿海省市;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數量亦較多。

註:顏色越深代表企業數量越多;數據截至2022年9月14日。

從新能源汽車產業上市公司的地區分布來看,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上市企業數量最多,其中不乏廣汽集團(601238.SH)、比亞迪(002594.SZ)、小鵬汽車(09868.HK)等龍頭企業。江蘇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上市企業數量亦較多,有亞星客車(600213.SH)等上市企業,安徽省有蔚來-SW(09866.HK)、江淮汽車(600418.SH)、安凱客車(000868.SZ)、漢馬科技(600375.SH)等上市企業。

註:顏色越深代表企業數量越多。

2、企業競爭格局

依據乘聯會統計數據,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企業乘用車零售銷量排名第一位的是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實現新能源汽車零售銷量達到58.4萬輛;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實現零售銷量43.11萬輛;排名第三的是特斯拉中國,實現零售銷量32.07萬輛,其他企業排名如下: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政策退坡,競爭加劇

隨著我國新能源政策補貼退市,市場進入轉型階段,未來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趨勢如下: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Ⅶ 新能源汽車五大轉型是指什麼

1.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將共同主導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純電動車型將會是乘用車市場的主流產品,混動車型只是過渡。燃料電池汽車將在商用車領域先行發展,短期內難以推廣到乘用車市場。電力與氫燃料並存互補,共同支撐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是國家明確的戰略方向。根據德勤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模型預測分析,2030年中國市場純電動汽車產銷量將超過1500萬台,佔新能源總銷量的90%,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佔比將僅為10%。在未來十年發展中,純電動汽車將占據市場主導地位。受產業投資政策調整的影響,針對混合動力汽車的投資將會逐漸減少,再加上市場終端支持力度正在下降甚至取消,混合動力車型的發展空間不斷被擠壓。
2.智能化、網聯化、人性化將成為產品核心競爭力,用戶不再擔憂續航和充電便利性。隨著電池技術的持續發展,能量密度的不斷提高,電動車的續航里程提升是必然趨勢。此外,通過對消費者的調研後發現,60%高端車主和89%中低端車主認為續航里程超過400km的純電動汽車可以滿足他們的日常使用需求。因此,里程焦慮將不再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掣肘。隨著更多顛覆性的電池和充電技術的發展,續航里程和充電便利性將不再是問題。除了技術創新以外,新能源汽車廠商也在不斷創新充電解決方案以提升充電便利性,包括換電模式,移動充電服務以及整合大量充電設施運營商的一站式充電解決方案等。
3.新零售轉型是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尋找用戶體驗和成本效率的最佳平衡點是轉型成功的關鍵。直銷模式是互聯網造車新勢力為行業帶來的最大變革與沖擊,他們通過自建自營的零售新業態以及覆蓋用戶全生命周期的服務,為用戶帶來耳目一新的品牌體驗,解決了傳統經銷商模式下價格不透明、服務體驗欠佳等諸多弊端。但直銷模式是一把雙刃劍,在提升用戶體驗的同時,也帶來了巨額資金需求,運營復雜性等多重問題,用戶體驗與成本效率難以平衡。因此,並不是所有新能源汽車廠商都能駕馭的。對於傳統汽車廠商而言,從傳統經銷商體系直接轉型為直銷模式幾乎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表面上看,用戶喜歡直銷模式帶來的體驗,包括透明的價格和友好的店內體驗等。傳統汽車廠商的新零售轉型將圍繞渠道協同與業態創新兩個方向發展。
4.中外品牌、新舊力量、跨界巨頭等多方勢力競爭,市場格局將被重塑。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成為中外汽車廠商競相發力的重要領域。從目前市場佔有率來看,本土傳統汽車品牌遠超外資品牌,處於遙遙領先地位。但隨著外資、合資以及本土造車新勢力的發展加速,2020年後中國新能源市場即將進入全面競爭時代。對於傳統汽車廠商來講,唯快不破。處於領先優勢的本土汽車廠商將快速擴展全鏈條能力,而起步晚、規劃遲、轉型慢的本土傳統汽車廠商只能聚焦價值鏈的生產製造端,成為「代工廠」。對於傳統的外資品牌來講,必須加速市場進入、價款產品布局,如果不能穩固佔領終端市場,將遭遇出局危機。對於尚沒有完成大批量交車的造車新勢力來說,未來兩年是生死存亡的關鍵節點,絕大多數企業會被淘汰出局。一是以直銷為主的新零售模式帶來的巨額資金壓力;二是供應鏈管控能力較弱,導致量產結算的不確定因素和風險加大;三是某些新進入者還停留在PPT造車空談上,並不掌握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實力;四是目前最領先的新造車企業都尚未實現盈利,如果無法盡快證明盈利模式的可持續發展性,大量新進入者將陷入融資困境,因資金鏈斷裂而被淘汰出局。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即使再大也無法支撐當前近500家注冊在案的新能源汽車廠商的並存發展。優勝劣汰,強者生存是未來兩三年行業洗牌的必然結果。
5.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將向上下游大幅度延伸,出行市場、新科技將成為重要利潤池。新能源汽車將傳統汽車產業價值鏈向上下游有了很大的延伸。上游產業鏈延伸至動力電池技術和智能科技產業,下游產業鏈則延伸至終端消費者市場的零售、用戶生命周期服務、電池回收等業務。價值鏈的演變帶動產業生態鏈的形成和資本鏈的激活,在資本驅動下,不僅新造車企業紛紛入局,更吸引各種跨界巨頭加速布局。

Ⅷ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如何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突破100萬輛,產銷規模連續三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國已形成完整的新能源乘用車產業集群。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可以分為上游的動力電池製造企業、中游的整車廠和下游的充電樁產業以及汽車後市場。

能源供給體系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環節

同傳統燃油車一樣,新能源汽車的廣泛使用需要完善的能源供給配套體系的建設,快捷、高效、覆蓋面廣的能源供給系統是新能源汽車規模化發展的前提,目前,國內外對於電動汽車的能源供給體系已經搭建起來,包括兩種模式,一種是自充電模式,一種是換電模式。自充電模式是很多國家研究的重點,從技術路線來講主要包括常規充電和快速充電兩種形式,前者可充分利用夜間用電低谷時段進行充電,滿足車輛運行的需求,多集中於居民小區及辦公區域停車場。快充則是在特殊需求下對電能的補充,主要建在機場、火車站、醫院、購物中心、加油站等公共場所;換電模式是一種將車輛及電池分開考慮的形式,用戶可以像加油一樣及時得到能源供給。

中國動力電池PACK市場競爭格局

中國動力電池PACK市場有車企、電池廠、第三方企業獨立運營模式,同時也有合資生產的模式。不論是車企、電池廠或是第三方企業為了更好地整合企業資源與技術,合作模式多樣。

傳統和新興車企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策略

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策略方面,傳統車企傾向於在自有內燃機技術基礎之上,先推過渡型新能源汽車如插電混動汽車,而新興車企則更專注於純電動汽車的生產、研發。

近七成新能源汽車存在里程衰減

根據對中國新能源汽車部分受訪車主的調查發現,在不同的購買時間,有近七成車主表示新能源汽車出現不同程度的里程衰減。電池的衰減與行駛里程和溫度有關。一是行駛里程越長,充電次數越多,衰減越大;二是溫度越高,衰減越大。此外,據媒體報道,車主實際用車時續航里程與購車時部分商家宣傳不符,也是車主感到出現續航衰減的原因之一。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存在的問題

隨著國家推出相關政策大力扶持充電樁產業的發展,充電樁的發展漸入佳境,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其中包括三個環節,上游設備生產商、中游充電運營商和下游問題解決商。國內參與充電設施運營的包括:專業的充電運營商、電動汽車企業、網路運營服務公司等,主要通過搭建運營平台為用戶提供「充電服務+增值服務」,但因前期投資巨大且電動車尚未大規模應用,充電運營行業普遍沒有實現盈利。另外,在現實狀況下,充電樁的互聯互通正在制約著行業的發展,其作為發展難點一直被行業詬病。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未來發展趨勢展望

1、政策利好 充電樁行業迎來投資熱潮

由於利好政策的推動,分布式民營充電站在全國迅速建立,而面對這個充電潛力巨大的市場,民營資本已經紛紛加入。

2、動力電池冷卻技術升級

未來,隨著電池能量密度的提高,動力電池PACK熱管理技術將會日漸突出,冷卻技術也將進一步升級。

3、新能源汽車將在電動基礎上,借力互聯網創新思維,向智能化方向發展

新能源汽車將會在中國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即與自動化駕駛與共享出行相疊加。並將引領未來的出行格局,對綠色環境和綠色交通產生深遠的影響

4、在硬體供應鏈方面具備獨特堡壘的整車企業將在競爭中獲利

在整車廠投資標的方面,在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還沒有那麼開放化的現階段,安歇在感測器、動力電池以及其他零部件等硬體具備獨特堡壘的整車企業將在競爭中獲利

Ⅸ 新能源汽車未來的發展趨勢怎麼樣

隨著石油資源的衰竭,新能源汽車今後肯定要大行其道。只不過現在國家對發展哪種新能源汽車還存在路線上的爭議。油電混合是個中間路線,但是已經有成熟的應用,如日本豐田普銳斯,全電汽車是大部分企業正在研發的,但是瓶頸在於可靠並且能量密度高的動力電池和控制技術現在還不完善。燃料電池的電動汽車現在提的較少,但也還有人在研究。國家對新能源汽車是大力提倡的,但是扶持力度還有待加強。

Ⅹ 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是什麼

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

1.總體市場:市場驅動成為發展主動力。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仍以政策驅動為主,出於自願購買的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很少,市場的作用力很小。未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逐步從政策驅動型市場向政策市場雙輪驅動型市場轉型,市場的作用力將明顯提升。

2.市場結構:家庭主體市場規模快速壯大。當前,我國新能源乘用車購車結構呈現「兩頭大,中間小」的局面,即高級別車型和低級別車型佔比較大,適合主流家用的A級車佔比很低。從新能源乘車市場銷售結構看,2020年B級及以上車型銷量份額為39.4%,A0級及以下車型銷量份額為42.0%,A級車型銷量份額僅18.6%,遠低於燃油車市場60%左右的水平。

3.產業格局:產業生態與格局進入加速重構期。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進入全面角逐的時代,多元化競爭格局進一步向縱深發展。面對日益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跨國汽車公司加快進入我國的步伐,新一代電動化產品不斷投入市場,憑借傳統燃油車樹立的品牌優勢,跨國汽車公司對自主品牌的沖擊將日益明顯。

4.產業融合:新能源汽車與新興技術加速融合。新能源汽車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加速融合,新能源汽車產品形態向智能座艙發展,基於語音識別的人機交互系統不斷優化,車輛遠程式控制制、OTA升級等功能加速普及,車道偏離預警、自適應巡航、自動泊車等自動駕駛技術普及率不斷提升。

熱點內容
墨爾本租房車旅行攻略 發布:2025-02-12 01:54:05 瀏覽:34
吃雞進入房車之後怎麼出來 發布:2025-02-12 01:54:04 瀏覽:363
深圳七座商務車租車 發布:2025-02-12 01:52:38 瀏覽:933
代空調汽車箱貨車價格多少錢一台 發布:2025-02-12 01:51:21 瀏覽:531
越野車油畫圖片 發布:2025-02-12 01:43:26 瀏覽:425
五菱宏光商務車價錢 發布:2025-02-12 01:22:41 瀏覽:211
房車營地農家樂趨勢 發布:2025-02-12 01:01:58 瀏覽:826
亞洲哪個國家去旅遊安全 發布:2025-02-12 01:01:55 瀏覽:284
藍牌房車的最大尺寸 發布:2025-02-12 00:53:55 瀏覽:292
北京現代城市越野車 發布:2025-02-12 00:53:27 瀏覽:47